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3篇文章
< 1 2 5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DLSC⁃Exo对牙周膜干细胞迁移和成纤维分化的作用研究
1
作者 张宁 胡月 +4 位作者 时小婷 曹楠珏 刘克达 孟圆 王蔚 《海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1336-1343,共8页
目的:探究牙周膜干细胞来源外泌体(exosomes derived from 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PDLSC-Exo)对牙周膜干细胞迁移和成纤维分化的作用。方法:酶消化法提取PDLSCs;超速离心法提取PDLSC-Exo,应用透射电镜、纳米颗粒示踪和Western... 目的:探究牙周膜干细胞来源外泌体(exosomes derived from 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PDLSC-Exo)对牙周膜干细胞迁移和成纤维分化的作用。方法:酶消化法提取PDLSCs;超速离心法提取PDLSC-Exo,应用透射电镜、纳米颗粒示踪和Western blot进行鉴定;PDLSCs经20μg/mL PDLSC-Exo处理后,MTT和Annexin V-FITC/PI双染法分别检测细胞活力和细胞凋亡水平,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qRT-PCR检测细胞成纤维分化能力,Western blot检测PDLSCs中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SMAD3信号水平;细胞划痕实验检测抑制SMAD3磷酸化后,PDLSC-Exo对细胞迁移的影响。结果:PDLSCs光镜下呈长梭形贴壁生长,具有成骨和成脂向分化能力,阳性表达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记物CD73、CD90和CD105,不表达造血干细胞表面标记物CD31和CD45;PDLSC-Exo透射电镜下呈杯状囊泡结构,直径为30~150 nm,阳性表达外泌体特异性标记蛋白Alix和CD63,不表达细胞内质网特异性蛋白Calnexin;PDLSC-Exo处理组中PDLSCs细胞活性升高,细胞凋亡呈下降趋势,成纤维相关基因COL1和FAP表达增加,细胞划痕愈合率呈增加趋势,TGF-β经典信号P-SMAD2/3水平上调;SMAD3磷酸化抑制后,下调了PDLSC-Exo促进的PDLSCs细胞迁移能力。结论:PDLSC-Exo可能通过TGF-β/SMAD3信号通路促进牙周膜干细胞迁移和成纤维分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膜干细胞 外泌体 成纤维分化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GF18通过上调BMP2诱导人牙龈成纤维细胞向成骨样细胞分化
2
作者 侯亚丽 刘慧娟 +4 位作者 张昊 孙婧媛 宋鹏 刘月瑶 李荷香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9-285,共7页
目的研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8(FGF18)是否能诱导体外分离培养的人牙龈成纤维细胞(HGFs)向成骨样细胞分化,并探究其成骨机制。方法组织块法分离培养HGFs并鉴定。取第3代HGFs,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加入FGF18和L-DMEM、对照组加入L-... 目的研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8(FGF18)是否能诱导体外分离培养的人牙龈成纤维细胞(HGFs)向成骨样细胞分化,并探究其成骨机制。方法组织块法分离培养HGFs并鉴定。取第3代HGFs,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加入FGF18和L-DMEM、对照组加入L-DMEM。噻唑蓝(MTT)法检测不同浓度FGF18(0、0.01、0.02、0.04、0.06 mg/L)对HGFs增殖影响;碱性磷酸酶(ALP)和茜素红染色检测成骨能力和矿化能力;RT-PCR、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及Western blot检测成骨相关基因、蛋白和BMP信号通路中BMP2基因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培养3、5、7、9、11 d均可促进HGFs增殖(P<0.05);培养14、21 d ALP活性、矿物盐沉积均增高(P<0.05),ALP、OPN、OCN及BMP信号通路中BMP2 mRNA表达均明显增高(P<0.01)。培养21 d OPN、OCN及BMP2蛋白表达较培养14 d明显增高(P<0.01)。结论FGF18能促进HGFs增殖,诱导HGFs向功能性成骨样细胞分化,其成骨机制与上调BMP2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牙龈成纤维细胞 FGF18 成骨 诱导 细胞分化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强度聚焦超声对大鼠膝关节僵硬的改善作用及机制研究
3
作者 唐秋雨 毛琳 +1 位作者 白定群 易威威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208-1216,共9页
目的评估低强度聚焦超声(low-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LIFU)对大鼠膝关节僵硬中的疗效,并探究其发挥作用的潜在机制。方法选取购自重庆医科大学动物房的15只8周龄、体质量为250~300 g的SD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空... 目的评估低强度聚焦超声(low-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LIFU)对大鼠膝关节僵硬中的疗效,并探究其发挥作用的潜在机制。方法选取购自重庆医科大学动物房的15只8周龄、体质量为250~300 g的SD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n=5)、僵硬对照组(n=5)和僵硬超声组(n=5)。选取僵硬对照组和僵硬超声组大鼠建立膝关节僵硬模型,僵硬超声组行LIFU(频率1 MHz、功率1.5 W,20 min/次,5次/周)干预4周。分别于干预后第0、14、28天检测3组大鼠膝关节的屈伸活动度,并对其关节后囊进行组织学分析。分离培养大鼠膝关节原代滑膜成纤维细胞,根据是否进行TGF-β(10 ng/mL)诱导和LIFU干预,将其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LIFU组、TGF-β组及TGF-β+LIFU组,检测各组细胞纤维化相关指标及TGF-β/Smad通路表达的变化。结果在动物实验中,LIFU干预14 d时,僵硬超声组大鼠的膝关节屈伸活动度较僵硬对照组有所改善(P<0.05),LIFU干预28 d时,僵硬超声组大鼠的膝关节屈伸活动度较僵硬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同时,僵硬超声组大鼠膝关节后囊纤维化水平较僵硬对照组改善明显,纤维化相关指标(α-SMA,TGF-β)的表达水平下降(P<0.05)。在细胞实验中,TGF-β组较空白对照组显著促进纤维化相关指标(α-SMA,COL1A1,COL3A1)蛋白和mRNA的表达(P<0.05),并激活了TGF-β/Smad信号通路;而LIFU干预后,TGF-β+LIFU组较TGF-β组显著抑制TGF-β诱导的纤维化相关指标(α-SMA,COL1A1,COL3A1)的表达(P<0.05)及TGF-β/Smad信号通路的激活。结论LIFU能够有效改善大鼠膝关节僵硬情况,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成纤维细胞活化及调控TGF-β/Smad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僵硬 低强度聚焦超声 成纤维细胞 膝关节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骨髓源性巨噬细胞诱导及冻存方法的优化 被引量:1
4
作者 魏琼 赵梦竹 +2 位作者 程序 刘梦华 张冬梅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1-618,共8页
目的:探讨小鼠骨髓源性巨噬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acrophages,BMDMs)诱导及冻存的适宜方法。方法:将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细胞)于不同温度、接种密度、血清浓度培养条件下培养,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crophag... 目的:探讨小鼠骨髓源性巨噬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acrophages,BMDMs)诱导及冻存的适宜方法。方法:将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细胞)于不同温度、接种密度、血清浓度培养条件下培养,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M-CSF)浓度;提取小鼠骨髓细胞,细胞差速贴壁法将骨髓细胞预培养4 h,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原驻留巨噬细胞比例;使用L929细胞上清或重组M-CSF诱导细胞7 d,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诱导后细胞F4/80及CD11b双阳性占比;中性红法及ELISA法检测C57BL/6N和C57BL/6J两种亚型来源BMDMs吞噬能力和炎症反应水平;将提取的骨髓细胞即刻冻存后复苏再诱导,或将已成功诱导的BMDMs冻存后复苏,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中性红法检测吞噬能力。结果:33℃、10%胎牛血清(fetal bovine serum,FBS)培养7 d条件下的L929细胞上清中富集高浓度M-CSF;骨髓细胞经预培养4 h,贴壁细胞中F4/80+占比显著高于悬浮细胞(P<0.01);经L929上清或重组M-CSF诱导7 d后细胞F4/80+CD11b+占比无显著差异(P>0.05);与C57BL/6J亚型来源BMDMs相比,C57BL/6N亚型来源BMDMs具有更强的吞噬能力(P<0.01),释放较低水平TNF-α(P<0.01)和IL-6(P<0.05),以及较高水平IL-1β(P<0.05);相较于将已成功诱导的BMDMs冻存后复苏,骨髓细胞提取后即刻冻存、复苏再诱导的BMDMs具有更好的巨噬细胞形态,更高的细胞活力(P<0.01)和更强的吞噬能力(P<0.01)。结论:通过33℃、10%FBS培养7 d的L929细胞上清富含更高浓度M-CSF,可成功诱导骨髓细胞分化为小鼠骨髓源性巨噬细胞,细胞差速贴壁法预培养可去除原骨髓驻留巨噬细胞,C57BL/6N和C57BL/6J两种亚型来源BMDMs吞噬能力和炎症反应水平不同,将提取的骨髓细胞即刻冻存后复苏再诱导是较好的BMDMs冻存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骨髓源性巨噬细胞 原代细胞 成纤维细胞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NC00837/miR-671-5p/SERPINE2功能轴促进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细胞样滑膜细胞的恶性病理学过程
5
作者 曹周芳 汪元 +2 位作者 王梦娜 孙玥 刘菲菲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1-378,共8页
目的探讨LINC00837/miR-671-5p/SERPINE2功能轴对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RA-FLS)病理学过程的影响。方法选用正常成纤维细胞样滑膜细胞(FLS)和RA-FLS,构建LINC00837的过表达质粒和干扰质粒转染至RA-FLS中,实验分为对照组(FLS)、... 目的探讨LINC00837/miR-671-5p/SERPINE2功能轴对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RA-FLS)病理学过程的影响。方法选用正常成纤维细胞样滑膜细胞(FLS)和RA-FLS,构建LINC00837的过表达质粒和干扰质粒转染至RA-FLS中,实验分为对照组(FLS)、模型组(RA-FLS)、pcDNA3.1-NC组、pcDNA3.1-LINC00837组、siRNA-NC组、siRNA-LINC00837组。采用双荧光素酶验证LINC00837靶向miR-671-5p及miR-671-5p靶向SERPINE2关系;使用qRT-PCR实验检测各组细胞LINC00837、miR-671-5p、SERPINE2表达量;Edu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划痕愈合实验检测RA-FLS迁移数,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增殖、迁移相关蛋白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炎性细胞因子分泌情况。结果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结果显示,LINC00837与miR-671-5p的3'非翻译区(3'UTR)结合,而miR-671-5p与SERPINE2的3'非翻译区(3'UTR)结合,两两之间具有结合位点(P<0.01)。同一时间段,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LINC00837和SERPINE2表达量升高,而miR-671-5p表达量降低,细胞增殖、迁移能力提高,促炎细胞因子表达升高,抑炎细胞因子表达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pcDNA-LINC00837组细胞增殖、迁移活跃,促炎细胞因子表达升高,抑炎细胞因子表达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siRNA-LINC00837组细胞增殖、迁移能力下降,促炎细胞因子表达下降,抑炎细胞因子水平升高(P<0.01)。结论RA-FLS中存在LINC00837/miR-671-5p/SERPINE2功能轴,该功能轴促进RA-FLS增殖、迁移及炎症因子分泌等恶性病理学过程,干预LINC00837有望成为调控RA-FLS病理学过程的潜在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成纤维细胞样滑膜细胞 LINC00837 增殖迁移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协同红花-葶苈子抑制内皮细胞旁分泌改善心肌纤维化机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咏 王悠草 +2 位作者 王丽丽 马度芳 李晓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9-439,共11页
目的:观察黄芪协同红花-葶苈子抑制心肌纤维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结扎前降支制备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红花-葶苈子(C-L)、黄芪(HR)与黄芪-红花-葶苈子(A-C-L)干预,马松染色检测纤维化程度,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血管性血友病因子(νWF)和... 目的:观察黄芪协同红花-葶苈子抑制心肌纤维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结扎前降支制备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红花-葶苈子(C-L)、黄芪(HR)与黄芪-红花-葶苈子(A-C-L)干预,马松染色检测纤维化程度,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血管性血友病因子(νWF)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蛋白质印迹法及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蜗牛家族转录抑制因子1(Snail)。构建缺氧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HCMEC),C-L、HR及A-C-L含药血清干预,免疫荧光(IF)检测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CD31)和α-SMA。A-C-L含药血清联合TGF-β1激活剂(SRI-011381)干预HCMEC,IF观察内皮细胞间充质转化,蛋白质印迹法和RT-PCR检测TGF-β1/Snail表达。提取HCMEC上清液干预心脏成纤维细胞(CF),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上清液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检测CF增殖及胶原合成。结果:A-C-L抑制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纤维化效果最佳。C-L、HR及A-C-L均上调心力衰竭大鼠心肌和缺氧内皮细胞CD31、vWF及下调α-SMA表达,又以A-C-L效果最佳。联合应用SRI-011381后A-C-L抑制内皮间充质转化作用减弱。A-C-L抑制HCMEC中TGF-β1/Snail表达、下调CTGF分泌。提取A-C-L干预的HCMEC上清液培养CF,其CF活化和胶原合成低于HCMEC上清液培养的CF。结论:黄芪协同红花-葶苈子抑制心肌纤维化,其机制,抑制内皮间充质转化,下调内皮细胞中TGF-β1/Snail,以旁分泌方式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纤维化 内皮细胞间充质转化 旁分泌 黄芪 红花-葶苈子药对 转化生长因子-β1/Snail通路 协同 成纤维细胞 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中FAP的表达水平对食管鳞癌恶性进展的影响
7
作者 李佳怡 张理 +7 位作者 刘书培 陈攀 张小漫 牛浩瑾 杨平娟 高震东 石林林 高社干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1,共9页
目的探究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fibroblast activation protein,FAP)在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中的表达水平及对其预后的影响,进一步研究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s,CAFs)中FAP的表达... 目的探究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fibroblast activation protein,FAP)在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中的表达水平及对其预后的影响,进一步研究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s,CAFs)中FAP的表达对ESCC恶性进展的影响。方法首先,通过TCGA数据库评估FAP在31种肿瘤的癌和癌旁组织中表达水平的差异,并分析其对ESCC患者预后的影响;进一步收集高发区ESCC患者癌和癌旁新鲜组织用于原代CAFs和癌旁正常成纤维细胞(normal fibroblasts,NFs)的提取和分离,利用qRT-PCR、Western blot和细胞免疫荧光进行表型鉴定和功能分析;收集NFs、CAFs和经FAP抑制剂(FAPi)处理后的CAFs细胞上清,与KYSE150细胞构建体外共培养模型,通过EdU法、CCK-8法、平板克隆、Transwell和划痕实验探究FAP表达水平对KYSE150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等恶性行为的影响;最后,通过构建食管癌小鼠皮下荷瘤模型,在体内探究CAFs中FAP的表达对ESCC恶性进展的影响。结果在包含ESCC在内的10种恶性肿瘤中,癌组织中FAP的表达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且ESCC中FAP的高表达提示患者的不良预后,并且FAP可作为ES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从ESCC及其癌旁组织中成功提取、分离出原代CAFs和NFs,经鉴定表型正确;体外共培养结果显示,与NFs相比,CAFs高表达FAP并显著促进ESCC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而FAPi处理可显著抑制上述恶性行为;体内实验证实FAPi和CAFs去激活处理,对荷瘤小鼠肿瘤生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结论在ESCC中,FAP的高表达与CAFs的活化和患者的不良预后呈正相关,促进肿瘤的恶性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通过JAK2/STAT3信号通路对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表达水平的影响
8
作者 黎涵玥 阳莲 +2 位作者 刘剑锋 张舒飞 洪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5-332,共8页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L929细胞增殖和其胶原表达水平的影响,阐明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提取4周龄C57BL/6小鼠的BMSCs。采用免疫荧光染色鉴定BMSCs的表型。将L929细胞分为对照组(L929细胞)、共培养组(L929细胞与BMSCs)、Ja...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L929细胞增殖和其胶原表达水平的影响,阐明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提取4周龄C57BL/6小鼠的BMSCs。采用免疫荧光染色鉴定BMSCs的表型。将L929细胞分为对照组(L929细胞)、共培养组(L929细胞与BMSCs)、Janus激酶(JAK)抑制剂WP1066组(WP1066处理L929细胞与BMSCs)和二甲基亚砜(DMSO)组(DMSO处理L929细胞与BMSCs)。细胞计数试剂盒8 (CCK-8)法检测不同时间点各组L929细胞增殖活性,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L929细胞中Ⅰ型胶原蛋白(ColⅠ)和Ⅲ型胶原蛋白(ColⅢ)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各组L929细胞中ColⅠ和ColⅢ蛋白表达。结果:BMSCs表面抗原(SA)荧光检测,BMSCs表达表面标志物CD29+、CD45-、CD90+和CD105+。CCK-8法检测,与对照组比较,共培养组L929细胞增殖活性明显升高(P<0.01),DMSO组L929细胞增殖活性明显升高(P<0.01);与共培养组比较,WP1066组L929细胞增殖活性明显降低(P<0.01)。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与对照组比较,共培养组和DMSO组L929细胞中ColⅠ及ColⅢ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共培养组比较,WP1066组L929细胞中ColⅠ和ColⅢ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DMSO组比较,WP1066组L929细胞中ColⅠ和ColⅢ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与对照组比较,共培养组和DMSO组L929细胞中ColⅠ及ColⅢ荧光强度明显升高(P<0.01);与共培养组比较,WP1066组L929细胞中ColⅠ和ColⅢ荧光强度明显降低(P<0.01);与DMSO组比较,WP1066组L929细胞中ColⅠ和ColⅢ荧光强度明显降低(P<0.01)。结论:间充质干细胞可通过JAK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3 (STAT3)信号通路促进小鼠L929细胞增殖及胶原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纤维细胞 Ⅰ型胶原蛋白 Ⅲ型胶原蛋白 JANUS激酶2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性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特征基因TNFAIP6的鉴定及验证
9
作者 雷蕾 吕玉欣 +1 位作者 张晶 陈陵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4-242,共9页
目的鉴定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成纤维样滑膜细胞的特征基因,并验证其对增殖、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从基因表达综合(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下载4个独立的滑膜组织微阵列转录组测序数据集(GSE1919... 目的鉴定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成纤维样滑膜细胞的特征基因,并验证其对增殖、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从基因表达综合(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下载4个独立的滑膜组织微阵列转录组测序数据集(GSE1919、GSE55235、GSE55457、GSE77298)和1个滑膜细胞单细胞测序数据集(GSE192504),利用差异基因分析、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WGCNA)、单细胞测序数据分析等多种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鉴定RA成纤维样滑膜细胞的特征基因。利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6(TNF alpha induced protein 6,TNFAIP6)在人RA成纤维样滑膜细胞系MH7A体外模拟炎症环境下的表达水平。MH7A转染si-TNFAIP6进行基因沉默,采用CCK-8和Transwell实验检测沉默TNFAIP6对MH7A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联合差异基因分析、WGCNA和单细胞测序数据分析,确定了1个RA成纤维样滑膜细胞特征基因(TNFAIP6)。RT-qPCR和Western blot显示,与无菌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PBS)处理比较,10 ng/mL浓度的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显著上调MH7A细胞TNFAIP6的mRNA和蛋白表达(P<0.05)。CCK-8和Transwell实验显示,在MH7A细胞敲低TNFAIP6的表达后,敲低组(si-TNFAIP6)的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相较于对照组(FAM-si-NC)有显著的降低(P<0.05)。结论TNFAIP6在RA成纤维样滑膜细胞中特异性高表达,促进其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可能是RA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异常活化的主要贡献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成纤维样滑膜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阳通络方调控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机制研究
10
作者 田亚丹 李冬艳 +2 位作者 罗定霞 宋佳欣 吴晶金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7-170,I0001,I0002,共6页
目的研究温阳通络方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ibroblast-like synovial cells,FLS)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调控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CCK-8实验筛选温阳通络方最... 目的研究温阳通络方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ibroblast-like synovial cells,FLS)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调控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CCK-8实验筛选温阳通络方最佳含药血清浓度;将细胞分为正常关节成纤维样滑膜细胞(human fibroblast-like synovial cells,HFLS)组、人类风湿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human rheumatoid arthritis synovial fibroblasts,MH7A)组、MH7A+温阳通络方含药血清(medicated serum,MS)组,Western Blot检测EMT相关蛋白E-钙黏蛋白(E-cadherin,E-cad)、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和波形蛋白(vimentin,VM)的表达;CCK-8实验检测各组细胞活性;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96 h时15%温阳通络方含药血清干预后MH7A细胞活性最接近正常细胞的一半,即半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MH7A细胞中E-cad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FN和VM的表达水平升高(P<0.05),细胞的活性、迁移和侵袭能力增强(P<0.05);温阳通络方含药血清干预MH7A细胞后,细胞中E-cad的表达水平升高(P<0.05)、FN和VM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细胞的活性、迁移和侵袭能力减弱(P<0.05)。结论温阳通络方可能通过抑制MH7A的EMT现象,抑制滑膜细胞的活性、迁移和侵袭,从而发挥对RA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阳通络方 类风湿关节炎 成纤维样滑膜细胞 上皮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尿氨酸-3-单加氧酶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滑膜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11
作者 宗雪梅 林茜茜 +4 位作者 陈悦兰 王鑫铭 魏伟 严尚学 常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18-1224,共7页
目的探讨犬尿氨酸-3-单加氧酶(KMO)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滑膜组织和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5例健康对照(HC)个体和25例确诊为RA患者的外周血样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 目的探讨犬尿氨酸-3-单加氧酶(KMO)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滑膜组织和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5例健康对照(HC)个体和25例确诊为RA患者的外周血样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对RA组和HC组PBMC中KMO基因和蛋白表达进行检测,并分析RA患者PBMC中KMO基因表达水平与实验室检测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同时,利用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RA组和HC组滑膜组织及FLS中KMO的表达情况。结果(1)RA组PBMC中KMO基因和蛋白表达高于H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RA组PBMC中KMO基因表达水平与疾病活动指数28评分、血沉、类风湿因子呈正相关(r_(s)=0.417,P=0.038;r=0.545,P=0.005;r_(s)=0.433,P=0.031),与C反应蛋白、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无相关性。(3)RA组滑膜组织中KMO表达高于H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A组滑膜组织FLS中KMO表达高于H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RA患者PBMC、滑膜组织及FLS中KMO表达增加,且KMO基因表达水平与RA患者疾病活动性相关,提示KMO可能促进RA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犬尿氨酸-3-单加氧酶 犬尿氨酸 3-羟基犬尿氨酸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滑膜组织 成纤维样滑膜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MA水凝胶促进皮肤创面愈合的组织局部微环境特征
12
作者 姜芊羽 姚程程 +1 位作者 季萍 王颖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69-980,共12页
目的·探索甲基丙烯酰化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 methacryloyl,HAMA)水凝胶在皮肤创面愈合中的作用,解析创面局部微环境特征。方法·构建小鼠全皮层切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n=3)和HAMA组(n=3);HAMA组在创面覆盖100μL HAMA... 目的·探索甲基丙烯酰化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 methacryloyl,HAMA)水凝胶在皮肤创面愈合中的作用,解析创面局部微环境特征。方法·构建小鼠全皮层切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n=3)和HAMA组(n=3);HAMA组在创面覆盖100μL HAMA水凝胶,对照组在创面覆盖100μL苯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次膦酸锂(LAP),均用紫外灯照射20 s,分别在第0天、第3天、第7天、第10天和第14天对剩余创面进行测量。通过测量剩余创面面积和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分析HAMA水凝胶对创面愈合的作用;利用单细胞测序技术分析第14天创面局部皮肤的细胞特征谱,通过免疫组织荧光技术检测创面局部Ⅰ型胶原、Ⅲ型胶原、F4/80、CD206和CD86的表达水平;RT-qPCR检测与HAMA水凝胶共孵育24 h的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中Arg1、Nos2、Itgam和Itgb2的mRNA表达水平。利用Seurat软件包对小鼠第14天创面局部皮肤的成纤维细胞和巨噬细胞进行聚类分析,并利用CellChat软件包分析成纤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相互通信状况。结果·HAMA组小鼠皮肤创面愈合的速度显著快于对照组,第14天HMAM组小鼠创面已经愈合,而对照组的创面尚未完全愈合。单细胞测序分析显示,HAMA组中Col3a1高表达的成纤维细胞亚群比例(90.2%)高于对照组(79.8%),而Col1a1高表达的成纤维细胞亚群比例(5.7%)低于对照组(15.9%)。免疫荧光分析结果证实HAMA组创面局部Ⅲ型胶原水平高于对照组(P=0.035),而Ⅰ型胶原水平则低于对照组(P=0.044)。HAMA组小鼠与对照组小鼠创面局部巨噬细胞的比例没有明显差异,但单细胞测序分析结果和HAMA水凝胶体外处理巨噬细胞Raw264.7后均显示Arg1表达水平升高(P<0.001),Nos2表达水平降低(P<0.001),同时HAMA组小鼠创面部位巨噬细胞表达较高水平的CD206(P=0.042),表达较低水平的CD86(P=0.011)。CellChat分析结果显示,相较于对照组,HAMA组小鼠创面部位巨噬细胞和特定成纤维细胞亚群间相互通信的强度增大。结论·HAMA水凝胶处理后的微环境有利于皮肤创面愈合,创面愈合组织局部汇聚更多的抑炎性巨噬细胞和分泌Ⅲ型胶原的成纤维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面愈合 巨噬细胞 成纤维细胞 甲基丙烯酰化透明质酸 单细胞转录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6TSEDRVAJZ小分子化合物组合诱导人胎盘成纤维细胞分化为上皮样细胞
13
作者 代振佳 高群伟 +6 位作者 应梦娇 王澳 洪娟 王春景 郭俣 刘长青 刘高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2-330,共9页
目的利用小分子化合物组合将人胎盘成纤维细胞(HPFs)重编程为化学诱导上皮样细胞(ciEP-Ls)。方法常氧条件下培养HPFs细胞,通过免疫荧光、PCR和染色体核型分析鉴定HPFs。生理性低氧条件下(37℃,5%O2),HPFs在含有小分子化合物C6TSEDRVAJZ(... 目的利用小分子化合物组合将人胎盘成纤维细胞(HPFs)重编程为化学诱导上皮样细胞(ciEP-Ls)。方法常氧条件下培养HPFs细胞,通过免疫荧光、PCR和染色体核型分析鉴定HPFs。生理性低氧条件下(37℃,5%O2),HPFs在含有小分子化合物C6TSEDRVAJZ(CHIR99021、616452、TTNPB、SAG、EPZ5676、DZNep、Ruxolitinib、VTP50469、Afuresertib、JNK-IN-8、EZM0414)的培养基中进行诱导,诱导期间每日定时观察细胞形态。通过免疫荧光法、Western blotting和PCR技术检测上皮细胞标志物的表达水平。对诱导细胞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并计算诱导效率。结果HPFs免疫荧光结果显示,表达成纤维表面标记物CD34和Vimentin,不表达上皮表面标志物;PCR结果显示,成纤维特异性基因S100A4、COL1A1高表达,且具有人正常二倍体核型。在低氧条件下诱导1 d后,部分HPFs细胞形态发生改变,由多突的纺锤形变成圆形或多边形,具有ciEP-Ls形态特征。诱导处理完成第4天,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诱导细胞能够高表达上皮细胞特征性标志物E-Cadherin和Lin28A(P<0.05)。PCR结果表明,细胞显著表达上皮标志物Smad3,GLi3,PAX8,WT1,KRT19和KRT18,而成纤维细胞表面标记物表达均下调,且诱导细胞具有人正常二倍体核型,HPFs重编程效率为(64.53±2.80)%~(68.10±3.60)%。结论小分子组合C6TSEDRVAJZ在低氧条件下成功将HPFs诱导为ciEP-Ls,且具有较高的诱导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重编程 小分子诱导 成纤维细胞 上皮样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胶蛋白作为血清替代物对汉江黑猪皮肤成纤维细胞培养效果的评估
14
作者 吴楠 许连光 +1 位作者 魏妞妞 王家成 《现代畜牧科技》 2025年第8期43-46,共4页
利用丝胶蛋白全部或部分替代胎牛血清培养汉江黑猪皮肤成纤维细胞,比较细胞之间的形态学,生理学等特征,评估丝胶蛋白作为血清替代物的培养效果。采用胎牛血清培养基、丝胶蛋白全部或部分替代胎牛血清培养基培养汉江黑猪皮肤成纤维细胞... 利用丝胶蛋白全部或部分替代胎牛血清培养汉江黑猪皮肤成纤维细胞,比较细胞之间的形态学,生理学等特征,评估丝胶蛋白作为血清替代物的培养效果。采用胎牛血清培养基、丝胶蛋白全部或部分替代胎牛血清培养基培养汉江黑猪皮肤成纤维细胞。通过细胞的形态观察、活率检测以及生长曲线的绘制评估培养效果。各培养基样品均可成功有效培养汉江黑猪皮肤成纤维细胞。部分替代且胎牛血清与丝胶蛋白比例在5∶5及以上时,效果与胎牛血清培养基基本一致,部分更优。25 mg/mL丝胶蛋白溶液综合培养效果优于10 mg/mL和50 mg/mL。胎牛血清与25 mg/mL丝胶蛋白溶液按8∶2、5∶5比例添加的培养基对成纤维细胞短期培养无显著影响,为培养基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胶蛋白 成纤维细胞 细胞培养 汉江黑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干细胞源性外泌体对成纤维细胞及烧伤创面愈合的影响
15
作者 左娜 陶凯 +1 位作者 唐琪 于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3-237,共5页
目的探讨脂肪干细胞源性外泌体(ADSC-Exo)对成纤维细胞增殖、迁移能力以及大鼠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培养人成纤维细胞,采用ADSC-Exos或PBS处理细胞,通过CCK-8和划痕实验观察ADSC-Exo对成纤维细胞增殖能力和迁移能力的影响。选... 目的探讨脂肪干细胞源性外泌体(ADSC-Exo)对成纤维细胞增殖、迁移能力以及大鼠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培养人成纤维细胞,采用ADSC-Exos或PBS处理细胞,通过CCK-8和划痕实验观察ADSC-Exo对成纤维细胞增殖能力和迁移能力的影响。选取40只SD大鼠构建深Ⅱ度烧伤模型,分为Exo组和PBS组,Exo组于烧伤创面周边注射ADSC-Exo溶液,PBS组注射等量PBS溶液。观察2组大鼠创面愈合情况,通过HE染色观察炎症细胞浸润情况,通过免疫组织化学CD31染色观察创面血管新生情况。结果CCK-8实验结果显示,ADSC-Exo可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且呈浓度依赖性(P<0.05);划痕实验结果显示,ADSC-Exo可增强成纤维细胞的迁移能力(P<0.0001)。动物实验发现,创面周边注射ADSC-Exo可促进烧伤创面愈合(P<0.0001)。与PBS组比较,Exo组大鼠烧伤创面炎症细胞浸润减少,CD31表达增加(P<0.01)。结论ADSC-Exo可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迁移,并能减轻创面炎症、促进新生血管生成,从而促进烧伤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干细胞源性外泌体 成纤维细胞 创面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通过SDF-1/CXCR4通路介导胰腺导管腺癌中髓源性抑制细胞的迁移
16
作者 张冰冰 胡豪 +3 位作者 石渝川 刘雪霏 祝峙 张晶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38-846,共9页
目的探讨胰腺导管腺癌(PDAC)中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F)调节CD13高表达的中性粒细胞样髓源性抑制细胞(CD13hi-nMDSC)迁移的机制,为PDAC的免疫治疗提供实验依据和潜在分子靶标。方法从5例PDAC患者的胰腺癌组织中分离纯化CAF,用细胞免疫... 目的探讨胰腺导管腺癌(PDAC)中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F)调节CD13高表达的中性粒细胞样髓源性抑制细胞(CD13hi-nMDSC)迁移的机制,为PDAC的免疫治疗提供实验依据和潜在分子靶标。方法从5例PDAC患者的胰腺癌组织中分离纯化CAF,用细胞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鉴定CAF表型和纯度,用qPCR、ELISA技术检测CAF中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用Transwell系统构建CAF条件培养基及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迁移系统,观察MDSC的迁移情况,研究上述细胞因子参与调节MDSC迁移的具体作用机制。结果分离的原代CAF表达活化标志物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FAP)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对照人包皮成纤维细胞(HFF)不表达FAP和α-SMA。qPCR结果显示CAF中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mRNA的表达高于HFF;CAF培养上清中IL-6、MCP-1、SDF-1的含量均高于HFF培养上清(均P<0.01),且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升高。与HFF条件培养基和普通培养基(RPMI 1640)相比,CAF条件培养基能招募更多的总MDSC和CD13hi-nMDSC(均P<0.01);在培养体系中单独加入SDF-1重组蛋白可以诱导总MDSC和CD13hi-nMDSC的迁移,并且加入SDF-1中和抗体或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R4)阻断抗体后能够减少CAF条件培养基诱导的CD13hi-nMDSC迁移(均P<0.01);虽然单独加入MCP-1也可以诱导总MDSC和CD13hi-nMDSC的迁移,但CD13hi-nMDSC迁移的数量明显少于SDF-1实验组;IL-6重组蛋白不能引起总MDSC和CD13hi-nMDSC的迁移。结论CAF可通过SDF-1/CXCR4通路介导PDAC中总MDSC及CD13hi-nMDSC的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肿瘤微环境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 髓源性抑制细胞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脂肪干细胞和人真皮成纤维细胞来源外泌体对紫外线诱导裸鼠光老化皮肤皱纹的改善作用
17
作者 迪丽达尔·地里夏提 贾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21-631,共11页
目的:探讨人脂肪干细胞(hADSCs)和人真皮成纤维细胞(HDFs)来源的外泌体(Exo)对紫外线诱导裸鼠光老化皮肤皱纹的改善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效果。方法:分别由hADSCs和HDFs中分离Exo,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鉴定,记为hADSCs-Exo和HDFs-Exo。... 目的:探讨人脂肪干细胞(hADSCs)和人真皮成纤维细胞(HDFs)来源的外泌体(Exo)对紫外线诱导裸鼠光老化皮肤皱纹的改善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效果。方法:分别由hADSCs和HDFs中分离Exo,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鉴定,记为hADSCs-Exo和HDFs-Exo。将28只裸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注射Hank’s平衡盐溶液(HBSS)]、hADSCs-Exo组(注射hADSCs-Exo)和HDFs-Exo组(注射HDFs-Exo),每组7只,除对照组外,其余3组裸鼠建立背部皮肤光老化模型,4周后,观察各组裸鼠背部皮肤大体形态表现并进行皮肤皱纹等级评分,HE染色观察各组裸鼠皮肤组织病理形态表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裸鼠皮肤组织中白细胞介素(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 (RT-q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裸鼠皮肤组织中胶原蛋白Ⅰ(ColⅠ)、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MMP-2、MMP-3、MMP-9和MMP-13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各组裸鼠皮肤组织中ColⅠ、原弹性蛋白和原纤维蛋白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由hADSCs和HDFs中分离的颗粒物均表现为典型的囊泡状结构,直径为50~100 nm,CD81、CD63、热休克蛋白70 (HSP70)和肿瘤易感基因101蛋白(TSG101)均呈高表达,表明成功分离hADSCs-Exo和HDFs-Exo。对照组裸鼠背部皮肤光滑,未见松弛或皱纹;模型组裸鼠皮肤皱纹严重,可见表皮粗糙、干燥和色素沉积等损伤情况;与模型组比较,hADSCs-Exo组裸鼠背部皮肤有少量深皱纹和轻度皮肤松弛,HDFs-Exo组裸鼠背部皮肤皱纹深度明显减轻。皮肤皱纹等级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裸鼠皮肤皱纹等级评分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hADSCs-Exo组和HDFs-Exo组裸鼠皮肤皱纹等级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hADSCs-Exo组比较,HDFs-Exo组裸鼠皮肤皱纹等级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HE染色观察,对照组裸鼠皮肤组织分层结构清晰,表皮较薄;模型组裸鼠皮肤组织分层紊乱,结构松散,表皮明显增厚;与模型组比较,hADSCs-Exo组和HDFs-Exo组裸鼠皮肤组织病变减轻,且HDFs-Exo组裸鼠皮肤组织表皮变薄,组织分层较为清晰,皮肤结构趋于正常。ELISA法检测,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裸鼠皮肤组织中IL-1β、IL-6和TNF-α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hADSCs-Exo组和HDFs-Exo组裸鼠皮肤组织中IL-1β、IL-6及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与hADSCs-Exo组比较,HDFs-Exo组裸鼠皮肤组织中IL-1β、IL-6和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RT-q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裸鼠皮肤组织中ColⅠ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MMP-1、MMP-2、MMP-3、MMP-9和MMP-13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hADSCs-Exo组和HDFs-Exo组裸鼠皮肤组织中ColⅠ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MMP-1、MMP-2、MMP-3、MMP-9和MMP-13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与hADSCs-Exo组比较,HDFs-Exo组裸鼠皮肤组织中ColⅠ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 MMP-1、 MMP-2、 MMP-3、 MMP-9和MMP-13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裸鼠皮肤组织中原弹性蛋白、原纤维蛋白1和ColⅠ染色强度均明显减弱;与模型组比较,hADSCs-Exo组和HDFs-Exo组裸鼠皮肤组织中原弹性蛋白、原纤维蛋白1和ColⅠ染色强度均明显增强;与hADSCs-Exo组比较,HDFsExo组裸鼠皮肤组织中原弹性蛋白、原纤维蛋白1和ColⅠ染色强度更深。结论:hADSCs和HDFs来源的Exo对紫外线诱导裸鼠光老化皮肤皱纹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且HDFs来源的Exo作用效果要优于hADSCs来源的Ex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脂肪干细胞 人真皮成纤维细胞 外泌体 光老化 皮肤皱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GF2对小鼠肠道间质细胞R-spondin 1表达的调控作用
18
作者 李景聪 赵涵 +3 位作者 林巧雯 孙宏翔 苏冰 伍宁波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39-948,共10页
目的·初步探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FGF2)对小鼠结肠CD34^(+)CD81^(+)间质细胞R-spondin 1(Rspo1)表达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术分选Rspo1-tdTomato荧光报告基因小鼠结肠中CD45^(-)C... 目的·初步探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FGF2)对小鼠结肠CD34^(+)CD81^(+)间质细胞R-spondin 1(Rspo1)表达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术分选Rspo1-tdTomato荧光报告基因小鼠结肠中CD45^(-)CD326^(-)CD31^(-)GP38^(+)CD81^(+)Rspo1-tdTomato^(+)细胞,并进行体外培养。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培养14 d后该类细胞表面蛋白标志物分子的表达情况。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检测该细胞分别在FGF2、FGF9、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bb,PDGFbb)、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刺激条件下Rspo1的表达情况。通过转录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FGF2调控Rspo1表达的信号通路,并用信号通路抑制剂及qPCR进行初步验证。结果·流式分选得到的小鼠结肠间质细胞经过体外培养14 d后,能够表达CD34、CD81和糖蛋白GP38,而不表达CD45、CD326、CD31等其他细胞谱系标志分子。qPCR结果发现,20 ng/mL的FGF2即可显著抑制该细胞Rspo1的表达,其他生长因子则无显著抑制作用。转录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可能是FGF2调节Rspo1表达的关键信号通路。qPCR结果显示,丝裂原细胞外激酶1/2(mitogen extracellular kinase 1/2,MEK1/2)抑制剂U0216预处理可逆转FGF2对Rspo1表达的抑制作用。结论·FGF2可能通过MEK1/2-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 1/2, ERK1/2)通路抑制小鼠结肠CD34^(+)CD81^(+)间质细胞Rspo1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spondin 1基因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 CD34^(+)CD81^(+)间质细胞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lture of Bovine Fetal Skin Fibroblasts in vitro and Ipr1 Gene Transfection
19
作者 SONG Yong-li HE Xiao-ning +6 位作者 HUA Song LAN Jie ZHENG Yue-maot LI Ji-xia HE Xiao-ying QUAN Fu-sheng ZHANG Yong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12期7-12,共6页
In order to generate transgenic donor cells for nuclear transfer, bovine fetal fibroblasts were isolated in vitro and transfected with the eukaryotic expression vector pSRA-EGFP-Ipr1. The mouse Ipr1 gene and human SR-... In order to generate transgenic donor cells for nuclear transfer, bovine fetal fibroblasts were isolated in vitro and transfected with the eukaryotic expression vector pSRA-EGFP-Ipr1. The mouse Ipr1 gene and human SR-A promoter were successfully cloned and then used to construct this macrophage-specific eukaryotic expression vector. Bovine fetal fibroblasts in stable primary culture (4th passage) were transfected with pSRA-EGFP-Ipr1 by electroporation. Fluorescence from GFP was observed after 24h. Transgenic cells were selected using G418 and the resultant monoclones were picked and expanded. The transgenic cells, at the 9 th passage, were evaluated by PCR and flow cytometry. The inserted Ipr1 was confirmed by PCR, indicating stable integration of the transgene into the genome and cells had normal karyotypes and very good appearance, which indicate no deleterious result of the transgenesis. In conclusion, the cells obtained could be used as donor cells for nuclear transfer for further research of transgenic catt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成纤维细胞 转基因牛 体外转染 胎儿 基因转染 转基因细胞 真核表达载体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kin care efficacy study of recombinant humanized collagen based on in vitro level
20
作者 Jian Wang Yuhui Fan +3 位作者 Danfeng Li Ningwen Cheng Ling Li Yufeng Yu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30-1038,共9页
Studying the skin care efficacy of recombinant humanized collagen based on in vitro level.The stability of the recombinant humanized collagen was first analyzed by treating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then its skincare ... Studying the skin care efficacy of recombinant humanized collagen based on in vitro level.The stability of the recombinant humanized collagen was first analyzed by treating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then its skincare efficacy based on in vitro level was evaluated by detecting the inhibition rate of elastase,the inhibition rate of collagenase,the protein content of type I collagen in human fibroblasts,the inhibition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with human keratinocytes,and the effects of the recombinant humanized collagen on the expression of hyaluronic acid(HA),filaggrin(FLG)and transglutaminase 1(TGM1)in keratinocyte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recombinant humanized collagen was able to maintain stability at temperatures below 70℃.With regard to its skincare efficacy,recombinant humanized collagen could inhibit elastase and collagenase activities and promote the increase of type I collagen content in human fibroblasts.It also showed good inhibition of ROS in keratinocytes in vitro and could increase the expression of HA,FLG,and TGM1 in keratinocytes.In short,the recombinant humanized collagen exhibited a favourable skin care effect in vitro level.This study proved that it has potential firming,anti-wrinkle,moisturizing,and repairing efficacy,and is a valuable cosmetic raw materi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combinant humanized collagen stability human fibroblast cell in vitro keratinocytes skin care efficac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