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羊股骨近端髓内压(IMP)测定及局部注射生物蛋白胶(FG)对IMP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杨鹏 孟国林 +5 位作者 刘建 姜文雄 李强 袁志 李丹 吕容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7年第5期694-697,共4页
为测量山羊正常股骨近端髓内压(intramedullarypressure,IMP)及局部注射纤维蛋白胶(fibringlue,FG)后IMP变化情况,探讨了股骨颈局部注射FG的可行性,以及注射后压力变化可能给骨质带来的后续改变。首先测量山羊正常股骨近端IMP作为基线... 为测量山羊正常股骨近端髓内压(intramedullarypressure,IMP)及局部注射纤维蛋白胶(fibringlue,FG)后IMP变化情况,探讨了股骨颈局部注射FG的可行性,以及注射后压力变化可能给骨质带来的后续改变。首先测量山羊正常股骨近端IMP作为基线值。然后在每只山羊左侧股骨颈局部注射FG1.0mL(FG组)作为实验组,右侧股骨颈局部注入生理盐水1.0mL(NS组)作为对照,于注射后0、2、4、8min动态监测IMP变化情况。第4周,第16周分别取材,行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骨内空骨陷窝率及进行骨形态计量学分析。山羊正常股骨近端IMP为(26.72±0.446)mmHg,注胶后0、2、4、8min压力分别为(65.66±1.576)、(54.73±0.765)、(36.29±0.915)、(26.28±0.224)mmHg。正常压力与注射后0min压力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前和注胶后8min时压力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骨陷窝率及骨形态计量学结果显示无明显差异。说明股骨颈局部注射FG对股骨近端IMP有短暂影响,但压力变化于10min内恢复到基线水平,且未见对局部骨组织产生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内压 纤维蛋白胶 山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蛋白胶控制bFGF在激光心肌隧道内释放对急性缺血心肌重构的影响
2
作者 朱向明 王新房 +8 位作者 谢明星 杨娅 吕清 陈立新 卢晓芳 杨亚利 聂绍平 曾秋棠 曹林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11期1484-1486,共3页
目的 评价纤维蛋白胶 (FG)控制bFGF在激光心肌打孔隧道内释放对犬急性缺血心肌重构的影响。方法  18只健康杂种犬结扎左前降支中段造成急性缺血心肌模型 ,随机分成三组 ,即单纯冠脉结扎组 (AMI组 )、冠脉结扎加激光心肌打孔组 (TMLR... 目的 评价纤维蛋白胶 (FG)控制bFGF在激光心肌打孔隧道内释放对犬急性缺血心肌重构的影响。方法  18只健康杂种犬结扎左前降支中段造成急性缺血心肌模型 ,随机分成三组 ,即单纯冠脉结扎组 (AMI组 )、冠脉结扎加激光心肌打孔组 (TMLR组 )和冠脉结扎加激光心肌打孔隧道注入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纤维蛋白胶组 (bFGF组 )。术后 2个月用超声和显微病理技术观察缺血心肌形态及结构的变化。结果 左房室腔内径三个实验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AMI组有 2只犬、TMLR组有 1只犬存在心尖部室壁瘤 ,bFGF组无室壁瘤现象。左室前壁及前室间隔厚度 (TL VAW、TAIVS)在bFGF组、TMLR组和AMI组依次减小 ,其中bFGF组TLVAW与AMI和TMLR组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AMI组缺血区存在大量的坏死心肌细胞 ,TMLR组部分心肌细胞变性坏死、部分结构正常 ,bFGF组大部分心肌细胞结构正常 ,小部分变性坏死。结论 用FG控制bFGF在激光心肌打孔隧道内释放 ,能够减轻或阻止心肌缺血性损害以及缺血心肌的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血管重建术 激光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碱性 纤维蛋白胶 心肌缺血 心肌重构 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FGF胶联羊膜缓释药膜治疗角膜碱烧伤的实验研究
3
作者 蔡明铭 赵敏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239-1241,共3页
目的:观察一种羊膜药物缓释材料-bFGF胶联羊膜缓释药膜治疗兔角膜碱烧伤的效果,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含有bFGF的纤维蛋白胶与羊膜胶联,制成bFGF胶联羊膜缓释药膜。建立新西兰大白兔角膜碱烧伤模型,45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 目的:观察一种羊膜药物缓释材料-bFGF胶联羊膜缓释药膜治疗兔角膜碱烧伤的效果,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含有bFGF的纤维蛋白胶与羊膜胶联,制成bFGF胶联羊膜缓释药膜。建立新西兰大白兔角膜碱烧伤模型,45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bFGF胶联药膜移植组(bFAM)、单层羊膜移植组(AM)、对照组(CG),每组15只。术后观察临床治疗效果;并分别于术后第7、14、28d各组处死5只动物,取标本作组织病理学检查,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半定量检测角膜中bFGF的表达。结果:术后bFAM组在炎症反应、组织修复及抑制新生血管方面都显著优于AM组。术后7dbFAM组bFGF表达显著高于AM组及对照组,其余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bFGF胶联羊膜缓释药膜移植治疗兔角膜碱烧伤较单层羊膜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释 纤维蛋白胶 羊膜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 碱烧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蛋白粘合剂在犬小肠端端吻合术中对吻合口Hyp、VEGF与bFGF含量的影响
4
作者 年聚盆 陈智华 +6 位作者 郭慧琳 范希萍 高宇航 范彩彩 亢心 韩鹏 赵苗苗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8-51,共4页
为探讨纤维蛋白粘合剂(FG)在犬小肠端端吻合术中对吻合口处羟脯氨酸(Hy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含量的影响,将30只试验犬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试验组采用简易缝合配合纤维蛋白粘合剂,对照组采... 为探讨纤维蛋白粘合剂(FG)在犬小肠端端吻合术中对吻合口处羟脯氨酸(Hy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含量的影响,将30只试验犬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试验组采用简易缝合配合纤维蛋白粘合剂,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肠线缝合;分别于术后第3、5、7、14和28天每组随机选取3只测定吻合口处Hyp、VEGF与bFGF的含量。术后试验组Hyp含量在第5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bFGF的含量在第3天、第5天、第7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VEGF含量在第3天和第5天高于对照组(P<0.01),在第14天和第28天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果表明,应用简易缝合配合纤维蛋白粘合剂吻合肠管,可促进吻合口处小肠组织内羟脯氨酸、血管内皮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分泌,从而加速吻合口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粘合剂 小肠端端吻合术 羟脯氨酸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颗粒与生物蛋白胶联合应用预防硬膜外粘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慈元 李正维 +4 位作者 敖强 吕德成 隋云先 刘云骄 王庆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8期486-489,i002,共5页
目的:探讨自体脂肪颗粒(FP)与医用生物蛋白胶(FG)联合应用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粘连的效果.方法: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1组为对照组(C组),其它4组分别于L1~L2椎板切除术后在硬膜外腔放置FP(FP组)、自体游离脂肪片(FF组)、FG(FG组)及... 目的:探讨自体脂肪颗粒(FP)与医用生物蛋白胶(FG)联合应用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粘连的效果.方法: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1组为对照组(C组),其它4组分别于L1~L2椎板切除术后在硬膜外腔放置FP(FP组)、自体游离脂肪片(FF组)、FG(FG组)及FP+FG(FPFG组).术后分别于4、8、12周对各组动物进行大体、光镜观察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FPFG组硬膜外瘢痕较其它各组显著减少(P<0.05),脂肪坏死面积比率较FP及FF组显著降低(P<0.01),而移植脂肪中再生毛细血管数量较FP及FF组显著增加(P<0.01).结论:自体脂肪颗粒与医用生物蛋白胶联合应用可防止脂肪颗粒流失,提高脂肪存活率,起到三维的遮挡保护作用,能有效地防止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及神经根周围的纤维化与粘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板切除术 粘连 脂肪片 脂肪颗粒 生物蛋白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骨细胞纤维蛋白胶混合物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傅捷 吴海山 +2 位作者 周维江 祝云利 董肇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673-676,共4页
目的 :研究关节软骨细胞与纤维蛋白胶的混合物修复关节软骨全层缺损的效果。 方法 :( 1)用自制消化瓶消化分离原代兔关节软骨细胞并培养 ;( 2 )通过硫酸铵沉淀法从兔血液中提取纤维蛋白原并制备纤维蛋白胶 ;( 3 )分别用自体或异体关节... 目的 :研究关节软骨细胞与纤维蛋白胶的混合物修复关节软骨全层缺损的效果。 方法 :( 1)用自制消化瓶消化分离原代兔关节软骨细胞并培养 ;( 2 )通过硫酸铵沉淀法从兔血液中提取纤维蛋白原并制备纤维蛋白胶 ;( 3 )分别用自体或异体关节软骨细胞和纤维蛋白胶的混合物修复兔股骨滑车关节软骨全层缺损。术后 1,2 ,3个月从大体观察、组织学等方面了解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情况。 结果 :自体软骨细胞组在术后 3个月时修复组织已非常类似于关节软骨 ,界限模糊不清。异体软骨细胞组的修复组织与前者相比较差 ,但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关节软骨细胞和纤维蛋白胶的混合物能够良好地修复关节软骨全层缺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胶 软骨细胞 关节软骨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钙/纤维蛋白胶复合支架材料的结构及力学性能分析 被引量:20
7
作者 胡运生 范清宇 +3 位作者 马保安 周勇 胡作启 叶先贤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07-610,共4页
用可吸收磷酸钙骨水泥和纤维蛋白胶按一定比例体外构建复合支架材料,通过XRD、SEM、抗压实验和空隙率测试等方法对其结构及力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由于加入纤维蛋白胶,复合支架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磷酸钙骨水泥的初凝时间,... 用可吸收磷酸钙骨水泥和纤维蛋白胶按一定比例体外构建复合支架材料,通过XRD、SEM、抗压实验和空隙率测试等方法对其结构及力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由于加入纤维蛋白胶,复合支架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磷酸钙骨水泥的初凝时间,但并不影响磷酸钙骨水泥的终凝时间;同时,加入纤维蛋白胶改变了骨水泥固化体的微观结构,提高了骨水泥的抗压强度,其最大抗压强度达到14MPa,弹性模量在96.64~269.39MPa之间,空隙率为38.8%。与在同样条件下制备的磷酸钙骨水泥比较,复合支架材料的抗压强度增强了55.6%,而空隙率仅仅下降了6.9%;XRD分析显示,复合支架材料并不影响磷酸钙骨水泥的最终的转化,其结晶结构仍是羟基磷灰石结构,是更好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磷酸钙骨水泥 纤维蛋白胶 复合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生物蛋白胶在普外科手术的应用——附15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王海东 郑进方 +2 位作者 邢贻雷 周开伦 龙籍典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1年第3期133-134,140,共3页
目的 评价医用生物蛋白胶在普外科手术中止血及预防消化道漏的疗效。 方法  15 3例普外科手术中医用生物蛋白胶止血及防漏的应用效果 ,并和对照组进行比较。 结果 治疗组术后出血明显减少 ,且无 1例出现消化道漏。 结论 医用生... 目的 评价医用生物蛋白胶在普外科手术中止血及预防消化道漏的疗效。 方法  15 3例普外科手术中医用生物蛋白胶止血及防漏的应用效果 ,并和对照组进行比较。 结果 治疗组术后出血明显减少 ,且无 1例出现消化道漏。 结论 医用生物蛋白胶有良好的止血及防漏作用 ,可被组织吸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生物蛋白胶 普外科手术 止血 临床应用 吻合口漏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关节软骨细胞在纤维蛋白胶中体外培养 被引量:8
9
作者 傅捷 祝云利 +2 位作者 吴海山 周维江 董肇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670-672,F004,共4页
目的 :研究关节软骨细胞在纤维蛋白胶中三维培养时的表现。 方法 :( 1)通过硫酸铵沉淀法从兔血液中提取纤维蛋白原并制备纤维蛋白胶 ;( 2 )在纤维蛋白胶凝成的纤维蛋白中立体培养关节软骨细胞 ,观察其表现并测定生长曲线、倍增时间 ;( ... 目的 :研究关节软骨细胞在纤维蛋白胶中三维培养时的表现。 方法 :( 1)通过硫酸铵沉淀法从兔血液中提取纤维蛋白原并制备纤维蛋白胶 ;( 2 )在纤维蛋白胶凝成的纤维蛋白中立体培养关节软骨细胞 ,观察其表现并测定生长曲线、倍增时间 ;( 3 )通过透射电镜、AB-PAS染色、 型胶原免疫组化检查等 ,了解细胞生长及软骨基质的分泌情况。结果 :( 1)关节软骨细胞在纤维蛋白中大部分保持卵圆形 ,小部分如贴壁细胞状 ;( 2 )细胞倍增时间在第 1~ 4天为 7.0 d,在第 5~ 7天为 2 .3 d;( 3 )AB-PAS染色 ( +)、 型胶原免疫组化检查 ( +)。结论 :关节软骨细胞能在硫酸铵沉淀法制备的纤维蛋白胶中增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细胞 纤维蛋白胶 关节软骨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构建方法对组织工程骨种子细胞粘附和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秦辉 许建中 +4 位作者 周强 王序全 罗飞 赵敏 朱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990-992,共3页
目的 比较普通的静置接种法和双相接种法在组织工程构建中的差异 ,探索更佳的体外构建策略。方法 采用静置接种法和双相接种法将不同浓度的羊间充质干细胞分别与同种异体冻干脱钙骨基质复合 ,体外构建组织工程骨 ,通过相差显微镜、光... 目的 比较普通的静置接种法和双相接种法在组织工程构建中的差异 ,探索更佳的体外构建策略。方法 采用静置接种法和双相接种法将不同浓度的羊间充质干细胞分别与同种异体冻干脱钙骨基质复合 ,体外构建组织工程骨 ,通过相差显微镜、光镜、扫描电镜观察及MTT检测等 ,了解细胞在材料中的粘附、生长情况。结果 两种方法均能使细胞在支架上较好的粘附、铺展、增殖 ,但单纯静置接种的接种细胞密度超过 2× 10 6 ml时上架细胞数不再增加、上架率低( <76%) ;双相接种法用于更高的接种密度 ,可明显提高细胞的上架率 ( ( 80 %)。结论 生物蛋白胶辅助的双相接种法可突破普通方法上架率低、即时上架细胞有限的瓶颈 ,不影响细胞的生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双相接种技术 生物蛋白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细胞去分化及构建组织工程化脂肪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晓炜 姜平 +2 位作者 高建华 廖云君 韩铮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06-610,共5页
目的探讨成熟脂肪细胞去分化及去分化脂肪细胞作为种子细胞构建组织工程化脂肪组织的可行性。方法取健康女性脂肪抽吸术的抽吸物,使用酶消化法获取成熟脂肪细胞,采用天花板贴壁法培养,取第3代细胞进行实验。体外实验:成脂、成软骨和成... 目的探讨成熟脂肪细胞去分化及去分化脂肪细胞作为种子细胞构建组织工程化脂肪组织的可行性。方法取健康女性脂肪抽吸术的抽吸物,使用酶消化法获取成熟脂肪细胞,采用天花板贴壁法培养,取第3代细胞进行实验。体外实验:成脂、成软骨和成骨诱导培养,并分别采用油红"O"染色、阿尔辛蓝染色和茜素红染色法鉴定。体内实验:实验组(n=6):取第3代细胞使用荧光染料DiI标记,与纤维蛋白胶混合后注射于裸鼠背部一侧皮下,8周后,从大体观察、组织学、油红"O"染色及荧光显微镜观察新生物形成情况;对照组(n=6):以空白的纤维蛋白胶注射于同一裸鼠背部另一侧皮下,于同一时间点进行检测。结果成熟脂肪细胞呈单房圆形,经天花板贴壁法培养后变为长梭形成纤维细胞状,即去分化脂肪细胞。去分化脂肪细胞在定向诱导培养下能够分别成脂、成软骨及成骨分化。体内实验中实验组8周后在裸鼠背部皮下有新生组织块形成,经检测后证实其为成熟脂肪块并来源于植入的去分化脂肪细胞,对照组无新生组织形成,纤维蛋白胶被降解吸收。结论成熟脂肪细胞可通过体外培养实现去分化,去分化脂肪细胞具有成脂、成软骨和成骨等多向分化能力,以去分化脂肪细胞为种子细胞可在裸鼠皮下构建出脂肪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细胞 去分化 组织工程 纤维蛋白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蛋白胶复合平阳霉素栓塞硬化治疗口腔颌面部静脉畸形 被引量:7
12
作者 杨耀武 孙沫逸 +7 位作者 吕菊红 阎志伟 雷德林 胡晓光 程晓兵 张圃 马秦 李建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09-212,共4页
目的:观察纤维蛋白胶复合平阳霉素治疗口腔颌面部静脉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2005-01~2006-10应用纤维蛋白胶复合平阳霉素注射治疗的12例口腔颌面部静脉畸形患者资料。注射治疗后即刻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有无其它症状;胸片检查了解... 目的:观察纤维蛋白胶复合平阳霉素治疗口腔颌面部静脉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2005-01~2006-10应用纤维蛋白胶复合平阳霉素注射治疗的12例口腔颌面部静脉畸形患者资料。注射治疗后即刻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有无其它症状;胸片检查了解肺部情况;通过临床观察和B超检查评价治疗效果。随访时间最短5个月,最长1年。结果:12例患者中女性5例,男性7例;年龄最小10岁,最大62岁。其中8例患者达到外形基本对称,病变区血流消失;3例患者外形略不对称,病变区血流消失。3例患者出现发热,1例患者因为持续高热中止治疗。未发现过敏反应、肺栓塞或其它并发症。结论:纤维蛋白胶复合平阳霉素栓塞硬化治疗口腔颌面部静脉畸形疗效可靠,并发症在可接受范围。但是对严重并发症如深静脉栓塞,肺栓塞的进一步观察和安全性评价需要更多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畸形 平阳霉素 纤维蛋白胶 硬化治疗 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MP-2改良纤维蛋白原支架修复软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朱立新 李奇 +2 位作者 林荔军 闵少雄 张力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55-358,共4页
目的 :研究骨形态发生蛋白 (bonemorphogenicprotein ,BMP 2 )在构建改良纤维蛋白胶支架软骨膜块修复关节软骨缺损中的作用。方法 :将软骨细胞种植于改良纤维蛋白胶支架上 ,体外培养 ,在培养系统中加入BMP 2 ,观察软骨细胞在支架中的繁... 目的 :研究骨形态发生蛋白 (bonemorphogenicprotein ,BMP 2 )在构建改良纤维蛋白胶支架软骨膜块修复关节软骨缺损中的作用。方法 :将软骨细胞种植于改良纤维蛋白胶支架上 ,体外培养 ,在培养系统中加入BMP 2 ,观察软骨细胞在支架中的繁殖以及载体降解情况 ;将培养出的软骨膜块植入于动物关节软骨缺损模型中进行定期观测。结果 :改良纤维蛋白原支架可满足组织工程软骨修复需要 ,BMP 2在用于构建膜块修复关节软骨缺损模型中可促进软骨细胞增殖 ,并在植入 12周动物试验中发现与对照组比较在关节软骨缺损修复质量上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BMP 2在改良纤维蛋白胶软骨膜块中可明显促进组织工程软骨膜块构建以及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细胞 纤维蛋白胶 BMP-2 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纤维蛋白胶软骨细胞复合物修复软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力 李奇 +2 位作者 唐银丽 田京 张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研究改良纤维蛋白胶细胞复合物和标准纤维蛋白胶细胞复合物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效果。方法:(1)分离3周龄幼兔关节软骨细胞并体外单层培养,将抑肽酶和氨甲环酸加入纤维蛋白胶(FG)中,构建标准FG细胞复合物和改良FG细胞复合物。(2)体... 目的:研究改良纤维蛋白胶细胞复合物和标准纤维蛋白胶细胞复合物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效果。方法:(1)分离3周龄幼兔关节软骨细胞并体外单层培养,将抑肽酶和氨甲环酸加入纤维蛋白胶(FG)中,构建标准FG细胞复合物和改良FG细胞复合物。(2)体外培养后植入动物模型体内,A,B组缺损内分别植入标准FG细胞复合物和改良FG细胞复合物,C组为空白对照。术后分期取材,对新生软骨进行组织学观察及氨基多糖含量测定。结果:改良FG细胞组新生软骨在组织学特性上与正常软骨相似,修复效果优于标准组。结论:在纤维蛋白胶中加入抑肽酶和氨甲环酸,可使FG降解速度与软骨细胞基质形成速度同步,提高了软骨修复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细胞 纤维蛋白胶 抑肽酶 氨甲环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经皮穿刺医用生物蛋白胶治疗神经根囊肿 被引量:21
15
作者 刘玉杰 林峰 +4 位作者 张西峰 李众利 宋学坤 王建锦 李天文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0年第3期190-192,共3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纤维蛋白粘合剂治疗神经根囊肿的疗效。材料与方法:对9例骶神经根囊肿患者,在高分辨力CT引导下定位,行腰穿针经骶孔刺入神经根囊肿内,抽尽囊肿内液体。将医用生物蛋白胶(FG)的主体和催化剂溶解...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纤维蛋白粘合剂治疗神经根囊肿的疗效。材料与方法:对9例骶神经根囊肿患者,在高分辨力CT引导下定位,行腰穿针经骶孔刺入神经根囊肿内,抽尽囊肿内液体。将医用生物蛋白胶(FG)的主体和催化剂溶解液,同时等量注入囊腔内。结果:9例骶神经根囊肿患者经治疗后,神经压迫症状解除,术后随诊1~19个月无神经损伤、无感染、无复发。术后CT复查显示囊肿内CT值增高,无脑脊液存留。MRI示囊肿消失。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引流囊肿内注射FG粘合剂治疗骶神经根囊肿是一种安全、可靠、经济、有效的新疗法。其远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神经根囊肿 经皮穿刺 纤维蛋白粘合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蛋白胶在翼状胬肉手术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6
作者 王秀 杨军 +2 位作者 宁玉贤 魏瑞华 赵少贞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6-189,共4页
翼状胬肉是一种最常见的眼表疾病之一,覆盖角膜进而影响视力和美观。临床治疗以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移植手术为主,术中结膜缝合既费时又容易引起眼部刺激、眼红等并发症。为了预防这些并发症,学者们尝试使用纤维蛋白胶替代缝线显示了... 翼状胬肉是一种最常见的眼表疾病之一,覆盖角膜进而影响视力和美观。临床治疗以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移植手术为主,术中结膜缝合既费时又容易引起眼部刺激、眼红等并发症。为了预防这些并发症,学者们尝试使用纤维蛋白胶替代缝线显示了独特优势。本文就纤维蛋白胶在翼状胬肉手术中应用的优缺点和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手术 纤维蛋白胶 自体结膜移植术 复发率 术后不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蛋白胶在未足月胎膜早破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7
作者 陈红 杨军 +5 位作者 唐瑶 王涛 廖晓焰 常林利 蔡一玲 李萍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681-682,共2页
目的:探讨生物蛋白胶封堵宫颈治疗未足月胎膜早破延长孕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6月至2007年12月妊娠28~32周胎膜早破患者26例分成两组,治疗组13例采用生物蛋白胶封堵宫颈,对照组13例采用期待疗法,比较两组的延长孕周... 目的:探讨生物蛋白胶封堵宫颈治疗未足月胎膜早破延长孕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6月至2007年12月妊娠28~32周胎膜早破患者26例分成两组,治疗组13例采用生物蛋白胶封堵宫颈,对照组13例采用期待疗法,比较两组的延长孕周时间及围生儿结局。结果:治疗组无一例发生宫内感染和过敏反应。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1.5%,明显高于对照组(15.4%),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延长孕周时间更长,新生儿死亡率、围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蛋白胶应用于未足月胎膜早破可有效延长孕周时间,并且使用安全,无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蛋白胶 未足月胎膜早破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复合纤维蛋白胶可注射性磷酸钙人工骨-骨界面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赵亮 李奇 +3 位作者 林荔军 张力 刘成龙 丁超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8-81,共4页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胶复合β-磷酸三钙/磷酸二氢钙复合人工骨材料修复骨缺损的能力及作为人工关节固定的可能性。方法实验于2007-11/2008-05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①选用健康成熟新西兰大白兔16只,在双侧股骨外侧髁部建...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胶复合β-磷酸三钙/磷酸二氢钙复合人工骨材料修复骨缺损的能力及作为人工关节固定的可能性。方法实验于2007-11/2008-05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①选用健康成熟新西兰大白兔16只,在双侧股骨外侧髁部建立骨缺损模式,钻取直径4mm,孔深8mm的柱状圆洞。将FG/CPC复合材料随机植入一侧骨缺损处,另一侧骨缺损以CPC植入作为实验对照。②复合型磷酸钙骨水泥组将复合磷酸钙骨水泥(液粉比为0.3)用专用注射器注入骨孔内并使磷酸钙骨水泥外溢,同时加压固定10min直至硬化,对照组同样方法。③于术后2、4、8和12周分别处死新西兰兔(n=4),分别进行大体观察和力学测试。结果16只兔均进入结果分析。FG/CPC人工骨组比CPC骨组能更有效地修复骨缺损;生物力学测定证明不同的水泥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的延长,实验组复合型骨水泥抗剪切力强于对照组骨水泥。结论FG/CPC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骨传导能力、力学特性,有望成为骨组织工程中修复骨缺损和固定人工关节的理想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钙骨水泥 纤维蛋白胶 生物力学 骨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球结膜移植术中使用纤维蛋白胶和缝线有效性的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范雯 陈长征 +1 位作者 李菲 邢怡桥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125-1129,共5页
背景目前国外已将医用纤维蛋白胶用于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球结膜移植术植片的固定,其临床效果和安全性评价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和回顾性研究已有报道,但单个研究的样本量较少。目的采用荟萃分析的方法对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 背景目前国外已将医用纤维蛋白胶用于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球结膜移植术植片的固定,其临床效果和安全性评价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和回顾性研究已有报道,但单个研究的样本量较少。目的采用荟萃分析的方法对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球结膜移植术中使用纤维蛋白胶和缝线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价,为临床提供高等级的研究证据。方法按照拟定的检索策略,计算机检索MEDLINE(2000年1月至2010年10月)、Embase(2000年1月至2010年10月)、Cochrane协作网“CENTRAL”数据库(2010年4期)、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2000年1月至2010年10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0年1月至2010年10月),并采用手工检索等方法收集会议文献及检索检出文献的参考文献,最大限度地收集与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球结膜移植术中使用纤维蛋白胶和缝线相关的临床RCT文献,采用Jadad量表评分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异质性检验和合并效应量的统计学分析,用Meta分析对纤维蛋白胶和缝线用于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球结膜移植术植片固定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其评价指标为手术时间、复发率、术后并发症。结果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共纳入与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球结膜移植术中使用纤维蛋白胶和缝线相关的RCT文献6篇,发表于2004--2010年,研究文献来自中国、新西兰、瑞典、以色列、土耳其、马来西亚等国家,发表文种均为英文。纳入文献的Jadad评分为4~5分,总样本量377例401眼。Meta分析结果表明,与缝线固定法相比,纤维蛋白胶用于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球结膜移植术植片的固定可缩短手术时间[MD=14.23,95%CI(-16.18~-12.29),P=0.00]并降低复发率[RR=0.49,95%CI(0.26~0.95),P=0.03]。在植片裂开或丢失率方面,两种固定方法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3.41,95%CI(0.85~13.68),P=0.08]。结论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球结膜移植术中,使用纤维蛋白胶黏合植片代替缝线缝合植片疗效好,操作简单。由于本系统评价纳入研究病例数较少,上述结论有待更多设计严谨的大样本RCT加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纤维蛋白胶/纤维蛋白黏合剂 结膜自体移植 随机对照试验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蛋白胶不同复合方式对牙囊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红 杨超 +2 位作者 陈国庆 田卫东 陈宇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5-140,共6页
目的研究纤维蛋白胶与人牙囊细胞(DFCs)二维(2D)及三维(3D)结合模式对细胞存活、增殖及凋亡的影响,评估纤维蛋白胶作为细胞移植载体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采用细胞膜绿色荧光探针(DIO)对存活DFCs细胞膜进行标记,采用ImageJ2x软件细胞计... 目的研究纤维蛋白胶与人牙囊细胞(DFCs)二维(2D)及三维(3D)结合模式对细胞存活、增殖及凋亡的影响,评估纤维蛋白胶作为细胞移植载体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采用细胞膜绿色荧光探针(DIO)对存活DFCs细胞膜进行标记,采用ImageJ2x软件细胞计数;采用碘化丙啶(PI)对凋亡细胞进行染色。结果纤维蛋白胶在3D-2和2D-1复合模式下的降解速度快于3D-1模式;纤维蛋白原浓度为15 mg·mL-1辅以凝血酶浓度2 U·mL-1条件下,DFCs能够存活并生长良好,尤其在3D-1结合模式下更有利于细胞增殖及伸展。结论纤维蛋白胶可作为一种有效的细胞移植载体,纤维蛋白胶不同的结合方式对细胞的增殖活性有一定的影响,3D-1复合模式更有利于细胞的存活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胶 支架材料 存活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