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变温单点飞切去除特性
1
作者 鲍永杰 殷国运 +3 位作者 郑植 杨宇星 陈晨 程东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6-625,共10页
基于切削温度模拟与单点飞切试验研究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CFRTP)的力热变化规律及其去除特性,分析不同纤维角度和切削温度下CFRTP去除过程和损伤特点.采用单点飞切试验开展CFRTP表面损伤特性研究,通过改变工艺参数、纤维方向和材... 基于切削温度模拟与单点飞切试验研究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CFRTP)的力热变化规律及其去除特性,分析不同纤维角度和切削温度下CFRTP去除过程和损伤特点.采用单点飞切试验开展CFRTP表面损伤特性研究,通过改变工艺参数、纤维方向和材料加热温度,分析切削力热的变化趋势以及温度对材料去除的影响.当飞切速度从3 m/s增大到7 m/s时,切向力和法向力分别增大130.60%和147.80%;当飞切深度从0.05 mm增加到0.10mm时,切向力和法向力分别增大72.44%和58.13%;当纤维角度从0°增大到30°、45°、60°、90°时,切向力分别增大12.50%、37.50%、75.00%、137.50%.CFRTP在20.0℃下以剪切破坏为主,在高温下以拉伸破坏为主且易出现分层和纤维拉拔现象.随切削温度升高,热塑性树脂软化,CFRTP层间强度和承载性能降低,切削力下降,有效切断的纤维数量降低,加工表面质量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CFRTP) 单点飞切试验 切削温度模拟 去除特性 金刚石磨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短纤维增强铝镁合金金属基复合材料温度相关性屈服强度理论预测模型
2
作者 贺屹 董攀 《有色金属(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56-761,共6页
颗粒/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应用时常遭受不同的温度环境,鉴于其屈服强度直接关系到部件的安全性,合理表征和预测其温度相关性屈服强度成为研究的重点。针对颗粒/短纤维增强铝镁合金金属基复合材料,结合修正的剪切... 颗粒/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应用时常遭受不同的温度环境,鉴于其屈服强度直接关系到部件的安全性,合理表征和预测其温度相关性屈服强度成为研究的重点。针对颗粒/短纤维增强铝镁合金金属基复合材料,结合修正的剪切滞后模型并考虑了纤维、基体材料的杨氏模量及其随温度的演化,建立了一个温度相关性屈服强度理论预测模型σ_(cy)(T)={A[1+8V_(f)^(2)s^(2)(E_(f)(T)-E_(m)(T)/3(E_(f)(T)+4V_(f)s^(2)E_(m)(T)]·(E_(m)(T)+v_(m)(T_(0))T_(m)-T/E_(m)(T_(0))1+v_(m)(T)T_(m)-T_(0))^(0.5)·σ_(my)(T_(0))for RT≤T≤473K A[1+8V_(f)^(2)s^(2)(E_(f)(T)-E_(m)(T)/3(E_(f)(T)+4V_(f)s^(2)E_(m)(T)]·(E_(m)(T)+v_(m)(T_(0))T_(m)-T/E_(m)(T_(0))1+v_(m)(T)T_(m)-T_(0))^(1)·σ_(my)(T_(0))for 473K<T。模型的预测结果与所有可获取的不同温度下的实验数据均取得了很好的一致性,为方便地预测颗粒/短纤维增强铝镁合金金属基复合材料温度相关性屈服强度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基复合材料 温度相关性屈服强度 理论预测模型 颗粒增强 短纤维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性PP成型的工控机电路板支撑架注射模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清 张云 +3 位作者 汪伟芬 熊建武 胡智清 陈黎明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7-102,共6页
针对工控机电路板支撑架大型塑件的成型,选用了一种玻纤改性增强聚丙烯(PP)复合材料用于塑件的注射成型。模具结构为三板模结构,分3次开模打开。为保证塑件模腔充填均衡性、饱满性而设计了两个点浇口用于模腔的浇注。针对塑件二级子特... 针对工控机电路板支撑架大型塑件的成型,选用了一种玻纤改性增强聚丙烯(PP)复合材料用于塑件的注射成型。模具结构为三板模结构,分3次开模打开。为保证塑件模腔充填均衡性、饱满性而设计了两个点浇口用于模腔的浇注。针对塑件二级子特征较多,特别是异型螺柱深筋位较多的特点,设计了多个局部镶件用于这些局部特征的成型,在提高局部成型镶件强度的同时,降低了这些成型件的加工难度。针对模腔局部位置排气难点,设置了多个透气镶件以增强排气。设置了锁扣机构、定距拉杆机构用于模具的开模闭模控制;设计了弹料机构用于流道废料的可靠脱模、定位机构以确保塑件的成型精度和模具工作寿命;3个滑块机构用于塑件侧壁直壁及直壁上侧孔的成型与脱模。模具结构形式合理,成型件便于加工且实用可靠,能为同类模具设计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复合材料 玻纤改性 工控机电路板支架 三板模 成型件设计 模具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树脂防火隔板湿热老化特性 被引量:1
4
作者 普子恒 张至辰 +1 位作者 郭卫 蔡静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85-1589,共5页
为了研究玻璃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树脂防火隔板湿热老化特性,结合电缆隧道内实际温湿环境和加速老化模型对防火隔板进行等效湿热老化处理。通过扫描电镜试验、热重试验、氧指数试验以及冲击强度试验检测了试样的微观形貌、热稳定性、燃... 为了研究玻璃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树脂防火隔板湿热老化特性,结合电缆隧道内实际温湿环境和加速老化模型对防火隔板进行等效湿热老化处理。通过扫描电镜试验、热重试验、氧指数试验以及冲击强度试验检测了试样的微观形貌、热稳定性、燃烧性能和机械性能。结果表明,老化1周期后试样表面析出白色粉状物、老化3周期后断面出现明显裂痕;微观形貌图显示老化2周期后试样中的树脂从玻璃纤维上脱落,老化5周期后大量玻璃纤维裸露在外。试样质量损失率峰值最终升高45%,冲击强度最终下降41.6%,抗弯强度最终降低47.3%,吸水抗弯强度最终下降42.5%,表明湿热老化后试样热稳定性及机械性能出现明显下降。试样氧指数最终提高28.7%;烟密度等级均满足技术规范标准。上述两项检测无法作为判断湿热老化后防火隔板性能劣化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 不饱和聚酯树脂 防火隔板 湿热老化 热重分析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醚酰亚胺的微观形貌调控及其层间增韧碳纤维/环氧树脂机理
5
作者 刘坤 欧云福 +2 位作者 张耘箫 翁宜婷 茅东升 《中国表面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62-472,共11页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FRP)因其优异的力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但受到层状的结构特性以及树脂本体脆性的影响,其沿厚度方向的承载能力相对较差,易发生分层损伤。通过静电纺丝设备简单有效地将可溶性聚醚酰亚胺(PEI)制备为具有不同微观...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FRP)因其优异的力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但受到层状的结构特性以及树脂本体脆性的影响,其沿厚度方向的承载能力相对较差,易发生分层损伤。通过静电纺丝设备简单有效地将可溶性聚醚酰亚胺(PEI)制备为具有不同微观结构形貌(颗粒和纤维)的薄膜,并将其引入复合材料层间区域进行增韧。测试结果表明,颗粒状PEI试样的Ⅰ和Ⅱ型层间断裂韧性较基准样分别提升18.7%和19.2%。与之对比,纤维状PEI试样展现出更好的增韧效果,其Ⅰ和Ⅱ型层间断裂韧性较基准样分别提升53.8%和57.3%。最后通过对断裂面的显微观察,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其内在增韧机制,探讨了相形态对增韧效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 静电纺丝 层间增韧 颗粒增韧 纤维增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增强树脂矿物复合材料的细观力学特性及损伤机理
6
作者 李有堂 武彤 李武强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127-10133,10141,共8页
纤维增强树脂矿物复合材料因优异的力学性能得到广泛应用,但有关材料损伤机理的研究仅停留在宏观层面,较少关注损伤过程中材料的细观力学特性和微裂纹演化规律。针对这一问题,基于颗粒流离散元技术建立了纤维树脂矿物复合材料的细观模型... 纤维增强树脂矿物复合材料因优异的力学性能得到广泛应用,但有关材料损伤机理的研究仅停留在宏观层面,较少关注损伤过程中材料的细观力学特性和微裂纹演化规律。针对这一问题,基于颗粒流离散元技术建立了纤维树脂矿物复合材料的细观模型,分析了材料应力-应变曲线的变化规律,揭示了材料的微裂纹萌生扩展机制和其破坏失效形式。结果表明,相比于树脂矿物复合材料,纤维增强树脂矿物复合材料的抗压强度更高,起裂应力和损伤应力更大;骨料颗粒形状对纤维的增强增韧作用影响较小;纤维对树脂矿物复合材料具有增韧阻裂的作用。研究从细观角度揭示了纤维增强树脂矿物复合材料的损伤性能,能够为该材料的推广应用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树脂矿物复合材料 细观力学 损伤机理 颗粒流离散元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层间颗粒增韧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赵涵怡 柯红军 +2 位作者 汪东 张洋 李琪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575-582,共8页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FRP)具有高强高模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汽车、体育、船舶、航空航天等领域,达到了材料轻量化的要求。目前使用较多的树脂基体以环氧树脂(EP)等热固性树脂为代表,普遍存在脆性大、韧性差的问题,导致复合材料层...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FRP)具有高强高模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汽车、体育、船舶、航空航天等领域,达到了材料轻量化的要求。目前使用较多的树脂基体以环氧树脂(EP)等热固性树脂为代表,普遍存在脆性大、韧性差的问题,导致复合材料层合板容易在层间发生开裂。层间增韧是一种有效的增韧方式,它可以在不改变基体树脂粘度的情况下对特定区域进行增韧,提高材料的断裂韧性。本文介绍了层间断裂模式并总结了层间断裂韧性(ILFT)测试的数据处理方法,总结了聚合物颗粒与无机纳米颗粒(主要是碳纳米管)的颗粒种类、增韧机制、引入方式,并主要通过层间断裂韧性评价了各种颗粒的增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 层间增韧 层间断裂韧性 聚合物颗粒 无机纳米颗粒 碳纳米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玄武岩纤维/玄武岩颗粒增强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性能 被引量:2
8
作者 闫锦锦 司军辉 崔志香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5-71,共7页
玄武岩纤维(BF)和玄武岩颗粒(BP)增强高密度聚乙烯(PE-HD)力学性能优良,特别是硬度较高,用于防白蚁高压电缆护套的制造。首先利用硅烷偶联剂KH550对BF和BP进行表面改性,然后利用转矩流变仪熔融共混BP、BF和PE-HD,最后通过微型注塑机制... 玄武岩纤维(BF)和玄武岩颗粒(BP)增强高密度聚乙烯(PE-HD)力学性能优良,特别是硬度较高,用于防白蚁高压电缆护套的制造。首先利用硅烷偶联剂KH550对BF和BP进行表面改性,然后利用转矩流变仪熔融共混BP、BF和PE-HD,最后通过微型注塑机制备不同填料含量的PE-HD/BF/BP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仪、同步热分析仪、万能试验机、动态力学性能分析仪、邵氏硬度计、流变仪等研究复合材料的形态、力学性能、结晶性能、热稳定性能及流变性能等。结果表明,与PE-HD相比,BF和BP填料的引入显著增强了PE-HD/BF/BP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能,当BF含量为20份,BP含量为10份时(BF20BP10),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最优,拉伸强度和拉伸弹性模量分别为47.51 MPa和3331.39 MPa,分别增加了41.7%和211%,硬度达到70.2HD,明显超出防白蚁电缆对硬度的要求,即大于65HD,因此具有更优异的防白蚁啃食性能。与其它配方相比,BF20BP10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结晶度、储能模量,较小的损耗因子。因此,PE-HD/BF/BP复合材料的最优配方为BF含量20份,BP含量10份,制备获得的样品具有优异的硬度、良好的热稳定性和流变性能,有望在电缆护套材料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聚乙烯 玄武岩纤维 玄武岩颗粒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气凝胶改性复合防火聚苯板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
9
作者 彭月飞 杨鹏辉 杨晨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32-836,共5页
构建了聚苯乙烯泡沫颗粒与玻化微珠二级级配模型,得出聚苯乙烯泡沫颗粒与玻化微珠的最佳粒径比约为5∶2,体积比约为100∶7.根据级配模型配制骨料,采用模压成型工艺制备复合防火聚苯板,显微结构显示其骨料堆积紧密、有序.分析了硅酸盐胶... 构建了聚苯乙烯泡沫颗粒与玻化微珠二级级配模型,得出聚苯乙烯泡沫颗粒与玻化微珠的最佳粒径比约为5∶2,体积比约为100∶7.根据级配模型配制骨料,采用模压成型工艺制备复合防火聚苯板,显微结构显示其骨料堆积紧密、有序.分析了硅酸盐胶凝材料、SiO_(2)气凝胶及憎水剂对复合防火聚苯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防火聚苯板的阻燃性能及拉拔强度随着硅酸盐胶凝材料掺量的增加而增大;导热系数和拉拔强度随着SiO_(2)气凝胶掺量的增加而降低,软化系数随着SiO_(2)气凝胶掺量的增加而升高;吸水率随着憎水剂掺量的增加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防火聚苯板 聚苯乙烯泡沫颗粒 SiO_(2)气凝胶 燃烧总热值 级配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2
10
作者 罗贤 杨延清 +3 位作者 王含英 刘玉成 原梅妮 陈彦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6-79,共4页
综述了目前SiC颗粒、碳纤维和SCS6SiC连续纤维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其制备技术及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 铜基复合材料 SIC 制备 颗粒 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纤维/塑料复合材作地板基材的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杨文斌 黄祖泰 +1 位作者 李坚 刘一星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13,共4页
利用植物纤维与塑料加工生产地板材料的试验表明,利用纤维/聚丙稀复合的产品有较好的性能,可以满足合格品的质量要求,在添加偶联剂的条件下,可满足优等品的质量要求 而其余2种塑料与纤维的复合在添加偶联剂的条件下可超过合格品的质量要... 利用植物纤维与塑料加工生产地板材料的试验表明,利用纤维/聚丙稀复合的产品有较好的性能,可以满足合格品的质量要求,在添加偶联剂的条件下,可满足优等品的质量要求 而其余2种塑料与纤维的复合在添加偶联剂的条件下可超过合格品的质量要求 偶联剂的存在,改善了纤维与塑料的界面状态,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玻璃转化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纤维 塑料 复合材 地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人造板热解冷凝液的抑菌特性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世华 冯永顺 +2 位作者 母军 吕兆林 张艺蓝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1-136,共6页
为了评价废弃人造板热解冷凝液的应用活性,对不同热解条件下所得刨花板和纤维板热解冷凝液进行抑菌实验,采用抑菌圈法观察其抑菌效果,并利用气质联用仪对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人造板热解冷凝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 为了评价废弃人造板热解冷凝液的应用活性,对不同热解条件下所得刨花板和纤维板热解冷凝液进行抑菌实验,采用抑菌圈法观察其抑菌效果,并利用气质联用仪对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人造板热解冷凝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显著,抑菌圈直径最大分别可达23.48和20.54mm。人造板热解冷凝液中含氮化合物较多,而木醋液中酸、酮、酚、酯类化合物较多,这种成分上的差异使得人造板热解冷凝液对细菌的抑制效果较弱。人造板热解冷凝液有较好的抑菌作用,虽然比竹醋液和木醋液稍弱,但因其来源广泛,而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刨花板 纤维板 热解冷凝液 抑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胶粘剂植物纤维建筑复合板材 被引量:8
13
作者 刘彦龙 刘学艳 +1 位作者 唐朝发 元正龙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07-108,共2页
以菱镁土、石膏、水泥、矿渣为胶粘剂 ,植物纤维作增强材料 ,添加适量复合添加剂 ,生产保温节能、阻燃防火的环保型建筑用复合板材 ,并介绍了其生产工艺过程、产品性能及用途。
关键词 无机胶粘剂 植物纤维 复合板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子辐照对碳纤维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影响 被引量:16
14
作者 张建可 冀勇夫 +1 位作者 李智华 王珍良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56-60,共5页
对部分碳纤维复合材料粒子辐照前后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和比对,分析了粒子辐照对该材料力学性能影响的部分机理和一些变化规律,进行了微观理论上的探讨。
关键词 粒子 辐射剂量 碳纤维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航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石英基复合材料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韩欢庆 葛启录 +2 位作者 雷廷权 温广武 周玉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01-204,共4页
用热压烧结方法制得碳纤维与氮化硅颗粒复合补强增韧熔石英基复合材料,其熔石英基体保持非晶态,只有少量鳞石英析出。材料的抗弯强度达到113.7MPa,断裂韧性为1.53MPa·m1/2,补强增韧效果明显。氮化硅的加入减缓了碳纤维的氧... 用热压烧结方法制得碳纤维与氮化硅颗粒复合补强增韧熔石英基复合材料,其熔石英基体保持非晶态,只有少量鳞石英析出。材料的抗弯强度达到113.7MPa,断裂韧性为1.53MPa·m1/2,补强增韧效果明显。氮化硅的加入减缓了碳纤维的氧化,提高了材料的抗烧蚀性能。地面模拟试验表明,此材料完全符合某些航天器件的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石英 复合材料 碳纤维 氮化硅颗粒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颗粒/碳纤维轻质柔软复合材料制备及其吸波性能 被引量:9
16
作者 叶伟 孙雷 +1 位作者 余进 孙启龙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7-102,共6页
为开发兼具电损耗和磁损耗的新型轻质柔软吸波复合材料,采用聚丙烯腈(PAN)基预氧丝毡浸渍金属盐溶液,经高温处理工艺制备了磁性颗粒/碳纤维轻质柔软复合材料。通过弓形法吸波测试、X射线衍射、X射线能谱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等方法... 为开发兼具电损耗和磁损耗的新型轻质柔软吸波复合材料,采用聚丙烯腈(PAN)基预氧丝毡浸渍金属盐溶液,经高温处理工艺制备了磁性颗粒/碳纤维轻质柔软复合材料。通过弓形法吸波测试、X射线衍射、X射线能谱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等方法对材料性能进行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复合材料由碳纤维和具有磁损耗性能的Fe—Co—Ni、Fe_3O_4、Fe—Ni、Fe—Co等颗粒组成,磁性颗粒沿着纤维轴向均匀分布,电损耗与磁损耗间的协同作用使磁性颗粒/碳纤维复合材料表现出优异的吸波性能。当处理温度为650℃和700℃时,试样电磁波发射损耗小于-5 d B的吸收波段分别为8. 6~18 GHz和10~18 GHz,电磁波反射损耗小于-10 d B的吸收波段分别为13. 9~18 GHz和14~18 GHz。结果表明,过高或过低的处理温度会降低材料电磁波损耗,通过调节处理温度可控制材料的吸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碳纤维 金属盐 磁性颗粒 吸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纤维与麦秸刨花制造纤维刨花板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张洋 华毓坤 《木材工业》 2001年第5期6-9,共4页
对以木纤维及麦秸刨花为原料制造纤维刨花板的制造工艺及板材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利用木材及麦秸原料制造纤维刨花板的工艺可行 。
关键词 木纤维 麦秸刨花 纤维刨花板 制造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粒子和PVA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抗裂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张鹏 代小兵 +1 位作者 付世东 张凯旋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923-2928,2934,共7页
采用两种纳米粒子(纳米SiO_2和纳米CaCO_3),通过水泥基复合材料抗裂性能试验,探讨了PVA纤维和纳米粒子单掺和复掺两种情况下PVA纤维用量、纳米材料种类和用量对水泥基复合材料抗裂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PVA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 采用两种纳米粒子(纳米SiO_2和纳米CaCO_3),通过水泥基复合材料抗裂性能试验,探讨了PVA纤维和纳米粒子单掺和复掺两种情况下PVA纤维用量、纳米材料种类和用量对水泥基复合材料抗裂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PVA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中掺入纳米SiO_2,可以显著提高水泥基复合材料抗裂性能,而且在本文试验纳米粒子掺量范围内,水泥基复合材料抗裂性能随着纳米SiO_2掺量的增加不断增强;在纳米SiO_2水泥基复合材料中掺入PVA纤维,可以提高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抗裂性能,当纤维体积掺量不大于1.2%时,PVA纤维体积掺量较大的纳米水泥基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抗裂性能;纳米CaCO_3与纳米SiO_2均能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抗裂性能,纳米SiO_2的增强效果略优于纳米CaCO_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粒子 PVA纤维 水泥基复合材料 抗裂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连续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界面行为 被引量:5
19
作者 郑明毅 吴昆 +1 位作者 赵敏 姚忠凯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45-50,共6页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Al2O3短纤维、SiC晶须、SiC颗粒、B4C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结构及其对复合材料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 短纤维 晶须 颗粒 镁合金 复合材料 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玄武岩纤维布/不饱和聚酯增强竹木复合板材胶合性能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刘红光 申士杰 +1 位作者 李黎 罗斌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11,共6页
以时间、压力、材料表面处理方式为因素设计正交试验,利用不饱和聚酯树脂作为胶黏剂制备玄武岩纤维布增强竹木复合板材,并对其胶合性能进行了检测。极差分析及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在处理时间为90min、压力为1.6MPa、木材及竹黄采用羟甲基... 以时间、压力、材料表面处理方式为因素设计正交试验,利用不饱和聚酯树脂作为胶黏剂制备玄武岩纤维布增强竹木复合板材,并对其胶合性能进行了检测。极差分析及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在处理时间为90min、压力为1.6MPa、木材及竹黄采用羟甲基间苯二酚(HMR)处理,竹青采用硅烷偶联剂KH550处理的条件下,玄武岩纤维布增强竹木复合板材的胶合性能最好,可以达到相关国家标准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布 不饱和聚酯 竹木复合板材 胶合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