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风送式水稻侧深施肥装置的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
2
1
作者
徐红梅
赵亚兵
+3 位作者
李中鑫
蒙焌仕
张胤培
张国忠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6-287,共12页
针对水田作业环境下施肥机械的排肥口末端易被泥土堵塞导致施肥机的排肥性能差的问题,本研究综合双齿轮排肥器和螺旋排肥器的优点,设计了一种风送式水稻侧深施肥装置。对水稻施肥装置进行整体设计,并通过理论计算确定施肥装置的参数范围...
针对水田作业环境下施肥机械的排肥口末端易被泥土堵塞导致施肥机的排肥性能差的问题,本研究综合双齿轮排肥器和螺旋排肥器的优点,设计了一种风送式水稻侧深施肥装置。对水稻施肥装置进行整体设计,并通过理论计算确定施肥装置的参数范围,依据物料特性参数试验结果,借助EDEM软件对关键部件进行离散元仿真分析,以排肥稳定性变异系数为评价指标,选取螺旋轴直径、螺距和转速为试验因素,进行单因素及Box-Behnken响应曲面试验,确定其最佳参数;基于两级排肥器传动比对施肥装置排肥质量的影响规律确定两级排肥器最佳传动比。结果显示:螺旋轴最佳组合参数为螺旋轴直径21 mm、转速140 r/min、螺距17 mm,此时排肥稳定性变异系数为2.5%;双齿轮排肥器和螺旋排肥器的传动比为1∶4时排肥连续且均匀。样机试验表明,两级排肥器的排肥一致性、稳定性、均匀性变异系数相比螺旋排肥器均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施肥机
侧深施肥
两级排肥器
离散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施肥推荐的多用途水肥一体施肥机研究与实现
2
作者
王虎
代辛
+3 位作者
韩威
李莉婕
张永恩
赵泽英
《贵州农业科学》
2025年第8期124-132,共9页
【目的】研发集成施肥推荐功能的多用途水肥一体施肥机,为水肥资源高效利用与智能化施肥装备开发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采用多路吸肥设计与主泵变频调节技术实现进出水量与混肥比例动态调控;搭载EC/pH实时监测系统...
【目的】研发集成施肥推荐功能的多用途水肥一体施肥机,为水肥资源高效利用与智能化施肥装备开发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采用多路吸肥设计与主泵变频调节技术实现进出水量与混肥比例动态调控;搭载EC/pH实时监测系统、智能控制模块及触摸屏交互界面,构建“数据采集-信息融合-模型决策-指令执行”闭环控制流程;集成基于地力评价与WebService的施肥推荐系统,结合地块肥力与作物生长信息生成氮磷钾最优施用量推荐方案。【结果】该施肥机支持独立/协同双运行模式,适配贵州山地小片区分散地块;通过变频控制实现流量精准调节,避免管道冲蚀或灌溉失效;触摸屏界面集成灌溉控制、定时规划、参数配置及历史查询四大模块,操作便捷性优于传统设备;实践表明其可自动获取作物需肥量,实现养分与水分的定量供给,提升水肥利用率。【结论】基于施肥推荐的多用途水肥一体施肥机在智能化、易用性及山地农业适配性方面表现较优,突破了传统施肥机功能单一、适配性差的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肥一体
多用途施肥机
智能化
施肥装备
山地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氮肥后移对稻鱼共生模式下水稻和禾花鲤鱼生长及田间水质环境的影响
3
作者
李妹娟
张汇成
+11 位作者
唐颖
王勇尚
叶群欢
尹媛红
胡香玉
胡锐
王昕钰
钟旭华
梁开明
潘俊峰
傅友强
刘彦卓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78-888,共11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稻鱼共生模式下氮肥后移对水稻Oryza sativa产量、稻米品质、氮肥利用率、田鱼存活率、田鱼产量、鱼肉品质以及稻田水质环境的影响,为该模式下稳定水稻产量和田鱼产量、提高氮肥利用效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稻鱼共生模式下氮肥后移对水稻Oryza sativa产量、稻米品质、氮肥利用率、田鱼存活率、田鱼产量、鱼肉品质以及稻田水质环境的影响,为该模式下稳定水稻产量和田鱼产量、提高氮肥利用效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杂交稻‘泰丰优208’和常规稻‘19香’以及禾花鱼Cyprinus carpio品种‘乳源石鲤1号’为试验材料,设计不施氮肥(M0)、一次性基施氮肥(M1,不添加追肥)和氮肥后移(M2,基肥和追肥质量比为7∶3)共3个试验处理,施氮处理的总施氮量为早季150 kg·hm^(−2)和晚季180 kg·hm^(−2)。【结果】与M1处理相比,M2处理的水稻茎蘖数、中后期叶片SPAD值和氮素吸收利用率(REN)提高。早、晚季M2处理的REN分别比M1处理提高25.82%~91.11%和62.74%~67.35%,M1和M2处理的稻米碾磨品质与外观品质无显著差异。M2处理显著增加了水稻穗分化初期的水体电导率以及总氮、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P<0.05),同时显著降低了鲤鱼肉粗脂肪含量(P<0.05),但对禾花鲤鱼存活率和产量无显著影响。【结论】稻鱼共生系统中氮肥后移在稳定水稻和禾花鲤鱼产量的同时,可以提高水稻氮肥利用率,降低禾花鲤鱼粗脂肪含量,对稻米品质和鲤鱼肉蛋白质及总氨基酸含量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鱼共生
氮肥后移
产量稳定性
氮肥利用率
鱼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施肥浓度与周期对杂交兰组培苗叶片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
8
4
作者
范晓芬
苏振洪
+2 位作者
朱建军
李秀芬
易水根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13,共5页
为研究杂交兰组培苗炼苗移栽技术,设计了4种施肥浓度和3种施肥周期进行试验,以了解其对杂交兰组培苗叶片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施肥浓度>3 000倍液时,叶片数、叶长和叶宽等3个指标的增长值随着施肥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到第4个月...
为研究杂交兰组培苗炼苗移栽技术,设计了4种施肥浓度和3种施肥周期进行试验,以了解其对杂交兰组培苗叶片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施肥浓度>3 000倍液时,叶片数、叶长和叶宽等3个指标的增长值随着施肥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到第4个月时,施用复合肥(20-10-20)1 200倍液,组培苗叶片生长情况最好,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以10 d为间隔的施肥是较为理想的施肥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兰
组培苗
施肥技术
施肥试验
肥料浓度
施肥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控释氮肥对黄河滩地棉花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8
5
作者
常纪苹
陈刚
+2 位作者
马宗斌
朱伟
李伶俐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87-392,共6页
为探讨在黄河滩地植棉施用控释氮肥的适宜方法,以转Bt基因棉凯丰16为试验材料,设计内质包裹型控缓释尿素1次性基施和50%作基肥、50%作花铃肥2种控释氮肥处理,以普通尿素施3次和不施氮肥为对照,研究了控释氮肥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为探讨在黄河滩地植棉施用控释氮肥的适宜方法,以转Bt基因棉凯丰16为试验材料,设计内质包裹型控缓释尿素1次性基施和50%作基肥、50%作花铃肥2种控释氮肥处理,以普通尿素施3次和不施氮肥为对照,研究了控释氮肥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内质包裹型控缓释尿素作基肥和花铃肥2次施用,有利于增加棉田LAI和叶片SPAD值,干物质积累量最大,棉花成铃数最多;普通尿素施3次的处理棉花表现其次,内质包裹型控缓释尿素1次性基施再次,不施氮肥的处理最差.内质包裹型控缓释尿素施2次比普通尿素施3次、内质包裹型控缓释尿素施1次和不施氮肥的处理子棉产量分别增加3.48%,6.15%和23.17%.内质包裹型控缓释尿素施2次、普通尿素施3次和内质包裹型控缓释尿素施1次的处理棉花成铃数、子棉产量和皮棉产量差异均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不施氮肥的处理.研究还表明,施用内质包裹型控缓释尿素的棉花赘芽生长量也较小.建议在肥力较低,土质偏沙的黄河滩地植棉,控释氮肥作为基肥和花铃肥2次施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滩地
控施氮肥
棉花
生长发育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土壤氮素研究
被引量:
551
6
作者
朱兆良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78-783,共6页
概述了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中国土壤氮素研究的某些进展。主要包括:土壤氮素的本性和氮素肥力,有机肥料氮,农田中化肥氮的去向和氮肥增产效果,农田中化肥氮的损失对环境的影响和农业生态系统的氮素平衡。土壤氮素研究的进展得益于相关学...
概述了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中国土壤氮素研究的某些进展。主要包括:土壤氮素的本性和氮素肥力,有机肥料氮,农田中化肥氮的去向和氮肥增产效果,农田中化肥氮的损失对环境的影响和农业生态系统的氮素平衡。土壤氮素研究的进展得益于相关学科的进展。并强调指出,对我国来说,在研究的指导思想上必须高度重视高产与环境保护的协调与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氮索肥力
氮肥
有机肥料
氮素循环
农业和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谷子根系生长发育规律及环境条件对其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
32
7
作者
刘为红
孙黛珍
+1 位作者
卢布
白丽仙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20-25,共6页
以大田挖根和挖坑用水冲根的方法研究了谷子根系生长发育规律,并以磷肥试验、地膜覆盖栽培、分用播种栽培等方法研究了环境条件对谷子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株成熟的谷子有须根40~80条,6~8轮;谷子根系入土深达1...
以大田挖根和挖坑用水冲根的方法研究了谷子根系生长发育规律,并以磷肥试验、地膜覆盖栽培、分用播种栽培等方法研究了环境条件对谷子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株成熟的谷子有须根40~80条,6~8轮;谷子根系入土深达155cm,扩展直径为90cm,主要分布在60cm土层中,占总根量的97.51%;根系发生,拔节前较慢,拔节至抽穗发生快,抽穗后又慢,灌浆时停止发生;根系干物质积累遵循一元三次方程变化;增施磷肥,地膜覆盖,适期晚播能促进谷子根系生长发育,并提出了促进谷子根系生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根系
生长发育
磷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雨养旱作农田施肥基础及技术
被引量:
2
8
作者
王淑英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3年第1期118-120,共3页
研究和系统分析了雨养旱作农田的施肥管理和肥料利用率等问题 ,认为有机无机肥结合施用是旱地基本的施肥制度 ;肥料 -水分平衡管理 ,依照土壤水分存在状况 ,按比例增加或减少养分供给 ,按地力等级平衡施肥 ,合理估计和充分利用肥料后效 ...
研究和系统分析了雨养旱作农田的施肥管理和肥料利用率等问题 ,认为有机无机肥结合施用是旱地基本的施肥制度 ;肥料 -水分平衡管理 ,依照土壤水分存在状况 ,按比例增加或减少养分供给 ,按地力等级平衡施肥 ,合理估计和充分利用肥料后效 ,改进施肥技术 ,应是旱地施肥遵循的基本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农田
肥料管理
平衡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稻无氮基础地力研究初报
9
作者
姜宗庆
施菊琴
+1 位作者
李向前
屠赞梅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46-148,共3页
通过水稻无氮基础地力试验,研究了江苏沿江高沙土地区水稻无氮基础地力产量及潜力。结果表明:不施氮肥对水稻生长有明显影响,对比施氮处理,无氮区水稻株高降低,茎蘖减少,高峰苗减少,穗数少,穗形小,虽结实率提高,千粒重增加,但最终产量...
通过水稻无氮基础地力试验,研究了江苏沿江高沙土地区水稻无氮基础地力产量及潜力。结果表明:不施氮肥对水稻生长有明显影响,对比施氮处理,无氮区水稻株高降低,茎蘖减少,高峰苗减少,穗数少,穗形小,虽结实率提高,千粒重增加,但最终产量仍明显下降。该区水稻无氮基础生产力平均为4 620 kg/hm^2,土壤供氮量77.25~82.50 kg/hm^2,平均为80.25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产量构成因素
沙土
土壤肥力
氮肥
施肥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冬小麦夏直播花生两熟制栽培钾肥用量与分配研究
被引量:
10
10
作者
孔显民
郑亚萍
+4 位作者
成波
王华松
张伟
刘歧茂
赵品绩
《花生学报》
2003年第3期29-33,共5页
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建立了冬小麦夏直播花生两熟制条件下全年钾肥用量及其分配比例与小麦、花生产量及全年效益数学模型。分析表明,本试验条件下(土壤肥力中等偏上),小麦产量最高可达7631.9kg/hm2,当茬需施K2O169kg/hm2;产量>60...
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建立了冬小麦夏直播花生两熟制条件下全年钾肥用量及其分配比例与小麦、花生产量及全年效益数学模型。分析表明,本试验条件下(土壤肥力中等偏上),小麦产量最高可达7631.9kg/hm2,当茬需施K2O169kg/hm2;产量>6000kg/hm2小麦当茬K2O适宜用量为138~219kg/hm2。花生对钾分配比例的反应,与全年施钾量有很大关系,当全年钾肥不足时,花生产量随前茬小麦分配比例的增加而下降;当全年钾肥充足,花生少施或不施,均可获得高产,因此,后茬花生施肥必须考虑前作小麦的施肥量。全年效益最高可达20921.2元/hm2,此时需施K2O247.5kg/hm2,前茬小麦占71.4%;全年效益>18000元/hm2K2O适宜用量为204.0~331.5kg/hm2,前茬小麦占66.3%~8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夏花生
两熟制
栽培
钾肥
直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暗管排水与秋葵种植协同改良滨海盐土的施肥效应研究
被引量:
3
11
作者
谭攀
王士超
+2 位作者
谢锦
蒋高乾
韩立朴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9-109,共11页
为探究不同施肥处理对暗管排水排盐的促进作用以及对土壤盐分含量的影响,采用模拟箱法,开展连续2 a的模拟试验。设计有机肥+化肥(NPK+OM)、有机肥(OM)、化肥(NPK)3种施肥处理,对照为不施肥(CK),以暗管排水水样和0~80 cm土层的土壤样品...
为探究不同施肥处理对暗管排水排盐的促进作用以及对土壤盐分含量的影响,采用模拟箱法,开展连续2 a的模拟试验。设计有机肥+化肥(NPK+OM)、有机肥(OM)、化肥(NPK)3种施肥处理,对照为不施肥(CK),以暗管排水水样和0~80 cm土层的土壤样品为研究对象,测定暗管排水量、暗管排盐量、暗管排水各盐分离子累计排出量、土壤电导率和土壤含盐量。结果表明,在暗管排水与秋葵种植条件下,施肥增加暗管排水量,不同施肥处理累计暗管排水量比CK高44.50%~74.55%。施肥增加暗管排盐量,不同施肥处理累计暗管排盐量比CK高33.35%~128.83%,以氯离子(Cl^(-))和钠离子(Na^(+))的排出量较高。施肥显著降低土壤电导率与土壤含盐量,2021年不同施肥处理0~80 cm土层土壤电导率比初始值低44.82%~74.06%,土壤含盐量比初始值低24.97%~66.80%,以NPK+OM处理效果最佳。在暗管排水与秋葵种植结合改良滨海盐碱地的过程中,施肥能够增加暗管排水量、排盐量,并降低土壤电导率与土壤含盐量,加快滨海盐碱地的改良速度,其中,以有机肥和化肥一起施用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盐土
改良
施肥效应
秋葵
暗管排水
盐分离子
土壤电导率
土壤含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茶树型有机肥的土壤养分及促产提质效应
被引量:
7
12
作者
唐颢
唐劲驰
+2 位作者
黎健龙
周波
方华春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3期91-95,共5页
以不施肥、习惯施肥为对照,进行“金海大”茶树型有机肥的土壤养分特性及对茶树的促产提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金海大”茶树型有机肥可明显提高土壤主要养分氮、磷、钾、有机质及中微量元素有效硼、钼、锰、铁、铜、钙、镁、锌的含...
以不施肥、习惯施肥为对照,进行“金海大”茶树型有机肥的土壤养分特性及对茶树的促产提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金海大”茶树型有机肥可明显提高土壤主要养分氮、磷、钾、有机质及中微量元素有效硼、钼、锰、铁、铜、钙、镁、锌的含量,且有助于缓解土壤酸化趋势.就促进茶树生长而言,在总养分量相当时,茶树型有机肥的养分速效性略低于习惯施肥,可通过适当提高施用量弥补;在提高茶叶品质方面,施用“金海大”茶树型有机肥使茶叶品质成分茶多酚、氨基酸、可可碱、可溶性糖、水浸出物含量不同程度地增加,并显著降低茶叶氟含量,与对照(空白、习惯施肥)相比,降氟率为15.46%~25.58%、1.21%~11.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型有机肥
土壤养分
促产
提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包膜控释肥对烤烟小苗膜下移栽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
1
13
作者
高爱生
孟凡真
+1 位作者
高强
张文慧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1期27-28,共2页
不同包膜控释肥对烤烟小苗膜下移栽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施用纯氮量为105 kg/hm2的包膜控释肥烟株农艺性状最好,烟株叶部病害发生率低,化学成分趋于协调,经济效益高。
关键词
包膜控释肥
烤烟
小苗膜下移栽
生长发育
产量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硝基控释肥对马铃薯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1
14
作者
陈日远
代明
+3 位作者
侯文通
胡兆平
李新柱
刘毅
《山东农业科学》
2014年第3期64-68,共5页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硝基控释肥中不同硝态氮含量对马铃薯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农民习惯施肥及普通控释肥相比,硝基控释肥能明显促进马铃薯生长发育、叶片SPAD值及干物质量累积,从而提高了马铃薯大薯率、单株薯重...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硝基控释肥中不同硝态氮含量对马铃薯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农民习惯施肥及普通控释肥相比,硝基控释肥能明显促进马铃薯生长发育、叶片SPAD值及干物质量累积,从而提高了马铃薯大薯率、单株薯重和经济产量。其中以4%硝态氮含量的硝基控释肥处理马铃薯各项指标最好,其产量较农民习惯施肥和普通控释肥分别提高了12.5%、6.8%。此外,施用硝基控释肥可以改善马铃薯块茎品质,增加块茎中淀粉、粗蛋白、还原糖、VC含量,对硝酸盐含量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基控释肥
马铃薯
硝态氮含量
生长发育
产量及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风送式水稻侧深施肥装置的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
2
1
作者
徐红梅
赵亚兵
李中鑫
蒙焌仕
张胤培
张国忠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农业农村部长江中下游农业装备重点实验室
出处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6-287,共12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662022GXYJ003)。
文摘
针对水田作业环境下施肥机械的排肥口末端易被泥土堵塞导致施肥机的排肥性能差的问题,本研究综合双齿轮排肥器和螺旋排肥器的优点,设计了一种风送式水稻侧深施肥装置。对水稻施肥装置进行整体设计,并通过理论计算确定施肥装置的参数范围,依据物料特性参数试验结果,借助EDEM软件对关键部件进行离散元仿真分析,以排肥稳定性变异系数为评价指标,选取螺旋轴直径、螺距和转速为试验因素,进行单因素及Box-Behnken响应曲面试验,确定其最佳参数;基于两级排肥器传动比对施肥装置排肥质量的影响规律确定两级排肥器最佳传动比。结果显示:螺旋轴最佳组合参数为螺旋轴直径21 mm、转速140 r/min、螺距17 mm,此时排肥稳定性变异系数为2.5%;双齿轮排肥器和螺旋排肥器的传动比为1∶4时排肥连续且均匀。样机试验表明,两级排肥器的排肥一致性、稳定性、均匀性变异系数相比螺旋排肥器均有所提高。
关键词
水稻
施肥机
侧深施肥
两级排肥器
离散元
Keywords
rice
fertilization
device
side-deep
fertilization
two-stage
fertil
izer feeder
discrete ele-
ment
分类号
S224.2 [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施肥推荐的多用途水肥一体施肥机研究与实现
2
作者
王虎
代辛
韩威
李莉婕
张永恩
赵泽英
机构
贵州省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出处
《贵州农业科学》
2025年第8期124-132,共9页
基金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项目“基于物联网平台的水肥一体施肥机的设计与实现”(黔农科院青年基金[2018]28号)
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猕猴桃可视溯源体系和农村电商服务平台关键技术研究”(黔科合支撑[2023]一般189)
科研机构创新能力建设专项资金项目“精品水果果园数字化管理创新能力建设”(黔科合服企[2021]15号)。
文摘
【目的】研发集成施肥推荐功能的多用途水肥一体施肥机,为水肥资源高效利用与智能化施肥装备开发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采用多路吸肥设计与主泵变频调节技术实现进出水量与混肥比例动态调控;搭载EC/pH实时监测系统、智能控制模块及触摸屏交互界面,构建“数据采集-信息融合-模型决策-指令执行”闭环控制流程;集成基于地力评价与WebService的施肥推荐系统,结合地块肥力与作物生长信息生成氮磷钾最优施用量推荐方案。【结果】该施肥机支持独立/协同双运行模式,适配贵州山地小片区分散地块;通过变频控制实现流量精准调节,避免管道冲蚀或灌溉失效;触摸屏界面集成灌溉控制、定时规划、参数配置及历史查询四大模块,操作便捷性优于传统设备;实践表明其可自动获取作物需肥量,实现养分与水分的定量供给,提升水肥利用率。【结论】基于施肥推荐的多用途水肥一体施肥机在智能化、易用性及山地农业适配性方面表现较优,突破了传统施肥机功能单一、适配性差的局限。
关键词
水肥一体
多用途施肥机
智能化
施肥装备
山地农业
Keywords
water and
fertil
izer integration
multipurpose
fertilization
applicator
intelligence
fertilization
equip-
ment
mountainous farming
分类号
S149 [农业科学—肥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氮肥后移对稻鱼共生模式下水稻和禾花鲤鱼生长及田间水质环境的影响
3
作者
李妹娟
张汇成
唐颖
王勇尚
叶群欢
尹媛红
胡香玉
胡锐
王昕钰
钟旭华
梁开明
潘俊峰
傅友强
刘彦卓
机构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东省水稻育种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优质稻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
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出处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78-888,共11页
基金
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2020A1515110143,2022A151501145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32301374)
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2021B0202030002)。
文摘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稻鱼共生模式下氮肥后移对水稻Oryza sativa产量、稻米品质、氮肥利用率、田鱼存活率、田鱼产量、鱼肉品质以及稻田水质环境的影响,为该模式下稳定水稻产量和田鱼产量、提高氮肥利用效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杂交稻‘泰丰优208’和常规稻‘19香’以及禾花鱼Cyprinus carpio品种‘乳源石鲤1号’为试验材料,设计不施氮肥(M0)、一次性基施氮肥(M1,不添加追肥)和氮肥后移(M2,基肥和追肥质量比为7∶3)共3个试验处理,施氮处理的总施氮量为早季150 kg·hm^(−2)和晚季180 kg·hm^(−2)。【结果】与M1处理相比,M2处理的水稻茎蘖数、中后期叶片SPAD值和氮素吸收利用率(REN)提高。早、晚季M2处理的REN分别比M1处理提高25.82%~91.11%和62.74%~67.35%,M1和M2处理的稻米碾磨品质与外观品质无显著差异。M2处理显著增加了水稻穗分化初期的水体电导率以及总氮、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P<0.05),同时显著降低了鲤鱼肉粗脂肪含量(P<0.05),但对禾花鲤鱼存活率和产量无显著影响。【结论】稻鱼共生系统中氮肥后移在稳定水稻和禾花鲤鱼产量的同时,可以提高水稻氮肥利用率,降低禾花鲤鱼粗脂肪含量,对稻米品质和鲤鱼肉蛋白质及总氨基酸含量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
稻鱼共生
氮肥后移
产量稳定性
氮肥利用率
鱼肉品质
Keywords
Rice-fish co-culture
Postponing nitrogen
fertilization
Yield stability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Carp
ment
quality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964.2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施肥浓度与周期对杂交兰组培苗叶片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
8
4
作者
范晓芬
苏振洪
朱建军
李秀芬
易水根
机构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林木果树研究所
出处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13,共5页
基金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青年基金[农青年科技2011(17)]资助
文摘
为研究杂交兰组培苗炼苗移栽技术,设计了4种施肥浓度和3种施肥周期进行试验,以了解其对杂交兰组培苗叶片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施肥浓度>3 000倍液时,叶片数、叶长和叶宽等3个指标的增长值随着施肥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到第4个月时,施用复合肥(20-10-20)1 200倍液,组培苗叶片生长情况最好,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以10 d为间隔的施肥是较为理想的施肥周期。
关键词
杂交兰
组培苗
施肥技术
施肥试验
肥料浓度
施肥周期
Keywords
Hybrid cymbidium
Tissue-cultured plantlet
fertil
izer practice
fertilization experi- ment
fertil
izer concentration
fertilization
cycle
分类号
S682.31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控释氮肥对黄河滩地棉花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8
5
作者
常纪苹
陈刚
马宗斌
朱伟
李伶俐
机构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
出处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87-392,共6页
基金
河南省科技成果转化计划项目(122201110025)
中国科学院院企联合攻关重大项目(Y19HX14701)
文摘
为探讨在黄河滩地植棉施用控释氮肥的适宜方法,以转Bt基因棉凯丰16为试验材料,设计内质包裹型控缓释尿素1次性基施和50%作基肥、50%作花铃肥2种控释氮肥处理,以普通尿素施3次和不施氮肥为对照,研究了控释氮肥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内质包裹型控缓释尿素作基肥和花铃肥2次施用,有利于增加棉田LAI和叶片SPAD值,干物质积累量最大,棉花成铃数最多;普通尿素施3次的处理棉花表现其次,内质包裹型控缓释尿素1次性基施再次,不施氮肥的处理最差.内质包裹型控缓释尿素施2次比普通尿素施3次、内质包裹型控缓释尿素施1次和不施氮肥的处理子棉产量分别增加3.48%,6.15%和23.17%.内质包裹型控缓释尿素施2次、普通尿素施3次和内质包裹型控缓释尿素施1次的处理棉花成铃数、子棉产量和皮棉产量差异均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不施氮肥的处理.研究还表明,施用内质包裹型控缓释尿素的棉花赘芽生长量也较小.建议在肥力较低,土质偏沙的黄河滩地植棉,控释氮肥作为基肥和花铃肥2次施用.
关键词
黄河滩地
控施氮肥
棉花
生长发育
产量
Keywords
the Yellow River Bottomland
controlled release N
fertil
izer
cotton
growth and develop-
ment
yield
分类号
S56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土壤氮素研究
被引量:
551
6
作者
朱兆良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出处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78-783,共6页
文摘
概述了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中国土壤氮素研究的某些进展。主要包括:土壤氮素的本性和氮素肥力,有机肥料氮,农田中化肥氮的去向和氮肥增产效果,农田中化肥氮的损失对环境的影响和农业生态系统的氮素平衡。土壤氮素研究的进展得益于相关学科的进展。并强调指出,对我国来说,在研究的指导思想上必须高度重视高产与环境保护的协调与统一。
关键词
土壤氮索肥力
氮肥
有机肥料
氮素循环
农业和环境
Keywords
Soil nitrogen
fertil
ity
Nitrogen
fertil
izer
Organic manure
Nitrogen cycle
Agriculture and environ-
ment
分类号
S153.61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谷子根系生长发育规律及环境条件对其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
32
7
作者
刘为红
孙黛珍
卢布
白丽仙
机构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系
出处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20-25,共6页
基金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文摘
以大田挖根和挖坑用水冲根的方法研究了谷子根系生长发育规律,并以磷肥试验、地膜覆盖栽培、分用播种栽培等方法研究了环境条件对谷子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株成熟的谷子有须根40~80条,6~8轮;谷子根系入土深达155cm,扩展直径为90cm,主要分布在60cm土层中,占总根量的97.51%;根系发生,拔节前较慢,拔节至抽穗发生快,抽穗后又慢,灌浆时停止发生;根系干物质积累遵循一元三次方程变化;增施磷肥,地膜覆盖,适期晚播能促进谷子根系生长发育,并提出了促进谷子根系生育措施。
关键词
谷子
根系
生长发育
磷肥
Keywords
millet
root system
plastic sheet mulching
law of growth and develop-
ment
P
fertil
izer
sowing at different stages
分类号
S515.0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雨养旱作农田施肥基础及技术
被引量:
2
8
作者
王淑英
机构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科管处
出处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3年第1期118-120,共3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攻关项目 (2 0 0 1BA5 0 8B18)
文摘
研究和系统分析了雨养旱作农田的施肥管理和肥料利用率等问题 ,认为有机无机肥结合施用是旱地基本的施肥制度 ;肥料 -水分平衡管理 ,依照土壤水分存在状况 ,按比例增加或减少养分供给 ,按地力等级平衡施肥 ,合理估计和充分利用肥料后效 ,改进施肥技术 ,应是旱地施肥遵循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
旱地农田
肥料管理
平衡营养
Keywords
dryland
fertilization
manage
ment
balancing
fertil
izer supply
分类号
S147.2 [农业科学—肥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稻无氮基础地力研究初报
9
作者
姜宗庆
施菊琴
李向前
屠赞梅
机构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园林科技系
泰州市高港区农业技术推广站
出处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46-148,共3页
基金
2009年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续建项目
文摘
通过水稻无氮基础地力试验,研究了江苏沿江高沙土地区水稻无氮基础地力产量及潜力。结果表明:不施氮肥对水稻生长有明显影响,对比施氮处理,无氮区水稻株高降低,茎蘖减少,高峰苗减少,穗数少,穗形小,虽结实率提高,千粒重增加,但最终产量仍明显下降。该区水稻无氮基础生产力平均为4 620 kg/hm^2,土壤供氮量77.25~82.50 kg/hm^2,平均为80.25 kg/hm^2。
关键词
水稻
产量构成因素
沙土
土壤肥力
氮肥
施肥试验
Keywords
Rice
Yield component
Sand soil
Soil
fertil
ity
Nitrogen
fertil
izer
fertilization
experi-
ment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冬小麦夏直播花生两熟制栽培钾肥用量与分配研究
被引量:
10
10
作者
孔显民
郑亚萍
成波
王华松
张伟
刘歧茂
赵品绩
机构
莱西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山东省花生研究所
出处
《花生学报》
2003年第3期29-33,共5页
基金
国家"十五"攻关重大专项(2001BA507A 07)
文摘
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建立了冬小麦夏直播花生两熟制条件下全年钾肥用量及其分配比例与小麦、花生产量及全年效益数学模型。分析表明,本试验条件下(土壤肥力中等偏上),小麦产量最高可达7631.9kg/hm2,当茬需施K2O169kg/hm2;产量>6000kg/hm2小麦当茬K2O适宜用量为138~219kg/hm2。花生对钾分配比例的反应,与全年施钾量有很大关系,当全年钾肥不足时,花生产量随前茬小麦分配比例的增加而下降;当全年钾肥充足,花生少施或不施,均可获得高产,因此,后茬花生施肥必须考虑前作小麦的施肥量。全年效益最高可达20921.2元/hm2,此时需施K2O247.5kg/hm2,前茬小麦占71.4%;全年效益>18000元/hm2K2O适宜用量为204.0~331.5kg/hm2,前茬小麦占66.3%~84.0%。
关键词
冬小麦
夏花生
两熟制
栽培
钾肥
直播
Keywords
wheat
summer peanut
rotation cropping system
K
fertil
izer
reasonable arrange-
ment
分类号
S565.2 [农业科学—作物学]
S143.3 [农业科学—肥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暗管排水与秋葵种植协同改良滨海盐土的施肥效应研究
被引量:
3
11
作者
谭攀
王士超
谢锦
蒋高乾
韩立朴
机构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河北省土壤生态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农业水资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盐碱地资源高效利用工程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出处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9-109,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877145)。
文摘
为探究不同施肥处理对暗管排水排盐的促进作用以及对土壤盐分含量的影响,采用模拟箱法,开展连续2 a的模拟试验。设计有机肥+化肥(NPK+OM)、有机肥(OM)、化肥(NPK)3种施肥处理,对照为不施肥(CK),以暗管排水水样和0~80 cm土层的土壤样品为研究对象,测定暗管排水量、暗管排盐量、暗管排水各盐分离子累计排出量、土壤电导率和土壤含盐量。结果表明,在暗管排水与秋葵种植条件下,施肥增加暗管排水量,不同施肥处理累计暗管排水量比CK高44.50%~74.55%。施肥增加暗管排盐量,不同施肥处理累计暗管排盐量比CK高33.35%~128.83%,以氯离子(Cl^(-))和钠离子(Na^(+))的排出量较高。施肥显著降低土壤电导率与土壤含盐量,2021年不同施肥处理0~80 cm土层土壤电导率比初始值低44.82%~74.06%,土壤含盐量比初始值低24.97%~66.80%,以NPK+OM处理效果最佳。在暗管排水与秋葵种植结合改良滨海盐碱地的过程中,施肥能够增加暗管排水量、排盐量,并降低土壤电导率与土壤含盐量,加快滨海盐碱地的改良速度,其中,以有机肥和化肥一起施用效果最好。
关键词
滨海盐土
改良
施肥效应
秋葵
暗管排水
盐分离子
土壤电导率
土壤含盐量
Keywords
Coastal saline soil
Improve
ment
fertilization
effect
Okra
Subsurface pipe drainage
Salt ion
Soil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Soil salt content
分类号
S649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茶树型有机肥的土壤养分及促产提质效应
被引量:
7
12
作者
唐颢
唐劲驰
黎健龙
周波
方华春
机构
广东省农科院饮用植物研究所/广东省茶树资源创新利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3期91-95,共5页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1A090200038
2012B031000027)
文摘
以不施肥、习惯施肥为对照,进行“金海大”茶树型有机肥的土壤养分特性及对茶树的促产提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金海大”茶树型有机肥可明显提高土壤主要养分氮、磷、钾、有机质及中微量元素有效硼、钼、锰、铁、铜、钙、镁、锌的含量,且有助于缓解土壤酸化趋势.就促进茶树生长而言,在总养分量相当时,茶树型有机肥的养分速效性略低于习惯施肥,可通过适当提高施用量弥补;在提高茶叶品质方面,施用“金海大”茶树型有机肥使茶叶品质成分茶多酚、氨基酸、可可碱、可溶性糖、水浸出物含量不同程度地增加,并显著降低茶叶氟含量,与对照(空白、习惯施肥)相比,降氟率为15.46%~25.58%、1.21%~11.33%.
关键词
茶树型有机肥
土壤养分
促产
提质
Keywords
organic
fertil
izer for tea plant
soil nutrient
production promotion
quality improve
ment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S141 [农业科学—肥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包膜控释肥对烤烟小苗膜下移栽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
1
13
作者
高爱生
孟凡真
高强
张文慧
机构
山东临沂烟草有限公司沂南分公司
山东临沂烟草有限公司
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1期27-28,共2页
文摘
不同包膜控释肥对烤烟小苗膜下移栽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施用纯氮量为105 kg/hm2的包膜控释肥烟株农艺性状最好,烟株叶部病害发生率低,化学成分趋于协调,经济效益高。
关键词
包膜控释肥
烤烟
小苗膜下移栽
生长发育
产量
质量
Keywords
coated controlled-release
fertil
izers
flue-cured tobacco
transplanting tobacco seedlings under plastic film
growth and develop-
ment
yield
quality
分类号
S572 [农业科学—烟草工业]
S147.5 [农业科学—肥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硝基控释肥对马铃薯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1
14
作者
陈日远
代明
侯文通
胡兆平
李新柱
刘毅
机构
山东金正大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新型肥料创制与养分资源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山东农业科学》
2014年第3期64-68,共5页
基金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缓控释肥产业化技术集成与示范"(2011BAD11B02)
文摘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硝基控释肥中不同硝态氮含量对马铃薯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农民习惯施肥及普通控释肥相比,硝基控释肥能明显促进马铃薯生长发育、叶片SPAD值及干物质量累积,从而提高了马铃薯大薯率、单株薯重和经济产量。其中以4%硝态氮含量的硝基控释肥处理马铃薯各项指标最好,其产量较农民习惯施肥和普通控释肥分别提高了12.5%、6.8%。此外,施用硝基控释肥可以改善马铃薯块茎品质,增加块茎中淀粉、粗蛋白、还原糖、VC含量,对硝酸盐含量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硝基控释肥
马铃薯
硝态氮含量
生长发育
产量及品质
Keywords
Nitro controlled-release
fertil
izer
Potato
Nitrate nitrogen content
Growth and develop-
ment
Yield and Quality
分类号
S532.06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风送式水稻侧深施肥装置的设计与试验
徐红梅
赵亚兵
李中鑫
蒙焌仕
张胤培
张国忠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施肥推荐的多用途水肥一体施肥机研究与实现
王虎
代辛
韩威
李莉婕
张永恩
赵泽英
《贵州农业科学》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氮肥后移对稻鱼共生模式下水稻和禾花鲤鱼生长及田间水质环境的影响
李妹娟
张汇成
唐颖
王勇尚
叶群欢
尹媛红
胡香玉
胡锐
王昕钰
钟旭华
梁开明
潘俊峰
傅友强
刘彦卓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施肥浓度与周期对杂交兰组培苗叶片生长的影响
范晓芬
苏振洪
朱建军
李秀芬
易水根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控释氮肥对黄河滩地棉花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常纪苹
陈刚
马宗斌
朱伟
李伶俐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中国土壤氮素研究
朱兆良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55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谷子根系生长发育规律及环境条件对其影响的研究
刘为红
孙黛珍
卢布
白丽仙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6
3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雨养旱作农田施肥基础及技术
王淑英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水稻无氮基础地力研究初报
姜宗庆
施菊琴
李向前
屠赞梅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冬小麦夏直播花生两熟制栽培钾肥用量与分配研究
孔显民
郑亚萍
成波
王华松
张伟
刘歧茂
赵品绩
《花生学报》
2003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暗管排水与秋葵种植协同改良滨海盐土的施肥效应研究
谭攀
王士超
谢锦
蒋高乾
韩立朴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茶树型有机肥的土壤养分及促产提质效应
唐颢
唐劲驰
黎健龙
周波
方华春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5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不同包膜控释肥对烤烟小苗膜下移栽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
高爱生
孟凡真
高强
张文慧
《现代农业科技》
201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硝基控释肥对马铃薯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陈日远
代明
侯文通
胡兆平
李新柱
刘毅
《山东农业科学》
201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