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骨藤追风活络胶囊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PI3K/AKT/HIF-1α通路的作用 被引量:24
1
作者 刘杨 姜珊珊 +5 位作者 陈向云 杨欣 严福林 曹峰 杨长福 梁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2206-2212,共7页
目的:观察黑骨藤追风活络胶囊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PI3K/AKT/HIF-1α轴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黑骨藤追风活络胶囊0.315g/kg组、黑骨藤追风活络胶囊0.315g/kg+PI3K抑制剂LY2940020.01g/kg联合给药组。除空白组外... 目的:观察黑骨藤追风活络胶囊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PI3K/AKT/HIF-1α轴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黑骨藤追风活络胶囊0.315g/kg组、黑骨藤追风活络胶囊0.315g/kg+PI3K抑制剂LY2940020.01g/kg联合给药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构建模型。给药5周内测量大鼠足跖厚度,脾脏HE染色观察病理表现,TUNEL法观察脾脏细胞凋亡,免疫蛋白印迹法检测脾脏Caspase-1、3和Cytochrome-C蛋白表达和检测关节滑膜组织p-PI3K、p-AKT、HIF-1α、Bax、Bcl-2蛋白,ELISA试剂盒检测血浆IL-2、IL-4、IL-17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空白组、黑骨藤追风活络胶囊组、联合给药组大鼠足跖肿胀度明显降低;脾脏病理表现明显改变;TUNEL染色显示空白组、黑骨藤追风活络胶囊组、联合给药组脾脏凋亡细胞平均光密度值表达下调;免疫蛋白印迹显示空白组、黑骨藤追风活络胶囊组、联合给药组脾脏内Caspase-1、3和Cytochrome-C表达下降,黑骨藤追风活络胶囊组、联合给药组滑膜组织内Bax表达上调,空白组、黑骨藤追风活络胶囊组、联合给药组p-PI3K、p-AKT、HIF-1α、Bcl-2表达下调;ELISA显示空白组、黑骨藤追风活络胶囊组、联合给药组血浆IL-2、IL-17表达下调,IL-4表达上调。结论:黑骨藤追风活络胶囊可能通过调节PI3K/AKT/HIF-1α轴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炎性反应起到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骨藤追风活络胶囊 类风湿关节炎 炎症 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构教化的美学:《文心雕龙》对“文”的理论再造 被引量:1
2
作者 余开亮 蒋一书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34-140,共7页
针对浮华不实、只顾雕饰辞藻的文坛状况,为重建文学的教化理想,刘勰从文道关系、创作主体和作品本身三方面对“文”的内涵进行了美学扩充和归正。通过恢复文与道的必然性关联,刘勰论证了文章教化价值的形而上根源;通过打通六朝的感物说... 针对浮华不实、只顾雕饰辞藻的文坛状况,为重建文学的教化理想,刘勰从文道关系、创作主体和作品本身三方面对“文”的内涵进行了美学扩充和归正。通过恢复文与道的必然性关联,刘勰论证了文章教化价值的形而上根源;通过打通六朝的感物说与儒家的“诗言志”传统,刘勰重塑了“感物吟志”的创作主体;通过发展先秦两汉儒家文质观,刘勰从文章形式与内容两方面重新定位了理想之文。刘勰通过文论思想将儒家教化观与文章审美观相融通,在一种整体性的视域中,创造性地重构了彰显儒家人文精神的教化的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文道关系 教化 风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心雕龙》“符采”说释义 被引量:1
3
作者 文爽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26,共9页
"符采"在《文心雕龙》中的含义可分为两种,一是"符之采",即"玉之横文",引申为"文采",《原道》《诏策》篇中是此义;二是"符"与"采",即玉之坚硬质地与华美文采的结合,引申... "符采"在《文心雕龙》中的含义可分为两种,一是"符之采",即"玉之横文",引申为"文采",《原道》《诏策》篇中是此义;二是"符"与"采",即玉之坚硬质地与华美文采的结合,引申为文章质实的内在美与富有文采的外在美的结合,《宗经》《风骨》《诠赋》篇中是此义。比较而言,并列结构的"符采"更具理论深度,从这一角度看,"符采"之"符"与"风骨"有相近之处,"采"则与辞赋的"铺采摛文"密切相关。"符"相当于"雅义","采"相当于"丽词","符"与"采"各自独立存在,又相互交融,其内涵与"文质"说、"丽词雅义"说、"情经辞纬"说一脉相承而又能超越诸说,更为精确地体现了刘勰文质并重的文章审美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符采 文质 风骨 丽词雅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骨与艺术创作关系考论 被引量:2
4
作者 孟冠华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9-193,共5页
"风骨"说的思想基础可追溯到先秦老庄理论,经魏晋人物品鉴,到自我精神的觉醒,成为文艺品评的重要方式。南朝刘勰有《文心雕龙·风骨》篇,蕴含着作者对于艺术创作的思考。首先,文章对"风"与"骨"进行... "风骨"说的思想基础可追溯到先秦老庄理论,经魏晋人物品鉴,到自我精神的觉醒,成为文艺品评的重要方式。南朝刘勰有《文心雕龙·风骨》篇,蕴含着作者对于艺术创作的思考。首先,文章对"风"与"骨"进行概念溯源,并对其内涵作深入分析。其次,描述中国古代文论、书论、画论中蕴含的"风骨"元素。最后,从笔墨、线条、人品逐一探讨"风骨"对艺术创作的影响。在传统审美价值模糊的当下,重提"风骨",对艺术创作有一定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风格 艺术精神 风骨 美学理念 艺术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跳频通信快速扫描式自同步方法
5
作者 袁虎 顾军 任振峰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1年第8期88-91,共4页
针对跳频通信系统中同步的要求,采用快速扫描式自同步法实现跳频同步。研究了该同步方法的原理、实现方案和同步性能等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自动迅速地完成跳频同步,效果良好。
关键词 跳频 同步 快速扫描 频率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