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cro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effect of grain orientation on magnetic properties of Fe_(63)Co_(32)Gd_5 alloy ribbons
1
作者 姚文静 王楠 LEE Je-hyu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6期2014-2019,共6页
By using the melt spinning techniques, the Fe63Co32Gd5 alloy ribbons with 15-50 m in thickness and 3-7 mm in width were prepared at the wheel speeds of 15, 20, 25 and 35 m/s. The rapid solidification microstructures w... By using the melt spinning techniques, the Fe63Co32Gd5 alloy ribbons with 15-50 m in thickness and 3-7 mm in width were prepared at the wheel speeds of 15, 20, 25 and 35 m/s. The rapid solidification microstructur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three layers, the middle layer of which reaches 80% thickness and forms the column grain of(Fe,Co) solid with Gd solution. Grain refinement takes place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wheel speed. And after 0.5 h heat treatment at 823 K, the ribbon thickness becomes larger and the middle layer of column grain is very orderly perpendicular to the ribbon plane. The coercivity of quenched and annealed Fe63Co32Gd5 ribbons both have the inflection point at the wheel speed of 20 m/s, and the tendency is declining. The heat treatment processing makes the coercivity become lower by improving the order of(Fe,Co)17Gd2 compound. The saturation magnetization of quenched ribbons increases with the enhancement of wheel speed, whereas that of annealed ones decreases firstly and then increases. The minimum coercivity is 5.30×103 A/m and the maximum saturation magnetization is 163.62 A·m2/kg, which is obtained in the conditions of the wheel speed of 35 m/s and 0.5 h heat treatment at the temperature of 823 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Co-Gd alloy ribbon rapid solidification phase composition magnetic properti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磷铁矿制备Fe-P合金催化剂用于高效全解水反应
2
作者 张华 马帅帅 +5 位作者 张甜 罗毅 吴文洁 任晓辉 刘涛 倪红卫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79-183,共5页
本工作首次报道了一种高磷铁矿协同纯Ca_(3)(PO_(4))_(2)熔融还原并结合单辊旋淬技术制备Fe-P合金带材催化剂的短流程冶金工艺,该工艺具有成本低、产品附加值高、易于工业化的优点。针对电催化析氢合金催化剂低成本高效制备难题,国内外... 本工作首次报道了一种高磷铁矿协同纯Ca_(3)(PO_(4))_(2)熔融还原并结合单辊旋淬技术制备Fe-P合金带材催化剂的短流程冶金工艺,该工艺具有成本低、产品附加值高、易于工业化的优点。针对电催化析氢合金催化剂低成本高效制备难题,国内外学者进行了重点研究。因此,通过短流程冶金的方法制备Fe-P合金带材催化剂并将其用于电催化制氢(HER)领域,一方面降低了冶金过程中二氧化碳和其他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另一方面为冶金资源实现“大型化、清洁化、连续化、自动化”再利用平台搭建提供了指导方案,有望解决催化剂技术在发展中存在的“卡脖子”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磷铁矿 Fe-P合金带材 电催化全解水 氢气 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估算单辊甩带法制备镁基非晶薄带的冷却速度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晓军 陈学定 +3 位作者 俞伟元 王晓丽 林钢 夏天东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1-13,共3页
临界冷却速度是表征非晶态合金非晶形成能力的一个重要参数,但是正确地测量和估算非晶态合金形成时的冷却速度却十分困难.结合热传导理论和凝固理论,单辊甩带过程的热传输可以用一维傅立叶热传导方程描述.通过对热传导方程的数学解析求... 临界冷却速度是表征非晶态合金非晶形成能力的一个重要参数,但是正确地测量和估算非晶态合金形成时的冷却速度却十分困难.结合热传导理论和凝固理论,单辊甩带过程的热传输可以用一维傅立叶热传导方程描述.通过对热传导方程的数学解析求解,具体计算了单辊甩带法制备镁基非晶薄带的冷却速度,得到了铜辊制备50μm厚镁薄带的自由侧在凝固结束时的冷却速度为5.84×106K/s,这与早期人们预测的单辊甩带法的冷却速度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凝固法 非晶态合金 冷却速度 非晶薄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基非晶薄带的磁感应效应 被引量:7
4
作者 蒋达国 朱正吼 刘宇安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45-747,751,共4页
研究了Fe73.5Cu1Nb3Si13.5B9非晶薄带磁感应效应的影响因数。结果表明,磁感应效应变化幅度随着磁场强度的增大而增大;当测试频率为30kHz,薄带长度为3cm,线圈匝数为300匝时,淬火态非晶薄带的磁感应效应变化幅度最大;与淬火态非晶薄带相比... 研究了Fe73.5Cu1Nb3Si13.5B9非晶薄带磁感应效应的影响因数。结果表明,磁感应效应变化幅度随着磁场强度的增大而增大;当测试频率为30kHz,薄带长度为3cm,线圈匝数为300匝时,淬火态非晶薄带的磁感应效应变化幅度最大;与淬火态非晶薄带相比,退火可以提高磁感应效应变化幅度,且经300℃×1h退火后的磁感应效应变化幅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薄带 磁感应效应 薄带长度 线圈匝数 退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晶带巨磁阻抗效应的新型弱磁场传感器 被引量:29
5
作者 鲍丙豪 蒋峰 +1 位作者 赵湛 宋雪丰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380-2383,共4页
利用短时矩形脉冲电流对近零磁致伸缩系数钴基非晶态合金带进行退火处理,得到约114%的巨磁阻抗变化率.同时利用CMOS多谐振荡电路产生窄脉冲电流序列对前面处理过的非晶带进行激励,制作成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功耗低的弱磁场传感器.对传... 利用短时矩形脉冲电流对近零磁致伸缩系数钴基非晶态合金带进行退火处理,得到约114%的巨磁阻抗变化率.同时利用CMOS多谐振荡电路产生窄脉冲电流序列对前面处理过的非晶带进行激励,制作成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功耗低的弱磁场传感器.对传感器的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并设计了信号处理电路.该传感器可应用于对弱磁场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磁阻抗效应 非晶态软磁合金带 脉冲电流退火 弱磁场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含量对激冷贫镍TiNi形状记忆合金薄带相变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贺志荣 吴佩泽 +2 位作者 刘康凯 冯辉 王家乐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17-20,共4页
用激冷甩带法制备了Ti_(1-x)Ni_x(x=45%~49.8%)(原子分数)形状记忆合金(SMA)薄带,用示差扫描量热仪研究了Ni含量对铸态及450℃、500℃退火态TiNi SMA薄带相变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却/加热时,铸态和退火态Ti_(1-x)Ni_x(x=45%~49%)SMA... 用激冷甩带法制备了Ti_(1-x)Ni_x(x=45%~49.8%)(原子分数)形状记忆合金(SMA)薄带,用示差扫描量热仪研究了Ni含量对铸态及450℃、500℃退火态TiNi SMA薄带相变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却/加热时,铸态和退火态Ti_(1-x)Ni_x(x=45%~49%)SMA薄带发生A→M/M→A一阶马氏体相变;当Ni含量为49.8%时,铸态和退火态TiNi SMA薄带冷却时发生A→R→M两阶段相变,加热时发生M→A一阶段相变。随Ni含量增加,TiNi SMA薄带马氏体正、逆相变温度范围先增大后减小,Ni含量为48%时相变温度范围最宽。退火态比铸态TiNi SMA薄带相变温度范围窄。随Ni含量增加,TiNi SMA薄带马氏体正、逆相变温度升高,相变热滞增大。当Ni含量为49%时,SMA薄带的马氏体相变温度达最大值,当Ni含量为49.8%时马氏体相变温度迅速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镍 TiNi合金薄带 形状记忆合金 相变 相变温度 热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73.5)Cu_1Nb_3Si_(13.5)B_9非晶薄带磁电感效应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1
7
作者 蒋达国 朱正吼 宋晖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9-31,34,共4页
研究了交流电频率、磁场强度以及薄带长度等因素对Fe73.5Cu1Nb3Si13.5B9非晶薄带的磁电感效应及磁电感效应变化幅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非晶薄带的磁电感效应随着频率的升高和薄带的加长而增强,随着磁场强度的增大而减弱;磁电感效应变化... 研究了交流电频率、磁场强度以及薄带长度等因素对Fe73.5Cu1Nb3Si13.5B9非晶薄带的磁电感效应及磁电感效应变化幅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非晶薄带的磁电感效应随着频率的升高和薄带的加长而增强,随着磁场强度的增大而减弱;磁电感效应变化幅度随着磁场强度的增大而增大;当频率低于30 kHz时,磁电感效应变化幅度随着频率的升高及薄带的加长而增大;当频率高于30 kHz时,磁电感效应变化幅度随着频率的升高而减小,随着薄带的加长先增大后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薄带 磁电感效应 巨磁阻抗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退火温度下铁基薄带介观结构的AFM研究(英文) 被引量:3
8
作者 吴文慧 方允樟 +1 位作者 施方也 吴锋民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58-361,共4页
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观测了铁基合金(Fe73.5Cu1Nb3Si13.5B9)薄带断口的介观结构。通过对310℃退火样品的观测,可以发现薄带的贴辊面区(SRFA)和自由面区(FFA)存在着非常明显的结构差异;而540℃退火样品的AFM观测结果则显示这种差异并不... 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观测了铁基合金(Fe73.5Cu1Nb3Si13.5B9)薄带断口的介观结构。通过对310℃退火样品的观测,可以发现薄带的贴辊面区(SRFA)和自由面区(FFA)存在着非常明显的结构差异;而540℃退火样品的AFM观测结果则显示这种差异并不明显。将310℃和540℃退火的样品在HF酸溶液中进行腐蚀,获得不同腐蚀深度的腐蚀表面,再用AFM观测其表面形貌,则发现:在310℃退火样品的腐蚀表面,自由面和贴辊面形貌各自随腐蚀深度的变化而变化,并且两表面形貌之间在腐蚀前期有差异,但后期无明显不同;而540℃退火样品的两个腐蚀表面,则不存在这样的变化和差异。该观测结果与薄带断口观测到的介观结构相符合。造成这种结构差异的原因是经不同温度退火后,薄带内部残留的内应力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基合金薄带 介观结构 腐蚀 AF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火工艺对FeCuNbSiB非晶薄带的磁感应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蒋达国 刘建军 黄强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0期72-75,共4页
研究了频率、磁场及退火工艺对Fe73.5Cu1Nb3Si13.5B9非晶薄带的磁感应效应及磁感应效应变化幅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非晶薄带的磁感应效应随着频率的升高而增强,随磁场的增强而减弱;非晶薄带的磁感应效应变化幅度随磁场的增强而增大,随频... 研究了频率、磁场及退火工艺对Fe73.5Cu1Nb3Si13.5B9非晶薄带的磁感应效应及磁感应效应变化幅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非晶薄带的磁感应效应随着频率的升高而增强,随磁场的增强而减弱;非晶薄带的磁感应效应变化幅度随磁场的增强而增大,随频率的升高而减小;与淬火态非晶薄带相比,退火可以提高非晶薄带的磁感应效应变化幅度,且经300℃×1h退火后非晶薄带的磁感应效应变化幅度最大,当测试频率为0.8MHz时,磁场为1412A/m时,淬火态非晶薄带的磁感应效应变化幅度为1.50V,经300℃×1h退火后非晶薄带的磁感应效应变化幅度为1.77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CuNbSiB非晶薄带 磁感应效应 退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SiB非晶薄带的磁感应效应 被引量:5
10
作者 蒋达国 付远 +1 位作者 朱正吼 宋晖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37-39,共3页
研究了Fe78Si9B13非晶薄带磁感应效应变化幅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非晶薄带的磁感应效应变化幅度随磁场强度的增大而增大;随频率的升高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随限流电阻的增大而减小;退火可以提高非晶薄带的磁感应效应变化幅度。
关键词 非晶薄带 磁感应效应 限流电阻 退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条带Mg-Al-Zn基合金的显微组织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红亮 郑飞燕 +2 位作者 关绍康 周占霞 石广新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07-609,共3页
利用单辊低速旋铸方法制备出Mg3%Al1.2%Zn0.2%Mn合金厚条带,估算了不同转速下条带的冷却速度,并重点研究了条带正面及其横截面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单辊低速旋铸条带(300转分和500转分)的冷却速度在104K s和105K s之间,厚条带的晶粒较... 利用单辊低速旋铸方法制备出Mg3%Al1.2%Zn0.2%Mn合金厚条带,估算了不同转速下条带的冷却速度,并重点研究了条带正面及其横截面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单辊低速旋铸条带(300转分和500转分)的冷却速度在104K s和105K s之间,厚条带的晶粒较铸态组织晶粒细小。500转分的镁合金条带的断面组织晶粒沿横截面分布比较均匀,并基本均为等轴晶区。300转分条带的自由面出现部分柱状晶,而贴辊面及贴辊面和自由面之间的过度区都为等轴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条带 快速凝固 镁合金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Si-Cu-Zn急冷钎料钎焊铝及铝合金的界面结构及强度 被引量:13
12
作者 邹家生 吕思聪 +1 位作者 赵宏权 罗新锋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7-80,共4页
采用Al70Si7.5Cu20Zn2.5和Al65Si10Cu20Zn5两种急冷钎料钎焊L2纯铝和6063铝合金,研究钎焊接头的界面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急冷钎料钎焊接头由母材、界面区和钎缝中心组成。界面区为αAl固溶体,钎缝中心组织为αAl固溶体+θ(Al2... 采用Al70Si7.5Cu20Zn2.5和Al65Si10Cu20Zn5两种急冷钎料钎焊L2纯铝和6063铝合金,研究钎焊接头的界面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急冷钎料钎焊接头由母材、界面区和钎缝中心组成。界面区为αAl固溶体,钎缝中心组织为αAl固溶体+θ(Al2Cu)相+Si相。采用Al65Si10Cu20Zn5急冷钎料钎焊的接头抗剪强度均高于Al70Si-7.5Cu20Zn2.5急冷钎料钎焊的接头强度;匹配氯化物钎剂钎焊的接头强度均高于氟化物钎剂。在相同的工艺条件下,采用急冷钎料钎焊的L2纯铝接头,其抗剪强度都明显高于相应的常规钎料,其增加值在4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Sl-Cu-Zn 急冷钎料 铝及铝合金 界面结构 抗剪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基非晶薄带的压磁效应 被引量:3
13
作者 蒋达国 黄强 朱正吼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4-6,共3页
采用单辊法制备了宽3.2 mm、厚25μm的Fe73.5Cu1Nb3Si13.5B9非晶薄带,利用4294A型阻抗分析仪测试了非晶薄带的压磁效应。结果表明:当测试频率较低时,非晶薄带的压磁效应较弱,随着测试频率的升高,非晶薄带的压磁效应出现了明显的增强;与... 采用单辊法制备了宽3.2 mm、厚25μm的Fe73.5Cu1Nb3Si13.5B9非晶薄带,利用4294A型阻抗分析仪测试了非晶薄带的压磁效应。结果表明:当测试频率较低时,非晶薄带的压磁效应较弱,随着测试频率的升高,非晶薄带的压磁效应出现了明显的增强;与淬火态非晶薄带相比,退火可以改变非晶薄带的压磁效应,且经300℃×2 h退火后,非晶薄带的压磁效应最强,当测试压应力为1.05 MPa,测试频率为50 MHz时,淬火态非晶薄带的压磁效应为0.75%,而退火后非晶薄带的压磁效应可达0.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基非晶薄带 应力 阻抗 退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CoFeCuZr)_(12)快淬薄带的晶体织构与磁性能各向异性 被引量:2
14
作者 潘晶 刘新才 +2 位作者 郭鹏举 肖军 徐峰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020-2024,共5页
在辊表面速度为15~35 m/s的条件下制备Sm(Co0.68Fe0.20Cu0.08Zr0.04)12合金快淬薄带,对薄带的微观组织、晶体织构和磁性能各向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薄带的微观组织由成束的Th2Ni17型结构的2-17相取向柱晶在薄带平面内交织排列而成,每... 在辊表面速度为15~35 m/s的条件下制备Sm(Co0.68Fe0.20Cu0.08Zr0.04)12合金快淬薄带,对薄带的微观组织、晶体织构和磁性能各向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薄带的微观组织由成束的Th2Ni17型结构的2-17相取向柱晶在薄带平面内交织排列而成,每一束柱晶内各个柱晶之间互相平行,而各束柱晶的取向随机分布;随着辊速从15 m/s增加到35 m/s,柱晶宽度显著细化,在35 m/s时达到285 nm;当辊表面速度分别为15、25和35 m/s时,薄带自由面的衍射谱中衍射峰强度比(I(200)/I(111))分别为3.0、3.6和4.5,表明快淬薄带自由面存在(200)晶体织构并且随着辊速的增大而增强,2-17相柱状晶的易磁化方向[001]晶向则处于薄带平面内;平行于薄带平面方向的饱和磁化强度和剩磁比垂直于薄带平面方向的分别高出0.21~0.37 T和0.04~0.10 T;随着辊速从15 m/s增大到35 m/s,薄带的饱和磁化强度、剩余磁化强度和矫顽力都相应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Co合金 快淬薄带 晶体织构 磁各向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金化对高硅钢及快凝薄带组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旭 杜倩 +1 位作者 侯玉柏 鲍君峰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0-53,共4页
利用合金化手段改善高硅钢及快凝薄带的组织性能。通过OM、XRD、VSM等研究了铝、硼、铌等合金元素对其组织织构、力学性能和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化能够改善铸态高硅钢的强韧性。在快凝薄带状态,铝元素会增大其晶粒尺寸并增强{1... 利用合金化手段改善高硅钢及快凝薄带的组织性能。通过OM、XRD、VSM等研究了铝、硼、铌等合金元素对其组织织构、力学性能和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化能够改善铸态高硅钢的强韧性。在快凝薄带状态,铝元素会增大其晶粒尺寸并增强{100}和{114}<221>方向的织构,降低磁导率和磁滞损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化 高硅钢 快凝薄带 机械性能 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流退火对钴基、铁基非晶软磁合金条带有效磁导率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广明 张延松 +2 位作者 吴敏 钱坤明 丁昂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3-66,共4页
研究了电流退火的电流密度、退火时间对钴基和铁基非晶软磁合金条带有效磁导率的影响,并与等温退火处理的结果作了比较。结果表明:电流退火可以明显提高钴基和铁基非晶软磁合金条带的有效磁导率,且存在一个最佳电流密度、退火时间值,以... 研究了电流退火的电流密度、退火时间对钴基和铁基非晶软磁合金条带有效磁导率的影响,并与等温退火处理的结果作了比较。结果表明:电流退火可以明显提高钴基和铁基非晶软磁合金条带的有效磁导率,且存在一个最佳电流密度、退火时间值,以使有效磁导率提高最大;铁基非晶软磁合金有效磁导率的提高明显优于钴基非晶软磁合金;电流退火提高钴基和铁基非晶软磁合金有效磁导率的幅度与等温退火基本相当,具有升温和降温速度快、退火效率高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合金 软磁 条带 电流退火 有效磁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晶合金带巨磁阻抗效应新型磁传感器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鲍丙豪 周亚东 王伟志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3-5,共3页
介绍了非晶合金带巨磁阻抗(GMI)效应的产生机理,对样品进行脉冲电流退火,获得了显著的GMI效应。实验分析了样品阻抗变化率随外加磁场、样品最大阻抗变化率随激励电流频率的变化关系。通过优化工作参数,提高了传感器的灵敏度、线性度和... 介绍了非晶合金带巨磁阻抗(GMI)效应的产生机理,对样品进行脉冲电流退火,获得了显著的GMI效应。实验分析了样品阻抗变化率随外加磁场、样品最大阻抗变化率随激励电流频率的变化关系。通过优化工作参数,提高了传感器的灵敏度、线性度和量程。在样品上均匀绕400匝线圈,以提供偏置磁场,将传感器的工作点移至线性区域。室温环境下,在激励电流频率f=1 MHz、有效值Irm s=25 mA、测量范围为±10 A/m时,传感器的测量精度优于0.96%,灵敏度为16.5 mV/Am-1,在弱磁检测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合金带 巨磁阻抗效应 峰值检波 弱磁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火工艺对铁基非晶薄带磁感应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蒋达国 朱正吼 刘宇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0-52,共3页
研究了频率、磁场强度以及退火工艺对Fe73.5Cu1Nb3Si13.5B9非晶薄带磁感应效应变化幅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磁感应效应变化幅度随着磁场强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频率的升高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与淬火态非晶薄带相比,退火可以提高磁... 研究了频率、磁场强度以及退火工艺对Fe73.5Cu1Nb3Si13.5B9非晶薄带磁感应效应变化幅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磁感应效应变化幅度随着磁场强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频率的升高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与淬火态非晶薄带相比,退火可以提高磁感应效应变化幅度,且经300℃×1h退火后的磁感应效应变化幅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薄带 磁感应效应 退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气体中应力焦耳热退火FeCo基薄带的GMI效应 被引量:2
19
作者 方允樟 许启明 +5 位作者 叶慧群 郑金菊 范晓珍 潘乐敏 马云 李文忠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83-1085,共3页
采用单辊快淬法制备Fe36Co36Nb4Si4.8B19.2(FeCo基合金)薄带,在流动的气体中,施加不同的张应力并通以直流电进行退火,采用HP4294A型阻抗分析仪测量纵向驱动巨磁阻抗效应(LDGMI)曲线。对系列LDGMI曲线特征与外加张应力关系的分析结果表明... 采用单辊快淬法制备Fe36Co36Nb4Si4.8B19.2(FeCo基合金)薄带,在流动的气体中,施加不同的张应力并通以直流电进行退火,采用HP4294A型阻抗分析仪测量纵向驱动巨磁阻抗效应(LDGMI)曲线。对系列LDGMI曲线特征与外加张应力关系的分析结果表明,在流动气体中进行电流退火的FeCo基合金薄带,外加张应力的作用是感生横向易磁化结构,通过这种横向易磁化结构的控制,可以有效地改变LDGMI曲线的形状。该研究结果对于开发能满足各种实际需求的新型GMI传感器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磁阻抗效应 感生磁各向异性 FeCo基合金薄带 焦耳热 退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SiB非晶薄带的磁阻抗效应 被引量:2
20
作者 蒋达国 付远 +1 位作者 朱正吼 宋晖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11,共3页
研究了频率、磁场强度、线圈匝数以及退火对Fe78Si9B13非晶薄带的磁阻抗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阻抗随频率的升高和线圈匝数的增多而增大,随磁场强度的增大而减小;阻抗变化幅度随频率的升高、磁场强度的增大和线圈匝数的增多而增大;退火... 研究了频率、磁场强度、线圈匝数以及退火对Fe78Si9B13非晶薄带的磁阻抗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阻抗随频率的升高和线圈匝数的增多而增大,随磁场强度的增大而减小;阻抗变化幅度随频率的升高、磁场强度的增大和线圈匝数的增多而增大;退火可以提高阻抗及阻抗变化幅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薄带 阻抗 磁场强度 线圈匝数 退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