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瓦庄油田套管腐蚀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高斐 楼一珊 +3 位作者 吴琼 唐礼骅 陈望超 柴妮娜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1-66,共6页
针对瓦庄油田油井泵吸入口处套管腐蚀行为,研制了一种井下动态腐蚀模拟试验装置。利用该装置进行了不同CO2分压、温度和日产液量等因素控制下套管挂片腐蚀速率的测定,并用SEM、EDS和XRD等方法分析了腐蚀产物膜的微观形貌及化学成分质量... 针对瓦庄油田油井泵吸入口处套管腐蚀行为,研制了一种井下动态腐蚀模拟试验装置。利用该装置进行了不同CO2分压、温度和日产液量等因素控制下套管挂片腐蚀速率的测定,并用SEM、EDS和XRD等方法分析了腐蚀产物膜的微观形貌及化学成分质量分数,在此基础上对套管腐蚀机理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瓦庄油田套漏的主要原因是溶解在高矿化度地层水中的CO2腐蚀,并且腐蚀速率随着CO2分压、温度和日产液量的增加而增大,腐蚀形态由全面腐蚀向局部腐蚀转变,腐蚀产物主要是FeCO3;油田无法通过控制油井的温度和CO2分压来预防或减缓套管的腐蚀,所以流体流速是造成泵吸入口处套管腐蚀穿孔的主控因素。建议延长筛管长度或优选筛管孔眼直径来改变流体的流场,以减缓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管腐蚀 CO2分压 温度 流体流速 腐蚀速率 feco3 试验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Co)_(73.5)Cu_1Nb_3Si_(13.5)B_9的晶化处理及微结构 被引量:4
2
作者 李丽娅 易健宏 +1 位作者 葛毅成 彭元东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22-526,共5页
采用熔体快淬+晶化处理方法制备宽度为4 mm、厚度为30μm的Fe73.5Cu1Nb3Si13.5B9纳米晶软磁合金,并用XRD和TEM对其微结构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FeCo)73.5Cu1Nb3Si13.5B9于600℃晶化处理15 min后具有较高的饱和磁化强度(1.30 T)和较... 采用熔体快淬+晶化处理方法制备宽度为4 mm、厚度为30μm的Fe73.5Cu1Nb3Si13.5B9纳米晶软磁合金,并用XRD和TEM对其微结构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FeCo)73.5Cu1Nb3Si13.5B9于600℃晶化处理15 min后具有较高的饱和磁化强度(1.30 T)和较小的矫顽力(4.61 A/m);提高晶化温度至700℃,合金的软磁性能迅速降低,饱和磁化强度为1.02 T,矫顽力增大至1.95 kA/m;于600℃晶化处理5 min时,合金主要由非晶构成,同时有少量α-Fe(Si)相;于600℃晶化处理15 min后合金由α-Fe(Si)主相和少量残余非晶相构成,α-Fe(Si)相的晶粒粒径约为15 nm;于700℃晶化处理15 min后,合金由α-Fe(Si)相、残余非晶相和少量Fe3B相构成,α-Fe(Si)相的晶粒粒径约为27.9 nm。Fe3B相的形成、α-Fe(Si)相晶粒粒径的长大和晶格常数的增大直接导致合金软磁性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Co)73.5Cu1Nb3Si13.5B9 非晶 α—Fe(Si)晶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μ_3-S)FeCo_2(CO)_7(dppfe)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浩 索全伶 +3 位作者 王一兵 王丽 翁林红 冷雪冰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746-749,共4页
通过简单取代反应,合成了一个新的混金属簇合物(μ3-S)FeCo2(CO)7(dppfe)(2)(dppfe=Ph2PC5H4FeC5H4PPh2).利用IR,1HNMR,MS和X-ray单晶衍射的方法对簇合物2进行了结构表征.簇合物2的晶体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ī.晶胞参数:a=1.1324(15)n... 通过简单取代反应,合成了一个新的混金属簇合物(μ3-S)FeCo2(CO)7(dppfe)(2)(dppfe=Ph2PC5H4FeC5H4PPh2).利用IR,1HNMR,MS和X-ray单晶衍射的方法对簇合物2进行了结构表征.簇合物2的晶体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ī.晶胞参数:a=1.1324(15)nm,b=1.3670(17)nm,c=1.5769(2)nm,α=114.646(2)°,β=100.340(2)°,γ=100.113(3)°,V=2.0953(5)n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μ3-S)FeCo2(CO)7(dppfe) 合成 Fe-Co簇 二茂铁双膦配体 晶体结构 混金属簇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含量对纳米FeCo/Al_2O_3复合薄膜结构和磁性影响
4
作者 马跃 冯明 +2 位作者 徐仕翀 李海波 刘梅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12,共3页
采用溶胶-凝胶旋涂法,结合在氢气中的还原工艺,在Si(001)基片上制备FeCo/Al_2O_3复合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和振动样品磁强计研究Al_2O_3含量对薄膜样品的微观结构和磁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Al_2O_3含量增加,FeCo晶粒尺寸减小,FeCo/Al_2O_... 采用溶胶-凝胶旋涂法,结合在氢气中的还原工艺,在Si(001)基片上制备FeCo/Al_2O_3复合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和振动样品磁强计研究Al_2O_3含量对薄膜样品的微观结构和磁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Al_2O_3含量增加,FeCo晶粒尺寸减小,FeCo/Al_2O_3复合薄膜矫顽力递减,饱和磁化强度先增大后减小,说明Al_2O_3的存在可有效抑制FeCo晶粒生长,但Al_2O_3含量过高不利于复合薄膜软磁性能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旋涂 FeCo/Al2O3薄膜 结构 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Fe1-xCox/Al2O3复合薄膜结构和磁性能的研究
5
作者 王雨涵 冯明 +2 位作者 徐仕翀 李海波 刘梅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1-54,共4页
用溶胶-凝胶旋涂法结合氢气还原工艺在Si基片上制备Fe、Co不同原子数分数的Fe1-xCox/Al2O3(x=0.2、0.4、0.6、0.8)纳米薄膜试样,其中FeCo与Al2O3的质量分数比为7:3,试样共旋涂4层,900℃还原1 h。利用XRD、VSM等测试方法,研究在表面氧化... 用溶胶-凝胶旋涂法结合氢气还原工艺在Si基片上制备Fe、Co不同原子数分数的Fe1-xCox/Al2O3(x=0.2、0.4、0.6、0.8)纳米薄膜试样,其中FeCo与Al2O3的质量分数比为7:3,试样共旋涂4层,900℃还原1 h。利用XRD、VSM等测试方法,研究在表面氧化的Si基片上制备Fe1-xCox/Al2O3薄膜试样的结构及磁性,讨论Co含量对薄膜样品结构和磁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o含量增加,FeCo合金的晶粒尺寸逐渐减小,单畴结构FeCo合金的晶粒尺寸减小,矫顽力和饱和磁化强度也随之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Co/Al2O3薄膜 溶胶-凝胶旋涂 CO含量 结构 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