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bsorption performance of DMSA modified Fe_3O_4@SiO_2 core/shell magnetic nanocomposite for Pb^(2+) removal 被引量:8
1
作者 TIAN Qing-hua WANG Xiao-yang +1 位作者 MAO Fang-fang GUO Xue-y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4期709-718,共10页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adsorption performance of meso-2,3-dimercaptosuccinic acid(DMSA)modified Fe3O4@SiO2 magnetic nanocomposite(Fe3O4@SiO2@DMSA)for Pb2+ions removal from aqueous solutions.The ef...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adsorption performance of meso-2,3-dimercaptosuccinic acid(DMSA)modified Fe3O4@SiO2 magnetic nanocomposite(Fe3O4@SiO2@DMSA)for Pb2+ions removal from aqueous solutions.The effects of solution pH,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Pb2+ions,contact time,and temperature on the amount of Pb2+adsorbed were investigated.Adsorption isotherms,adsorption kinetics,and thermodynamic analysis were also studi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aximum adsorption capacity of the Fe3O4@SiO2@DMSA composite is 50.5 mg/g at 298 K,which is higher than that of Fe3O4 and Fe3O4@SiO2 magnetic nanoparticles.The adsorption process agreed well with Langmuir adsorption isotherm models and pseudo second-order kinetics.The thermodynamic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adsorption was spontaneous,endothermic and energetically driven in na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ad removal ADSoRPTIoN fe3o4@Sio2 core/shell structure DMSA modification magnetic nanocomposit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3O_4/Au复合磁性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表征 被引量:7
2
作者 李德才 张少兰 +1 位作者 李剑玲 崔红超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429-1432,1435,共5页
首先通过化学共沉淀法制备出Fe3O4磁性纳米颗粒,考察了表面活性剂的用量、碱的用量、陈化时间以及三价铁与二价铁的摩尔比等因素对Fe3O4纳米颗粒性能的影响。制备出饱和磁化强度为73.85A.m2/kg、粒径大小为10nm以下的Fe3O4纳米颗粒。在... 首先通过化学共沉淀法制备出Fe3O4磁性纳米颗粒,考察了表面活性剂的用量、碱的用量、陈化时间以及三价铁与二价铁的摩尔比等因素对Fe3O4纳米颗粒性能的影响。制备出饱和磁化强度为73.85A.m2/kg、粒径大小为10nm以下的Fe3O4纳米颗粒。在此基础上,制备出Fe3O4/Au复合纳米颗粒,通过VSM、TEM、XRD、XPS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HAuCl4的用量、还原剂的种类、硅烷偶联剂以及包金之前的Fe3O4纳米颗粒对复合颗粒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得的Fe3O4/Au复合磁性纳米颗粒包覆良好,粒径大小为50~200nm,饱和磁化强度为10.08A.m2/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o4/au 核壳结构 纳米复合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Fe_3O_4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 被引量:5
3
作者 王雪兆 齐连怀 +4 位作者 杨清香 尹甲兴 汤凯 郝营 陈志军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60-865,905,共7页
通过将金纳米粒子铆接到Fe3O4载体表面,制得了Au/Fe3O4纳米复合粒子。首先以对苯二酚为还原剂还原HAuCl4制得球形金纳米粒子;然后采用溶剂热法制备Fe3O4磁性纳米颗粒,并用巯基丙酸(MPA)对其修饰;最后通过MPA与金纳米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通过将金纳米粒子铆接到Fe3O4载体表面,制得了Au/Fe3O4纳米复合粒子。首先以对苯二酚为还原剂还原HAuCl4制得球形金纳米粒子;然后采用溶剂热法制备Fe3O4磁性纳米颗粒,并用巯基丙酸(MPA)对其修饰;最后通过MPA与金纳米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将金纳米颗粒固定到Fe3O4表面。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对所制备材料进行形貌、晶型、磁性和催化性能的表征。结果表明,金纳米颗粒成功包覆在Fe3O4表面,所得到的Au/Fe3O4复合纳米材料具有单分散性和超顺磁性,并且对NaBH4还原对硝基苯酚(4-NP)制备对氨基苯酚(4-AP)的反应显示出优良的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 fe3o4 巯基丙酸(MPA) 对硝基苯酚(4-NP) 催化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与Fe_3O_4纳米微粒共嵌TiO_2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可见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晓晖 达胡白乙拉 李晓天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76-980,共5页
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出含有Fe3O4纳米微粒的TiO2纳米纤维,再采用浸渍还原法将Au纳米微粒嵌入到TiO2纳米纤维上,制备出一种具有较强磁性和良好可见光响应能力的复合光催化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 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出含有Fe3O4纳米微粒的TiO2纳米纤维,再采用浸渍还原法将Au纳米微粒嵌入到TiO2纳米纤维上,制备出一种具有较强磁性和良好可见光响应能力的复合光催化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紫外-可见固体漫反射光谱仪(UV-VisDRS)等对样品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并以降解罗丹明B(RhB)为模型反应,考察了样品在可见光照射下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嵌入Au纳米微粒可使复合纳米纤维在可见光下降解RhB时表现出非常好的降解速率和降解率;同时,将Fe3O4纳米微粒嵌入TiO2纳米纤维内部可以赋予材料较强的磁性,使材料便于分离和重复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法 Tio2复合纳米纤维 fe3o4纳米微粒 au纳米微粒 可见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Fe_3O_4磁性纳米粒子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家良 李娜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121-123,共3页
报道了一种合成具有巯基官能团修饰的Au/Fe_3O_4磁性纳米粒子的新方法。采用共沉淀法制备Fe_3O_4磁性纳米颗粒,并在此基础上用聚(烯丙胺)溶液还原HAuCl4,制得Au/Fe_3O_4磁性核壳纳米颗粒,再用3-巯基-1-丙磺酸钠修饰Au/Fe_3O_4磁性纳米粒... 报道了一种合成具有巯基官能团修饰的Au/Fe_3O_4磁性纳米粒子的新方法。采用共沉淀法制备Fe_3O_4磁性纳米颗粒,并在此基础上用聚(烯丙胺)溶液还原HAuCl4,制得Au/Fe_3O_4磁性核壳纳米颗粒,再用3-巯基-1-丙磺酸钠修饰Au/Fe_3O_4磁性纳米粒子,最后得到具有巯基官能团稳定的Au/Fe_3O_4磁性纳米粒子。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分别对产物的微观结构及磁性特征进行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fe3o4磁性纳米粒子 核壳结构 表征 官能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Fe_3O_4/壳聚糖纳米复合物NO_2^-传感电极 被引量:2
6
作者 董莹 王勇 +1 位作者 邢欢欢 屈建莹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5-90,共6页
以壳聚糖为保护膜、玻碳为基底,用纳米Au和Fe3O4磁性纳米粒子构建了新型亚硝酸盐(NO2-)传感电极.实验表明,该传感电极对NO2-有良好的电催化氧化活性,NO2-浓度(5.0×10-6~2.0×10-3mol·L-1)与氧化峰电流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 以壳聚糖为保护膜、玻碳为基底,用纳米Au和Fe3O4磁性纳米粒子构建了新型亚硝酸盐(NO2-)传感电极.实验表明,该传感电极对NO2-有良好的电催化氧化活性,NO2-浓度(5.0×10-6~2.0×10-3mol·L-1)与氧化峰电流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检出限7.1×10-7mol·L-1,其灵敏度高、选择性好、重现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o4磁性纳米粒子 纳米au 亚硝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核壳Fe3O4/P(GMA-DVB)-SH-Au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性能 被引量:2
7
作者 马明亮 杨玉莹 +5 位作者 吕平 贾丽 贾新城 陈柳 孔令运 池丽凤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0-76,共7页
首先通过水热法合成了单分散空心Fe3O4磁球,之后利用蒸馏沉淀聚合将P(GMA-DVB)聚合物层包覆在Fe3O4磁球表面形成Fe3O4/P(GMA-DVB)核壳结构,巯基化处理后吸附Au纳米粒子,得到磁性核壳Fe3O4/P(GMA-DVB)-SH-Au复合催化剂。利用TEM,SEM,FTIR... 首先通过水热法合成了单分散空心Fe3O4磁球,之后利用蒸馏沉淀聚合将P(GMA-DVB)聚合物层包覆在Fe3O4磁球表面形成Fe3O4/P(GMA-DVB)核壳结构,巯基化处理后吸附Au纳米粒子,得到磁性核壳Fe3O4/P(GMA-DVB)-SH-Au复合催化剂。利用TEM,SEM,FTIR,XRD,TGA,VSM及UV-vis对其进行表征,并考察该催化剂在催化还原4-硝基苯酚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合成的材料粒径均匀,球形度规整,核壳结构明显,在催化反应中,Fe3O4/P(GMA-DVB)-SH-Au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而且经过连续8次循环使用后,催化效率仍可保持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材料 fe3o4/P(GMA-DVB)-SH-au核壳催化剂 催化性能 磁性分离 循环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3O4@Au核-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对农药福美双的SERS检测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韩东来 李博珣 +4 位作者 杨硕 闫永胜 杨丽丽 刘洋 李春香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067-2074,共8页
首先采用热分解法制备了Fe3O4纳米材料,再将其作为磁性核,分别采用种子沉积法和种子介导生长法制备了Fe3O4-Au核-卫星纳米复合材料和Fe3O4@Au核-壳纳米复合材料,并对其形貌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的Fe3O4-Au核-卫星和Fe3O... 首先采用热分解法制备了Fe3O4纳米材料,再将其作为磁性核,分别采用种子沉积法和种子介导生长法制备了Fe3O4-Au核-卫星纳米复合材料和Fe3O4@Au核-壳纳米复合材料,并对其形貌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的Fe3O4-Au核-卫星和Fe3O4@Au核-壳纳米复合材料粒径均匀,Au纳米颗粒均匀沉积/包覆在Fe3O4纳米材料表面,且样品均具有良好的磁响应性.使用4-氨基苯硫酚(4-ATP)作为拉曼探针分子,对比了这两种纳米复合材料作为SERS基底时的拉曼信号增强效果.结果显示,Fe3O4@Au核-壳纳米复合材料是更优秀的SERS基底,且该SERS基底具有良好的信号再现性.最后,使用Fe3O4@Au核-壳纳米复合材料作为SERS基底,成功地在苹果皮上检测出残留福美双的SERS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氧化三铁 核-壳纳米复合材料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 福美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分散Fe_3O_4@SiO_2/Au复合纳米颗粒的制备 被引量:2
9
作者 裴飞飞 尹剑波 赵晓鹏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4-6,13,共4页
制备了尺寸为30nm,具有磁响应的单分散Fe3O4@SiO2/Au核壳纳米颗粒,并研究其光学性质。首先利用热分解法制备油酸修饰的Fe3O4纳米粒子,再用反相微乳法制备Fe3O4@SiO2纳米粒子,最后利用表面修饰的氨基还原性,获得Fe3O4@SiO2/Au核壳复合纳... 制备了尺寸为30nm,具有磁响应的单分散Fe3O4@SiO2/Au核壳纳米颗粒,并研究其光学性质。首先利用热分解法制备油酸修饰的Fe3O4纳米粒子,再用反相微乳法制备Fe3O4@SiO2纳米粒子,最后利用表面修饰的氨基还原性,获得Fe3O4@SiO2/Au核壳复合纳米颗粒。分别用TEM、XRD、Zeta电位与粒度分析仪对产物形貌、结构、表面电位和粒径分布进行表征,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光学性质进行了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o4@Sio2 au 核壳结构 单分散 光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3O_4@Au核壳纳米颗粒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1
10
作者 葛兆强 刘翠翠 +1 位作者 张根义 沈晓芳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99-100,103,共3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Fe3O4磁性纳米颗粒,并在此基础上采用柠檬酸钠还原HAuCl4的方法制备Fe3O4@Au核壳纳米颗粒。通过透射电镜(TEM)、能量衍射光谱(EDS)、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仪(XRD)分别对产物的形貌、结构和组成等性质...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Fe3O4磁性纳米颗粒,并在此基础上采用柠檬酸钠还原HAuCl4的方法制备Fe3O4@Au核壳纳米颗粒。通过透射电镜(TEM)、能量衍射光谱(EDS)、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仪(XRD)分别对产物的形貌、结构和组成等性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Au成功包裹在Fe3O4纳米颗粒表面,所制得的Fe3O4@Au核壳纳米颗粒在水中的分散性较好,粒径比较均匀,为(15±5)nm;且当Fe3O4和Au摩尔比为5∶1时,制备的Fe3O4@Au核壳纳米颗粒的磁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o4@au 核壳型磁性纳米颗粒 制备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Au/Fe_3O_4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11
作者 洪春艳 李敏 刘家祥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108-1114,共7页
以制得的纳米Fe3O4颗粒作为载体,用还原法将还原出的Au与Pt分别负载到Fe3O4颗粒表面,制得纳米Pt/Au/Fe3O4复合材料。对Pt/Au/Fe3O4进行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及光电子能谱等物理表征,结果表明,Au与Pt均匀地沉... 以制得的纳米Fe3O4颗粒作为载体,用还原法将还原出的Au与Pt分别负载到Fe3O4颗粒表面,制得纳米Pt/Au/Fe3O4复合材料。对Pt/Au/Fe3O4进行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及光电子能谱等物理表征,结果表明,Au与Pt均匀地沉积到了Fe3O4纳米颗粒表面。对纳米Pt/Au/Fe3O4复合材料进行循环伏安扫描,当H2PtCl6的加入量达到8 mL时,Pt/Au/Fe3O4催化性能最佳;正扫电流峰i p与扫描速率的平方根v1/2线性相关,Pt/Au/Fe3O4催化氧化甲醇的过程受扩散控制;对催化剂进行201次循环伏安扫描,催化剂仍然能保持较好的催化性能且稳定性良好。因此,所合成催化剂Pt/Au/Fe3O4是一种具有良好化学稳定性的阳极催化剂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 au fe3o4 阳极催化剂 甲醇还原剂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型Ce-OMS-2@CeO_(2)催化剂的构建及其低温抗硫抗水SCR脱硝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戴歌彧 彭月旺 +3 位作者 宇超 吕碧洪 吴孝敏 荆国华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86-1695,共10页
本研究制备了核壳型和负载型的Ce-OMS-2复合物(Ce-OMS-2@CeO_(2)和CeO_(2)/Ce-OMS-2),并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核壳型Ce-OMS-2@CeO_(2)材料由于其介孔结构的保持能够明显提升反应气体NO的传质和吸附,提升脱硝效率... 本研究制备了核壳型和负载型的Ce-OMS-2复合物(Ce-OMS-2@CeO_(2)和CeO_(2)/Ce-OMS-2),并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核壳型Ce-OMS-2@CeO_(2)材料由于其介孔结构的保持能够明显提升反应气体NO的传质和吸附,提升脱硝效率。同时,核壳型Ce-OMS-2@CeO_(2)催化剂显著降低了硫酸氢铵(ABS)的分解温度,使得催化剂表面活性组分不易被ABS沉积覆盖,从而维持Ce-OMS-2@CeO_(2)高效的抗硫抗水脱硝性能。因此,核壳型Ce-OMS-2@CeO_(2)催化剂表现出优异的SCR脱硝性能和抗硫抗水性能(在无SO_(2)下,100-200℃NO转化率为~100%;在有SO_(2)下,NO转化率≥~80%可维持在4 h以上)。本工作为开发高效稳定的Mn基低温SCR脱硝催化剂提供了一种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脱硝 核壳型Ce-oMS-2@Ceo_(2) 抗硫抗水 硫酸氢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纳米修饰双酶电极生物传感器检测有机膦与氨基甲酸酯类农药 被引量:26
13
作者 干宁 王峰 +2 位作者 杨欣 李天华 王军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3期329-334,共6页
同时固定乙酸胆碱酯酶(AChE)及胆碱氧化酶(ChOx)于组装在丝网印刷电极表面的Fe3O4/Au纳米复合微粒上,构建了一类新颖的快速测定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双酶传感器(AChE-ChOx/Fe3O4/AuSPCEs)。该双酶传感器电流响应在乙酸... 同时固定乙酸胆碱酯酶(AChE)及胆碱氧化酶(ChOx)于组装在丝网印刷电极表面的Fe3O4/Au纳米复合微粒上,构建了一类新颖的快速测定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双酶传感器(AChE-ChOx/Fe3O4/AuSPCEs)。该双酶传感器电流响应在乙酸胆碱浓度为0.5~12.5mmol/L之间呈良好线性关系(R^2=0.998)。其对克百威(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和敌敌畏(有机磷类农药)的检测范围在0.05~1.00μg/mL 之间均呈良好线性关系(R^2=0.977),检测下限均可达0.01μg/mL。应用于实际样品白菜的添加回收率在95%~110%之间,与传统的生化法相比具有良好相关性。此外该传感器成本低、制备容易、可抛弃,有望用于氨基甲酸酯和有机磷类农药的现场大规模筛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o4/au纳米微粒 纳米 乙酸胆碱酯酶 胆碱氧化酶 氨基甲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合纳米微粒修饰和磁性分离富集的一次性有机磷农药酶传感器 被引量:16
14
作者 杨欣 巫远招 +2 位作者 谢东华 闻伟刚 干宁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41-448,共8页
在Fe3O4/Au微粒上固定乙酰胆碱酯酶(AChE),制得磁性复合粒子Fe3O4/Au/AChE。通过磁力将其吸附于涂覆了碳纳米管(CNTs)/纳米ZrO2/普鲁士蓝(PB)/Nation(Nf)复合膜的丝网印刷碳电极(SPCEs)表面,制得一次性有机磷农药(OP... 在Fe3O4/Au微粒上固定乙酰胆碱酯酶(AChE),制得磁性复合粒子Fe3O4/Au/AChE。通过磁力将其吸附于涂覆了碳纳米管(CNTs)/纳米ZrO2/普鲁士蓝(PB)/Nation(Nf)复合膜的丝网印刷碳电极(SPCEs)表面,制得一次性有机磷农药(OPs)酶传感器。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荧光光谱(XRFS)表征传感器的制备过程,采用循环伏安法(CV)和示差脉冲伏安法(DPV)研究了传感器的电化学性质。利用OPs对AChE的抑制作用,以硫代乙酰胆碱(ATCh)为底物,对乐果进行了检测。在pH=7.5的0.1mol/L硝酸钾溶液中,乐果浓度的对数与酶电极的抑制率(A)在1.0×10^-6~1.0×10^-2mg/L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5.6×10~mg/L,用于实际样品白菜检测时的添加回收率在88%~105%之间,与气相色谱法(GC)所得结果一致。该传感器采用复合纳米粒子修饰电极表面,具有较高的比表面活性,响应迅速,检测限低;ZrO2可特异性地富集样品中的OPs,磁性纳米颗粒包被AChE可实现磁场分离和电极表面更新,且具有高灵敏度、低样品量、一次使用可抛弃、便携式等特点,可用于蔬菜等农产品中痕量OPs的快速、简便、准确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o4/au 碳纳米管 纳米ZRo2 乙酰胆碱酯酶 有机磷农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抗体包被金磁纳米微粒修饰的磁性安培免疫传感器研制及对人血清癌抗原19-9的检测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峰 刘飞 +2 位作者 孟令花 李天华 干宁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232-1238,共7页
在金电极表面修饰壳聚糖(CS)膜,并在酸性pH下利用CS上形成的-NH3+静电吸引Fe(CN)63-(FeCN)到电极表面,制成了在pH6.5磷酸盐缓冲液(PBS)中具有电活性的Au│CS-FeCN电极;再通过外加磁场吸引,在Au│CS-FeCN表面修饰一层血清癌抗原19-9单克... 在金电极表面修饰壳聚糖(CS)膜,并在酸性pH下利用CS上形成的-NH3+静电吸引Fe(CN)63-(FeCN)到电极表面,制成了在pH6.5磷酸盐缓冲液(PBS)中具有电活性的Au│CS-FeCN电极;再通过外加磁场吸引,在Au│CS-FeCN表面修饰一层血清癌抗原19-9单克隆抗体(antiCA19-9)包被的金磁纳米微粒(Fe3O4(核)/Au(壳),简称GMP),由此构建了一类快速检测CA19-9的无试剂安培免疫传感器(Au│CS-FeCN/GMP-antiCA19-9)。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荧光光谱(XFS)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电极表面进行了表征;并采用循环伏安法(CV)、示差脉冲伏安法(DPV)、交流阻抗法(EIS)分别研究了该传感器的电化学性质和对CA19-9的检测性能。实验表明:Au│CS-FeCN/GMP-antiCA19-9电极在含CA19-9的pH6.5PBS中于35℃下温育25min,其DPV还原电流下降值(ΔI)与CA19-9在0.1~10U/mL和10~50U/mL范围内成正比,检出下限为0.056U/mL(3σ)。用于血清样本检测并和标准ELISA方法对照,结果一致。只需移去外加磁场,用PBS清洗电极表面即可实现电极更新。该磁性免疫传感器集分离、富集和测定于一身,灵敏度高、稳定性好、表面易更新,有望用于人血清中痕量CA19-9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磁微粒 壳聚糖 fe3o4(核)/au(壳) 血清癌抗原19—9 磁性安培免疫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纳米金共价固定癌胚抗原单克隆抗体的电流型免疫传感器 被引量:20
16
作者 李建平 高会玲 熊志刚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149-2154,共6页
合成了Fe3O4/Au磁性复合纳米粒子,在粒子表面通过自组装硫脲分子使表面氨基化,再用戊二醛共价交联固定癌胚抗原抗体(anti-CEA).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将anti-CEA复合磁性粒子吸附在固体石蜡碳糊电极表面,制成了新型电流型免疫传感器.免... 合成了Fe3O4/Au磁性复合纳米粒子,在粒子表面通过自组装硫脲分子使表面氨基化,再用戊二醛共价交联固定癌胚抗原抗体(anti-CEA).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将anti-CEA复合磁性粒子吸附在固体石蜡碳糊电极表面,制成了新型电流型免疫传感器.免疫电极在含有癌胚抗原CEA和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癌胚抗原(HRP-CEA)的混合溶液中温育,CEA和HRP-CEA与固定在电极表面的anti-CEA发生竞争反应,导致HRP对H2O2的催化降解作用的改变,从而可间接测定CEA.由于标记的HRP可催化降解H2O2,导致媒介体间苯二酚浓度改变,使测定的灵敏度大大提高.响应电流与CEA质量浓度的对数在2~160 ng/mL的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57 ng/mL(3σ法).该免疫传感器具有制作简单、价廉及表面易于更新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o4/au磁性纳米粒子 电流型免疫传感器 癌胚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纳米磁珠修饰印刷电极的牛奶中三聚氰胺检测安培免疫传感器 被引量:15
17
作者 干宁 王峰 +2 位作者 王鲁雁 李天华 杨欣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56-460,共5页
共固定氯代邻菲啰啉双核铜配合物(Cu2(phen)2Cl2(μ-Cl)2,简称Cu2L)和包被三聚氰胺抗体(antiMA)的Fe3O4/Au胶(简称纳米磁珠)于丝网印刷电极(SPCE)表面,构建了一种测定牛奶中三聚氰胺(简称MA)含量的安培免疫传感器。当该传感器在含MA溶... 共固定氯代邻菲啰啉双核铜配合物(Cu2(phen)2Cl2(μ-Cl)2,简称Cu2L)和包被三聚氰胺抗体(antiMA)的Fe3O4/Au胶(简称纳米磁珠)于丝网印刷电极(SPCE)表面,构建了一种测定牛奶中三聚氰胺(简称MA)含量的安培免疫传感器。当该传感器在含MA溶液中温育时,MA和同时加入的HRP标MA二抗(HRP-antiMAII),与电极表面的antiMA形成三元免疫复合物。该复合物上的HRP能催化H2O2还原,并经过Cu2L传导在电极表面形成电流,电流强度I与MA浓度在0.5~40和60~100n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25ng/mL。在pH6.2的PBS底液中,该传感器制作简单、可抛弃,对MA检测时间小于20min,灵敏度为1μA.ng-1mL,明显高于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可实现牛奶中MA免分离现场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代邻菲啰啉双核铜(Ⅱ) fe3o4/au胶微粒 三聚氰胺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肉中氯霉素检测用抗体包被金磁纳米微粒修饰安培免疫传感器 被引量:4
18
作者 谢东华 干宁 +1 位作者 王峰 杨欣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371-1377,共7页
研制了基于氯霉素抗体包被Fe3O4/Au金磁纳米微粒(GMP)和三乙撑四胺铜(Ⅱ)(CuL)共固定修饰平面热解石墨电极的安培免疫传感器(PRG|CuL/anti CAP-GMP),用于测定鱼肉中CAP含量。该免疫传感器是利用外加磁场,将antiCAP-GMP吸引到CuL修饰的PR... 研制了基于氯霉素抗体包被Fe3O4/Au金磁纳米微粒(GMP)和三乙撑四胺铜(Ⅱ)(CuL)共固定修饰平面热解石墨电极的安培免疫传感器(PRG|CuL/anti CAP-GMP),用于测定鱼肉中CAP含量。该免疫传感器是利用外加磁场,将antiCAP-GMP吸引到CuL修饰的PRG电极(PRG|CuL)表面制备而成。CuL对H2O2还原具有良好的电催化能力,当该传感器在含CAP样品液中温育后,CAP与电极表面的anti CAP的免疫结合物导致CuL对H2O2的催化还原电流(I)降低,电流下降值(△I)和CAP浓度成正比,可用于CAP定量测定。在25℃的pH=6.5磷酸盐缓冲液(PBS)中温育30 min,该传感器对CAP的检测线性范围为0.6~110 ng/mL,检出下限为0.092 ng/mL(3σ法)。应用于鱼肉中CAP检测并与传统的液相色谱法(HPLC)比较,结果一致,其添加回收率在97%~104%之间。该免疫传感器集分离、富集为一体,电极表面可更新,检测灵敏快速,对于水产品中痕量氯霉素分析提供了一种新颖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乙撑四胺铜(Ⅱ) 鱼肉 氯霉素 fe3o4/au金磁纳米微粒 安培免疫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维磁性材料的磁性相变 被引量:1
19
作者 拜山·沙德克 艾尔肯·阿不列木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3期1089-1091,共3页
对由分子束外延MBE法制备的[α-Fe/Au]多层薄膜和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的Fe3O4超细微粒进行了温度为77~900K的磁化-温度曲线的测试,首次发现影响居里温度瓦的因素,并确定了样品的临界指数声和转变临界指数A的值。测试显示:在[α-Fe/Au]... 对由分子束外延MBE法制备的[α-Fe/Au]多层薄膜和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的Fe3O4超细微粒进行了温度为77~900K的磁化-温度曲线的测试,首次发现影响居里温度瓦的因素,并确定了样品的临界指数声和转变临界指数A的值。测试显示:在[α-Fe/Au]层薄膜中,居里温度瓦随Fe层膜厚变薄而降低;在Fe3O4超细微粒中,居里温度瓦随微粒直径减少而降低。这一结果表明,如果能控制磁性薄膜的厚度和超微粒的尺寸,就能控制磁性体的居里温度瓦,这在低维磁性材料的应用方面有很大的实际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薄膜 [α-fe/au] 居里温度 fe3o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