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掺杂TiO_(2)-Fe_(2)O_(3)/C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洁 张佳 +1 位作者 陈连喜 吕博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0-214,共5页
为寻找一种简便且具有良好孔结构的光催化剂合成路径,提升并拓宽其光催化应用范围,通过将N掺杂的双金属Ti-Fe MOFs在500℃的空气气氛中直接热解制备N掺杂TiO_(2)-Fe_(2)O_(3)/C纳米结构。获得的产物显示出独特的树枝状结构,且具有较大... 为寻找一种简便且具有良好孔结构的光催化剂合成路径,提升并拓宽其光催化应用范围,通过将N掺杂的双金属Ti-Fe MOFs在500℃的空气气氛中直接热解制备N掺杂TiO_(2)-Fe_(2)O_(3)/C纳米结构。获得的产物显示出独特的树枝状结构,且具有较大比表面积和良好的介孔结构。同时,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结果证实,在空气条件下煅烧后,衍生物仍保留了N和C成分。此外,将制备的N掺杂树枝状双金属结构多孔材料作为光催化剂用于降解亚甲基蓝(MB)染料。结果表明:N掺杂TiO_(2)-Fe_(2)O_(3)/C比N掺杂非Fe参与的TiO_(2)/C和非N非Fe掺杂TiO_(2)/C具有更好的光催化性能,且N掺杂TiO_(2)-Fe_(2)O_(3)/C对MB染料的有效降解率达到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基-MOFs fe基-MOFs TiO_(2)-fe_(2)O_(3)/C N掺杂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3+)掺杂的聚氨基吡咯纳米粒子用于原位乳腺癌的磁共振成像和光热治疗
2
作者 朱宣祺 崔丽影 +2 位作者 赵欣宇 姜玲 张雪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0-187,共8页
利用铁离子诱发的氨基吡咯氧化聚合反应及铁离子与聚氨基吡咯间的配位作用制备了尺寸均一的铁离子掺杂聚氨基吡咯纳米粒子(Fe/Ppy-NH_(2)NPs).Fe/Ppy-NH_(2)NPs的胶体稳定性良好,其中铁离子的质量分数高达17.4%.铁离子在Fe/Ppy-NH_(2)NP... 利用铁离子诱发的氨基吡咯氧化聚合反应及铁离子与聚氨基吡咯间的配位作用制备了尺寸均一的铁离子掺杂聚氨基吡咯纳米粒子(Fe/Ppy-NH_(2)NPs).Fe/Ppy-NH_(2)NPs的胶体稳定性良好,其中铁离子的质量分数高达17.4%.铁离子在Fe/Ppy-NH_(2)NPs中的大量掺杂,一方面,能够增强其在近红外光区的消光能力,Fe/Ppy-NH_(2)NPs的光热转化效率高达37.9%,是一种良好的光热试剂,能够实现对肿瘤的光热治疗;另一方面,铁离子3d轨道中存在的单电子能够降低纵向弛豫时间,Fe/Ppy-NH_(2)NPs能够作为T_(1)加权的磁共振成像造影剂,实现对肿瘤的定位.Fe/Ppy-NH_(2)NPs在对原位乳腺癌的磁共振成像和光热治疗中展现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基吡咯 fe^(3+)掺杂 磁共振成像 光热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OH)_3胶体对铀的吸附行为 被引量:14
3
作者 熊骁 王清良 +4 位作者 李乾 胡鄂明 冯志钢 李中 王星星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9-45,共7页
为研究地浸采铀工艺过程中Fe(OH)_3胶体对铀的吸附,利用在无水乙醇中制备的Fe(OH)_3胶体,研究了pH值、初始铀浓度及吸附时间等对Fe(OH)_3胶体吸附铀的影响。采用准一级、复合二级与Elovich动力学模型对数据进行了动力学计算与分析,结果... 为研究地浸采铀工艺过程中Fe(OH)_3胶体对铀的吸附,利用在无水乙醇中制备的Fe(OH)_3胶体,研究了pH值、初始铀浓度及吸附时间等对Fe(OH)_3胶体吸附铀的影响。采用准一级、复合二级与Elovich动力学模型对数据进行了动力学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Elovich动力学方程更适合描述Fe(OH)_3胶体对铀的吸附行为。采用Freundlich与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热力学分析和拟合,结果表明Freundlich模型更适合描述Fe(OH)_3胶体对铀的吸附行为。综合两种等温吸附方程,推测Fe(OH)_3胶体对铀的吸附属于不均匀表面的单层物理吸附。根据激光粒度分析与SEM分析结果推测,Fe(OH)_3胶体对铀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吸附主要是表面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oh)3胶体 吸附 动力学 等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Fe(OH)_2到Fe(OH)_3颜色变化的实验
4
作者 谷向丰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10-10,共1页
由Fe(OH)_2到Fe(OH)_3颜色变化的实验山东寿光市实验中学(262700)谷向丰按教材中的实验方法观察由Fe(OH)。到Fe(OH)3颜色变化现象,由于变化迅速,难以看清Fe(OH)2的白色,而且颜色由浅到深... 由Fe(OH)_2到Fe(OH)_3颜色变化的实验山东寿光市实验中学(262700)谷向丰按教材中的实验方法观察由Fe(OH)。到Fe(OH)3颜色变化现象,由于变化迅速,难以看清Fe(OH)2的白色,而且颜色由浅到深的变化也难以观察详细.下面的改进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oh)3 颜色变化 注射器活塞 寿光市 定量沉淀 控制空气 絮状沉淀 观察现象 吸入空气 方法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OH)_3吸附法从高钨钼酸钠溶液中分离钨钼的研究 被引量:21
5
作者 吕莹 孙放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3,共3页
研究了用Fe(OH)3吸附法从高含钨的钼酸钠溶液中分离钨的可能性及技术条件.试验表明,在pH=7.0和Fe(OH)3用量为WO2-4量2~4倍的条件下,每次吸附能分离70%~80%的钨.对WO3/Mo=0.445的物料而言,经一次吸附可使WO3/Mo降为0.17~0.18.试验中... 研究了用Fe(OH)3吸附法从高含钨的钼酸钠溶液中分离钨的可能性及技术条件.试验表明,在pH=7.0和Fe(OH)3用量为WO2-4量2~4倍的条件下,每次吸附能分离70%~80%的钨.对WO3/Mo=0.445的物料而言,经一次吸附可使WO3/Mo降为0.17~0.18.试验中开发了一种以HCl+NH4Cl作中和剂将Na2MoO4溶液中和的新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可显著提高回收率及分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oh)3吸附法 高钨钼酸钠 钨钼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OH)_3胶体与铜离子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恩仁 田玉红 +1 位作者 张正斌 刘莲生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3-48,共6页
使用切向流超滤系统得到粒度较均匀的Fe(OH)3胶体,进而对Fe(OH)3胶体粒子与Cu2+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并将实验结果与南沙群岛海区表层水中铜与胶体物质结合状况的调查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到如下结果:(1)在海水介质中,铜在Fe(OH)3胶体上... 使用切向流超滤系统得到粒度较均匀的Fe(OH)3胶体,进而对Fe(OH)3胶体粒子与Cu2+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并将实验结果与南沙群岛海区表层水中铜与胶体物质结合状况的调查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到如下结果:(1)在海水介质中,铜在Fe(OH)3胶体上结合的百分率(pH>5)随pH的升高而下降,随着Fe(OH)3胶体浓度的减小而下降?(2)在天然海水介质中,使铜在Fe(OH)3胶体上结合的百分率在50%-70%的有机物浓度为1.0mg·L-1,有机物浓度的增大使铜与无机胶体结合的百分率有下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oh)3胶体 相互作用 有机物 氢氧化铁胶体 铜离子 海洋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型金基催化剂Au/Fe(OH)3催化苯乙烯环氧化反应 被引量:5
7
作者 王亚丽 孙建红 +3 位作者 向丹 王路 孙建敏 肖丰收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5-139,共5页
用共沉淀法制备了Au/Fe(OH)3催化剂,以叔丁基过氧化氢为氧化剂,考察焙烧温度和金担载量等对苯乙烯环氧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的焙烧温度、金担载量对苯乙烯环氧化反应有较大影响.在室温下直接合成的质量分数为4.67%的Au/Fe(OH)3... 用共沉淀法制备了Au/Fe(OH)3催化剂,以叔丁基过氧化氢为氧化剂,考察焙烧温度和金担载量等对苯乙烯环氧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的焙烧温度、金担载量对苯乙烯环氧化反应有较大影响.在室温下直接合成的质量分数为4.67%的Au/Fe(OH)3催化剂对苯乙烯环氧化反应显示了很好的催化活性,于80℃反应3h苯乙烯的转化率达到84.1%,环氧苯乙烷的选择性达到71.5%.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Mssbauer分析,发现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与金的价态及铁的化学存在状态有很大关系.离子态Au3+与载体Fe(OH)3的协同作用对苯乙烯环氧化反应显示出很好的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态金 fe(oh) 载体 苯乙烯 环氧化 叔丁基过氧化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醚砜超滤膜法纯化电泳用Fe(OH)3溶胶 被引量:5
8
作者 王丽红 李德玲 +2 位作者 姚亮 沈玉龙 杨振秀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71-674,共4页
Fe(OH)3溶胶的纯化是物理化学溶胶电泳实验中最大的难题,因为传统的火胶棉半透膜渗析纯化法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成功率很低,本文将新型的膜分离技术应用于溶胶的纯化,提出了用自制的聚醚砜超滤膜纯化溶胶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此法不仅纯... Fe(OH)3溶胶的纯化是物理化学溶胶电泳实验中最大的难题,因为传统的火胶棉半透膜渗析纯化法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成功率很低,本文将新型的膜分离技术应用于溶胶的纯化,提出了用自制的聚醚砜超滤膜纯化溶胶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此法不仅纯化效果好,而且省时省力,简单易行,是替代传统方法的良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砜超滤膜 fe(oh) 溶胶纯化 溶胶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OH)_3胶体渗析半透膜制备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谢辉 陈卓 +1 位作者 吴翠红 赵云强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4-35,38,共3页
研究了Fe(OH)3胶体渗析半透膜的制备,主要从半透膜的层数和加入尿素的质量2个方面进行探究。实验结果表明:加入尿素的质量为2g,用两层的半透膜进行渗析时得到的Fe(OH)3胶体电泳实验现象最佳。
关键词 fe(oh)3胶体 半透膜 尿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OH)_3吸附Cu^(2+)与pH的关系 被引量:1
10
作者 田玉红 张恩仁 +1 位作者 张正斌 刘莲生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8-10,共3页
关键词 fe(oh)3胶体粒子 吸附 PH 铜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合石榴石Sr_3Fe_2(OH)_(12)的温和水热合成与Mossbauer谱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广社 毛雅春 +2 位作者 李锡荣 朱连杰 冯守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8期1195-1199,共5页
在温和水热体系中合成出单相水合石榴石Sr3Fe2(OH)12.产物在573K左右经历快速的与Sr最近邻的OH-断裂与分解过程,在空气或氧气中焙烧出现从Fe(Ⅲ)到Fe(Ⅳ)的氧化.骨架Fe离子价态变化直接决定分解过程... 在温和水热体系中合成出单相水合石榴石Sr3Fe2(OH)12.产物在573K左右经历快速的与Sr最近邻的OH-断裂与分解过程,在空气或氧气中焙烧出现从Fe(Ⅲ)到Fe(Ⅳ)的氧化.骨架Fe离子价态变化直接决定分解过程及产物的结构类型.采用Mossbauer谱联用XPS法测出Sr-Fe水合石榴石晶格中存在2种八面体Fe(OH)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石 水热合成 水合石榴石 Sr3fe2(oh)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OH)_3胶体电泳实验再探索 被引量:3
12
作者 钱亚兵 袁红霞 鲍正荣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9-10,共2页
关键词 fe(oh)3胶体 电泳实验 中学 化学实验教学 氢氧化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锈及Fe(OH)_3处理硫酸盐废水厌氧方法试验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耀斌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93-495,共3页
投加铁锈或Fe(OH)3可明显改善含高浓度硫酸盐有机废水的厌氧处理能力,使趋于失败的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恢复正常工作对SO42-为5000mg/L,CODCr为15000mg/L的合成脂肪酸废水,在水力停留时间为... 投加铁锈或Fe(OH)3可明显改善含高浓度硫酸盐有机废水的厌氧处理能力,使趋于失败的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恢复正常工作对SO42-为5000mg/L,CODCr为15000mg/L的合成脂肪酸废水,在水力停留时间为4d,由40%以下的COD去除率提高到投加铁锈或Fe(OH)3后的73%和82%,出口pH值由53上升到73,产甲烷气量由0.3L/d上升为22L/d.并提出了Fe(OH)3比铁锈在去除S2-干扰更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锈 硫酸盐废水 厌氧处理 废水处理 氢氧化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环境中的铀在Fe(OH)_3中的吸附 被引量:5
14
作者 叶玉星 G.Marx Ch.Keiling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34-138,共5页
采用间歇平衡实验,研究了氯化钠饱和溶液中UO_2^(2+)在Fe(OH)_3中的吸附比(R_s)与V/m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当UO_2^(2+)起始浓度较低时,铀在Fe(OH)_3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方程;铀的吸附浓度随吸附剂质量的增加而减少。
关键词 氢氧化铁 吸附比 盐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OH)_3对噻虫嗪水解的影响
15
作者 郑立庆 周庆祥 王学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11176-11179,共4页
研究了Fe(OH)3对噻虫嗪水解的影响。结果表明,Fe(OH)3对噻虫嗪的水解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温度和pH值对其催化作用无明显影响。对噻虫嗪的水解情况进行拟合可知,其水解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对噻虫嗪的水解产物进行GC-MS鉴定可知,其... 研究了Fe(OH)3对噻虫嗪水解的影响。结果表明,Fe(OH)3对噻虫嗪的水解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温度和pH值对其催化作用无明显影响。对噻虫嗪的水解情况进行拟合可知,其水解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对噻虫嗪的水解产物进行GC-MS鉴定可知,其主要水解产物为3-(2-氯-噻唑-5-亚甲基)-5-甲基-4-氧代-(1,3,5)噁二嗪。Fe(OH)3催化噻虫嗪水解的机理可能是噻虫嗪C=N基团上的N可与Fe(OH)3中的Fe配合,使C=N键更容易受到OH-的进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虫嗪 水解 fe(oh)3 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Fs衍生多孔TiO_(2)/C、N掺杂Fe_(2)O_(3)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3
16
作者 谢倩祎 程爱华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7-55,共9页
将TiO_(2)加入NH_(2)-MIL-101(Fe)前驱体中,采用溶剂热法制备TiO_(2)/NH_(2)-MIL-101(Fe),进一步经高温热处理得到TiO_(2)/C、N掺杂Fe_(2)O_(3)复合材料(TiO_(2)/C、N-Fe_(2)O_(3))。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光电子能... 将TiO_(2)加入NH_(2)-MIL-101(Fe)前驱体中,采用溶剂热法制备TiO_(2)/NH_(2)-MIL-101(Fe),进一步经高温热处理得到TiO_(2)/C、N掺杂Fe_(2)O_(3)复合材料(TiO_(2)/C、N-Fe_(2)O_(3))。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光电子能谱(XPS)、紫外-可见分光漫反射(UV-Vis DRS)和荧光光谱(PL)等方法对所得样品的晶体结构、形貌特征、组成及光谱特性进行表征。在模拟太阳光照射下对罗丹明B(RhB)溶液进行降解,评价其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C、N均匀掺杂在Fe_(2)O_(3)中,TiO_(2)复合C、N掺杂Fe_(2)O_(3)后禁带宽度减小,模拟太阳光照射2.5 h后,在0.1 g/L TiO_(2)/C、N-Fe_(2)O_(3)复合材料的光催化作用下,10 mg/L罗丹明B的去除率达到95%,速率常速为0.0192 min^(-1),效果较TiO_(2)和C、N-Fe_(2)O_(3)有明显提高。所得复合材料稳定性好、可重复利用。MOFs衍生多孔C、N掺杂Fe_(2)O_(3)与TiO_(2)的复合缩短了带隙,强化了空穴与电子的分离从而提高可见光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基-MOFs 光催化 TiO_(2)/C、N掺杂fe_(2)O_(3) 罗丹明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膜态Fe(OH)_3在厌氧条件下生物降解苯和甲苯的初探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雪瑜 刘菲 +2 位作者 陈鸿汉 张晓然 夏凡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29-534,共6页
天然条件下氯代烃的污染经常会与石油烃的污染共存,对于这种混合污染羽的治理,第一步采用粒状铁还原氯代烃,后续利用微生物和第一步产生的副产物生物降解石油烃。苯系物是石油烃中毒性较大、存留时间较长的污染物,本文利用批实验的方法... 天然条件下氯代烃的污染经常会与石油烃的污染共存,对于这种混合污染羽的治理,第一步采用粒状铁还原氯代烃,后续利用微生物和第一步产生的副产物生物降解石油烃。苯系物是石油烃中毒性较大、存留时间较长的污染物,本文利用批实验的方法研究了厌氧条件下用Fe(OH)3覆膜于石英砂表面的Fe(Ⅲ)作为电子受体降解苯和甲苯。结果表明,Fe(Ⅲ)作为电子受体时苯和甲苯能够发生厌氧生物降解,经过驯化后苯和甲苯的降解速度明显加快。降解实验表明甲苯的降解速度比苯的降解速度快,苯降解的半衰期是4.02d,甲苯降解的半衰期是3.81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膜态fe(oh)3 厌氧降解 甲苯 铁还原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负载Fe(OH)_3复合吸附剂的制备及磷吸附性能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惠松 金承钰 +3 位作者 吕升 邹亚娟 王斌涛 黄大成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2-25,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秸秆活性炭、聚乙烯醇(PVA)和九水合硝酸铁为原料,成功制备了活性炭负载氢氧化铁复合吸附材料(活性炭负载(Fe(OH)_3),以XRD、SEM等表征手段对所得材料的形貌、组成及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通过溶胶-凝胶及低温煅...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秸秆活性炭、聚乙烯醇(PVA)和九水合硝酸铁为原料,成功制备了活性炭负载氢氧化铁复合吸附材料(活性炭负载(Fe(OH)_3),以XRD、SEM等表征手段对所得材料的形貌、组成及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通过溶胶-凝胶及低温煅烧,纳米级Fe(OH)_3粒子均匀分散在活性炭表面,而Fe(OH)_3的随负载量是影响复合吸附剂的重要影响因素。吸附实验结果表明,活性炭负载Fe(OH)3复合吸附剂对磷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Fe(OH)_3的最佳负载量为5.6%,其最高吸附量可达5.56 mg/g。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式,且复合吸附剂对磷元素的吸附为优惠型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铁 秸秆 活性炭 磷吸附 复合吸附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e(OH)_3晶核的好氧颗粒污泥培养及性能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头水 刘振鸿 +3 位作者 万正妍 于浩 王发龙 朱贻鸣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9-123,共5页
为了快速培养好氧颗粒污泥,解决颗粒污泥成粒时间长的难题,在气提式序批反应器(SBAR)中,以絮状污泥为接种污泥,投加污泥质量分数为5%的Fe(OH)_3絮体作为好氧颗粒污泥晶核的条件下,研究Fe(OH)_3絮体为晶核对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的影响。... 为了快速培养好氧颗粒污泥,解决颗粒污泥成粒时间长的难题,在气提式序批反应器(SBAR)中,以絮状污泥为接种污泥,投加污泥质量分数为5%的Fe(OH)_3絮体作为好氧颗粒污泥晶核的条件下,研究Fe(OH)_3絮体为晶核对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了Fe(OH)_3絮体的实验组(R2)的成粒时间比未添加Fe(OH)_3絮体的对照组(R1)的成粒时间缩短了8 d,达到污泥颗粒的成熟期缩短了10 d。铁颗粒污泥的活性、粒径分布及外观形态等方面都优于普通的好氧颗粒污泥,并且其对TN的去除效率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颗粒污泥 fe(oh)3絮体 气提式序批反应器 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La掺杂和氧缺陷对CeO_(2)表面吸附As_(2)O_(3)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20
作者 卢鲲鹏 张凯华 张锴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49-1161,共13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As_(2)O_(3)(g)在Fe、La掺杂CeO_(2)(110)表面及氧缺陷LaCeO(110)表面的吸附行为,探索了LaCeO表面砷吸附能力显著高于FeCeO表面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As_(2)O_(3)(g)的吸附效果与吸附位点数量、吸附能、键长和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As_(2)O_(3)(g)在Fe、La掺杂CeO_(2)(110)表面及氧缺陷LaCeO(110)表面的吸附行为,探索了LaCeO表面砷吸附能力显著高于FeCeO表面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As_(2)O_(3)(g)的吸附效果与吸附位点数量、吸附能、键长和电荷转移密切相关。纯CeO_(2)表面的吸附主要为化学吸附,吸附能绝对值大于−4.22 eV,电荷转移量为(−0.19)−(−0.31)e,As_(2)O_(3)得到电荷带负电,起表面受主作用,因此吸附量较小。FeCeO(110)表面新增Fe顶位和Bridge-2桥位两个吸附位,其中,Fe顶位为化学吸附,Fe掺杂改变了FeCeO表面电子分布和晶格结构,但并未改变As_(2)O_(3)与FeCeO之间的电荷转移方向,因此,As_(2)O_(3)仍呈负离子形式吸附。LaCeO(110)表面新增了三个吸附位:La顶位、Bridge-3桥位和Hollow-2空位,La掺杂改变了As_(2)O_(3)与LaCeO之间的电荷转移方向,使得As_(2)O_(3)失电子呈正离子吸附,起表面施主作用,因此,吸附能力增强。无O_(2)环境下,单一O缺陷LaCeO(110)表面吸附能力低于完整LaCeO表面;有O_(2)环境下,O缺陷有利于As_(2)O_(3)的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二氧化铈 fe、La掺杂 As_(2)O_(3)吸附 O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