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e(Ⅲ)联合过氧乙酸降解水中土霉素 被引量:1
1
作者 胡虹 潘承欢 刘义青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72-1279,共8页
考察了Fe(Ⅲ)/过氧乙酸(PAA)体系对土霉素(OTC)的降解效能与机理,以及初始pH值、药剂投加量、水体基质对OTC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Fe(Ⅲ)/PAA体系降解OTC过程中,Fe(Ⅲ)与OTC发生络合形成Fe(Ⅲ)-OTC络合物,该络合物通过内部电子转移使Fe(... 考察了Fe(Ⅲ)/过氧乙酸(PAA)体系对土霉素(OTC)的降解效能与机理,以及初始pH值、药剂投加量、水体基质对OTC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Fe(Ⅲ)/PAA体系降解OTC过程中,Fe(Ⅲ)与OTC发生络合形成Fe(Ⅲ)-OTC络合物,该络合物通过内部电子转移使Fe(Ⅲ)还原为Fe(Ⅱ),生成的Fe(Ⅱ)催化PAA产生活性物种,从而加快了OTC的降解.化学探针和自由基淬灭实验结果表明,有机自由基(CH_(3)C(O)O^(·)和CH_(3)C(O)OO^(·))、HO^(·)和Fe(Ⅳ)为该体系的主要活性物种.酸性条件有利于该体系对OTC的降解,在中性及弱碱性条件下,OTC在该体系中的去除主要是由于PAA氧化作用.随着PAA、Fe(Ⅲ)投加量的提高,OTC的去除效率逐渐增加,但是其过量则会抑制OTC降解.水中Cl^(-)和天然有机物的存在会抑制OTC的降解,而NO_(3)^(-)、SO_(4)^(2-)和HCO_(3)^(-)对OTC的降解几乎没有影响.Fe(Ⅲ)/PAA体系对其他四环素类污染物也有较好的处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霉素 过氧乙酸 fe() 高级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Ⅲ)/O_3体系对草酸的催化氧化 被引量:18
2
作者 竹湘锋 徐新华 王天聪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22-325,共4页
以Fe( )为催化剂的催化臭氧氧化降解草酸结果表明:与单独臭氧氧化相比,氧化速度提高2个数量级,反应速度常数为2.64M-1·s-1;反应pH值对降解效果有决定性的影响,当pH=3.0,反应30min,草酸的去除率超过50%,而当pH=5.5时,草酸的降解效... 以Fe( )为催化剂的催化臭氧氧化降解草酸结果表明:与单独臭氧氧化相比,氧化速度提高2个数量级,反应速度常数为2.64M-1·s-1;反应pH值对降解效果有决定性的影响,当pH=3.0,反应30min,草酸的去除率超过50%,而当pH=5.5时,草酸的降解效果比较差;催化剂Fe( )的投加量对草酸的去除效果亦有很大影响,太高或太低都不利于草酸的降解;草酸的Fe( )催化臭氧反应遵循拟一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酸 催化氧化 O3 臭氧 有机废水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腐殖酸还原Fe(Ⅲ)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俊 栾富波 +1 位作者 谢丽 周琪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26,30,共5页
研究了腐殖酸还原溶解性Fe(Ⅲ)反应的影响因素,以及腐殖酸对赤铁矿、磁铁矿、针铁矿和钢渣4种含Fe(Ⅲ)矿物的还原作用,探讨了腐殖酸还原溶解性Fe(Ⅲ)的反应机制。结果表明,腐殖酸还原溶解性Fe(Ⅲ)的反应符合零级动力学方程。增加腐殖酸... 研究了腐殖酸还原溶解性Fe(Ⅲ)反应的影响因素,以及腐殖酸对赤铁矿、磁铁矿、针铁矿和钢渣4种含Fe(Ⅲ)矿物的还原作用,探讨了腐殖酸还原溶解性Fe(Ⅲ)的反应机制。结果表明,腐殖酸还原溶解性Fe(Ⅲ)的反应符合零级动力学方程。增加腐殖酸或溶解性Fe(Ⅲ)浓度、降低pH或使用可见光照射均能促进反应进行。腐殖酸能直接还原含Fe(Ⅲ)矿物生成溶解性Fe(Ⅱ),对不同含Fe(Ⅲ)矿物的还原效果依次为针铁矿>赤铁矿>磁铁矿>钢渣。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腐殖酸含有的还原性官能团酚羟基和羧基与溶解性Fe(Ⅲ)络合在一起形成稳定的螯合结构,传递电子给溶解性Fe(Ⅲ),溶解性Fe(Ⅲ)得到电子,生成溶解性Fe(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殖酸 fe() 铁矿物 还原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仲辛基苯氧乙酸萃取Fe(Ⅲ)的性能 被引量:5
4
作者 王艳芝 韩树民 李德谦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72-73,78,共3页
采用溶剂萃取法 ,研究了一种新型萃取剂———仲辛基苯氧乙酸 (CA— 12 )从盐酸介质中萃取Fe(Ⅲ )的性能。考察了萃取温度、平衡水相酸度、萃取剂初始浓度等对萃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分配比随平衡水相酸度的增加、萃取剂初始浓度的... 采用溶剂萃取法 ,研究了一种新型萃取剂———仲辛基苯氧乙酸 (CA— 12 )从盐酸介质中萃取Fe(Ⅲ )的性能。考察了萃取温度、平衡水相酸度、萃取剂初始浓度等对萃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分配比随平衡水相酸度的增加、萃取剂初始浓度的减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仲辛基苯氧乙酸从盐酸介质中萃取Fe(Ⅲ )的过程为放热过程 ,并计算得到其过程热ΔH =-2 .2 1kJ 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仲辛基苯氧乙酸 盐酸 性能 萃取 稀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Ti/Fe腐植酸吸附剂的制备表征及对As(Ⅲ)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静萍 仝云霄 +3 位作者 管振杰 杨佳静 张念 刘洋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631-1634,1638,共5页
制备了负载Ti/Fe腐植酸吸附剂,采用SEM、XRD等分析方法对负载Ti/Fe腐植酸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As(Ⅲ)进行了吸附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负载Ti/Fe腐植酸吸附剂较负载前的腐植酸,表面负载了大量类球状颗粒,内部孔道面积和表面积增加,活... 制备了负载Ti/Fe腐植酸吸附剂,采用SEM、XRD等分析方法对负载Ti/Fe腐植酸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As(Ⅲ)进行了吸附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负载Ti/Fe腐植酸吸附剂较负载前的腐植酸,表面负载了大量类球状颗粒,内部孔道面积和表面积增加,活性吸附位点的数量增大,吸附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在55℃、p H值为6、吸附平衡时间为120 min时,负载Ti/Fe腐植酸吸附剂对As(Ⅲ)有较好的吸附效果。负载Ti/Fe腐植酸吸附剂对As(Ⅲ)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吸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植酸 负载Ti/fe As()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腐植酸、EDTA、Cr(Ⅵ)调控猪粪尿废水异化Fe(Ⅲ)还原偶联VFAs的转化能力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何清明 邬红东 +1 位作者 石广军 罗颖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90-595,共6页
以人工合成Fe(OH)3作为电子受体,在猪粪尿废水中添加具有铁还原能力的菌株,厌氧恒温培养,通过对猪粪尿废水中添加不同浓度腐植酸、EDTA、Cr(Ⅵ),揭示3种典型理化因素调控猪粪尿废水中异化Fe(Ⅲ)还原偶联挥发性脂肪酸(Volatile fatty aci... 以人工合成Fe(OH)3作为电子受体,在猪粪尿废水中添加具有铁还原能力的菌株,厌氧恒温培养,通过对猪粪尿废水中添加不同浓度腐植酸、EDTA、Cr(Ⅵ),揭示3种典型理化因素调控猪粪尿废水中异化Fe(Ⅲ)还原偶联挥发性脂肪酸(Volatile fatty acids,VFAs)转化能力。结果表明,电子穿梭体腐植酸促进Fe(Ⅲ)还原,加速VFAs降解,而络合剂EDTA和重金属Cr(Ⅵ)则会阻碍Fe(Ⅲ)还原,减缓VFAs降解。虽然三种影响因子影响机理不同、途径不同,但最终Fe(Ⅲ)还原和VFAs平衡点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化fe()还原 EDTA 腐植酸 Cr(Ⅵ) VF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荧光与紫外光谱联合表征样品中猝灭剂赋存状态:以胡敏酸与Fe(Ⅲ)相互作用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卫华 伍鲧 +4 位作者 姚亮 黄显怀 王佳琴 申慧彦 薛同站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83-787,共5页
利用三维荧光-紫外光谱表征了荧光猝灭剂的赋存状态,当样品体系中存在Fe(Ⅲ)的情况下,胡敏酸会发生荧光猝灭现象,而其紫外光谱基本不受影响。考察了胡敏酸荧光强度I值(Ex/Em=300 nm/510nm)和紫外吸光度A值(UV300)的变化,I/A比值越小,说... 利用三维荧光-紫外光谱表征了荧光猝灭剂的赋存状态,当样品体系中存在Fe(Ⅲ)的情况下,胡敏酸会发生荧光猝灭现象,而其紫外光谱基本不受影响。考察了胡敏酸荧光强度I值(Ex/Em=300 nm/510nm)和紫外吸光度A值(UV300)的变化,I/A比值越小,说明水样中猝灭剂Fe(Ⅲ)浓度越高。当胡敏酸为10,15和20 mg·L^(-1)时,根据Stern-Volmer公式I/I_0=1-f_c×K_c×[c]/(1+K_c×[c])以及拟合函数I/A=f×[k/(CFe^(3+)+c)+b],拟合得到荧光猝灭常数K_c=1.08~1.15,比例系数f_c=1.10~1.14之间,胡敏酸荧光强度值与吸光度比值(I/A)及铁离子浓度(C_(Fe^(3+))相关曲线系数f=0.83~1.19,k=587.19~612.19,c=0.87~0.92,b=-87.09^-46.36,拟合曲线相关性R^2均为0.99。Stern-Volmer公式描述了Fe(Ⅲ)对胡敏酸荧光的猝灭作用,但实际样品测定时难以获得无猝灭剂时的荧光强度I_0。基于荧光强度I_0与紫外吸光度A之间的内在联系,两者比值I/A与Fe(Ⅲ)浓度c的拟合函数亦可以反映Fe(Ⅲ)对胡敏酸荧光的影响。利用拟合公式预测城市污水厂及纳污河流样品的树脂分离富集液中铁离子浓度,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实际测量值相比,铁离子浓度较高的情况下(铁离子浓度大于0.4 mg·L^(-1)时)预测结果较好,可以判断猝灭剂的存在及相应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敏酸 铁离子 荧光猝灭 非线性拟合 荧光光谱 紫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糊精—柠檬酸—Fe(Ⅲ)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8
作者 曾昭晖 张玉珍 刘永利 《首都医学院学报》 1990年第1期14-17,共4页
实验研究了糊精(或糊精水解物)-柠檬酸-Fe(Ⅲ)三元配合物的合成条件及某些化学性能。证明Fe(Ⅲ)与糊精水解产物的配合能力较糊精为强。红外光谱显示Fe(Ⅲ)与糊精和糊精水解产物所形成的配合物具有相同的配位结构。水溶液都不显示游离Fe(... 实验研究了糊精(或糊精水解物)-柠檬酸-Fe(Ⅲ)三元配合物的合成条件及某些化学性能。证明Fe(Ⅲ)与糊精水解产物的配合能力较糊精为强。红外光谱显示Fe(Ⅲ)与糊精和糊精水解产物所形成的配合物具有相同的配位结构。水溶液都不显示游离Fe(Ⅲ)离子的特效反应,在pH值达11时均未出现沉淀,说明该类化合物比较稳定。还原动力学实验证明该类配合物中Fe(Ⅲ)易被还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铁剂 糊精 柠檬酸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DDS螯合Fe(Ⅲ)活化过硫酸盐技术对TCE的降解效果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琰涤 吕树光 +3 位作者 顾小钢 邱兆富 隋倩 郭旭虹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728-1733,共6页
为解决传统Fe(Ⅱ)活化过硫酸盐过程中Fe有效性较低的问题,采用可生物降解的EDDS(乙二胺二琥珀酸)螯合Fe(Ⅲ)活化过硫酸盐处理水溶液中的TCE(三氯乙烯),考察c(过硫酸盐)、c〔Fe(Ⅲ)〕/c(EDDS)〔下称Fe(Ⅲ)/EDDS〕、溶液... 为解决传统Fe(Ⅱ)活化过硫酸盐过程中Fe有效性较低的问题,采用可生物降解的EDDS(乙二胺二琥珀酸)螯合Fe(Ⅲ)活化过硫酸盐处理水溶液中的TCE(三氯乙烯),考察c(过硫酸盐)、c〔Fe(Ⅲ)〕/c(EDDS)〔下称Fe(Ⅲ)/EDDS〕、溶液初始p H以及阴离子浓度对TCE降解效果的影响,并研究体系中产生的活性氧自由基.结果表明:c(过硫酸盐)为15.0 mmol/L、Fe(Ⅲ)/EDDS为4时,60 min内TCE去除率达99.7%;提高c(过硫酸盐)、Fe(Ⅲ)/EDDS均有利于TCE降解,但超过一定限值后对TCE去除效果增强不明显;溶液初始p H(3~11)越高,TCE去除率越低;加入Cl-、HCO3-、SO42-和NO3-4种阴离子均会抑制TCE降解,抑制程度表现为HCO3-〉Cl-〉SO42-〉NO3-;自由基清扫试验证实体系中存在SO4-·、·OH和O2-·等3种活性氧自由基,·OH对TCE的降解起主导作用.因此,EDDS螯合Fe(Ⅲ)活化过硫酸盐技术能够产生以·OH为主的活性氧自由基,从而快速高效去除水溶液中TCE,但降解过程受水质参数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E(三氯乙烯) 活化过硫酸盐 EDDS(乙二胺二琥珀酸) 螯合f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催化Fe(Ⅲ)/柠檬酸降解诺氟沙星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新慧 胡振宇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4年第1期20-23,27,共5页
研究了Fe(Ⅲ)/柠檬酸体系光降解诺氟沙星。结果表明,光催化Fe(Ⅲ)/柠檬酸可快速降解诺氟沙星,Fe(Ⅲ)/柠檬酸比增加可提高诺氟沙星降解率和HO·形成量,Fe(Ⅲ)与柠檬酸形成络合物存在一定比例性。pH为6时,诺氟沙星降解率和HO·形... 研究了Fe(Ⅲ)/柠檬酸体系光降解诺氟沙星。结果表明,光催化Fe(Ⅲ)/柠檬酸可快速降解诺氟沙星,Fe(Ⅲ)/柠檬酸比增加可提高诺氟沙星降解率和HO·形成量,Fe(Ⅲ)与柠檬酸形成络合物存在一定比例性。pH为6时,诺氟沙星降解率和HO·形成量较高。诺氟沙星浓度降低,其降解率增加,且降解过程符合准一级动力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fe() 柠檬酸 诺氟沙星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渡金属离子Mn(Ⅱ)和Fe(Ⅲ)对草酸还原Cr(Ⅵ)的催化作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田晓芳 高显超 +1 位作者 国静 兰叶青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60-164,共5页
25℃和pH3.0~5.0条件下,研究了Mn(Ⅱ)和Fe(Ⅲ)对草酸还原Cr(Ⅵ)的催化作用。结果表明:避光条件下,Mn(Ⅱ)对草酸还原Cr(Ⅵ)有显著的催化作用,光照下其催化作用进一步得到提高。然而,避光条件下Fe(Ⅲ)对草酸还原Cr(VI)的影响甚微,但在光... 25℃和pH3.0~5.0条件下,研究了Mn(Ⅱ)和Fe(Ⅲ)对草酸还原Cr(Ⅵ)的催化作用。结果表明:避光条件下,Mn(Ⅱ)对草酸还原Cr(Ⅵ)有显著的催化作用,光照下其催化作用进一步得到提高。然而,避光条件下Fe(Ⅲ)对草酸还原Cr(VI)的影响甚微,但在光照条件下,Fe(Ⅲ)表现出极优越的催化作用。溶液pH值和照射光波长对反应有显著影响,Mn(Ⅱ)和Fe(Ⅲ)的催化作用随pH值提高而减弱;紫外光照射下两金属离子的催化作用大于模拟日光照射的。因此,本研究结果对由Cr(Ⅵ)引起的土壤和水的污染治理具有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酸 六价铬 二价锰离子 三价铁离子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PO 流程中使用抗坏血酸还原 Fe(Ⅲ)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钟广义 焦荣洲 梁俊福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53-159,共7页
用30%TRPO-煤油直接萃取时,由Fe(Ⅲ)的大量萃取而引起第三相。研究了利用抗坏血酸还原高放废液中的Fe(Ⅲ)为Fe(Ⅱ)的行为,从而减少铁的萃取量,消除TRPO萃取过程中出现的第三相,同时研究了在抗坏血酸存在下... 用30%TRPO-煤油直接萃取时,由Fe(Ⅲ)的大量萃取而引起第三相。研究了利用抗坏血酸还原高放废液中的Fe(Ⅲ)为Fe(Ⅱ)的行为,从而减少铁的萃取量,消除TRPO萃取过程中出现的第三相,同时研究了在抗坏血酸存在下,TRPO萃取超铀元素及Tc的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相 TRPO 抗坏血酸 三价铁 高放废液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CDs- Fe(Ⅲ)复合荧光碳点的合成及检测氟离子的应用
13
作者 唐帅 罗亚雄 李永生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848-1852,共5页
以柠檬酸、乙二胺、水杨酸和Fe(Ⅲ)为原料,合成了一种对氟离子特异性响应的复合荧光碳点(RCDs-Fe(Ⅲ))。随后通过一系列实验,对碳点合成和氟离子检测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碳点合成最优原料配比为2 mL乙二胺、2 g柠檬酸和0.2 g水杨... 以柠檬酸、乙二胺、水杨酸和Fe(Ⅲ)为原料,合成了一种对氟离子特异性响应的复合荧光碳点(RCDs-Fe(Ⅲ))。随后通过一系列实验,对碳点合成和氟离子检测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碳点合成最优原料配比为2 mL乙二胺、2 g柠檬酸和0.2 g水杨酸;最优检测条件:反应体系溶剂为pH 5.0的盐酸溶液,Fe(Ⅲ)浓度为150 mg/L,复合碳点浓度为0.5%,碳点激发与发射波长分别为370,460 nm。在最优检测条件下,RCDs-Fe(Ⅲ)检测氟离子的线性范围为1~25 mg/L,检出限为0.82 mg/L。复合碳点测定牙膏中氟离子的结果与对比法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酸 乙二胺 水杨酸 fe() 荧光碳点 氟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异羟肟酸对Fe(Ⅲ)与羟胺反应动力学的影响
14
作者 石四维 左臣 +4 位作者 郑卫芳 晏太红 吕洪彬 刘方 朱冬冬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93-199,共7页
采用分光光度法,对硝酸体系中羟胺(HAN)还原Fe(Ⅲ)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反应速率方程为-dc(Fe(Ⅲ))/dt=k·c^(0.56)(Fe(Ⅲ))·c^(0.88)(HAN),表观速率常数k=-(4.08±0.15)×10^(-4)(mol/L)-0.44·s^(-1);并研... 采用分光光度法,对硝酸体系中羟胺(HAN)还原Fe(Ⅲ)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反应速率方程为-dc(Fe(Ⅲ))/dt=k·c^(0.56)(Fe(Ⅲ))·c^(0.88)(HAN),表观速率常数k=-(4.08±0.15)×10^(-4)(mol/L)-0.44·s^(-1);并研究了乙异羟肟酸(AHA)与Fe(Ⅲ)络合对该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结果显示,反应速率方程变为-dc(Fe(Ⅲ))/dt=-(2.83×10-4-536c3(AHA))·c^(0.76)(Fe(Ⅲ))·c^(0.60)(HAN),反应速率常数随AHA浓度增大而降低,且与AHA浓度的3次方成线性关系,Fe(Ⅲ)浓度对反应速率影响增大,而HAN浓度对反应速率影响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 羟胺 乙异羟肟酸 络合 氧化还原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Ⅲ)强化单宁酸原位修复Cr(Ⅵ)污染含水层反应机理及效能 被引量:3
15
作者 滑钰铎 秦雪铭 +1 位作者 杨新如 赵勇胜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94-1302,共9页
研究Fe(Ⅲ)对单宁酸(TA)原位修复含水层Cr(Ⅵ)污染的反应机理及效能.结果表明,Fe(Ⅲ)通过与单宁酸配合可有效提高单宁酸对Cr(Ⅵ)污染含水层的修复效率.单宁酸分子中邻苯三酚结构中两个相邻的酚羟基与Fe(Ⅲ)配合并提供电子,因此修复1 mol... 研究Fe(Ⅲ)对单宁酸(TA)原位修复含水层Cr(Ⅵ)污染的反应机理及效能.结果表明,Fe(Ⅲ)通过与单宁酸配合可有效提高单宁酸对Cr(Ⅵ)污染含水层的修复效率.单宁酸分子中邻苯三酚结构中两个相邻的酚羟基与Fe(Ⅲ)配合并提供电子,因此修复1 mol Cr(Ⅵ)至少需要9 mol单宁酸;若使Fe(Ⅲ)达到最好的强化效果,则要求n(TA)∶n(Fe(Ⅲ))=3∶5,此时单宁酸-Fe(Ⅲ)结构最稳定,储存容量最大.在Cr(Ⅵ)污染被修复后,Fe(Ⅲ)在单宁酸的作用下形成稳定的FeOOH,对Cr(Ⅲ)进行吸附并形成共沉淀,从而达到去除总Cr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宁酸/fe()体系 Cr(Ⅵ)还原 原位修复 铁铬共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酸性及抗离子干扰氮掺杂碳量子点检测Fe(Ⅲ)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永俊 黄加玲 +5 位作者 曹功勋 刘凤娇 满珊 骆嘉燚 黄昭景 李顺兴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71-276,共6页
以柠檬酸和甲基红分别为碳源和氮源,采用一锅法一步水热制备尺寸均匀(平均3.99 nm)、表面富含酚羟基、氨基、羧基等功能团的氮掺杂碳量子点(Fe-N-CQDs),该材料有良好的水分散性、酸碱缓冲性和Fe(Ⅲ)的强选择性。以Fe-N-CQDs为荧光传感器... 以柠檬酸和甲基红分别为碳源和氮源,采用一锅法一步水热制备尺寸均匀(平均3.99 nm)、表面富含酚羟基、氨基、羧基等功能团的氮掺杂碳量子点(Fe-N-CQDs),该材料有良好的水分散性、酸碱缓冲性和Fe(Ⅲ)的强选择性。以Fe-N-CQDs为荧光传感器,可在低pH值(1.5)和常见金属阳离子(0.5 mmol/L,Zn^(2+)、Cr^(3+)、Ca^(2+)、Hg^(2+)、Ni^(2+)、Na^(+)、Mg^(2+)、Al^(3+)、Cd^(2+)、Co^(2+)、Mn^(2+)、Zn^(2+)、Fe^(2+)、Cu^(2+)、Pb^(2+))共存条件下,对富含金属的酸性废水、酸化保存的天然水样中Fe(Ⅲ)实现准确的荧光识别检测,线性范围和检出限分别为2.3~200μmol/L和2.3μmol/L。为酸性环境水体中Fe(Ⅲ)的检测提供有效的荧光探针,解决CQDs选择性不强及不适用于低pH值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量子点 氮掺杂 耐酸性 抗离子干扰 fe()荧光识别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革鞣液中有机配体对Cr(Ⅲ)加碱沉淀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胡利珍 马宏瑞 +1 位作者 王颖勃 徐静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49-354,共6页
选用代表性蒙囿剂甲酸和柠檬酸以及皮胶原的水解产物明胶为对象,研究了这3种有机配体对Cr(Ⅲ)碱沉淀过程和耐碱性的影响分析,同时采用紫外可见光光谱及凝胶渗透色谱(GPC)对不同pH条件下的配合物变化进行了识别,分析了相应碱沉淀物热失... 选用代表性蒙囿剂甲酸和柠檬酸以及皮胶原的水解产物明胶为对象,研究了这3种有机配体对Cr(Ⅲ)碱沉淀过程和耐碱性的影响分析,同时采用紫外可见光光谱及凝胶渗透色谱(GPC)对不同pH条件下的配合物变化进行了识别,分析了相应碱沉淀物热失重特点.研究结果表明:3种有机配体对Cr(Ⅲ)有不同程度的络合作用,形成的配合物的稳定性有较大差异,其稳定性与配合物的耐碱性顺序一致,依次顺序为:柠檬酸>明胶>甲酸.鞣制废水中铬与羟基羧酸型蒙囿剂络合是其难以去除的主要原因,胶原水解产物也会影响沉淀效果,同时发现有机配体与Cr(Ⅲ)可协同沉淀,鞣制废水中铬的彻底去除需先破除铬的络合物稳定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酸 柠檬酸 明胶 Cr() 碱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酸型螯合树脂对Al^(3+)和Fe^(3+)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钟世杰 刘谋盛 +1 位作者 王平艳 王海龙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74-176,183,共4页
利用氯甲基化和亲核取代反应,制备了水杨酸型螯合树脂,并用FT-IR分析方法对其进行了检测。将所合成的树脂作为吸附材料,分别对Al^(3+)和Fe^(3+)溶液进行吸附实验,主要考察了吸附时间、温度及pH值等对树脂吸附性能的影响,得到了Al^(3+)和... 利用氯甲基化和亲核取代反应,制备了水杨酸型螯合树脂,并用FT-IR分析方法对其进行了检测。将所合成的树脂作为吸附材料,分别对Al^(3+)和Fe^(3+)溶液进行吸附实验,主要考察了吸附时间、温度及pH值等对树脂吸附性能的影响,得到了Al^(3+)和Fe^(3+)的最佳吸附条件。在Al^(3+)和Fe^(3+)最佳吸附条件下,改变吸附剂的质量,进行树脂对Al^(3+)和Fe^(3+)混合溶液的吸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树脂不仅可以同时吸附这2种离子,而且对这2种离子的吸附质量相差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酸型螯合树脂 Al3+离子 fe3+离子 吸附率 吸附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Fe/SDC电池阳极材料的制备和性能表征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长玉 吕喆 +2 位作者 刘丽丽 刘志明 苏文辉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181-1184,共4页
采用硝酸盐-柠檬酸法合成了具有高比表面积的一系列Ni-Fe氧化物和电解质Ce0.8Sm0.2O1.9(SDC),利用上述材料制备出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复合阳极材料Ni-Fe/SDC,并对其微结构和相关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复合阳极材料与电解质SDC... 采用硝酸盐-柠檬酸法合成了具有高比表面积的一系列Ni-Fe氧化物和电解质Ce0.8Sm0.2O1.9(SDC),利用上述材料制备出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复合阳极材料Ni-Fe/SDC,并对其微结构和相关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复合阳极材料与电解质SDC具有较高的热匹配性,以其作为SOFC的阳极,氢气为燃料,其单电池表现出优异的性能,700℃电池输出功率密度最高可达90.6mW·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Ni-fe/SDC阳极 电化学性能 硝酸盐-柠檬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酸低聚异麦芽糖铁(Ⅲ)配合物的合成及组成结构 被引量:2
20
作者 朱益波 张建华 毛忠贵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6-68,共3页
以柠檬酸、低聚异麦芽糖和三氯化铁合成柠檬酸低聚异麦芽糖铁(Ⅲ)配合物,并对其理化性质、组成和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配合物是以铁核β FeOOH为核心,柠檬酸、葡聚糖在其表面配合而成的表面配合物.其在水中的溶解度约为26.8g,... 以柠檬酸、低聚异麦芽糖和三氯化铁合成柠檬酸低聚异麦芽糖铁(Ⅲ)配合物,并对其理化性质、组成和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配合物是以铁核β FeOOH为核心,柠檬酸、葡聚糖在其表面配合而成的表面配合物.其在水中的溶解度约为26.8g,在pH2~14的范围内不易产生沉淀,铁质量分数高达39.3%,有望成为人体利用度较高的补铁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酸 低聚异麦芽糖 三氯化铁 合成 配合物 组成结构 补铁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