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搅拌摩擦加工及T6处理对Al-Si-Fe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陈胜迁 郑志斌 +2 位作者 宋新华 唐辉 杨壹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8-176,共9页
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拉伸测试等研究了搅拌摩擦加工及T6处理对Al-Si-Fe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搅拌摩擦加工后,合金中的富铁相和共晶硅由粗大的板条状转变成细小的颗粒状和短棒状。其中,富铁相的平均长... 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拉伸测试等研究了搅拌摩擦加工及T6处理对Al-Si-Fe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搅拌摩擦加工后,合金中的富铁相和共晶硅由粗大的板条状转变成细小的颗粒状和短棒状。其中,富铁相的平均长度和长径比分别降低了96.5%和81.5%,细化效果优于共晶硅。T6处理后,富铁相和共晶硅发生了明显的圆整化和球化,基本消除了尖角、平直等轮廓,形状系数进一步提高。同时,富铁相中的Fe/Si比例降低,促进了富铁相类型的转变。随着固溶时间的延长,富铁相和共晶硅的长径比均略有降低,而富铁相的面积分数和长度略有降低,这是Fe、Si在基体中的溶解造成的。T6处理后,合金的强度显著提高,但塑性降低。当固溶时间为3 h时,合金的综合性能达到最佳,其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分别达到300 MPa、230 MPa和1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摩擦加工 al-si-fe合金 富铁相 微观组织演变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Eu对Al-Mg-Si-Fe合金显微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陈海燕 潘美诗 +3 位作者 邓权威 龙协 黄小汉 王超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0-166,共7页
开发具有高强和高导电、导热特性的铝合金,是实现铝合金材料在电气电子、散热工业应用的关键。针对这些需求,系统研究Al-Mg-Si-Fe合金中加入微量Eu对真空压铸制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添加0.05%~0.25%(质量分数,下同)Eu的合... 开发具有高强和高导电、导热特性的铝合金,是实现铝合金材料在电气电子、散热工业应用的关键。针对这些需求,系统研究Al-Mg-Si-Fe合金中加入微量Eu对真空压铸制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添加0.05%~0.25%(质量分数,下同)Eu的合金变质效果呈先增强后减弱的变化规律,其中加入量为0.15%合金时晶粒明显被细化,脆性(FeSiAl)共晶相和长板状共晶Si的析出被抑制,同时减少Mg在铝基体中固溶度,降低合金的晶格畸变,导致合金的力学性能、导电和导热性能同时获得改善。Al-Mg-Si-Fe-0.15Eu合金的导热系数为68.50 mm^(2)/s,导电率为51.4%ICAS,抗拉强度为148 MPa,伸长率达到16.20%。与原始Al-Mg-Si-Fe铸态合金相比,导热系数增加12.50 mm^(2)/s,导电率提高了1.4%ICAS,抗拉强度提高了20 MPa,伸长率增加了5.4%,合金拉伸断口形貌从准解理断裂变为韧性断裂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Mg-si-fe铝合金 稀土变质 力学性能 导电性能 导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10Ni-10Cr-xAl-1Si合金预氧化组织和抗高温氧化研究
3
作者 赵锦毓 吴长军 +1 位作者 刘亚 苏旭平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9-95,104,共8页
研究了Fe-10Ni-10Cr-xAl-1Si(x=0,2,4,6wt%)合金在1000℃和10^(-20)atm氧气压力下的氧化行为,通过循环氧化实验测试了其高温抗氧化性。结果表明,当不添加铝时,氧化合金表面形成连续的Cr_(2)O_(3)膜,最外层为少量FeCr_(2)O_(4)尖晶石,内... 研究了Fe-10Ni-10Cr-xAl-1Si(x=0,2,4,6wt%)合金在1000℃和10^(-20)atm氧气压力下的氧化行为,通过循环氧化实验测试了其高温抗氧化性。结果表明,当不添加铝时,氧化合金表面形成连续的Cr_(2)O_(3)膜,最外层为少量FeCr_(2)O_(4)尖晶石,内层为树枝状SiO_(2);当添加2wt%Al时,Al_(2)O_(3)在SiO_(2)内侧生长,SiO_(2)量减少;当添加4wt%Al时,氧化膜的结构与添加2wt%Al时相似,氧化程度加深,表现为氧化膜厚度增加,Al_(2)O_(3)以树枝状形式存在;当Al含量为6wt%时,在合金表面形成连续且完整的Al_(2)O_(3)膜。未经预氧化和预氧化5 h后的样品在1000℃下氧化300 h,未经预氧化处理的合金氧化增重较大,添加铝的合金经预氧化处理后氧化增重显著降低。添加6wt%Al的试样单位面积增重最小,耐高温氧化性能最好。其中,Al_(2)O_(3)膜起到了阻止氧气进入合金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氧化 fe-Ni-Cr-al-si 氧化薄膜 循环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Sr对Al-8Si-0.3Mg-0.5Mn铝合金铸态组织与拉伸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王强 刘文君 +4 位作者 杨琴 徐小敏 王志白 向多 马云峰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1-176,共6页
以汽车后地板用Al-8Si-0.3Mg-0.5Mn合金为基础,研究微量(质量分数为0.001%~0.008%)Sr添加对铝合金铸态组织与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微量Sr添加可有效改善铝合金组织中的共晶Si和含Fe相形貌,轻微细化α-Al组织,提高合金的塑性;随着S... 以汽车后地板用Al-8Si-0.3Mg-0.5Mn合金为基础,研究微量(质量分数为0.001%~0.008%)Sr添加对铝合金铸态组织与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微量Sr添加可有效改善铝合金组织中的共晶Si和含Fe相形貌,轻微细化α-Al组织,提高合金的塑性;随着Sr含量的增加,组织中的共晶Si形貌由粗大的针片状转变为细小纤维状,含Fe相形貌由骨骼状转变为无定形的细小块状;微量Sr添加对合金抗拉强度的影响较小,但极大提高了合金的延伸率,当Sr含量由0.001%增加到0.008%时,合金断后伸长率增加约41%。添加的Sr元素在凝固界面前沿的偏聚,不仅阻碍了共晶Si的长大,也抑制了含Fe相的生长,使合金组织细化,变形协调能力提高。此外,对不同Sr含量下的合金断口形貌进行分析,进一步研究了合金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si系铝合金 SR 共晶si fe 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C-Mn-Si-Al双相钢两相区加热过程中的奥氏体相变行为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谢钊远 林关强 +1 位作者 王定峰 蓝慧芳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27-130,共4页
采用Dictra软件模拟与实验验证相结合,研究了不同加热条件下铁素体+渗碳体向奥氏体的相变过程,重点分析了渗碳体溶解规律及其对奥氏体相变动力学的影响规律,借助场发射电子探针对不同加热路径下的铁素体及马氏体组织形貌及元素分布进行... 采用Dictra软件模拟与实验验证相结合,研究了不同加热条件下铁素体+渗碳体向奥氏体的相变过程,重点分析了渗碳体溶解规律及其对奥氏体相变动力学的影响规律,借助场发射电子探针对不同加热路径下的铁素体及马氏体组织形貌及元素分布进行观测,使用透射电镜对渗碳体和残余奥氏体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慢速加热至740℃长时间等温与加热至780℃较短时间等温对比发现,虽然渗碳体刚溶解完全时的奥氏体分数相差不大,但在渗碳体溶解的过程中,奥氏体相变的方式不尽相同。在慢速加热条件下,铁素体晶界处为奥氏体优先形核地点;快速加热条件下,由于形核驱动力提高,铁素体晶粒内部的渗碳体处同样可以形核。740℃等温结合快速加热,获得了马氏体与残余奥氏体的“壳-核”组织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C-Mn-si-al 渗碳体溶解 奥氏体相变 残余奥氏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高频应用的Fe-Si-Al软磁粉芯制备工艺改进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学斌 熊汉武 +4 位作者 吴鹏 曾旭东 杨富尧 邹中秋 苏海林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7-493,共7页
为了提升Fe-Si-Al软磁粉芯的抗饱和性能,解决高频下产生较大的磁损耗等问题,本研究利用Al3+水解法制备了氧化铝包覆小粒径Fe-Si-Al粉末制备软磁粉芯工艺,探究了铝源液中氧化铝含量和成型压强对软磁粉芯高频磁性能的影响。运用扫描电子... 为了提升Fe-Si-Al软磁粉芯的抗饱和性能,解决高频下产生较大的磁损耗等问题,本研究利用Al3+水解法制备了氧化铝包覆小粒径Fe-Si-Al粉末制备软磁粉芯工艺,探究了铝源液中氧化铝含量和成型压强对软磁粉芯高频磁性能的影响。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经不同氧化铝含量的铝源液水解物包覆处理的Fe-Si-Al粉末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借助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包覆层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氧化铝含量增加,由包覆层引起的结构退磁场逐渐增大,软磁粉芯的有效磁导率减小,抗磁饱和性能改善;成型压强主要通过影响粉芯内部的气隙率和包覆层的质量来影响粉芯磁性能,压强越大,气隙率越小,有效磁导率越大,但压强过大会破坏粉末表面包覆层,恶化磁性能。经测定氧化铝含量为2.0 wt%、成型压强为1 860 MPa时获得的软磁粉芯的有效磁导率约为60;外加直流磁场强为8 000 A/m时,粉芯的有效磁导率百分比(%μe)高达63.84%;200 kHz/50 mT条件下磁损耗为235.7 mW/c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si-al软磁粉芯 高频 绝缘包覆 磁损耗 抗磁饱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元素对Al-Si系再生铝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机理及其控制技术研究
7
作者 孟达 夏岽尊 +2 位作者 范玉虎 薛帅 闫亮亮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7-13,共7页
Al-Si系铸造铝合金以其良好的铸造工艺性,高强度、耐磨和抗腐蚀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交通、建筑车等具有轻量化需求的行业。同时Al-Si系铸造铝合金可多次循环利用,具有显著的经济优势。然而,铝合金在循环使用过程中的Fe... Al-Si系铸造铝合金以其良好的铸造工艺性,高强度、耐磨和抗腐蚀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交通、建筑车等具有轻量化需求的行业。同时Al-Si系铸造铝合金可多次循环利用,具有显著的经济优势。然而,铝合金在循环使用过程中的Fe元素杂质累积问题,影响了其品质和综合性能。综述了Fe含量对铝合金微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机理,并对添加元素中和法、熔体处理法以及热处理方法对Fe元素的控制进行了论述,对铝合金中Fe杂质元素的控制方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si系铸造铝合金 fe元素 元素中和法 熔体处理法 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p/Al-Fe-V-Si复合材料组织与性能的热稳定性 被引量:11
8
作者 贺毅强 陈振华 +3 位作者 王娜 郝亮 陈志钢 陈刚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33-438,共6页
为研究SiCP/Al-Fe-V-Si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对多层喷射沉积技术制备的SiC颗粒增强Al-Fe-V-Si合金经过不同温度下的热稳定性实验后进行了硬度检测,并对其显微组织进行了电镜观察。结果表明:随着基体合金材料中Fe含量的提高,复合材料的组... 为研究SiCP/Al-Fe-V-Si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对多层喷射沉积技术制备的SiC颗粒增强Al-Fe-V-Si合金经过不同温度下的热稳定性实验后进行了硬度检测,并对其显微组织进行了电镜观察。结果表明:随着基体合金材料中Fe含量的提高,复合材料的组织和力学性能具有更好的高温稳定性。添加SiC颗粒后,SiC颗粒向基体中注入Si,由于基体中Si浓度的提高,减慢了合金中第二相弥散粒子的粗化和分解,与未添加SiC颗粒的合金材料相比,添加SiC颗粒复合材料的组织和力学性能具有更好的高温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喷射沉积 siC al-fe-V-si合金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颗粒增强Al-Fe-V-Si复合材料的SiC/Al界面形貌 被引量:14
9
作者 贺毅强 王娜 +3 位作者 乔斌 冯立超 陈志钢 陈振华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302-1308,共7页
采用喷射沉积工艺制备SiCp/Al-Fe-V-Si复合材料,并通过热压和热轧工艺对沉积坯进行致密化;通过高分辨电镜观察其SiC/Al界面形貌,并对比热暴露后的界面形貌。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主要存在两种SiC/Al界面,一种是厚度为3nm左右的晶态Si界面层... 采用喷射沉积工艺制备SiCp/Al-Fe-V-Si复合材料,并通过热压和热轧工艺对沉积坯进行致密化;通过高分辨电镜观察其SiC/Al界面形貌,并对比热暴露后的界面形貌。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主要存在两种SiC/Al界面,一种是厚度为3nm左右的晶态Si界面层,且在界面附近的基体中生成细小的Al4C3相;另一种是厚度为5nm的非晶态SiO2界面层,部分溶解的SiC颗粒向附近Al基体中注入游离态的Si,在界面附近形成Si的浓度梯度;两种界面都具有良好的润湿性,界面结合强度高;经640℃热暴露10h后,SiC/Al界面处生成的粗大Al4C3脆性相降低界面结合强度,从而降低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热铝合金 al-fe-V-si复合材料 siC颗粒 喷射沉积 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Si-Al系合金粉微波吸收特性 被引量:19
10
作者 曹琦 龚荣洲 +1 位作者 冯则坤 聂彦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24-529,共6页
采用扁平化工艺以及绝缘包覆工艺对铁硅铝系软磁合金粉末进行改性。对实验样品进行扫描电镜分析,观察颗粒形貌对材料性能的影响;探讨球磨时间以及不同绝缘介质含量对于材料电磁性能的影响规律。根据单层吸波材料(含导电衬底)对电磁... 采用扁平化工艺以及绝缘包覆工艺对铁硅铝系软磁合金粉末进行改性。对实验样品进行扫描电镜分析,观察颗粒形貌对材料性能的影响;探讨球磨时间以及不同绝缘介质含量对于材料电磁性能的影响规律。根据单层吸波材料(含导电衬底)对电磁波的反射率公式的分析以及对不同样品反射率的计算可知,球磨扁平化工艺以及绝缘包覆工艺可有效地改善铁硅铝金属粉末的微波吸收性能。经改性后的铁硅铝系软磁金属粉末在1.0~3.5GHz频段具有较好的吸波性能,可应用于抗电磁干扰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sial系合金 扁平化处理 包覆工艺 反射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Mg和Cu对Al-Fe-V-Si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林林 肖于德 +1 位作者 周娟 黎文献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74-880,共7页
采用OM、SEM、XRD、力学拉伸实验、硬度测试等手段研究了单独添加Mg及同时添加Mg和Cu对铸态Al-Fe-V-Si合金及其热挤压棒材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Mg可以明显细化Al-Fe-V-Si合金的铸态组织,改善铝铁相的形貌与分布,还... 采用OM、SEM、XRD、力学拉伸实验、硬度测试等手段研究了单独添加Mg及同时添加Mg和Cu对铸态Al-Fe-V-Si合金及其热挤压棒材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Mg可以明显细化Al-Fe-V-Si合金的铸态组织,改善铝铁相的形貌与分布,还有利于提高合金的硬度与强度;同时添加Mg和Cu时,Cu部分抵消了Mg的细化作用,但经过热处理后,Mg2Si、Al2Cu和Al2CuMg相的形成,使合金的硬度与强度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fe-V-si合金 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固态成型Al-Si-Fe合金的组织及性能 被引量:8
12
作者 赵树国 袁晓光 +1 位作者 李胜 于海朋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4-38,共5页
采用半固态成型技术制备了Al-17Si-5Fe-3Mn-4Cu-1Mg(质量分数/%)合金,分析了合金的微观组织,检测了合金的力学性能,研究了合金的高温磨损行为。结果表明:经过半固态成型后,合金第二相发生了明显细化,尖角钝化,且分布更均匀;常温极限抗... 采用半固态成型技术制备了Al-17Si-5Fe-3Mn-4Cu-1Mg(质量分数/%)合金,分析了合金的微观组织,检测了合金的力学性能,研究了合金的高温磨损行为。结果表明:经过半固态成型后,合金第二相发生了明显细化,尖角钝化,且分布更均匀;常温极限抗拉强度达到了239.6MPa,伸长率达到了2.0%;150℃干磨和润滑条件下的磨损失重分别是390铝合金的30.78%和3.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固态成型 alsi-fe合金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凝固Al-Fe-V-Si合金喷射沉积坯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 被引量:8
13
作者 肖于德 钟掘 +1 位作者 黎文献 马正青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869-1875,共7页
用喷射沉积法制备快凝Al-8.5Fe-1.3V-1.7Si合金沉积坯,通过金相、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扫描电镜、拉伸力学性能测试等分析手段研究快凝Al-Fe-V-Si合金喷射沉积坯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喷射沉积Al-Fe-V-Si合金坯是由形状大小... 用喷射沉积法制备快凝Al-8.5Fe-1.3V-1.7Si合金沉积坯,通过金相、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扫描电镜、拉伸力学性能测试等分析手段研究快凝Al-Fe-V-Si合金喷射沉积坯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喷射沉积Al-Fe-V-Si合金坯是由形状大小不同的雾化液滴沉积凝固微区(粉末)构成,也存在大量的孔隙和原始粉末界面。沉积坯主要由α(Al)+Al12(Fe,V)3Si(bcc,a≈1.260nm)的两相混合组织构成,细小的Al12(Fe,V)3Si球形颗粒均匀分布在α(Al)基体上,但不同粉末内部组织形态存在差异,使沉积坯表现出组织微观不均匀性。喷射沉积坯的力学性能与坯体致密度存在强烈的依赖关系,大量孔隙和原始粉末界面的存在使得坯体强度和塑性都处于较低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fe—V—si合金 耐热铝合金 喷射沉积 快速凝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Si-Al合金的制备及其微波电磁性能 被引量:6
14
作者 徐一可 沈春英 +1 位作者 冯永宝 丘泰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6-69,共4页
以高纯Fe、Si、Al粉为原料,采用机械合金化法制备Fe-Si-Al合金粉末。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和矢量网络分析仪分别研究了机械合金化产物的相结构、形貌和Fe-Si-Al合金吸波材料在1~18GHz内的电磁性能。结果表明:采用机械合金化方法,... 以高纯Fe、Si、Al粉为原料,采用机械合金化法制备Fe-Si-Al合金粉末。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和矢量网络分析仪分别研究了机械合金化产物的相结构、形貌和Fe-Si-Al合金吸波材料在1~18GHz内的电磁性能。结果表明:采用机械合金化方法,球磨时间为80h时制备得到了块状Fe-Si-Al合金粉末,并且得到的Fe-Si-Al合金粉末比原始铁粉具有较低的介电常数实部和虚部,其磁导率实部和虚部也有所增加。Fe-Si-Al合金吸波材料在低频具有优异的吸波性能,吸波材料厚度为3mm时,在2~4GHz频段内具有较低的反射率,在3GHz处的最小反射率为-16dB。随着厚度的增加,Fe-Si-Al合金吸波材料的最大吸收峰由高频向低频移动,同时吸收峰的宽度变窄,最小反射率减小,吸波能力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波材料 fe-si-al合金 机械合金化 磁导率 介电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及时效对Fe-Al-Si阻尼合金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宁 黄勇 +1 位作者 文玉华 黄姝珂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08-210,214,共4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Fe-Al二元阻尼合金的阻尼性能和力学性能,并认识在较高温度下长时间使用对其阻尼性能的影响,利用倒扭摆、拉伸、光学金相等方法测试了微量Si元素和不同时效时间对Fe-Al基合金阻尼性能、力学性能、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 为了进一步提高Fe-Al二元阻尼合金的阻尼性能和力学性能,并认识在较高温度下长时间使用对其阻尼性能的影响,利用倒扭摆、拉伸、光学金相等方法测试了微量Si元素和不同时效时间对Fe-Al基合金阻尼性能、力学性能、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Fe-Al合金中添加少量Si元素,合金的阻尼性能、力学性能优于Fe-Al合金,晶粒也得到明显细化.350℃长时间时效前后,实验合金的阻尼性能、力学性能、微观组织保持稳定.Fe-Al-Si阻尼合金具有更加全面的阻尼和力学性能,并可在350℃下长时间使用,应用范围更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尼合金 阻尼性能 fe-al-si 时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凝固Al-Si-Fe-Cu-Mg合金的热稳定性 被引量:5
16
作者 袁晓光 崔成松 +2 位作者 徐达鸣 李庆春 任露泉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1998年第3期7-11,共5页
研究了快凝Al-Si-Cu-Mg合金在不同热暴露温度下的热稳定性。维氏硬度测试结果表明:合金长时间在150℃下热暴露时,硬度降低程度很小,而温度为300℃时硬度呈显著降低趋势;微观组织分析发现:热暴露温度为150℃时... 研究了快凝Al-Si-Cu-Mg合金在不同热暴露温度下的热稳定性。维氏硬度测试结果表明:合金长时间在150℃下热暴露时,硬度降低程度很小,而温度为300℃时硬度呈显著降低趋势;微观组织分析发现:热暴露温度为150℃时,合金基体基本未发生再结晶,而300℃时出现了大量再结晶组织;合金中的第二相形态在热暴露过程中基本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凝固 微观组织 热稳定性 铝硅合金 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含量对Al-Si-Fe合金微观组织及内耗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罗兵辉 谢佑卿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1-54,共4页
采用快速冷凝粉末包套挤压工艺制备了含铁量分别为 1.2 %和 3.5 %的Al 11%Si Fe合金。研究了这两合金在挤压和退火状态下的微观组织特征和内耗行为 ,解释了Fe含量及其析出相、热处理状态等对内耗的影响 ,提出了该合金系在 6 0~ 2 5 0... 采用快速冷凝粉末包套挤压工艺制备了含铁量分别为 1.2 %和 3.5 %的Al 11%Si Fe合金。研究了这两合金在挤压和退火状态下的微观组织特征和内耗行为 ,解释了Fe含量及其析出相、热处理状态等对内耗的影响 ,提出了该合金系在 6 0~ 2 5 0℃温度范围产生内耗峰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凝固 微观组织 内耗 al-si-fe合金 铁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共晶铝硅合金中Al-Si-Mn-Fe相的形态影响因素 被引量:4
18
作者 贾雨 赵平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14-216,共3页
在 Al- 2 2 % Si合金中分别加入 0 .96 % Fe,0 .6 7% Mn和 1% Fe,1.5 0 % Mn;用浇注不同厚度的试样并观察金相组织的方法 ,了解和比较了不同 Mn/ Fe比和不同冷却速度对于合金中 Al- Si- Mn- Fe相形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 Mn含量... 在 Al- 2 2 % Si合金中分别加入 0 .96 % Fe,0 .6 7% Mn和 1% Fe,1.5 0 % Mn;用浇注不同厚度的试样并观察金相组织的方法 ,了解和比较了不同 Mn/ Fe比和不同冷却速度对于合金中 Al- Si- Mn- Fe相形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 Mn含量和冷却速度的提高 ,针状铁相转变为粒状并得到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共晶铝硅合金 AI-si-Mn-fe 组织形态 金相组织 冷却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涂工艺对超音速火焰喷涂Al-Cu-Fe-Si准晶合金涂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蔡明伟 曲寿江 +1 位作者 魏先顺 沈军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3-78,共6页
目的使用活性燃烧高速燃气喷涂(AC-HVAF)方法制备高质量的Al-Cu-Fe-Si准晶涂层,研究喷涂工艺对涂层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气雾化Al-Cu-Fe-Si准晶合金粉末,利用AK02T型AC-HVAF喷涂系统制备Al-Cu-Fe-Si准晶涂层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及扫描... 目的使用活性燃烧高速燃气喷涂(AC-HVAF)方法制备高质量的Al-Cu-Fe-Si准晶涂层,研究喷涂工艺对涂层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气雾化Al-Cu-Fe-Si准晶合金粉末,利用AK02T型AC-HVAF喷涂系统制备Al-Cu-Fe-Si准晶涂层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及扫描电镜观察分析准晶合金粉末和涂层的组织与结构,通过电化学工作站、显微硬度计和接触角测试仪等手段分析准晶合金涂层的耐蚀性、显微硬度及抗粘性能。结果对气雾化准晶Al-Cu-Fe-Si合金粉末的研究发现,冷却速率显著影响准晶合金粉末的组织,在冷却速率较快的粉末中形成胞状晶组织,准晶I相含量较高。对准晶合金涂层进行热处理,高温退火显著提高了涂层的硬度,950℃退火12 h后,硬度值达到(724±153)HV0.1。分别对准晶合金涂层和基体45~#钢的接触角进行测量,准晶合金涂层的接触角最大为95°,而45~#钢的仅为79°。通过电化学工作站测试比较涂层的耐蚀性,发现在3.5%(质量分数)的Na Cl溶液中,喷涂在45~#钢和5052铝合金基体上的涂层腐蚀电流密度J_(corr)分别为6.8×10^(-6),2.0×10^(-7)A/cm^2。结论不同粒径的气雾化准晶合金粉末的相组成不同,选择合适的粒径是保证铝基准晶合金涂层质量的前提。对涂层进行合适的热处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涂层的显微硬度,铝基准晶合金涂层的接触角较45~#钢的高,提高了基体的抗粘性。不同基体上制备的准晶合金涂层的耐蚀性有很大差异,5052铝合金基体上的准晶涂层耐蚀性优于喷涂在45~#钢基体上的涂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Cu-fe-si准晶涂层 超音速火焰喷涂 显微硬度 耐腐蚀性能 抗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凝固Al-Fe-V-Si-Nd合金中纳米相转变动力学 被引量:3
20
作者 庞华 邓江宁 +1 位作者 张宝金 曾梅光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87-490,共4页
应用M ssbauer谱 ,X射线衍射 (XRD)和差式扫描量热法 (DSC)研究了颗粒弥散的快速凝固Al 4.3Fe 0 .7V 1.7Si 1.0Nd(摩尔分数 ,% )合金中纳米相的转变和相变动力学 ,并用Arrami公式X =1-exp(-Ktn)计算了纳米相转变的激活能。结果表明 :快... 应用M ssbauer谱 ,X射线衍射 (XRD)和差式扫描量热法 (DSC)研究了颗粒弥散的快速凝固Al 4.3Fe 0 .7V 1.7Si 1.0Nd(摩尔分数 ,% )合金中纳米相的转变和相变动力学 ,并用Arrami公式X =1-exp(-Ktn)计算了纳米相转变的激活能。结果表明 :快速凝固纳米合金在加热过程中发生Al8Fe4 Nd相向α Al13 (Fe,V) 3 Si相转变 ,α Al13 (Fe,V) 3 Si相生成所需的激活能E =(2 .48± 0 .0 9)eV ,与Fe原子在α Al中的扩散激活能相一致 ,说明α Al13 (Fe ,V) 3 Si相的形核长大主要由Fe原子的体扩散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fe-V-si-Nd合金 快速凝固 纳米相转变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