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0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Lard Enriched with n-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on Serum Lipid Composition in Rats 被引量:1
1
作者 Shi Bao-ming Bai Guang-dong +4 位作者 Bai Yong-song Lang Jing Xu xuan Sun Yu-chen Shan An-shan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19年第4期39-47,共9页
This study evaluated the lard enriched with n-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s)on serum lipid composition in rats.The experiment contained two parts:(A)20 crossed pigs(Landrace×Min,60±2 kg)were assigned r... This study evaluated the lard enriched with n-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s)on serum lipid composition in rats.The experiment contained two parts:(A)20 crossed pigs(Landrace×Min,60±2 kg)were assigned randomly into two dietary groups:a control group and a group fed the diet added 10%linseed based on the control diet.This part lasted 56 days 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evels of the total n-3 PUFA in lard were improved approximately 2-fold(p<0.05),when pigs were fed 10% flaxseed compared to a control diet of corn.The lard taken from pigs was melted and preserved for rat experiment;(B)45 Sprague-Dawley rats at day 36 were randomly fed one of three diets for 42 days:the diet without added fat,the diet contained 10% common lard from pigs fed a conventional corn ration and the diet contained 10% lard enriched with n-3 PUFA from pigs fed 10% flaxseed.Rats fed lard significantly increased(p<0.05)serum cholesterol levels compared with rats maintained on a diet without lard.However,rats fed the lard enriched with n-3 PUFA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 level of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in serum(p<0.05)and better hepatic antioxidant defense capacities,when compared with rats fed common lard(p<0.05).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igs fed diet with n-3 PUFA produced lard enriched with n-3 PUFA and thus provided positive health benefits to the consum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IOXIDANT fatty acid LARD LINSEED serum lip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s Chromatography Analysis of Resin and Fatty Acids from Laboratory Generated Bleach Plant Effluents 被引量:1
2
作者 Chhaya Sharma S. Mohanty +1 位作者 S. Kumar N.J. Rao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9-33,共5页
Laboratory generated spent bleached liquor from the chlorination, caustic extraction stage of mixed wood kraft pulp processing has been analyzed both qualitatively and quantitatively for various resin & fatty acid... Laboratory generated spent bleached liquor from the chlorination, caustic extraction stage of mixed wood kraft pulp processing has been analyzed both qualitatively and quantitatively for various resin & fatty acids by using GC. A number of resin acids, saturated and unsaturated fatty acids, chloro fatty and resin acid have been detected and their concentrations are estimated. The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results on different agriculture residue/hardwood pulps, which were reported earlier. The concentrations of various compounds detected have also been compared with their reported LC50 valu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分析 脂肪酸 树脂酸 漂白废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sesment of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in cord blood of infants of diabetic mothers
3
作者 Galila M Mokhar Soha M Abd El Dayem +3 位作者 Nermine H Sayed Sohair abd El Maksod Manal El Shamaa Hani M El Mikaty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11期1370-1378,1386,共10页
Objective:To assess whether infants of diabetic mothers [pre pregnancy diabetics(PPD)and gestational diabetics mellitus(GDM)] have compromised arachidonic and docosahexaenoic acids in their plasma and the relationship... Objective:To assess whether infants of diabetic mothers [pre pregnancy diabetics(PPD)and gestational diabetics mellitus(GDM)] have compromised arachidonic and docosahexaenoic acids in their plasma and the relationship with deficiency of the same compounds in their mothers.Methods: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on 30 diabetic mothers(both PPD and GDM)and their infants.Twenty healthy infants and their mothers with age and sex matched were included as controls.All infant(of diabetic and non diabetic mothers)were subjected to assessment of APGAR Scoring,thorough history taking and anthropometric measures.Lipid profile components as well as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were assessed in diabetic GDM and PPD and non diabetic mothers as well as in their babies.Results:High-density lipoproteir(HDL)level was found to b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diabetic mothers(specially those with PPD)compared to non diabetic ones,where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between babies of the two groups.Also,the current study revealed that diabetic mothers(GDM and PPD)and their babies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levels of PUFA precursors linoleic acids(LA)and alpha linoleic acids(ALA).PUFA arachidonic acid(AA)and docosahexaenoic acids(DHA)were found to b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diabetic mothers(GDM and PPD)compared to non diabetic mothers,and same results were found in the babies of the two groups.Conclusion:Neonates with diabetic mothers(both GDM and PPD)have highly compromised plasma levels of AA and DHA PUFA,which affects the child well being by far,and produces hazardous multi-system complications on the long ru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诊断方法 婴儿 保健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凉山州14个核桃品种主要经济指标及脂肪酸组成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金银春 任波 +2 位作者 胡定林 陈善波 余凌帆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5-140,共6页
为全面评价、合理利用四川省凉山州现有核桃品种,对凉山州14个核桃品种的主要经济指标及脂肪酸组成进行了测定,计算了各指标变异系数和遗传多样性指数,并对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4个核桃品种中,粗脂肪含量较高的... 为全面评价、合理利用四川省凉山州现有核桃品种,对凉山州14个核桃品种的主要经济指标及脂肪酸组成进行了测定,计算了各指标变异系数和遗传多样性指数,并对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4个核桃品种中,粗脂肪含量较高的核桃品种有小圆、美姑大泡、冕漾等,蛋白质含量较高的核桃品种有陆佳、香酥、白鹤滩米核桃等;香酥为高油酸含量品种,利丰紫瓤、大凉山紫伊核桃晚熟2号为高亚油酸含量品种,盐源早、冬晚、利丰紫瓤为高α-亚麻酸含量品种,盐源早、冬晚、小圆的亚油酸与α-亚麻酸含量比值更接近4;出仁率、粗脂肪含量、棕榈酸含量的变异系数较低,均小于10%,说明这3个指标较稳定;主要经济指标与脂肪酸含量的遗传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范围为1.57~2.14,其中,出仁率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低,十七碳酸含量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三径均值与单果质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性,蛋白质含量与α-亚麻酸含量存在显著负相关性,油酸含量与亚油酸含量存在极显著负相关性;经聚类分析,在欧氏距离为20时,14个核桃品种被分为2个组群,小圆、香酥聚为一组,其他12个品种聚为一组。综上,14个核桃品种均为当地的优良品种,可对油脂含量高、蛋白质含量高、脂肪酸比例合理及其他特异性指标有优势的品种有针对性地加以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山州 核桃 品种 经济指标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氮沉降对中亚热带桉树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孙英杰 张德楠 +8 位作者 沈育伊 徐广平 曹杨 黄科朝 陈运霜 毛馨月 滕秋梅 吕仕洪 褚俊智 《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6-60,共15页
【目的】探究中亚热带桉树人工林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对氮沉降增加的响应特征,为深入研究全球变化背景下氮沉降对桉树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8年建立桉树人工林模拟氮沉降定位试验,设置对照CK(0 kg·hm^(-2)a... 【目的】探究中亚热带桉树人工林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对氮沉降增加的响应特征,为深入研究全球变化背景下氮沉降对桉树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8年建立桉树人工林模拟氮沉降定位试验,设置对照CK(0 kg·hm^(-2)a^(-1))、低氮LN(50 kg·hm^(-2)a^(-1))、中氮MN(100 kg·hm^(-2)a^(-1))和高氮HN(150 kg·hm^(-2)a^(-1))4个处理,模拟氮沉降5年后,分析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群落结构、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酶活性。【结果】1)与对照相比,氮沉降显著增加了土壤阳离子交换量、黏粒、有机碳、全氮、硝态氮、溶解有机氮和微生物生物量氮的含量。随着氮沉降水平的增加,全磷、微生物生物量磷、铵态氮和砂粒含量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粉粒含量呈现先减小后略增加的趋势,小于对照。2)氮沉降提高了土壤微生物总磷脂脂肪酸含量。低氮和中氮沉降提高了土壤细菌、真菌、革兰氏阳性菌含量、放线菌、丛枝菌根真菌和革兰氏阴性菌量,促进了土壤β-葡萄糖苷酶、纤维素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脲酶和酸性磷酸酶的活性,但在高氮沉降下则趋于减小。3)相关性和冗余分析结果表明,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微生物生物量氮、粉粒、全氮、溶解有机氮和全磷含量是影响微生物群落结构和酶活性变化的关键环境因子。【结论】5年短期模拟氮沉降改善了桉树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提高了土壤酶活性,其中低氮和中氮沉降对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群落结构和酶活性表现出促进作用,高氮沉降则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沉降 微生物群落结构 磷脂脂肪酸 酶活性 桉树人工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黑山羊、努比亚山羊及其杂交羊1代的脂肪酸和挥发性风味物质鉴定和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管凇 施力光 +2 位作者 林雨 彭维祺 武洪志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56,共9页
本研究以海南黑山羊、努比亚山羊及其杂交羊F1代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品种山羊的脂肪酸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组成及含量,揭示它们之间的差异性及杂交优势,为山羊品种改良和风味品质提升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从海南黑山羊、努比亚... 本研究以海南黑山羊、努比亚山羊及其杂交羊F1代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品种山羊的脂肪酸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组成及含量,揭示它们之间的差异性及杂交优势,为山羊品种改良和风味品质提升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从海南黑山羊、努比亚山羊及其杂交F1品种中,共检测出23种脂肪酸,其中包括11种饱和脂肪酸和12种不饱和脂肪酸,其中杂交羊1代C18:2含量显著高于海南黑山羊和努比亚山羊(P<0.05),杂交羊1代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高于海南黑山羊和努比亚山羊,3种羊肉组织中棕榈酸、硬脂酸、油酸含量较高。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揭示,三种羊肉中共鉴定出46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包含醛类16种、醇类12种、脂类4种、酸类4种在内共36种风味物质被定性;有10种未被定性出明确化合物。醛类在整体风味物质中含量占比达50%以上,贡献最多的风味。努比亚山羊的醛类物质高于海南黑山羊和杂交1代,黑山羊中未被定性的化合物含量高于努比亚山羊及其杂交1代,3种羊肉风味物质中醛类物质己醛、壬醛、癸醛含量较高,是3种羊肉的代表性物质,是羊肉挥发性风味的主要物质,分别贡献药草味、油脂味。杂交羊中4种酸类物质含量都低于其父本和母本,表明海南黑山羊和努比亚山羊杂交后膻味减少。主要风味化合物有己醛、壬醛、癸醛、1-辛烯-3-醇、2-乙基己醇、3-羟基-2-丁醇;反-2-辛烯醛、(E,E)-2,4-壬二烯醛为杂交羊独有,分别贡献了坚果味和花果香,在海南黑山羊和努比亚山羊中未检测到;3,7,11,15-四甲基-2-十六碳烯(贡献花香和香脂香气)、5,8a-二甲基-3-丙-2-基-2,3,4,4a,5,6,7,8-八氢-1H-萘为海南黑山羊独有,在努比亚羊和杂交羊中未检测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黑山羊 努比亚山羊 杂交羊1代 脂肪酸 挥发性风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物介导芳香烃受体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汝都 霍磊 郑永军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4-160,共7页
芳香烃受体是一种依赖于配体激活的转录因子,属于碱性螺旋-环-螺旋-Per-Arnt-Sim转录因子家族的成员。芳香烃受体能整合来自环境、饮食、微生物和代谢的信号启动配体、细胞及环境依赖的靶基因转录,在调节异生代谢、细胞分化、干细胞维... 芳香烃受体是一种依赖于配体激活的转录因子,属于碱性螺旋-环-螺旋-Per-Arnt-Sim转录因子家族的成员。芳香烃受体能整合来自环境、饮食、微生物和代谢的信号启动配体、细胞及环境依赖的靶基因转录,在调节异生代谢、细胞分化、干细胞维持和免疫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物在芳香烃受体信号通路中起着重要作用,可通过调整饮食调控肠道微生物群结构及其代谢产物含量,从而提高机体的健康状况。文章综述了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物介导芳香烃受体信号通路的研究,包括芳香烃受体的结构、配体及其信号通路的概述,以及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物在芳香烃受体信号通路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香烃受体 色氨酸代谢物 酚类代谢物 短链脂肪酸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杂交构树对奶山羊公羊生长性能、肉品质及肌纤维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研 张国宇 +3 位作者 宁小敏 罗蔚 梁丹阳 汪影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6-172,共7页
为研究发酵杂交构树对奶山羊公羊生长性能、肉品质及肌纤维特性的影响,试验选取20只体况良好、体重接近的4月龄关中奶山羊公羊,随机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发酵杂交构树组饲喂用发酵杂交构树替代基础日粮中10%苜蓿干草的试验日... 为研究发酵杂交构树对奶山羊公羊生长性能、肉品质及肌纤维特性的影响,试验选取20只体况良好、体重接近的4月龄关中奶山羊公羊,随机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发酵杂交构树组饲喂用发酵杂交构树替代基础日粮中10%苜蓿干草的试验日粮,试验期为60 d。结果显示:(1)两组试验羊之间全期总增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及料重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2)发酵杂交构树组肌肉剪切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下降了14.06%,熟肉率较对照组提高了10.11%(P<0.05)。(3)发酵杂交构树组羊肉中谷氨酸、天冬氨酸、脯氨酸、赖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分别提升了6.16%、4.41%、11.90%和4.92%,油酸、EPA含量分别提高了68.18%、48.44%,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总量分别提高了26.27%和28.75%,差异均显著(P<0.05);(4)发酵杂交构树组肌纤维数量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了20.46%(P<0.05),肌纤维平均面积显著降低了16.10%(P<0.05),肌纤维密度显著提高了19.11%(P<0.05)。综上所述,用含10%发酵杂交构树的饲粮饲喂奶山羊公羊不会影响其正常生长,同时能够提升羊肉品质和风味口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杂交构树 奶山羊公羊 肉品质 氨基酸 脂肪酸 肌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凹纹胡蜂工蜂不同虫态的营养成分评价
9
作者 李静 王迪 +5 位作者 解道豪 李亚辉 熊婷 杨志月 杨明华 李琦华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5-120,共6页
试验旨在明确凹纹胡蜂工蜂不同虫态的营养价值水平。以凹纹胡蜂工蜂的小幼虫、大幼虫、预蛹、棕眼蛹和成虫为研究对象,对其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脂肪酸组成和矿物质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凹纹胡蜂工蜂5种虫态的水分含量分别为73... 试验旨在明确凹纹胡蜂工蜂不同虫态的营养价值水平。以凹纹胡蜂工蜂的小幼虫、大幼虫、预蛹、棕眼蛹和成虫为研究对象,对其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脂肪酸组成和矿物质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凹纹胡蜂工蜂5种虫态的水分含量分别为73.45%、72.88%、71.78%、67.69%和65.34%;粗蛋白含量分别为52.16%、46.38%、46.84%、44.26%和65.52%;粗脂肪含量分别为6.17%、17.70%、24.26%、24.19%和11.80%;粗灰分含量分别为3.84%、3.00%、2.70%、2.68%和3.54%;总氨基酸含量分别为40.92%、40.02%、39.55%、37.17%和66.53%,均以谷氨酸含量最高,分别为5.15%、5.83%、7.32%、6.60%和7.14%;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EAA/NEAA)分别为80.91%、79.06%、81.63%、82.05%和75.08%;脂肪酸均以油酸含量最高,分别占总脂肪酸的48.45%、50.25%、50.16%、45.94%和43.48%;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比值(PUFA/SFA)分别为82.36%、47.09%、27.82%、34.88%和91.63%;矿物质总含量分别为11.16、11.11、7.46、10.06和13.48 g/kg。研究表明,凹纹胡蜂工蜂不同虫态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且必需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和矿物质含量丰富,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尤其是小幼虫、预蛹和成虫的营养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纹胡蜂 不同虫态 氨基酸 脂肪酸 矿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C猪胴体性状和肉质性状研究及相关性分析
10
作者 任慧波 崔清明 +9 位作者 杜丽飞 朱吉 邓缘 胡雄贵 左剑波 刘莹莹 李华丽 喻国均 陈晨 彭英林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40,共6页
为了评价PIC猪的胴体性状和肉质性状,试验屠宰了健康的PIC猪9头,测定了其胴体性状、肉质性状和肌肉成分等相关指标,并分析了各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宰前活重为123.78 kg的PIC猪,屠宰率为75.58%,瘦肉率为60.8%,平均背膘厚25.62 mm,... 为了评价PIC猪的胴体性状和肉质性状,试验屠宰了健康的PIC猪9头,测定了其胴体性状、肉质性状和肌肉成分等相关指标,并分析了各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宰前活重为123.78 kg的PIC猪,屠宰率为75.58%,瘦肉率为60.8%,平均背膘厚25.62 mm,眼肌面积45.95 cm 2,滴水损失2.14%,嫩度43.56N,肌内脂肪含量2.23%,总氨基酸含量20.3%,饱和脂肪酸含量41.54%,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58.44%。性状间相关性分析表明,PIC猪的宰前活重与屠宰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肌内脂肪与MUFA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PUFA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水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肌内脂肪与水分间的相关系数为-0.718,二者间线性模型Y=-0.9985x+75.299,决定系数R^(2)为0.51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猪 胴体性状 肉质性状 脂肪酸 氨基酸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_(x)Ru@C双金属催化剂低温催化脂肪酸加氢反应性能研究
11
作者 赵佳平 刘朋 +3 位作者 李静 夏海虹 王瑞珍 蒋剑春 《林产化学与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1-128,共8页
通过浸渍法制备了Re_(x)Ru@C双金属催化剂,并使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其结构和组成进行了表征。表征结果说明:Re和Ru在载体表面均匀分布,而且催化剂中含有大量的Re的氧化物。考察了催化剂用量、Re/Ru摩尔比、反应温... 通过浸渍法制备了Re_(x)Ru@C双金属催化剂,并使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其结构和组成进行了表征。表征结果说明:Re和Ru在载体表面均匀分布,而且催化剂中含有大量的Re的氧化物。考察了催化剂用量、Re/Ru摩尔比、反应温度、H_(2)压力及反应时间等反应条件对催化硬脂酸加氢反应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Re/Ru为0.25∶1(Re_(0.25)Ru@C催化剂)时,在催化剂用量30%、反应温度140℃、H_(2)压力3 MPa及反应时间4 h时,Re_(x)Ru@C催化硬脂酸加氢反应的转化率达到100%,而且十七烷(C_(17))和十八烷(C_(18))的选择性达到99%。由于循环使用后的催化剂中Re的氧化物减少以及部分Ru被氧化而导致催化剂活性降低,使用5次后,Re_(x)Ru@C催化硬脂酸的转化率为97.91%,加氢产物主要为十八醇(C_(18)-O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金属催化剂 脂肪酸 低温加氢 烷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联合赤芍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的治疗作用
12
作者 贾媛媛 曲艺 +2 位作者 白剑 王正东 田伟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4-107,共4页
目的研究运动联合赤芍改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作用。方法将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运动组、赤芍组和运动联合赤芍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给与高脂饮食持续喂养4周后,检测大鼠体质量和肝脏重量;检测血浆中丙氨酸转氨酶(A... 目的研究运动联合赤芍改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作用。方法将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运动组、赤芍组和运动联合赤芍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给与高脂饮食持续喂养4周后,检测大鼠体质量和肝脏重量;检测血浆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甘油三酯(TC)、总胆固醇(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游离脂肪酸(FFA)和瘦素(LP)的浓度。结果高脂饮食连续喂养4周能形成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赤芍组和运动联合赤芍组中ALT、AST、TC、TG、LDL-C和FFA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赤芍组和运动联合赤芍组中HDL-C和LP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联合赤芍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具有治疗作用,可以通过降低ALT、AST、TC、TG、LDL-C和FFA,升高HDL-C和LP,降低血脂并改善肝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芍 瘦素 游离脂肪酸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因子GmWRI1b促进大豆油脂合成的功能研究
13
作者 杨红丽 向旭敏 +5 位作者 曹东 陈李淼 肖春梅 李丽 郭葳 陈海峰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12-919,共8页
为深入了解大豆转录因子GmWRI1b在提高产量和含油量方面的机制和功能,利用创制的GmWRI1b过表达及RNAi干扰转基因大豆材料,进一步分析该基因对大豆种子油脂含量及油脂成分组成的调控作用。结果显示,GmWRI1b过表达株系种子含油量提高了4.6... 为深入了解大豆转录因子GmWRI1b在提高产量和含油量方面的机制和功能,利用创制的GmWRI1b过表达及RNAi干扰转基因大豆材料,进一步分析该基因对大豆种子油脂含量及油脂成分组成的调控作用。结果显示,GmWRI1b过表达株系种子含油量提高了4.66%~9.80%,而干涉株系种子含油量则下降7.98%。气相色谱检测脂肪酸的成分,发现GmWRI1b的表达主要促进棕榈酸(C16:0)及亚油酸(C18:2)的积累。荧光定量结果显示GmWRI1b基因过表达植株的GmPKP1、GmCAC、GmACP、GmLPD等糖酵解途径和脂肪酸合成途径相关基因上调表达。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及凝胶阻滞EMSA实验,明确了转录因子GmWRI1b可直接结合GmCAC2的启动子上调其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GmWRI1b 种子含油量 脂肪酸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冠果油中神经酸提取纯化工艺研究
14
作者 郝一男 任浩 +3 位作者 王硕 姚利宏 任志远 沈洪霞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6-62,共7页
文冠果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木本油料树种,其油中含有2%~3%的神经酸,在医学上有着广泛应用。但对从内蒙古不同地点文冠果油中提取神经酸含量的比较研究有限,因此本文以赤峰和托克托县的文冠果为研究对象,通过低温结晶法从文冠果油中提取神经... 文冠果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木本油料树种,其油中含有2%~3%的神经酸,在医学上有着广泛应用。但对从内蒙古不同地点文冠果油中提取神经酸含量的比较研究有限,因此本文以赤峰和托克托县的文冠果为研究对象,通过低温结晶法从文冠果油中提取神经酸,采用石油醚和95%乙醇混合溶剂溶解皂化后的混合脂肪酸,并对料液比、结晶温度和结晶时间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当文冠果油混合脂肪酸与混合溶剂的料液比为1∶4,结晶温度为-24℃,结晶时间为4 h时,赤峰和托克托县的文冠果油中神经酸含量分别为13.69%和13.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冠果油 神经酸 低温结晶 混合脂肪酸 提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甲酯化法测定特膳食品中脂肪酸含量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协光 岑干君 +5 位作者 张柳青 林宇豪 杨华瑞 蓝雄 滕明攀 甘旺 《分析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72,共8页
针对特殊膳食用食品,研究并改进了乙酰氯-甲醇法,实现了对特膳食品中脂肪酸的快速、准确测定。样品加入十一碳酸甘油三酯(C11:0 TAG)内标溶液后,在5%乙酰氯-甲醇溶液和70℃水浴的条件下衍生90 min,然后使用6%碳酸钠溶液中和余酸,离心取... 针对特殊膳食用食品,研究并改进了乙酰氯-甲醇法,实现了对特膳食品中脂肪酸的快速、准确测定。样品加入十一碳酸甘油三酯(C11:0 TAG)内标溶液后,在5%乙酰氯-甲醇溶液和70℃水浴的条件下衍生90 min,然后使用6%碳酸钠溶液中和余酸,离心取上清液,经气相色谱仪分析,采用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各脂肪酸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方法检出限为0.0005 g/100g,定量限为0.002 g/100g。在不同基质的样品中进行了低、中、高浓度的加标实验,3个加标水平下的回收率在90.0%~11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10%。将该方法应用于6种不同基质的特殊膳食用食品脂肪酸的检测,测定结果与国标方法一致,RSD均小于10%。该方法简单快速,精密度和准确度高,样品量消耗少,适用于特殊膳食用食品中脂肪酸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膳食用食品 脂肪酸 乙酰氯-甲醇法 气相色谱 内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中混合添加亚麻油与棕榈油对绒山羊瘤胃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16
作者 闫素梅 武汭 +4 位作者 张满新 张东伟 郭咏梅 赵艳丽 郭晓宇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6,共6页
试验旨在探究饲粮中混合添加亚麻油和棕榈油对绒山羊瘤胃脂肪酸组成的影响。体外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随机分为亚麻油组、棕榈油组和混合油组(棕榈油∶亚麻油=4∶6),每组6个重复,体外发酵24 h后,收集培养液测定脂肪酸组成。体内... 试验旨在探究饲粮中混合添加亚麻油和棕榈油对绒山羊瘤胃脂肪酸组成的影响。体外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随机分为亚麻油组、棕榈油组和混合油组(棕榈油∶亚麻油=4∶6),每组6个重复,体外发酵24 h后,收集培养液测定脂肪酸组成。体内试验采用3×3有重复的拉丁方设计,将12只试验羊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3组饲粮中分别添加亚麻油、棕榈油和混合油(棕榈油∶亚麻油=4∶6)。试验共3期,每期28 d,包括预试期7 d和正式试验期21 d。在晨饲0、6 h采集瘤胃液测定脂肪酸组成。结果显示,在体外试验中,混合油组α-亚麻酸(C18∶3n-3)和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 PUFA)的含量与亚麻油组差异不显著(P>0.05),棕榈油组C18∶3n-3和n-3 PUFA含量显著低于亚麻油组(P<0.05)。混合油组中n-3 PUFA的含量高于棕榈油组(P>0.05)。在体内试验中,混合油组和亚麻油组C18∶3n-3和n-3 PUFA含量均显著高于棕榈油组(P<0.05)。混合油组C18∶3n-3含量显著低于亚麻油组(P<0.05),n-3 PUFA含量与亚麻油组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表明,饲粮中添加混合油在改善瘤胃液C18∶3n-3和n-3 PUFA组成方面优于添加单一油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山羊 瘤胃发酵 脂肪酸 亚麻油 棕榈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副干酪乳酪杆菌E6通过其代谢物改善长春瑞滨诱导的斑马鱼免疫抑制
17
作者 许欣筑 郭丽娜 +6 位作者 郑康帝 马燕 林淑娴 何盈犀 盛雯 许素哗 邱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1-339,共9页
目的通过斑马鱼模式生物探究副干酪乳酪杆菌E6改善长春瑞滨诱导免疫抑制的作用机制。方法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副干酪乳酪杆菌E6,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副干酪乳酪杆菌斑马鱼肠道的定植情况。运用长春瑞滨构建斑马鱼免疫低下模型,分... 目的通过斑马鱼模式生物探究副干酪乳酪杆菌E6改善长春瑞滨诱导免疫抑制的作用机制。方法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副干酪乳酪杆菌E6,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副干酪乳酪杆菌斑马鱼肠道的定植情况。运用长春瑞滨构建斑马鱼免疫低下模型,分别通过斑马鱼尾部造血组织(CHT)处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的生成,胸腺T细胞的生成,以及斑马鱼体内免疫基因白介素-12(IL-12)、干扰素-γ(IFN-γ)的表达来研究副干酪乳酪杆菌E6的免疫调节活性。运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分别检测副干酪乳酪杆菌E6发酵上清液和副干酪乳酪杆菌E6在斑马鱼体内代谢物短链脂肪酸(SCFAs)的含量。通过斑马鱼免疫低下模型评价SCFAs乙酸钠、丙酸钠、丁酸钠的免疫调节作用。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斑马鱼肠球、中肠和后肠部位均清晰可见FITC标记副干酪乳酪杆菌E6的绿色荧光。与模型组相比,副干酪乳酪杆菌E6缓解长春瑞滨诱导斑马鱼CHT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减少(P<0.05),增加斑马鱼体内胸腺T细胞的荧光强度(P<0.05)。同时副干酪乳酪杆菌E6可促进斑马鱼免疫低下模型免疫因子IL-12和IFN-γ基因的表达(P<0.01)。与MRS培养基相比,副干酪乳酪杆菌E6发酵上清液中代谢物SCFAs乙酸、丙酸、丁酸的含量增加(P<0.001)。副干酪乳酪杆菌E6在斑马鱼体内的代谢物SCFAs乙酸、丙酸、丁酸的含量也增加(P<0.05)。SCFAs乙酸钠、丙酸钠均能够增加斑马鱼免疫低下模型CHT处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数量(P<0.001),抑制长春瑞滨诱导斑马鱼胸腺T细胞荧光强度的降低(P<0.01)。结论副干酪乳酪杆菌E6通过其代谢物SCFAs乙酸、丙酸改善长春瑞滨诱导斑马鱼免疫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干酪乳酪杆菌E6 代谢物 短链脂肪酸 长春瑞滨 免疫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食料添加纤维素酶对羔羊生产性能、器官发育、肌肉脂肪酸组成及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18
作者 任春燕 郝志云 +6 位作者 邴睿 霍应栋 赵海碧 尹鹏飞 唐德富 蔺淑琴 王继卿 《草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0-131,共12页
旨在研究开食料中添加纤维素酶对羔羊生产性能、器官发育、肌肉脂肪酸及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用初生体重相近的24只15日龄湖羊公羔作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处理组各12只,分别饲喂未添加纤维素酶和添加0.1%纤维素酶的开... 旨在研究开食料中添加纤维素酶对羔羊生产性能、器官发育、肌肉脂肪酸及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用初生体重相近的24只15日龄湖羊公羔作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处理组各12只,分别饲喂未添加纤维素酶和添加0.1%纤维素酶的开食料。0至15日龄羔羊随母哺乳,15日龄分开后单栏喂养,并使用代乳粉和开食料喂养,60日龄断奶,断奶后继续自由采食开食料至120日龄试验结束。结果表明:1)断奶前处理组体重、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与之相反,断奶后,处理组这3项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2)60日龄的处理组羔羊屠宰率、肺脏指数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120日龄的对照组羔羊胴体重、屠宰率及心脏指数均显著超过处理组(P<0.05)。3)60日龄,对照组背最长肌丁酸、肉豆蔻酸、棕榈酸均显著高于处理组(P<0.05),十五烷酸显著低于处理组(P<0.05);120日龄,对照组二十一烷酸显著高于处理组,木腊酸则显著低于处理组(P<0.05)。随日龄的增加,对照组己酸、辛酸、十一烷酸、肉豆蔻酸、十五烷酸、花生酸、榆树酸及木腊酸显著降低(P<0.05);处理组十五烷酸、榆树酸、木腊酸显著降低(P<0.05),而棕榈酸显著升高(P<0.05)。4)60日龄,对照组背最长肌豆蔻油酸、棕榈油酸、十七碳烯酸、油酸、γ-亚麻酸及二十碳五烯酸(EPA)浓度显著高于处理组(P<0.05);120日龄,豆蔻油酸显著高于处理组(P<0.05);从60到120日龄,对照组十七碳烯酸、二十碳六烯酸、花生四烯酸、二十碳五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显著降低,豆蔻油酸显著升高;处理组单不饱和脂肪酸、豆蔻油酸、棕榈油酸、油酸显著升高(P<0.05),多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α-亚麻酸、二十碳二烯酸、二十碳六烯酸、二十碳三烯酸、花生四烯酸、二十碳五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显著降低(P<0.05)。5)60日龄,除去对丙二醛浓度无影响外,对断奶后抗氧化性能有一定的改善。120日龄时,处理组除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外,其余指标均显著升高(P<0.05)。综上,在本试验条件下,当饲喂添加0.1%纤维素酶开食料能够提高断奶前羔羊生产性能及屠宰率,对断奶后肌肉脂肪酸的组成及抗氧化性能均有一定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酶 羔羊 生产性能 器官发育 脂肪酸 血清抗氧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煮中心温度对兔肉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的影响
19
作者 关随霞 李道敏 康怀彬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6-70,共5页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伊拉兔肉经不同蒸煮中心温度处理后脂肪酸的组成及含量,并通过SPSS 16.0软件对其组成及含量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旨在为兔肉制品加工过程中设定温度工艺参数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伊拉兔背最长肌中含有30种脂肪...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伊拉兔肉经不同蒸煮中心温度处理后脂肪酸的组成及含量,并通过SPSS 16.0软件对其组成及含量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旨在为兔肉制品加工过程中设定温度工艺参数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伊拉兔背最长肌中含有30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13种、单不饱和脂肪酸7种、多不饱和脂肪酸10种;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占脂肪酸总量的64%;不饱和脂肪酸中棕榈油酸、亚油酸的含量最高。蒸煮中心温度对伊拉兔背最长肌的多数脂肪酸组成及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饱和脂肪酸在蒸煮中心温度为80℃时损失最少;单不饱和脂肪酸在蒸煮中心温度为70~80℃时损失最少;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随着蒸煮中心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肉 蒸煮 中心温度 气相色谱法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衍生化在脂肪酸质谱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20
作者 刘天宇 张成龙 +1 位作者 杨瑞琴 秦歌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4-372,共9页
质谱法凭借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成为分析脂肪酸的重要手段。脂肪酸电离效率低,直接进行质谱分析时灵敏度不高,常需要进行衍生化处理。综述了常见的质谱检测平台,包括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液相色谱-质谱法(LC-MS)、毛细管电泳-质谱法... 质谱法凭借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成为分析脂肪酸的重要手段。脂肪酸电离效率低,直接进行质谱分析时灵敏度不高,常需要进行衍生化处理。综述了常见的质谱检测平台,包括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液相色谱-质谱法(LC-MS)、毛细管电泳-质谱法(CE-MS)和质谱成像法(MSI),根据不同的质谱分析方法归纳了常用的衍生化方法以及最佳反应条件,并对脂肪酸质谱分析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以期为法庭科学领域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引用文献62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衍生化 分析 脂肪酸 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