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C型逐次逼近ADC D/A转换网络功耗模型与仿真 被引量:2
1
作者 佟星元 张洋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46-950,共5页
逐次逼近(SAR:Successive Approximation Register)ADC广泛应用于低功耗电路系统,为指导低功耗SAR ADC的设计优化,对其D/A转换网络的功耗进行了建模研究。重点针对适用于中高精度应用的R-C组合型D/A转换网络,基于Matlab工具建立了电容... 逐次逼近(SAR:Successive Approximation Register)ADC广泛应用于低功耗电路系统,为指导低功耗SAR ADC的设计优化,对其D/A转换网络的功耗进行了建模研究。重点针对适用于中高精度应用的R-C组合型D/A转换网络,基于Matlab工具建立了电容阵列的能耗模型,并结合65 nm CMOS工艺,同时考虑电阻梯的静态功耗以及电容阵列的动态功耗,获得了SAR ADC R-C组合型D/A转换网络的功耗模型,在此基础上,以12-bit SAR ADC为设计实例,在考虑无源器件匹配性的前提下,分别针对"5+7"、"6+6"以及"7+5"三种典型的R-C组合结构进行了功耗仿真和比较,研究结果对低功耗SAR ADC的设计和优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逐次逼近AdC d/A转换网络 能耗模型 低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变量灰色模型MGM(1,n)在R&D投资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9
2
作者 王五祥 张维 +1 位作者 崔和瑞 刘冰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2-96,103,共6页
对未来R&D经费总量及其与GDP比值进行科学的预测是制定科技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一种定量分析预测方法———利用多变量灰色MGM(1,n)模型(mu lti-variab le grey model),研究R&D投入与GDP所形成的复杂系统变量之间的相... 对未来R&D经费总量及其与GDP比值进行科学的预测是制定科技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一种定量分析预测方法———利用多变量灰色MGM(1,n)模型(mu lti-variab le grey model),研究R&D投入与GDP所形成的复杂系统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对天津市相关数据资料进行实证分析与中长期预测,为政府相关部门制订科学的科技发展规划提供有益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M(1 n)模型 灰色系统 研究与发展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C-RAS和MIKE11模型河床糙率应用比较研究 被引量:40
3
作者 戴文鸿 高嵩 +1 位作者 张云 唐洪武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1-45,共5页
近十几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水流运动的数学模型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并出现了大批商用软件。HEC-RAS和MIKE11作为最常用的一维水流模型商用计算软件,被广泛用于计算不同水文条件、工程前后河段的水流运动,并均有较好的计算结果。然而,... 近十几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水流运动的数学模型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并出现了大批商用软件。HEC-RAS和MIKE11作为最常用的一维水流模型商用计算软件,被广泛用于计算不同水文条件、工程前后河段的水流运动,并均有较好的计算结果。然而,两种软件从模型假设、建立到运行等方面存在着许多差异。本文着重以HEC-RAS和MIKE11对河道糙率的不同计算方法为出发点,利用赣江外洲至南昌段实测地形和水文资料进行计算,然后对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得到两种软件的联系与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维水流模型 HEC-RAS软件 MIKE11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油与氯化钠模型热反应中生成3-氯-1,2-丙二醇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岱 孙培培 +2 位作者 黄明泉 孙宝国 邹青青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4-78,共5页
以甘油、氯化钠、水为原料建立热反应模型,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分析,对其生成的3-氯-1,2-丙二醇(3-MCPD)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反应时间、温度和各原料用量对3-MCPD生成量的影响... 以甘油、氯化钠、水为原料建立热反应模型,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分析,对其生成的3-氯-1,2-丙二醇(3-MCPD)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反应时间、温度和各原料用量对3-MCPD生成量的影响,同时研究了在热反应模型中分别加入不同种类单糖和氨基酸后3-MCPD生成量的变化规律,并对其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反应时间2h、反应温度140℃、甘油用量0.05g(占原料总量0.31%)、NaCl用量1.0g(6.23%)、水用量15g(93.46%),3-MCPD生成量最少;葡萄糖、果糖、木糖、甘露糖、半乳糖、缬氨酸、精氨酸、赖氨酸、丝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组氨酸使3-MCPD的生成量减少;谷氨酸、蛋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甘氨酸使3-MCPD的生成量增加;半胱氨酸、酪氨酸、脯氨酸、色氨酸对3-MCPD的生成无明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热反应 甘油 3-氯-1 2-丙二醇(3-MCPd) 单糖 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一维速度模型对地震定位的定量影响——以2017年九寨沟M_(S)7.0地震序列为例 被引量:4
5
作者 宋倩 于湘伟 邓山泉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09-526,I0001,共19页
利用2017年8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四川地震台网和甘肃地震台网记录到的发生在青藏高原东缘的731个地震事件的9 284条Pg震相到时数据,首先反演了该地区的"最小一维速度模型",并将该模型和选取的速度模型建立对比模型,以九寨... 利用2017年8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四川地震台网和甘肃地震台网记录到的发生在青藏高原东缘的731个地震事件的9 284条Pg震相到时数据,首先反演了该地区的"最小一维速度模型",并将该模型和选取的速度模型建立对比模型,以九寨沟地震序列为研究目标,定量讨论了两种速度模型分别在绝对定位和相对定位方法中对定位结果的影响。所得定位结果表明:反演获得的"最小一维速度模型"在重定位中可以有效地减小地震走时均方根残差;绝对定位比相对定位更加依赖于一维速度模型,一维速度模型会直接影响绝对定位结果中的震源分布形态,但在相对定位结果中仅起到调整地震事件相对位置的作用;在地震绝对定位中,震级越大的地震对于速度模型越敏感,而这一特点在相对定位中表现得并不明显。通过本项研究可知,在地震定位研究中,联合采用绝对定位和相对定位方法是最佳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7年九寨沟M_(S)7.0地震 “最小一维速度模型” 绝对地震定位 相对地震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东7-平1井钻井实践及认识 被引量:4
6
作者 孙守河 《石油钻探技术》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3,共3页
孤东7-平1井是国内第一口海油陆采水平并,其稳定产量是普通直井的6倍。在胜利油田设计与施工的水平井中,该并并身结构和地层压力比较复杂,创造了三维绕度最大和水平段精度最高的记录。本文重点介绍了该井的设计依据与施工过程,... 孤东7-平1井是国内第一口海油陆采水平并,其稳定产量是普通直井的6倍。在胜利油田设计与施工的水平井中,该并并身结构和地层压力比较复杂,创造了三维绕度最大和水平段精度最高的记录。本文重点介绍了该井的设计依据与施工过程,同时总结分析了该井井眼轨迹控制技术和主要钻探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钻井 海油陆采 钻井设计 钻具组合 三维绕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洞整流孔板流动CFD边界条件建模 被引量:3
7
作者 袁先旭 杨明智 +1 位作者 谢昱飞 王文正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16-321,共6页
风洞设计中,普遍采用孔板、金属网等构件进行整流。但孔板流动很复杂,一般只能依据经验并开展引导性试验进行设计与优化。随着CFD技术的发展,风洞设计自然也希望能利用CFD技术,但孔板等复杂构件的流动对此造成很大挑战。通过忽略孔板大... 风洞设计中,普遍采用孔板、金属网等构件进行整流。但孔板流动很复杂,一般只能依据经验并开展引导性试验进行设计与优化。随着CFD技术的发展,风洞设计自然也希望能利用CFD技术,但孔板等复杂构件的流动对此造成很大挑战。通过忽略孔板大量微小开孔中的流动细节,仅考虑多孔板的宏观效应,建立了一种反映多孔板宏观效应的CFD计算边界条件模型,极大缩减了计算规模,并结合2m×2m超声速风洞引导性试验进行了初步计算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洞设计 孔板 CFd边界条件模型 一维喷管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维仿真基础及在车用催化器应用现状综述
8
作者 王晨 沈美庆 康雪 《贵金属》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3-92,共10页
汽车污染控制是我国节能减排战略核心,催化净化是实现内燃机清洁排放的重要途径。全球最严的中国第六阶段排放法规已对后处理系统提出了巨大挑战。一维(1D)仿真模拟是极为重要的辅助技术,可满足对尾气催化技术快速开发需求。本文从一维... 汽车污染控制是我国节能减排战略核心,催化净化是实现内燃机清洁排放的重要途径。全球最严的中国第六阶段排放法规已对后处理系统提出了巨大挑战。一维(1D)仿真模拟是极为重要的辅助技术,可满足对尾气催化技术快速开发需求。本文从一维催化模型基本原理出发,首先总结了一维催化反应方程的建立及其数值描述方法,并重点综述了该技术在辅助后处理系统设计、催化剂研发、匹配标定及在线诊断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现状提出了仿真模拟未来重点发展前景及研究方向,以更好地应对我国未来排放法规及汽车技术升级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维模型 仿真模拟 机动车 尾气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D函数的资源开采业规模变动灰色预测与环境协调发展分析
9
作者 张丽颖 李胜连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6-38,42,共4页
"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不断提高资源型企业的产出效率,同时兼顾对环境的影响,走低碳经济发展之路。本文通过C-D生产函数,利用固定资产净值、年职工人数、总产值等指标和2006~2010年统计数据,建立模型对资源开采业生产... "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不断提高资源型企业的产出效率,同时兼顾对环境的影响,走低碳经济发展之路。本文通过C-D生产函数,利用固定资产净值、年职工人数、总产值等指标和2006~2010年统计数据,建立模型对资源开采业生产要素规模变动进行测度。发现该行业要素系数α+β>1,为递增报酬型;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发现:资本要素与产值的关联度最高,因该优先投入,同时利用GM(1,1)模型对资源开采业未来2年的数据进行了预测;随着扩大规模有利的形式,资源开采业必须与环境责任紧密结合协调发展,不能顾此失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生产函数 GM(1 1)模型 环境 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空压机通路的商用车进气噪声仿真分析
10
作者 李国军 蔡燿宇 +2 位作者 陈书明 赵永南 秦铎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2-37,共6页
为了对商用车的进气管口噪声进行预测,提出了空压机通路一维仿真模型建立方法,建立空压机-发动机耦合仿真模型,在主要阶次噪声频率点处对噪声频率和噪声幅值进行准确预测,同时对来自空压机和发动机的阶次噪声进行识别。利用耦合模型研... 为了对商用车的进气管口噪声进行预测,提出了空压机通路一维仿真模型建立方法,建立空压机-发动机耦合仿真模型,在主要阶次噪声频率点处对噪声频率和噪声幅值进行准确预测,同时对来自空压机和发动机的阶次噪声进行识别。利用耦合模型研究了空压机通路的噪声特点以及在该通路上的降噪措施与效果。结果表明,空压机噪声有着典型的脉冲噪声特点,在处理该种类型的噪声时,不同种类消声器的布置顺序会对最终的消声效果产生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气噪声 空压机 一维模型 耦合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交所国债市场波动率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黄满池 郑江南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0-62,共3页
通过对上海证券交易所国债市场指数收益率序列波动特征的研究发现,上交所国债市场指数收益率不但具有非正态性和条件异方差的特点,还具有长记忆性特征。实证研究表明,FIGARCH(1,d,1)模型能够较好地刻画上交所国债指数收益率波动的特征。
关键词 非正态性 条件异方差 长记忆性 figarch(1 d 1)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瞬变电磁法一维正反演研究 被引量:34
12
作者 李永兴 强建科 汤井田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51-759,共9页
优化了航空瞬变电磁法一维正演算法,采用新的汉克尔变换系数,理论上提高了正演的精度.提出了航空瞬变电磁法一维反演算法——模型交替调整反演算法,阐述了该算法的原理和计算方法,编写出反演程序,以已知模型正演响应作为实测数据,对若... 优化了航空瞬变电磁法一维正演算法,采用新的汉克尔变换系数,理论上提高了正演的精度.提出了航空瞬变电磁法一维反演算法——模型交替调整反演算法,阐述了该算法的原理和计算方法,编写出反演程序,以已知模型正演响应作为实测数据,对若干典型模型进行了反演计算,取得了较理想的反演效果,与Zohdy法相比,该方法有更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瞬变电磁法 一维正演 一维反演 模型交替调整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地电磁数据的Occam反演改进 被引量:73
13
作者 吴小平 徐果明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547-554,共8页
Occam 反演以其稳定的收敛性,在大地电磁(MT)数据解释中有广泛的应用。但是其每次迭代均用一维搜索方法求拉格朗日因子μ值,需要许多次正演计算,速度非常慢。在讨论了 Occam 反演中数据拟合差随μ变化的基础上,本文采用了μ值在一定步... Occam 反演以其稳定的收敛性,在大地电磁(MT)数据解释中有广泛的应用。但是其每次迭代均用一维搜索方法求拉格朗日因子μ值,需要许多次正演计算,速度非常慢。在讨论了 Occam 反演中数据拟合差随μ变化的基础上,本文采用了μ值在一定步长下逐次递减的求取方法,每次迭代只需一次正演,极大地提高了计算速度。另外,反演求得光滑模型而非最光滑模型,分辨率更高。理论及实际数据的反演试算均表明,和 Occam 反演相比,反演依然稳定,但速度更快,结果也更真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电磁 OCCAM反演 一维搜索 光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场不连续边界条件的层状介质电磁格林函数计算 被引量:9
14
作者 翁爱华 刘云鹤 +1 位作者 贾定宇 殷长春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03-609,631,共8页
给出了适用于全空间层状模型偶极子源格林函数的去奇异性广义描述技术。过源平行于层界面设置一个虚界面,使相邻层界面限制的区域中电磁矢量势函数可以分解为TE模式和TM模式标量势函的叠加,且它们都满足齐次Helmhlotz方程,相应的解可以... 给出了适用于全空间层状模型偶极子源格林函数的去奇异性广义描述技术。过源平行于层界面设置一个虚界面,使相邻层界面限制的区域中电磁矢量势函数可以分解为TE模式和TM模式标量势函的叠加,且它们都满足齐次Helmhlotz方程,相应的解可以通过叠加上行波和下行波函数得到。源的奇异性被耦合到切向电磁场所满足的不连续边界条件上,并通过反射系数所描述的振幅递推关系延拓到其他任意层中,实现了全空间任意位置格林函数的计算。该思路被应用到VED源激发的海洋电磁模型数值模拟中,计算结果很好地反映了电磁场在海洋模型中的传播过程,验证了该技术思路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电磁法 一维模型 格林函数 含源边界条件 虚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干预机制的CSAMT数据一维最优化反演 被引量:8
15
作者 周俊杰 强建科 +1 位作者 汤井田 王海青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53-464,共12页
在CSAMT测深中,测深曲线往往受到电偶极源的影响而出现畸变,这给CSAMT数据的反演解释带来很大的困惑。文中依据CSAMT法在波区与MT理论相似的原理,提出用Bostick半定量结果作为CSAMT一维反演的初始模型,采用传统最小二乘算法,结合多种常... 在CSAMT测深中,测深曲线往往受到电偶极源的影响而出现畸变,这给CSAMT数据的反演解释带来很大的困惑。文中依据CSAMT法在波区与MT理论相似的原理,提出用Bostick半定量结果作为CSAMT一维反演的初始模型,采用传统最小二乘算法,结合多种常识性物性变化特点,优化层参数并控制反演过程的迭代方向,使纯粹的数值迭代转化为按地球物理特征自动迭代,其结果可更好地满足物探解释需要。算例和实测数据反演表明,优化后的CSAMT一维反演方法,反演精度较高、计算速度较快,其反演结果的正演响应曲线和实测曲线拟合得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 一维反演 最小二乘法 初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部约束的地磁测深C-响应一维反演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世文 翁爱华 +5 位作者 李建平 唐裕 张艳辉 杨悦 李大俊 李斯睿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201-1210,共10页
地磁测深研究的周期范围通常为10~5~10~7s,缺少反映浅部电性结构的短周期信息,而C-响应受浅部电阻率影响明显,因此本文提出在反演中增加浅部(约200 km)电阻率约束以提高深部反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磁层环状电流满足P_1~0假设的条件下,... 地磁测深研究的周期范围通常为10~5~10~7s,缺少反映浅部电性结构的短周期信息,而C-响应受浅部电阻率影响明显,因此本文提出在反演中增加浅部(约200 km)电阻率约束以提高深部反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磁层环状电流满足P_1~0假设的条件下,球坐标系中一维导电薄球层状地球的C-响应和电导率分布关系由边界条件通过递推的方法计算得到.反演采用有限内存拟牛顿(L-BFGS)法;浅部电阻率约束通过将目标函数对模型参数的梯度设为零来实现;通过置信区间分析评价约束反演结果的可靠性.合成数据的无约束反演虽然最终的拟合效果很好,但浅部电阻率受初始模型影响,差异较大;采用浅部约束后,反演结果对初始模型依赖性明显减小,同时还能显著提高200~600 km范围内反演结果的准确性.对全球近地轨道卫星观测的C-响应数据约束反演后结果与前人一致,表现为地幔电导率整体上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参数置信区间分析表明,由于约束反演加入了浅部信息,电阻率的变化范围更加紧致,说明反演结果更加可靠.因此,有必要通过其他地球物理方法,如长周期大地电磁测深等获得浅部电阻率分布,作为先验信息参加反演,进行浅部约束的C-响应反演,获得更可靠的一维全深度电性结构,为地磁测深数据解释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测深 C-响应 一维反演 模型约束 置信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人工爆破资料研究福建一维P波速度结构和地震定位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细兵 宋晓东 +1 位作者 郑斯华 陈惠芳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716-1733,共18页
通过人工爆破资料研究地球结构的独特优点是震源时间和位置精确知道.2010—2012年间福建省进行了一系列的爆破实验.本文利用手工拾取来自省地震台网记录的爆破地震初至Pg、Pn以及续至Pg波到时数据,采用联合反演方法构建了新的一维P波速... 通过人工爆破资料研究地球结构的独特优点是震源时间和位置精确知道.2010—2012年间福建省进行了一系列的爆破实验.本文利用手工拾取来自省地震台网记录的爆破地震初至Pg、Pn以及续至Pg波到时数据,采用联合反演方法构建了新的一维P波速度模型,即福建爆破模型(FJEM).与华南模型相比,FJEM模型对走时的拟合程度提高了45%,有明显改善.利用不同爆破地震数据组合得到稳定类似的福建地区一维速度模型,显示福建地区存在较简单的一维速度结构.对爆破地震的重定位显示传统使用的华南模型在福建地区具有较小的水平定位误差(平均0.52±0.45km),但存在较大深度误差(平均4.7±1.2km).FJEM模型表现出与华南模型相似的水平定位能力,但是震源深度误差更小(1.3±1.1km).对基于FJEM模型的合成天然地震目录的重定位,华南模型显示出相似的定位结果:(1)台站方位覆盖较好的福建中部地区的水平定位误差小;(2)台站方位覆盖差的福建海岸及海峡区域水平定位误差大;(3)震源深度误差则跟台站数目及方位分布没有明显的关系,而是与发震时间误差有互易关系.从中可以看出,地震水平定位误差基本上受台站方位覆盖影响,而受参考速度模型影响不大;而在深度方面,本文改进的FJEM模型不仅更加接近真实的速度结构(拟合走时更好)而且也减小了深度误差.因此建议在福建及其邻近区域的日常定位中用FJEM模型替代华南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地震 联合反演 福建一维速度 定位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盘腔瞬态响应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美华 刘振侠 +1 位作者 胡剑平 张婷婷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56-1062,共7页
为保证发动机在飞行包线内正常运转,需研究旋转盘腔的瞬态响应特性。采用1-D模型方法和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对旋转盘腔进口压力突升的情况进行非稳态数值计算,所得结果与文献中的结果进行对比,提出1-D模型方法的一些缺点,并证明了CFD... 为保证发动机在飞行包线内正常运转,需研究旋转盘腔的瞬态响应特性。采用1-D模型方法和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对旋转盘腔进口压力突升的情况进行非稳态数值计算,所得结果与文献中的结果进行对比,提出1-D模型方法的一些缺点,并证明了CFD计算的正确性。然后用CFD方法并通过用户自定义函数(UDF编程研究了进口压力渐增、正弦变化以及盘腔尺寸对旋转盘腔流动瞬态响应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D模型的计算结果不能显示出CFD模型计算结果的一个高阶震荡;进口压力以不同方式变化,瞬态响应存在不同程度的滞后;进口压力突增和进口压力渐增响应的特征时间比进口压力正弦变化的特征时间分别增加56.0%和106.4%盘腔宽径比由0.2变化到0.39时,腔内均压变高,出口质量流量变低,特征响应时间缩短至40%当宽径比由0.2变化到0.58时,特征响应时间缩短至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盘腔 瞬态响应 1-d模型 计算流体力学 用户自定义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成批排队的自相似业务性能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周满珍 权冀川 +2 位作者 郭艳 刘晓明 苏兆龙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306-309,共4页
自相似业务建模及性能分析是ATM领域当前的研究热点。讨论了当前排队模型的特点与不足,从分组层次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模型。利用成批排队理论对系统的性能指标进行了分析,对模拟流量的自相似性及排队性能进行了实验仿真,研究了确定模型参... 自相似业务建模及性能分析是ATM领域当前的研究热点。讨论了当前排队模型的特点与不足,从分组层次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模型。利用成批排队理论对系统的性能指标进行了分析,对模拟流量的自相似性及排队性能进行了实验仿真,研究了确定模型参数的方法,证实了理论结果的正确性。实验结果表明,从分组层次上建立的排队模型在性能上优于ON-OFF源层次上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相似业务 ON-OFF源业务 M/G/I模型 M^x/d/I模型 PARETO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城市高架路实测数据分析与交通流模型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吴正 郭明旻 +4 位作者 郑贤清 林展熙 吴胜春 赵昀杰 张英莹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89-797,共9页
对上海市中心延安高架路一个路段交通流进行长时间录像拍摄,提取到"车速-车头间距"有效数据26000余对.应用该批实测数据,对多种常见交通流速密关系模型进行比较研究后发现,一维管流模型在我国高速道路交通流参数计算中具有优... 对上海市中心延安高架路一个路段交通流进行长时间录像拍摄,提取到"车速-车头间距"有效数据26000余对.应用该批实测数据,对多种常见交通流速密关系模型进行比较研究后发现,一维管流模型在我国高速道路交通流参数计算中具有优势.提出采用变参数一维管流模型刻画交通流非线性特征的基本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流模型 实测数据 一维管流模型 交通状态指数 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