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仪器分析综合实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镓元素 被引量:1
1
作者 郑海娇 赵亚明 +2 位作者 吴小峰 许海 贾琼 《色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9-294,共6页
“高山仰止,方知才疏。”为进一步推动新课程标准的落地,本文设计了一个仪器分析综合型实验用于本科生仪器分析实验教学。代谢组学是继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之后发展起来的新兴组学技术,是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论文以了解代谢... “高山仰止,方知才疏。”为进一步推动新课程标准的落地,本文设计了一个仪器分析综合型实验用于本科生仪器分析实验教学。代谢组学是继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之后发展起来的新兴组学技术,是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论文以了解代谢组学在环境与健康领域中的重要应用为目的,通过查阅文献和分组讨论的环节确定本实验选取的用于镓元素分离富集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及检测方法。随后,让学生通过实验分析了添加金属抗癌镓类药物后培养的细胞中代谢产物的含量变化,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代谢组学在环境与健康领域的广泛应用。本实验结合代谢组学在生理药理学中的重要作用,以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和热重分析仪等大型精密仪器辅助材料的表征,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对细胞代谢产物中的金属镓元素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本综合实验由教师选题并引导学生综合利用大型仪器去解决问题,做到以研促教,教研相长,为今后常态化地打造仪器分析综合型实验的高效课堂打下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性实验 仪器分析 固相微萃取 代谢组学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三段论到归纳法:培根对形式概念的新解释
2
作者 吴亚女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1-151,共11页
尽管弗朗西斯·培根保留了“形式”这一术语,不过其内涵相较于亚里士多德传统已大不相同。这一区别在逻辑学上表现为,亚里士多德传统的以三段论为核心的旧工具向培根的真正归纳法的转变。前者通过证明来认识实体本质以及就其自身而... 尽管弗朗西斯·培根保留了“形式”这一术语,不过其内涵相较于亚里士多德传统已大不相同。这一区别在逻辑学上表现为,亚里士多德传统的以三段论为核心的旧工具向培根的真正归纳法的转变。前者通过证明来认识实体本质以及就其自身而言具有的属性,后者则从实验出发,通过原理的不断上升来发现形式。培根形而上学的研究对象不是自然实体的形式,而是构成物体的诸简单自然之形式。简单自然的产生和消失与物体的潜在结构及变化相关,它们是物质的运动,形式作为法则为说明物体的诸性质提供了理论框架。培根的归纳法是一项不断进行中的工作,对形式的探寻也是未完成的和有待被最终确认的。培根的形式概念彰显了现代科学的基本精神,即科学的认识是进行中的和开放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段论 归纳法 形式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应电动机中三相不对称绕组 被引量:1
3
作者 陈世元 陈栋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129,共8页
对具有三相不对称交流绕组的感应电动机进行研究,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与对比。在对称分量变换下建立了采用序阻抗表达的对称绕组相电压方程,得到了相绕组的自漏阻抗和互漏阻抗与等效阻抗和零序阻抗之间的关系。根据不对称绕组的实... 对具有三相不对称交流绕组的感应电动机进行研究,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与对比。在对称分量变换下建立了采用序阻抗表达的对称绕组相电压方程,得到了相绕组的自漏阻抗和互漏阻抗与等效阻抗和零序阻抗之间的关系。根据不对称绕组的实际情况,将等效阻抗和零序阻抗分别乘上不同的系数,建立了新的电压方程。采用磁动势分量进行了坐标变换,实现了电压方程的解耦,使计算得到简化。最后,通过实验对计算数据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电动机 不对称交流绕组 电压方程 磁动势分量变换 方程解耦 实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柞蚕微孢子虫孢子人工发芽的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王爱荣 李健男 +2 位作者 刘向国 夏润玺 冀瑞琴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81-284,共4页
采用6种人工发芽方法研究了柞蚕孢子虫孢子发芽条件。试验发现 ,柞蚕微孢子虫孢子的发芽率存在较大差异 ,其中KHCO3+K2CO3 法发芽率最高 ,达78.86%。在柞蚕微孢子虫孢子的人工发芽过程中 ,K+ 和Na+ 对其有促进作用 ,并且K+ 对柞蚕微孢... 采用6种人工发芽方法研究了柞蚕孢子虫孢子发芽条件。试验发现 ,柞蚕微孢子虫孢子的发芽率存在较大差异 ,其中KHCO3+K2CO3 法发芽率最高 ,达78.86%。在柞蚕微孢子虫孢子的人工发芽过程中 ,K+ 和Na+ 对其有促进作用 ,并且K+ 对柞蚕微孢子虫孢子发芽的促进作用明显强于Na+。Ca2 +和Mg2 +则对孢子发芽有显著阻碍作用 ,CO32 -有协同促进作用。而且 ,还证实柞蚕微孢子虫孢子在人工发芽过程中的完全发芽时间为10min。经固定染色后发现孢子发芽前后的形态发生变化 ,并能观察到弹出的极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 微孢子虫 人工发芽 微粒子病 孢子发芽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墨兰离体快繁研究 被引量:24
5
作者 项艳 於凤安 彭镇华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34-438,共5页
采用墨兰的茎尖和芽为外植体,研究墨兰的组织培养要点。通过对墨兰组织培养中外植体的选择、芽的诱导、继代增殖、壮苗培养、生根诱导和移植进行研究,运用正交试验筛选出芽快速生芽的最佳培养基为:MS+6 BA4.0mg·L-1+NAA1.0mg·... 采用墨兰的茎尖和芽为外植体,研究墨兰的组织培养要点。通过对墨兰组织培养中外植体的选择、芽的诱导、继代增殖、壮苗培养、生根诱导和移植进行研究,运用正交试验筛选出芽快速生芽的最佳培养基为:MS+6 BA4.0mg·L-1+NAA1.0mg·L-1+琼脂8g·L-1+蔗糖30g·L-1,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NAA3.0mg·L-1。分析比较出芽长为1.0cm,叶长为1.5cm,叶数为2~3条的兰花苗有利于生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兰 离体快繁 组织培养 外植体 培养基 试管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孢子为外植体的楔叶铁线蕨组织培养 被引量:9
6
作者 田晓艳 刘延吉 王姝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03-106,共4页
以孢子为外植体对铁线蕨进行组织培养。在基本培养基中添加不同生长调节物质对孢子萌发和孢子体进行诱导。孢子初代培养阶段,无机盐含量较低的基本培养基适于孢子萌发。孢子体萌发阶段最适培养基组合是:1/2Ms培养基+3.0mg/LGA+0... 以孢子为外植体对铁线蕨进行组织培养。在基本培养基中添加不同生长调节物质对孢子萌发和孢子体进行诱导。孢子初代培养阶段,无机盐含量较低的基本培养基适于孢子萌发。孢子体萌发阶段最适培养基组合是:1/2Ms培养基+3.0mg/LGA+0.3g/dL活性炭+30g/L蔗糖+0.65g/dL琼脂,PH5.8~6.0;原叶体增殖阶段,最佳培养基组合为:1/3Ms培养基+NAA2.0mg/L+30g/L蔗糖+0.65g/dL琼脂,pH5.8~6.0;孢子体的诱导采用不完全组织培养,其培养基组合为珍珠岩:蛭石:草炭土(1:1:1)混合的基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线蕨 孢子 快繁 组织培养 孢子体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微孢子虫(Nosemabombycis)孢子人工发芽的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钱永华 鲁兴萌 +1 位作者 李敏侠 金伟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4期381-385,共5页
研究表明,目前常用的适合于向昆虫培养细胞接种的Nosemabombycis孢子的几种人工发芽方法的发芽率存在较大差异.同一种方法在不同的发芽培养基中的发芽率也有所不同.并发现在N.bombycis孢子的人工发芽过程中... 研究表明,目前常用的适合于向昆虫培养细胞接种的Nosemabombycis孢子的几种人工发芽方法的发芽率存在较大差异.同一种方法在不同的发芽培养基中的发芽率也有所不同.并发现在N.bombycis孢子的人工发芽过程中K+促进作用比Na+明显,而且还证实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微孢子虫 孢子 人工发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碰摩故障在线监测与诊断研究 被引量:20
8
作者 刘鹏鹏 左洪福 +2 位作者 付宇 文振华 白芳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603-1608,共6页
航空发动机碰摩故障是一类常见的发动机气路故障,通过研究航空发动机压气机叶片-机匣碰摩故障特点、故障产物性质、静电感应原理和碰摩颗粒荷电机理,提出了一种基于静电感应技术在线监测航空发动机碰摩故障的方法。在航空发动机碰摩故... 航空发动机碰摩故障是一类常见的发动机气路故障,通过研究航空发动机压气机叶片-机匣碰摩故障特点、故障产物性质、静电感应原理和碰摩颗粒荷电机理,提出了一种基于静电感应技术在线监测航空发动机碰摩故障的方法。在航空发动机碰摩故障监测原理的基础上,自行设计制造了航空发动机压气机碰摩故障模拟实验平台并开展了航空发动机压气机碰摩故障模拟实验研究。利用该平台验证了静电感应技术监测碰摩故障的可行性,通过提取模拟故障静电信号的时域、频域特征,揭示了碰摩故障静电信号特征。研究表明电压信号均方根值及碰摩频率频谱幅值、电荷信号活动率水平及事件率可以作为诊断碰摩故障的特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压气机 静电感应 碰摩故障 模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厂用电切换机电动态过程研究 被引量:29
9
作者 段刚 余贻鑫 齐革军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61-67,共7页
本文以一实际火力发电厂为例,对厂用电切换过程中异步电动机群的机电动态进行了仿真研究。总结了厂电切换过程中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并以现场试验进行了验证。本文还提出了厂用电的中速切换方式。
关键词 厂用电 异步电动机 动态仿真 电机 切换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的直线异步电机参数测量方案 被引量:15
10
作者 徐伟 孙广生 +1 位作者 李耀华 金能强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4-58,共5页
单边直线异步电机(SLIM)的T型电路参数是电机控制的基础,它在无速度传感器控制和在线参数辨识中更为重要。SLIM相对旋转异步电机(RIM)存在气隙大、边缘效应等,若采用RIM开路和短路试验方法,会给参数测量带来较大误差。本文提出一种适合S... 单边直线异步电机(SLIM)的T型电路参数是电机控制的基础,它在无速度传感器控制和在线参数辨识中更为重要。SLIM相对旋转异步电机(RIM)存在气隙大、边缘效应等,若采用RIM开路和短路试验方法,会给参数测量带来较大误差。本文提出一种适合SLIM参数测定的新型方案,只需测量电机输入端的总功率、相电压、相电流和频率4个量,计算出初级电阻、初级漏感、次级电阻、次级漏感、气隙电感和铁损电阻。电机的特性分析表明,该方法真实有效,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边直线异步电机 开路试验 短路试验 参数测量 等效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实验法的铁皮石斛原球茎分化和生根条件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邵世光 侯北伟 +4 位作者 周琪 张潇潇 卢蓓蓓 柏伟娅 丁小余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8-102,共5页
利用6-BA、IBA、pH和培养基种类、琼脂浓度、KCl浓度各三个因素三水平进行L9(34)正交实验,研究各因素对铁皮石斛原球茎分化和生根的影响.对实验统计通过极差分析及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基本培养基N6中,当6-BA的浓度为2 mg/L、IBA浓度为0... 利用6-BA、IBA、pH和培养基种类、琼脂浓度、KCl浓度各三个因素三水平进行L9(34)正交实验,研究各因素对铁皮石斛原球茎分化和生根的影响.对实验统计通过极差分析及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基本培养基N6中,当6-BA的浓度为2 mg/L、IBA浓度为0.2 mg/L、pH值为5.8时,原球茎最易于分化成丛生小苗;影响原球茎分化程度的因素依次为IBA浓度>6-BA浓度>pH值.铁皮石斛组培丛生苗生根的最优配方是:N6+2.5 mol/L KCl+4 g/L琼脂;影响诱导生根的主要因素是KCl浓度,其次是琼脂浓度,最后是基本培养基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组织培养 原球茎分化 生根 正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静态时碳酸钙析晶污垢初始阶段生长机理 被引量:9
12
作者 盛健 张华 +1 位作者 赵萍 史雪菲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42-548,共7页
以余热利用换热器为研究对象,在60℃CaCl2-Na2CO3溶液中改变浓度、pH值和材料,通过静态反应生长法,采用称重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别获得不同浸入时间挂片的结垢量和污垢形貌。结果表明:较高的浓度、pH值和材料表面自由能,会产生较高的... 以余热利用换热器为研究对象,在60℃CaCl2-Na2CO3溶液中改变浓度、pH值和材料,通过静态反应生长法,采用称重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别获得不同浸入时间挂片的结垢量和污垢形貌。结果表明:较高的浓度、pH值和材料表面自由能,会产生较高的晶体生长动力和能量,前者促进细长的柱状或针状晶体形成并提高其生长速率;后者使系统能量降低,促进其他晶相转变为方解石。碳酸钙析晶污垢生长可分为结垢前期(表面反应机理),结垢中期(表面反应机理与颗粒粘附机理竞争期)和结垢后期(颗粒粘附机理)。结垢前期和结垢中期在诱导期内,污垢热阻为负值或零且对流体还没有阻力,而结垢后期则对应生长期,属于污垢快速生长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CO 3析晶污垢 静态实验 诱导期 初始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外膜蛋白Ⅰ的原核表达、纯化及免疫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陈春琳 刘祥 +4 位作者 王成祥 张晓娟 俱雄 张涛 吴三桥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07-213,共7页
铜绿假单胞菌外膜蛋白Opr I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在疫苗上具有开发前景。利用分子方法获得Opr I蛋白的表达菌株。Western blotting验证表明抗体能与Opr I蛋白特异性结合。SDS-PAGE电泳切胶纯化获得Opr I蛋白。将Opr I蛋白免疫小鼠并攻毒... 铜绿假单胞菌外膜蛋白Opr I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在疫苗上具有开发前景。利用分子方法获得Opr I蛋白的表达菌株。Western blotting验证表明抗体能与Opr I蛋白特异性结合。SDS-PAGE电泳切胶纯化获得Opr I蛋白。将Opr I蛋白免疫小鼠并攻毒铜绿假单胞菌,发现Opr I蛋白激活的特异性免疫对小鼠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保护率达到57.14%,与对照组相比较达到显著性。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获得Opr I菌株最佳诱导表达条件为:加IPTG菌夜OD600值0.8,加IPTG终浓度0.3 mmol/L,诱导时间8 h,诱导温度28℃;菌株最佳培养条件为转速230 r/min,葡萄糖浓度0%,装液量50 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Opr I蛋白 免疫保护 正交试验 诱导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出厂数据的电动机仿真模型参数计算方法 被引量:9
14
作者 赵兵 汤涌 +2 位作者 张文朝 王琦 邱丽萍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2-58,共7页
提出基于感应电动机的出厂数据(如额定功率、额定功率因数、最大转矩倍数和转子转速等)估算适用于电力系统机电暂态仿真的电动机单笼模型参数的方法。该算法充分考虑了电动机的转矩–滑差物理机制特性,其收敛特性好、鲁棒性强。通过计... 提出基于感应电动机的出厂数据(如额定功率、额定功率因数、最大转矩倍数和转子转速等)估算适用于电力系统机电暂态仿真的电动机单笼模型参数的方法。该算法充分考虑了电动机的转矩–滑差物理机制特性,其收敛特性好、鲁棒性强。通过计算15台实际电动机的单笼模型参数,分析它们的电磁转矩–滑差特性,并与其出厂数据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根据算法计算的模型参数用于模拟电动机的机电暂态特性具有较高的精度,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最后通过动模实验与数值仿真对比,进一步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电动机 出厂数据 单笼模型 动模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豆尾孢菌叶斑病田间药剂防治试验 被引量:9
15
作者 邢宝龙 冯高 +3 位作者 郭新文 张旭丽 刘支平 郑敏娜 《山西农业科学》 2012年第3期264-266,279,共4页
试验研究了3种杀菌剂10种处理对绿豆尾孢菌叶斑病的防治作用,结果表明,用25%嘧菌酯悬浮剂500倍液浸种2 h+25%嘧菌酯悬浮剂600倍液喷雾、25%多.霉威悬浮剂500倍液浸种2 h+25%多.霉威悬浮剂600倍液喷雾、25%戊唑醇乳油500倍液浸种2 h+25%... 试验研究了3种杀菌剂10种处理对绿豆尾孢菌叶斑病的防治作用,结果表明,用25%嘧菌酯悬浮剂500倍液浸种2 h+25%嘧菌酯悬浮剂600倍液喷雾、25%多.霉威悬浮剂500倍液浸种2 h+25%多.霉威悬浮剂600倍液喷雾、25%戊唑醇乳油500倍液浸种2 h+25%戊唑醇乳油600倍液喷雾,相对防效分别为87.23%,84.85%,82.29%,防治效果较好,是防治绿豆尾孢菌叶斑病较理想的药剂,且具有一定的增产效果。建议生产上配合其他药剂交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豆 尾孢菌叶斑病 杀菌剂 药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芽短梗霉菌PA-2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优化 被引量:9
16
作者 杨莹 庄新亚 +1 位作者 程亮 郭青云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998-2008,共11页
【目的】优化出芽短梗霉菌(Aureobasidium pullulans)PA-2菌株产孢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以提高PA-2菌株的产孢量,为该菌的开发和生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PA-2菌株发酵液中的产孢量为检测指标,采用单因子优化PA-2菌株发酵培养... 【目的】优化出芽短梗霉菌(Aureobasidium pullulans)PA-2菌株产孢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以提高PA-2菌株的产孢量,为该菌的开发和生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PA-2菌株发酵液中的产孢量为检测指标,采用单因子优化PA-2菌株发酵培养基和最佳发酵条件,通过中心组合设计(Central composite design,CCD)筛选培养基成分最佳配比;用PA-2菌株制成可湿性粉剂用于杂草藜田间防除试验。【结果】经优化后,PA-2菌株产孢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84.60 g/L、大豆粉46.35 g/L、NaCl 2.59 g/L、MgSO4 0.52 g/L、KCl 0.78 g/L、K2HPO4 6.50 g/L、(NH4)2SO4 0.52 g/L;最佳发酵条件为pH 7、温度25 ℃、装液量60 mL/250 mL、转速180 r/min、接种量8%、培养时间120 h。田间防除试验结果表明,PA-2可湿性粉剂对杂草藜的鲜重防效最高可达75.0%。【结论】优化后的培养和发酵条件可有效提高PA-2菌株的产孢量,降低发酵成本,适合发酵放大试验及相关剂型的开发研究;可采用PA-2菌株生产菌剂应用于杂草防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芽短梗霉菌PA-2 产孢量 发酵条件 单因子优化 田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感应风电机组联网运行仿真及实证分析 被引量:26
17
作者 王晓波 严干贵 +6 位作者 郑太一 范国英 王建勋 郭雷 董存 崔运海 周志强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87-91,共5页
随着风电并网规模的不断扩大,风电功率波动对所接入电力系统调峰、调频等运行性能的影响将越加显著。为获得双馈感应风电机组联网运行特性并校验所建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接于实际电力大系统的风电场短路试验。通过对实测数据的分析辨识... 随着风电并网规模的不断扩大,风电功率波动对所接入电力系统调峰、调频等运行性能的影响将越加显著。为获得双馈感应风电机组联网运行特性并校验所建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接于实际电力大系统的风电场短路试验。通过对实测数据的分析辨识出风电机组的动态特性;基于所建模型对短路试验进行了仿真重现。实测结果与仿真结果相吻合,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感应发电机组 短路试验 撬杠保护 风力发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株芽孢杆菌混菌发酵产芽孢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继雯 岳丹丹 +8 位作者 赵俊杰 刘莉 慕琦 李冠杰 甄静 巩涛 杨文玲 杜志敏 陈国参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5-99,共5页
为了探索地衣芽孢杆菌(Baclicus lincheniformis)DY-1和胶冻样芽孢杆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XK混菌发酵产芽孢的最佳条件,该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进行了优化;利用Eppendorf 7.5 L发酵罐在最佳条件下进行了混菌发酵产芽孢试... 为了探索地衣芽孢杆菌(Baclicus lincheniformis)DY-1和胶冻样芽孢杆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XK混菌发酵产芽孢的最佳条件,该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进行了优化;利用Eppendorf 7.5 L发酵罐在最佳条件下进行了混菌发酵产芽孢试验。结果表明,混菌发酵产芽孢的最佳发酵条件为:胶冻样芽孢杆菌XK和地衣芽孢杆菌DY-1种子液的接种比例为4∶1(V/V),培养温度37℃,培养时间60 h,pH 8.0。在此条件下,进行Eppendorf 7.5 L发酵罐混菌发酵试验,其芽孢数可高达1.1×10^(11) CFU/m L,高于摇瓶发酵所产芽孢数(2.0×10^(10) CFU/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衣芽孢杆菌混菌发酵DY-1 胶冻样芽孢杆菌XK 产芽孢条件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缆索索力磁性传感理论模型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陈伟民 姜建山 +2 位作者 章鹏 刘琳 刘小亮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94-799,共6页
基于逆磁致伸缩效应,建立钢缆索的索力传感理论模型,深入讨论了施加在缆索材料上的力信号(外力和应变)与磁信号(磁感应强度、磁场强度)之间的相互耦合关系。通过对缆索材料磁导率进行泰勒级数展开,得到磁感应强度,加载外力与激励磁场之... 基于逆磁致伸缩效应,建立钢缆索的索力传感理论模型,深入讨论了施加在缆索材料上的力信号(外力和应变)与磁信号(磁感应强度、磁场强度)之间的相互耦合关系。通过对缆索材料磁导率进行泰勒级数展开,得到磁感应强度,加载外力与激励磁场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当分别采取稳恒磁场激励和交流磁场激励下,磁感应强度随加载外力的变化情况,并做了仿真。结果表明:不论是稳恒磁场激励,还是交流磁场激励,磁感应强度都随加载外力的增大而变大。针对所设计的环式索力传感器,完成了索力测量原理推导,通过输出感应积分电压可求得索力,并且在只考虑一阶泰勒展开系数时,输出积分电压与索力成线性关系。最后搭建实验系统,通过万能拉力机完成了传感器的外力加载实验。结果表明:传感器灵敏度能达到1.69mV/kN,最大重复性误差为0.286%,也表明所建立的理论模型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磁致伸缩效应 传感模型 磁感应强度 缆索索力 索拉力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感应风机虚拟惯量控制器的设计及仿真实验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建良 齐冬莲 +2 位作者 吴越 韩涛 陆玲霞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5-118,126,共5页
采用双馈感应风电机组的虚拟惯量控制改善电网频率响应特性,提出了一种综合最大功率捕获(MPPT)控制和比例控制器的系统虚拟惯量控制策略,并对风机的系统惯量支撑能力进行了定性和定量描述。利用电力系统仿真软件DIgSILENT/PowerFactory... 采用双馈感应风电机组的虚拟惯量控制改善电网频率响应特性,提出了一种综合最大功率捕获(MPPT)控制和比例控制器的系统虚拟惯量控制策略,并对风机的系统惯量支撑能力进行了定性和定量描述。利用电力系统仿真软件DIgSILENT/PowerFactory搭建系统仿真平台,验证了在系统受扰情况下,所提出的虚拟惯量控制器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的频率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感应风机 比例控制器 仿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