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CT传感器的模糊优化设计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楠 杨祥东 +2 位作者 龚裕 王湃 刘秀成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717-2724,共8页
传感器优化设计是电容层析成像(ECT)多相流无损检测技术的关键环节之一。ECT传感器设计具有多参数多优化指标的特点。本文针对层流检测引入正交实验方法对极板的三个结构参数(极板长度、极板中心角,极板个数)进行了优化,提出一种模糊综... 传感器优化设计是电容层析成像(ECT)多相流无损检测技术的关键环节之一。ECT传感器设计具有多参数多优化指标的特点。本文针对层流检测引入正交实验方法对极板的三个结构参数(极板长度、极板中心角,极板个数)进行了优化,提出一种模糊综合指标CFIECT,作为传感器多参数优化指标,对ECT传感器进行结构参数优化,并分别选择灵敏度均匀性Pcv,图像相对误差Ier,作为单一优化指标进行优化,最终通过大量实验比较优化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基于模糊理论的CFIECT作为传感器多参数优化指标能够使得设计的传感器在拥有较均匀的敏感场分布的同时具有较好的成像结果,为ECT传感器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层析成像 模糊理论 正交设计 灵敏度均匀性 图像相对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ECT和IS成功理论的移动APP持续使用意愿研究——以健康APP为例 被引量:31
2
作者 殷猛 李琪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1期81-87,共7页
为了研究用户移动APP的持续使用意愿,从信息系统和用户行为视角,基于系统成功理论和期望确认理论构建整合的移动APP持续使用研究模型,以健康APP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收集数据,利用Smart PlS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研究表明信息质量、系... 为了研究用户移动APP的持续使用意愿,从信息系统和用户行为视角,基于系统成功理论和期望确认理论构建整合的移动APP持续使用研究模型,以健康APP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收集数据,利用Smart PlS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研究表明信息质量、系统质量和服务质量显著影响用户的感知有用性,服务质量显著影响用户的期望确认,期望确认能够增强用户的感知有用性;感知有用性和期望确认共同显著影响用户的满意度,用户满意度和感知有用性是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成功理论 期望确认理论 用户满意度 可持续使用 移动AP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期望确认理论的移动App持续使用意愿实证研究 被引量:31
3
作者 宁昌会 胡常春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36-142,共7页
当前移动App高下载量与高卸载量并存现象明显,基于期望确认理论(ECT),本文构建了移动App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理论模型,试图分析App用户不能保持持续使用的原因。结果显示:App品质体验正向影响确认程度,确认程度又正向影响感知有用性、感知... 当前移动App高下载量与高卸载量并存现象明显,基于期望确认理论(ECT),本文构建了移动App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理论模型,试图分析App用户不能保持持续使用的原因。结果显示:App品质体验正向影响确认程度,确认程度又正向影响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有趣性;感知易用性显著影响感知有用性,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有趣性正向影响用户满意度,用户满意度正向影响持续使用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App 持续使用意愿 期望确认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和D-S证据理论辨识两相流流型 被引量:5
4
作者 吴新杰 刘石 许超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43-45,共3页
提出一种基于电容层析成像(ECT)系统、神经网络和证据理论辨识两相流流型的方法。这种方法采用神经网络与D-S证据理论相结合的方法来辨识两相流流型,并对两相流的几种常见流型进行了辨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此种方法在两相流流型辨识中... 提出一种基于电容层析成像(ECT)系统、神经网络和证据理论辨识两相流流型的方法。这种方法采用神经网络与D-S证据理论相结合的方法来辨识两相流流型,并对两相流的几种常见流型进行了辨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此种方法在两相流流型辨识中具有较高的判别精度,为两相流流型辨识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层析成像 神经网络 D-S证据理论 流型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生产力:主体异化与解放的生产力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海俊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19,共9页
数字经济和数字劳动的兴起已经让数据生产力成为其主体异化与解放的新生产力形态。作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数据生产力在成为提高物质生产生活效率的客体力量时,也常伴有异化现象,致使数据主体与数据相异化,与生产过程相异化,与其... 数字经济和数字劳动的兴起已经让数据生产力成为其主体异化与解放的新生产力形态。作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数据生产力在成为提高物质生产生活效率的客体力量时,也常伴有异化现象,致使数据主体与数据相异化,与生产过程相异化,与其本质相异化,以及造成不同数据主体之间相异化。基于马克思唯物史观和政治经济学双重维度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特性的方法论,有助于我们认识数据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去同步化行为对解放主体的阻碍作用,重构以主体为中心的数据生产力范式理论。在进行数据生产力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要考虑其背后主体的价值属性即合理协调数据生产关系,正视数据生产力中主体的价值是时代的最大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生产力 数据生产关系 主体异化的生产力 主体解放的生产力 去同步化行为 数据生产力范式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