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力供液与直接膨胀制冷系统运行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李星 臧润清 +1 位作者 张枫 黄悦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9-44,共6页
对给定的工况,进行重力供液与直接膨胀制冷系统的对比实验,了解重力供液与直接膨胀制冷系统工作特性的差异;在焓差室中,可以准确地测定系统的制冷量、风量和耗功等技术数据。实验表明,以增大制冷剂流速来强化换热,可以提高蒸发器的传热... 对给定的工况,进行重力供液与直接膨胀制冷系统的对比实验,了解重力供液与直接膨胀制冷系统工作特性的差异;在焓差室中,可以准确地测定系统的制冷量、风量和耗功等技术数据。实验表明,以增大制冷剂流速来强化换热,可以提高蒸发器的传热系数;并且在低温工况下,重力供液的蒸发器比直接膨胀供液的蒸发器有更佳的传热特性与传热效率,并不增加附加能耗。同时,建立了满足重力供液系统形成液体再循环的阻力平衡关系,分析循环倍率在不同工况下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工学 重力供液 循环倍率 强化换热 传热特性 传热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力供液蒸发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孙志利 臧润清 马玉草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4-58,共5页
采用R404A作为制冷剂对重力供液蒸发器在低温工况下的特性进行实验研究,建立重力供液蒸发器的传热模型,搭建重力供液蒸发器的实验装置,用热平衡法测试重力供液蒸发器在不同蒸发器供液高度下的运行特性。研究表明:供液压头在h1=1200mm时... 采用R404A作为制冷剂对重力供液蒸发器在低温工况下的特性进行实验研究,建立重力供液蒸发器的传热模型,搭建重力供液蒸发器的实验装置,用热平衡法测试重力供液蒸发器在不同蒸发器供液高度下的运行特性。研究表明:供液压头在h1=1200mm时比供液压头在h1=800mm、h1=1000mm时的传热温差明显下降,且随着室内温度的下降,传热温差随之变小;在同一供液高度下,重力供液蒸发器的循环倍率n随蒸发温度的降低而增大,而在不同供液高度下,循环倍率n随供液高度的升高而增大;重力供液蒸发器在供液高度h1=1000mm时的制冷量明显高于h1=800mm时的制冷量,其最大增幅为16.9%;而h1=1200mm时其制冷量与h1=1000mm很接近,甚至会有所下降;与h1=800mm相比,h1=1000mm时重力供液制冷系统COP大幅度增加,最大增幅为17%,h1=1200mm时系统COP介于前两者之间,重力供液制冷系统存在最佳的蒸发器供液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工学 重力供液蒸发器 循环倍率 传热特性 热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循环重力供液制冷系统实验 被引量:7
3
作者 孙志利 臧润清 马玉草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5-59,共5页
对重力供液制冷系统形成再循环的条件和再循环时蒸发器的传热性能进行理论分析,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将重力供液制冷系统与直接膨胀供液制冷系统进行比较,得到两种不同制冷系统工作特性上的差异。通过在焓差实验室中测定制冷系统在不同... 对重力供液制冷系统形成再循环的条件和再循环时蒸发器的传热性能进行理论分析,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将重力供液制冷系统与直接膨胀供液制冷系统进行比较,得到两种不同制冷系统工作特性上的差异。通过在焓差实验室中测定制冷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压力、风量、制冷量以及耗功等技术参数,得到重力供液制冷系统和直接膨胀供液制冷系统在室外干球温度一定的情况下传热系数、制冷量以及系统COP的变化规律。实验表明:再循环的形成可以增大制冷剂流速同时充分润湿传热表面,强化换热效果显著,在测试的工况下蒸发器的传热系数可增大近40%,COP最大提高7.6%,低温工况的增幅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供液 制冷剂再循环 强化传热 热虹吸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