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心黄杨(Euonymus japonica L. cv. aureo-pictus)叶片总蛋白质提取及双向电泳技术 被引量:2
1
作者 郝强 葛秀秀 +2 位作者 田宇 颜粤 关雪莲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1-4,13,共5页
通过比较2种不同的植物叶片总蛋白质提取方法(三氯乙酸/丙酮法和酚法)和优化双向电泳各试验环节,建立金心黄杨叶片总蛋白质的提取方法,以及可以对其蛋白质组进行质谱分析的双向电泳条件。结果采用优化后的酚法进行金心黄杨叶片总蛋白质... 通过比较2种不同的植物叶片总蛋白质提取方法(三氯乙酸/丙酮法和酚法)和优化双向电泳各试验环节,建立金心黄杨叶片总蛋白质的提取方法,以及可以对其蛋白质组进行质谱分析的双向电泳条件。结果采用优化后的酚法进行金心黄杨叶片总蛋白质的提取,IEF蛋白上样量150μg,SDS-PAGE采用12.5%T凝胶,电泳结束后用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Melanie 7.0软件分析后得到约274个可分辨蛋白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电泳 叶片蛋白提取 金心黄杨 植物蛋白质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遮阴环境变化对大叶黄杨光合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24
2
作者 于盈盈 胡聃 +3 位作者 郭二辉 肖强 柳敏 张小飞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5646-5653,共8页
城市遮阴与自然生态系统遮阴环境不同,它由城市中的建筑、基础设施等人工构筑物所产生,并对植物光合过程产生影响。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北京市不同建筑遮阴环境下的生态因子特征及大叶黄杨光合参数特性进行了现场实验... 城市遮阴与自然生态系统遮阴环境不同,它由城市中的建筑、基础设施等人工构筑物所产生,并对植物光合过程产生影响。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北京市不同建筑遮阴环境下的生态因子特征及大叶黄杨光合参数特性进行了现场实验对比观测与分析。研究显示:(1)城市建筑或基础设施布局或格局变化导致建筑遮阴环境光、温等生态因子的差异性变化,主要体现在光合有效辐射(PAR)在时间分布及强度上的显著差异。(2)遮阴改变大叶黄杨的光合参数,日净光合速率曲线为不规则单峰型,由遮阴进入太阳直射时,净光合速率(Pn)明显升高,随遮阴程度加重峰值时间有后延现象,完全遮阴时净光合速率最低。(3)大叶黄杨叶片在有一定时间太阳直射的中度遮阴(2.3h和5.5h)下适应性良好,日均净光合速率、光补偿点(LCP)、光合能力(Pnmax)、叶面积(LA)、比叶重(LMA)没有显著差异,植物主要通过光合色素含量及组成的改变来适应太阳直射时间变短(2.3h)的遮阴环境。(4)遮阴改变植物的光暗适应策略,没有阳光直射的重度遮阴下,大叶黄杨通过其光合、形态、光合色素等多方面的改变来适应遮阴环境,建筑重度遮阴严重影响植物光合过程。探讨了不同程度建筑遮阴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及植物的适应机制,为基于提高其生态服务功能的树种配置和城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光环境 建筑遮阴 光合作用 大叶黄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边黄杨和大叶黄杨的光能吸收分配特征及其机制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开明 王珂 +2 位作者 祝亚军 李永华 李永刚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29-434,共6页
以金边黄杨和大叶黄杨为试材,从光的吸收反射、色素含量、吸收光能的分配利用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金边黄杨的黄色区域具特殊的物理特性,横切面较薄,对光能的反射较多而吸收较少,且色素含量(Chla,Chlb和Car)显著低于其正常的绿色区... 以金边黄杨和大叶黄杨为试材,从光的吸收反射、色素含量、吸收光能的分配利用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金边黄杨的黄色区域具特殊的物理特性,横切面较薄,对光能的反射较多而吸收较少,且色素含量(Chla,Chlb和Car)显著低于其正常的绿色区域.金边黄杨与大叶黄杨绿色区域对光能的分配利用不同,大叶黄杨吸收的光能多用于光化学反应(ФPSⅡ),而金边黄杨则更多地用于热耗散(ФNPQ),这可能与金边黄杨较高的叶黄素循环库(A+Z+V)值有关.光抑制处理后,金边黄杨相对大叶黄杨虽未表现出较强的光保护能力,但是对光抑制过程中的光损伤修复能力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边黄杨 大叶黄杨 光能分配 光抑制 色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彩叶植物光合生理特性的差异 被引量:18
4
作者 李映雪 谢晓金 +1 位作者 李永秀 周晓冬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4-66,共3页
为了科学指导城市园林中彩叶植物的配置,采用LI-6400光合测定系统测定并研究了红叶石楠(Pho-tinia serrulata)、金边黄杨(Euonymus japonicuscv.Aureo-ma)与洒金桃叶珊瑚(Aucuba japonicavar. Variegata)3种彩叶植物的光合生理特性。结... 为了科学指导城市园林中彩叶植物的配置,采用LI-6400光合测定系统测定并研究了红叶石楠(Pho-tinia serrulata)、金边黄杨(Euonymus japonicuscv.Aureo-ma)与洒金桃叶珊瑚(Aucuba japonicavar. Variegata)3种彩叶植物的光合生理特性。结果表明:3种彩叶植物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光补偿点、光饱和点与表观量子效率一致表现为:红叶石楠>金边黄杨>洒金桃叶珊瑚,表明洒金桃叶珊瑚的耐阴性强于红叶石楠和金边黄杨。此外,洒金桃叶珊瑚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单峰"型,在11:30左右峰值出现之后,其光合速率一直呈下降趋势;而红叶石楠与金边黄杨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型,在中午均有明显光合"午休"现象。3种彩叶植物在午间净光合速率降低时,气孔导度下降,而叶片的蒸腾速率和胞间CO2体积分数上升,3种彩叶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与胞间CO2体积分数日变化趋势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叶石楠 金边黄杨 洒金桃叶珊瑚 光合生理特性 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面滞尘量对大叶黄杨反射光谱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吴春燕 王雪峰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9-56,共8页
【目的】树木叶片表面的滞尘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周围环境的污染情况。试验对光谱检测中叶面滞尘的干扰进行初步定量探讨,为叶面滞尘对光谱反射的影响评价及建立修正模型提供方法参考。【方法】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内大叶黄杨叶片为研... 【目的】树木叶片表面的滞尘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周围环境的污染情况。试验对光谱检测中叶面滞尘的干扰进行初步定量探讨,为叶面滞尘对光谱反射的影响评价及建立修正模型提供方法参考。【方法】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内大叶黄杨叶片为研究对象,采集叶片样本保鲜并速回室内进行试验。使用0.000 1 g高精度电子分析天平称叶片除尘前后的质量,计算叶面滞尘量;采用美国ASD公司生产的Field Spec3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测量叶片除尘前后的反射光谱,得出其差异。分析除尘前后叶片反射率、一阶导数光谱及红边参数特征的差异,比较不同滞尘量的叶片反射光谱,建立叶面滞尘量与叶片反射光谱之间的关系模型。【结果】叶片除尘前后的光谱反射率存在差异,在520-560 nm和760-850 nm叶片反射率大小分别为有尘叶片〉无尘叶片、有尘叶片〈无尘叶片;不同叶面滞尘量的反射光谱也不同,大叶黄杨叶片光谱反射率在可见光波段随着叶面滞尘量的增加逐渐增大,而近红外波段区域随着叶面滞尘量的增加逐渐减小;红边和黄边的位置、蓝边斜率和面积在除尘前后无变化,有尘叶片的蓝边位置较无尘叶片增大,黄、红两边斜率和黄、红两边面积均较无尘叶片减小;在5个光谱参数中,红边指数所建的叶面滞尘量预测模型的R2值最大为0.716,叶面滞尘量与光谱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结论】叶面滞尘使得叶片在可见光波段的反射率增加,在近红外光区的反射率减小,这可能与叶片自身内部结构有一定的相关性;利用红边指数(SDr)作为参数可以在一定精度范围内预测大叶黄杨叶片表面滞尘量,简单比值指数与叶面滞尘量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霾 叶面滞尘 反射光谱 大叶黄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尘埃影响下的植被指数修正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陈凡涛 赵文吉 晏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830-2835,共6页
植被指数是表征植被覆盖,生长状况简单有效的度量参数。本文以城市绿化主要植被大叶黄杨为例,研究叶片滞尘对植被指数的影响,并构建植被指数修正模型对植被指数进行修正优化,提高植被指数的测量精度。研究选取北京城区为研究区,采集20... 植被指数是表征植被覆盖,生长状况简单有效的度量参数。本文以城市绿化主要植被大叶黄杨为例,研究叶片滞尘对植被指数的影响,并构建植被指数修正模型对植被指数进行修正优化,提高植被指数的测量精度。研究选取北京城区为研究区,采集20个采样点的200个叶片样本,利用电子分析天平、ASD高光谱辐射仪及Win FOLIA叶面积仪,分别获取叶片尘埃量、光谱信息、叶面积等数据。通过对比分析样本叶片除尘前、后光谱特征及NDVI、NDWI、NDNI、NDII、CAI、PRI植被指数分布特征差异,结合单位滞尘量与光谱数据,构建植被指数修正模型,并对修正模型进行精度检验。结果表明:大叶黄杨叶片在除尘前与除尘后的光谱曲线均表现出典型的植被光谱特征,且蓝边、红边均出现在520和705nm处,然而在350-700,750-1 350,1 500-1 850,1 900-2 100nm波段范围内,滞尘对叶片光谱反射率影响显著,同时对植被指数也有较大影响;通过对滞尘量定量的研究分析发现,当尘埃质量增加时,NDVI和PRI植被指数与尘埃量的线性关系变弱,而NDWI,NDII,CAI植被指数与尘埃量依然保持明显的线性关系。修正模型NDVI,NDII,CAI,PRI精度验证决定系数(R2)分别为0.547,0.430,0.653,0.960,RMSE分别为0.035,0.020,0.112,0.009。研究结果表明对以后利用植被指数进行大面积植被反演、评估时,根据滞尘量影响进行修正优化,提高反演精度有一定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黄杨 高光谱 植被指数 滞尘量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叶黄杨带腋芽茎段组织培养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吴广宇 杨玲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15-815,817,共2页
以大叶黄杨带腋芽茎段为材料,以MS和1/2MS为基本培养基,进行组织培养研究。结果表明:以pH值6.2的MS+6BA2.0mg/L为培养基,用浓度0.1%升汞溶液消毒大叶黄杨带腋芽茎段5min,其试管苗生长良好,成活率可达93%;生根培养基采用1/2MS+NAA1mg/L+0... 以大叶黄杨带腋芽茎段为材料,以MS和1/2MS为基本培养基,进行组织培养研究。结果表明:以pH值6.2的MS+6BA2.0mg/L为培养基,用浓度0.1%升汞溶液消毒大叶黄杨带腋芽茎段5min,其试管苗生长良好,成活率可达93%;生根培养基采用1/2MS+NAA1mg/L+0.5%活性炭,生根率可达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黄杨 带腋芽茎段 组织培养 培养基 培养条件 绿化树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胁迫下2种观赏植物的生长与生理特性比较 被引量:5
8
作者 申亚梅 童再康 +4 位作者 马进 吕健全 韩潇 巴蕾 房亮亮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90-497,共8页
采用水培的方式,用1/2Hoagland’s营养液培养红叶石楠红罗宾Photinia glabra×P.fraseri‘Red Robin’与金边黄杨Euonymus japonica‘Aureo-marinatus’幼苗稳定后进行处理,设海水体积分数为0(对照),10%,30%,50%,70%和100%等6个处... 采用水培的方式,用1/2Hoagland’s营养液培养红叶石楠红罗宾Photinia glabra×P.fraseri‘Red Robin’与金边黄杨Euonymus japonica‘Aureo-marinatus’幼苗稳定后进行处理,设海水体积分数为0(对照),10%,30%,50%,70%和100%等6个处理。随后分别在第3,6,9,12和15d采样进行分析,研究不同体积分数海水处理下2个观赏树种1年生幼苗形态、保护性酶活性及离子吸收分布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①红叶石楠在海水体积分数高于30%(pH8.92)时与金边黄杨低于50%(pH9.12)时,两者形态均发生变化。②随着海水体积分数的增加,胁迫时间的延长,红叶石楠与金边黄杨叶片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呈增加趋势,且前者叶片中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呈上升趋势,后者呈现下降趋势。③随着海水体积分数的增加,红叶石楠与金边黄杨叶片内钠离子(Na+)质量浓度均增加,并且前者的涨幅低于后者,此外两者叶片中钾(K+)、钙(Ca2+)、镁(Mg2+)离子质量浓度均出现无规律变化,且值低于对照。经过比较得出,在海水的胁迫下,红叶石楠的耐盐性低于金边黄杨,并且两者均能适应pH8.50以上的环境,均属于碱土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学 海水胁迫 红叶石楠红罗宾 金边黄杨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骤变对5种北方常绿植物抗寒性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陈丽丽 蔺芳 张家洋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6年第2期112-116,123,共6页
选取侧柏、大叶黄杨、广玉兰、女贞和椤木石楠等5种北方常绿植物的叶片,经未处理组(-5℃)、升温处理组(0℃)和降温处理组(-20℃),分别于处理24h和48h时对叶片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以及丙二醛的含量等4种生理指标进行测定... 选取侧柏、大叶黄杨、广玉兰、女贞和椤木石楠等5种北方常绿植物的叶片,经未处理组(-5℃)、升温处理组(0℃)和降温处理组(-20℃),分别于处理24h和48h时对叶片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以及丙二醛的含量等4种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并通过隶属函数法进行抗寒性综合评价。结果显示,5种常绿植物抗寒能力由大到小排序为:广玉兰>大叶黄杨>椤木石楠>女贞>侧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骤变 侧柏 大叶黄杨 广玉兰 女贞 椤木石楠 抗寒性 隶属函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_2胁迫对大叶黄杨和贴梗海棠膜脂过氧化及保护酶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何瑞 徐玉梅 《山西农业科学》 2011年第12期1277-1280,1286,共5页
以贴梗海棠和大叶黄杨为试材,研究经SO2胁迫后,其生理生化的变化,结果表明,SO2处理使贴梗海棠和大叶黄杨O2-速率、MDA含量、细胞膜相对透性均增加,而且贴梗海棠的增加比率比大叶黄杨大,且随SO2质量浓度的增加,这3个指标的增加比率均呈... 以贴梗海棠和大叶黄杨为试材,研究经SO2胁迫后,其生理生化的变化,结果表明,SO2处理使贴梗海棠和大叶黄杨O2-速率、MDA含量、细胞膜相对透性均增加,而且贴梗海棠的增加比率比大叶黄杨大,且随SO2质量浓度的增加,这3个指标的增加比率均呈升高趋势;经SO2处理后,贴梗海棠和大叶黄杨的SOD和POD活性均上升,抗性植物的升高比率大于敏感植物,随SO2质量浓度的增加,SOD和POD活性的增加比率升高,脱离熏气后,POD活性均经一个应激上升过程随后下降,且抗性植物大叶黄杨出现应激反应早于贴梗海棠;经SO2处理后,贴梗海棠和大叶黄杨的CAT活性下降,且随SO2质量浓度的增加下降比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黄杨 贴梗海棠 SO2 膜脂过氧化 保护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冬青卫矛DNA提取方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春晓 张莹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27-29,43,共4页
为了从富含多酚和多糖的冬青卫矛叶片中分离高质量基因组DNA,比较了SDS法、CTAB法、高盐低pH值法及改良的CTAB法等提取DNA的方法,获得了一种以CTAB法为基础的分离高质量完整DNA的简便、快速方法。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从冬青卫矛叶片中... 为了从富含多酚和多糖的冬青卫矛叶片中分离高质量基因组DNA,比较了SDS法、CTAB法、高盐低pH值法及改良的CTAB法等提取DNA的方法,获得了一种以CTAB法为基础的分离高质量完整DNA的简便、快速方法。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从冬青卫矛叶片中分离得到高纯度、高产量的DNA,A260/A280为1.84,1 g鲜叶的DNA产量为213.5μg,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地从富含多酚和多糖的药用植物组织中提取高质量D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青卫矛 DNA提取 改良CTAB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青卫矛内生放线菌Streptomyces flavofuscus G1发酵液中抑菌活性成分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曹艳 魏少鹏 姬志勤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16-621,共6页
从冬青卫矛内生放线菌Streptomyces flavofuscus G1的发酵液中分离得到化合物G13和G19。经核磁共振波谱及质谱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两个化合物分别被鉴定为phencomycin(G13)和4'-deacetyl-(-)-griseusin A(G19)。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 从冬青卫矛内生放线菌Streptomyces flavofuscus G1的发酵液中分离得到化合物G13和G19。经核磁共振波谱及质谱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两个化合物分别被鉴定为phencomycin(G13)和4'-deacetyl-(-)-griseusin A(G19)。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G19对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铜绿假单孢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1.203 1)、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1.184 6)及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cocus aureus(1.008 9)等供试病原细菌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其最低抑菌浓度(MIC)值均为1.56μg/m L;对苹果树腐烂病菌Valsa mali和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菌丝生长亦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IC50值分别为14.70和24.35μg/m L。而G13对植物病原真菌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和苹果树腐烂病菌V.mali菌丝生长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其IC50值分别为5.21和4.82μg/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青卫矛 内生菌 STREPTOMYCES flavofuscus G1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增加和水分胁迫对大叶黄杨景观及生态效应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邹民忠 杨培岭 +1 位作者 王征 王材源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2-47,51,共7页
为了探索出在C02浓度和水分双因子影响下的城市绿化模式,本文以北京市典型的绿化灌木树种大叶黄杨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试验,研究3种不同水分胁迫水平(SWS为55%~75%、MWS为65%~85%、LwS为75%~95%)和3种C02浓度(400×1... 为了探索出在C02浓度和水分双因子影响下的城市绿化模式,本文以北京市典型的绿化灌木树种大叶黄杨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试验,研究3种不同水分胁迫水平(SWS为55%~75%、MWS为65%~85%、LwS为75%~95%)和3种C02浓度(400×10^-6、600×10^-6、800×10^-6)水平下对大叶黄杨的景观功能和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寻求综合考虑C02浓度-水分-景观-生态关系的城市绿化模式。研究发现,SWS处理下,景观功能受到抑制,但生态服务功能却随COz浓度的增加而得到提升;而在LWS和MWS处理下,增大CO2浓度,能够促进大叶黄杨的生长,并使大叶黄杨景观和生态服务功能发挥到最大限度。综合以上研究结果,可认为将土壤水分控制在中度水分胁迫条件下(MWS),大叶黄杨在C02浓度不断升高的现有环境中生长最为有利,它的景观和生态服务功能能够发挥到最大限度,是一种优化的城市绿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黄杨 水分胁迫 CO2浓度 景观功能 生态服务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penCV的大叶黄杨叶片特征视频图像检测 被引量:1
14
作者 邓汉阳 赵东 郑嫦娥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73-175,F0003,共4页
选用常用观赏性植物大叶黄杨的叶片作为待检测的苗圃苗木,基于OpenCV进行关于大叶黄杨叶片检测识别程序的编写,训练得到了检测大叶黄杨叶片级联的Boosted分类器,通过检测Haar特征,旨在找到一种能够从复杂背景视频图像中检测大叶黄杨叶... 选用常用观赏性植物大叶黄杨的叶片作为待检测的苗圃苗木,基于OpenCV进行关于大叶黄杨叶片检测识别程序的编写,训练得到了检测大叶黄杨叶片级联的Boosted分类器,通过检测Haar特征,旨在找到一种能够从复杂背景视频图像中检测大叶黄杨叶片的动态检测方法,满足苗圃除草机的检测识别要求。通过试验检测的数据和实际测试的结果证实,基于OpenCV的特征物体检测方法对复杂背景视频图像中的大叶黄杨叶片检测是可行的,也是较简便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黄杨 计算机视觉 OPENC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乐果和阿维菌素对大叶黄杨叶表蜡质层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马永亮 杨玉武 曲爱军 《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8-29,共2页
选用阿维菌素和氧化乐果喷施到大叶黄杨上,利用氯仿法测定了大叶黄杨叶表的蜡质含量。其结果表明,供试农药对大叶黄杨叶表蜡质层含量均有显著影响,其中以阿维菌素影响较大,氧化乐果影响较小。
关键词 阿维菌素 氧化乐果 大叶黄杨 叶表 蜡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种杀菌剂对大叶黄杨白粉病的药效评价 被引量:2
16
作者 杜津钊 郑晓露 +4 位作者 刘悦 杨昕晨 毕扬 刘俊 陈艳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77-81,99,共6页
【目的】筛选出环境友好、防效明显的防治药剂。【方法】采用随机区组的田间实验设计方法,研究15种杀菌剂对北京地区大叶黄杨白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结果证明,ω=43%氟菌·肟菌酯、250g/L丙环唑、φ=20%三唑酮、φ=25%腈菌唑、4... 【目的】筛选出环境友好、防效明显的防治药剂。【方法】采用随机区组的田间实验设计方法,研究15种杀菌剂对北京地区大叶黄杨白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结果证明,ω=43%氟菌·肟菌酯、250g/L丙环唑、φ=20%三唑酮、φ=25%腈菌唑、400g/L氟硅唑和ω=50%醚菌酯6种药剂对大叶黄杨白粉病防治效果较好,分别达到了89%、82%、74%、71%、68%和56%。ω=43%氟菌·肟菌酯兼具保护和治疗的作用;腈菌唑、氟硅唑、醚菌酯、三唑酮和丙环唑对大叶黄杨白粉病的进一步发展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新叶抑制率均在95%以上;250g/L嘧菌酯、ω=40%嘧菌·乙嘧酚、φ=0.5%大黄素甲醚3种药剂在病害发展初期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后期病害发展迅速,喷施2次药剂亦不能控制。另外,ω=70%代森锰锌和ω=75%百菌清在发病中期防效较低。【结论】本研究对大叶黄杨白粉病的药剂防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黄杨 白粉病 防治 药剂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滞尘环境下植物叶片高光谱特征变化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段敏杰 李新宇 +3 位作者 赵松婷 许蕊 王月容 王茜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8-94,共7页
利用FieldSpec Pro野外光谱仪和电子分析天平对北京玉渊潭公园周边不同环境下的大叶黄杨叶片滞尘量、叶片除尘前后的光谱反射特征进行了测定与分析,通过微分变换,引入多组变量,研究了滞尘对大叶黄杨叶片光谱特征的影响,并建立了光谱特... 利用FieldSpec Pro野外光谱仪和电子分析天平对北京玉渊潭公园周边不同环境下的大叶黄杨叶片滞尘量、叶片除尘前后的光谱反射特征进行了测定与分析,通过微分变换,引入多组变量,研究了滞尘对大叶黄杨叶片光谱特征的影响,并建立了光谱特征参数与园林植物滞尘量的关系模型。结果表明:不同环境下大叶黄杨单位叶面积滞尘量表现为公园周边主干道>公园外围防护绿带>公园园内。叶片除尘前后光谱反射率存在明显差异,除尘后的光谱反射率值整体大于除尘前,其中在750~1350 nm和1500~1850 nm波段差异显著。除尘前后三边位置没有发生明显改变,而三边幅值和三边面积均表现出除尘后大于除尘前,叶片滞尘对黄边、蓝边幅值以及黄边、蓝边面积影响不明显,但对红边幅值与红边面积影响较大。叶片滞尘对光谱特征参数均有影响且表现出一定规律性,其中利用红边面积构建的滞尘抛物线模型最优,估算精度及验证系数均相对较高,为基于高光谱技术估测植物叶片滞尘量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 滞尘 光谱特征参数 反射光谱 叶片 大叶黄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种药剂及混剂防治大叶黄杨日本龟蜡蚧的效果 被引量:2
18
作者 汤留弟 吉海龙 +1 位作者 黄晓燕 苓建强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2-43,共2页
日本龟蜡蚧Ceroplastes japonica Green是昆山地区大叶黄杨Euonymus japonicus等植物的主要害虫。选用48%毒死蜱乳油、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吡蚜酮悬浮剂、2%阿维菌素乳油及混剂进行田间防治日本龟蜡蚧试验。... 日本龟蜡蚧Ceroplastes japonica Green是昆山地区大叶黄杨Euonymus japonicus等植物的主要害虫。选用48%毒死蜱乳油、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吡蚜酮悬浮剂、2%阿维菌素乳油及混剂进行田间防治日本龟蜡蚧试验。结果表明,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效果最佳,校正虫口减退率为79.03%,与毒死蜱等体积混合的吡虫啉溶液的校正虫口减退率为72.54%,这2种药剂防治效果显著高于其它药剂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黄杨 日本龟蜡蚧 吡虫啉 毒死蜱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因子对冬青卫矛白粉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高国伟 周小林 +2 位作者 岳弘辰 迟梦宇 黄金光 《山东农业科学》 2017年第12期90-92,共3页
自2014年以来,青岛地区冬青卫矛白粉病日趋严重,近三年发病率均在70%以上,对园林景观造成严重影响。粉状白粉菌(Erysiphe alphitoides)是引起冬青卫矛白粉病的病原菌,为进一步研究粉状白粉菌分生孢子生物学性状,在室内对分生孢子不同温... 自2014年以来,青岛地区冬青卫矛白粉病日趋严重,近三年发病率均在70%以上,对园林景观造成严重影响。粉状白粉菌(Erysiphe alphitoides)是引起冬青卫矛白粉病的病原菌,为进一步研究粉状白粉菌分生孢子生物学性状,在室内对分生孢子不同温度、碳源、时间等条件下的萌发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粉状白粉菌分生孢子在28℃黑暗条件下置于清水中培养36 h萌发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青卫矛白粉病 粉状白粉菌 孢子萌发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海道黄杨组织培养及快繁技术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马少梅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22期109-110,114,共3页
本文以北海道黄杨茎段为材料,探讨了不同消毒时间、不同激素浓度配比对北海道黄杨再生体系建立的影响。结果表明,北海道黄杨茎段外植体最佳消毒时间为0.1%升汞处理8 min,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2,4-D 2.0 mg/L+NAA 0.1 mg/L。
关键词 北海道黄杨 外植体 茎段 组织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