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局部矩阵重构算法的电力用户窃电分析
1
作者 梁哲辉 李莹 罗智慧 《兵工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24,共5页
针对目前窃电检测模型需要大量样本、训练过程复杂、检测性能有待提高等缺点,提出一种基于局部矩阵重构的检测模型。引入主成分分析用于分析相邻数据样本之间差异的分布特征;利用欧几里德距离和数据分布特性用来检测不同耗电模式之间的... 针对目前窃电检测模型需要大量样本、训练过程复杂、检测性能有待提高等缺点,提出一种基于局部矩阵重构的检测模型。引入主成分分析用于分析相邻数据样本之间差异的分布特征;利用欧几里德距离和数据分布特性用来检测不同耗电模式之间的差异;引入局部异常值得分,从而确定窃电样本。对某电力公司提供的住宅电力负荷数据进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8463,具有相对稳定的检测阈值和更强的鲁棒性,对配电网窃电检测评估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窃电检测 主成分分析 局部矩阵 欧氏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DMA的辽宁汉族成年Bonwill三角的几何形态分析
2
作者 殷雅楠 刘大华 +1 位作者 许泽君 任甫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37-241,共5页
目的:对三维重建后的下颌Bonwill三角进行几何形态测量,分析Bonwill三角的不同垂直骨面型的差异。方法:对72例辽宁汉族成年人进行128层螺旋CT扫描;将CT数据导入Invivo 5.3中进行三维重建并对标志点进行三维坐标测量;使用WinEDMA1.0.1对... 目的:对三维重建后的下颌Bonwill三角进行几何形态测量,分析Bonwill三角的不同垂直骨面型的差异。方法:对72例辽宁汉族成年人进行128层螺旋CT扫描;将CT数据导入Invivo 5.3中进行三维重建并对标志点进行三维坐标测量;使用WinEDMA1.0.1对三维标志点进行差异分析,分析结果采用bootstrap非参数检验。结果:通过对各个垂直骨面型Bonwill三角的分析发现,辽宁汉族成人各个骨面型的Bonwill三角具有对称性(P>0.05);不同垂直骨面型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辽宁汉族成人的Bonwill三角大致具有对称性,但从不同垂直骨面形分析,从均角型到高角型再到低角型,辽宁汉族成人左侧脸的深度依次递减;从高角型到均角型再到低角型,辽宁汉族成人右侧脸的深度依次递减;从低角型到高角型再到均角型,辽宁汉族成人脸的下颌髁突间宽度依次递减。这对于不同地区垂直骨面型的颅面特征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nwill三角 几何形态测量学 欧几里德距离矩阵分析法 三维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几里德几何距离矩阵法对FGFR2 Ser252Trp点突变小鼠头颅形状特征的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杜晓兰 陈志 +3 位作者 尹良军 何启芬 段亚琪 陈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55-658,共4页
目的通过定量分析模拟Apert综合征患者的FGFR2 Ser252Trp突变小鼠模型和野生型小鼠头颅表型,并与Apert患者所表现出来的异常头颅颜面特征进行比较,探讨所建立的Apert小鼠模型能否真实地模拟Apert综合征患者的头颅表型。方法采用蚂蚁啃... 目的通过定量分析模拟Apert综合征患者的FGFR2 Ser252Trp突变小鼠模型和野生型小鼠头颅表型,并与Apert患者所表现出来的异常头颅颜面特征进行比较,探讨所建立的Apert小鼠模型能否真实地模拟Apert综合征患者的头颅表型。方法采用蚂蚁啃食的方法制备Ser252Trp突变小鼠和同窝对照小鼠头颅标本,用三维坐标测量仪检测头颅27个标记点的三维坐标值,用欧几里德几何距离矩阵法(euclidean distance matrix analysis,EDMA)对突变小鼠和对照小鼠头颅三维数据进行处理和统计分析。结果Ser252Trp突变小鼠头颅形状与同窝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突变小鼠头颅长度缩短,且头颅前端缩短比后部缩短更严重,头颅面部鼻骨长度、前颌骨、上颌骨及颧骨长度明显缩短(P<0.01),眼间距和额骨宽度变宽,颅腔长度有所缩短,宽度增加,颅顶升高(P<0.01),这与Apert患者颅面的临床表现高度相似:眼间距增宽,面中部发育不良,鼻骨缩短,上颌骨发育低下,突眼,颅腔变宽呈圆鼓状。结论FGFR2 Ser252Trp突变小鼠从表型上真实地反映Apert患者的头颅颜面特征,可以作为人类Apert综合征的较好模型用于有关疾病致病机制、手术及药物治疗的研究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小鼠模型 APERT综合征 头颅形态 欧几里德几何距离矩阵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gle Ⅱ~1与正常牙弓形态差异——应用欧几里德距离矩阵分析法 被引量:6
4
作者 聂琼 林久祥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59-662,共4页
目的:分析比较Angle Ⅱ1 和正常(牙合)牙弓形态差异.方法:以年龄均为13~17 岁的Angle Ⅱ1和正常(牙合)各60 名为研究对象,利用YM-2115 三维测量仪在所有个体的上下颌模型上标定对应于牙尖及切缘中点的标志点,用欧几里德距离矩阵分析法(... 目的:分析比较Angle Ⅱ1 和正常(牙合)牙弓形态差异.方法:以年龄均为13~17 岁的Angle Ⅱ1和正常(牙合)各60 名为研究对象,利用YM-2115 三维测量仪在所有个体的上下颌模型上标定对应于牙尖及切缘中点的标志点,用欧几里德距离矩阵分析法(Euclidean-distance matrix analysis, EDMA)分析Angle Ⅱ1和正常(牙合)的牙弓形态差异. 结果:(1)无论男女性,Angle Ⅱ1的上牙弓长度大于正常(牙合)的上牙弓,女性大1.8%,男性大2.7%;二者的牙弓形态差异有显著性(P<0.001),且后牙对形态差异所起的作用较前牙大,其中Angle Ⅱ1 的后上牙弓宽度较正常(牙合)窄是一主要因素.(2)无论男女性,Angle Ⅱ1 的下牙弓长度稍大于正常(牙合)的下牙弓,二者的牙弓形态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临床上扩展Angle Ⅱ1 的后上牙弓宽度可能是协调上下牙弓形态的重要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弓形态 欧几里德距离矩阵分析法(edma) 牙弓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感器优化布置的距离系数-Fisher信息准则 被引量:3
5
作者 董小圆 彭珍瑞 +1 位作者 殷红 董海棠 《智能系统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2-37,共6页
以损伤参数识别为目标,基于传统Fisher信息准则的传感器优化布置会出现测点局部聚集现象,导致信息冗余,不利于损伤定位。针对此问题,首先以反映信息独立程度的距离系数对候选自由度的Fisher信息矩阵进行加权修正;然后以修正后的有效信... 以损伤参数识别为目标,基于传统Fisher信息准则的传感器优化布置会出现测点局部聚集现象,导致信息冗余,不利于损伤定位。针对此问题,首先以反映信息独立程度的距离系数对候选自由度的Fisher信息矩阵进行加权修正;然后以修正后的有效信息矩阵行列式最大化为目标,采用逐步累加的方法得到基于距离系数-Fisher信息准则的传感器优化布置方案。采用该方法对一个16自由度剪切型弹簧质量模型进行传感器优化布置。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避免测点聚集现象,解决信息冗余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优化布置 损伤识别 Fisher信息矩阵 信息冗余 欧氏距离 灵敏度分析 模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ert综合征模型小鼠下颌骨形态特点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杜晓兰 陈志 +4 位作者 尹良军 苏楠 何启芬 段亚琪 陈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1625-1628,共4页
目的比较分析FGFR2 Ser252Trp突变小鼠(mutant,Mu)下颌骨和同窝对照野生型小鼠(wild type,WT)下颌骨的形状和发育差异性。方法采用三维坐标测量仪检测下颌骨11个标记点的三维坐标值,用欧几里德几何距离矩阵法(euclidean distance matrix... 目的比较分析FGFR2 Ser252Trp突变小鼠(mutant,Mu)下颌骨和同窝对照野生型小鼠(wild type,WT)下颌骨的形状和发育差异性。方法采用三维坐标测量仪检测下颌骨11个标记点的三维坐标值,用欧几里德几何距离矩阵法(euclidean distance matrix analysis,EDMA)对突变小鼠和对照小鼠下颌骨进行形状和发育分析。结果4周时FGFR2Ser252Trp突变小鼠下颌骨形状与同窝对照组相比整体有所缩小,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8周时突变小鼠下颌骨形状缩小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主要表现在冠状突和下颌角缩小并沿前后方向向前缩进,随着年龄的增加下颌角的缩进更明显。结论FGFR2 Ser252Trp点突变对小鼠下颌骨形状产生缩短畸形的影响,随着年龄的增加缩短影响有所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小鼠模型 APERT综合征 下颌骨形状发育 edm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赋权形态学分析的三维面部对称参考平面构建方法 被引量:12
7
作者 朱玉佳 赵一姣 +3 位作者 郑盛文 温奥楠 傅湘玲 王勇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20-226,共7页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三维形态学分析的赋权普氏分析(weighted Procrustes analysis,WPA)方法,实现对下颌偏斜患者面部解剖标志点不对称程度量化赋权的三维面部对称参考平面自动化构建。方法:临床收集下颌偏斜患者30例,基于本体-镜像关联...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三维形态学分析的赋权普氏分析(weighted Procrustes analysis,WPA)方法,实现对下颌偏斜患者面部解剖标志点不对称程度量化赋权的三维面部对称参考平面自动化构建。方法:临床收集下颌偏斜患者30例,基于本体-镜像关联法的普氏分析(Procrustes analysis,PA)算法和自主研发的WPA算法,分别构建每名患者三维面部模型的对称参考平面(实验组一和二),以专家定义的区域迭代最近点(iterative closest point,ICP)算法(选取对称性良好的区域)构建的对称参考平面为“真值平面”,作为参考组。以实验组与参考组的平面角度误差作为评价指标,分别比较两个实验组与参考组的差异,评价WPA算法构建对称参考平面的临床适用性。结果:30例下颌偏斜患者WPA算法构建的对称参考平面与真值平面的角度误差为1.53°±0.84°,PA算法构建的对称参考平面与真值平面的角度误差为2.06°±0.86°。对于下颌偏斜大于12 mm的患者,WPA算法比PA算法的平均平面角度误差小0.86°。结论:基于三维面部形态学分析的WPA算法对下颌偏斜面部不对称畸形患者构建三维面部对称参考平面的临床应用效果比传统PA算法有显著提高,初步达到了口腔临床专家级诊断策略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不对称 对称参考平面 普氏分析 欧几里得距离矩阵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