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2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同手性Eu(Ⅲ)配位聚合物及其氨基酸构型识别
1
作者 王睿颖 王会 +2 位作者 柴凤兰 左志楠 吴本来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77-884,共8页
在溶剂热条件下,利用设计合成的对映纯手性配体S-4'-[(2-羧基-5-氧代吡咯烷-1-基)甲基]-(1,1'-联苯基)-3,5-二甲酸(H_(3)L)和Eu(Ⅲ)盐反应成功得到了一个新的同手性配位聚合物{[Eu(L)]·0.5CH_(3)CN}_(n)(1)。单晶X射线衍... 在溶剂热条件下,利用设计合成的对映纯手性配体S-4'-[(2-羧基-5-氧代吡咯烷-1-基)甲基]-(1,1'-联苯基)-3,5-二甲酸(H_(3)L)和Eu(Ⅲ)盐反应成功得到了一个新的同手性配位聚合物{[Eu(L)]·0.5CH_(3)CN}_(n)(1)。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显示,配合物1结晶于四方晶系I4_(1)手性空间群。在1中,配体阴离子L^(3-)为七桥联配体,联结Eu(Ⅲ)离子形成7-连接的3D螺旋结构。配体H_(3)L不仅把手性传递给金属有机框架,并诱导产生了螺旋手性。1具有优良的配体敏化发光和热稳定性。以配合物1为荧光探针,研究了其对常见氨基酸分子的构型识别性能。结果表明,天冬氨酸、丙氨酸、赖氨酸、亮氨酸、酪氨酸和缬氨酸这几种氨基酸的不同对映体对1的荧光强度的影响差异显著,配合物1可以对以上氨基酸的构型进行荧光识别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手性金属有机框架 eu()配合物 晶体结构 荧光性质 对映体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series of iridium(Ⅲ)complexes with fluorophenyl isoquinoline ligand and low-efficiency roll-off properties:A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study
2
作者 QIN Zhengkun PAN Zicong +2 位作者 TIAN Hui ZHANG Wanyi SONG Mingxing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35-1244,共10页
We have examined the theoretical implications of combining two main and three auxiliary ligands to form several Ir(Ⅲ)complexes featuring a transition metal as their core atom to identify some appropriate organic ligh... We have examined the theoretical implications of combining two main and three auxiliary ligands to form several Ir(Ⅲ)complexes featuring a transition metal as their core atom to identify some appropriate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materials.By utilizing electronic structure,frontier molecular orbitals,minimum single-line absorption,triplet excited states,and emission spectral data derived from the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the usefulness of these Ir(Ⅲ)complexes,including(piq)_(2)Ir(acac),(piq)_(2)Ir(tmd),(piq)_(2)Ir(tpip),(fpiq)_(2)Ir(acac),(fpiq)_(2)Ir(tmd),and(fpiq)_(2)Ir(tpip),in OLEDs was examined,where piq=1-phenylisoquinoline,fpiq=1-(4-fluorophenyl)isoquinoline,acac=(3Z)-4-hydroxypent-3-en-2-one,tmd=(4Z)-5-hydroxy-2,2,6,6-tetramethylhept-4-en-3-one,and tpip=tetraphenylimido-diphosphonate.These complexes all have low-efficiency roll-off properties,especially(fpiq)_(2)Ir(tpip).Some researchers have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complexes extremely similar to(piq)_(2)Ir(acac)through the Suzuki-Miyaura coupling rea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luminescent materials Ir()complex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胺基双酚FeⅢ配合物催化环状酸酐和环氧化物聚合制备聚酯
3
作者 宋昭峥 李思漩 +4 位作者 李晓双 李鹏 胡君航 戴鑫 蒋庆哲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1-210,共10页
为解铁系配合物中心金属电子环境和空间结构对催化聚合反应的影响,通过改变胺基桥联垂臂结构和苯酚取代基,合成一系列以胺基双酚为骨架的FeⅢ配合物,同时考察以胺基双酚FeⅢ配合物为催化剂,双(三苯基膦)氯化胺等物质为助催化剂组成二元... 为解铁系配合物中心金属电子环境和空间结构对催化聚合反应的影响,通过改变胺基桥联垂臂结构和苯酚取代基,合成一系列以胺基双酚为骨架的FeⅢ配合物,同时考察以胺基双酚FeⅢ配合物为催化剂,双(三苯基膦)氯化胺等物质为助催化剂组成二元催化体系催化环状酸酐和环氧化物聚合反应,分析其反应机制。结果表明:胺基桥联垂臂结构为丁基时,胺基双酚FeⅢ配合物展现出较好的催化邻苯二甲酸酐和环氧环己烷聚合性能,在110℃无溶剂下,转化频率可达到750 h-1,聚酯单元物质的量分数为98%,且对于不同种类环状酸酐和环氧化物聚合展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反应速率和单体浓度呈一级动力学反应,E a为110.21 kJ/mol;二元催化体系为分子间链引发,由于羧酸阴离子存在,抑制了配合物分子内的链引发环节,聚合产物中n(poly)较高,PA活化插入速度较快,CHO开环速度较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酸酐 环氧化物 聚合 胺基双酚 铁系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膦蒽基Au(Ⅰ)和Ir(Ⅲ)配合物的光化学反应特性与发光行为调控
4
作者 王旭宇 谢欣然 曹登科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13-1522,共10页
合成了膦蒽配体1,8-双(二苯基磷)蒽(Hbdpa)及其配合物[Au(Hbdpa)_(2)]PF_(6)(1)和[Ir(tpy)(bdpa)](PF_(6))_(2)(2),其中tpy=2,2'∶6',2″-三联吡啶。在光照作用下,这些化合物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Hbdpa-2O、[Au(Hbdpa-O)_(2)]PF_... 合成了膦蒽配体1,8-双(二苯基磷)蒽(Hbdpa)及其配合物[Au(Hbdpa)_(2)]PF_(6)(1)和[Ir(tpy)(bdpa)](PF_(6))_(2)(2),其中tpy=2,2'∶6',2″-三联吡啶。在光照作用下,这些化合物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Hbdpa-2O、[Au(Hbdpa-O)_(2)]PF_(6)(1-O)和[Ir(tpy)(bdpa-OH)](PF_(6))_(2)(2-OH)。通过核磁、质谱和单晶X射线衍射表征了这些化合物的结构。讨论了化合物Hbdpa及其配合物1和2的光化学反应特性以及相关的发光行为调控。研究结果表明,Au(Ⅰ)和Ir(Ⅲ)的配位显著提高了配体Hbdpa的光反应活性。化合物2是首例能发生蒽基去芳构化反应的铱配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膦蒽配体 Au(Ⅰ)配合物 Ir()配合物 光化学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rhombic Dy_(4)-based complex showing remarkable single-molecule magnet behavior
5
作者 HOU Yinling JI Jia +5 位作者 YU Hong BIAN Xiaoyun GUAN Xiaofen QIU Jing REN Shuyi FANG Ming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5-612,共8页
A tetranuclear Ln(Ⅲ)-based complex:[Dy_(4)(dbm)_(4)(L)_(6)(μ_(3)-OH)_(2)]·CH_(3)CN(1)(HL=5-[(4-methylbenzylidene)amino]quinolin-8-ol,Hdbm=dibenzoylmethane)was manufactured and its structure was characterized in... A tetranuclear Ln(Ⅲ)-based complex:[Dy_(4)(dbm)_(4)(L)_(6)(μ_(3)-OH)_(2)]·CH_(3)CN(1)(HL=5-[(4-methylbenzylidene)amino]quinolin-8-ol,Hdbm=dibenzoylmethane)was manufactured and its structure was characterized in detail.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shows that complex 1 belongs to the monoclinic crystal system and its space group is P2_1/n,which contains a rhombic Dy_(4)core.Magnetic measurements of 1 suggest it possesses extraordinary single-molecule magnet(SMM)behavior.Its energy barrier U_(eff)/k_(B)was 116.7 K,and the pre-exponential coefficient τ_(0)=1.05×10~(-8)s.CCDC:23593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tranuclear Dy()complex Schiff base ligand crystal structure magnetic property single⁃molecule magn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o(Ⅲ)与N,N-二烷基二甘醇酰胺酸配位研究
6
作者 吕洪彬 周今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85-1594,共10页
为深入理解并优化N,N-二烷基二甘醇酰胺酸(HDRDGA)类配体在锕系及镧系离子分离研究领域的应用,本文通过电位滴定、吸收光谱滴定以及单晶X射线衍射等技术手段,研究了Ho(Ⅲ)与两种N,N-二烷基二甘醇酰胺酸配体(水溶性的N,N-二甲基二甘醇酸(... 为深入理解并优化N,N-二烷基二甘醇酰胺酸(HDRDGA)类配体在锕系及镧系离子分离研究领域的应用,本文通过电位滴定、吸收光谱滴定以及单晶X射线衍射等技术手段,研究了Ho(Ⅲ)与两种N,N-二烷基二甘醇酰胺酸配体(水溶性的N,N-二甲基二甘醇酸(HA)和疏水性的N,N-二(2-乙基己基)二甘醇酸(HA'))在水溶液、有机溶剂体系及固态化合物中的配位行为。结果表明,与单羧酸配体通常以阴离子形式与Ln(Ⅲ)配位不同,上述两种配体均可同时以阴离子和中性分子形式与Ho(Ⅲ)配位。随着配体浓度的增加,在不同酸度溶液中,依次形成金属与配体化学计量比为1∶1、1∶2及1∶3的多种配合物。在此基础上测定了[HoA]^(2+)、[HoA_(2)]^(+)等6种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及其摩尔吸收光谱,还培养了4种1∶3配合物([HoA_(3)]、[HoA_(2)(HA)]^(+)、[HoA(HA)_(2)]^(2+)及[Ho(HA)_(3)]^(3+))的单晶,并测定了其晶体结构。萃取过程中,当水相酸(HNO_(3)或HClO_(4))浓度大于0.5 mol/L时,Ho(Ⅲ)仅以[Ho(HA')_(3)]^(3+)形式被萃取;而在近中性条件下,萃合物中的配体可以同时以阴离子和中性分子的形式存在,生成金属离子与萃取剂化学计量比为1∶1、1∶2和1∶3的萃合物。推测在1∶1和1∶2萃合物中,硝酸根与中心金属离子直接配位。无论配合物中的配体是阴离子还是中性分子、是否发生去质子反应,本研究所有配合物中,两种配体均以三齿螯合模式与Ho(Ⅲ)配位。这种配位模式与中性配体四烷基二甘醇酰胺相似,而不是羧酸类配体中常见的双齿配位模式。这些研究结果可为该类配体的应用及进一步开发提供有价值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 N N-二烷基二甘醇酰胺酸 配位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Eu(Ⅲ)配合物光转换剂光谱性质的评价 被引量:20
7
作者 薛卫星 李建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66-768,共3页
稀土配合物光转换剂无一不是Eu(Ⅲ )配合物 ,Eu(Ⅲ )配合物的荧光发射光谱与叶绿素的吸收光谱明显不能吻合 ,叶绿素对Eu(Ⅲ )配合物转换光的吸收少 ,植物光合作用对转换光的利用率低。Eu(Ⅲ )配合物光转换剂加强光合作用的功能需要重新... 稀土配合物光转换剂无一不是Eu(Ⅲ )配合物 ,Eu(Ⅲ )配合物的荧光发射光谱与叶绿素的吸收光谱明显不能吻合 ,叶绿素对Eu(Ⅲ )配合物转换光的吸收少 ,植物光合作用对转换光的利用率低。Eu(Ⅲ )配合物光转换剂加强光合作用的功能需要重新评价。本文对稀土配合物光转换剂的研究提出建议 :进行Sm(Ⅲ )配合物光转换剂的研究 ,取代Eu(Ⅲ )配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u()配合物 光转换剂 光谱性质 叶绿素 植物 光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甲酸根为桥的双核Eu(Ⅲ)配合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 被引量:6
8
作者 牛淑云 杨冰 +2 位作者 曹金全 杨光弟 卜为民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2期1917-1920,共4页
在EtOH:H2O=2:1的溶剂中,以Eu(NO3)3·6H2O、C6H5COONa和Phen(邻菲哈啉)为原料,合成了四桥双核配合物[Eu2(Phen)2(C6H5COO)6].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1,a=1.08156(7)nm,b=1.19331(7)nm,c=1.24401(8)nm,a... 在EtOH:H2O=2:1的溶剂中,以Eu(NO3)3·6H2O、C6H5COONa和Phen(邻菲哈啉)为原料,合成了四桥双核配合物[Eu2(Phen)2(C6H5COO)6].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1,a=1.08156(7)nm,b=1.19331(7)nm,c=1.24401(8)nm,a=104.972(5)°,β=93.661(5)°γ=113.297(5)°,Z=1.R=0.0437.晶体中2个Eu原子处于晶体学等效位置,配位数为9,Eu-Eu间距离为0.4052nm.讨论了标题化合物的UV-Vis谱与其它Eu3+离子谱的异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结构 四桥 双核 铕配合物 苯甲酸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二苯基-4-酰基-5-吡唑酮Eu(Ⅲ)配合物的荧光性质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建宇 曾红 +1 位作者 于群 刘光中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08-211,共4页
以四种 1,3 二苯基 4 酰基 5 吡唑酮 (酰基分别为苯甲酰基、苯乙酰基、丁酰基和氯乙酰基 ,化合物以DPBZP、DPPAP、DPBTP和DPCAP表示 )为配体 ,合成了Eu(Ⅲ )的二元和三元配合物。通过化学分析和元素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 ,通过FTIR... 以四种 1,3 二苯基 4 酰基 5 吡唑酮 (酰基分别为苯甲酰基、苯乙酰基、丁酰基和氯乙酰基 ,化合物以DPBZP、DPPAP、DPBTP和DPCAP表示 )为配体 ,合成了Eu(Ⅲ )的二元和三元配合物。通过化学分析和元素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 ,通过FTIR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测定了配合物的荧光光谱 ,结果表明 :配合物发射Eu(Ⅲ )的特征荧光 ;配合物荧光强度与配体吡唑环 4 位酰基上的取代基团密切相关 ,荧光强度随配体不同的变化顺序为DPBZP >DPPAP >DPBTP >DPCAP ;第二配体邻菲罗啉具有较为明显的荧光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3-二苯基-4-酰基-5-吡唑酮 配合物 荧光性质 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环糊精复合材料对Eu(Ⅲ)的吸附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李瑞东 侯立安 +2 位作者 张志利 王磊 赵兵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043-1046,共4页
在等离子体条件下用有机大分子材料环糊精对碳纳米管进行功能化处理,制备出一种新的放射性核素吸附材料,即碳纳米管-环糊精复合材料。实验研究了pH、时间、离子强度对该材料吸附Eu(Ⅲ)的影响。该材料对废水中Eu(Ⅲ)的吸附速率快,吸附率... 在等离子体条件下用有机大分子材料环糊精对碳纳米管进行功能化处理,制备出一种新的放射性核素吸附材料,即碳纳米管-环糊精复合材料。实验研究了pH、时间、离子强度对该材料吸附Eu(Ⅲ)的影响。该材料对废水中Eu(Ⅲ)的吸附速率快,吸附率在95%以上,通过吸附方程推算得到对Eu(Ⅲ)的最大吸附量可达约80mg/g,废水中其它离子及浓度对Eu(Ⅲ)的吸附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环糊精 吸附 e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酰胺结构对其萃取Am(Ⅲ)和Eu(Ⅲ)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6
11
作者 陈文浚 祝霖 +3 位作者 丁颂东 刘忠群 陈绍金 金永东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1期1724-1726,共3页
二酰胺化合物(R1R2NCO)2R3用于从乏燃料元件后处理高放废液(HLW)中分离、回收锕系和镧系元素的工艺中有良好的前景[1~4].以CH2OCH2n为桥撑链的二酰胺称为酰胺荚醚(Amidopodand).在大... 二酰胺化合物(R1R2NCO)2R3用于从乏燃料元件后处理高放废液(HLW)中分离、回收锕系和镧系元素的工艺中有良好的前景[1~4].以CH2OCH2n为桥撑链的二酰胺称为酰胺荚醚(Amidopodand).在大阴离子(如苦味酸根等)存在下对三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酰胺化合物 结构 萃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u(Ⅲ)和Am(Ⅲ)在Th_4(PO_4)_4P_2O_7上的吸附行为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冬林 钱丽娟 +2 位作者 张茂林 许君政 吴王锁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56-161,共6页
通过静态法研究了Am(Ⅲ)和Eu(Ⅲ)在Th4(PO4)4P2O7上的吸附行为,主要包括吸附平衡时间、固液比、pH值、离子强度以及富里酸(FA)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Am(Ⅲ)和Eu(Ⅲ)在T114(PO4)4P2O7的吸附具有相似的pH吸... 通过静态法研究了Am(Ⅲ)和Eu(Ⅲ)在Th4(PO4)4P2O7上的吸附行为,主要包括吸附平衡时间、固液比、pH值、离子强度以及富里酸(FA)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Am(Ⅲ)和Eu(Ⅲ)在T114(PO4)4P2O7的吸附具有相似的pH吸附曲线,pH值的变化对吸附的影响较大,吸附率在pH=2~5时出现剧增;在其他条件相同时,KNO3离子强度从0.01mol/L增大到0.1mol/L,吸附率随着离子强度的增大而减小。通过对比实验发现,FA对Am(UI)和Eu(UI)在Th4(PO4)4P2O7上的吸附具有促进作用。Am(Ⅲ)和Eu(Ⅲ)在Th4(PO6)4P2O7表面可能形成了表面络合物。吸附剂的表面特征及其吸附机理研究是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4(PO4)4P2O7 吸附 eu() 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L-b-PNIPAM配位Eu(Ⅲ)构筑的超小尺寸稀土配合物荧光纳米探针用于肿瘤细胞双色成像 被引量:2
13
作者 关晓琳 丁媛媛 +6 位作者 来守军 杨学琴 韦镜玉 张家铭 张丽媛 童金辉 雷自强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23-1036,共14页
依次采用开环聚合(ROP)和原位引发聚合方法,分别在四苯乙烯(TPE)分子的不同苯环位置上共价键合嵌段共聚物PCL-b-PNIPAM(PCL=聚己内酯,PNIPAM=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并通过与Eu配位,合成含有单、双、四臂的3种双亲性嵌段共聚物-Eu配合物... 依次采用开环聚合(ROP)和原位引发聚合方法,分别在四苯乙烯(TPE)分子的不同苯环位置上共价键合嵌段共聚物PCL-b-PNIPAM(PCL=聚己内酯,PNIPAM=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并通过与Eu配位,合成含有单、双、四臂的3种双亲性嵌段共聚物-Eu配合物,再自组装构筑出粒径分别为4.8、4.3和2.7 nm的小尺寸非半导体型聚合物量子点(Pdots)。测试结果表明:单、双、四臂Pdots均具有蓝光(430 nm)和红光(615 nm)的双荧光发射性能,且由TPE发射的蓝光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性能和温度响应特性,最低临界溶解温度分别为32、36和37℃,接近人体正常体温。同时,3种Pdots均表现出极低的细胞毒性,并展现出优异的蓝/红双色荧光成像能力和可逆双色荧光切换功能。此外,对3种Pdots进行对比发现,四臂Pdots具有最小的粒径、最优的双荧光性能和最佳的细胞成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量子点 两亲性嵌段共聚物 eu()配合物 小尺寸 双荧光 细胞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u(Ⅲ)和Am(Ⅲ)在凹凸棒石上的吸附行为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茂林 杨子谦 吴王锁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0-124,共5页
采用静态批式法研究了Eu(Ⅲ)和Am(Ⅲ)在凹凸棒石上的吸附行为。探讨了液固比(V/m)、震荡时间、pH、离子强度(I)及腐殖酸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测定了(25±1)℃下不同离子强度时的吸附等温线。实验结果表明,pH对吸附的影响... 采用静态批式法研究了Eu(Ⅲ)和Am(Ⅲ)在凹凸棒石上的吸附行为。探讨了液固比(V/m)、震荡时间、pH、离子强度(I)及腐殖酸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测定了(25±1)℃下不同离子强度时的吸附等温线。实验结果表明,pH对吸附的影响比较大,在pH=2.5~5.5的吸附边界,离子强度对吸附的影响较小。Eu(Ⅲ)和Am(Ⅲ)在凹凸棒石上的吸附主要通过表面络合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石 吸附 eu() 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性纤维素醚/Eu(Ⅲ)的合成及发光特性 被引量:4
15
作者 叶君 熊犍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572-1574,1577,共4页
合成了具有发光性能的水溶性纤维素醚/Eu(Ⅲ)的配合物,即羧甲基纤维素(CMC)/Eu(Ⅲ)、甲基纤维素(MC)/Eu(Ⅲ)和羟乙基纤维素(HEC)/Eu(Ⅲ),讨论了这些配合物的结构,并由FTIR加以证实。这些配合物的发射光谱为Eu(Ⅲ)在615nm处的电偶极跃迁(... 合成了具有发光性能的水溶性纤维素醚/Eu(Ⅲ)的配合物,即羧甲基纤维素(CMC)/Eu(Ⅲ)、甲基纤维素(MC)/Eu(Ⅲ)和羟乙基纤维素(HEC)/Eu(Ⅲ),讨论了这些配合物的结构,并由FTIR加以证实。这些配合物的发射光谱为Eu(Ⅲ)在615nm处的电偶极跃迁(由5D0→7F2)所产生。CMC的取代度对CMC/Eu(Ⅲ)的荧光光谱和强度都产生影响。Eu(Ⅲ)含量也对配合物的荧光强度产生影响,当Eu(Ⅲ)含量为5%(质量比)时,这些水溶性纤维素醚/Eu(Ⅲ)配合物的荧光强度均达到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纤维素醚 eu() 配合物 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len Mn(Ⅱ)、Eu(Ⅲ)配合物抗O_2^(·-)活性及其与DNA作用的光谱性质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花蕾 董逸帆 +2 位作者 杨运旭 邓小容 鲁毅强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386-1390,共5页
合成了5种Salen Mn(Ⅱ)及2种Salen Eu(Ⅲ)配合物。以NBT/核黄素(VB2)/蛋氨酸为O2.-的产生、检测体系,对上述配合物进行了抗O2.-活性研究,发现Mn(Ⅱ)配合物对O2.-均具有较为明显的清除活性。用荧光检测法对上述配合物与ct-DNA的作用进行... 合成了5种Salen Mn(Ⅱ)及2种Salen Eu(Ⅲ)配合物。以NBT/核黄素(VB2)/蛋氨酸为O2.-的产生、检测体系,对上述配合物进行了抗O2.-活性研究,发现Mn(Ⅱ)配合物对O2.-均具有较为明显的清除活性。用荧光检测法对上述配合物与ct-DNA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其均能与DNA产生结合作用,提示具有潜在抗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LEN Mn(Ⅱ) SALEN eu() O2·- DNA 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酸-8-羟基喹啉-Eu(Ⅲ)配合物与鲱鱼精DNA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小芳 冯小强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30-434,共5页
采用光谱法、黏度法和DNA热变性方法研究甲基丙烯酸8羟基喹啉Eu(Ⅲ)配台物(Eu(MA)_2(hq))与鲱鱼精DNA之间的作用机制和结台常数结果表明:该配台物加人鲱鱼精DNA后,特征吸收峰发生明显的减色效应,但峰位红移现象不明显;该配台物能猝灭中... 采用光谱法、黏度法和DNA热变性方法研究甲基丙烯酸8羟基喹啉Eu(Ⅲ)配台物(Eu(MA)_2(hq))与鲱鱼精DNA之间的作用机制和结台常数结果表明:该配台物加人鲱鱼精DNA后,特征吸收峰发生明显的减色效应,但峰位红移现象不明显;该配台物能猝灭中性红DNA体系的荧光;该配台物与鲱鱼精DNA的结台常数K_(20)=5.91×10~3L/mol,K_(35)=7.70×10~3L/mol,二者作用的物质的量比为1;该配台物与鲱鱼精DNA之间的热力学函数△rH_m^e=1.34×10~3J/mol,△rG_m^e=-2.12×10~4J/mol,△rS_m^e=76.41 J/(mol·K);鲱鱼精DNA的相对黏度增大,熔点明显升高,Eu(MA)_2(hq)与鲱鱼精DNA之间的作用模式为插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8-羟基喹啉-eu() 配合物 鲱鱼精 DNA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酰胺荚醚对Am(Ⅲ)和Eu(Ⅲ)的萃取行为研究 Ⅰ.萃取机理研究 被引量:28
18
作者 叶国安 何建玉 姜永青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65-72,共8页
以 40 %辛醇 煤油为稀释剂 ,研究了三种荚醚 :N ,N ,N’ ,N’ 四丁基 3 氧 戊二酰胺(TBOPDA)、N ,N ,N’ ,N’ 四异丁基 3 氧 戊二酰胺 (TiBOPDA)和N ,N ,N’ ,N’ 四丁基 3,6 二氧 辛二酰胺 (TBDOODA)在硝酸介质中对Am(Ⅲ )和... 以 40 %辛醇 煤油为稀释剂 ,研究了三种荚醚 :N ,N ,N’ ,N’ 四丁基 3 氧 戊二酰胺(TBOPDA)、N ,N ,N’ ,N’ 四异丁基 3 氧 戊二酰胺 (TiBOPDA)和N ,N ,N’ ,N’ 四丁基 3,6 二氧 辛二酰胺 (TBDOODA)在硝酸介质中对Am(Ⅲ )和Eu(Ⅲ )的萃取行为 ,确定了萃合物的组成和萃取反应方程式。通过测量萃取金属离子后有机相的电离度可知 ,荚醚与镅和铕没有生成离子型萃合物 ,从而间接证明荚醚对镅或铕的萃取是中性配合萃取。有机相反萃实验表明 :用稀硝酸或水反萃 3次 ,可以定量反萃镅和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萃取 酰胺荚醚 高放废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酰胺化合物对U(Ⅵ),Eu(Ⅲ),Sr(Ⅱ)和Fe(Ⅲ)的萃取 被引量:12
19
作者 张荣锁 陈文浚 +2 位作者 黄忠良 吴斌 黄福云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7-91,113,共6页
研究了酰胺荚醚 (PAⅡ )和二 (1 甲基庚基 )乙酰胺 (N 50 3)在硝酸溶液中对U(Ⅵ ) ,Eu(Ⅲ ) ,Sr(Ⅱ )和Fe(Ⅲ )的萃取。结果表明 ,PAⅡ对U(Ⅵ ) ,Eu(Ⅲ ) ,Sr(Ⅱ )均有良好的萃取性能 ,N 50 3只萃取U(Ⅵ ) ,两种萃取剂对Fe(Ⅲ )
关键词 酰胺化合物 萃取 萃取剂 乏燃料后处理 高效废液 铀(Ⅵ)铕() 锶(Ⅱ) 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法研究pH值对Eu(Ⅲ)在压实皂土中的扩散和吸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章毛连 王祥科 陈磊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54-657,共4页
利用毛细管法研究pH值对Eu(Ⅲ)在压实皂土中的吸附和扩散影响.结果表明,Eu(Ⅲ)在压实皂土中的扩散随pH值升高而减小,吸附量随pH值升高而增加.皂土密度对放射性核素的吸附和迁移起重要作用.实验结果与Fick定律理论计算值一致.
关键词 毛细管法 皂土 eu() 扩散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