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豌豆EMS突变体库构建及优异突变体筛选
1
作者 王东霞 刘明霞 +5 位作者 姚彦林 胡静蕾 魏玉龙 张怀刚 刘宝龙 曹东 《广西植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97-1204,共8页
为创制更丰富的豌豆变异材料,获取优异突变体豌豆种质,该研究以‘青建1号’豌豆为试验材料,以甲基磺酸乙酯(EMS)作为诱变剂,以EMS浓度1%、诱变时间8 h为半致死诱变条件,分析该诱变条件下豌豆植株突变类型,获得突变体重要表型性状数据,... 为创制更丰富的豌豆变异材料,获取优异突变体豌豆种质,该研究以‘青建1号’豌豆为试验材料,以甲基磺酸乙酯(EMS)作为诱变剂,以EMS浓度1%、诱变时间8 h为半致死诱变条件,分析该诱变条件下豌豆植株突变类型,获得突变体重要表型性状数据,建立豌豆表型突变体库,并结合田间表型数据,筛选优异突变体材料。结果表明:(1)通过1%、8 h EMS诱变10000粒豌豆种子,M_(1)群体有4682株成苗,M_(2)群体筛选到342份豌豆突变体。(2)突变体豌豆表型性状突变类型比较丰富,其中单株籽粒干重变异系数最大,达到0.965。(3)通过对田间表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筛选到10份优异的豌豆突变体种质。该研究结果丰富了豌豆种质资源,可为豌豆相关功能基因挖掘和研究及优良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 甲基磺酸乙酯(ems) 突变体库 种质资源 优异突变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EMS处理时间对大豆诱变后代主要品质含量变化影响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新风 汪辉 +1 位作者 侯云龙 王跃强 《大豆科技》 2024年第2期14-18,共5页
为探究不同EMS处理时间对大豆诱变后代主要品质含量变化的影响,文章利用0.5%EMS溶液处理大豆高蛋白品系公交1057-1,分别浸泡4、7和10 h(清水冲洗处理为对照),对播种后获得的连续4代诱变后代主要品质含量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相... 为探究不同EMS处理时间对大豆诱变后代主要品质含量变化的影响,文章利用0.5%EMS溶液处理大豆高蛋白品系公交1057-1,分别浸泡4、7和10 h(清水冲洗处理为对照),对播种后获得的连续4代诱变后代主要品质含量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相较,经EMS处理后的植株成活率随处理时间延长而降低。其中,经EMS-4处理后的植株成活率最高,为43.5%;经EMS-10处理后的植株成活率最低,仅为16.0%。不同EMS处理时间对大豆诱变后代的蛋白质含量影响显著,对脂肪含量影响不明显。其中经EMS-4处理的诱变后代蛋白质含量高于其他3组处理;经EMS-4处理后的M2代蛋白质含量发生显著分离,并出现超亲个体,脂肪含量变化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磺酸乙酯(ems) 大豆 蛋白质含量 脂肪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磺酸乙酯(EMS)对谷子种子及幼苗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闫锋 董扬 +7 位作者 赵富阳 侯晓敏 李清泉 王冰雪 周超 杨慧莹 范国权 刘凯 《现代农业研究》 2024年第7期1-5,共5页
为了探明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嫩选18种子构建突变体库的最适条件,加快品种选育进程,本研究对嫩选18种子进行了3种处理时间、3种EMS处理浓度的化学诱导,并对M1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诱变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EMS处理在浓... 为了探明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嫩选18种子构建突变体库的最适条件,加快品种选育进程,本研究对嫩选18种子进行了3种处理时间、3种EMS处理浓度的化学诱导,并对M1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诱变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EMS处理在浓度0.4%下浸种6 h对嫩选18的发芽率及幼苗生长影响差异不显著,随着EMS浸种浓度、时间增加,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逐渐受到抑制,在1.2%浓度下浸种14 h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抑制作用最强,极大降低了嫩选18的发芽势、发芽率、成苗率,并且导致幼苗生长缓慢。以存活率达到50%为标准,通过回归方程计算出在6 h、10 h、14 h浸种时间下,EMS浓度的半致死剂量分别为0.99%、0.72%、0.38%,可作为嫩选18 EMS诱变建立突变体库的适合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甲基磺酸乙酯(e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EMS诱变不结球白菜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周玉彩 肖栋 +2 位作者 李英 何盈 侯喜林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2-49,共8页
为创制不结球白菜新种质,发掘新基因,探索不同浓度甲基磺酸乙酯(ethyl methane sulfonate,EMS)对不结球白菜的诱变效应。采用浓度为0.4%、0.6%和0.8%的EMS溶液对4个不结球白菜品种[黑塌菜(HTC)、香青菜(XQC)、JP241、XWZ]进行种子诱变处... 为创制不结球白菜新种质,发掘新基因,探索不同浓度甲基磺酸乙酯(ethyl methane sulfonate,EMS)对不结球白菜的诱变效应。采用浓度为0.4%、0.6%和0.8%的EMS溶液对4个不结球白菜品种[黑塌菜(HTC)、香青菜(XQC)、JP241、XWZ]进行种子诱变处理,调查种子发芽情况与田间植株农艺性状表现。结果表明:4个不结球白菜品种的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和相对成苗率均随着EMS浓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且处理间差异显著。EMS诱变可以引起不结球白菜叶色、叶形、株型、花器官等性状发生变异。不同品种不结球白菜的EMS诱变半致死剂量有所不同,产生的变异种类和变异频率也有所不同,HTC的半致死剂量为0.8%,相对变异频率为23.83%;XQC的半致死剂量为0.8%,相对变异频率为17.61%;JP241的半致死剂量为0.6%,相对变异频率为38.45%;XWZ的半致死剂量为0.6%,相对变异频率16.69%。EMS的浓度越高,诱变的不结球白菜始花开放时间越晚,莲座叶叶片数越少,雄性不育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结球白菜 ems 变异频率 变异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的大麦浙农大3号突变体的筛选和鉴定 被引量:50
5
作者 张晓勤 薛大伟 +2 位作者 周伟辉 邬飞波 张国平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9-174,共6页
利用化学诱变剂甲基磺酸乙酯(ethyl methane sulfonate,EMS)诱变处理大麦品种浙农大3号的种子,然后种于大田,将获得的M2代材料进行生物学性状与农艺性状鉴定,入选的M3代材料继续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实验获得了幼苗、生育期、叶、茎秆、... 利用化学诱变剂甲基磺酸乙酯(ethyl methane sulfonate,EMS)诱变处理大麦品种浙农大3号的种子,然后种于大田,将获得的M2代材料进行生物学性状与农艺性状鉴定,入选的M3代材料继续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实验获得了幼苗、生育期、叶、茎秆、穗及育性等生物学特性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突变体,变异类型丰富,突变群体的表型变异率约为7.46%.本研究构建的突变群体为大麦功能基因组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为大麦遗传改良提供了重要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甲基磺酸乙酯 突变体 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MS诱变的普通小麦豫农201突变体库的构建与初步分析 被引量:52
6
作者 徐艳花 陈锋 +1 位作者 董中东 崔党群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25-629,共5页
为了构建小麦EMS突变体库,为小麦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准备基础材料,利用化学诱变剂甲基磺酸乙酯(Ethyl methane sulfonate,EMS)溶液诱变处理豫农201种子,对获得的M2代植株进行农艺性状及其他生物学性状的表型筛选,结果共获得722份叶、茎、... 为了构建小麦EMS突变体库,为小麦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准备基础材料,利用化学诱变剂甲基磺酸乙酯(Ethyl methane sulfonate,EMS)溶液诱变处理豫农201种子,对获得的M2代植株进行农艺性状及其他生物学性状的表型筛选,结果共获得722份叶、茎、穗和其他性状发生变异的突变体,其中139份叶片性状突变、220份茎秆性状突变、38份穗部和籽粒性状突变、325份其他性状突变,突变频率分别为2.20%、3.49%、0.60%、5.15%。利用SDS-PAGE对突变体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进行分析,共发现有21个缺失不同类型亚基的突变体。本研究初步构建的豫农201 EMS突变群体可应用于小麦功能基因组研究和小麦遗传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麦 甲基磺酸乙酯 突变体库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MS诱导小麦TcLr19感叶锈病突变体的筛选 被引量:16
7
作者 张维宏 安哲 +3 位作者 范学锋 冯月琪 杨文香 刘大群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8-93,共6页
为了利用小麦感叶锈病突变体进行抗病基因功能和机制研究,用EMS处理小麦抗叶锈病近等基因系Tc Lr19的种子,对获得的M2、M3植株进行农艺性状观察和田间抗叶锈性鉴定。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EMS溶液处理种子共获得367个M1单株,处理浓度为1.0... 为了利用小麦感叶锈病突变体进行抗病基因功能和机制研究,用EMS处理小麦抗叶锈病近等基因系Tc Lr19的种子,对获得的M2、M3植株进行农艺性状观察和田间抗叶锈性鉴定。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EMS溶液处理种子共获得367个M1单株,处理浓度为1.0%时,接近半致死剂量,且M2表型突变频率最高,适宜突变筛选。在2 359个M2突变群体中,共筛选到表型突变体38个,表型突变频率1.61%;筛选出感叶锈病突变体53个,感病突变频率2.25%。在459个M3感病突变群体中,共鉴定出146个感病突变体,其中M36-2、M333-8、M333-9、M333-11、M344-4、M396-8这6个M3感病突变材料,遗传稳定率较高,达70%以上。为保证结果的可靠性,试验中还利用Lr19的分子标记对突变体进行分子辅助筛选。结果表明,EMS诱变是获得小麦感叶锈病突变体的有效手段,不仅为小麦抗叶锈基因的克隆和功能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材料,还为小麦育种提供了新的种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叶锈病 甲基磺酸乙酯 突变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MS诱导小麦条锈菌毒性突变的研究 被引量:22
8
作者 姚秋燕 王国芬 +3 位作者 徐智斌 王美南 王阳 井金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20-123,共4页
以化学诱变剂EMS处理小麦条锈菌CYl7和CY31的夏孢子诱发其毒性突变,用抗条锈Yr近等基因系筛选毒性突变体,建立了4个CY17和1个CY31的突变菌株,各筛选品种上的病菌突变频率明显不同。突变率在2.14×10^-6~3.68×10^-3。对... 以化学诱变剂EMS处理小麦条锈菌CYl7和CY31的夏孢子诱发其毒性突变,用抗条锈Yr近等基因系筛选毒性突变体,建立了4个CY17和1个CY31的突变菌株,各筛选品种上的病菌突变频率明显不同。突变率在2.14×10^-6~3.68×10^-3。对突变菌株的毒性测定结果表明,CY17的所有突变菌株对Yr12发生了毒性突变,且CY17和CY31的所有突变菌株对Yr5,Yr10,Yr15和Yr24等4个抗病基因表现无毒性。研究证实毒性突变是小麦条锈病菌毒性变异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条锈菌 ems诱导 毒性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花苜蓿EMS突变体库的构建和形态学性状鉴定 被引量:18
9
作者 夏曾润 杜凤凤 +4 位作者 李偲 张吉宇 刘勇 霍雅馨 孔令芳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15-222,共8页
通过不同浓度的EMS(甲基磺酸乙酯)溶液诱变处理紫花苜蓿种子,系统分析了EMS对M1代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影响,对M1代突变植株的形态学性状进行了初步鉴定。结果表明,EMS处理抑制了M1代种子的最终发芽率、发芽指数和胚根胚芽长度。初步鉴定了M... 通过不同浓度的EMS(甲基磺酸乙酯)溶液诱变处理紫花苜蓿种子,系统分析了EMS对M1代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影响,对M1代突变植株的形态学性状进行了初步鉴定。结果表明,EMS处理抑制了M1代种子的最终发芽率、发芽指数和胚根胚芽长度。初步鉴定了M1代1039个单株的形态学性状,共获得378份叶(不含叶形和叶数)、株高、分枝数、株型以及其他性状发生变异的突变株,其中叶色、分枝数、株型和其他性状突变体依次为215,40,95和28株,突变率依次为20.69%,3.85%,9.14%,2.69%。本研究初步构建的紫花苜蓿EMS突变群体为苜蓿功能基因组研究、遗传改良及育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ems(甲基磺酸乙酯) 半致死剂量 突变体库 变异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MS诱导小麦易位系YW642突变体的鉴定与分子标记分析 被引量:24
10
作者 陈洋 高兰英 +1 位作者 邵艳军 张增艳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17-621,651,共6页
抗黄矮病的小麦-中间偃麦草易位系YW642携带中间偃麦草抗黄矮病基因Bdv2。用化学诱变剂甲基磺酸乙酯(EMS)处理抗黄矮病的小麦-中间偃麦草易位系YW642的种子6000粒,从M2中筛选出32类不同性状的突变体73株,表型变异率约为7.38%。对感黄矮... 抗黄矮病的小麦-中间偃麦草易位系YW642携带中间偃麦草抗黄矮病基因Bdv2。用化学诱变剂甲基磺酸乙酯(EMS)处理抗黄矮病的小麦-中间偃麦草易位系YW642的种子6000粒,从M2中筛选出32类不同性状的突变体73株,表型变异率约为7.38%。对感黄矮病突变体的M3、M4代继续进行鉴定,证明18个感黄矮病突变体的突变性状可以遗传,其黄矮病抗性丧失程度不等。用分子标记对上述感黄矮病突变体及其对照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这些突变体分别在1-4个分子标记位点上发生变异,说明这些突变体中Bdv2及其附近区域有不同碱基位点发生突变。该研究创造的YW642的突变体,为小麦抗黄矮病基因克隆和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材料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甲基磺酸乙酯(ems) 突变体 小麦黄矮病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MS诱变番茄自交系TTD302A的突变表型鉴定和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杨建华 崔霞 +3 位作者 常培培 李翠 李云洲 梁燕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1-28,共8页
为创制用于番茄遗传育种和基因功能研究的新种质,用0.7%的甲基磺酸乙酯(EMS)浸泡处理TTD302A种子8h,清水冲洗后催芽育苗,定植于塑料大棚中,单株观察、单株留种。对M2群体进行株系和单株的系统观察,表型表现一致的株系混合留种,有表型变... 为创制用于番茄遗传育种和基因功能研究的新种质,用0.7%的甲基磺酸乙酯(EMS)浸泡处理TTD302A种子8h,清水冲洗后催芽育苗,定植于塑料大棚中,单株观察、单株留种。对M2群体进行株系和单株的系统观察,表型表现一致的株系混合留种,有表型变异的单株进行单株留种,获得M3种子。另外选取了15份出现典型变异性状的M2材料进行SSR检测。通过对M2群体表型性状的观察,共发现373个变异性状,297个变异单株,总的单株变异频率为7.1%。叶、花、果实和植株的表型变异频率依次为1.5%、2.8%、1.3%和2.4%。SSR分析结果表明9份材料在DNA水平上有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磺酸乙酯(ems) 番茄 自交系 突变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MS诱变筛选马铃薯茎段离体耐盐变异体 被引量:24
12
作者 杨乾 张峰 +3 位作者 王蒂 张俊莲 杨宏羽 刘玉汇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73-678,共6页
用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处理甘农薯2号和青薯2号试管苗茎段,进行耐盐性研究。结果表明,甘农薯2号和青薯2号试管苗离体茎段诱变处理的适宜浓度和时间组合为0.9%~1.0%+4.0h。再通过1.0%NaCl选择压进行耐盐性变异体筛选,获得了耐1.0%NaC... 用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处理甘农薯2号和青薯2号试管苗茎段,进行耐盐性研究。结果表明,甘农薯2号和青薯2号试管苗离体茎段诱变处理的适宜浓度和时间组合为0.9%~1.0%+4.0h。再通过1.0%NaCl选择压进行耐盐性变异体筛选,获得了耐1.0%NaCl诱变植株。在盐胁迫条件下诱变株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增强,叶绿素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增加,细胞膜透性减小,表明所筛选的甘农薯2号和青薯2号诱变株比对照具有较强的耐盐性。经0.9%~1.0%浓度的EMS溶液处理4.0h可以筛选出甘农薯2号和青薯2号的耐盐变异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甲基磺酸乙酯(ems) 离体筛选 耐盐性 变异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MS对小麦产量性状和农艺性状诱变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22
13
作者 李卫华 胡志伟 +2 位作者 褚洪雷 薛芳 张东海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1-44,共4页
目前小麦育种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种质资源匮乏,改变这种现状最基本、有效的途径之一,是应用理化诱变剂进行诱变育种,即人工诱导产生突变经多代筛选和鉴定,培育高产、优质及综合性状优良的小麦新种质。EMS是一种良好的化学诱变剂,目前已... 目前小麦育种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种质资源匮乏,改变这种现状最基本、有效的途径之一,是应用理化诱变剂进行诱变育种,即人工诱导产生突变经多代筛选和鉴定,培育高产、优质及综合性状优良的小麦新种质。EMS是一种良好的化学诱变剂,目前已成为在作物诱变育种中应用最广泛、应用效果最好的一种化学变剂。本研究利用不同浓度EMS对小麦品种新春11号籽粒进行诱变处理,确定EMS适宜诱变剂量,并探讨EMS对小麦产量性状和农艺性状的诱变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ems 诱变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MS诱变甘蓝型油菜M_2代群体的表型突变研究 被引量:29
14
作者 张凤启 黄永娟 +3 位作者 杨甜甜 陈健美 管荣展 张红生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60-765,共6页
利用4种浓度EMS处理甘蓝型油菜NJ7982种子,选取其中诱变效果好的处理(0.4%EMS),研究其后代突变型和突变频率。对4.8万株的M2代群体鉴定结果表明,6种器官性状在群体中均出现了突变。子叶突变性状包括3子叶、子叶黄化等,占群体的0.22%;叶... 利用4种浓度EMS处理甘蓝型油菜NJ7982种子,选取其中诱变效果好的处理(0.4%EMS),研究其后代突变型和突变频率。对4.8万株的M2代群体鉴定结果表明,6种器官性状在群体中均出现了突变。子叶突变性状包括3子叶、子叶黄化等,占群体的0.22%;叶片突变性状包括黄化叶、白化叶、紫色叶、上卷叶、下卷叶等,占0.74%;花器突变性状包括紫色花蕾、死蕾、3花瓣、6花瓣、白色瓣、花瓣黄白镶嵌、花瓣皱缩、完全不育、部分可育等,占9.38%;株型突变性状包括矮秆、紫茎等,占4.98%;角果突变性状包括粗角、长角、紫角等,占2.79%;种皮黄色,占0.40%;总的表型突变频率为18.51%。这些遗传多样性的突变材料,为甘蓝型油菜种质创新及品种遗传改良提供基础性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甲基磺酸乙酯(ems) 诱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MS对玉米花粉诱变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祝丽英 池书敏 +4 位作者 刘志增 孟义江 陈景堂 宋占权 王静华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7-20,28,共5页
本试验用含有EMS的石蜡油溶液处理 10个玉米材料的成熟花粉 ,研究了EMS对花粉离体萌发率、M1代生理损伤以及M2代的诱变效应。结果表明 :花粉离体萌发率随EMS体积分数的增加而降低 ,并与M1结实率呈高度正相关 ;M1受到严重的生理损伤 ,表... 本试验用含有EMS的石蜡油溶液处理 10个玉米材料的成熟花粉 ,研究了EMS对花粉离体萌发率、M1代生理损伤以及M2代的诱变效应。结果表明 :花粉离体萌发率随EMS体积分数的增加而降低 ,并与M1结实率呈高度正相关 ;M1受到严重的生理损伤 ,表现为出苗率低 ,出苗时间长 ,成株率下降 ;M2代中 ,子粒突变性状以粒色突变为主 ,苗期突变性状主要是叶片颜色突变 ,成株期突变性状有株高、株型等多方面 ;同一处理浓度下 ,花粉离体萌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s 玉米 花粉 甲基磺酸乙酯 诱变效应 化学诱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MS诱变对蒙农红豆草出苗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8
16
作者 云娜 石凤翎 +2 位作者 王晓龙 张宇 伊凤艳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9,共5页
采用不同浓度(0.0%、0.3%、0.7%、1.1%、1.5%)甲基磺酸乙酯(EMS)对蒙农红豆草荚果浸种不同时间(7h、15h、24h),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除低剂量EMS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对种子出苗及幼苗生长有促进作用外,其余均有延迟和抑制作用,且在长时间... 采用不同浓度(0.0%、0.3%、0.7%、1.1%、1.5%)甲基磺酸乙酯(EMS)对蒙农红豆草荚果浸种不同时间(7h、15h、24h),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除低剂量EMS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对种子出苗及幼苗生长有促进作用外,其余均有延迟和抑制作用,且在长时间、高浓度的综合作用下抑制作用显著(P<0.05),变异率增加。以相对出苗率和成苗率达半致死量为衡量标准,1.5%EMS浸种15h和1.1%EMS浸种24h可作为EMS诱变蒙农红豆草建立突变体库的适宜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s 蒙农红豆草 出苗率 半致死剂量 变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MS诱变后甘蓝型油菜植株性状、种子粒重与含油量变异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陈碧云 吕培军 +2 位作者 张天瑶 许鲲 伍晓明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05-712,共8页
为创建突变体库,丰富甘蓝型油菜的遗传资源,利用两种浓度的甲基磺酸乙酯(EM_S)溶液处理甘蓝型油菜双低品种浙油18的种子。经田间观察,M_2植株在苗期、花期有叶色、叶形、茎色、花瓣颜色、花瓣形状、花瓣数目、雄性不育和开花期明显变异... 为创建突变体库,丰富甘蓝型油菜的遗传资源,利用两种浓度的甲基磺酸乙酯(EM_S)溶液处理甘蓝型油菜双低品种浙油18的种子。经田间观察,M_2植株在苗期、花期有叶色、叶形、茎色、花瓣颜色、花瓣形状、花瓣数目、雄性不育和开花期明显变异株。测定M_3种子千粒重与含油量,获得28份大粒(最大千粒重为7.32g)、9份高油(最高含油量为52.80%)材料。0.3%EMS处理后,M_2植株中叶片、花器官、株型与茎秆性状的突变频率分别为1.282%、8.546%和0.977%;M_3种子千粒重和含油量均值均小于对照,但不显著。0.6%EMS处理后,M_2植株相应性状的突变频率更高,M_3种子千粒重和含油量均值都极显著小于对照(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甲基磺酸乙酯(ems) 突变 千粒重 含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MS诱变对加工番茄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23
18
作者 马海新 庞胜群 +4 位作者 杨邦杰 闫丽娟 汪斌 刘鹏 龙志林 《种子》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8-33,共6页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化学诱变剂甲基磺酸乙酯(Ethyl Methane Sulfonate,简称EMS)处理对加工番茄种子萌发的影响,筛选适宜的诱变浓度和诱变时间。方法:利用化学诱变剂EMS对加工番茄高代自交系"JW 9"的种子进行诱变处理,通过种...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化学诱变剂甲基磺酸乙酯(Ethyl Methane Sulfonate,简称EMS)处理对加工番茄种子萌发的影响,筛选适宜的诱变浓度和诱变时间。方法:利用化学诱变剂EMS对加工番茄高代自交系"JW 9"的种子进行诱变处理,通过种子萌发试验,测定诱变后番茄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胚轴长、胚根长和侧根数,计算种子的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结果:EMS处理加工番茄"JW 9"的干种子时适宜浓度为4%,时间为12 h;EMS处理加工番茄"JW 9"的湿种子时适宜浓度为3%,时间为12 h。结论:EMS处理的种子(M0)受到的生理损伤随剂量增加而增加,湿种子更有利于EMS诱变剂的吸收,抑制作用更大,反应更剧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工番茄 化学诱变 甲基磺酸乙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高粱EMS诱变获得新种质的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炜 陈琛 +2 位作者 葛玉彬 罗俊杰 叶春雷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13,共7页
为创制甜高粱新种质,本研究以甜高粱自交系甜94为供试材料,以甲基磺酸乙酯(EMS)为诱变剂,采用种子浸泡法进行诱变,并调查了株高、生育期、茎粗等性状。结果表明,以半致死率为筛选标准,适宜诱变的EMS浓度和时间为0.20%和16 h;通过对诱变... 为创制甜高粱新种质,本研究以甜高粱自交系甜94为供试材料,以甲基磺酸乙酯(EMS)为诱变剂,采用种子浸泡法进行诱变,并调查了株高、生育期、茎粗等性状。结果表明,以半致死率为筛选标准,适宜诱变的EMS浓度和时间为0.20%和16 h;通过对诱变后代的逐代表型进行观察、鉴定和筛选,在M;代共获得18份在生育期、株高、含糖量等性状方面与对照具有明显差异的甜高粱种质材料,其中早熟材料2份、高含糖量材料4份、矮秆材料6份、白粒材料3份、散穗材料3份;分别选取5种变异性状的材料进行品质检测,结果表明,性状变异材料中糖、水分和粗脂肪含量均超过对照。本研究结果可为甜高粱遗传改良和功能基因研究提供新种质和基础材料,同时为甜高粱EMS诱变育种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高粱 甲基磺酸乙酯(ems) 诱变 新种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MS诱变玉米花粉M_1代生物学效应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刘晓丽 杨镇 李刚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06-810,共5页
采用含有甲基磺酸乙酯(EMS)的石蜡油溶液处理玉米自交系910,7019,齐319,丹340和联87的成熟花粉,研究了经EMS处理的花粉离体萌发率与处理当代结实率的相关性及M1代生物学性状的变异。结果表明:花粉离体培养后萌发率随EMS浓度的增加而降低... 采用含有甲基磺酸乙酯(EMS)的石蜡油溶液处理玉米自交系910,7019,齐319,丹340和联87的成熟花粉,研究了经EMS处理的花粉离体萌发率与处理当代结实率的相关性及M1代生物学性状的变异。结果表明:花粉离体培养后萌发率随EMS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并与处理当代的结实率呈正相关;EMS处理的M1代引起了较大的生理损伤和生物学变异效应,主要表现为结实率低、出苗率低、出苗持续时间长、出苗迟缓、成株率下降、M1代群体的抽雄期表现提前和延迟等特性;M1代苗期变异以叶色变异为主,其中条纹叶变异最大,而成株期以雄穗变异为主,其中雄性败育变异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化学诱变 生物学 变异效应 甲基磺酸乙酯 花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