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dCoNi/C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对乙醇催化氧化的性能研究
1
作者 王超 章宣华 廖梦垠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7-173,共7页
利用直接还原法和化学置换法合成了Pd/Co(OH)_(2)-Ni(OH)_(2)/C(PdCoNi/C)催化剂,并在保护气体Ar下经过不同温度(200、400℃和600℃)的煅烧,成功地合成了PdCoNi/C-X合金催化剂。在电催化乙醇氧化反应(EOR)中对合成的催化剂进行活性测试... 利用直接还原法和化学置换法合成了Pd/Co(OH)_(2)-Ni(OH)_(2)/C(PdCoNi/C)催化剂,并在保护气体Ar下经过不同温度(200、400℃和600℃)的煅烧,成功地合成了PdCoNi/C-X合金催化剂。在电催化乙醇氧化反应(EOR)中对合成的催化剂进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PdCoNi/C催化剂的EOR质量活性为2.86 A/mg,为商用Pd/C催化剂的8.9倍,显著高于所合成的其他催化剂。Co(OH)_(2)和Ni(OH)_(2)的加入改变了Pd的结合能,电子协同作用提高了PdCoNi/C的催化性能,并提高了其抗CO中毒能力。经过4 000 s计时电流法测试,其对乙醇氧化反应的催化性能保持在85%,是一种高效稳定的乙醇氧化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氧化反应 结合能 电子协同作用 抗CO中毒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吗啉与环氧乙烷为原料的无催化剂连续快速合成吗啉乙醇工艺研究
2
作者 吴东鑫 王洪鹏 +1 位作者 梁作飞 张利雄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8-225,共8页
针对以吗啉和环氧乙烷为原料合成吗啉乙醇的反应路线收率不高、反应时间长、安全性不好和需使用催化剂的问题,在以SIMM-V2微混合器和不锈钢管组成的微通道反应器中,进行了连续快速制备吗啉乙醇的工艺研究,考察了反应温度、停留时间、体... 针对以吗啉和环氧乙烷为原料合成吗啉乙醇的反应路线收率不高、反应时间长、安全性不好和需使用催化剂的问题,在以SIMM-V2微混合器和不锈钢管组成的微通道反应器中,进行了连续快速制备吗啉乙醇的工艺研究,考察了反应温度、停留时间、体系压力、物料配比和流量等因素对产物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该反应器,在无催化剂条件下和更短的反应时间内可获得与釜式反应器相当的收率;产物收率随着反应温度、停留时间、环氧乙烷配比的增加均呈现先升高再降低趋势,且相互之间会有影响;存在一个较宽泛的反应条件操作窗口,即在给定某一个条件时,可以通过调节其他条件获得相同的产物收率。在典型的反应条件下,如温度为150℃、吗啉与环氧乙烷摩尔比为1∶1.08、停留时间为3 min、总流量为1 mL min、体系压力为2.5 MPa时,吗啉转化率可达99.55%,吗啉乙醇的选择性为97.1%,远高于釜式反应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啉乙醇 吗啉 环氧乙烷 微通道反应器 强放热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空气提高低渗透油藏采收率实验及低温氧化反应特征 被引量:11
3
作者 钱川川 骆飞飞 +2 位作者 蒋志斌 祁丽莎 冯利娟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7-103,共7页
空气驱是一种有效提高低渗透油藏采收率的方法。针对目前空气驱油生产特征不明确的问题,采用长岩心驱替实验,研究不同注入压力下的空气驱油效果和低温氧化反应特征。研究发现,空气驱油存在明显的“气窜拐点”。气窜发生前,采出程度随注... 空气驱是一种有效提高低渗透油藏采收率的方法。针对目前空气驱油生产特征不明确的问题,采用长岩心驱替实验,研究不同注入压力下的空气驱油效果和低温氧化反应特征。研究发现,空气驱油存在明显的“气窜拐点”。气窜发生前,采出程度随注气量的增加迅速增加,一旦发生气窜,采出程度的增加明显放缓。注气压力越高,“气窜拐点”出现越早,提高采收率效果越差。原油组分分析结果表明:在油藏温度下,随着注气量增加,产出原油中的轻质组分减少,重质组分增加,驱替过程中发生了低温氧化反应;注入压力越高,低温氧化反应越充分,采收率越高;对高含水油藏进行空气驱,低温氧化反应十分微弱,无法形成烟道气驱;水驱达到经济极限后转空气驱,采收率可提高近10百分点。研究成果为低渗透油藏开发后期注空气提高采收率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空气驱 低温氧化反应 提高采收率 物理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促进乙醇氧化偶联表面反应机理 被引量:9
4
作者 康庆华 钟顺和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498-503,共6页
利用红外光谱(IR)和激光促进表面反应(LSSR)等技术,研究了沉淀法制得Cu2(PO4)(OH)表面上的乙醇氧化偶联合成1,4-丁二醇激光表面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固体表面键激发是激光表面反应的有效激发模式。乙醇在固体表面材料上的特... 利用红外光谱(IR)和激光促进表面反应(LSSR)等技术,研究了沉淀法制得Cu2(PO4)(OH)表面上的乙醇氧化偶联合成1,4-丁二醇激光表面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固体表面键激发是激光表面反应的有效激发模式。乙醇在固体表面材料上的特定化学吸附态形式(-P=O…H-CH2CH2OH)决定了反应产物的高选择性;固体材料表面晶格氧参与反应是使标题反应能够实现的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乙醇 氧化偶联 丁二醇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质油藏注空气提高采收率技术适应性探讨 被引量:4
5
作者 姜帅 宋兆杰 +1 位作者 李根 侯吉瑞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82-86,105,共6页
注空气技术是轻质油藏提高采收率的一种有效手段,该技术的驱油机理与地层原油氧化反应息息相关。本文通过调研国内外注空气技术研究,阐述了轻质油藏注空气技术的应用优势,分析了含水饱和度与地层剩余油量对该技术驱油效果的影响,基于氧... 注空气技术是轻质油藏提高采收率的一种有效手段,该技术的驱油机理与地层原油氧化反应息息相关。本文通过调研国内外注空气技术研究,阐述了轻质油藏注空气技术的应用优势,分析了含水饱和度与地层剩余油量对该技术驱油效果的影响,基于氧化反应机理与矿场应用探讨了该技术在轻质油藏的适用性。研究表明:注空气技术适用于水驱后油田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地层剩余油量过低会影响注空气驱油效率,此时可通过适当提高注入气中N2含量或向注入气中添加吸附颗粒,来保证原油氧化反应的平稳进行,提高驱油效果。此外,矿场应用中应重视可能发生的气窜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空气技术 轻质油藏 氧化反应 提高采收率 水驱后油田 剩余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水氧化法处理醇类废水(Ⅱ)反应路径及动力学 被引量:1
6
作者 向波涛 王涛 沈忠耀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1期-,共4页
研究了超临界水氧化法(SCWO)处理乙醇废水过程的反应路径和动力学。乙醇SCWO反应的最终产物为M氧化碳,一氧化碳是此过程的中间产物。以幂指数方程描述乙醇SCWO反应动力学,得到对于乙醇的反应级数为1,对氧气的反应级... 研究了超临界水氧化法(SCWO)处理乙醇废水过程的反应路径和动力学。乙醇SCWO反应的最终产物为M氧化碳,一氧化碳是此过程的中间产物。以幂指数方程描述乙醇SCWO反应动力学,得到对于乙醇的反应级数为1,对氧气的反应级数为 0。求出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分别为 3.51×105 J·mol-1和 7.74×1021s-1。方程计算值和实验值吻合较好,误差基本在10%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水氧化法(SCWO) 乙醇 废水 反应路径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O/AC催化剂的表征及其在对异丁基苯乙酮氢转移反应中的性能 被引量:1
7
作者 袁剑 张波 +1 位作者 胡文清 戴琪军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88-693,共6页
通过浸渍法制备了MgO/活性炭(AC)催化剂,采用XRD、N2吸附-脱附、XPS和CO2-TPD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考察了MgO/AC催化剂在以异丙醇为氢源的对异丁基苯乙酮氢转移生成1-(4-异丁基苯基)乙醇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并与MgO催化剂进行对比。实... 通过浸渍法制备了MgO/活性炭(AC)催化剂,采用XRD、N2吸附-脱附、XPS和CO2-TPD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考察了MgO/AC催化剂在以异丙醇为氢源的对异丁基苯乙酮氢转移生成1-(4-异丁基苯基)乙醇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并与MgO催化剂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MgO/AC催化剂因MgO分散度提高使碱中心数目增加,以及π电子的相互作用使催化剂活性中心附近的对异丁基苯乙酮浓度增大,这两方面的原因使MgO/AC催化剂比MgO催化剂具有更高的氢转移活性;对异丁基苯乙酮氢转移反应的适宜反应条件为:10.0%MgO/AC催化剂用量(以对异丁基苯乙酮为基准)为0.15 g/mmol、n(异丙醇):n(对异丁基苯乙酮)=10:1、82℃、4 h,在此条件下对异丁基苯乙酮转化率达到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镁/活性炭催化剂 对异丁基苯乙酮 1-(4-异丁基苯基)乙醇 氢转移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燃烧过程中氧和氮的迁移历程分析
8
作者 毛功平 李捷辉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22,共5页
在乙醇详细化学反应机理的基础上,添加了NOx的详细机理,得到包含64种组分和388个基元反应的乙醇机理。运用Chemkin-Pro软件中的零维单区内燃机HCCI燃烧模型,计算了乙醇燃烧过程中各基元反应的反应速率(ROP)系数,确定了影响各中间产物生... 在乙醇详细化学反应机理的基础上,添加了NOx的详细机理,得到包含64种组分和388个基元反应的乙醇机理。运用Chemkin-Pro软件中的零维单区内燃机HCCI燃烧模型,计算了乙醇燃烧过程中各基元反应的反应速率(ROP)系数,确定了影响各中间产物生成的主要基元反应方程式。通过ROP分析,阐明了乙醇燃烧过程中,燃料中的氧,空气中的氧、氮的迁移演变历程,对主要中间产物的前躯体物质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乙醇及其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产物促进了HCO,H,C2H3的生成,形成了能促进NOx生成的重要前躯体物质OH和O,导致NOx排放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 基元反应 数值模拟 氮氧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u@Pt/CNTs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催化乙醇氧化电化学活性的研究
9
作者 张玉杰 肖凤艳 赵斌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496-1502,1517,共8页
通过乙醇还原方法制备了不同比例的碳纳米管负载钌铂核壳结构的纳米粒子(Ru@Pt/CNTs),并用作直接乙醇燃料电池的阳极催化剂。利用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手段表征该催化剂的结构。结果表明Ru@Pt/CNTs纳... 通过乙醇还原方法制备了不同比例的碳纳米管负载钌铂核壳结构的纳米粒子(Ru@Pt/CNTs),并用作直接乙醇燃料电池的阳极催化剂。利用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手段表征该催化剂的结构。结果表明Ru@Pt/CNTs纳米颗粒具有核壳结构(以钌为核),Ru@Pt/CNTs在乙醇电氧化反应(EOR)中表现出优良的电化学催化活性,其中,当铂∶钌摩尔比为0.75时,催化性能达到最优,电流密度值达到1767.77 mA/mg Pt,是商业Pt/C的3.25倍。另外,耐久性的实验发现当铂∶钌摩尔比为1.00时,CV测试循环了250圈后衰减了19.7%。因此,具有核壳结构的Ru@Pt/CNTs纳米粒子对乙醇氧化反应有优良的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催化剂 CNT 乙醇氧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中水热合成Pt-Pd/MWCNTs和Pd/MWCNTs催化剂 被引量:6
10
作者 杨国凯 丁克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94-997,共4页
采用水热合成法,以离子液体1-乙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C6H11BF4N2,EMIBF4)为溶剂制备了Pt-Pd/MWCNTs(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和Pd/MWCNTs催化剂.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能量散射谱(EDS)测试证明了Pt-Pd合金和Pd纳米颗粒在MWC... 采用水热合成法,以离子液体1-乙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C6H11BF4N2,EMIBF4)为溶剂制备了Pt-Pd/MWCNTs(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和Pd/MWCNTs催化剂.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能量散射谱(EDS)测试证明了Pt-Pd合金和Pd纳米颗粒在MWCNTs的表面生成.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照片不仅证明了在MWCNTs表面Pt-Pd,Pd纳米颗粒的生成,而且还表明样品颗粒的平均粒径约为4 nm.循环伏安(CV)和交流阻抗(EIS)测试表明,在碱性环境下,乙醇在Pt-Pd/MWCNTs和Pd/MWCNTs修饰的玻碳(GC)电极上均能发生氧化反应,与Pd/MWCNTs修饰的电极相比,在Pt-Pd/MWCNTs上乙醇的起峰电位负移了大约200 mV,且具有更高的氧化峰电流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Pt-Pd/MWCNTs Pd/MWCNTs 乙醇氧化反应 离子液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二维MXenes材料在燃料电池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郁夫 陈诚 +1 位作者 赵雪伶 林东海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1,共11页
MXenes是一类通过选择性刻蚀MAX相材料制得的新型二维层状过渡金属碳化物和氮化物。由于其卓越的物理、电子和化学性能等,MXenes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电磁屏蔽、生物医药、能源储存、传感器和水净化等领域。同时MXenes及其复合材料由于其大... MXenes是一类通过选择性刻蚀MAX相材料制得的新型二维层状过渡金属碳化物和氮化物。由于其卓越的物理、电子和化学性能等,MXenes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电磁屏蔽、生物医药、能源储存、传感器和水净化等领域。同时MXenes及其复合材料由于其大比表面积、优异的导电性和稳定性等特点,可以有效提高贵金属催化剂的催化效率或直接作为一类非贵金属催化剂,被视为当前极具前途的一类燃料电池电催化剂或载体。本文详细介绍MXenes的结构、性质及其制备方法,综述MXenes及其复合材料在氧还原、甲酸氧化、甲醇氧化和乙醇氧化反应领域的最新应用研究成果,指出MXenes材料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如难以制备分散均匀的多层MXenes薄片或少层甚至单层MXenes薄片,由于较高的表面能容易重新堆积等),提出制备更多的新型MXenes并将其与各类材料进行复合,促进MXenes及其复合材料在燃料电池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Xenes 二维材料 燃料电池 氧还原 甲酸氧化 甲醇氧化 乙醇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钯基氧还原和乙醇氧化反应电催化剂:关于结构和机理研究的一些近期见解 被引量:3
12
作者 吴志鹏 钟传建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4-156,共13页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和直接乙醇燃料电池已成为可持续性清洁能源研究的一个聚焦点。在燃料电池中,氧还原反应和乙醇氧化反应是两个重要的反应,其相关高活性、高稳定性并且廉价的催化剂的研发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极大地制约了燃料电池的大...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和直接乙醇燃料电池已成为可持续性清洁能源研究的一个聚焦点。在燃料电池中,氧还原反应和乙醇氧化反应是两个重要的反应,其相关高活性、高稳定性并且廉价的催化剂的研发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极大地制约了燃料电池的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其中的挑战主要来自于对纳米催化剂结构和反应机理的有限认识。由于实验表征理论计算的结合,对钯基合金纳米材料电催化剂的研究得到了很大的进展。本文从实验和理论计算两个方面出发,重点讨论了应用于氧还原反应和乙醇氧化反应的钯和钯基电催化剂的结构和反应机理方面的近期研究的一些见解。这些见解对未来催化剂的设计与优化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还原反应 乙醇氧化反应 电催化剂 相态结构 反应机理 燃料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Pd电催化剂在电化学酒精气体传感器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思达 张鼎 +1 位作者 邢巍 苏怡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7-32,56,共7页
制备高效催化剂是电化学酒精气体传感器研发的重要挑战。因此,文中制备并优化了PtPd基催化剂,通过电化学测试筛选出具有最佳催化乙醇氧化活性的催化剂(Pt3Pd1)。通过组装传感器及传感器性能测试证明,与传统的基于铂黑为工作电极催化剂... 制备高效催化剂是电化学酒精气体传感器研发的重要挑战。因此,文中制备并优化了PtPd基催化剂,通过电化学测试筛选出具有最佳催化乙醇氧化活性的催化剂(Pt3Pd1)。通过组装传感器及传感器性能测试证明,与传统的基于铂黑为工作电极催化剂的电化学酒精气体传感器相比,Pt3Pd1传感器的灵敏度提升了18%,同时响应时间缩短38%,恢复时间缩短30%,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铂钯合金 电催化 乙醇氧化反应 酒精检测 气体传感器 电化学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CoIr四面体合金纳米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对乙醇氧化的电催化性能 被引量:2
14
作者 余志远 黄蕊 +3 位作者 刘杰 李广 宋前通 孙世刚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3-75,共13页
钯(Pd)基催化剂是直接乙醇燃料电池研究中广泛使用的催化剂,进一步提升其性能是推动燃料电池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出四面体结构PdCo(PdCo tetrahedron,记为PdCo-TH)和少量铱(Ir)掺杂的PdCo四面体合金纳米粒子(记为PdCoI... 钯(Pd)基催化剂是直接乙醇燃料电池研究中广泛使用的催化剂,进一步提升其性能是推动燃料电池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出四面体结构PdCo(PdCo tetrahedron,记为PdCo-TH)和少量铱(Ir)掺杂的PdCo四面体合金纳米粒子(记为PdCoIr-TH)。经TEM、ICP、XPS及CV等表征证实,PdCoIr-TH为三元合金纳米粒子,且掺杂的Ir元素倾向分布在催化剂表层。相比于商业Pd/C催化剂,PdCo-TH/C和PdCoIr-TH/C对乙醇电氧化的催化性能显著增强。研究结果表明,Pd9Co1Ir0.1-TH/C在低电位(<-0.25 V)下具有最高的乙醇电氧化活性和稳定性。Ir掺杂不仅提高了催化剂抗CO毒化的能力还有利于乙醇起始氧化电位负移。同时,随着Ir含量的增加,所制备的纳米催化剂的乙醇电氧化C1产物选择性也随之升高。针对不同组成催化剂反应性的差异,本文认为Co与Ir位点上容易产生OHad物种,这将有利于活性Pd位点上乙醇电氧化中间反应物种的有效转化。除了以上的各位点间的协同效应,三元合金的形成,进一步调控了Pd的d带电子结构,从而促进了催化剂反应性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面体合金纳米粒子 PdCoIr PdCo 乙醇氧化反应 电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泽兰黄素通过改善腹侧海马GABAa受体传递缓解大鼠酒精戒断焦虑样行为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露露 焦宇 +6 位作者 姜敏 李秋月 吴朋烊 马淑丽 郑晓宇 赵容杰 赵正林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1-10,共10页
目的:研究异泽兰黄素(Eupatilin,Eptl)对大鼠酒精戒断(Ethanol withdrawal,EtOHWI)焦虑样行为的改善作用及其与腹侧海马(Ventral hippocampus,vHippo)相关机制。方法:将32只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生理盐水对照组... 目的:研究异泽兰黄素(Eupatilin,Eptl)对大鼠酒精戒断(Ethanol withdrawal,EtOHWI)焦虑样行为的改善作用及其与腹侧海马(Ventral hippocampus,vHippo)相关机制。方法:将32只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生理盐水对照组、EtOHWI模型组、Eptl低剂量治疗组和Eptl高剂量治疗组,每组各8只。EtOHWI模型组、Eptl低、高剂量治疗组每天1次腹腔注射3 g/kg乙醇(Ethanol,EtOH),连续28 d,戒断3 d制备大鼠EtOHWI模型,生理盐水对照组腹腔注射等容积生理盐水。在3 d戒断期间,Eptl低、高剂量治疗组分别每天1次灌胃10和30 mg/kg Eptl,第3次给药30 min后,利用旷场(Open filed,OF)和高架十字迷宫(Elevatedplusmaze,EPM)实验对各组大鼠进行焦虑样行为学检测。利用ELISA检测血清皮质酮(Coritosterone,CORT)浓度、vHippo组织中GABA水平;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vHippo组织中谷氨酸脱羧酶67(GAD 67)mRNA相对表达量;利用Western blot(WB)检测vHippo组织中GABAaRα1(GABAa receptorα1,GABAaRα1)、GABAaRα2、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蛋白表达;利用试剂盒检测vHippo组织中MDA、T-SOD、CAT、GSH以及IL-6和TNF-α的含量。利用免疫荧光检测技术观察HT22细胞的核中Nrf2蛋白水平。结果:与EtOHWI模型组相比,Eptl低、高剂量治疗组大鼠在OF中央区活动距离极显著升高(P<0.01),分别为70.62%和124.21%,活动时间显著升高(P<0.05或P<0.01),分别为251.75%和371.62%,EPM的开放臂进入次数百分比显著升高(P<0.05或P<0.01),分别为110.33%和207.32%,滞留时间百分比显著升高(P<0.05或P<0.01),分别为99.56%和184.18%;血清CORT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vHippo组织中GABA含量和GAD67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或P<0.01);GABAaRα1、GABAaRα2、Nrf2和HO-1蛋白表达显著增多(P<0.05或P<0.01);MDA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而T-SOD、CAT和GSH的活性或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IL-6、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5或P<0.01)。体外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200μmol/L H2O2刺激的HT22细胞核中Nrf2的水平极显著增多(P<0.01),但30μmol/L Eptl预处理显著抑制了Nrf2水平的增多(P<0.05)。结论:Eptl具有改善大鼠EtOHWI焦虑样行为的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Eptl的抗氧化和抗炎作用而调节EtOHWI大鼠vHippo的GABAaR传递紊乱所介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泽兰黄素 酒精戒断焦虑样行为 腹侧海马 GABAA受体 氧化应激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溶剂中硝酸银与氢氧化钠的反应机理
16
作者 王雷雷 赵苗芝 薛永强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2年第8期1321-1322,1326,共3页
在乙醇溶剂中制备纳米Ag2O时,发现有纳米Ag2O和纳米Ag 2种产物,进而通过XRD对其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表明,溶剂对制备纳米氧化银有很大影响,在乙醇溶剂中不能制备出纯的纳米氧化银;其反应机理为该反应首先是银离子与... 在乙醇溶剂中制备纳米Ag2O时,发现有纳米Ag2O和纳米Ag 2种产物,进而通过XRD对其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表明,溶剂对制备纳米氧化银有很大影响,在乙醇溶剂中不能制备出纯的纳米氧化银;其反应机理为该反应首先是银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氧化银沉淀,氧化银在碱性条件下将溶剂乙醇氧化为乙醛,而自身被还原为单质银;生成的乙醛又将银离子和氧化银还原为单质银,从而导致产物既有纳米氧化银又有纳米银;其中碱性介质是氧化银将乙醇氧化为乙醛的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 纳米氧化银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烷基-β-(2,2,3-三甲基-3-环戊烯基)乙醇及烷基(2,2,3-三甲基-3-环戊烯基甲基)酮的合成 被引量:4
17
作者 项勤 徐瑞秋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64-169,共6页
以α-藻烯为原料,经环氧化等一系列反应得到α-烷基-β-(2,2,3-三甲基-3-环戊烯基)乙醇和烷基(2,2,3-三甲基-3-环戊烯基甲基)酮(烷基分别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二级丁级、三级丁基、正戊基、异戊基、正己基、2-乙基... 以α-藻烯为原料,经环氧化等一系列反应得到α-烷基-β-(2,2,3-三甲基-3-环戊烯基)乙醇和烷基(2,2,3-三甲基-3-环戊烯基甲基)酮(烷基分别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二级丁级、三级丁基、正戊基、异戊基、正己基、2-乙基丁基和环己基)共24个新化合物,并通过波谱及色谱确定了它们的结构及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 乙醇 Α-蒎烯 环氧化 烷基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料电池式反应器中Pt和Pd中加入Bi用于催化乙醇发电并选择性联产醋酸盐
18
作者 Lima F.S. Fontes E.H. +2 位作者 Nandenha J. de Souza R.F.B. Neto A.O.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540-1548,共9页
直接乙醇燃料电池作为便携式移动电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乙醇能量密度高、可再生、无毒、清洁、便于储存和运输等优点。然而,乙醇燃料电池的研究也面临一些严重问题,其中C−C键断裂是最为挑战的问题之一。近年来有报道表明,乙醇的完... 直接乙醇燃料电池作为便携式移动电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乙醇能量密度高、可再生、无毒、清洁、便于储存和运输等优点。然而,乙醇燃料电池的研究也面临一些严重问题,其中C−C键断裂是最为挑战的问题之一。近年来有报道表明,乙醇的完全氧化(包含C−C键断裂过程)并没有显示出燃料电池效率的增加,相反乙醇不完全氧化的催化剂会导致更明显的催化电流增加。同时金属Bi掺杂会对催化剂产生电子效应和几何效应并有效增加碱性体系中催化剂的活性位中心和抗CO中毒能力。因此,本工作将铋掺杂在铂和钯中制备出PtBi/C和PdBi/C作为乙醇燃料电池催化剂,同时研究Bi掺杂催化剂对乙醇燃料电池性能以及乙醇的不完全氧化产物醋酸盐的影响,为乙醇燃料电池电-化学品联产提供一定的依据。以硼氢化钠为还原剂,Vulcan XC-72(Cabot)导电炭为载体制备了Pt/C、Pd/C、PtBi/C和PdBi/C(20%质量比)炭载催化剂,其中PtBi和PdBi原子比均为95∶5。首先将金属前驱体溶于H_(2)O/异丙醇溶液(50/50,体积比)中,加入Vulcan XC-72导电炭黑充分混合,然后加入硼氢化钠在常温常压下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备用。其次,对所制备的催化剂进行TEM、XRD、XPS、电化学以及光谱电化学进行表征和测试。电化学、光谱电化学在三电极电解池中进行,将所制备的催化剂分散在超薄多孔电极上制备成工作电极,对电极为Pt片电极,参比电极为Ag/AgCl电极。电解液为碱性1 mol/L KOH的乙醇溶液,在电化学工作站上进行CV、LSV扫描以及在不同电位下测试溶液的ATR-FTIR谱。最后,燃料电池测试在一个面积为5 cm2的单电池上进行,阳极为2 mol/L乙醇+3 mol/L KOH溶液,流量为2 mL/min,阴极通入氧气,并研究催化剂的构成及性能对电池性能的影响。采用硼氢化钠还原法合成Pt/C、PtBi(95∶5)/C、Pd/C和PdBi(95∶5)/C。Pd/C和PdBi/C的晶体结构呈现FCC特征,Pt/C和PtBi/C的晶体结构也呈现FCC特征。XRD也揭示了铋原子对Pt晶体结构的影响。在1 mol/L KOH溶液中,异位XPS和循环伏安法显示这些金属具有较高的氧化态。透射电镜显示Pd/C有一定的纳米粒子聚集,PdBi/C有一定的有序结构。红外光谱(ATR-FTIR)结果表明,Bi效应由于吸附能力较弱,抑制了碳酸盐的生成,增加了醋酸盐的生成。由于醋酸盐优先生成,且不被碳酸盐离子毒害,PtBi/C具有最佳的电化学和DEFC性能。通过在Pt和Pd掺杂金属Bi制备具有电子调控的双金属炭载PtBi(95∶5)/C和PdBi(95∶5)/C催化剂,以增强乙醇氧化反应催化氧化过程。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结果表明,Bi含量不影响PdBi纳米颗粒的尺寸,但会影响PtBi纳米颗粒的尺寸。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Bi掺杂改变了Pt晶体结构中的晶格参数。此外,ATR-FTIR结果表明,碳酸盐的形成受到抑制,乙酸盐产量增加。极化曲线和功率密度曲线结果表明,PtBi/C催化剂具有更高的功率密度,几乎是Pt/C的6倍。在线性扫描伏安实验中,PtBi/C具有最高的电流密度(44 mW/cm2)和最低的起始电位(−0.6 V)。在电流-时间实验中,它也具有最高的最终电流密度。因此,在Pt和Pd中掺杂铋催化剂被证明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燃料电池发电和醋酸盐的联产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氧化反应 Bi掺杂 电-化学品联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Pt内凹立方体核壳催化剂的制备及其乙醇电氧化性能
19
作者 刘嘉欣 范家禾 +1 位作者 李曙辉 马亮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95-1204,共10页
贵金属Rh基催化剂可有效催化乙醇中C―C键断裂,有利于实现乙醇完全电氧化,但Rh催化剂对乙醇电氧化的催化活性较低。本文通过种子介导生长法制备了具有内凹立方体形貌的Rh@Pt/C核壳催化剂,考察了不同Pt壳层厚度的Rh@Pt/C核壳催化剂在碱... 贵金属Rh基催化剂可有效催化乙醇中C―C键断裂,有利于实现乙醇完全电氧化,但Rh催化剂对乙醇电氧化的催化活性较低。本文通过种子介导生长法制备了具有内凹立方体形貌的Rh@Pt/C核壳催化剂,考察了不同Pt壳层厚度的Rh@Pt/C核壳催化剂在碱性介质中对乙醇电氧化反应(EOR)的催化性能。其中Rh@Pt0.25/C核壳催化剂对EOR的质量归一化电流最高为520 mA/mg,此时面积归一化电流也最高,为0.16 mA/cm^(2)。研究表明,Rh@Pt/C核壳催化剂中Rh和Pt之间的表面应变效应和电子配体效应取决于Rh表面Pt壳层的厚度,Pt壳层厚度的改变,可调控催化剂中Rh和Pt的协同作用,从而减弱毒性中间体对催化剂表面的吸附,优化催化剂对EOR的性能。总体上,Rh表面Pt壳层为3层的Rh@Pt0.25/C核壳催化剂表现出最优的EOR活性和稳定性,此时催化剂也兼具了较优的抗毒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基催化剂 核壳结构 乙醇氧化反应 电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