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品中Escherichia coli O157:H7微滴数字PCR绝对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2
1
作者 魏咏新 马丹 +5 位作者 李丹 徐蕾蕊 魏海燕 张西萌 刘莉 曾静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259-265,共7页
为建立食品中Escherichia coli O157:H7的微滴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droplet digital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dPCR)快速定量检测方法,针对E.coli O157:H7的特异性单拷贝基因hlyA设计引物探针,并进行特异性、灵敏度和重复性实验,同时... 为建立食品中Escherichia coli O157:H7的微滴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droplet digital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dPCR)快速定量检测方法,针对E.coli O157:H7的特异性单拷贝基因hlyA设计引物探针,并进行特异性、灵敏度和重复性实验,同时通过人工污染三文鱼样品的检测,比较平板计数法、real-time PCR和ddPCR方法的测定值效果。结果表明,所建立的E.coli O157:H7 ddPCR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灵敏性和重复性。细菌纯培养液中定量限为105 CFU/mL,检出限为25 CFU/mL,人工污染三文鱼样品中检出限为110 CFU/g。对不同人工污染水平的三文鱼样品,ddPCR与平板计数的测定值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比real-time PCR方法的测定值结果更加稳定、准确。因此,本研究建立的ddPCR方法能够更加快速、准确、灵敏、特异地绝对定量检测食品中E.coli O157:H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cherichia coli o157:H7 微滴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 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 定量限 检出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 Vitro Assessment of Probiotic Potential of Lactobacilus acidophilus and Antagonistic Activity Against Escherichia coli O157:H7 被引量:1
2
作者 Du Jin-cheng Liu Fei +5 位作者 Li Bai-liang Bian Xin Smith Etareri Evivie Xu Min Ding Xiu-yun Huo Gui-cheng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17年第1期59-69,共11页
The antagonistic activity of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KLDS1.0901, KLDS1.0902, KLDSI.1003 and NCFM against Escherichia coli O157 : H7 were investigated in this study. The culture supematants of all the L. acidophilus... The antagonistic activity of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KLDS1.0901, KLDS1.0902, KLDSI.1003 and NCFM against Escherichia coli O157 : H7 were investigated in this study. The culture supematants of all the L. acidophilus stains showed high bacteriostatic activities against E. coli O 157 : H7 and the bacteriostatic substances of their Cell-Free Supernatants (CFS) were preliminarily determined from organic acids. The bacteriostatic activity from CFS or viable L. acidophilus against E. coli O157 : H7 was also assessed by using co-incubation methods, CFS had high bactericidal activity against E. coli O157 : H7, no viable E. coli O157 : H7 was detected when 5×10^7 CfU ofE. coli O157 : H7 was added to 5 mL of CFS and incubated at 37℃ for 2 h. However, L. acidophilus themselves had no bacteriostatic activity after directly contacted with E. coli O157 : H7. The inhibition E. coli O157 : H7 adhesion and colonization of L. acidophilus were also investigated based on competition, exclusion and displacement assays. L. acidophilus KLDS1.0901, KLDSI.1003 and NCFM strains were effective to displace E. coli O157 : H7 from a Caco-2 cell layer in competition and exclusion assays. However, in displacement assay, all of the strains showed no significant antagonistic activities. Meanwhile, the probiotic potential of L. acidophilus strains was investigated based on adhesion assay to Caco-2 cells and anti- inflammatory effects by IL-8 produced in Caco-2 cells. The adhesion ability and anti-inflammatory effects of L. acidophilus strains showed a strain-dependent manner. In general, L. acidophilus KLDS 1.0901 and NCFM showed better probiotic potential than KLDS1.0902 and KLDSI.1003. Thus, the use ofL. acidophilus KLDS1.0901 and NCFM to prevent or treat of diseases associated induced E. coli O157 : H7 in vivo was sugges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escherichia coli o 157 H7 antagonistic activity IL-8 probiotic potentia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保护肠上皮细胞HT-29免受大肠杆菌和H_(2)O_(2)损伤潜力的植物乳杆菌的筛选 被引量:2
3
作者 马长路 柳青 +2 位作者 李淑荣 张丽娟 妥彦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3-150,共8页
益生菌可在肠道定植从而发挥抗炎或抗氧化活性,有利于宿主肠道健康。本实验研究了从新疆传统发酵乳制品中分离得到的8株植物乳杆菌对大肠杆菌侵袭和过氧化氢刺激肠上皮细胞HT-29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在8株植物乳杆菌中,植物乳杆菌35具... 益生菌可在肠道定植从而发挥抗炎或抗氧化活性,有利于宿主肠道健康。本实验研究了从新疆传统发酵乳制品中分离得到的8株植物乳杆菌对大肠杆菌侵袭和过氧化氢刺激肠上皮细胞HT-29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在8株植物乳杆菌中,植物乳杆菌35具有最高的黏附能力。植物乳杆菌35可通过取代、竞争、排阻的方式抑制大肠杆菌对HT-29细胞的黏附,抑制率分别为42.60%、59.17%、60.19%。植物乳杆菌35及其多糖可抑制大肠杆菌刺激HT-29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8;同时保护HT-29细胞免受过氧化氢的损伤,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水平并降低丙二醛含量。结论:植物乳杆菌35及其粗胞外多糖具有抑制大肠杆菌O157诱导的炎症性肠病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杆菌 抑制黏附 大肠杆菌o157 人结肠癌细胞ht-2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动物及其产品中大肠埃希菌O157:H7带菌情况的调查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建 沈莉萍 +3 位作者 刘佩红 周锦萍 徐锋 薛霞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5年第4期87-90,共4页
为了解上海市动物及动物产品中大肠埃希菌O 157∶H 7带菌情况及其毒力采集上海市猪、牛等动物粪便以及市场和超市猪肉、牛肉、牛奶、虾仁等样本568 份,应用免疫胶体金技术、分离培养、形态特征观察生化特性鉴定、血清学试验、多重引物PC... 为了解上海市动物及动物产品中大肠埃希菌O 157∶H 7带菌情况及其毒力采集上海市猪、牛等动物粪便以及市场和超市猪肉、牛肉、牛奶、虾仁等样本568 份,应用免疫胶体金技术、分离培养、形态特征观察生化特性鉴定、血清学试验、多重引物PCR进行大肠埃希菌O 157∶H 7的分离、鉴定及毒力基因分析。结果表明,上海市动物及动物产品中存在大肠埃希菌O 157∶H 7,检出率为2.05%。其中牛粪、猪粪中检出率较高,分别为9.76%和8.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o157:H7 动物及动物产品 带菌率 毒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P:H7紧密黏附素的基因克隆、表达及功能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彭丽娟 周勇 +3 位作者 杨瑜 惠长野 赵卫 万成松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07-710,共4页
目的获得高纯度的eae基因表达蛋白紧密黏附素(Intimin),研究其黏附作用。方法从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O157:H7全基因组中扩增出eae基因,T-A克隆后,将eae插入载体pET28a(+),并转化至E.coli BL21(DE3)中表达;用Ni2+-NTA琼脂糖柱纯化出重... 目的获得高纯度的eae基因表达蛋白紧密黏附素(Intimin),研究其黏附作用。方法从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O157:H7全基因组中扩增出eae基因,T-A克隆后,将eae插入载体pET28a(+),并转化至E.coli BL21(DE3)中表达;用Ni2+-NTA琼脂糖柱纯化出重组蛋白;SDS-PAGE检测目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免疫印记分析其免疫反应性,免疫荧光检测其黏附性。结果获得了大小约2805bp的eae片段;构建了重组载体pET28a(+)-eae,并在E.coli BL21(DE3)中以包涵体形式表达Intimin,Mr约97000;Ni2+-NTA琼脂糖柱纯化出Intimin;大肠杆菌O157:H7多抗血清在Mr约97000处检测出一条特异性Intimin带;Intimin可黏附在HEp-2细胞表面。结论高纯度的重组蛋白Intimin具有一定的免疫反应性,能与HEp-2细胞黏附,为进一步研究Intimin蛋白与宿主受体蛋白的相互作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0157:H7 EAE 紧密黏附素 基因克隆 重组表达 免疫印记 免疫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等离子体技术对黄瓜表面大肠杆菌O157∶H7生物膜的清除作用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崔海英 柏梅 +2 位作者 戴锦铭 陶贵泽 林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2-165,共4页
利用冷源氮气等离子体杀菌技术清除新鲜黄瓜表面的大肠杆菌O157∶H7生物膜。试管实验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对大肠杆菌O157∶H7生物膜有较好的清除作用,在作用功率为500 W,连续作用4 min后对生物膜清除率达到99.99%。当等离子体应用于黄瓜... 利用冷源氮气等离子体杀菌技术清除新鲜黄瓜表面的大肠杆菌O157∶H7生物膜。试管实验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对大肠杆菌O157∶H7生物膜有较好的清除作用,在作用功率为500 W,连续作用4 min后对生物膜清除率达到99.99%。当等离子体应用于黄瓜表面时,作用4 min时,杀菌率达到99.21%。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结果显示:等离子体作用后,菌落数量和细菌生物膜厚度明显小于对照组。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等离子组4 min处理后细菌群落附着数量显著变少。总之,等离子体技术在基本维持食品感官的前提下提高了新鲜黄瓜的微生物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等离子体 大肠杆菌o157:H7 生物膜 黄瓜 杀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eae基因原核表达及间接ELISA的初步建立 被引量:2
7
作者 罗玲 苟妙 +5 位作者 罗青平 温国元 艾地云 王红琳 杨峻 邵华斌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3423-3426,共4页
对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nterohe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EHEC)O157∶H7 LEE毒力岛上的eae基因进行克隆与原核表达,以表达产物紧密素(intimin)为包被抗原,初步建立O157∶H7血清抗体间接ELISA。结果表明,抗原最佳包被浓度为0.88μg/mL,... 对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nterohe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EHEC)O157∶H7 LEE毒力岛上的eae基因进行克隆与原核表达,以表达产物紧密素(intimin)为包被抗原,初步建立O157∶H7血清抗体间接ELISA。结果表明,抗原最佳包被浓度为0.88μg/mL,血清最佳稀释倍数为200;与鸡大肠杆菌其他血清型O1、O2、O11、O18、O35、O45、O78、O86、O88、O147、鸡白痢以及新城疫等血清均无交叉反应,该方法特异性较好;血清稀释倍数为1 600倍时仍能检测到O157∶H7 intimin特异性抗体,该方法灵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nterohe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 EHEC)o157∶H7 紧密素 eae基因 重组表达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蔬菜中大肠杆菌O157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4
8
作者 邱庆超 胡传寿 +4 位作者 周良彬 刘小超 毕旺来 李睿 周帼萍 《中国酿造》 CAS 2012年第9期85-88,共4页
对武汉市售蔬菜(50份)进行大肠杆菌O157的检验,经过新生霉素-EC增菌液增菌、免疫磁珠富集、选择性平板培养和血清学鉴定,从一份生菜中筛出1株O157阳性菌株EC9.23。PCR鉴定该菌毒力基因,stx1、stx2、rfbO157基因均为阳性,hly、eae、fliCH... 对武汉市售蔬菜(50份)进行大肠杆菌O157的检验,经过新生霉素-EC增菌液增菌、免疫磁珠富集、选择性平板培养和血清学鉴定,从一份生菜中筛出1株O157阳性菌株EC9.23。PCR鉴定该菌毒力基因,stx1、stx2、rfbO157基因均为阳性,hly、eae、fliCH7基因均为阴性。说明从武汉市售蔬菜中可检出携带志贺毒素基因的O157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o157 志贺毒素 蔬菜 分离鉴定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源大肠杆菌O157∶H7河南分离株的主要毒力基因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魏法山 曹贝贝 +3 位作者 陶健 韩丽 程慧芳 胡慧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32-134,138,共4页
为了解河南地区牛源大肠杆菌(E.coli)O157∶H7分离株携带毒力因子的情况,针对大肠杆菌O157∶H7的hly A、eae A、stx1和stx2毒力基因设计合成了4对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方法对前期分离的15株牛源E.coli O157∶H7的毒力基因进行分析。结果显... 为了解河南地区牛源大肠杆菌(E.coli)O157∶H7分离株携带毒力因子的情况,针对大肠杆菌O157∶H7的hly A、eae A、stx1和stx2毒力基因设计合成了4对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方法对前期分离的15株牛源E.coli O157∶H7的毒力基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有6株牛源E.coli O157∶H7的基因型为hly A+/eae A+/stx1-/stx2+,1株分离株的基因型为hly A+/eae A-/stx1-/stx2+,8株分离株的基因型为hly A-/eae A-/stx1-/stx2-。表明河南地区牛源E.coli O157∶H7至少有3种毒力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源 大肠杆菌o157∶H7 毒力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杆菌O157中肽聚糖水解酶MpaA的克隆、表达、纯化及晶体学研究
10
作者 马银良 刘爽 +2 位作者 崔亚琦 康现江 刘秀华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12-416,共5页
采用分子克隆方法将来源于大肠杆菌O157的mpaA基因构建入pET-21b(+)表达载体.诱导MpaA蛋白在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高效表达,通过Ni亲和层析、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过滤层析三步法纯化得到高纯度蛋白.使用气象扩散法进行蛋白质晶... 采用分子克隆方法将来源于大肠杆菌O157的mpaA基因构建入pET-21b(+)表达载体.诱导MpaA蛋白在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高效表达,通过Ni亲和层析、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过滤层析三步法纯化得到高纯度蛋白.使用气象扩散法进行蛋白质晶体生长的初步筛选与优化,得到MpaA蛋白质单晶,并使用X射线衍射仪进行衍射数据的收集与处理.MpaA晶体分辨率为0.26nm,属于P31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5.989 3nm,b=5.989 3nm,c=12.987 0nm,β=90.000°.MpaA晶体衍射数据的收集为后续结构解析和催化机制的阐明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o157 肽聚糖水解酶 MpaA 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离病鸡3株大肠埃希菌的鉴定及毒力和细胞毒测定
11
作者 胡涛 龚蕴贞 +2 位作者 王兴满 吴建军 王明丽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270-272,共3页
目的 分离病鸡中 3株大肠埃希菌和鉴定其对小鼠的致病力及对Vero细胞毒性作用。方法 将按常规细菌的分离并鉴定的 3株大肠埃希菌 ,接种至昆明系小鼠体内做毒力试验 ,计算死亡率和LD50 (5 0 %致死量 )。采用微量单层细胞培养法测定细... 目的 分离病鸡中 3株大肠埃希菌和鉴定其对小鼠的致病力及对Vero细胞毒性作用。方法 将按常规细菌的分离并鉴定的 3株大肠埃希菌 ,接种至昆明系小鼠体内做毒力试验 ,计算死亡率和LD50 (5 0 %致死量 )。采用微量单层细胞培养法测定细菌上清液的细胞毒性作用。结果 分离的 3株细菌生物学性状均符合大肠埃希菌。分离的 3株细菌对小鼠致病率为 10 0 % ;菌量达 6× 10 11CFU/L时死亡率为 10 0 % ;LD50 为 1 5× 10 10 CFU/L。分离的 3株细菌对 2株细胞均无细胞毒性作用。结论 分离的 3株致病性大肠埃希菌与O157∶H7株对小鼠致病力相似 ,可能是潜在的人类的传染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鉴定 毒力 细胞毒 测定 致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pH、温度、金属离子对溶菌酶抗菌稳定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郭文燕 周胜男 +2 位作者 余雅琦 伍金娥 常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40-44,50,共6页
本文选择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与大肠杆菌O157∶H7(Escherichia coli O157∶H7)为受试菌,以活菌抑制率为评价指标,评价不同p H、温度、金属离子条件对溶菌酶抗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溶菌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与大肠... 本文选择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与大肠杆菌O157∶H7(Escherichia coli O157∶H7)为受试菌,以活菌抑制率为评价指标,评价不同p H、温度、金属离子条件对溶菌酶抗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溶菌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与大肠杆菌O157∶H7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1.3×10^(-3)g/m L与2.6×10^(-3)g/m L。溶菌酶在酸性条件(p H4~6),其对两种菌均能表现很好的抑菌效果。经过4~121℃处理后,溶菌酶的抗菌活性不受处理温度的影响。不同金属离子对溶菌酶抗菌活性影响较大,Zn^(2+)、Mn^(2+)与溶菌酶具有较强的协同抑菌效应,其中Zn^(2+)效果最为明显,而Mg^(2+)、Ca^(2+)具有一定的拮抗抑菌效应,可降低溶菌酶的抑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菌酶 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肠杆菌o157∶H7 最小抑菌浓度 抗菌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