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r^(3+)/Ho^(3+)共掺GeS_2-In_2S_3-CsI玻璃上转换发光和能量传递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邓圣伟 徐铁峰 +4 位作者 戴世勋 王训四 聂秋华 沈祥 章向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79-282,共4页
用熔融急冷法制备了系列Er3+/Ho3+共掺80GeS2-10In2S3-10CsI硫卤玻璃,测试了样品的状态稳定性、拉曼光谱、吸收光谱以及上转换光谱。在该样品中出现了强烈的绿光(526、549nm)和红光(660nm),分别对应于2 H11/2→4I15/2(Er3+)、4S3/2→4I1... 用熔融急冷法制备了系列Er3+/Ho3+共掺80GeS2-10In2S3-10CsI硫卤玻璃,测试了样品的状态稳定性、拉曼光谱、吸收光谱以及上转换光谱。在该样品中出现了强烈的绿光(526、549nm)和红光(660nm),分别对应于2 H11/2→4I15/2(Er3+)、4S3/2→4I15/2(Er3+)+5S2(5F4)→5I8(Ho3+)和4F9/2→4I15/2(Er3+)+5F5→5I8(Ho3+)的跃迁。研究了Er3+/Ho3+离子在该样品中的上转换发光机制和能量传递机理。在该系列0.6%(摩尔分数)Er2S3/xHo2S3共掺样品中,上转换发光强度随着Ho2S3掺杂量的增加而显著提高,当Ho2S3掺杂量增加至0.6%(摩尔分数)时,绿光(549nm)和红光(660nm)强度达到最大值,此时的绿光和红光强度分别是未掺Ho2S3时的4.2和10倍。绿光和红光均为双光子吸收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传递 上转换 er3+/ho3+共掺 硫卤玻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o^(3+)单掺杂及其与Yb^(3+)、Er^(3+)共掺杂硼硅酸盐玻璃上转换发光的光谱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程宇琪 李成仁 +2 位作者 牛淑云 殷海涛 张丽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33-439,共7页
采用高温固相烧结法制备了Ho^(3+)单掺杂、Ho^(3+)/Yb^(3+)共掺杂、Ho^(3+)/Er^(3+)共掺杂和Ho^(3+)/Yb^(3+)/Er^(3+)共掺杂等系列硼硅酸盐玻璃,测量了样品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结果表明:Ho^(3+)单掺杂样品的激发光谱与发射光谱的强... 采用高温固相烧结法制备了Ho^(3+)单掺杂、Ho^(3+)/Yb^(3+)共掺杂、Ho^(3+)/Er^(3+)共掺杂和Ho^(3+)/Yb^(3+)/Er^(3+)共掺杂等系列硼硅酸盐玻璃,测量了样品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结果表明:Ho^(3+)单掺杂样品的激发光谱与发射光谱的强度随其浓度增加而逐渐减弱,原因是高浓度掺杂导致Ho^(3+)离子产生猝灭效应;Ho^(3+)/Yb^(3+)共掺杂玻璃由于Yb^(3+)离子的敏化作用,光谱强度增强;Ho^(3+)/Yb^(3+)/Er^(3+)共掺杂样品中Ho^(3+)离子向Er^(3+)离子发生能量传递,Ho^(3+)离子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强度均减弱。同时讨论了峰值波长为550nm宽带发射峰的发光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3+/Yb^3+/er^3+共掺杂硅酸盐玻璃 激发光谱 发射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中红外激光晶体Er^(3+)/Ho^(3+)/Eu^(3+)∶PbF_(2)的生长和性能 被引量:4
3
作者 廖家裕 陈鸿玲 +6 位作者 牛晓晨 谭慧瑜 宋家万 张沛雄 尹浩 李真 陈振强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852-1862,共11页
采用垂直布里奇曼法成功生长了Er^(3+)/Ho^(3+)/Eu^(3+)三掺杂PbF_(2)的中红外激光晶体。该晶体在980 nm泵浦下,首次获得了从2600~3200 nm的宽带中红外发光,其半高宽(FWHM)为300 nm,这是Er^(3+)的2.7μm发射峰(2600~2950 nm)和Ho^(3+)的... 采用垂直布里奇曼法成功生长了Er^(3+)/Ho^(3+)/Eu^(3+)三掺杂PbF_(2)的中红外激光晶体。该晶体在980 nm泵浦下,首次获得了从2600~3200 nm的宽带中红外发光,其半高宽(FWHM)为300 nm,这是Er^(3+)的2.7μm发射峰(2600~2950 nm)和Ho^(3+)的2.9μm发射峰(2800~3200 nm)叠加的结果。此外,失活离子Eu^(3+)的引入可以有效克服Er^(3+)和Ho^(3+)离子的自终止瓶颈效应。研究发现,与Er^(3+)/Ho^(3+)∶PbF_(2)晶体相比,Er^(3+)/Ho^(3+)/Eu^(3+)∶PbF_(2)晶体具有更高的荧光分支比,在Er^(3+):^(4)I_(11/2)→^(4)I_(13/2)跃迁为18.7%和Ho^(3+):^(5)I_(6)→^(5)I_(7)跃迁为18.0%;以及有更大的发射截面,在2745 nm时为0.621×10^(-20) cm^(2),在2905 nm时为0.728×10^(-20) cm^(2)。这些有利的光谱特性表明,Er^(3+)/Ho^(3+)/Eu^(3+)∶PbF_(2)晶体在商用980 nm激光二极管泵浦下,可能是2.6~3.2μm中红外激光器的一种有前景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F_(2)晶体 er^(3+)/ho^(3+)/Eu^(3+) 中红外发光 失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m^(3+)/Er^(3+)/Ho^(3+)共掺SiO_2-Bi_2O_3-AlF_3-BaF_2玻璃发光性能 被引量:2
4
作者 厉宇翔 邓声玉 +1 位作者 范亚蕾 王德强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01-808,共8页
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Tm^(3+)/Er^(3+)/Ho^(3+)共掺的铋硅酸盐50SiO 2-40Bi_2O_3-5AlF_3-5BaF_2玻璃。研究了在808 nm激光器(Laser Diode)激发下Tm^(3+)/Er^(3+)/Ho^(3+)共掺的铋硅酸盐在2 060 nm处的发光性能,同时测试及分析了该铋硅... 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Tm^(3+)/Er^(3+)/Ho^(3+)共掺的铋硅酸盐50SiO 2-40Bi_2O_3-5AlF_3-5BaF_2玻璃。研究了在808 nm激光器(Laser Diode)激发下Tm^(3+)/Er^(3+)/Ho^(3+)共掺的铋硅酸盐在2 060 nm处的发光性能,同时测试及分析了该铋硅酸盐玻璃的差热特性、吸收光谱及荧光光谱。根据吸收光谱以及Judd-Oflet理论,计算了Ho^(3+)的Judd-Oflet强度参数Ωt(t=2,4,6)以及Tm^(3+)/Er^(3+)/Ho^(3+)相应的吸收截面。铋硅酸盐玻璃中,Tm_2O_3、Er_2O_3和Ho_2O_3掺杂浓度分别为0.75%、1.0%和0.5%时,2 060 nm处Ho^(3+)∶5I7→5I8发射峰强度达到最大。对Tm^(3+)/Er^(3+)/Ho^(3+)3种离子的光谱性质和离子间可能存在的能量传递也做了分析。Ho^(3+)在1 953 nm处的最大吸收截面σabs为9.08×10-21 cm^2,在2 060 nm处的最大发射截面σem为1.168×10-20 cm^2,辐射寿命τmea为2.75 ms,具有良好的增益效应σemτ(3.212×10-20cm^2·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 2μm发光 Tm3+/er3+/ho3+共掺 铋硅酸盐玻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3+)/Ho^(3+)掺杂碲酸盐玻璃光谱性能和能量传递研究
5
作者 赵营刚 石冬梅 熊飞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73-78,共6页
采用熔融淬冷法制备了新型Er^(3+)/Ho^(3+)掺杂的多组分碲酸盐玻璃。测试了样品的吸收光谱、1.53μm发光光谱和上转换发射光谱,研究了980 nm激发下Er^(3+)/Ho^(3+)掺杂的碲酸盐玻璃的光谱性能和能量传递机理。结果表明:在Er^(3+)/Ho^(3+... 采用熔融淬冷法制备了新型Er^(3+)/Ho^(3+)掺杂的多组分碲酸盐玻璃。测试了样品的吸收光谱、1.53μm发光光谱和上转换发射光谱,研究了980 nm激发下Er^(3+)/Ho^(3+)掺杂的碲酸盐玻璃的光谱性能和能量传递机理。结果表明:在Er^(3+)/Ho^(3+)掺杂碲酸盐玻璃中可以观察到明显的以525 nm,546 nm和659 nm为中心的绿色和红色发射。Ho^(3+)的共掺通过Er^(3+)与Ho^(3+)间存在良好的能量传递改善了上转换荧光强度,抑制了1.53μm的发光。在Ho2O3掺杂量为0.3mol%时Er^(3+)/Ho^(3+)共掺样品上转换发光达到最佳,可见Er^(3+)/Ho^(3+)掺杂的70TeO2-13BaO-7La2O3-10GeO2玻璃在光纤激光器上转换发光方面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碲酸盐玻璃 er^(3+)/ho^(3+) 光谱性能 能量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LiNbO_(3)晶体中杂质离子的占位问题
6
作者 商学彬 徐崇泉 +2 位作者 强亮生 张洪喜 张宏涛 《人工晶体学报》 CSCD 1991年第3期230-230,共1页
本文研究了Mg:LN、Nd:LN、Er:LN、Ho:LN以及Pr:LN晶体中,掺杂离子在晶格中的占位问题。提出不同掺杂离子,不同掺杂浓度,其占位情况有所不同。测量了系列Mg:LN晶体的吸收边,根据晶体的吸收边紫移和离子极化理论,提出:Mn^(2+)将首先取代位... 本文研究了Mg:LN、Nd:LN、Er:LN、Ho:LN以及Pr:LN晶体中,掺杂离子在晶格中的占位问题。提出不同掺杂离子,不同掺杂浓度,其占位情况有所不同。测量了系列Mg:LN晶体的吸收边,根据晶体的吸收边紫移和离子极化理论,提出:Mn^(2+)将首先取代位于Li位的Nb^(5+),当浓度超过5mol%后,才开始进入正常Li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 掺杂离子 LiNbO_3 ND Mg er 占位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激活的可调谐激光晶体 被引量:2
7
作者 邬承就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2-38,68,共8页
本文讨论稀土激活离子由5d→4f跃迁和stark谱线交迭形成的宽调谐激光的可能性。掺Tm^(3+)、HO^(3+)、Tb(9+)、Pr(3+),以及Er^(3+)或Dy^(3+)的晶体利用Stark谱线交迭机制有可能实现宽调谐激光。基质晶场的对称性对晶体的调谐特性具有重... 本文讨论稀土激活离子由5d→4f跃迁和stark谱线交迭形成的宽调谐激光的可能性。掺Tm^(3+)、HO^(3+)、Tb(9+)、Pr(3+),以及Er^(3+)或Dy^(3+)的晶体利用Stark谱线交迭机制有可能实现宽调谐激光。基质晶场的对称性对晶体的调谐特性具有重要作用。对于产生Stark谱线交迭的可能激活离子和基质晶体条件进行了较详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谐 激光晶体 稀土族 激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