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μm波段Er^(3+)∶ZBLAN光纤激光器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永岩 田颖 +4 位作者 杨雪莹 蔡恩林 李兵朋 张军杰 徐时清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5-138,共14页
3µm激光处于分子指纹区,在医疗外科、气体检测、军事应用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Er^(3+)∶ZBLAN光纤激光器具有效率高、可集成的优点,是3µm激光的主要输出方式。本文从铒离子跃迁产生3µm激光出发,围绕Er^(3+)∶ZBLA... 3µm激光处于分子指纹区,在医疗外科、气体检测、军事应用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Er^(3+)∶ZBLAN光纤激光器具有效率高、可集成的优点,是3µm激光的主要输出方式。本文从铒离子跃迁产生3µm激光出发,围绕Er^(3+)∶ZBLAN光纤激光器,介绍了3µm激光产生的结构原理及能级系统,总结了实现该波段高功率连续输出和脉冲输出的技术方案和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基于不同材料可饱和吸收体的调Q和锁模激光器实验研究,并对目前实现3µm波段高功率输出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对Er^(3+)∶ZBLAN激光器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µm激光 er^(3+)光纤 光纤激光器 脉冲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856 GHz microwave signal extraction from mode-locked Erfiber lasers with sub-100 femtosecond timing jitter
2
作者 Wen-Yan Zhang Xiao-Qing Liu +3 位作者 Lie Feng Tai-He Lan Xing-Tao Wang Bo Liu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6期141-146,共6页
A balanced optical microwave phase detector(BOMPD) based on a 3 × 3 coupler is presented. This system was developed to extract ultra-low-jitter microwave signals from optical pulse trains emitted by mode-locked E... A balanced optical microwave phase detector(BOMPD) based on a 3 × 3 coupler is presented. This system was developed to extract ultra-low-jitter microwave signals from optical pulse trains emitted by mode-locked Er-fiber lasers, and synchronized microwave and laser systems. We demonstrate that the BOMPD achieves a precision of synchronization of less than 100 femtosecond of timing jitter. The experimental setup can be applied to the soft X-ray free-electron laser located on the campus of the Shanghai synchrotron radiation facility. A microwave signal with a 2.856 GHz frequency is extracted from a238 MHz mode-locked Er-laser, with an absolute timing jitter of 34 fs in the 10 Hz–10 MHz frequency offset range.In addition, the microwave and 238 MHz optical pulse signals are synchronized with a relative timing jitter of16 fs at the same frequency offset ran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信号 激光系统 神经质 GHZ 预定 锁模 信号抽取 同步加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3+)/Yb^(3+)共掺光纤激光器中能量上转换的抑制 被引量:12
3
作者 占生宝 赵尚弘 +3 位作者 董淑福 庄茂录 夏贵进 李云霞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00-403,共4页
通过对掺Er3+和Er3+/Yb3+共掺光纤激光器的输出功率进行数值模拟发现 :高浓度的Er3+/Yb3+共掺光纤激光器的最大量子转换效率比同等浓度下的掺Er3+光纤激光器的最大量子转换效率高出一倍。说明由于Yb3+的加入 ,Er3+/Yb3+共掺光纤激光器... 通过对掺Er3+和Er3+/Yb3+共掺光纤激光器的输出功率进行数值模拟发现 :高浓度的Er3+/Yb3+共掺光纤激光器的最大量子转换效率比同等浓度下的掺Er3+光纤激光器的最大量子转换效率高出一倍。说明由于Yb3+的加入 ,Er3+/Yb3+共掺光纤激光器有效地抑制了能量上转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3+光纤 er^3+/YB^3+共掺光纤 光纤激光器 能量上转换 三价铒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包层Er^(3+)/Yb^(3+)共掺光纤激光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占生宝 赵尚弘 +3 位作者 董淑福 庄茂录 夏贵进 李云霞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06-608,共3页
通过采用长度为 2m、入纤功率为 1W的双包层Er3 + /Yb3 + 共掺光纤作为增益介质所进行的双包层Er3 + /Yb3 + 共掺光纤激光器的实验 ,得到了波长为 15 6 3.5 96nm、功率为 2 4
关键词 EY-805型er^3+/Yb^3+共掺双包层光纤 er^3+/YB^3+共掺光纤激光器 激光功率 功率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包层Er^(3+)/Yb^(3+)共掺光纤激光器稳态特性的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占生宝 赵尚弘 +2 位作者 董淑福 夏贵进 李云霞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45-348,共4页
对 98 0nm泵浦光泵浦双包层Er3 + /Yb3 + 共掺光纤激光器进行了数值模拟 ,分析了泵浦光与激光在双包层Er3 + /Yb3 + 共掺光纤中的分布情况、输出功率与泵浦功率的关系、光纤长度与腔镜反射率对输出激光功率的影响 ,计算的最大斜效率为 5... 对 98 0nm泵浦光泵浦双包层Er3 + /Yb3 + 共掺光纤激光器进行了数值模拟 ,分析了泵浦光与激光在双包层Er3 + /Yb3 + 共掺光纤中的分布情况、输出功率与泵浦功率的关系、光纤长度与腔镜反射率对输出激光功率的影响 ,计算的最大斜效率为 5 6 .3%,接近于理论计算值的极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激光器 双包层er3+/Yb^3+ 共掺光纤 稳态特性 泵浦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形掺Er^(3+)光纤激光器输出特性分析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高雪松 高春清 +2 位作者 宋学勇 李家泽 魏光辉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73-578,587,共7页
理论分析了掺Er3+光纤环形腔激光器的输出特性,获得了稳态条件下激光器输出功率、阈值泵浦功率和斜率效率的解析表达式,分析了泵浦光波长、泵浦功率、Er3+光纤掺杂浓度、输出端耦合器分光比等的影响,推导了在特定输出波长处获得最大输... 理论分析了掺Er3+光纤环形腔激光器的输出特性,获得了稳态条件下激光器输出功率、阈值泵浦功率和斜率效率的解析表达式,分析了泵浦光波长、泵浦功率、Er3+光纤掺杂浓度、输出端耦合器分光比等的影响,推导了在特定输出波长处获得最大输出功率所需最佳掺Er3+光纤长度的解析表达式。进行了LD泵浦掺Er3+光纤环形腔激光器的实验工作,获得了斜率效率10%以上的激光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激光器 er^3+光纤 环形腔 速率方程 稳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3+)-Yb^(3+)共掺DBR光纤激光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旭 于坤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45-47,共3页
采用Er3+-Yb3+共掺单模光纤制作了DBR光纤激光器,有源光纤长度为10cm,光纤激光器为短腔结构。通过对不同前腔镜反射率的Er3+-Yb3+共掺DBR光纤激光器进行实验,得到了前腔镜反射率与激光器输出功率和阈值电流之间的关系,并对前腔镜反射率... 采用Er3+-Yb3+共掺单模光纤制作了DBR光纤激光器,有源光纤长度为10cm,光纤激光器为短腔结构。通过对不同前腔镜反射率的Er3+-Yb3+共掺DBR光纤激光器进行实验,得到了前腔镜反射率与激光器输出功率和阈值电流之间的关系,并对前腔镜反射率和有源光纤的长度的最优化选择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3+-Yb^3+共掺 DBR光纤激光器 光栅布拉格光栅 最佳反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3+-Yb^3+共掺杂光纤环型腔被动谐波锁模激光器
8
作者 向望华 李楠 +3 位作者 崔宇 任芳 白扬博 张贵忠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821-1826,共6页
报道了Er3+-Yb3+共掺杂光纤作为增益介质的环型腔光纤激光器。利用光纤的非线性偏振旋转效应产生可饱和吸收体的锁模机制,通过调整泵浦功率,调节偏振控制器的状态,实现了连续基波锁模和高阶谐波锁模两种稳定的锁模运转状态。其中连续基... 报道了Er3+-Yb3+共掺杂光纤作为增益介质的环型腔光纤激光器。利用光纤的非线性偏振旋转效应产生可饱和吸收体的锁模机制,通过调整泵浦功率,调节偏振控制器的状态,实现了连续基波锁模和高阶谐波锁模两种稳定的锁模运转状态。其中连续基波锁模重复频率15.89 MHz,中心波长为1.557 nm,光谱宽度为9.9 nm。二阶谐波锁模重复率为31.79 MHz,三阶谐波锁模脉冲重复率为46.99 MHz。观察到了调Q锁模和调Q脉冲序列,给出了各种运转状态的实验结果并对多种锁模机理作了简要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激光器 环型腔锁模 谐波锁模 er^3+-Yb^3+共掺杂光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参数对双包层Er^(3+)/Yb^(3+)共掺光纤激光器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何凤 赵尚弘 夏鸣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31-434,共4页
为了研究掺杂浓度、包层尺寸对双包层Er3+/Yb3+共掺光纤激光器的影响,根据双包层Er3+/Yb3+共掺光纤激光器产生激光的机理,基于速率方程,采用改变Er3+,Yb3+掺杂浓度、内包层尺寸等光纤参数的方法,得到了双包层Er3+/Yb3+共掺光纤激光器随... 为了研究掺杂浓度、包层尺寸对双包层Er3+/Yb3+共掺光纤激光器的影响,根据双包层Er3+/Yb3+共掺光纤激光器产生激光的机理,基于速率方程,采用改变Er3+,Yb3+掺杂浓度、内包层尺寸等光纤参数的方法,得到了双包层Er3+/Yb3+共掺光纤激光器随光纤参数变化的特征结果。结果表明,在Er3+掺杂浓度不变的情况下,增大Yb3+的掺杂浓度,可有效地提高激光器的输出功率;在Yb3+掺杂浓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增大Er3+掺杂浓度,也可提高激光器的输出功率,但提高的幅度不明显;减小内包层尺寸,激光器的最佳光纤长度随之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器 双包层光纤激光器 er^3+/YB^3+共掺 掺杂浓度 包层尺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包层Er^(3+)/Yb^(3+)共掺光纤激光器粒子数空间分布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清华 马志强 占生宝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7-110,共4页
针对双包层光纤激光器内包层和纤芯中光强的不同分布,基于速率方程,研究了不同泵浦方式下双包层Er3+/Yb3+共掺光纤激光器上能级粒子数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无论采用何种泵浦方式,沿光纤的径向,越接近于纤芯中心处,上能级粒子数越低;... 针对双包层光纤激光器内包层和纤芯中光强的不同分布,基于速率方程,研究了不同泵浦方式下双包层Er3+/Yb3+共掺光纤激光器上能级粒子数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无论采用何种泵浦方式,沿光纤的径向,越接近于纤芯中心处,上能级粒子数越低;越接近于纤芯边缘,上能级粒子数越高。沿光纤轴向,激光输出端归一化的上能级粒子数总是少于非输出端归一化的上能级粒子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3+/YB^3+共掺 双包层光纤激光器 上能级粒子数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模场Er^(3+)/Yb^(3+)共掺锥形微结构光纤1.5μm激光特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玲玲 许鹏飞 周德春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09-517,共9页
采用全矢量有限元法设计了一种大模场双包层微结构光纤及锥形波导结构。采用复丝拉制方法制备了成分为45Bi_(2)O_(3)-29GeO_(2)-15Ga_(2)O_(3)-10Na_(2)O-1CeO_(2)的大模场双包层微结构光纤,纤芯直径为70μm,内包层的占空比为0.25,模场... 采用全矢量有限元法设计了一种大模场双包层微结构光纤及锥形波导结构。采用复丝拉制方法制备了成分为45Bi_(2)O_(3)-29GeO_(2)-15Ga_(2)O_(3)-10Na_(2)O-1CeO_(2)的大模场双包层微结构光纤,纤芯直径为70μm,内包层的占空比为0.25,模场面积约为3014.8μm^(2)。采用熔融拉锥技术制备了纤芯直径为17.5μm、有效模场面积为206.47μm^(2)的锥形光纤。在980 nm泵浦下研究了微结构光纤及其锥体的激光特性。结果表明,拉锥后微结构光纤的激发光谱中心波长由1550.2 nm向短波漂移至1546.9 nm,而输出激光光束质量因子M^(2)由3.45±0.03显著减少至1.16±0.01。拉锥前后的斜率效率分别达到10.29%和9.70%。研究结果表明,拉锥可有效改善大模场双包层有序微结构光纤的激光输出模式,拉锥后的激光输出具有良好的单模特性。该项技术研究结果为大模场、高功率的激光光纤材料制备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3+)/Yb^(3+)共掺 微结构光纤光锥 模场 1.5μm激光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可调Mach-Zehnder滤波的波长可切换掺铒光纤激光器 被引量:5
12
作者 丁香栋 何巍 +2 位作者 姚齐峰 骆飞 祝连庆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73-78,共6页
为了实现高稳定性的可调谐激光输出,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基于马赫-曾德(M-Z)结构和光纤光栅串结合的掺铒光纤激光器,在M-Z干涉结构的一个干涉臂中加入光学延迟线(ODL),实现对干涉间隔的灵活可调。系统结构设计采用976 nm波长的LD作为泵浦源... 为了实现高稳定性的可调谐激光输出,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基于马赫-曾德(M-Z)结构和光纤光栅串结合的掺铒光纤激光器,在M-Z干涉结构的一个干涉臂中加入光学延迟线(ODL),实现对干涉间隔的灵活可调。系统结构设计采用976 nm波长的LD作为泵浦源,长度为6 m的掺铒光纤作为增益介质;采用光栅串将特定波长的光反射回环形腔形成振荡;采用M-Z结构产生梳状滤波用来对光栅串反射回的光进行选择;通过调节ODL来改变腔内损耗,进而实现激光的可调谐输出,并通过在系统中加入可饱和吸收体(SA)和子腔结构来抑制波长的跳变。实验中,在泵浦功率为100 mW时,实现了单波长双波长和三波长的稳定的激光输出。单波长共输出13个,调谐范围为1 570~1 596 nm,调谐间隔为2 nm,边模抑制比均大于50 d 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调谐掺铒光纤激光器 M—Z滤波结构 光学延迟线 光纤光栅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ch-Zehnder滤波的可调谐光纤激光器 被引量:4
13
作者 丁香栋 何巍 +2 位作者 闫光 骆飞 祝连庆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68-1072,共5页
为了实现高稳定性的可调谐激光输出,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基于Mach-Zehnder(M-Z)滤波结构,结合Fabry-Perot(F-P)滤波器的可调谐掺铒光纤激光器,并对激光器的原理及实现方案进行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所设计激光器系统的泵浦源工作波长为9... 为了实现高稳定性的可调谐激光输出,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基于Mach-Zehnder(M-Z)滤波结构,结合Fabry-Perot(F-P)滤波器的可调谐掺铒光纤激光器,并对激光器的原理及实现方案进行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所设计激光器系统的泵浦源工作波长为976 nm;长度5 m的掺铒光纤作为增益介质;采用全光纤M-Z结构进行滤波,并结合F-P滤波器实现单波长激光可调谐输出。实验中,通过调节F-P滤波器,在泵浦功率为60 mW时,实现了1547-1568 nm范围内单波长激光的稳定可调谐输出,波长调谐间隔小于1.7 nm,每个输出波长的边模抑制比均大于55 dB,线宽均小于0.1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调谐光纤激光器 M-Z滤波结构 掺铒光纤 F-P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Mach-Zehnder结构输出连续可调的掺铒光纤激光器
14
作者 丁香栋 何巍 +2 位作者 姚齐峰 骆飞 祝连庆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4-28,共5页
为了实现激光可调谐和高稳定性运行,在Mach-Zehnder(M-Z)滤波结构的掺铒光纤激光器的基础上,通过采用电动光学延迟线(Optical Delay Line,ODL)来改变M-Z滤波器的透射光谱间隔长度,从而实现了激光器的可调谐输出。对激光器的工作原理和... 为了实现激光可调谐和高稳定性运行,在Mach-Zehnder(M-Z)滤波结构的掺铒光纤激光器的基础上,通过采用电动光学延迟线(Optical Delay Line,ODL)来改变M-Z滤波器的透射光谱间隔长度,从而实现了激光器的可调谐输出。对激光器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案进行了理论分析,实验上采用长度8m的掺铒光纤作为激光增益介质和用于提高激光器稳定性的光纤子腔结构,在工作波长为976nm泵浦源的激励下,得到激光器的室温阈值功率为54m W;当泵浦功率为60m W时,通过调节偏振控制器(Polarization Controller,PC),实现了在1558nm至1568nm范围内波长灵活可调,并且获得了7个边模抑制比均大于40d B单波长激光的可切换输出,线宽均小于0.1nm。在30分钟内没有出现明显跳模现象,波长漂移范围小于0.1nm,功率波动低于2d 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调谐光纤激光器 M-Z滤波结构 光学延迟线 掺铒光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窄线宽光纤激光器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高雪松 高春清 +2 位作者 宋学勇 李家泽 魏光辉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41-444,共4页
文章介绍了实现窄线宽光纤激光器的线宽压缩方法,并采用掺Er3+光纤作为增益介质,980nmLD激光器作为泵浦源,直线腔结构,光纤环行镜和光纤光栅共同作为腔镜,实现中心频率在1550nm波段的单频激光输出,并讨论了其关键技术和影响因素,为同类... 文章介绍了实现窄线宽光纤激光器的线宽压缩方法,并采用掺Er3+光纤作为增益介质,980nmLD激光器作为泵浦源,直线腔结构,光纤环行镜和光纤光栅共同作为腔镜,实现中心频率在1550nm波段的单频激光输出,并讨论了其关键技术和影响因素,为同类激光器的研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激光器 单频激光 压窄线宽 腔形分析 er^3+ 光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重叠光栅的双波长掺铒光子晶体光纤激光器(英文)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枫 毕卫红 +4 位作者 付兴虎 付广伟 江鹏 武洋 王莹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56-60,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纤重叠光栅的双波长光子晶体光纤激光器。激光器采用线形腔结构,掺铒光子晶体光纤为激光器的增益介质,反射率均高于99%的光纤重叠光栅用作激光器的波长选择器件。基于增益均衡技术,抑制谐振腔内的模式竞争,在室温下获... 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纤重叠光栅的双波长光子晶体光纤激光器。激光器采用线形腔结构,掺铒光子晶体光纤为激光器的增益介质,反射率均高于99%的光纤重叠光栅用作激光器的波长选择器件。基于增益均衡技术,抑制谐振腔内的模式竞争,在室温下获得了稳定的双波长激光同时输出。实验结果表明:其3 dB线宽小于0.02 nm,30 dB线宽小于0.25 nm,SMSR为54.34 dB,双波长激光的中心波长间隔为0.932 nm。该双波长激光器输出的双波长激光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激光器 双波长 掺铒光子晶体光纤 重叠光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共线声光可调谐掺铒光纤激光器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洪宝玉 向望华 +2 位作者 胡鸿璋 胡斌 耿凡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60-464,共5页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单纵模、单偏振的可调谐掺铒光纤激光器结构。使用准共线型声光可调谐滤波器作为调谐元件。利用饱和吸收效应在未泵浦低掺铒光纤中形成自写入瞬态光栅,用以压窄输出激光的线宽,并且有效地防止跳模。理论计算表明:当泵...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单纵模、单偏振的可调谐掺铒光纤激光器结构。使用准共线型声光可调谐滤波器作为调谐元件。利用饱和吸收效应在未泵浦低掺铒光纤中形成自写入瞬态光栅,用以压窄输出激光的线宽,并且有效地防止跳模。理论计算表明:当泵浦功率为100mW时,激光器的输出功率可达5.5mW,输出线宽在10-4nm量级。这些数据对后续的实验研究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调谐掺铒光纤激光器 准共线声光可调谐滤波器 饱和吸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稳定DBR型掺铒光纤激光器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军 王天枢 +3 位作者 郭玉彬 白冰 李晓滨 胡贵军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49-252,共4页
研制了一种高功率高边模抑制比及高波长稳定性的DBR型掺铒光纤激光器。该激光器使用980nmLD作为泵浦源,并使用长度为2.75m的高掺杂浓度的掺饵光纤作为增益介质,在1.55μm波段获得了3dB线宽为0.2nm,25dB线宽为0.4nm的激光输出。最大输出... 研制了一种高功率高边模抑制比及高波长稳定性的DBR型掺铒光纤激光器。该激光器使用980nmLD作为泵浦源,并使用长度为2.75m的高掺杂浓度的掺饵光纤作为增益介质,在1.55μm波段获得了3dB线宽为0.2nm,25dB线宽为0.4nm的激光输出。最大输出光功率25mW,输出功率稳定性±0.01dB,边模抑制比60dB,波长稳定性0.01dB(受光功率计精度的限制),阈值泵浦光功率8.6mW,斜率效率2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激光器 LD泵浦 掺饵光纤 光纤BRAGG光栅 DBR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FB光纤激光器最佳输出特性研究
19
作者 蔡晓锋 施伟华 赵岩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11-415,共5页
相移光栅是构成DFB光纤激光器谐振腔的关键元件,当相移光栅制作中引入附加损耗时,耦合系数和光栅长度对DFB光纤激光器最佳输出特性会产生明显影响。采用传输矩阵法,数值分析了不同谐振腔损耗下最佳输出功率所对应的最佳光栅长度及耦合... 相移光栅是构成DFB光纤激光器谐振腔的关键元件,当相移光栅制作中引入附加损耗时,耦合系数和光栅长度对DFB光纤激光器最佳输出特性会产生明显影响。采用传输矩阵法,数值分析了不同谐振腔损耗下最佳输出功率所对应的最佳光栅长度及耦合因子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设计光纤激光器时,根据光纤光栅的制作损耗,优化光栅长度及耦合因子可以使光纤激光器的输出实现最佳化。这些结论对基于光纤激光器的结构优化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最佳输出 传输矩阵法 相移光栅 DFB掺铒光纤激光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