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终末糖基化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对结肠癌SW620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to-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及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133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0、50、100、200μg/ml)的A...目的:探讨终末糖基化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对结肠癌SW620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to-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及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133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0、50、100、200μg/ml)的AGEs处理SW620细胞后,采用划痕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CD133^+细胞的含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AGEs受体(receptor of AGEs,RAGE)、E-cadherin、Vimentin、ERK1/2、p-ERK1/2、CD13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0μg/ml)比较,AGEs处理组(50、100、200μg/ml)在AGEs作用后,SW620细胞24h迁移距离[(1.55±0.15)、(1.58±0.19)、(1.75±0.21)vs(0.95±0.18)mm,均P<0.05]及48 h迁移距离[(2.11±0.22)、(2.21±0.37)、(2.68±0.23)vs(1.60±0.24)mm,均P<0.05]均明显增加;穿过Matrigel胶的数量明显增加[(176±19.52)、(194±17.70)、(220±25.5)vs(125±26.06)个,均P<0.05];CD133^+细胞比例明显增加[(4.75±1.49)、(10.34±1.54)、(14.45±2.41)%vs(0.77±0.41),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AGEs处理组(50、100、200μg/ml)Vimentin、RAGE、p-Erk1/2、CD133蛋白表达明显增加;而ERK1/2蛋白无明显变化;E-cadherin蛋白表达明显减少。结论:AGEs可以提高结肠癌SW620细胞体外的侵袭迁移能力,促进EMT的发生,诱导肿瘤干细胞的生成。其机制可能通过AGE-RAGE受体配体的激活,上调p-ERK1/2,从而调控EMT相关蛋白的表达,促进肿瘤干细胞的生成。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AMP依赖的蛋白激酶α(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α,AMPKα)过表达对膀胱癌T24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EMT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AMPKα过表达的膀胱癌T24细胞株,依据转染质粒的不同分为T24空白组、pc-DNA空载组和pc-AMP...目的:探讨AMP依赖的蛋白激酶α(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α,AMPKα)过表达对膀胱癌T24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EMT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AMPKα过表达的膀胱癌T24细胞株,依据转染质粒的不同分为T24空白组、pc-DNA空载组和pc-AMPKα组。用Wb检测T24细胞AMPKα、EMT相关蛋白及EMT通路相关分子的表达水平,用Hoechst染色法检测转染后T24细胞的凋亡,CCK-8法检测T24细胞的增殖,细胞划痕愈合实验检测T24细胞的迁移,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侵袭。结果:成功构建AMPKα过表达的膀胱癌T24细胞株。与T24空白组和pc-DNA空载组比较,pc-AMPKα组T24细胞上皮钙黏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1)、波形蛋白和神经钙黏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均P<0.01),EMT通路相关信号分子P38、STAT3活性受到显著抑制(均P<0.01),细胞发生明显凋亡、增殖能力显著减弱(均P<0.01);T24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降低(均P<0.01)。结论:AMPKα过表达可使EMT通路相关分子活性受到抑制,使得膀胱癌T24细胞发生明显凋亡、增殖受限并使其侵袭和迁移能力降低及伴随EMT的逆转。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终末糖基化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对结肠癌SW620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to-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及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133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0、50、100、200μg/ml)的AGEs处理SW620细胞后,采用划痕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CD133^+细胞的含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AGEs受体(receptor of AGEs,RAGE)、E-cadherin、Vimentin、ERK1/2、p-ERK1/2、CD13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0μg/ml)比较,AGEs处理组(50、100、200μg/ml)在AGEs作用后,SW620细胞24h迁移距离[(1.55±0.15)、(1.58±0.19)、(1.75±0.21)vs(0.95±0.18)mm,均P<0.05]及48 h迁移距离[(2.11±0.22)、(2.21±0.37)、(2.68±0.23)vs(1.60±0.24)mm,均P<0.05]均明显增加;穿过Matrigel胶的数量明显增加[(176±19.52)、(194±17.70)、(220±25.5)vs(125±26.06)个,均P<0.05];CD133^+细胞比例明显增加[(4.75±1.49)、(10.34±1.54)、(14.45±2.41)%vs(0.77±0.41),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AGEs处理组(50、100、200μg/ml)Vimentin、RAGE、p-Erk1/2、CD133蛋白表达明显增加;而ERK1/2蛋白无明显变化;E-cadherin蛋白表达明显减少。结论:AGEs可以提高结肠癌SW620细胞体外的侵袭迁移能力,促进EMT的发生,诱导肿瘤干细胞的生成。其机制可能通过AGE-RAGE受体配体的激活,上调p-ERK1/2,从而调控EMT相关蛋白的表达,促进肿瘤干细胞的生成。
文摘目的:探讨AMP依赖的蛋白激酶α(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α,AMPKα)过表达对膀胱癌T24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EMT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AMPKα过表达的膀胱癌T24细胞株,依据转染质粒的不同分为T24空白组、pc-DNA空载组和pc-AMPKα组。用Wb检测T24细胞AMPKα、EMT相关蛋白及EMT通路相关分子的表达水平,用Hoechst染色法检测转染后T24细胞的凋亡,CCK-8法检测T24细胞的增殖,细胞划痕愈合实验检测T24细胞的迁移,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侵袭。结果:成功构建AMPKα过表达的膀胱癌T24细胞株。与T24空白组和pc-DNA空载组比较,pc-AMPKα组T24细胞上皮钙黏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1)、波形蛋白和神经钙黏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均P<0.01),EMT通路相关信号分子P38、STAT3活性受到显著抑制(均P<0.01),细胞发生明显凋亡、增殖能力显著减弱(均P<0.01);T24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降低(均P<0.01)。结论:AMPKα过表达可使EMT通路相关分子活性受到抑制,使得膀胱癌T24细胞发生明显凋亡、增殖受限并使其侵袭和迁移能力降低及伴随EMT的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