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麦表皮蜡质及干旱响应研究进展
1
作者 温宏伟 单皓 +2 位作者 王裕智 张晋辉 杨斌 《山西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35-44,共10页
小麦表皮蜡质是由超长链脂肪酸及其衍生物等复杂混合物组成的疏水性复合体,以晶体或者非晶体形式覆盖于小麦表皮组织中。作为抵御外界环境胁迫的首道物理屏障,表皮蜡质通过调控角质层通透性和调解植物与环境互作等机制,在维持水分平衡... 小麦表皮蜡质是由超长链脂肪酸及其衍生物等复杂混合物组成的疏水性复合体,以晶体或者非晶体形式覆盖于小麦表皮组织中。作为抵御外界环境胁迫的首道物理屏障,表皮蜡质通过调控角质层通透性和调解植物与环境互作等机制,在维持水分平衡和应对生物及非生物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尽管对拟南芥等模式植物的研究已初步阐明表皮蜡质的基础代谢途径,但小麦作为异源六倍体作物,其基因组复杂性导致相关研究明显滞后,尤其是蜡质动态沉积与干旱信号转导的耦联机制仍不明确。文章系统综述了小麦表皮蜡质的化学组分、晶体结构、生物合成途径、调控机理及其响应干旱胁迫的研究进展,明确了蜡质结构、组分和含量均影响抗旱性,尤其是在干旱胁迫条件下,表皮蜡质可通过增加晶体密度和优化蜡质组分,显著降低非气孔水分蒸发;并阐明这些亲脂性代谢物的生物合成、分泌、组装及转运是由多个基因和复杂的分子网络协调控制的,包括ACCase介导的脂肪酸链延伸、由CER基因家族调控的醛类脱羧反应以及ATP结合转运蛋白等参与的蜡质分泌过程。这些基因和分子网络又会对干旱等非生物胁迫做出应激反应。因此,全面了解小麦表皮蜡质结构组分、生物合成途径、基因调控机理和干旱响应机制,对于在抗旱育种中利用表皮蜡质这一生物特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表皮蜡质 干旱胁迫 化学组分特征 合成代谢途径 调控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种1变种单叶花楸的叶表皮微形态
2
作者 魏雪妍 谭宝梅 +2 位作者 张弛 李嘉宝 陈昕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7-527,共11页
为探讨叶表皮微形态特征的分类学意义,以中国产花楸属(Sorbus)冠萼组(sect. Aria)和落萼组(sect.Micromeles)11种1变种单叶类群为研究对象,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其特征进行观察。结果如下:单叶花楸的叶表皮细胞呈多边形或不规则形... 为探讨叶表皮微形态特征的分类学意义,以中国产花楸属(Sorbus)冠萼组(sect. Aria)和落萼组(sect.Micromeles)11种1变种单叶类群为研究对象,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其特征进行观察。结果如下:单叶花楸的叶表皮细胞呈多边形或不规则形;多边形细胞的垂周壁平直或弧状,不规则形细胞的垂周壁弧状或波状;表皮细胞面积在分类群间差异显著,且上表皮细胞面积均大于下表皮细胞;细胞表面纹饰有脊状、条状、皱褶、次生加厚、局部加厚,蜡质纹饰有壳状、颗粒状、片状、线状;叶光滑或具毛,毛被的位置、颜色、疏密和类型是重要的物种鉴定特征;气孔均为无规则型,分布于下表皮脉间区,保卫细胞具环形外缘、两极有或无T型加厚;气孔的长、宽、面积、密度和气孔指数在分类群间差异显著。由此,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对单叶花楸的物种界定和鉴定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叶花楸 叶表皮 微形态特征 分类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濒危植物水青树叶的表型性状变异 被引量:31
3
作者 李珊 甘小洪 +4 位作者 憨宏艳 许宁 侯正扬 陈杨 邓晓娟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87-697,共11页
[目的]通过对濒危植物水青树叶表型性状的测量分析,研究其表型变异程度和变异规律,并从遗传和环境适应角度探讨其致濒机制,为其天然种群的有效保护及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来自14个水青树天然种群的90个个体的17个叶形态及其表皮... [目的]通过对濒危植物水青树叶表型性状的测量分析,研究其表型变异程度和变异规律,并从遗传和环境适应角度探讨其致濒机制,为其天然种群的有效保护及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来自14个水青树天然种群的90个个体的17个叶形态及其表皮微形态性状进行测量,利用巢式方差分析、多重比较、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相关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探讨种群间和种群内的叶表型变异及其与地理、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1)水青树17个叶表型性状在种群内和种群间均存在显著差异;(2)17个性状的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46.69%,种群内的变异(31.83%)大于种群间的变异(28.85%),种群内变异是水青树叶表型变异的主要来源;(3)各性状平均变异系数(CV)为12.56%,变异幅度为4.17%26.25%;(4)水青树叶表型变异与年均日照时数、7月均温及年均降雨量等环境因子有关,变异呈现出随经度、纬度、海拔的梯度渐变规律;(5)利用主成分分析结果进一步聚类,可将14个水青树天然种群分为3大类。[结论]水青树天然种群间叶表型分化处于中等水平,种群内变异程度较低,其对环境的适应范围缩减,适应能力较差,这可能是导致水青树濒危的重要原因。据此,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以便对其进行有效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青树 表型变异 叶形态性状 叶表皮微形态性状 天然种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蒜属植物叶微形态特征研究 被引量:24
4
作者 邓传良 周坚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55-362,共8页
借助显微和扫描电镜技术对石蒜属植物叶表皮微形态特征进行了研究.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石蒜属植物的叶表皮,统计并测量了气孔类型、气孔大小、气孔密度及气孔指数等,描述了气孔及气孔外拱盖的有关特征.结果表明:石蒜... 借助显微和扫描电镜技术对石蒜属植物叶表皮微形态特征进行了研究.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石蒜属植物的叶表皮,统计并测量了气孔类型、气孔大小、气孔密度及气孔指数等,描述了气孔及气孔外拱盖的有关特征.结果表明:石蒜属植物叶表皮气孔器为无规则型,近轴面表皮细胞形状、气孔器类型、垂周壁式样、气孔大小及气孔外拱盖内缘种间无差异或极小,表明石蒜属植物为一自然分类群.而远轴面表皮细胞形状、气孔密度、气孔指数、气孔是否下陷、气孔外拱盖是否有蜡质纹饰等种间差异较大.根据远轴面叶表皮细胞形状及叶气孔特征,研究表明:换锦花、长筒石蒜和安徽石蒜,夏水仙、乳白石蒜与红蓝石蒜,石蒜与中国石蒜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因此,叶微形态特征对探讨石蒜属植物种间亲缘关系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蒜属 叶表皮 微形态特征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有濒危植物伯乐树叶的结构特征 被引量:9
5
作者 乔琦 邢福武 +1 位作者 陈红锋 付琳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9-233,共5页
伯乐树(Bretschneider asinensis Hemsl.)是中国特有濒危的第三纪孑遗植物。采用石蜡切片、刮片法和扫描电镜等技术研究了叶的结构和表皮微形态特征。结果表明,伯乐树表皮细胞的形状无规则,垂周壁稍弯曲,外壁角质膜较薄;上表皮细胞壁上... 伯乐树(Bretschneider asinensis Hemsl.)是中国特有濒危的第三纪孑遗植物。采用石蜡切片、刮片法和扫描电镜等技术研究了叶的结构和表皮微形态特征。结果表明,伯乐树表皮细胞的形状无规则,垂周壁稍弯曲,外壁角质膜较薄;上表皮细胞壁上被条纹状的蜡质;气孔仅见于下表皮,略下陷,其周围的表皮细胞向外呈鲜花状隆起;栅栏组织一层,海绵组织较发达,多层,内有含芥子酶的分泌细胞和含晶细胞。叶片厚度、栅栏与海绵组织厚度比值和叶绿体大小等随不同发育时期及部位有较明显变化,表明了在生长过程中苗期需要荫蔽生境,而成株则趋向中性生境的特殊要求;其下表皮细胞上鲜花状隆起结构仅与无患子目的无患子科相似,但与该科存在其它差异,为此,支持了伯乐树科在无患子目中与无患子科亲缘关系较近并独立成科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乐树 结构 表皮微形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石竹科孩儿参属植物叶表皮形态特征 被引量:3
6
作者 李超 葛伟娜 李明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1-164,共4页
采用光学显微镜,对中国孩儿参属6种植物的叶表皮微形态进行观察、统计并测量表皮细胞和气孔的大小和密度。结果表明:孩儿参属植物叶片上下表皮细胞形状均无规则,垂周壁波状或深波状。上表皮细胞大小在61.7×95.8μm^115.3×179.... 采用光学显微镜,对中国孩儿参属6种植物的叶表皮微形态进行观察、统计并测量表皮细胞和气孔的大小和密度。结果表明:孩儿参属植物叶片上下表皮细胞形状均无规则,垂周壁波状或深波状。上表皮细胞大小在61.7×95.8μm^115.3×179.3μm,细胞密度约为76~158个·mm-2;下表皮细胞大小在46.4×72.4μm^91.9×150.4μm,细胞密度约为104~287个/mm-2。上表皮仅少数种类存在气孔器,下表皮均有气孔器,气孔器为无规则型,气孔密度约为30~143个·mm-2,气孔大小在21.5×28.6μm^30.4×47.2μm,气孔指数为19.5~31.6。气孔椭圆形,两端有加厚。叶表皮特征表明孩儿参属与繁缕属较为近缘,为较进化的类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竹科 孩儿参属 叶表皮 形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假冷蕨属叶表皮特征的比较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徐皓 赵桦 王玛丽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9-102,共4页
利用光学显微镜对假冷蕨属植物叶表皮特征进行观察,并与亲缘关系较近的冷蕨属、蹄盖蕨属植物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假冷蕨属和蹄盖蕨属植物上表皮细胞的垂周壁都有加厚,且多为波浪状;下表皮细胞的气孔密度和气孔器类型也很接近.结合分子系... 利用光学显微镜对假冷蕨属植物叶表皮特征进行观察,并与亲缘关系较近的冷蕨属、蹄盖蕨属植物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假冷蕨属和蹄盖蕨属植物上表皮细胞的垂周壁都有加厚,且多为波浪状;下表皮细胞的气孔密度和气孔器类型也很接近.结合分子系统学的相关结论,我们建议把假冷蕨属归并到蹄盖蕨属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冷蕨属 叶表皮特征 气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丁茶冬青及其近缘种叶表皮微形态特征与分类学意义 被引量:6
8
作者 田建平 李娟玲 +1 位作者 胡远艳 刘国民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800-1807,共8页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冬青属苦丁茶冬青(Ilex kudingcha C.J.T seng)与5个近缘种和一形态居间物种的叶表皮微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1)7种冬青属苦丁茶植物的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如气孔器均位于下表皮,每种...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冬青属苦丁茶冬青(Ilex kudingcha C.J.T seng)与5个近缘种和一形态居间物种的叶表皮微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1)7种冬青属苦丁茶植物的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如气孔器均位于下表皮,每种植物均有正常气孔器和大气孔器,气孔器类型均以环列型为主,其次为双环列型。(2)7种冬青属苦丁茶植物的差异性体现在叶表皮细胞的垂周壁形态和气孔外缘角质层纹饰等方面。(3)霍山冬青叶表皮微形态与华中枸骨存在着较大区别。(4)结合分子生物学证据与叶表皮特征,形态居间物种类型应为五棱苦丁茶的变种。研究认为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具有种水平上的分类学意义,能够为苦丁茶冬青及其近缘种的划分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丁茶冬青 近缘种 叶表皮 微形态特征 分类学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丛生竹生长季竹秆表皮解剖特性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何蕊 邱坚 +1 位作者 罗蓓 邓艳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70-175,共6页
研究2种丛生竹青皮竹与慈竹竹秆表皮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各层细胞的形态、大小等解剖特性的变化规律以及栓质细胞和硅质细胞的发育状况。结果表明:2种丛生竹表皮的3层细胞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逐渐增大,细胞间排列从松散到紧密,从基部到顶部细... 研究2种丛生竹青皮竹与慈竹竹秆表皮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各层细胞的形态、大小等解剖特性的变化规律以及栓质细胞和硅质细胞的发育状况。结果表明:2种丛生竹表皮的3层细胞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逐渐增大,细胞间排列从松散到紧密,从基部到顶部细胞逐渐减小;青皮竹第1层细胞>慈竹,皮层、皮下层界限模糊,慈竹为4~5层,青皮竹为3~4层;竹笋时期表皮层无长短细胞区分,幼竹时期竹秆表皮层出现长短细胞,长短细胞交替出现;青皮竹栓质细胞为扁椭圆形,硅质细胞为椭圆形;慈竹栓质细胞为扁口袋形,硅质细胞为矩形,相同面积内慈竹栓质细胞和硅质细胞频率<青皮竹,随着其发育,栓质细胞和硅质细胞形状无明显变化,细胞大小和频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生竹 竹秆 表皮 硅质细胞 解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竹生长季解剖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何蕊 邱坚 +1 位作者 罗蓓 王昌命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71-275,共5页
采用纤维图像分析方法,对绵竹(Bambusa intermedia)从竹笋到成竹发育过程中主要解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竹笋时期表皮层无长短细胞差异,细胞壁薄,幼竹时期形成长短细胞(栓质细胞和硅质细胞),硅质细胞数量和体积增加;随着竹龄的增加... 采用纤维图像分析方法,对绵竹(Bambusa intermedia)从竹笋到成竹发育过程中主要解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竹笋时期表皮层无长短细胞差异,细胞壁薄,幼竹时期形成长短细胞(栓质细胞和硅质细胞),硅质细胞数量和体积增加;随着竹龄的增加,基本组织减少,输导组织增加,纤维组织增加;在发育期纤维直径、双壁厚、腔径、长度、长宽比、壁腔比、腔径比随竹龄增加而增大,同一时期纤维直径中部大于基部大于顶部;维管束径向直径和弦向直径随竹龄增加增大,同一时期数值中部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竹 解剖特性 表皮 组织比量 纤维 维管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个猕猴桃种的皮孔、气孔器和叶片下表皮微观特征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平平 熊雅兰 +3 位作者 韦宇静 莫权辉 王发明 叶开玉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7-166,共10页
为了探讨不同种类猕猴桃皮孔、气孔器和叶片下表皮特征的差异及其分类学意义,该文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五个猕猴桃种共计9份样品材料的一年生枝条韧皮部上皮孔的形态,结果发现供试猕猴桃皮孔呈长椭圆形或长梭形,不同种皮孔的长×宽、... 为了探讨不同种类猕猴桃皮孔、气孔器和叶片下表皮特征的差异及其分类学意义,该文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五个猕猴桃种共计9份样品材料的一年生枝条韧皮部上皮孔的形态,结果发现供试猕猴桃皮孔呈长椭圆形或长梭形,不同种皮孔的长×宽、皮孔密度、皮孔面积和皮孔面积的百分比值存在差异但与种类划分无明显规律,皮孔的宽可明显区分所选4个中华猕猴桃品种。利用扫描电镜观察气孔器和叶片下表皮特征,结果发现猕猴桃气孔器呈宽椭圆形或椭圆形,仅分布在叶背的叶肉区域,气孔器类型有辐射型、环列型、不规则型和不等型4种。中华猕猴桃的气孔器是辐射型,美味猕猴桃的气孔器是环列型,阔叶猕猴桃和毛花猕猴桃的气孔器是不规则型,长果猕猴桃的气孔器是不等型。保卫细胞围绕气孔器排列,与表皮水平或突起。叶片下表皮细胞一般为不规则形或乳状突起,垂周壁浅波状或深波状;表面覆着颗粒状纹饰和分叉单细胞非腺毛,其中阔叶猕猴桃为不分叉单细胞非腺毛,长果猕猴桃多为双分叉单细胞非腺毛,其余为多分叉单细胞非腺毛。部分具有鳞片状蜡质层。气孔器外拱盖内缘浅波状,纹饰光滑或有颗粒状物。测量猕猴桃气孔器长×宽、气孔长轴、气孔器密度,结果发现不同种之间存在差异但与猕猴桃种类划分无明显规律,其气孔器类型与种类划分一致,4个中华猕猴桃品种可通过气孔器的长、气孔长轴和密度大小来区分。此外,新种长果猕猴桃的微表观形态与其他种类存在明显差异,为其识别提供基本的微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气孔器 皮孔 下表皮 微观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杉属和红杉属化石叶表皮鉴定参照系的特殊性 被引量:7
12
作者 马清温 李承森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2002年第6期413-416,T001-T002,共6页
杉科植物的许多属种在小枝的形态和叶片排列上相似 ,而杉科植物的化石标本多保存为枝叶形式。表皮的特征作为压型化石枝叶标本细胞信息的重要来源 ,甚至是惟一来源 ,一直作为杉科植物化石分类鉴定的主要依据。水杉和北美红杉分别是水杉... 杉科植物的许多属种在小枝的形态和叶片排列上相似 ,而杉科植物的化石标本多保存为枝叶形式。表皮的特征作为压型化石枝叶标本细胞信息的重要来源 ,甚至是惟一来源 ,一直作为杉科植物化石分类鉴定的主要依据。水杉和北美红杉分别是水杉属和红杉属植物化石的惟一现存最近亲缘种 ,以往关于北美红杉的气孔分布和排列等方面的报道存在分歧。根据作者的研究 ,北美红杉的表皮特征变异幅度非常广 ,水杉的气孔分布也与以往报道有差异。利用表皮的特征鉴定杉科植物化石时 :不同的处理方法和处理时间、角质层的完整程度和观察数量等均可以影响植物表皮特征的正确获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杉属 红杉属 化石 叶表皮 鉴定 参照系 特殊性 枝叶标本 北美红杉 杉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热带石灰岩特有植物叶表皮形态特征及生态适应性 被引量:3
13
作者 余天虹 赵志忠 +3 位作者 陈庆 余云龙 吴丹 杨迅捷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75-579,共5页
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首次对海南热带石灰岩特有植物海南大戟、海南凤仙花和海南十大功劳叶表皮进行微形态观察,比较这3种植物的叶表皮形态结构并分析其对热带石灰岩生境的适应特征.结果表明:3种植物在适应热带强光干旱的石灰岩生境中... 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首次对海南热带石灰岩特有植物海南大戟、海南凤仙花和海南十大功劳叶表皮进行微形态观察,比较这3种植物的叶表皮形态结构并分析其对热带石灰岩生境的适应特征.结果表明:3种植物在适应热带强光干旱的石灰岩生境中,均表现出细胞面积小、细胞结构紧密、气孔器集中于叶下表皮、气孔指数小等典型旱生结构.同时又具有各自不同的适应性结构,海南凤仙花气孔具有独特的"T"型加厚现象;海南十大功劳气孔体积最小,气孔指数和气孔密度均最低;海南大戟叶的下表皮气孔周围环绕着乳突和间隙覆盖蜂窝状和鳞片状蜡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石灰岩 海南大戟 海南凤仙花 海南十大功劳 叶表皮特征 生态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狗尾草属5种植物叶片的形态特征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洁 李玉双 +1 位作者 庞莉莉 王庆亚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01-510,共10页
为了解狗尾草属(Setaria Beauv.)植物的叶片形态特征,采用石蜡切片法和徒手切片法观察5种狗尾草属植物的叶片形态结构。结果表明,5种狗尾草属植物叶表皮的解剖特征较一致,叶表皮细胞长度、气孔器大小、叶厚、角质层厚度等性状在种间存... 为了解狗尾草属(Setaria Beauv.)植物的叶片形态特征,采用石蜡切片法和徒手切片法观察5种狗尾草属植物的叶片形态结构。结果表明,5种狗尾草属植物叶表皮的解剖特征较一致,叶表皮细胞长度、气孔器大小、叶厚、角质层厚度等性状在种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长细胞形状、垂周壁深浅、气孔器副卫细胞的形状和刺毛数量可以用来区分种类。叶片性状的相关分析表明,叶片气孔密度与气孔长度以及气孔宽度呈显著负相关,泡状细胞厚度与角质层厚度以及上表皮厚度呈显著正相关。根据禾本科叶表皮特征的演化趋势,狗尾草(S.viridis)最原始,金色狗尾草(S.glauca)和大狗尾草(S.faberii)较进化,皱叶狗尾草(S.plicata)和莩草(S.chondrachne)最高级。这些为狗尾草属植物分类学和系统演化关系提供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狗尾草属 叶表皮 形态特征 解剖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属Soja亚属叶表皮微形态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金玲 郭庆梅 郑亦津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491-495,共5页
采用扫描电镜对大豆属Soja亚属植物的叶表皮微形态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亚属植物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在种的水平上具有一定的分类学意义。
关键词 大豆属 Soja亚属 叶表皮微形态特征 分类学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水青冈和米心水青冈叶表皮微形态特征的比较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东 张雪梅 +4 位作者 吴定军 章世鹏 何显湘 陈坚 史清茂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6期26-30,共5页
[目的]比较水青冈属2种植物间的叶片微形态特征和生态学适应性,并探讨米仓山自然保护区水青冈属植物种类的划分和亲缘关系。[方法]在光学显微镜下,对四川广元米仓山自然保护区2种水青冈属植物台湾水青冈和米心水青冈的叶表皮微形态特征... [目的]比较水青冈属2种植物间的叶片微形态特征和生态学适应性,并探讨米仓山自然保护区水青冈属植物种类的划分和亲缘关系。[方法]在光学显微镜下,对四川广元米仓山自然保护区2种水青冈属植物台湾水青冈和米心水青冈的叶表皮微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并测定了相应的数量指标。[结果]2种植物叶表皮形态的一致性表现为:上表皮细胞形状几乎为不规则形,下表皮细胞形状多为多边形,下表皮垂周壁多为近平直;2种植物均只在下表皮分布有气孔器,排列方式均为无规则型。2种植物的叶表皮形态的差异则主要表现在表皮细胞垂周壁式样、表皮毛的有无,角质膜附属物等方面,依此可以区分2个物种。[结论]叶表皮特征对于水青冈属植物种类的划分和亲缘关系的确定具有一定的分类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水青冈 米心水青冈 形态学 叶表皮 分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孔特征对植物叶片累积污染物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的影响
17
作者 王飞娟 沈国明 陆敏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9-42,共4页
为探索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吸收与叶片表皮特征的关系,从而为研究植物叶片吸收DEHP的机制积累资料,测定了不同植物叶片中的DEHP含量;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叶片的表皮结构,并在光学显微镜下计算气孔密度、长度和... 为探索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吸收与叶片表皮特征的关系,从而为研究植物叶片吸收DEHP的机制积累资料,测定了不同植物叶片中的DEHP含量;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叶片的表皮结构,并在光学显微镜下计算气孔密度、长度和宽度。结果表明,各种植物叶片中的DEHP含量不同,最高为广东黑皮冬瓜,达(7.384±0.994 5)mg/kg鲜重;最低为小麦,仅(0.290±0.005 6)mg/kg鲜重。两者差异较大,表明,不同植物对DEHP的吸收能力不同。气孔长度、气孔宽度、气孔长宽比、细胞形状、垂周壁式样、气孔类型、表皮毛、气孔外拱盖内缘、角质层、细胞轮廓及保卫细胞两极"T"加厚与DEHP的累积无关,气孔密度与DEHP的累积相关(r=0.504),表明,气孔密度在植物叶片累积DEHP中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HP 表皮特征 气孔 植物叶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草地早熟禾叶片显微结构和光合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岑慧芳 钱文武 +3 位作者 朱慧森 夏方山 杜利霞 许涛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68-1377,共10页
为探究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叶片表皮特征、解剖结构及光合特性对干旱胁迫的响应特点,试验选用6份草地早熟禾材料,包括美国引进品种:‘Blue Ghost’‘Comet’和‘Martha’,山西野生居群:应县和浑源,以及自主选育的‘太行’草地早... 为探究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叶片表皮特征、解剖结构及光合特性对干旱胁迫的响应特点,试验选用6份草地早熟禾材料,包括美国引进品种:‘Blue Ghost’‘Comet’和‘Martha’,山西野生居群:应县和浑源,以及自主选育的‘太行’草地早熟禾品种,称重法控制后续蒸散量(Evapotranspiration rate,ET),设置2种水分梯度W1:60%ET,W2:100%ET处理,利用徒手切片法和石蜡切片法,在光学显微镜下观测草地早熟禾叶片的表皮特征和解剖结构,并测定其光合作用参数。结果表明:W1处理下,草地早熟禾叶片的解剖结构特征参数显著低于W2处理,而上下表皮气孔长宽比与W2处理无显著差异;‘Blue Ghost’的胞间CO_(2)浓度最大,比最小的应县高出57.23%。相关性分析得出:净光合速率与叶片解剖结构特征参数和光合特征参数显著正相关;干旱胁迫促使草地早熟禾叶片变薄,维管束面积减小,草地早熟禾的光合效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早熟禾 干旱胁迫 表皮特征 解剖结构 光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种独蒜兰属植物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及分类学意义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中煊 张豪 +4 位作者 陈蕾 赵亚梅 翟俊文 陈世品 吴沙沙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527-1538,共12页
为解决兰科(Orchidaceae)独蒜兰属(Pleione D.Don)植物分类学问题并探索叶片超微结构在分类学中的意义,该研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独蒜兰属15种植物成熟叶片的细胞界限、角质层纹理、气孔器分布等15个叶表皮超微特征进行观测分析,以... 为解决兰科(Orchidaceae)独蒜兰属(Pleione D.Don)植物分类学问题并探索叶片超微结构在分类学中的意义,该研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独蒜兰属15种植物成熟叶片的细胞界限、角质层纹理、气孔器分布等15个叶表皮超微特征进行观测分析,以明确它们的分类学意义。结果表明:(1)细胞界限、表皮细胞蜡质量、角质层纹理、气孔器分布、气孔器周围蜡质、气孔器外拱盖内缘、角化现象、气孔器相对高度、表皮细胞长度、表皮细胞面积、保卫细胞长度和保卫细胞面积这9个指标对于该属分类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2)利用上述特征可以对春花独蒜兰组(S.Humiles)、独蒜兰组(S.Pleione)和独蒜兰复合体(P.bulbocodioides complex)的组内区分进一步细化。(3)聚类分析将15种独蒜兰属植物聚类为4个分支,与传统分类学和分子系统学分类结果基本一致。研究认为,大理独蒜兰(P.×taliensis P.J.Cribb&Butterfield)与云南独蒜兰[P.yunnanensis(Rolfe)Rolfe]、黄花独蒜兰(P.forrestii Schltr.)在多个叶片微观特征方面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大理独蒜兰的亲本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蒜兰属 叶表皮微形态 聚类分析 扫描电镜 分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木蓼属植物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 被引量:9
20
作者 张健 闻志彬 张明理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17,共10页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国产蓼科(Polygonaceae)木蓼属(Atraphaxis Linn.)11个种类的叶表皮微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和比较、探讨其分类学意义,并据此编制了供试11个种类的分类检索表。观察结果表明:供试的11个木蓼属种类的叶表皮微形...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国产蓼科(Polygonaceae)木蓼属(Atraphaxis Linn.)11个种类的叶表皮微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和比较、探讨其分类学意义,并据此编制了供试11个种类的分类检索表。观察结果表明:供试的11个木蓼属种类的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包括表皮细胞形状、垂周壁式样、叶表皮表面纹饰、角质膜、气孔器类型、气孔外拱盖内缘类型及其纹饰)均表现出较高的多样性。叶表皮细胞形状分为不规则形和多边形2类,垂周壁式样分为弓形和平直2类,多数种类具有不规则的表皮细胞以及弓形垂周壁;叶表皮表面纹饰分为乳头状突起、薄壁区、具条纹和加厚区4类,大多数种类叶片上、下表皮均无乳头状突起;气孔器包括无规则型、不等型和平列型3类,以不等型为主;角质膜可分为具条纹和条状隆起2类且部分种类具颗粒,以具条纹类型居多;气孔外拱盖内缘可分为浅波状和近平滑2类,气孔外拱盖纹饰则可分为具颗粒、近平滑和具条纹3类,供试11个种类以气孔外拱盖内缘浅波状且纹饰具颗粒为主。分析结果显示:木蓼属不同种类的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多样性较为丰富,这些特征可作为区分该属部分种类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蓼属 叶表皮 微形态特征 分类学意义 检索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