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纵隔原发性室管膜瘤误诊分析
1
作者 朱静 郝胜璞 +2 位作者 张正楠 周金丽 杨海庆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分析纵隔原发性室管膜瘤的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7月收治的1例纵隔原发性室管膜瘤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表现。结果患者体检发现后纵隔无痛性肿物,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胸部CT示后纵隔囊性肿物,考虑神经源性可能性大;纵隔... 目的分析纵隔原发性室管膜瘤的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7月收治的1例纵隔原发性室管膜瘤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表现。结果患者体检发现后纵隔无痛性肿物,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胸部CT示后纵隔囊性肿物,考虑神经源性可能性大;纵隔囊肿穿刺活检后病理涂片倾向于胸腺来源囊肿,患者住院后行右侧胸腔镜下纵隔囊肿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纵隔原发性室管膜瘤。随访未见复发和并发症。结论纵隔原发性室管膜瘤发病极为罕见,易误诊为胸腺或神经来源囊肿,临床及影像科医师遇到此部位病变应考虑到该病可能,确诊需结合病理学免疫组化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管膜瘤 误诊 纵隔囊肿 病理学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GFAP PAX-8 VIMENT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实质内室管膜瘤的MR诊断与鉴别诊断 被引量:8
2
作者 刘彩霞 陈燕萍 +2 位作者 唐姗姗 吴芹 徐嬿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7期940-942,共3页
目的:分析脑实质内室管膜瘤的MRI表现,旨在提高对其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脑实质内室管膜瘤进行回顾性分析,均行颅脑MR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结果:肿瘤10例位于幕上,其中5例位于丘脑,2例位于额叶(其中1例通过胼胝体... 目的:分析脑实质内室管膜瘤的MRI表现,旨在提高对其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脑实质内室管膜瘤进行回顾性分析,均行颅脑MR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结果:肿瘤10例位于幕上,其中5例位于丘脑,2例位于额叶(其中1例通过胼胝体累及双侧额叶),1例位于颞叶,1例位于额颞叶,1例位于颞枕交界区;幕下脑实质内室管膜瘤2例,1例位于小脑半球,1例位于小脑蚓部。10例肿瘤与脑室关系密切。7例肿瘤表现为实质型,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其中2例病灶内有出血灶,4例可见多发小液化囊变区;5例表现为囊实性型,囊性部分T1WI呈低信号,T2WI呈明亮的高信号,信号与脑脊液信号相似,T2FLAIR像上呈低信号;实性部分T1WI呈等或略低信号,T2WI呈略高信号。增强扫描瘤体呈明显不均匀强化。结论:脑实质内室管膜瘤多发生于幕上,且多见于侧脑室三角区周围,与脑室关系密切,多呈实性,周围水肿多不明显。MRI表现有一定的特点,但多数情况下术前明确诊断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实质 室管膜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幕上异位室管膜瘤的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陈谦 洪礼传 +3 位作者 陈绪珠 艾林 李少武 戴建平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第10期1597-1601,共5页
目的分析幕上异位室管膜瘤的影像学特点及临床特点。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幕上异位室管膜瘤24例,回顾性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幕上异位室管膜瘤有如下影像学特点:肿瘤多数起源于脑实质(16/24),少数起源于脑膜(8/24),多数位于大脑凸面(1... 目的分析幕上异位室管膜瘤的影像学特点及临床特点。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幕上异位室管膜瘤24例,回顾性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幕上异位室管膜瘤有如下影像学特点:肿瘤多数起源于脑实质(16/24),少数起源于脑膜(8/24),多数位于大脑凸面(15/24),均为不规则多分叶状(24/24);在CT像表现为低等高(10/19)或低等(4/19)或等高(5/19)混杂密度,瘤内均可见钙化;在T1WI上表现为低等高(9/17)或低等(8/17)混杂信号,在T2WI上表现为低等高(11/17)或等高(6/17)混杂信号,以不均匀强化为主(16/17);囊性变多见(22/24);无复发,偶有转移(2/24)。肿瘤体积较大,平均最大径65 mm。患者主要为儿童和年轻的成人,临床病史较短(5个月)。结论幕上异位室管膜瘤有比较典型的影像学特点,结合临床表现有助于其术前正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管膜瘤 异位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脑皮层及皮层下肿瘤的MRI表现 被引量:7
4
作者 王朝晖 韩雪 高培毅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3期407-411,共5页
目的研究大脑皮层及皮层下肿瘤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87例大脑皮层及皮层下肿瘤患者的术前常规MR图像,总结常见大脑皮层及皮层下病变的MRl表现及鉴别要点。结果 187例大脑皮层及皮层下肿瘤中少突星形细胞瘤80例,弥漫性星形细胞瘤22... 目的研究大脑皮层及皮层下肿瘤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87例大脑皮层及皮层下肿瘤患者的术前常规MR图像,总结常见大脑皮层及皮层下病变的MRl表现及鉴别要点。结果 187例大脑皮层及皮层下肿瘤中少突星形细胞瘤80例,弥漫性星形细胞瘤22例,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DNET)17例,胶质母细胞瘤14例,节细胞胶质瘤11例,少突胶质细胞瘤11例,间变性少突星形细胞瘤6例,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4例,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PXA)4例,恶性淋巴瘤4例,室管膜瘤4例,间变性室管膜瘤3例,胶质肉瘤2例,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NET)2例,神经节细胞瘤1例,转移瘤1例,间变性星形细胞瘤1例。结论大脑皮层及皮层下肿瘤MRI特征性表现有助于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母细胞瘤 室管膜瘤 磁共振成像 脑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脑半球脑实质室管膜瘤患儿MRI表现与病理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凯 金汉葵 +2 位作者 邓宏亮 雷鸣峰 童三龙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3期411-413,共3页
目的探讨大脑半球脑实质室管膜瘤患儿的MRI表现与病理的相关性。方法对我院诊疗的15例大脑半球脑实质室管膜瘤患儿MRI检查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5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大脑半球脑实质室管膜瘤,MRI示8例肿瘤以囊性为主,囊性占位表现... 目的探讨大脑半球脑实质室管膜瘤患儿的MRI表现与病理的相关性。方法对我院诊疗的15例大脑半球脑实质室管膜瘤患儿MRI检查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5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大脑半球脑实质室管膜瘤,MRI示8例肿瘤以囊性为主,囊性占位表现为较均匀的长T1、长T2信号,病理类型为II级室管膜瘤。4例肿瘤以实性为主,MRI表现为小均匀长或短Tl、长或短T2信号,病理类型为II级室管膜瘤。3例肿瘤为囊实性,MRI表现为稍长、长T1信号,不均匀长及短T2信号,病理类型为III级间变型事管膜瘤。MRI增强扫描示15例肿瘤均强化,其中6例均匀强化,9例不均匀实性强化,其中7例呈典型的环状强化。结论大脑半球脑实质室管膜瘤的MRI主要表现为囊性或实性,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相应的病理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半球 脑实质 室管膜瘤 磁共振成像 病理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室管膜瘤的MR影像诊断 被引量:7
6
作者 林丽萍 尹化斌 耿道颖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9期1358-1361,共4页
目的研究脊髓室管膜瘤的MR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脊髓室管膜瘤的临床及磁共振表现。结果 15例脊髓室管膜瘤中,12例位于颈髓,1例位于胸髓,2例位于腰髓。全部肿瘤呈中心性生长,平均累及2.1个椎体单位。13例肿瘤边... 目的研究脊髓室管膜瘤的MR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脊髓室管膜瘤的临床及磁共振表现。结果 15例脊髓室管膜瘤中,12例位于颈髓,1例位于胸髓,2例位于腰髓。全部肿瘤呈中心性生长,平均累及2.1个椎体单位。13例肿瘤边界清。平扫T1WI大部分肿瘤呈等信号或混杂信号,在T2WI大部分呈高信号或混杂信号。10例肿瘤实质头端或尾端反应性囊变,4例瘤内囊变,2例肿瘤内出血,2例肿瘤可见"帽征"。7例肿瘤明显均匀强化。结论肿瘤中心性生长,边界清、明显均匀强化是室管膜瘤与其它脊髓肿瘤的主要鉴别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管膜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颈髓髓内室管膜瘤的显微手术切除 被引量:3
7
作者 延鹏翔 王忠诚 +2 位作者 张俊廷 贾桂军 吴震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43-45,共3页
目的 探讨延颈髓髓内室管膜瘤显微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8例延颈髓髓内室管膜瘤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手术切除程度及临床疗效。结果  2 8例延颈髓髓内室管膜瘤中全切除 2 6例 ,1例肿瘤的延髓侧切除中呼吸有改变... 目的 探讨延颈髓髓内室管膜瘤显微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8例延颈髓髓内室管膜瘤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手术切除程度及临床疗效。结果  2 8例延颈髓髓内室管膜瘤中全切除 2 6例 ,1例肿瘤的延髓侧切除中呼吸有改变行近全切除 ,1例肿瘤的下级有囊性变和空洞 ,术中部分囊性变残留 ,术后MRI显示部分囊肿壁上有肿瘤残留。无手术死亡病例及手术致残者 ,术后神经系统功能多数得到恢复和改善。结论 MRI检查是诊断延颈髓髓内室管膜瘤的可靠方法 ,绝大多数肿瘤可通过显微外科手术达到全切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显微外科手术 脊髓肿瘤 室管膜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及MRI在幕上脑实质室管膜瘤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8
作者 梁菊香 邓新源 罗志程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7期1178-1181,共4页
目的 探讨CT及MRI在幕上脑实质室管膜瘤中的表现,旨在提高对幕上脑实质室管膜瘤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14年1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幕上脑实质内室管膜瘤资料,12例行CT和MR检查,3例单行CT检查,1例单行MR检查。... 目的 探讨CT及MRI在幕上脑实质室管膜瘤中的表现,旨在提高对幕上脑实质室管膜瘤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14年1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幕上脑实质内室管膜瘤资料,12例行CT和MR检查,3例单行CT检查,1例单行MR检查。结果 仅2例为完全实性肿瘤,其余14例肿瘤表现为囊实性。其中6例囊变区以大囊表现为主,1例表现为单发大囊,余5例大囊周边伴发小囊,由位于深部白质区的大囊与位于靠近皮层区的小部分实质构成,以宽基底贴近大脑表面;余8例囊实性肿瘤以小囊表现为主,2例为单发偏心小囊变,余6例见多个囊变区。囊液的CT密度及MRI T2WI信号强度均高于同层面脑脊液。肿瘤实质部分CT呈等、稍高密度,12例肿瘤实质内均见钙化灶,增强扫描肿瘤实质不均匀强化,囊壁及壁结节明显强化。结论 幕上脑实质室管膜瘤CT和MR表现有一定特征,认识这些特征有助于术前定性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管膜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变型室管膜瘤的超微结构诊断 被引量:1
9
作者 肖桃元 可金星 +4 位作者 吕银惠 黄文琪 叶明福 张哉根 王亚莉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3期303-306,共4页
本文通过2例间变型室管膜瘤的光镜、电镜研究,结合文献复习总结了间变型室管膜瘤的电镜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电镜对本瘤的确诊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间变型室管膜瘤 超微结构 免疫组织 脑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间变性室管膜瘤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舒婷 高文超 +7 位作者 杜淑旭 张金 刘妍 王圆 龚小军 孙艳玲 武万水 孙黎明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218-222,共5页
目的分析间变性室管膜瘤(EP)患儿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2015年7月—2018年7月期间确诊的间变性EP患儿,共63例,病理明确为间变性室管膜瘤,分子分型为幕上室管膜瘤RELA基因融合突变型(ST-EPN-RELA)或后颅窝室管膜瘤A型(PF-EPN-A)。采用Kapl... 目的分析间变性室管膜瘤(EP)患儿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2015年7月—2018年7月期间确诊的间变性EP患儿,共63例,病理明确为间变性室管膜瘤,分子分型为幕上室管膜瘤RELA基因融合突变型(ST-EPN-RELA)或后颅窝室管膜瘤A型(PF-EPN-A)。采用Kaplan-Meier法统计患儿的3年无进展生存(PFS)率和总体生存(OS)率,两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分析。结果截止至2020年9月1日,中位随访时间3.0年(范围0.6~7.6年),初治患儿35例,复发28例。初治患儿的3年PFS率和OS率分别为(73.3±7.7)%和(78.7±7.7)%;复发患儿的3年PFS率和OS率分别为(7.1±4.9)%和(70.9±4.9)%,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年龄和发病部位不影响患儿的PFS和OS;手术全切和术后及早接受放射治疗可显著提高患儿的生存率(P<0.05);化疗可显著改善患儿的PFS和OS(P<0.05)。单纯化疗患儿(4例)生存率最低,2年OS为(25.0±21.7)%;初诊时年龄≤3岁的患儿在化疗后接受延迟放疗(22例),其3年PFS为(66.2±12.5)%,3年OS达(90.9±8.7)%;初诊时年龄>3岁、放疗后按序接受化疗的患儿(37例),其3年PFS较低,为(37.3±7.8)%,但OS有所提高,可达(77.3±6.8)%。所有患儿未出现放射相关性损伤,但是出现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和胃肠道不良反应,对症处理后很快好转。结论儿童间变性EP预后差,手术及放射治疗是其主要治疗手段。低年龄室管膜瘤患儿接受化学治疗,可适当延迟放疗,提高生存率;复发患儿即使化学治疗疗效不显著,也可以适当延长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管膜瘤 儿童 生存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脉络丛乳头状瘤八例CT及MRI检查误诊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建双 石浩 +2 位作者 韩永惠 蒋凌燕 张霞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1年第7期14-19,共6页
目的探讨儿童脉络丛乳头状瘤的临床特点、鉴别诊断要点和误诊原因、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CT和MRI检查曾误诊的儿童脉络丛乳头状瘤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CT和MRI检查误诊率30.77%,以颅内压升高或肢体活... 目的探讨儿童脉络丛乳头状瘤的临床特点、鉴别诊断要点和误诊原因、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CT和MRI检查曾误诊的儿童脉络丛乳头状瘤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CT和MRI检查误诊率30.77%,以颅内压升高或肢体活动不利等为主要表现就诊,术前行CT和MRI检查诊断室管膜瘤和髓母细胞瘤待鉴别3例,星形细胞瘤和胶质瘤各2例,乳头状脑膜瘤1例。8例均经手术治疗后病理检查确诊,确诊为良性脉络丛乳头状瘤(WHOⅠ级)5例,脉络丛乳头状癌(WHOⅢ级)3例。术后随访38 d~10个月,5例存活,3例死亡。结论儿童脉络丛乳头状瘤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临床误诊率较高。临床遇及<10岁儿童CT或MRI检查脑室系统内见菜花状或分叶状肿瘤,瘤体内出现囊变、坏死或出血,增强后实性成分明显强化,且合并不同程度脑积液,要考虑脉络丛乳头状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丛乳头状瘤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误诊 室管膜瘤 星形细胞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幕上间变型室管膜瘤的MRI表现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跃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52-255,共4页
目的:探讨幕上室管膜瘤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病理证实间变型室管膜瘤MRI表现。结果:11例肿瘤均位于脑实质,其中侧脑室旁9例。肿瘤呈囊实性9例和实性2例,呈长T1长T2信号,瘤内出血4例,T1WI、T2WI呈结节状... 目的:探讨幕上室管膜瘤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病理证实间变型室管膜瘤MRI表现。结果:11例肿瘤均位于脑实质,其中侧脑室旁9例。肿瘤呈囊实性9例和实性2例,呈长T1长T2信号,瘤内出血4例,T1WI、T2WI呈结节状高信号,囊变呈更长T2信号,瘤周II度水肿11例。增强扫描实性部分及囊壁不均匀显著增强,囊变及出血区无增强。结论:幕上间变型室管膜瘤的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大囊、多囊变、实性肿块周边出血、实性部分明显增强是瘤体的常见征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管膜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实质内室管膜瘤的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5
13
作者 马玲 吴靖雯 +2 位作者 于昊 王显龙 温志波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3期7-10,共4页
目的探讨脑实质内室管膜瘤的CT及MRI影像特点。方法手术切除并经病理检查证实的脑实质内室管膜瘤25例(室管膜瘤11例、间变性室管膜瘤14例),术前行CT和(或)MRI检查,对其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CT和(或)MRI检查显示24例患者的病灶位置与... 目的探讨脑实质内室管膜瘤的CT及MRI影像特点。方法手术切除并经病理检查证实的脑实质内室管膜瘤25例(室管膜瘤11例、间变性室管膜瘤14例),术前行CT和(或)MRI检查,对其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CT和(或)MRI检查显示24例患者的病灶位置与脑室关系密切,脑室呈受压变形改变;1例患者的病灶位于左侧顶枕叶,仅累及灰质。14例行CT检查,8例表现为颅内不均匀混杂密度的囊实性肿块,6例瘤内、瘤旁出现钙化。20例患者行MRI检查,肿瘤实体部分呈长T1、等稍长T2混杂信号,其中13例的病灶边缘出现囊肿,Flair序列显示囊内呈稍高信号,增强扫描肿瘤实性成分边缘呈厚壁样或花环样强化,囊壁强化;其中9例同时行磁共振波谱(MRS)检查,均表现为Cho峰增高、NAA峰降低,出现高耸Lip峰;3例间变性室管膜瘤患者同时行酰氨质子转移(APT)MRI成像检查,瘤核心APT值分别为2.96、3.76、3.48。结论脑实质内室管膜瘤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如脑室附近出现混杂密度/信号肿块,肿块内部多不规则坏死、钙化,边缘可见囊肿,MRS示Cho峰明显增高、NAA峰明显降低,出现高耸Lip峰,瘤核心APT值增高对预测肿瘤级别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管膜瘤 脑实质内室管膜瘤 X 线计算机体层成像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波谱检查 酰氨质子转磁共振移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纹理分析的儿童室管膜瘤和髓母细胞瘤的鉴别诊断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涵笑 赵书俊 +1 位作者 董洁 张勇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916-918,923,共4页
目的通过对儿童后颅窝常见肿瘤中室管膜瘤和髓母细胞瘤的MRI图像进行基于Gabor滤波的纹理分析,用支持向量机(SVM)对提取的特征进行训练分类,并对分类结果进行评价。资料与方法选取22例室管膜瘤和23例髓母细胞瘤图像的肿瘤部分为感兴趣区... 目的通过对儿童后颅窝常见肿瘤中室管膜瘤和髓母细胞瘤的MRI图像进行基于Gabor滤波的纹理分析,用支持向量机(SVM)对提取的特征进行训练分类,并对分类结果进行评价。资料与方法选取22例室管膜瘤和23例髓母细胞瘤图像的肿瘤部分为感兴趣区(ROI),对ROI进行5个尺度8个方向的Gabor滤波,观察滤波后图像提取均值、对比度、熵、角度方向二阶矩4组共160个纹理特征,分析160个纹理特征在不同肿瘤之间的差异。利用SVM对具有显著性差异的纹理特征进行训练并分类。结果 Gabor滤波后提取的160个纹理特征中,114个特征在2种肿瘤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用SVM,室管膜瘤与髓母细胞瘤分类准确率达(87.03±4.22)%。结论基于Gabor滤波的纹理特征分析能够有效实现儿童后颅窝肿瘤中室管膜瘤和髓母细胞瘤的分类,可以作为一种临床诊断的辅助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管膜瘤 髓母细胞瘤 磁共振成像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诊断 鉴别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在第四脑室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5
作者 赵秀雨 于金芬 +2 位作者 王玉 张海青 李传亭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年第1期6-11,共6页
目的应用扩散峰度磁共振(MR)成像技术探定第四脑室肿瘤内部成分及细胞增殖状态,分析其各成像参数与Ki-67的相关性,同时分析扩散峰度成像各参数在鉴别四脑室区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1例四脑室区肿瘤患者,术前行常... 目的应用扩散峰度磁共振(MR)成像技术探定第四脑室肿瘤内部成分及细胞增殖状态,分析其各成像参数与Ki-67的相关性,同时分析扩散峰度成像各参数在鉴别四脑室区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1例四脑室区肿瘤患者,术前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及扩散峰度成像(DKI)序列扫描。术后对标本进行S-P染色法检测Ki-67的表达,应用扩散峰度评估软件(DKE)测定肿瘤实质区平均扩散峰度(MK)、径向峰度(Kr)、轴向峰度(Ka)及平均扩散系数(MD)值、各向异性系数(FA)值。Spearman相关分析研究DKI各参数值与Ki-67的相关性,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髓母细胞瘤和室管膜瘤DKI参数值的差异性,并通过ROC曲线分析MK值、FA值和MD值在鉴别诊断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不同类型四脑室区肿瘤中髓母细胞瘤平均Ki-67值最高,MK值与Ki-67存在明显正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MK、Kr、Ka及MD值在鉴别髓母细胞瘤和室管膜瘤中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FA值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鉴别室管膜瘤和髓母细胞瘤时MK值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8.89%和87.50%,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722;MD值敏感性为77.78%,特异性87.50%,AUC为0.9028;FA值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最小,分别为66.67%和62.50%,AUC为0.6111。结论通过扩散峰值成像(DKI)可以更好的探定第四脑室肿瘤增殖状态,尤其MK值较其他参数值可以更好的反映肿瘤Ki-67的表达水平,且在鉴别诊断不同类型四脑室区肿瘤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母细胞瘤 室管膜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室管膜瘤的MRI表现 被引量:9
16
作者 渠海增 谷博 全勇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第7期1068-1070,共3页
目的探讨脊髓内室管膜瘤的MRI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收集我院经病理证实的脊髓室管膜瘤13例,分析肿瘤部位、信号特点、有无囊变、出血及帽征、椎间孔扩大及肿瘤强化方式。结果肿瘤位于颈髓6例,胸髓3例,终丝及马尾4例.在T1WI上呈... 目的探讨脊髓内室管膜瘤的MRI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收集我院经病理证实的脊髓室管膜瘤13例,分析肿瘤部位、信号特点、有无囊变、出血及帽征、椎间孔扩大及肿瘤强化方式。结果肿瘤位于颈髓6例,胸髓3例,终丝及马尾4例.在T1WI上呈等、低信号,在T2WI上呈高信号、混杂信号.9例见囊变,3例可见肿瘤内出血,2例椎间孔扩大.13例均出现不同程度强化,1例呈轻度强化,3例中度强化,9例重度强化,11例肿瘤与正常脊髓分界清楚。结论髓内室管膜瘤MRI表现具有一定特点,结合其发病部位、边界、囊变、出血、强化特征及临床资料常可作出正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 室管膜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脑室中枢神经细胞瘤、室管膜瘤及高级别胶质瘤的表观扩散系数直方图鉴别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晓茗 张焱 +1 位作者 彭媛媛 刘俊宏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6期1001-1004,共4页
目的探讨表观扩散系数(ADC)全域灰度直方图分析对原发侧脑室中枢神经细胞瘤(CN)、室管膜瘤(EP)、高级别胶质瘤(HGG)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2月至2019年8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CN 22例,... 目的探讨表观扩散系数(ADC)全域灰度直方图分析对原发侧脑室中枢神经细胞瘤(CN)、室管膜瘤(EP)、高级别胶质瘤(HGG)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2月至2019年8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CN 22例,EP 10例,HGG 13例。采用Mazda软件对3组肿瘤ADC图像逐层勾画感兴趣区并进行直方图分析,得到9个参数,即均值、方差、峰度、偏度和第1、10、50、90、99百分位数,比较3种肿瘤间各参数的差异,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差异性参数对3种肿瘤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3组间9个参数中均值和第1、10、50、90百分位数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第10百分位数鉴别诊断CN与EP的ROC曲线下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AUC)最大,为0.920,诊断敏感度为90.91%,特异度为87.50%;CN与HGG间,第1百分位数的AUC最大,为0.864,敏感度为86.36%,特异度为81.82%;EP与HGG组间各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DC直方图分析有助于鉴别侧脑室CN、EP与H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侧脑室肿瘤 中枢神经细胞瘤 室管膜瘤 高级别胶质瘤 直方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发脊髓血管母细胞瘤MRI表现及误诊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金禄 黄聪 +2 位作者 赵梓霖 张恒胜 江桂华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2年第9期22-25,共4页
目的探讨单发脊髓血管母细胞瘤(HB)MRI表现,分析其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2015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的单发脊髓HB 1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均表现为肢体麻木无力、疼痛、感觉减退,3例合并肌力... 目的探讨单发脊髓血管母细胞瘤(HB)MRI表现,分析其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2015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的单发脊髓HB 1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均表现为肢体麻木无力、疼痛、感觉减退,3例合并肌力减低及肌肉萎缩。15例均为单发髓内病灶,位于颈段9例,胸段5例,腰段1例。15例MRI主要表现为脊髓内椭圆形肿块,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及STIR呈稍高信号,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强化,强化程度类似血管。6例弥散加权成像呈等或稍低信号。14例伴发脊髓空洞,12例伴发脊髓肿胀,11例出现血管流空信号。本组11例术前误诊,误诊为星形细胞瘤7例,室管膜瘤2例,脊膜瘤和转移瘤各1例。误诊时间7~15 d。15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检查皆证实为脊髓HB,皆病情缓解后出院。12例随访3~19个月未见复发,3例失访。结论单发脊髓HB临床相对罕见,MRI表现多样,术前易误诊;提高对其临床及MRI表现认识,发散诊断思维,认真鉴别诊断,或可减少误诊误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母细胞瘤 脊髓 误诊 星形细胞瘤 室管膜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实质室管膜瘤MRI表现与病理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6
19
作者 陈利军 陈士新 李维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5-108,共4页
目的探讨脑实质室管膜瘤的MRI与病理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收集术后病理证实的18例脑实质室管膜瘤,术前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分析其MRI表现与病理类型的关系。结果以囊性为主的肿瘤10例,均位于幕上,肿瘤囊性部分MRI表现为较均匀长T1、... 目的探讨脑实质室管膜瘤的MRI与病理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收集术后病理证实的18例脑实质室管膜瘤,术前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分析其MRI表现与病理类型的关系。结果以囊性为主的肿瘤10例,均位于幕上,肿瘤囊性部分MRI表现为较均匀长T1、长T2信号,肿瘤实性部分呈等及稍长T1、稍长T2信号,其病理类型为室管膜瘤。以实性为主的肿瘤8例,幕上5例实性肿瘤MRI表现为不均匀长或短T1、长或短T2信号,其病理类型为间变型室管膜瘤;幕下3例实性肿瘤MRI表现为稍长、长T1信号,不均匀长及短T2信号,其中2例为室管膜瘤,1例为间变型室管膜瘤。肿瘤增强扫描:15例呈环形强化,3例肿瘤呈不均匀实性强化。结论多数以囊性为主和实性为主的肿瘤能反映各自的病理类型,其MRI表现各具一定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室管膜瘤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例儿童颅内室管膜瘤护理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戢德君 张紫寅 唐建建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第3期5-6,共2页
目的探究21例儿童颅内室管膜瘤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9月—2012年5月收治的儿童室管膜瘤患者21例的临床资料与护理经验。结果患儿平均住院日25天,92%的患儿在40天内出院,低于同级别其他医院报道水平。随访12个月,肿瘤无复发... 目的探究21例儿童颅内室管膜瘤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9月—2012年5月收治的儿童室管膜瘤患者21例的临床资料与护理经验。结果患儿平均住院日25天,92%的患儿在40天内出院,低于同级别其他医院报道水平。随访12个月,肿瘤无复发者66.7%、痊愈11.1%。结论治疗期间,严格监测患儿颅内压力、精神状态、体温、心率等,可帮助患者取得较好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 室管膜瘤 儿童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