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曙红B共振光散射法测定微量的盐酸异丙嗪 被引量:10
1
作者 冯素玲 潘自红 樊静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444-1447,共4页
研究了染料曙红B与盐酸异丙嗪的结合反应。在pH=3.50的Walpole介质中,曙红B本身的共振光散射信号较弱,与盐酸异丙嗪结合形成离子缔合物后,体系的共振光散射明显增强,并且光散射增强强度与盐酸异丙嗪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成正比,据此... 研究了染料曙红B与盐酸异丙嗪的结合反应。在pH=3.50的Walpole介质中,曙红B本身的共振光散射信号较弱,与盐酸异丙嗪结合形成离子缔合物后,体系的共振光散射明显增强,并且光散射增强强度与盐酸异丙嗪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成正比,据此建立了一种高灵敏测定盐酸异丙嗪的方法。在体系的最大散射波长363nm处,测得盐酸异丙嗪的线性范围为7.5×10^-8~4.5×10^-6g/mL,检测限为1.8×10^-8g/mL.用于盐酸异丙嗪片剂、针剂、人血清及尿样中盐酸异丙嗪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异丙嗪 曙红b 共振光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点与曙红B间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效应测定培氟沙星 被引量:6
2
作者 朱俊 李叶平 +5 位作者 邹金汕 陈方缘 刘符明 晏兴荣 谭嵛心 翟好英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554-2560,共7页
通过构建碳点(CDs,供体)和曙红B(EB,受体)间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体系,建立了一种灵敏且具有选择性的检测培氟沙星(PEFL)含量的新方法。以紫叶草为碳源,采用热解法制备了荧光碳点(CDs),其在水中分散性较好、稳定性较高、量子产率为3... 通过构建碳点(CDs,供体)和曙红B(EB,受体)间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体系,建立了一种灵敏且具有选择性的检测培氟沙星(PEFL)含量的新方法。以紫叶草为碳源,采用热解法制备了荧光碳点(CDs),其在水中分散性较好、稳定性较高、量子产率为3.7%。利用高分辨电子显微镜(HRTEM)、 X射线电子衍射仪(XRD)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等手段对碳点进行了形貌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得的碳点为无定形态,其表面含有羟基(—OH)和羧基(—COOH)等活性基团。利用能量转移F rster理论,确定CDs和EB之间发生了荧光共振能量转移,从而在CDs和EB之间构建了荧光共振能量转移体系。并考察了影响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效应测定培氟沙星的重要因素,如反应介质和酸度、反应时间、供体和受体的浓度和盐效应等。结果表明,在pH 3.0的磷酸盐(PBS)缓冲溶液中,以340 nm为激发波长,碳点将能量转移给曙红B,使得曙红B的荧光信号增强。加入培氟沙星之后,由于培氟沙星与碳点之间相互作用,从而使得碳点的荧光显著增强。并且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培氟沙星的浓度在0.0168~6.71 μg·mL^-1 范围内与体系的荧光强度改变值(Δ F)之间有较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72 5 ng·mL^-1 (3 s/k, n =11)。一些常见的阳离子(如Fe^3+, Al^3+, Ca^2+, Zn^2+, Cr^3+, Co^2+, Cu^2+, Mn^2+等)、阴离子(如Cl^-, NO3^-, I^-1, S^2-, SCN^-, SO4^2, Br^-, NO2^-, IO3^-, F^-, ClO3^-, SO3^2-等)和药物(异烟肼,抗坏血酸和肝素钠)及三聚氰胺均不影响培氟沙星含量的测定。将该方法用于甲磺酸培氟沙星胶囊和片剂中PEFL含量的测定,回收率为100.4%~105.1%,相对标准偏差(RSD, n=5)均不大于2.5%,表明该方法可用于甲磺酸培氟沙星药物中培氟沙星的实际检测。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点 曙红b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培氟沙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探针法快速检测果汁中罗丹明B残留量 被引量:6
3
作者 梁宇 黄世江 +1 位作者 王超海 程定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258-260,共3页
建立以伊红Y为荧光探针测定罗丹明B残留量的荧光光谱法。在pH6.8的Sфrensen缓冲溶液中,一定浓度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CTMAB)能使阴离子染料伊红Y的荧光强度显著增强,当加入一定量的罗丹明B后其荧光发生猝灭,且猝灭... 建立以伊红Y为荧光探针测定罗丹明B残留量的荧光光谱法。在pH6.8的Sфrensen缓冲溶液中,一定浓度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CTMAB)能使阴离子染料伊红Y的荧光强度显著增强,当加入一定量的罗丹明B后其荧光发生猝灭,且猝灭程度在一定范围内与加入的罗丹明B浓度呈正比。通过改变单因素,优化实验条件,获得的线性范围为0~0.9mg/L,检出限为0.0016mg/L,回收率为101.3%~113.7%,相对标准偏差为2.76%~4.98%。该方法具有简便快捷、选择性好、灵敏度高等优点,适用于果汁饮料制品中罗丹明B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探针 伊红Y 罗丹明b 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曙红B与盐酸洛美沙星相互作用的分光光度法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高建华 李华岑 +1 位作者 王俊臣 龚雪云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16-518,共3页
在pH=1.2的Clark Lubs缓冲溶液条件下,曙红B与盐酸洛美沙星复合物的最大吸收峰位于535nm,比曙红B本身红移30nm,复合物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5.82×103L·mol-1·cm-1。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0~40mg·L-1,检出限为2.2mg·... 在pH=1.2的Clark Lubs缓冲溶液条件下,曙红B与盐酸洛美沙星复合物的最大吸收峰位于535nm,比曙红B本身红移30nm,复合物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5.82×103L·mol-1·cm-1。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0~40mg·L-1,检出限为2.2mg·L-1。实验考察了反应条件的影响,初步讨论了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曙红b 盐酸洛美沙星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曙红B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沙拉沙星含量 被引量:1
5
作者 龚雪云 张磊 +1 位作者 缪娟 李华岑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57-160,共4页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兽药盐酸沙拉沙星可溶性粉中盐酸沙拉沙星的含量。在酸性介质中,曙红B与盐酸沙拉沙星因静电引力作用形成复合物,发生红移现象,与曙红B相比,其最大吸收峰红移了23nm。试验考察了介质浓度、染料用量、离子强度、...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兽药盐酸沙拉沙星可溶性粉中盐酸沙拉沙星的含量。在酸性介质中,曙红B与盐酸沙拉沙星因静电引力作用形成复合物,发生红移现象,与曙红B相比,其最大吸收峰红移了23nm。试验考察了介质浓度、染料用量、离子强度、表面活性剂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盐酸浓度为0.01mol/L、曙红B用量为1.0mL时,盐酸沙拉沙星在2.5~25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为0.3mg/L,相对标准偏差为1.4%,曙红B与盐酸沙拉沙星的最大结合数为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曙红b 盐酸沙拉沙星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曙红B-蛋白质-聚乙烯醇体系显色反应及其分析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刘希东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4-86,共3页
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曙红B(EB)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在聚乙烯醇(PVA)存在时的结合反应 ;在最佳反应条件下 ,以试剂空白参比 ,EB -BSA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在538nm ,BSA的浓度在1.6×10-8~2.8×10-7 mol·L-1 范围符合比尔定... 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曙红B(EB)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在聚乙烯醇(PVA)存在时的结合反应 ;在最佳反应条件下 ,以试剂空白参比 ,EB -BSA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在538nm ,BSA的浓度在1.6×10-8~2.8×10-7 mol·L-1 范围符合比尔定律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1.41×106 L·mol-1·cm-1,Sandell灵敏度s=0.048μg·cm -2 ,对BSA的检出限为4.9×10 -9mol·L -1 ,方法用于人血清中蛋白质总量的测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色反应 分析 应用 血清蛋白质 曙红b 聚乙烯醇 临床检验 复合物 分光光度法 人血清 生物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苯丙哌林与曙红B的相互作用及其分析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冯素玲 刘晶静 樊静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551-1555,共5页
在pH为3.35的HAc-NaAc酸性介质中,曙红B(EB)与磷酸苯丙哌林(BPP)借助静电作用和疏水作用力发生相互作用形成EB—BPP离子缔合物,导致体系共振光散射(RLS)强度显著增强,并在364nm处出现最大散射峰。研究了体系的共振光散射光谱... 在pH为3.35的HAc-NaAc酸性介质中,曙红B(EB)与磷酸苯丙哌林(BPP)借助静电作用和疏水作用力发生相互作用形成EB—BPP离子缔合物,导致体系共振光散射(RLS)强度显著增强,并在364nm处出现最大散射峰。研究了体系的共振光散射光谱,吸收光谱及荧光光谱的特征,考察了实验条件及共存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佳的实验条件下,体系共振散射增强的强度与BPP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范围为0.041μg·mL^-1-2.00μg·mL^-1,检出限为14.31ng·mL^-1。据此,建立了一种高灵敏的定量测定活性组分BPP的方法。方法成功地用于药物、血清及尿样中BPP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振光散射 曙红b 磷酸苯丙哌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曙红B树枝状聚(胺-酯)重金属离子荧光探针的合成 被引量:1
8
作者 宁春花 钮雅斌 +1 位作者 李淼 许浩洋 《化学研究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331-1338,共8页
以乙二胺(EDA)、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甲醛和曙红B(EB)为原料,利用Mannich反应合成了聚(胺-酯)-曙红B树枝状大分子(PAE-EB)。用IR、~1HNMR、^(13)CNMR、热重分析和荧光光谱等表征了它的结构和性能测试;考察了不同浓度PAE-EB... 以乙二胺(EDA)、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甲醛和曙红B(EB)为原料,利用Mannich反应合成了聚(胺-酯)-曙红B树枝状大分子(PAE-EB)。用IR、~1HNMR、^(13)CNMR、热重分析和荧光光谱等表征了它的结构和性能测试;考察了不同浓度PAE-EB和不同重金属离子对其荧光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时间12h,反应温度65℃,n[PAE(NH_2)_8]∶n(EB)=1∶15,n[PAE(NH_2)_8]∶n(HCHO)=1∶24,产物产率为63.69%。当PAE-EB的浓度为2.5×10^(-5)mol·L^(-1)时,其荧光强度最强。重金属离子的加入使PAE-EB的荧光强度都发生猝灭作用,其中Fe^(3+)和Pb^(2+)对其荧光强度的猝灭作用最强,但干扰离子同时存在时,对其荧光强度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枝状 聚(胺-酯) 曙红b MANNICH反应 荧光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对曙红Y和罗丹明B之间的能量转移反应的荧光光谱法测定痕量锰 被引量:1
9
作者 崔英 张楠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29-431,共3页
在pH 5.5的乙酸盐缓冲溶液中,并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存在下,曙红Y与罗丹明B之间发生能量转移,导致罗丹明B的荧光增强;而在40℃温度条件下,当有锰(Ⅱ)存在时,罗丹明B在波长576nm处的荧光发射发生猝灭现象。进一步试验表明,当在激发波长... 在pH 5.5的乙酸盐缓冲溶液中,并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存在下,曙红Y与罗丹明B之间发生能量转移,导致罗丹明B的荧光增强;而在40℃温度条件下,当有锰(Ⅱ)存在时,罗丹明B在波长576nm处的荧光发射发生猝灭现象。进一步试验表明,当在激发波长为508nm和发射波长为576nm的条件下,上述荧光猝灭的强度ΔF,即试液中无锰(Ⅱ)及有锰(Ⅱ)存在时所测得的荧光强度F1及F2之差,与锰(Ⅱ)的浓度在1.0×10-8~2.0×10-7 mol·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k)为4.0×10-9 mol·L^(-1)。据此提出了测定样品中痕量锰(Ⅱ)的荧光光谱法。应用此方法对同一试样中痕量锰作了测定,并以此样品作基体,用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测得回收率为106%,样品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11)为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光谱法 能量转移 曙红Y 罗丹明b 荧光猝灭 痕量锰(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Ⅱ)-曙红B-洛美沙星的共振瑞利散射的研究与应用
10
作者 刘长鹤 李贵荣 +2 位作者 吕威风 李秋 赵慧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3年第5期932-935,共4页
在pH 4.0的BR缓冲介质中,洛美沙星能与铜(Ⅱ)形成螯合阳离子,再通过静电引力和疏水作用,与曙红B阴离子形成缔合物,导致共振瑞利散射(RRS)显著增强。在最大RRS峰380 nm处,散射光增强值(ΔI)与洛美沙星的浓度成正比,据此建立了共振光散射... 在pH 4.0的BR缓冲介质中,洛美沙星能与铜(Ⅱ)形成螯合阳离子,再通过静电引力和疏水作用,与曙红B阴离子形成缔合物,导致共振瑞利散射(RRS)显著增强。在最大RRS峰380 nm处,散射光增强值(ΔI)与洛美沙星的浓度成正比,据此建立了共振光散射法测定洛美沙星,线性范围为8.99×10-8~3.00×10-6mol/L,检出限(3Sb/k)为2.69×10-8mol/L。该法用于检测牛奶中洛美沙星的含量,并取得满意结果。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美沙星 铜(Ⅱ) 曙红b 共振瑞利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曙红B及变色酸与核酸作用的光谱学性质研究
11
作者 王海燕 栾尼娜 宋玉民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91-495,共5页
利用荧光光谱法、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圆二色谱法、凝胶电泳法对曙红B及变色酸与核酸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当ct-DNA浓度增加时,曙红B和变色酸的荧光光谱呈荧光增强趋势;紫外-可见光谱呈下降趋势;并使ct-DNA圆二色谱正负峰吸收强度... 利用荧光光谱法、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圆二色谱法、凝胶电泳法对曙红B及变色酸与核酸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当ct-DNA浓度增加时,曙红B和变色酸的荧光光谱呈荧光增强趋势;紫外-可见光谱呈下降趋势;并使ct-DNA圆二色谱正负峰吸收强度呈现一定的降低;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中,二者在泳道中与DNA作用发出的荧光在紫外灯下皆清晰可见。并将所得结果与溴化乙锭-DNA体系性质进行对比,为寻找高效低毒的DNA分子荧光探针提供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曙红b 变色酸 溴化乙锭 核酸 光谱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S柱撑高岭石-蒙脱石混层矿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降解伊红-B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浩文 李金洪 +1 位作者 赵文婷 苗世顶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78-582,共5页
以硫尿和乙酸锌为前驱物,通过离子交换和溶液热反应的方法在有机高岭石蒙脱石混层矿物(高蒙混层矿物)层间原位合成了ZnS纳米粒子,得到ZnS柱撑高岭石蒙脱石混层矿物纳米复合材料。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XRD)表明高蒙混层矿物的d001从原来的0... 以硫尿和乙酸锌为前驱物,通过离子交换和溶液热反应的方法在有机高岭石蒙脱石混层矿物(高蒙混层矿物)层间原位合成了ZnS纳米粒子,得到ZnS柱撑高岭石蒙脱石混层矿物纳米复合材料。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XRD)表明高蒙混层矿物的d001从原来的0.98nm被柱撑到1.95nm,表明层间被插入了直径小于1nm的ZnS纳米颗粒。扫描电镜(SEM)观察发现,原高蒙混层矿物的有序片层结构部分被破坏,在被剥离的片层上面均匀覆盖了ZnS颗粒聚集体,粒径在25nm左右。透射电镜(TEM)显示,ZnS颗粒聚集体是由3~5nm的颗粒堆积而成,夹杂在被剥离的高蒙混层矿物层中。选区电子衍射(SAED)和能量散射谱(EDS)测定表明形成的ZnS属于六方晶系,结晶度较低。光降解伊红_B(eosion_B)实验表明该纳米复合物具有极高的反应活性,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_Vis)跟踪反应历程,表明降解过程中没有其他中间产物生成,20min之内降解率达到99.1%。本方法制备的ZnS柱撑高蒙混层矿物纳米复合材料与前人制备的ZnS纳米粒子相比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方法更简单,原料较便宜,可重复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S 高岭石-蒙脱石混层矿物 柱撑 光降解 伊红-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离子影响下UV/Fenton试剂协同降解曙红B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家泉 郑保战 +1 位作者 袁红雁 肖丹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148-1152,共5页
UV/Fenton Catalyst system was used to treat Eosin B in simulated dye wastewater developed here.Studies showed that when the initial concentration was 50mg/L,at 25℃,the best condition was that pH=4.5 =0.54mol/L /≈1/2... UV/Fenton Catalyst system was used to treat Eosin B in simulated dye wastewater developed here.Studies showed that when the initial concentration was 50mg/L,at 25℃,the best condition was that pH=4.5 =0.54mol/L /≈1/29(Mol ratio) t=100min.Under this optimized condition,the decolorization rate was 99.7% above.The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Eosin B and different effect of cation and anion on its decolorization were studied.Finally,comparing before and after UV spectrum,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egradation of Eosin B was comple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NTON试剂 曙红b 光降解 模拟染料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苯并卟啉锌及其衍生物敏化的TiO_2光催化降解曙红B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闫金红 王剑 +4 位作者 冯守爱 卢海强 王志坚 赵江红 朱珍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06-108,115,共4页
为提高TiO2纳米晶在光催化过程中对可见光的利用效率,采用化学吸附的方法分别制备了四苯并卟啉锌、中位-四(酰氯基亚甲基)苯并卟啉锌和中位-四(羧基亚甲基)苯并卟啉锌修饰的TiO2纳米晶,并将其用于氙灯辐照下曙红B的降解。由于卟啉吸收... 为提高TiO2纳米晶在光催化过程中对可见光的利用效率,采用化学吸附的方法分别制备了四苯并卟啉锌、中位-四(酰氯基亚甲基)苯并卟啉锌和中位-四(羧基亚甲基)苯并卟啉锌修饰的TiO2纳米晶,并将其用于氙灯辐照下曙红B的降解。由于卟啉吸收可见光后,激发态电子能转移到TiO2的导带,敏化后TiO2的光降解效率均有所提高,其中中位-四(羧基亚甲基)苯并卟啉锌因其与TiO2有效地结合,降解效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卟啉 二氧化钛 羧基 酰氯基 光催化降解 曙红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Fe_2O_3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对曙红B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淑敏 孙丰强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2-57,共6页
以Fe(NO_3)_3·9H_2O与Na_2S_2O_3为前驱体溶液,加入表面活性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采用光化学合成方法首先制备FeO(OH)/S粉体材料,然后通过高温煅烧后得到Fe_2O_3纳米颗粒.结果表明,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α-Fe_2O_3纳米颗粒的结晶... 以Fe(NO_3)_3·9H_2O与Na_2S_2O_3为前驱体溶液,加入表面活性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采用光化学合成方法首先制备FeO(OH)/S粉体材料,然后通过高温煅烧后得到Fe_2O_3纳米颗粒.结果表明,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α-Fe_2O_3纳米颗粒的结晶度变好,晶粒粒度逐渐增大;α-Fe_2O_3纳米颗粒对曙红B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煅烧温度为400℃时吸附效果最佳.研究了不同吸附剂用量、p H对吸附性能的影响.Fe_2O_3纳米颗粒对曙红B的吸附过程符合二级动力学与Freundich等温吸附模型,最大吸附量为368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化学 Α-FE2O3 吸附性能 曙红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纳米粒子/ZnO纳米棒的光催化降解特性 被引量:13
16
作者 洪勇 王树林 +2 位作者 李来强 徐波 韩光强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9-162,173,共5页
利用滚压振动磨在干法室温的条件下制得最大粒径为50~80 nm、最小粒径为3~5 nm的Zn纳米颗粒,并在一定的条件下使其与水蒸气反应,得到Zn和棒状ZnO的混合物.水解温度为260℃、反应2 h得到Zn含量为97.91%混合物,其分散性能好、比表面积大,... 利用滚压振动磨在干法室温的条件下制得最大粒径为50~80 nm、最小粒径为3~5 nm的Zn纳米颗粒,并在一定的条件下使其与水蒸气反应,得到Zn和棒状ZnO的混合物.水解温度为260℃、反应2 h得到Zn含量为97.91%混合物,其分散性能好、比表面积大,光催化降解曙红B的效果最佳,在距离为6 cm的30 W紫外灯照射下,25 min就已降解95%,1 h后几乎完全降解,其光催化效果和ZnO纳米片相当,明显优于纯的ZnO纳米棒.这种优异降解特性归功于水解过程中生成的独特的ZnO棒状纳米结构及金属Zn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压振动磨 水解反应 光催化降解 氧化锌纳米棒 曙红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WO_4纳米晶光催化剂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金颖 黄妙良 +2 位作者 钟起权 林建明 吴季怀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4-70,共7页
以Na2WO4.2H2O和Zn(NO3)2.6H2O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出ZnWO4纳米晶催化剂。以曙红B为目标降解物,研究了ZnWO4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探讨了水热温度、水热时间和水热溶液pH值对ZnWO4催化剂的结晶形态及光催化活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 以Na2WO4.2H2O和Zn(NO3)2.6H2O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出ZnWO4纳米晶催化剂。以曙红B为目标降解物,研究了ZnWO4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探讨了水热温度、水热时间和水热溶液pH值对ZnWO4催化剂的结晶形态及光催化活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酸性条件下制备的ZnWO4为片状结构,链状分布,而在碱性条件下为棒状结构。在180℃,24 h的制备条件下,ZnWO4催化剂显示出最高的光催化活性。水热溶液pH=5和pH=8时制得的催化剂在2 h内对5 mg/L的曙红B溶液的脱色率分别达到86%和95%。制备过程中溶液的pH值,催化剂的晶态和比表面积是影响催化剂活性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WO4 光催化剂 水热法 曙红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素染料与富马酸酮替芬的光谱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晶静 曾超 冯素玲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01-305,共5页
在弱酸性缓冲介质中,富马酸酮替芬和某些卤代荧光素类染料(曙红Y、荧光桃红和曙红B)借助静电引力和疏水作用力形成离子缔合物,引起共振光散射光谱、吸收光谱及荧光光谱的变化。实验表明,曙红Y体系灵敏度最高。对曙红Y、荧光桃红和... 在弱酸性缓冲介质中,富马酸酮替芬和某些卤代荧光素类染料(曙红Y、荧光桃红和曙红B)借助静电引力和疏水作用力形成离子缔合物,引起共振光散射光谱、吸收光谱及荧光光谱的变化。实验表明,曙红Y体系灵敏度最高。对曙红Y、荧光桃红和曙红B体系,线性范围分别为0.12~8.4μg/mL、0.24—8.4μg/mL和0.18—6.0μg/mL,检测限分别为12.72ng/mL、12.52ng/mL和18.21μg/mL。方法已用于分析富马酸酮替芬片剂、血清及尿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振光散射 富马酸酮替芬 曙红Y 荧光桃红 曙红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染料反二级散射法测定人血清白蛋白
19
作者 高建华 李华岑 +3 位作者 尼晓威 王可 胡礼乐 孔俊琼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2004年第4期59-61,66,共4页
在 p H为 3.0的 Clark- L ubs缓冲液中 ,人血清白蛋白与曙红 B、靛红和酸性品红等酸性染料结合而使反二级散射急剧增强 .在 0 .1~ 1.1mg/ L、0 .5~ 3.5 m g/ L和 0 .5~ 11mg/ L浓度范围内 ,反二级散射的增强与人血清白蛋白浓度呈线... 在 p H为 3.0的 Clark- L ubs缓冲液中 ,人血清白蛋白与曙红 B、靛红和酸性品红等酸性染料结合而使反二级散射急剧增强 .在 0 .1~ 1.1mg/ L、0 .5~ 3.5 m g/ L和 0 .5~ 11mg/ L浓度范围内 ,反二级散射的增强与人血清白蛋白浓度呈线性关系 ,检出限分别为 0 .0 7m g/ L、0 .17m g/ L和 0 .2 4 m g/ L .考察了某些共存物质的影响 ,并讨论了反应机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血清白蛋白 靛红 缓冲液 影响 浓度 检出限 测定 散射 反应机理 品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ZnS复合颗粒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20
作者 白雪莲 曾杰 +3 位作者 都基焱 吴斌 于旭东 于伟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229-231,共3页
利用ZnSO4、Na2S、HAuC l4为原料制备了Au/ZnS复合纳米材料,以曙红B为研究对象考察了Au/ZnS复合纳米材料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Au/ZnS复合纳米材料比单纯ZnS纳米粒子具有更优异的光催化性质,当Au/ZnS摩尔比为0.050时,光催化性能最佳,... 利用ZnSO4、Na2S、HAuC l4为原料制备了Au/ZnS复合纳米材料,以曙红B为研究对象考察了Au/ZnS复合纳米材料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Au/ZnS复合纳米材料比单纯ZnS纳米粒子具有更优异的光催化性质,当Au/ZnS摩尔比为0.050时,光催化性能最佳,这与Au/ZnS复合纳米材料中电子-空穴对快速分离以及提高了光能的利用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ZnS 复合纳米材料 光催化 曙红b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