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8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discriminate Waste Disposal and Its Effects on a Nearby Stream
1
作者 Eyongetta Stanley Njieassam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37-37,共1页
This research paper was carried out specifically to examine the indiscriminate waste disposal and its effects on water quality of a nearby stream.The study witnessed two seasons(dry and rainy seasons).Field survey as ... This research paper was carried out specifically to examine the indiscriminate waste disposal and its effects on water quality of a nearby stream.The study witnessed two seasons(dry and rainy seasons).Field survey as well as laboratory analysis of collected samples were carried out.The results obtained indicated that River Ndongo ha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activities of the inhabitants of Molyko.It is used as disposal site for waste,water is used for household activities and agricultural practices.This provides the inhabitants with the efficient site for waste disposal and a source of water for their activities.Howev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ste DISPOSAL water QUALITY HEALTH hazards polluted environ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新污染物治理工作的进展、难点及对策分析
2
作者 卢萍 檀满枝 +2 位作者 倪妮 李书唱 王娜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10,共5页
系统梳理了我国新污染物治理工作进展,指出我国新污染物治理工作中尚存在法律体系不完善、部门协调机制不健全、科技支撑力度不够、资源配置不足等难点,提出了加快推动新污染物治理立法工作、建立跨部门跨区域协调管理机制、强化新污染... 系统梳理了我国新污染物治理工作进展,指出我国新污染物治理工作中尚存在法律体系不完善、部门协调机制不健全、科技支撑力度不够、资源配置不足等难点,提出了加快推动新污染物治理立法工作、建立跨部门跨区域协调管理机制、强化新污染物治理科技支撑、加强新污染物领域资源配置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污染物 风险防控 污染治理 环境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某垃圾填埋场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及源解析研究
3
作者 旦增 惠欣颖 +3 位作者 周鹏 祝景亮 扎西措姆 孟德安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824-2834,共11页
为评估高寒高海拔地区生活垃圾填埋场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及人体健康风险,以拉萨市的一个生活垃圾填埋场为例,于研究区域内采集31个土壤点位,分析土壤样品中Cu、Pb、Zn、Cr、Ni、Cd、As和Hg的含量,综合运用地积累指数法(I_(geo))和改进... 为评估高寒高海拔地区生活垃圾填埋场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及人体健康风险,以拉萨市的一个生活垃圾填埋场为例,于研究区域内采集31个土壤点位,分析土壤样品中Cu、Pb、Zn、Cr、Ni、Cd、As和Hg的含量,综合运用地积累指数法(I_(geo))和改进的内梅罗污染指数法(I_(MN))探讨其重金属污染特征,并借助美国环保局推荐使用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开展生态风险和人体健康风险评价,进而利用正定矩阵因子分解(Posi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 PMF)模型进行重金属的简易来源解析。结果显示:研究区域中8种重金属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标,除Cr和Ni外的6种重金属的变异系数均较高。地积累指数和改进的内梅罗污染指数表明垃圾填埋下游区域污染最为严重,典型代表为样点17。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表明,单一重金属造成的生态风险水平较低,但综合生态风险水平较高,大部分为中等潜在生态风险。健康风险评价表明,成人受到的致癌和非致癌风险水平均高于儿童。在所有样点中,儿童和成人的致癌和非致癌风险均在可接受范围内(除样点17儿童和成人的非致癌风险)。源解析表明,研究区域土壤重金属主要受成土母质源、人类生产活动源和交通污染源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生活垃圾填埋场后续整治提供科学依据,为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生活垃圾填埋场 重金属污染 生态风险 健康风险 源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浸镀锌行业含锌固体废物产生和利用处置现状与对策建议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宏博 王健 +3 位作者 王雪娇 孙国庆 王健媛 杨玉飞 《环境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41-1152,共12页
我国有上千家热浸镀锌企业,每年会产生上百万吨含锌固废,该行业固废产生量大、种类多、产生工艺类型多,是影响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深入调查热浸镀锌行业现状,全面掌握了含锌固废的产生工艺环节、污染特性和利用处置情况,结合管理... 我国有上千家热浸镀锌企业,每年会产生上百万吨含锌固废,该行业固废产生量大、种类多、产生工艺类型多,是影响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深入调查热浸镀锌行业现状,全面掌握了含锌固废的产生工艺环节、污染特性和利用处置情况,结合管理政策对行业内含锌固废类别的划分做出详细说明,并分析其利用处置及环境管理面临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污染防治建议,以期为产废企业对其后续利用、环境管理部门对其分级分类管理提供参考。经梳理发现:①热浸镀锌行业含锌固废主要有锌烟尘、锌浮渣、锌底渣三大类,锌烟尘产生于除尘系统,属于危险废物,锌浮渣和锌底渣产生于热镀锌锅内,需根据工艺情况判断其固废属性。②因热浸镀锌生产工艺多为人工操控,缺少标准自动化设计,行业未全面施行强制清洁生产审核,导致产废量大,且污染物控制不稳定,易出现超标情况。鉴于热浸镀锌行业含锌固废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建议通过优化生产工艺、推行强制清洁生产审核、开发使用无氯或低氯助镀剂等措施,控制固废中锌的浸出浓度,以加强源头管控;研究制定污染控制标准,加强固废的全生命周期管控,推动利用技术的升级,进一步提高固废资源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浸镀锌 固体废物 利用处置 环境管理 污染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工程微生物技术与产业发展研究
5
作者 杨旭楠 刘丛竹 +4 位作者 宋仲戬 吴清平 刘东风 俞汉青 许玫英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5-191,共17页
环境工程微生物技术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技术支撑。本文通过系统的横向对比评述,深入剖析了环境工程微生物技术在水处理、土壤修复、废气治理、固体废物处置以及通用技术等领域的研究进展与核心技术路径;研判了环境工程微生物技术的发... 环境工程微生物技术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技术支撑。本文通过系统的横向对比评述,深入剖析了环境工程微生物技术在水处理、土壤修复、废气治理、固体废物处置以及通用技术等领域的研究进展与核心技术路径;研判了环境工程微生物技术的发展趋势,即在微生物代谢调控、功能载体创新及合成生物学等关键技术的驱动下,从经验应用到理性设计范式,从单一功能菌剂到协同微生物群落,从局部修复到系统级优化;梳理了环境工程微生物产业的发展环境与发展现状,剖析了我国产业发展在政策驱动、市场格局、技术瓶颈等方面面临的挑战。为推动我国环境工程微生物技术及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加快产业化应用,研究建议,加强基础研究,着重发展基于多组学技术的功能菌群设计、智能材料介导的微生物菌剂精准投递以及数字孪生系统促进的动态过程优化等技术方向;构建“技术‒产业‒市场”协同创新体系,推动从技术突破到产业落地的全链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微生物技术 水处理 土壤修复 废气处理 固体废物处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标准体系建设探讨
6
作者 刘宏博 李春晖 +2 位作者 王健 卢桂兰 黄启飞 《环境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022-2032,共11页
建立完善的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是提升我国危险废物环境风险防控能力的重要保证。本文系统阐述了国内外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标准体系现状,明确了我国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标准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建议。经梳理发现:①我... 建立完善的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是提升我国危险废物环境风险防控能力的重要保证。本文系统阐述了国内外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标准体系现状,明确了我国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标准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建议。经梳理发现:①我国以《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为依据,建立了包含鉴别标准、全过程污染控制通用标准、特殊行业及典型废物专项标准、行业管控标准的立体化体系。截至2024年底,生态环境部发布相关标准57项,其他部门发布49项,形成“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框架格局。②根据危险废物管理特点,欧美发达国家通常也实行“从摇篮到坟墓”的原则,即从危险废物产生、贮存、运输、处理、利用、处置等各管理环节进行控制,制定相应的标准规范,形成全过程管理链条。③在新形势管理要求下,我国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标准体系仍存在建设技术路线不够明确、缺失重要内容、部分标准规范年久失修不符合管理形势等问题。鉴于此,建议完善顶层设计,明确构建标准体系的技术路线;研究制定环境风险评价等基础标准、制定贮存和填埋等通用标准配套技术规范、制定重点行业重点类别专用标准规范;修订或废止内容存在较大不足的标准规范,支撑危险废物风险管控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废物 污染防治 环境管理 标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存量危废治理现状与治理路径研究
7
作者 李世超 陈粉丽 +4 位作者 徐亚 张兴林 刘玉强 钱璨 刘景财 《环境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38-1847,共10页
存量危废治理是“无废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风险防控的核心挑战。针对其源谱系不清、空间分布不明及防控体系薄弱等问题,本研究通过多维数据融合与理论分析,系统解析其数量、赋存形式及治理瓶颈。结果表明:①2021-2024年我国存量危废估... 存量危废治理是“无废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风险防控的核心挑战。针对其源谱系不清、空间分布不明及防控体系薄弱等问题,本研究通过多维数据融合与理论分析,系统解析其数量、赋存形式及治理瓶颈。结果表明:①2021-2024年我国存量危废估算数量约2.85×10^(9)t,行业分布异质性显著,黄金冶炼氰渣(81%)、铅锌冶炼渣(5%)、垃圾焚烧飞灰(2%)和石棉废物(12%)为主要构成;空间处置形态呈“纺锤形格局”,其中以尾矿库贮存为主(80.9%),规范化贮存和填埋分别仅占3.5%和15.6%。②当前我国危废治理体系存在三重短板,包括存量危废底数不清,部分设施污染控制措施不健全、风险较高;设施隐蔽渗漏治理和管控挑战大,现有治理技术效能低;全寿命管理顶层制度不健全,配套技术待完善。鉴于此,建议实施专项治理,优先针对填埋场等高风险设施梯次推进消除环境风险;强化深层隐蔽渗漏无损检测和微创修复等关键技术研发支持,破解隐患治理难题,提升治理效能;以及健全建设、运行、封场等全过程管理制度,构建长效治理机制的全链条治理对策,为破解存量危废治理困境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助力国家生态环境风险防控体系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量危废 存量设施 治理现状 治理路径 环境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全钢胎颗粒热解过程中质量和形态变化研究
8
作者 王树宇 薛志亮 +4 位作者 朱静 付鑫 周永刚 胡一鸣 黄群星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459-3467,F0002,共10页
热解是废轮胎高值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研究废轮胎颗粒热解过程中质量及形态变化对于优化设计热解反应装置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自行搭建设计的光学图像分析可视化热解实验装置,开展了不同温度下轮胎颗粒热解过程中的质量及形态变化实验... 热解是废轮胎高值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研究废轮胎颗粒热解过程中质量及形态变化对于优化设计热解反应装置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自行搭建设计的光学图像分析可视化热解实验装置,开展了不同温度下轮胎颗粒热解过程中的质量及形态变化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对热解反应速率具有显著影响。当温度从400℃升高至600℃时,最大热解反应速率提高了约1.9倍。此外,轮胎颗粒在热解过程中经历了先膨胀、再开裂、后塌缩的动态变化过程,开裂阶段伴随着质量的快速下降。同时,热解温度对膨胀倍率和失重速率峰值出现的时间间隔具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物处理 轮胎颗粒 污染 热解 失重 光学图像分析 形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苯类农药废盐有机残留物热脱除试验
9
作者 毛威 顾翔宇 +2 位作者 郝熔江 马蕊 李松庚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9-288,共10页
热处理是一种有潜力的废盐有机污染物脱除技术。针对2,4-二氯苯氧乙酸农药废盐有机残留物,利用重结晶配制模拟废盐的方式,从动力学、有机物转化路径等方面,研究了有机物浓度、有机物组成、无机盐组成、气氛等因素对热处理的影响,并进一... 热处理是一种有潜力的废盐有机污染物脱除技术。针对2,4-二氯苯氧乙酸农药废盐有机残留物,利用重结晶配制模拟废盐的方式,从动力学、有机物转化路径等方面,研究了有机物浓度、有机物组成、无机盐组成、气氛等因素对热处理的影响,并进一步在实验室流化床上研究了反应温度和时间对有机物脱除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2,4-二氯苯氧乙酸和4-氯苯氧乙酸,钠基取代的2,4-二氯苯氧乙酸钠的分解温度更高;有机物浓度为5%时,有机物脱除表观活化能最低;废盐中氯化钠对有机物热分解有催化作用,而硫酸钠具有更高的反应能垒;废盐有机物热脱除过程涉及有机物的热分解和热挥发,有机物在氮气中易碳化,而在空气中发生碳化和氧化;流化床热脱除试验结果显示,反应温度和气氛是影响有机物脱除效果的主要因素,在600℃空气气氛中,有机物脱除率可达96.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盐 热处理 有机污染物 动力学分析 流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垃圾焚烧全链条环境影响与低碳减排优化研究——以深圳市为例
10
作者 彭晓为 汤双宇 +5 位作者 唐玉婷 马晓茜 白贤祥 宋小龙 范帅康 曹斌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6-63,共8页
随着“双碳”政策的提出与全生命周期理念的深入,垃圾焚烧处理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与温室气体排放研究备受关注。基于2021年深圳市5座垃圾焚烧厂实际运营数据,利用ReCiPe 2016方法进行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全链条生命周期影响分析,对比了基... 随着“双碳”政策的提出与全生命周期理念的深入,垃圾焚烧处理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与温室气体排放研究备受关注。基于2021年深圳市5座垃圾焚烧厂实际运营数据,利用ReCiPe 2016方法进行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全链条生命周期影响分析,对比了基准情景与绿色运输、七段法烟气处理、高参数焚烧、热电联产4个优化情景下温室气体排放与环境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基准情景下每吨垃圾焚烧全链条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以CO_(2)排放当量表征)为122.67 kg,全链条优化后温室气体减排量最高可达到397.34 kg。最后,对不同的垃圾运输、烟气处理、焚烧与余热利用技术方案的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进行了分析,为生活垃圾焚烧全链条减污降碳优化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焚烧全链条 生命周期评价 减污降碳 垃圾转运 高参数焚烧 七段法烟气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紧凑式三室RTO系统处理乙酸乙酯废气性能的实验研究
11
作者 杨鹏 尤万里 +5 位作者 凌忠钱 曾宪阳 李允超 林佳一 王丽建 袁定琨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585-3595,共11页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排放问题日益凸显,对生态环境及公众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针对治理VOCs排放问题自行设计并搭建了进气风量为200m^(3)/h、尺寸为2915 mm×1150 mm×2200 mm的紧凑式三室RTO实验装置,以制药行业中排放量...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排放问题日益凸显,对生态环境及公众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针对治理VOCs排放问题自行设计并搭建了进气风量为200m^(3)/h、尺寸为2915 mm×1150 mm×2200 mm的紧凑式三室RTO实验装置,以制药行业中排放量占比较大的乙酸乙酯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在不同工况条件下紧凑式RTO装置处理乙酸乙酯废气的去除效率,热效率以及蓄热室、氧化室和出口的温度特性。实验结果表明,氧化室温度在750~850℃范围内,RTO系统对VOCs的去除效率大于97%。此外,进气风量降低可以提高乙酸乙酯的氧化分解效率,吹扫风量增加亦能提升乙酸乙酯的去除效果,阀门换向时间会影响蓄热室温度和氧化室内压力,进而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和热效率。本设计开发的紧凑式三室RTO装置在处理乙酸乙酯废气方面表现出高效性能,去除率在97%~99%之间,热效率超过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三室RTO 反应器 氧化 污染 废物处理 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养殖废水净化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12
作者 赵辉 卜伟雄 +1 位作者 田凯 孙立伟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1-160,共10页
【目的】梳理海水养殖废水处理技术原理、净化效率及应用效果研究成果,并分析当前技术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方向,为海水养殖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在回顾海水养殖废水传统处理技术的基础上,对近年来涌现的新技术进行系统梳理... 【目的】梳理海水养殖废水处理技术原理、净化效率及应用效果研究成果,并分析当前技术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方向,为海水养殖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在回顾海水养殖废水传统处理技术的基础上,对近年来涌现的新技术进行系统梳理,依据技术原理差异,将海水养殖废水处理技术分为4种,分析各类技术的优缺点及应用。【结果】物理处理技术可有效去除固体颗粒和悬浮物,对溶解性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较差;化学处理技术对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的净化效果显著,但成本高且可能有毒副作用;生物处理技术具有经济、无二次污染的优点,但受环境影响大和处理周期长,如植物处理和动物处理;综合处理技术则展现出高集成和高效净化的特点,但系统复杂、成本高和维护难度大,如生态化处理和工厂化处理。【结论】海水养殖废水处理技术正朝高效、环保、智能化方向发展,未来需加强新型高效材料的研发、微生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及多技术集成与优化,以满足处理复杂废水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养殖 环境污染 废水处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冶炼固废的资源环境属性解析与处理处置建议
13
作者 王云燕 卢扬琴 +5 位作者 唐巾尧 徐慧 柯勇 李云 彭聪 闵小波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1,共11页
有色冶金过程中产生与排出的固体废物兼具资源属性与环境属性,且二者交互影响,明确固废的资源环境属性是提高其高值化利用的关键。针对铅冶炼过程固废资源环境属性认知不足的问题,解析了铅冶炼固废的资源环境属性,确定了固废源解析清单... 有色冶金过程中产生与排出的固体废物兼具资源属性与环境属性,且二者交互影响,明确固废的资源环境属性是提高其高值化利用的关键。针对铅冶炼过程固废资源环境属性认知不足的问题,解析了铅冶炼固废的资源环境属性,确定了固废源解析清单,并提出固废的处理与处置策略,为铅冶炼系统固废的分类处置、综合利用提供理论指导。基于对铅冶炼固体废物性质的全面分析、元素形态及物相嵌布的深入解析,建立了铅冶炼固废元素含量的解析清单与浸出毒性的解析清单。固废综合利用实现资源化时需注意多金属回收和有害元素分离与稳定化、无害化。铅冶炼系统几乎所有固体废物都含有铜、铅、锌、砷、镉和铬。采集的20种固废样品中有13种属于高浸出危险性固废,5种属于低浸出危险性固废,只有2种属于一般固废。环保污泥具有有毒重金属的所有形态,是非常危险的固体废物。每一种渣中元素的赋存状态各不相同。如烟气处理酸泥与铅精炼氧化渣主要成分为均为铅(51.2%、41.1%),但其中的铅分别以硫酸铅及氧化铅、单质铅的形式存在,烟气处理酸泥中的铅主要以残渣态赋存,而氧化渣中的铅则主要以酸可提取态、可氧化态形式存在。铅冶炼固废资源化回收过程应注意部分重金属元素的影响,进行分离除杂;对于环保污泥、石膏渣等有价金属含量均较低,重金属浸出毒性高、迁移能力强的固废则需重点关注进行处理处置,降低其环境危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冶炼 固体废物 资源属性 环境属性 解析清单 固废处理与处置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NN-LSTM混合神经网络的炼化污水处理场COD排放浓度预测
14
作者 何为 岳留强 +3 位作者 唐智和 栾辉 陈昌照 王若尧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1-129,共9页
快速、准确预测含油污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化学需氧量(COD),及时优化运行参数,对于石油炼化企业节能减排、污水达标排放极为重要和迫切。为此,以某炼化企业污水处理场生产要素和COD排放浓度数据为研究样本,提出一种增加先验知识的CNN-LSTM... 快速、准确预测含油污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化学需氧量(COD),及时优化运行参数,对于石油炼化企业节能减排、污水达标排放极为重要和迫切。为此,以某炼化企业污水处理场生产要素和COD排放浓度数据为研究样本,提出一种增加先验知识的CNN-LSTM混合神经网络算法,建立炼化企业污水处理场COD排放浓度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既可发挥CNN较好刻画、提取局部特征信息的优势,又具有LSTM对连续时间序列数据较好继承性的特点,其均方根误差为22.3217、决定系数为0.8732,平均相对误差较LSTM网络构建的模型降低5.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化污水处理 混合神经网络(CNN-LSTM) COD浓度 污染排放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积山景区固废污染治理及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15
作者 毛海亮 祁佳 《绿色科技》 2025年第10期157-160,166,共5页
麦积山景区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生态与文化价值极高,但随着旅游业蓬勃发展,固废污染问题日益凸显。通过对该景区的调查,分析其固废污染现状,发现旅游、生活和建设垃圾是主要来源,且具有季节性波动大、空间分布不均的特点。针对以上问题,... 麦积山景区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生态与文化价值极高,但随着旅游业蓬勃发展,固废污染问题日益凸显。通过对该景区的调查,分析其固废污染现状,发现旅游、生活和建设垃圾是主要来源,且具有季节性波动大、空间分布不均的特点。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加强环保宣传提升游客意识、规范环境监管培训工作人员、加强环境管理推进固废“三化”运行等可持续发展对策,以实现景区生态与旅游经济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污染 景区固废 麦积山景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蚯蚓堆肥技术在尾菜资源化中的环境效益及工艺优化研究
16
作者 毛海亮 祁佳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5期68-71,共4页
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尾菜等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成为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蚯蚓堆肥技术凭借其生态环保、高效降解的特性,在尾菜处理中呈现出显著优势。通过分析蚯蚓堆肥技术在处理尾菜方面的应用现状,探讨尾菜处理中... 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尾菜等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成为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蚯蚓堆肥技术凭借其生态环保、高效降解的特性,在尾菜处理中呈现出显著优势。通过分析蚯蚓堆肥技术在处理尾菜方面的应用现状,探讨尾菜处理中的理化性质、重金属、有机物的降解效果及微生物种群的变化特点,总结蚯蚓堆肥技术处理尾菜时物料腐烂时间、堆肥C/N比、物料含水率、环境温度和蚯蚓投放密度等关键工艺参数调整、优化途径,分析探讨蚯蚓堆肥技术在尾菜资源化中的环境效益、技术优势与发展方向,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蚯蚓堆肥 尾菜 固废处理 工艺优化 环境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角帆蚌对河道水质的改善作用研究
17
作者 王宏春 孟丽华 +2 位作者 史艳伟 赵满义 刘方 《养殖与饲料》 2025年第4期113-117,共5页
[目的]利用三角帆蚌的滤水滤食特性,监测并提升河道的水质,为X河的水质提升提供生态治理方法。[方法]选择X河城区中段作为试验地点,试验期为7个月。在试验区域内设置多个养殖区,每个养殖区投放一定数量的三角帆蚌,定期对试验区域的水质... [目的]利用三角帆蚌的滤水滤食特性,监测并提升河道的水质,为X河的水质提升提供生态治理方法。[方法]选择X河城区中段作为试验地点,试验期为7个月。在试验区域内设置多个养殖区,每个养殖区投放一定数量的三角帆蚌,定期对试验区域的水质进行监测,包括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等指标,评估其对水质的改善效果。[结果]经过7个月的养殖,试验区域的水质得到了明显改善,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等指标均有所下降。150 d后,试验区的下游区域的化学需氧量由25.6 mg/L(120 d)下降至22.0 mg/L(210 d),氨氮由0.99 mg/L(120 d)下降至0.18 mg/L(210 d),总磷由0.17 mg/L(120 d)下降至0.07mg/L(210 d),达到地表三类水标准。[结论]利用三角帆蚌进行水质监测可以解决该河道浮游生物较为丰富和水体透明度偏低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帆蚌 生态渔业 环保 河道治理 水质 水污染 修复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废物的工业窑炉协同处置进展 被引量:6
18
作者 竹涛 范诗晗 +1 位作者 李芙蓉 刘海兵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工业窑炉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是降低碳排放的重要途径。将固体废物作为替代燃料或原料在现有高温窑炉中进行处置,不仅可以减少污染物排放,还可实现固体废物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本文介绍了水泥窑、电厂燃煤锅炉、钢铁冶炼窑炉、... 工业窑炉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是降低碳排放的重要途径。将固体废物作为替代燃料或原料在现有高温窑炉中进行处置,不仅可以减少污染物排放,还可实现固体废物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本文介绍了水泥窑、电厂燃煤锅炉、钢铁冶炼窑炉、煤气化炉等工业窑炉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技术的现状,分析了多氯代二苯并-对-二口恶英/多氯代二苯并呋喃(PCDD/Fs)和重金属两类典型污染物的排放特征,指出了该技术当前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废物 工业窑炉 环境污染 资源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流域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现状与前景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姚亦舟 秦伯强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6,共6页
分析了太湖流域农村面源污染现状、调查方法、治理技术及过往的环境管理经验,指出近年来的治污工作虽然有效控制了城镇点源污染,但对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乡村地区面源污染的治理效果仍然不佳。基于太湖流域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在技术层面已... 分析了太湖流域农村面源污染现状、调查方法、治理技术及过往的环境管理经验,指出近年来的治污工作虽然有效控制了城镇点源污染,但对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乡村地区面源污染的治理效果仍然不佳。基于太湖流域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在技术层面已经形成的以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净化乡村生活污水、以径流截污工程治理暴雨径流污染、以源头减排和污染截留技术治理农业生产污染的系统化体系,提出了将面源污染治理与农村产业优化、基建升级、高标准农田建设、生态湿地推广等目标相结合,在多要素协同/权衡的思路下加强环境治理技术与政治经济领域融合等研究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面源污染 治理技术 环境管理 太湖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金属生产过程的环境影响评价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高文芳 崔晗 +8 位作者 孙一冉 彭佳晴 朱睿 夏然 张馨予 李佳奇 王学良 孙峙 吕龙义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056-3073,共18页
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金属资源的关键性已成为我国乃至全球关注的问题,金属资源的大范围应用使其在生产时造成的环境影响越来越严重。为选择对环境影响较小的金属种类及生产方式,针对62种典型金属工业生产过程,对其相关的环境影响评价研... 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金属资源的关键性已成为我国乃至全球关注的问题,金属资源的大范围应用使其在生产时造成的环境影响越来越严重。为选择对环境影响较小的金属种类及生产方式,针对62种典型金属工业生产过程,对其相关的环境影响评价研究进展进行总结,重点关注黑色金属和有色轻、重金属生产过程的环境影响,并对与碳足迹分析相关的研究进行重点总结评述。重金属在生态毒性、人类健康等毒性影响方面均有较大影响;稀有金属和准金属的相关评价主要集中在Li和V上,且是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贵金属相比其他金属造成的碳排放较为显著。金属生产行业未来需重点考虑金属元素自身性质,依据其不同阶段的污染程度优化生产方式,且聚焦金属生产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工业生产过程 环境影响评价 废物处理 环境 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