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9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幂函数变换GM(1,1)模型的逼近无偏性及拓展研究
1
作者 陈鹏宇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53-58,共6页
文章以幂函数变换为研究对象,从背景值误差和还原误差的角度分析了幂函数变换对GM(1,1)模型建模精度的影响,论证了幂函数变换的GM(1,1)模型(PFNGM(1,1)模型)具有逼近无偏性,能在可忽略的误差范围内实现对白指数序列的预测无偏性。实例... 文章以幂函数变换为研究对象,从背景值误差和还原误差的角度分析了幂函数变换对GM(1,1)模型建模精度的影响,论证了幂函数变换的GM(1,1)模型(PFNGM(1,1)模型)具有逼近无偏性,能在可忽略的误差范围内实现对白指数序列的预测无偏性。实例应用结果表明,其建模精度和预测效果均优于无偏GM(1,1)模型和离散GM(1,1)模型。为将适宜建模序列拓展至近似非齐次指数序列和季节波动序列,同时保留幂函数变换可以有效降低背景值误差对建模精度影响的优势,将幂函数变换与平移变换相结合构建了PFNGM(1,1)模型,将幂函数变换与季节性GM(1,1)模型(SGM(1,1)模型)相结合构建了PFSGM(1,1)模型。实例应用结果表明,PFNGM(1,1)模型的建模精度和预测效果均优于背景值改进的NGM(1,1, k )模型和ONGM(1,1, k,c )模型,PFSGM(1,1)模型的建模精度和预测效果均优于SGM(1,1)模型,验证了两种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m(1 1)模型 幂函数变换 逼近无偏性 适宜建模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GM(1,1)模型的2023—2027年闵行区脑卒中死亡趋势预测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林利 轩水丽 +4 位作者 倪静宜 郭佳旗 刘薇 许慧琳 周毅彬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15-920,930,共7页
目的分析2012—2022年上海市闵行区脑卒中死亡变化趋势,预测2023—2027年脑卒中死亡情况。方法测算2012—2022年上海市闵行区脑卒中死亡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PC),运用Joinpoint线性回归模型进行时间趋势分析。以... 目的分析2012—2022年上海市闵行区脑卒中死亡变化趋势,预测2023—2027年脑卒中死亡情况。方法测算2012—2022年上海市闵行区脑卒中死亡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PC),运用Joinpoint线性回归模型进行时间趋势分析。以2012—2022年上海市闵行区脑卒中死亡率构建灰色GM(1,1)模型,运用相对误差和级比偏差评估模型拟合效果,对2023—2027年上海市闵行区脑卒中死亡率进行预测分析。结果2012—2022年上海市闵行区脑卒中全人群、男性和女性粗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全人群:APC=2.50%,P<0.001;男性:APC=3.41%,P<0.001;女性:APC=1.46%,P=0.008)。灰色GM(1,1)模型预测2023—2027年上海市闵行区脑卒中死亡率呈上升趋势,2027年全人群脑卒中粗死亡率为97.55/10万,男性为112.31/10万,女性为83.33/10万,检验评估模型拟合效果达到较高要求。结论近十年来上海市闵行区脑卒中死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5年预测结果显示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死亡趋势 预测 灰色gm(1 1)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抗GM1抗体与抗甲状腺抗体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詹慧 常蕾蕾 +2 位作者 孟海兰 陈燕婷 陈妍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0-366,共7页
目的:探讨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ésyndrome,GBS)患者抗甲状腺抗体与抗神经节苷脂GM1抗体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8年7月—2023年2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同时检测抗甲状腺抗体和抗神经节苷脂抗体(antig... 目的:探讨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ésyndrome,GBS)患者抗甲状腺抗体与抗神经节苷脂GM1抗体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8年7月—2023年2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同时检测抗甲状腺抗体和抗神经节苷脂抗体(antiganglioside antibody,AGA)水平的60例GBS患者,根据抗甲状腺抗体结果将患者分为正常组和异常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甲状腺功能以及AGA比例。结果:与正常组相比,甲状腺功能异常组中GBS患者抗神经节苷酯GM1抗体和GM2抗体水平人明显升高,并伴有更严重的临床症状(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BS患者抗甲状腺抗体异常(OR=5.184,95%CI:1.377~19.518,P=0.015)以及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水平升高(OR=1.266,95%CI:1.009~1.588,P=0.030),是导致抗GM1抗体阳性率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on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显示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peroxidase antibody,TPO⁃Ab)预测GM1阳性的最佳阈值为47.9 U/mL,灵敏度为66.7%,特异度为77.8%。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globulin antibody,Tg⁃Ab)预测GM1阳性的最佳阈值为20.0 U/mL,灵敏度为73.3%,特异度为73.3%。结论:合并抗甲状腺抗体异常的GBS患者更易出现抗GM1抗体阳性,这可能是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的GBS患者预后更差的可能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兰⁃巴雷综合征 抗神经节苷脂抗体 抗神经节苷脂gm1抗体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GM(1,N)模型的我国大豆价格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范震 马开平 +1 位作者 姜顺婕 石波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47-852,共6页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其价格对于国民经济尤其是农业经济的影响意义深远。大豆价格的稳定对于我国大豆市场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灰色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GM(1,N)大豆价格预测模型,首先运用灰色关联...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其价格对于国民经济尤其是农业经济的影响意义深远。大豆价格的稳定对于我国大豆市场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灰色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GM(1,N)大豆价格预测模型,首先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我国大豆价格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选择主要的影响因素;再将这些影响因素作为模型的相关因素变量,构建GM(1,N)大豆价格预测模型。采用2010-2015年的大豆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模型选取国内大豆自给量、世界大豆产量、国民消费价格指数、消费者信心指数4个变量作为相关因素变量;模型预测误差为2.10%,预测精度较高,能够较好地掌握大豆价格的变化规律,可以为大豆价格市场预测及国家宏观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价格 灰色关联分析 灰色预测 gm(1 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GM(1,1)模型在路基沉降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谢正文 胡汉华 胡毅夫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2期227-230,共4页
GM(1,1)模型是沉降预测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模型之一,在实际应用当中发现其预测效果有时候较差甚至完全失效。为此从传统 GM(1,1)预测模型建模原理出发,分析存在的理论缺陷,指出在形成预测公式时规定(?)^(1)(1)=x^(1)(1),α=0.5为已知条件... GM(1,1)模型是沉降预测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模型之一,在实际应用当中发现其预测效果有时候较差甚至完全失效。为此从传统 GM(1,1)预测模型建模原理出发,分析存在的理论缺陷,指出在形成预测公式时规定(?)^(1)(1)=x^(1)(1),α=0.5为已知条件是不合理的,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其他数据。通过引入平均斜率来计算α(k)序列,并利用 MATLAB 程序进行数据处理,寻找最合适的(?)^(1)(1)以及最佳维数区。某高速公路实测沉降数据计算表明,新方法有满意的拟合和预测效果,为提高建模精度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 gm(1 1)模型 平均斜率 路基 沉降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数据变换技术及其在GM(1,1)模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6
作者 钱吴永 党耀国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879-2881,2908,共4页
针对灰色系统理论中的数据变换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从数据变换的机理入手,提出了数据变换的构造准则,在该准则的基础上构造出一种新型数据变换。通过对该新型数据变换若干性质的讨论验证了其满足数据变换的构造准则,并将该变换应用于GM(1... 针对灰色系统理论中的数据变换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从数据变换的机理入手,提出了数据变换的构造准则,在该准则的基础上构造出一种新型数据变换。通过对该新型数据变换若干性质的讨论验证了其满足数据变换的构造准则,并将该变换应用于GM(1,1)模型。通过具体的实例的计算表明,该变换能够提高GM(1,1)模型的预测精度,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系统 数据变换技术 gm(1 1)模型 光滑度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段残差修正GM(1,1)模型在管道腐蚀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4
7
作者 张新生 赵梦旭 王小完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5-70,共6页
为解决海底油气管道由于外表面破损引起腐蚀加快,进而导致管道腐蚀失效的问题,基于传统灰色模型,建立尾段残差修正GM(1,1)模型,用以预测管道剩余寿命。首先,检验管道腐蚀深度数据的光滑性和准指数规律性,建立灰色微分方程;然后利用最小... 为解决海底油气管道由于外表面破损引起腐蚀加快,进而导致管道腐蚀失效的问题,基于传统灰色模型,建立尾段残差修正GM(1,1)模型,用以预测管道剩余寿命。首先,检验管道腐蚀深度数据的光滑性和准指数规律性,建立灰色微分方程;然后利用最小二乘法求出方程参数值,用传统灰色模型预测腐蚀深度,并对残差进行修正,从而得到一个完整的用于海底管道腐蚀趋势预测的尾段残差修正GM(1,1)模型,并对预测结果进行后验差检验。最后以某一海底管道试验段为例,预测管道剩余寿命。结果表明,传统管道腐蚀深度预测灰色模型预测相对误差为36.7%,尾段残差修正GM(1,1)模型预测的相对误差为3.79%,后者预测精度等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管道 尾段残差修正gm(1 1)模型 坠物风险 腐蚀 剩余寿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GM(1,1)模型在高铁隧道沉降变形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30
8
作者 文鸿雁 周吕 +2 位作者 韩亚坤 陈冠宇 胡纪元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8-91,共4页
在进行高铁隧道沉降变形分析与预测时,隧道沉降变形量小,但受随机噪声干扰较大,使得原始监测的沉降曲线波动较大,出现"小沉降、大波动"现象。运用卡尔曼滤波对原始数据进行滤波去噪,建立基于卡尔曼滤波的GM(1,1)模型,并对隧... 在进行高铁隧道沉降变形分析与预测时,隧道沉降变形量小,但受随机噪声干扰较大,使得原始监测的沉降曲线波动较大,出现"小沉降、大波动"现象。运用卡尔曼滤波对原始数据进行滤波去噪,建立基于卡尔曼滤波的GM(1,1)模型,并对隧道进行沉降变形分析与预测。通过实例对比分析表明:经过卡尔曼滤波去噪,可以有效地剔除原始监测数据中的随机误差,沉降曲线更平滑且更逼近真实沉降情况;基于卡尔曼滤波的GM(1,1)模型的综合精度与可靠性较传统GM(1,1)模型高,该模型在隧道沉降变形分析与预测中体现出较好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尔曼滤波 高速铁路 gm(1 1)模型 隧道沉降 变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优化GM(1,N)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30
9
作者 周伟 方志耕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17-320,354,共5页
GM(1,N)模型在因素一次累加弱化系统指标间波动性和灰性的基础上,建立了各因素线性关系的灰色模型,但其强制性的线性假设以及不够完善的求解方法致使其实际运用较少。为解决这类问题,文章提出了两个非线性优化的GM(1,N)模型——非线性GM... GM(1,N)模型在因素一次累加弱化系统指标间波动性和灰性的基础上,建立了各因素线性关系的灰色模型,但其强制性的线性假设以及不够完善的求解方法致使其实际运用较少。为解决这类问题,文章提出了两个非线性优化的GM(1,N)模型——非线性GM(1,N,x(10))和GM(1,N,x(11))模型,即在GM(1,N)白化方程的基础上建立因素间非线性关系,并通过BP网络拟合,最终得出拟合结果和预测值。进一步证明了两种非线性GM(1,N)模型均属于GM(1,N)的派生形式,并提出了运用非线性优化GM(1,N)模型进行指标预测的具体方法。最后通过一个实例进一步表明该模型的可行性与优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m(1 N) 非线性化 拟合 BP网络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色GM(1,N)自记忆模型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高锋 姜国辉 +3 位作者 付永锋 沈冰 黄领梅 张晓伟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0-214,共5页
对灰色多变量自记忆模型进行了尝试性研究,首次将系统的影响因素在建模时加以考虑,给出了建立灰色GM(1,N)自记忆模型的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新疆和田绿洲月蒸发能力实测资料,建立了灰色GM(1,2)自记忆模型,取得了理想的预测效果。结果表... 对灰色多变量自记忆模型进行了尝试性研究,首次将系统的影响因素在建模时加以考虑,给出了建立灰色GM(1,N)自记忆模型的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新疆和田绿洲月蒸发能力实测资料,建立了灰色GM(1,2)自记忆模型,取得了理想的预测效果。结果表明,建立的多因素影响的灰色自记忆模型有着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蒸发能力 灰色gm(1 N) 自记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系统GM(1,N)模型的脱碳装置效果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杨烨 肖传桃 刘彬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0-35,共6页
脱碳系统相对简单,适用于小样本预测。为了研究影响脱碳装置稳定性的因素,验证当前工况下的生产调节方法及参数是否满足生产要求,使脱碳效果达到最佳。结合LNG工厂开工升量、稳产、降产停工3个阶段脱碳装置的运行参数,选用灰色系统GM(1... 脱碳系统相对简单,适用于小样本预测。为了研究影响脱碳装置稳定性的因素,验证当前工况下的生产调节方法及参数是否满足生产要求,使脱碳效果达到最佳。结合LNG工厂开工升量、稳产、降产停工3个阶段脱碳装置的运行参数,选用灰色系统GM(1,N)模型进行建模运算。模拟结果直观反应出脱碳系统的运行规律,找到了影响脱碳效果的主观因素。研究表明,吸收塔塔底、塔顶温度是影响脱碳反应的主观因素。装置的生产运行调节参数需定期进行校验调整,才能使脱碳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碳装置 灰色系统 gm(1 N)模型 工艺特点 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节苷脂GM1在颅脑损伤早期的脑保护作用 被引量:31
12
作者 陈志刚 卢亦成 +2 位作者 朱诚 张光霁 江基尧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20-422,共3页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GM1在急性颅脑损伤早期的脑保护作用。方法:在大鼠颅脑液压损伤后早期给予神经节苷脂 GM1(30mg·kg-1,伤后5 min和 60 min各一次)或等量的生理盐水进行治疗,观察神经节苷脂 GM1在伤后6h对动物平均动脉压...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GM1在急性颅脑损伤早期的脑保护作用。方法:在大鼠颅脑液压损伤后早期给予神经节苷脂 GM1(30mg·kg-1,伤后5 min和 60 min各一次)或等量的生理盐水进行治疗,观察神经节苷脂 GM1在伤后6h对动物平均动脉压、脑水肿,以及损伤侧脑组织内乳酸和脂质过氧化物(LPO)的影响。结果;在颅脑液压损伤后,损伤组动物出现平均动脉压降低,损伤侧脑组织含水量、乳酸和LPO含量增加;而神经节苷脂GM1治疗组动物平均动脉压维持在伤前水平,损伤侧脑组织含水量、乳酸和LPO含量较损伤组动物显著下降(P<0.05或P<0.01),生理盐水对照组与颅脑损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GM1在颅脑损伤后早期有明显的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m1神经节苷酯 脑水肿 乳酸 脂质过氧化物 颅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相关理论的GM(1,1)和GM(1,N)联合预测 被引量:13
13
作者 叶舟 陈康民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7-20,共4页
通过引入自相关分析,将GM(1, 1)与GM(1, N)两者的优点有机结合,运用GM(1, 1)预测模型所需的数据量,达到GM(1, N)预测模型所具有的预测精度,减少灰色模型的预测误差.
关键词 gm(1 1) gm(1 N) 自相关理论 联合预测 预测精度 灰色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残差GM(1,1)模型的汽油机油劣化状况预测 被引量:3
14
作者 蓝明新 经建芳 +2 位作者 唐兴中 唐彩珍 黄福川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8-93,共6页
针对汽油机油性能指标测试数据存在离散程度较大,劣化状况难以预测且预测精确度低等问题,基于灰色系统理论,构建灰色残差GM(1,1)模型。以SL15W-40汽油机油为例,对所建立的预测模型的适用性及准确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灰色残差GM(1,1)... 针对汽油机油性能指标测试数据存在离散程度较大,劣化状况难以预测且预测精确度低等问题,基于灰色系统理论,构建灰色残差GM(1,1)模型。以SL15W-40汽油机油为例,对所建立的预测模型的适用性及准确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灰色残差GM(1,1)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应用于汽油机油劣化状况的预测结果与实际测量值基本吻合,为汽油机油劣化状况的预测和合理地确定换油周期提供一种新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差gm(1 1)模型 灰色系统 汽油机油 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M(1,1)幂模型的振荡序列建模方法 被引量:19
15
作者 王正新 党耀国 裴玲玲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440-2444,共5页
针对小样本振荡序列的预测问题,提出了基于单变量一阶灰色幂模型(简称GM(1,1)幂模型)的振荡序列建模方法。基于GM(1,1)幂模型中参数之间的关系,构建了一个非线性优化模型来寻求模型参数的最佳值,以此实现对振荡序列的高精度预测。结果表... 针对小样本振荡序列的预测问题,提出了基于单变量一阶灰色幂模型(简称GM(1,1)幂模型)的振荡序列建模方法。基于GM(1,1)幂模型中参数之间的关系,构建了一个非线性优化模型来寻求模型参数的最佳值,以此实现对振荡序列的高精度预测。结果表明,建模方法能够较好地体现数据的波动特征,且易于在计算机上实现,进一步拓宽了灰色模型的应用范围。最后以实例验证了所建模方法实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系统 gm(1 1)幂模型 振荡序列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M(1,N)模型的离散化结构解 被引量:22
16
作者 仇伟杰 刘思峰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679-1681,1699,共4页
针对灰色系统GM(1,N)模型是以差分方程为基础进行参数估计的,而其时间响应函数却是由微分方程的解得到的。从差分方程到微分方程的跨越,缺乏充分的科学基础和理论依据。通过对灰色系统模型建模机理进行深入剖析,利用采样定理和状态转移... 针对灰色系统GM(1,N)模型是以差分方程为基础进行参数估计的,而其时间响应函数却是由微分方程的解得到的。从差分方程到微分方程的跨越,缺乏充分的科学基础和理论依据。通过对灰色系统模型建模机理进行深入剖析,利用采样定理和状态转移矩阵在差分方程和微分方程之间架起一座桥梁,通过算例仿真实验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m(1 N)模型 微分方程 差分方程 采样定理 状态转移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rkov残差修正的灰色GM(1,N)模型在粮食产量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7
作者 王秋萍 闫海霞 闫建波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47-350,共4页
将灰色理论和Markov预测方法用于中国粮食产量的预测。运用灰色关联分析,从众多影响粮食产量的因素中确定了影响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为:乡村从业人员、农作物有效灌溉面积、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受灾面积。以粮食产量作为特征变量,以影响... 将灰色理论和Markov预测方法用于中国粮食产量的预测。运用灰色关联分析,从众多影响粮食产量的因素中确定了影响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为:乡村从业人员、农作物有效灌溉面积、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受灾面积。以粮食产量作为特征变量,以影响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作为选定变量构建了粮食产量的灰色GM(1,5)预测模型,并对我国粮食产量进行拟合和预测。为了捕获粮食产量时间序列的随机波动性,使用马尔可夫模型对GM(1,5)模型的残差进行修正,以便改善预测精度。实例结果:事后检验阶段GM(1,5)模型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为15.45%,灰色Markov模型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为5.625%。灰色Markov模型能够提高预测的精度,是一种有效的、具有鲁棒性的预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产量 灰色关联分析 gm(1 N)预测模型 MARKOV模型 残差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M(1,1)图像边缘检测改进算法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谢松云 谢玉斌 +1 位作者 杨威 王鹏伟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17-821,共5页
由于传统的边缘检测算法会产生信息漏检以及伪影等问题,为了更有效地检测出图像边缘信息,提出了改进的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图像边缘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在图像考察点邻域选择建模数据,对建模数据进行平移与对数变换的预处理,通过引入增... 由于传统的边缘检测算法会产生信息漏检以及伪影等问题,为了更有效地检测出图像边缘信息,提出了改进的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图像边缘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在图像考察点邻域选择建模数据,对建模数据进行平移与对数变换的预处理,通过引入增强因子p的GM(1,1)模型对建模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原始图像的预测图像,通过对预测图像与原始图像做差得到边缘检测结果。为了统一标准,将图像库中图像转换为256*256的bmp格式图像,使用改进后的方法对转换后80幅图像进行边缘检测,其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清晰地检测出图像的边缘信息,同时图像的细节也很好地保留下来。说明该改进方法的性能较未改进方法有了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m(1 1)模型 图像处理 边缘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节苷脂GM_1对新生鼠缺血缺氧后NOS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胡志兵 陆雪芬 +2 位作者 郑德枢 邓平 李婉媚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15-118,共4页
目的 :探讨神经节苷脂GM1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理。方法 :通过建立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病动物模型 ,观察缺血缺氧后不同时期脑组织的病理变化和一氧化氮合酶 (NOS)表达 ,以及GM1对其影响。结果 :GM1给药组脑组织损... 目的 :探讨神经节苷脂GM1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理。方法 :通过建立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病动物模型 ,观察缺血缺氧后不同时期脑组织的病理变化和一氧化氮合酶 (NOS)表达 ,以及GM1对其影响。结果 :GM1给药组脑组织损伤明显减轻 ,缺血缺氧可诱导脑组织中NOS表达水平上调 ,GM1部分地抑制了缺血缺氧后NOS的表达水平。结论 :GM1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具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 ,其作用可能是通过部分抑制NOS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节苷脂gm1 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鼠 一氧化氮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GM(1,N)模型在交通噪声预测中的应用和精度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沈艳 孙红影 李丽萍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2012年第11期27-32,共6页
背景值是影响GM(1,N)模型模拟精度和预测精度的重要因素。传统灰色系统多因素GM(1,N)模型对背景值采用梯形法求积,误差较大。为了提高GM(1,N)模型的精度,基于数值分析中的逼近思想,采用数值积分中的Newton-Cores公式和Gauss-Legendre公... 背景值是影响GM(1,N)模型模拟精度和预测精度的重要因素。传统灰色系统多因素GM(1,N)模型对背景值采用梯形法求积,误差较大。为了提高GM(1,N)模型的精度,基于数值分析中的逼近思想,采用数值积分中的Newton-Cores公式和Gauss-Legendre公式对背景值进行修正求积。理论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然后将经过优化的GM(1,N)模型应用到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的预测上,模型预测值的平均误差从2.913%降低到了1.108%。应用实例表明优化后的GM(1,N)模型精度比原始GM(1,1)模型精度有较大提高,验证了该优化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且该方法为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系统 gm(1 N)模型 背景值优化 数值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