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饥饿期粪肠球菌生物膜毒力因子明胶酶E表达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董明 王珊珊 +1 位作者 王丽娜 牛卫东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50-553,共4页
目的:研究粪肠球菌生物膜形成相关毒力因子明胶酶E(gelE)在饥饿期及药物作用后的表达情况。方法:体外建立对数期、稳定期、饥饿期粪肠球菌生物膜模型,分别以1%、2.5%、5.25%次氯酸钠溶液作用于各时期粪肠球菌生物膜后,用Real-time PCR对... 目的:研究粪肠球菌生物膜形成相关毒力因子明胶酶E(gelE)在饥饿期及药物作用后的表达情况。方法:体外建立对数期、稳定期、饥饿期粪肠球菌生物膜模型,分别以1%、2.5%、5.25%次氯酸钠溶液作用于各时期粪肠球菌生物膜后,用Real-time PCR对gelE的基因表达相对量进行检测。结果:gelE基因表达相对量,饥饿期高于稳定期及对数期(P<0.05);用药后,3个期gelE基因表达相对量,5.25%次氯酸钠溶液组低于2.5%次氯酸钠溶液组和1%次氯酸钠溶液组(P<0.05)。结论:饥饿期粪肠球菌生物膜形成相关毒力因子gelE较对数期及稳定期表达增强。次氯酸钠浓度依赖性可抑制粪肠球菌毒力因子gelE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肠球菌 生物膜 明胶酶e 实时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粪肠球菌ace阳性和阴性菌株体外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比较 被引量:2
2
作者 强华 刘光英 林任玺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99-603,共5页
目的比较粪肠球菌ace基因阳性、阴性菌株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探讨粪肠球菌ace基因是否有利于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方法微量滴定板法检测46株临床分离粪肠球菌的生物膜形成能力,PCR方法检测其ace基因,比较生物膜阳性组、阴性组粪肠球菌ac... 目的比较粪肠球菌ace基因阳性、阴性菌株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探讨粪肠球菌ace基因是否有利于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方法微量滴定板法检测46株临床分离粪肠球菌的生物膜形成能力,PCR方法检测其ace基因,比较生物膜阳性组、阴性组粪肠球菌ace基因检出率;将粪肠球菌ATCC29212(ace^+)、野生株U8-ace^-、空质粒对照株EU8-ace^-、转化株ZU8-ace^+接种到96孔板,培养3h、6h、12h、24h、36h、48h,结晶紫染色,测定OD570,微量滴定板法比较ATCC29212(ace^+)、U8-ace^-、EU8-ace^-以及ZU8-ace^+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将ATCC29212(ace^+)、U8-ace^-、EU8-ace^-、ZU8-ace^+在含盖玻片的细胞培养皿内培养6h^72h,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CLSM)观察比较ace^+、ace^-粪肠球菌形成的生物膜平均厚度和密度。结果生物膜阳性组粪肠球菌ace基因检出率为76.67%,高于生物膜阴性组31.25%的检出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9.04,P>0.05);微量滴定板法显示不同时间点ATCC29212(ace^+)以及转化株ZU8-ace^+的OD570值都大于U8-ace^-的OD570值,P<0.01,而EU8-ace^-与U8-ace^-比较,OD570值无统计学差别,P>0.05;CLSM观测的ace^+粪肠球菌在不同阶段所形成的生物膜的平均厚度、密度均高于ace^-粪肠球菌,P<0.01,空质粒对照株与野生株比较,生物膜的厚度、密度无统计学差别,P>0.05。结论粪肠球菌胶原黏附素ace基因或有利于肠球菌生物被膜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肠球菌 粪肠球菌胶原结合蛋白基因ace 生物被膜 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CLS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ctenisept溶液对根管内粪肠球菌抗菌效果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娄亭亭 李慧 +2 位作者 刘漪 张旭阳 黄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68-571,共4页
目的:评价不同浓度Octenisept 溶液对根管内粪肠球菌的清除效果。方法:在70 颗单根管离体牙上建立体外粪肠球菌感染根管模型,随机分为7 组( n = 10),其中A、B、C 组分别用5. 25%、2. 5%及1%次氯酸钠冲洗根管,D、E、F 组分别用100%、50%... 目的:评价不同浓度Octenisept 溶液对根管内粪肠球菌的清除效果。方法:在70 颗单根管离体牙上建立体外粪肠球菌感染根管模型,随机分为7 组( n = 10),其中A、B、C 组分别用5. 25%、2. 5%及1%次氯酸钠冲洗根管,D、E、F 组分别用100%、50%及25% Octenisept 溶液冲洗,G 组用0. 9% NaCl 冲洗。冲洗前、后根管内取样进行细菌计数。结果:各组冲洗液冲洗后细菌数量均明显下降( P < 0. 01),7组细菌数量减少的顺序从大到小依次为A 组、B 组、D 组、C 组、E 组、F 组、G 组。其中A 组与其余各组间差异显著( P < 0. 05 );B 组、D 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 0. 05),与其余各组间有显著差异( P < 0. 05);C 组与E 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 0. 05),与其余各组间有显著差异( P < 0. 05)。结论: 100% Octenisept 溶液对粪肠球菌的抗菌性能与2. 5%次氯酸钠溶液相近,优于1%次氯酸钠,可有效清除根管内粪肠球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冲洗 粪肠球菌( e. faecalis) Octenisept 次氯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根管充填后治疗失败感染根管中粪肠球菌的活菌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张富华 张建凤 +1 位作者 何爱民 韦智君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65-368,共4页
目的:将叠氮溴化丙锭(PMA)与定量PCR(q PCR)技术结合,用于计算根管治疗失败感染根管中粪肠球菌活菌数量。方法:选取34名根管治疗失败患者,提取感染根管内细菌DNA,每个样本分成2份,一份经PMA处理(实验组),一份未用PMA处理(对照组),然后通... 目的:将叠氮溴化丙锭(PMA)与定量PCR(q PCR)技术结合,用于计算根管治疗失败感染根管中粪肠球菌活菌数量。方法:选取34名根管治疗失败患者,提取感染根管内细菌DNA,每个样本分成2份,一份经PMA处理(实验组),一份未用PMA处理(对照组),然后通过q PCR方法检测样本中粪肠球菌的活菌数量和细菌总量。结果:20例患者(58.8%)细菌样本中检测出粪肠球菌。实验组和对照组Ct值分别为25.12±2.04和24.62±2.02(P=0.001)。结论:对于根管治疗失败感染根管内活菌的研究使用PMA结合定量PCR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氮溴化丙锭(PMA) 根管感染 粪肠球菌(e.faecal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球菌毒力岛基因的检测 被引量:3
5
作者 吴敏 陈义忠 +2 位作者 胡簇琼 江凌晓 陈清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61-1063,共3页
目的探索肠球菌中毒力岛基因的存在情况。方法使用PCR和杂交方法对155株肠球菌进行毒力岛相关基因检测。结果155株肠球菌中,88.39%携带至少一个毒力岛基因,各基因阳性率由高至低依次为hyd(81.94%),psaA(78.06%)、nuc(57.42%)、esp(53.5... 目的探索肠球菌中毒力岛基因的存在情况。方法使用PCR和杂交方法对155株肠球菌进行毒力岛相关基因检测。结果155株肠球菌中,88.39%携带至少一个毒力岛基因,各基因阳性率由高至低依次为hyd(81.94%),psaA(78.06%)、nuc(57.42%)、esp(53.55%)、cylB(52.90%)和gls24-like(38.06%);除esp基因,其他5个基因的阳性率均是粪肠球菌高于屎肠球菌,其中nuc、cylB、gls24-like三个基因的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粪肠球菌中临床分离株各基因的阳性率和所携带的基因数均高于健康人分离株。结论肠球菌普遍携带毒力岛相关基因,粪肠球菌各基因阳性率高于屎肠球菌,粪肠球菌中临床分离株所携带的毒力基因、毒力岛基因数目均明显高于健康人分离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肠球菌 屎肠球菌 毒力岛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银对多菌种生物膜中粪肠球菌的杀菌作用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富华 李矛 +1 位作者 韦智君 张建凤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97-400,共4页
目的:研究纳米银对多菌种生物膜中粪肠球菌的杀菌作用。方法:用粪肠球菌、产黑色素普雷沃菌以及具核梭杆菌构建多菌种生物膜85个。分别用0.1%(12~15 nm、100 nm)纳米银悬浊液以及2%的次氯酸钠溶液处理,然后通过qPCR方法检测样本中粪肠... 目的:研究纳米银对多菌种生物膜中粪肠球菌的杀菌作用。方法:用粪肠球菌、产黑色素普雷沃菌以及具核梭杆菌构建多菌种生物膜85个。分别用0.1%(12~15 nm、100 nm)纳米银悬浊液以及2%的次氯酸钠溶液处理,然后通过qPCR方法检测样本中粪肠球菌的活菌量和粪肠球菌的细菌总量。配对t检验比较各组细菌样本临界循环数(Ct)。结果:各个实验组使用和不使用PMA之间粪肠球菌的细菌计数有着差别(P=0.000);将3个实验组使用和不使用PMA q PCR检测到的Ct值的差值进行比较:纳米银(12~15 nm)实验组最大,纳米银(100 nm)实验组次之,次氯酸钠实验组最小(P<0.05)。结论:纳米银对于多菌种生物膜中的粪肠球菌有着较强的杀菌作用,直径较小的纳米银杀菌作用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银 叠氮溴化丙锭 实时PCR 多菌种生物膜 粪肠球菌(e.faecal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道外科粪肠球菌耐药率与抗菌药物DDDs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陈安妮 战旗 +3 位作者 郑凯 李悦悦 王慧 张国庆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41-445,共5页
目的通过对本院2011—2015年胆道外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DDDs与粪肠球菌对各类抗菌药物耐药率进行相关性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分析,对本院2011—2015年胆道外科住院患者分离出的粪肠球菌对各类细菌的耐药情况... 目的通过对本院2011—2015年胆道外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DDDs与粪肠球菌对各类抗菌药物耐药率进行相关性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分析,对本院2011—2015年胆道外科住院患者分离出的粪肠球菌对各类细菌的耐药情况与抗菌药物DDDs进行统计,应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用Spearman相关法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粪肠球菌对利奈唑胺的耐药率与利奈唑胺、头孢美唑的DDDs呈正相关(P<0.05);粪肠球菌对链霉素的耐药率与头孢他啶的DDDs呈正相关(P<0.05);粪肠球菌对庆大霉素的耐药率与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的DDDs呈负相关(P<0.05);粪肠球菌对红霉素、青霉素、万古霉素等的耐药率与抗菌药物的使用未见显著相关性。结论粪肠球菌耐药率与抗菌药物的使用存在一定相关性,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肠球菌 耐药率 抗菌药物 DDDS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