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理论逻辑、实践探索与路径策略 被引量:4
1
作者 陈秧分 吕刘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52,共17页
县域富民产业是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县域”“富民”“产业”分别对应空间、社会、经济属性,涉及不同尺度、多个维度与众多主体。从发展规律来看,资源禀赋优势是县域富民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 县域富民产业是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县域”“富民”“产业”分别对应空间、社会、经济属性,涉及不同尺度、多个维度与众多主体。从发展规律来看,资源禀赋优势是县域富民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分工合作效益是县域富民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科技创新应用是县域富民产业发展的动力来源,主体关系网络是县域富民产业发展的组织保障,政府支持投入是县域富民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从发展实践来看,近年来我国县域富民产业快速发展,形成了以“传统优势+自发成长”为主要特征的内驱型发展模式等一批典型模式,同时也存在空间维度的县域发展欠平衡、经济维度的产业发展欠充分、社会维度的联农带农欠紧密等问题。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需要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作用,强化县域富民产业的政策支持、公共投入、运营管理与联农带农,因地制宜、因业施策、错位布局特色优势主导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富民产业 县域经济 产业融合 比较优势 农民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兴边富民行动”的经济绩效评估——以广西和云南为样本的双重差分模型分析 被引量:20
2
作者 胡超 张丞 孙李傲 《西部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6-64,共9页
利用"兴边富民行动"的实施仅限于边境县所提供的"自然实验",以广西和云南为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对其经济绩效进行评估,分析表明:从总体效应看,"兴边富民行动"对边境县人均GDP增长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 利用"兴边富民行动"的实施仅限于边境县所提供的"自然实验",以广西和云南为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对其经济绩效进行评估,分析表明:从总体效应看,"兴边富民行动"对边境县人均GDP增长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有利于第一产业占比的提高,但不利于第三产业占比的提高,对第二产业占比的影响不显著;从动态效应看,"兴边富民行动"对边境县经济发展的促进效应由负转正、逐渐增强,对第一产业占比的影响呈现出持续减弱的趋势,对第二产业占比的影响呈现出持续增强的趋势,对第三产业占比的影响持续为负。我国边境地区经济结构还处于较低级阶段,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兴边富民行动"的实施确实促进了边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边境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应进一步加大实施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边富民行动 边境地区 经济绩效评估 边境县 产业结构 经济发展水平 边民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江苏省农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选择
3
作者 郑砚砚 刘勤 +1 位作者 檀律科 王叶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21期247-249,共3页
分析了江苏省4次农业结构调整取得的成效,将存在的问题总结为农产品供给与消费需求不匹配、农业结构调整支撑农民增收效果不明显、农业结构调整受资源环境约束增强、农业结构调整忽略省内三大区域资源禀赋差异。明确了新一轮农业结构调... 分析了江苏省4次农业结构调整取得的成效,将存在的问题总结为农产品供给与消费需求不匹配、农业结构调整支撑农民增收效果不明显、农业结构调整受资源环境约束增强、农业结构调整忽略省内三大区域资源禀赋差异。明确了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的思路与原则,从优化品种和产业结构、优化区域布局结构两方面探讨了切实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与布局的策略,并且主张多措并举助推农业结构调整,如完善市场机制、深化农村改革、加强科技创新、加强政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焦产业 富民增收 农业 结构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教育“扶智扶志”长效机制的构建 被引量:8
4
作者 张万朋 张瑛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6-46,共11页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如何从资源型脱贫向内生性发展转化,从依附性脱贫向自主型振兴转化?其核心关键就是从表层的、局部的改革转向深度的体制机制改革,构建起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教育“扶智扶志”长效机制。本研究在充分把握梳理了学界有关...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如何从资源型脱贫向内生性发展转化,从依附性脱贫向自主型振兴转化?其核心关键就是从表层的、局部的改革转向深度的体制机制改革,构建起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教育“扶智扶志”长效机制。本研究在充分把握梳理了学界有关乡村振兴问题以及教育“扶智扶志”长效机制构建问题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了构建教育“扶智扶志”长效机制的三条基本路径以及相应的改革关键点,即建立利益兼容的新型核心育人机制、营造“绿水青山”的良好教育生态环境体系以及筑造扎实可靠的全方位支持体系,打造助力乡村振兴的教育改革的核心圈、生态圈与保障圈。研究为深入推进新发展阶段乡村振兴战略,助力人的现代化实现提供宏观层面的构建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教育扶贫 扶智扶志 长效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