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0世纪上半叶汉语古诗英译史述略——译者、译本与理论 |
刘洋
文军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
|
中国古典诗歌英译本的海外接受研究——以《诗经》英文全译本为例 |
李广伟
李宝虎
何婷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3
|
汉语古诗英译中替换法的描写研究 |
张文鹤
孙三军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18 |
13
|
|
|
4
|
汉语古诗英译注释策略研究 |
张广法
文军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18 |
12
|
|
|
5
|
翁显良先生翻译观初探 |
包家仁
梁栋华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3 |
10
|
|
|
6
|
汉语古诗英译语言易化策略探究 |
向士旭
文军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22 |
5
|
|
|
7
|
如何成为世界文学?——“椭圆折射”理论与中国古诗海外传播 |
吴永安
刘洪涛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5
|
|
|
8
|
中国古典诗歌的审美意象及英译问题探析 |
张友平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12
|
|
|
9
|
中国古典诗词英译中的显化现象 |
冯全功
|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
2021 |
12
|
|
|
10
|
关于典籍英译过程中的考辨——兼与卓振英和杨秋菊两位先生商榷 |
赵文源
|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13
|
|
|
11
|
古诗词英译中“双关”的处理 |
顾正阳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3 |
7
|
|
|
12
|
语气隐喻与古汉诗英译 |
谢辉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3
|
|
|
13
|
古诗词英译中的创造性 |
顾正阳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
14
|
英诗汉译现代化刍议 |
王改娣
|
《山东外语教学》
|
2002 |
5
|
|
|
15
|
从读者反应角度分析中诗英译翻译——以《天净沙·秋思》为例 |
王琦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9 |
5
|
|
|
16
|
翟理斯汉诗格律体英译探索 |
张保红
|
《山东外语教学》
|
2019 |
5
|
|
|
17
|
汉诗英译中的互文参照 |
包彩霞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
18
|
古诗词英译中时令节日的处理 |
顾正阳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4 |
2
|
|
|
19
|
《文心雕龙》英译中的文化翻译策略 |
胡作友
张丁慧
|
《山东外语教学》
|
2019 |
11
|
|
|
20
|
有机杂合,和谐共生——全球化背景下古诗英译的生态翻译取向 |
段丽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