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7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review on collisions between drones and aerostructures——Experimental studies,numerical simulation,and regulation
1
作者 Michael May Tim Strohbach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2025年第9期1-29,共29页
The increasing presence of drones seen on the battlefields in modern conflicts poses new threats to manned military aircraft or rotorcraft.In order to assess this potential threat,this manuscript first summarizes all ... The increasing presence of drones seen on the battlefields in modern conflicts poses new threats to manned military aircraft or rotorcraft.In order to assess this potential threat,this manuscript first summarizes all confirmed and suspected collisions between drones and aerostructures and the damage resulting from these collisions.Furthermore,this manuscript reviews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investigations on collision of drones with aerostructures.Additionally,some light is shed onto current regulation for drone operations intended to avoid collisions between drones and aircraft.Whilst these regulatory measures can prevent commercial aircraft to collide with drones,the authors believe that there is an inherent threat for civil and military rotorcraft due to their structural design and the fact that it is not possible to completely separate the airspace between drone operations and rotorcraft operations,in particular in the context of rescue missions in an urban or hostile environment.Furthermore,the stealth capability of 5th generation fighters may be compromised by damage suffered from collision with dro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ONE UAV collisION Impact Aircraft ROTORCRAF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ocalization and tracking of multiple quadrotors with collision avoidance:Theory and experiment
2
作者 Guang Yang Juntong Qi +4 位作者 Mingming Wang Yan Peng Chong Wu Yuan Ping Hailong Huang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2025年第8期338-350,共13页
Multiple quadrotors target encirclement is widely used in the intelligent field,as it can effectively monitor and control target behavior.However,it faces the danger of collision,as well as difficulties in localizatio... Multiple quadrotors target encirclement is widely used in the intelligent field,as it can effectively monitor and control target behavior.However,it faces the danger of collision,as well as difficulties in localization and tracking.Therefore,we propose a complete target encirclement method.Firstly,based on Hooke's law,a collision avoidance controller is designed to maintain a safe flying distance among quadrotors.Then,based on the consensus theory,a formation tracking controller is designed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formation transformation and encirclement tasks,and a stability proof based on Lyapunov was provided.Besides,the target detection is designed based on YOLOv5s,and the target location model is constructed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pinhole projection and triangle similarity.Finally,we conducted experiments on the built platform,with 3 reconnaissance quadrotors detecting and localization 3 target vehicles and 7 hunter quadrotors tracking them.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inimum average error for localization targets with reconnaissance quadrotors can reach 0.1354 m,while the minimum average error for tracking with hunter quadrotors is only 0.2960 m.No quadrotors collision occurred in the whole formation transformation and tracking experiment.In addition,compared with the advanced methods,the proposed method has better perform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ple quadrotors collision avoidance Target localization TRACKING Outdoor experimen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mulation of Head-Disk Collisions in Magnetic Disk Drives
3
作者 Zhu Yaolong, Zhou Xueren, and Yang YinpuBeijing Institute of Data Processing Technology P.O.Box: 3927, Beijing 100854, P.R.China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1994年第4期26-32,共7页
Head disk collision models of 'coefficient-of-restitution' are widely used in the head disk interface simulation. A new head disk collision model called 'critical velocity model' has been developed. Nu... Head disk collision models of 'coefficient-of-restitution' are widely used in the head disk interface simulation. A new head disk collision model called 'critical velocity model' has been developed.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dynamics of a typical Winchester-type slider is presente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head disk collisions due to disk surface defects such as localize asperities. Two kinds of head disk collision models have been compared and analy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ritical velocity is a very important parameter which affects the dynamics of the slid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netic disks TRIBOLOGY collisION Hydrodynam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atinum Nanoparticle-based Collision Electrochemistry for Rapid Detection of Breast Cancer MCF-7 Cells
4
作者 Fu-Xing Qin Ming-Ke Li +4 位作者 Hui-Long Zhou Wei Wen Xiu-Hua Zhang Sheng-Fu Wang Zhen Wu 《电化学(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27,共9页
Cancer metastasis is the leading cause of death in cancer patients worldwide and one of the major challenges in treating cancer.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play a pivotal role in cancer metastasis.However,the content... Cancer metastasis is the leading cause of death in cancer patients worldwide and one of the major challenges in treating cancer.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play a pivotal role in cancer metastasis.However,the content of CTCs in peripheral blood is minimal,so the detection of CTCs in real samples is extremely challenging.Therefore,efficient enrichment and early detection of CTCs are essential to achieve timely diagnosis of diseases.In this work,we constructed an innovative and sensitive single-nanoparticle collision electrochemistry(SNCE)biosensor for the detection of MCF-7 cells(human breast cancer cells)by immunomagnetic separation technique and liposome signal amplification strategy.Liposomes embedded with platinum nanoparticles(Pt NPs)were used as signal probes,and homemade gold ultramicroelectrodes(Au UME)were used as the working electrodes.The effective collision between Pt NPs and UME would produce distinguishable step-type current.MCF-7 cells were accurately quantified according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ell concentration and collision frequency(the number of step-type currents generated per unit time),realizing highly sensitive and specific detection of MCF-7 cells.The SNCE biosensor has a linear range of 10 cells·mL^(-1)to 10^(5) cells·mL^(-1)with a detection limit as low as 5 cells·mL^(-1).In addition,the successful detection of MCF-7 cells in complex samples showed that the SNCE biosensors have great potential for patient sample det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rculating tumor cells Single-nanoparticle collision electrochemistry Immunomagnetic separation LIPOSOME Platinum nanoparticl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self-organization formation configuration based assignment probability and collision detection
5
作者 SONG Wei WANG Tong +1 位作者 YANG Guangxin ZHANG Pe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4年第1期222-232,共11页
The formation control of multiple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multi-UAVs)has always been a research hotspot.Based on the straight line trajectory,a multi-UAVs target point assignment algorithm based on the assignment pro... The formation control of multiple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multi-UAVs)has always been a research hotspot.Based on the straight line trajectory,a multi-UAVs target point assignment algorithm based on the assignment probability is proposed to achieve the shortest overall formation path of multi-UAVs with low complexity and reduce the energy consumption.In order to avoid the collision between UAVs in the formation process,the concept of safety ball is introduced,and the collision detection based on continuous motion of two time slots and the lane occupation detection after motion is proposed to avoid collision between UAVs.Based on the idea of game theory,a method of UAV motion form setting based on the maximization of interests is proposed,including the maximization of self-interest and the maximization of formation interest is proposed,so that multi-UAVs can complete the formation task quickly and reasonably with the linear trajectory assigned in advance.Finally,through simulation verification,the multi-UAVs target assignment algorithm based on the assignment probability proposed in this paper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total path length,and the UAV motion selection method based on the maximization interests can effectively complete the task form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aight line trajectory assignment probability collision detection lane occupation detection maximization of interes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正交面齿轮传动系统的擦边碰撞特性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高建设 吴家宝 +2 位作者 吴鲁纪 杨林杰 饶晓波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1,17,共12页
为深入研究非正交面齿轮传动系统中的擦边碰撞现象,以齿面碰撞面和齿背碰撞面为分界面,将相空间划分为三个部分,构建了考虑多种强非线性因素的非正交面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模型。在两分界面建立位置Poincaré映射,并对擦边分岔条件... 为深入研究非正交面齿轮传动系统中的擦边碰撞现象,以齿面碰撞面和齿背碰撞面为分界面,将相空间划分为三个部分,构建了考虑多种强非线性因素的非正交面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模型。在两分界面建立位置Poincaré映射,并对擦边分岔条件进行计算,随后结合啮合力周期变化图和相图找到擦边分岔点,并对分岔点附近的Floquet乘子进行求解,通过分析擦边分岔对系统动力学的影响来揭示擦边碰撞特性,最后利用Adams软件进行仿真验证。研究表明:擦边碰撞会导致面齿轮传动系统冲击状态发生改变,通常不会对面齿轮传动系统的运动状态造成影响;当擦边分岔与倍周期分岔同时发生时,面齿轮传动系统会出现余维二擦边分岔,此时,擦边碰撞会导致系统运动状态与冲击状态均发生改变。此研究结果为工程中提高面齿轮传动系统的可靠性和寿命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擦边碰撞 擦边分岔 非光滑系统 面齿轮 冲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冰多次碰撞下极地航行船舶舷侧结构动态响应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姜河蓉 姜金辉 +1 位作者 杨泽文 袁昱超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3,共6页
近年来全球变暖的加剧使得北极航道的开放更具可行性,为分析极地船舶航行过程中的冰载荷及船体结构响应特性,本文针对船体舷侧结构与浮冰场多次碰撞的场景开展数值仿真研究。参考现阶段浮冰观测统计经验,建立船体舷侧结构-浮冰场相互作... 近年来全球变暖的加剧使得北极航道的开放更具可行性,为分析极地船舶航行过程中的冰载荷及船体结构响应特性,本文针对船体舷侧结构与浮冰场多次碰撞的场景开展数值仿真研究。参考现阶段浮冰观测统计经验,建立船体舷侧结构-浮冰场相互作用有限元数值模型,在不同碰撞角度与不同浮冰密集度下开展仿真计算,分析船冰连续多次碰撞过程中碰撞力、能量及响应数据,研究碰撞角度和浮冰场密集度对浮冰载荷及船体舷侧结构响应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船冰多次相互作用下的结构响应规律与船冰单次作用存在一定差异,碰撞角度与浮冰场密集度参数对船冰碰撞力与船体舷侧结构响应特征影响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本文研究内容对极地航行船舶舷侧结构的安全性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冰多次碰撞 舷侧结构 结构响应 非线性有限元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冗余距离的融合空域下无人机防撞研究
8
作者 王莉莉 闵幸兴 +1 位作者 孟令航 许皓星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78-987,共10页
针对融合空域内,无人机需对存在潜在冲突风险的有人机进行探测和解脱的问题,提出在无人机上安装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接收端(Automatic Dependent Surveillance-Broadcast IN,ADS-B IN)系统来接收有人机机载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发射端(Auto... 针对融合空域内,无人机需对存在潜在冲突风险的有人机进行探测和解脱的问题,提出在无人机上安装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接收端(Automatic Dependent Surveillance-Broadcast IN,ADS-B IN)系统来接收有人机机载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发射端(Automatic Dependent Surveillance-Broadcast OUT,ADS-B OUT)系统发出的位置、航向等信息。从实际运行的安全角度出发,在以两架航空器半径之和构成的有人机球体保护区范围的基础上,引入ADS-B系统内数据接收处理及传输所产生的延迟距离。此外,考虑到当无人机位于有人机的尾流影响范围内时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计算出前机诱导速度对后机产生的诱导滚转力矩,从而得到尾流影响下的安全距离,进一步调整有人机保护区的边界范围,建立两机之间的防撞模型。针对无人机在遇到潜在碰撞风险时的响应机制,根据最快解脱和最小机动原则,设置了二维平面下调整速度和航向的解脱方案,并在三维场景中,优化了传统的速度障碍法模型,进一步通过改变无人机的俯仰角来调整高度实现有效避让。为验证上述策略的有效性,最后设置仿真试验场景进行模拟试验,仿真结果满足最低间隔标准的要求,无人机防撞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融合空域 无人机防撞 冲突解脱 冗余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塔斜拉桥在船舶撞击下动力响应及防撞设计
9
作者 田力 张晗奇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43-356,共14页
首先,利用ANSYS/LS-DYNA有限元软件建立船-桥碰撞有限元模型,以附加质量模型考虑流体效应,利用落锤冲击试验验证了撞击作用下混凝土本构模型的有效性.其次,开展了不同撞击角度、不同船舶航速下船舶高速撞击斜拉桥桥塔数值模拟,分析了桥... 首先,利用ANSYS/LS-DYNA有限元软件建立船-桥碰撞有限元模型,以附加质量模型考虑流体效应,利用落锤冲击试验验证了撞击作用下混凝土本构模型的有效性.其次,开展了不同撞击角度、不同船舶航速下船舶高速撞击斜拉桥桥塔数值模拟,分析了桥塔损伤、碰撞力、桥塔位移、桥面位移、索力变化等方面的差异,并将碰撞力与国内外规范公式进行对比分析.再次,研究了30.0节(1节=0.5144 m/s)船速下桥塔瞬时倒塌过程及桥塔受损后持续荷载作用下倒塌机理.最后,为桥塔设计一种以FRP和橡胶为主要材料的防撞装置,模拟分析其在降低桥塔动力响应方面的防撞效果.结果表明:当船舶以高速撞击斜拉桥桥塔时,船桥碰撞整体动力响应随撞击角度和船舶航速增大而增大;采用一些国内外规范中的碰撞力公式偏于不安全;船桥碰撞后斜拉索索力迅速增大,靠近桥塔处索力变化率最大;船速为30.0节时,桥塔在碰撞后发生桥塔肢腿错位断裂的倒塌;船速为25.0节时,塔柱已有较大损伤破口,桥塔在遭受船舶碰撞后向碰撞侧倾斜,在重力及桥面荷载的持续作用下桥塔侧向位移逐渐增大而发生桥塔倒塌;设计的防撞装置能有效避免桥塔损伤,能削减碰撞力峰值、塔顶侧向位移、桥面位移及桥塔能量,同时保护斜拉桥与船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桥碰撞 数值模拟 附加质量 动力响应 防撞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张力立管流致振动及碰撞实验研究
10
作者 李效民 赵承杰 +3 位作者 顾洪禄 李福恒 郭海燕 初壮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0-151,共12页
针对顶张力立管在不同布置形式下的流致振动以及立管碰撞响应问题,本文对不同间距S下串联和并联布置顶张力立管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基于光纤布拉格光栅(Fiber Bragg grating,FBG)应变传感器采集的立管弯曲应变数据,采用模态叠加法重构... 针对顶张力立管在不同布置形式下的流致振动以及立管碰撞响应问题,本文对不同间距S下串联和并联布置顶张力立管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基于光纤布拉格光栅(Fiber Bragg grating,FBG)应变传感器采集的立管弯曲应变数据,采用模态叠加法重构立管位移响应,并对立管未碰撞和碰撞时的位移响应和频率响应特性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并联布置的立管流致振动轨迹不对称,且紧密排列时立管横流向位移增大,同时碰撞概率增加,而串联布置的上游立管在横流向上的最大位移小于下游立管;立管碰撞时,碰撞力及频率振幅变化规律受到立管间距和流速的双重影响;在S=3D(D为立管外径)时,碰撞力随着流速的增大而减小,而在S=2D时,碰撞力的大小随着流速的增大而增大;横流向频率振幅在碰撞前后的变化同管距S和流速均相关,而顺流向频率振幅则与流速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张力立管 涡激振动 流致振动 碰撞响应 碰撞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高烈度地震区跨近断层无砟轨道多跨简支梁桥空间响应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尊稳 邓永杰 +3 位作者 虞庐松 韩峰 韩国庆 杨钢 《中国铁道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9-102,共14页
以兰新高速铁路常见的双块式无砟轨道多跨简支梁桥为背景,选取典型跨越山谷与河流等复杂地形不规则11×32 m简支梁桥为研究对象,建立三维线桥一体化计算模型,以三维近断层地震波为激励,基于等效应力理论,采用非线性时程法,研究我国... 以兰新高速铁路常见的双块式无砟轨道多跨简支梁桥为背景,选取典型跨越山谷与河流等复杂地形不规则11×32 m简支梁桥为研究对象,建立三维线桥一体化计算模型,以三维近断层地震波为激励,基于等效应力理论,采用非线性时程法,研究我国西部高烈度地震区跨越近断层地震带无砟轨道桥梁的空间响应规律。结果表明:脉冲型地震对轨道不平顺的影响最大,滑动脉冲型地震次之,非脉冲型地震则相对较小;脉冲型地震下钢轨存在拉断风险,伸缩缝两端道床板应力高于跨中,而底座板和道床板的应力呈现相反的分布规律;脉冲效应使得中间墩墩顶支座的纵向最大变形大于边墩,而非脉冲型地震下则相反,但整体上其变形均超过了安全限值,存在落梁风险;相较于无脉冲型和滑动脉冲型地震,脉冲型地震作用下中间墩墩顶横向位移分别增大了115.64%和59.56%,边界碰撞效应分别增大了150.64%和247.11%;在地震作用下大部分支撑垫石的最大应力均超过了材料的极限强度;联梁间的碰撞仅在脉冲型地震中出现,故在进行抗震设计时可通过提高配筋率防止裂缝的扩展,设置防碰撞装置以减轻碰撞对桥台和梁体造成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块式无砟轨道 简支梁桥 近断层 地震 等效应力理论 空间响应规律 碰撞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全高效的多四向穿梭车路径规划及实时避碰
12
作者 项前 梁光煜 +1 位作者 鲍劲松 周亚勤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755-2771,共17页
为了进一步提升四向穿梭车仓储系统的安全性和效率,合理规划多车路径以及实时避碰问题亟待解决。为了降低车辆碰撞风险,提出了基于改进A*的四向穿梭车避碰路径规划算法,通过对路径搜索节点的碰撞风险表征与预判,使得路径规划算法获得避... 为了进一步提升四向穿梭车仓储系统的安全性和效率,合理规划多车路径以及实时避碰问题亟待解决。为了降低车辆碰撞风险,提出了基于改进A*的四向穿梭车避碰路径规划算法,通过对路径搜索节点的碰撞风险表征与预判,使得路径规划算法获得避碰能力。为了解决多车路径规划问题,基于改进A*避碰算法评价路径成本,以及交通冲突图表示多车路径碰撞风险结构,建立路径质量量化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以降低碰撞风险与最短路径为目标,提出了基于多目标差分进化的多车路径优化算法,求解均衡双目标的多车最优路径。为了实现多车作业实时避碰,提出基于交通冲突图分析与避碰路径调整的实时避碰方法。通过随机仓储任务试验,与不考虑避碰的A*算法相比,随着车辆数2~10逐渐递增,所提方法能降低碰撞风险91.6%~77.3%,提高作业效率2.9%~26.2%,实现快速响应动态环境变化的多车作业避碰,试验及应用表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向穿梭车 路径规划 实时避碰 碰撞风险 路径质量评价 交通冲突图 A^(*)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团雾区驾驶特性分析与碰撞风险评价
13
作者 吴付威 李育隆 +2 位作者 马勇 王畅 张智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4-134,共11页
为降低高速公路团雾环境下的交通事故风险,将高速公路团雾区划分为过渡区和冲突区,设计并开展驾驶模拟试验。首先,采用方差分析(ANOVA)、非参数检验等方法分析驾驶人在2个区域中的驾驶行为;然后,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索过渡区与冲突... 为降低高速公路团雾环境下的交通事故风险,将高速公路团雾区划分为过渡区和冲突区,设计并开展驾驶模拟试验。首先,采用方差分析(ANOVA)、非参数检验等方法分析驾驶人在2个区域中的驾驶行为;然后,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索过渡区与冲突区之间的驾驶行为指标关联特性;最后,通过二元Logistics回归模型挖掘驾驶行为对碰撞风险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在过渡区,驾驶经验与能见度变化率对速度标准差和内边界速度有显著影响;相比于新手驾驶人,熟练驾驶人速度标准差降低36.8%,内边界速度高13.5%;能见度变化率对速度标准差和内边界速度有统计学差异,不同能见度变化率对应的内边界速度和速度标准差不同。在冲突区,碰撞时间(TTC)与能见度呈显著正相关,避险反应时间与能见度呈显著负相关;TTC、避险反应时间及碰撞率均与冲突距离呈显著负相关;过渡区速度调整行为会显著影响冲突区的碰撞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团雾 驾驶模拟 驾驶行为 碰撞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能算法的舰船避碰行动策略技术研究
14
作者 苏娜 周雪芳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9-153,共5页
快速且准确地制定舰船避碰行动方案对保证舰船安全及作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智能算法应用到舰船避碰行动策略制定中,从环境适应性、复杂场景处理能力以及实时性等3个方面对遗传算法、粒子群优化算法以及神经网络算法进行比较,以... 快速且准确地制定舰船避碰行动方案对保证舰船安全及作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智能算法应用到舰船避碰行动策略制定中,从环境适应性、复杂场景处理能力以及实时性等3个方面对遗传算法、粒子群优化算法以及神经网络算法进行比较,以避碰成功率、避碰时间、收敛速度为指标,对多种智能算法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GA-PSO算法优于其他算法,提出了基于GA-PSO的舰船避碰行动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PSO 避碰 舰船 行动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溶液中同轴上升双气泡的碰撞行为
15
作者 郭凯 刘鲲 +3 位作者 郑龙云 魏宏旭 苏文龙 刘春江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045-1056,共12页
气泡碰撞是气泡流领域的重要科学问题之一.微量的表面活性剂会引起气泡运动行为的显著变化,然而其对气泡-气泡碰撞行为的影响规律却鲜见报道.本研究使用高速摄像观测同轴上升双气泡(N2气泡,直径均为4.2 mm)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 气泡碰撞是气泡流领域的重要科学问题之一.微量的表面活性剂会引起气泡运动行为的显著变化,然而其对气泡-气泡碰撞行为的影响规律却鲜见报道.本研究使用高速摄像观测同轴上升双气泡(N2气泡,直径均为4.2 mm)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溶液中的自由上升过程,利用虚拟双目立体视觉系统和气泡三维重构代码精确获取气泡上升过程中的特征参数.实验结果表明,CTAB溶液中气泡的碰撞频率显著高于超纯水,且随CTAB溶液浓度升高而升高.根据实验结果,对气泡碰撞频率与CTAB浓度的关系进行了拟合,得到了关于碰撞频率的经验关联式.实验还观察到两变形气泡碰撞后出现聚并、推动、并排和超越4种现象.统计了上述4种现象在CTAB溶液中出现的频率.进一步对运动行为进行相关性分析,根据滞帽模型的描述,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气泡表面的积累抑制了气泡运动在水平方向上的振荡,导致水平方向气泡运动距离大幅变小,从而使得气泡碰撞频率提高,碰撞频率最高可达0.83,远高于超纯水中的0.13.本研究揭示了表面活性剂溶液中两气泡碰撞的新现象,并探讨了碰撞机理,得到了影响气泡碰撞频率的主要因素之一——气泡之间的水平距离,并从单气泡流场分布的角度进行了初步的理论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泡 气液两相流 气泡碰撞 表面活性剂 气泡聚并 表面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仓库多AGV路径冲突问题研究综述
16
作者 颜伟 黄冠鹏 +1 位作者 高玉萍 刘阳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7465-7474,共10页
近年来,中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无人搬运车(automated guided vehicle, AGV)作为智能物流系统的核心设备。为保证仓储运行效率,解决AGV间运输路径冲突的问题越发得到学者们的关注。从两个角度对仓库多AGV路径冲突问... 近年来,中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无人搬运车(automated guided vehicle, AGV)作为智能物流系统的核心设备。为保证仓储运行效率,解决AGV间运输路径冲突的问题越发得到学者们的关注。从两个角度对仓库多AGV路径冲突问题进行文献综述。首先,从冲突类型的角度,将研究问题分为碰撞问题和死锁问题,分析不同冲突类型下多AGV防碰撞策略的研究现状。其次,从模型求解算法的角度,将其分为启发式算法和强化学习算法,分析近年来两者在仓库多AGV路径冲突问题中的应用;最后,对现有文献进行总结,并提出未来仓库多AGV路径冲突问题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碰撞 死锁 多AGV 启发式算法 强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圆柱壳体碰撞动力学响应及预测
17
作者 郭冠伦 闵历 邹震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8-184,共17页
针对无人潜航器(UUV)在航行过程中存在水下碰撞的问题,建立了有水场景下UUV圆柱壳体撞击靶体的有限元模型。通过增量数值解法分析了轴向冲击载荷下弹塑性圆柱壳体的动力响应问题,将理论与仿真计算结果对比分析并验证了理论模型的准确性... 针对无人潜航器(UUV)在航行过程中存在水下碰撞的问题,建立了有水场景下UUV圆柱壳体撞击靶体的有限元模型。通过增量数值解法分析了轴向冲击载荷下弹塑性圆柱壳体的动力响应问题,将理论与仿真计算结果对比分析并验证了理论模型的准确性。再基于流固耦合法进行数值仿真计算,探究了水下不同初始速度、碰撞质量、碰撞角度以及水深对碰撞力与加速度的影响,并与空气中的结果进行比较,表明在相同工况下水中圆柱壳体的碰撞载荷均大于空气中圆柱壳体的碰撞载荷。根据水下碰撞载荷计算结果,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中心组合方法,在固定水深下选取初始速度、碰撞质量和碰撞角度为影响UUV最终碰撞载荷的关键因素,获得碰撞载荷随3因素变化的近似预测模型,发现碰撞载荷是各个因素共同影响造成的且存在复杂的非线性关系。最后对模型进行了仿真验证,误差在0.80%~4.11%范围内,模型预测精度较为准确,可以有效预测碰撞时的载荷,在UUV系统的可靠性设计方面具有广阔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柱壳体碰撞 流固耦合 碰撞载荷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驾驶车辆轨迹跟踪避撞的扩散强化学习方法研究
18
作者 赵俊杰 王以诺 +6 位作者 吴江 吴思潮 邹昌迪 王洪达 李升波 马飞 段京良 《汽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90-1500,共11页
自动驾驶汽车的智能化是推进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其中轨迹跟踪避撞技术对确保自动驾驶汽车行驶安全至关重要。本研究针对现有强化学习型控制方法探索不充分问题,提出了一种扩散型强化学习算法。通过将扩散模型与强化学习框架相结合... 自动驾驶汽车的智能化是推进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其中轨迹跟踪避撞技术对确保自动驾驶汽车行驶安全至关重要。本研究针对现有强化学习型控制方法探索不充分问题,提出了一种扩散型强化学习算法。通过将扩散模型与强化学习框架相结合,把传统策略网络替换为扩散式生成策略网络,将扩散模型的多模态分布匹配能力引入强化学习中,并与值分布柔性执行-评价算法结合,提出了扩散型值分布执行-评价算法。仿真与实车试验表明,所提算法展现出较高的探索效率,实车横向平均跟踪误差小于0.03 m,速度平均跟踪误差小于0.05 m/s,验证了算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迹跟踪 主动避撞 值分布强化学习 扩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夜间养护作业区事故风险辨识及影响机理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河山 曾长坤 +3 位作者 王海洋 田丰铭 郑展骥 张羽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7-168,226,共13页
复杂多变的夜间环境和压缩的行驶空间显著增加养护作业区的交通事故风险。为辨析风险特征以及捕捉影响因素与事故风险的内在联系,本文通过无人机航拍重庆市某段高速公路夜间养护作业区的交通流视频,利用Tracker软件提取车辆微观轨迹数据... 复杂多变的夜间环境和压缩的行驶空间显著增加养护作业区的交通事故风险。为辨析风险特征以及捕捉影响因素与事故风险的内在联系,本文通过无人机航拍重庆市某段高速公路夜间养护作业区的交通流视频,利用Tracker软件提取车辆微观轨迹数据,揭示夜间养护作业区时空轨迹、车速和车头时距分布等交通流特征;基于时间和能量的安全替代指标分别研判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潜在事故后果的严重性;最后,通过极限梯度提升算法(XGBoost)构建车辆碰撞损失能量指数(Z_(LEI))预测模型,并结合SHAP(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算法量化解释速度、车头时距、交通冲突和避免碰撞减速度等特征因素对潜在碰撞损失能量指数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从警告区到过渡区的车头时距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车头间距在2.5~3.0 m易发生严重追尾事故,大货车换道风险比小型车更大;避免碰撞减速度、换道冲突(t~c_(TTC))、车头时距、速度和行程时间等是影响车辆Z_(LEI)的重要特征因素;当车流量大于1000 pcu·h~(-1),且车辆速度在(1.25,2.50)m·s~(-1)范围时,Z_(LEI)随相邻车距离的减小而增大,随避免碰撞减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当车流量小于等于1000 pcu·h~(-1),且车头时距在(3.0,8.0)s范围时,Z_(LEI)随1 t~c_(TTC)的增大而增大,车辆速度在(12.5,20.0)m·s~(-1)时,Z_(LEI)随避免碰撞减速度(A_(DRAC))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潜在事故严重程度 碰撞损失能量指数 高速公路夜间养护作业区 车辆轨迹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S数据中船舶避碰行为提取方法
20
作者 冮龙晖 刘通 +1 位作者 王旭升 谢伟东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1-147,共7页
船舶避碰行为分析对于船舶碰撞风险评估、智能避碰决策、导助航设备研发和船舶交通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海量AIS时空数据的船舶避碰行为提取方法。该方法包括会遇态势判别、避碰样本提取和避碰行为提取3个模... 船舶避碰行为分析对于船舶碰撞风险评估、智能避碰决策、导助航设备研发和船舶交通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海量AIS时空数据的船舶避碰行为提取方法。该方法包括会遇态势判别、避碰样本提取和避碰行为提取3个模块,依据避碰规则和航海实践对会遇态势判别和避碰样本提取中的关键参数及判别条件进行确定,通过船舶航行轨迹还原和避碰行为特征参数迭代,识别出表征避碰时机和避碰行为的具体参数。应用实际AIS数据对算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进行验证,并将算法提取结果与实际船舶航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从AIS数据中提取出船舶会遇和避碰行为数据,可以为后续船舶避碰相关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避碰行为分析 会遇态势 AIS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