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动拖拉机复合式振动馈能系统设计及试验
1
作者 王旭东 王琪 +2 位作者 王威 陈雨 崔永杰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30-235,共6页
为了回收和利用电动拖拉机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振动能量,基于浮动电池组提出了一种压电-机械电磁复合式振动馈能装置;然后,根据装置的电压输出特性构建了包含整流滤波、LM317稳压、超级电容储能和Boost升压模块的电能提取电路,以满足蓄电... 为了回收和利用电动拖拉机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振动能量,基于浮动电池组提出了一种压电-机械电磁复合式振动馈能装置;然后,根据装置的电压输出特性构建了包含整流滤波、LM317稳压、超级电容储能和Boost升压模块的电能提取电路,以满足蓄电池充电需求;最后,进行了复合式振动馈能系统的实车试验。结果表明:电动拖拉机车速为4 km/h时,馈能装置的最大输出电压为34.80 V,平均输出功率为0.57 W;经过等效计算,由复合式馈能系统回收的电能可使电动拖拉机的续航时间延长0.784 7 h。研究结果可为我国电动拖拉机的电能补给和工作时间延长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拖拉机 振动能量回收 复合式振动馈能装置 电能提取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UCSD消能减震装置的高速铁路轨道-桥梁系统震后功能恢复函数
2
作者 江力强 刘小志 +3 位作者 蒋丽忠 庞林 卢皓 李侠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859-2871,共13页
量化评估震后功能恢复函数是实现工程结构韧性抗震的基础。高速铁路作为生命线工程,目前鲜有震后功能恢复研究的报道,影响了该系统韧性抗震技术的发展。结合既有桥梁结构震后功能恢复模型,以广泛应用的高速铁路CRTS II型轨道-桥梁系统... 量化评估震后功能恢复函数是实现工程结构韧性抗震的基础。高速铁路作为生命线工程,目前鲜有震后功能恢复研究的报道,影响了该系统韧性抗震技术的发展。结合既有桥梁结构震后功能恢复模型,以广泛应用的高速铁路CRTS II型轨道-桥梁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系统精细化抗震分析数值模型,并基于课题组开展的桥墩、消能减震装置及桥轨系统振动台试验进行系统试验验证。模型考虑了高速铁路桥梁中CA砂浆、滑动层、扣件、剪力齿槽、剪切钢筋等轨道结构部件和所提消能减震装置对震后功能恢复函数的影响,提出高速铁路轨道-桥梁系统震后功能恢复计算模型和关键变量参数指标,并以某典型4墩5跨高速铁路轨道-桥梁系统为研究对象开展计算分析。结果表明:1)轨道结构滑动层对系统震后功能恢复能力影响大,即使加装了消能减震装置。2)所提消能减震装置可降低系统震后损伤,显著减少震后决策与修复时间。3)采用消能减震装置后桥墩损伤有所放大,但显著降低支座损伤和落桥风险,从而从减少震损和可快速更换修复2个角度提升了系统的功能恢复能力。所提高速铁路轨道-桥梁系统震后功能恢复模型可考虑轨道结构和减震装置的影响,可更全面地表述高铁桥梁结构震后功能恢复情况。消能减震装置尽管会减小桥墩部分的震后功能恢复函数,但是从高速铁路轨道-桥梁系统层面总体有所提升,且与布置方式有关。模型及分析结果可为我国高速铁路轨道-桥梁系统抗震韧性评估及设计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桥梁系统 震后功能恢复模型 高速铁路 消能减震装置 抗震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液压绞车和蓄能器的液压挖掘机动臂势能回收再利用节能装置
3
作者 徐添 周连佺 +1 位作者 杨存智 赵永斌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5-97,共13页
为了降低液压挖掘机的整机能耗,提高液压系统的能量利用率,提出了一种基于液压绞车和蓄能器的挖掘机动臂势能能量回收再利用系统。该系统通过回收动臂下降的重力势能,辅助动臂上升来降低液压挖掘机的工作压力,从而减小挖掘机的燃油量。... 为了降低液压挖掘机的整机能耗,提高液压系统的能量利用率,提出了一种基于液压绞车和蓄能器的挖掘机动臂势能能量回收再利用系统。该系统通过回收动臂下降的重力势能,辅助动臂上升来降低液压挖掘机的工作压力,从而减小挖掘机的燃油量。首先,对该系统的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建立了节能装置的数学模型。其次,基于AMESim软件对节能装置进行建模与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有效回收动臂下降的重力势能、辅助动臂上升,节能效率为55.6%左右。最后,通过搭建试验台对节能装置进行试验,验证该装置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挖掘机 节能装置 液压绞车 能量回收再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液压系统能量回收技术研究
4
作者 钱隆 李世伟 夏正廷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5年第7期104-107,共4页
高压液压系统在工作过程中,尤其是在负载变化较大的情况下,常伴随高能耗和能量浪费,同时以热能或压力波动的形式存在,导致系统效率低下。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回流油压缩和蓄能装置的能量回收方案,通过回流油压缩技术将液... 高压液压系统在工作过程中,尤其是在负载变化较大的情况下,常伴随高能耗和能量浪费,同时以热能或压力波动的形式存在,导致系统效率低下。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回流油压缩和蓄能装置的能量回收方案,通过回流油压缩技术将液压系统中多余的能量回收,并利用蓄能装置进行储存,待系统需求时释放,可以有效减少系统中的能量损失,优化液压系统的工作效率,提升能源利用率,从而实现节能和减排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液压系统 能量回收 回流油压缩 蓄能装置 节能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挖掘机液能回收再利用节能装置测控系统 被引量:5
5
作者 王金凤 周连佺 +2 位作者 蒋红旗 杨成 徐添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0-107,共8页
液压挖掘机动臂下降重力势能和回转制动动能均以节流和溢流的形式转化为了油液的热能,严重影响整机能效,亟需提高液压挖掘机液压系统的效率。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三腔蓄能器的挖掘机液能回收再利用的节能装置方案,可以回收挖掘机动... 液压挖掘机动臂下降重力势能和回转制动动能均以节流和溢流的形式转化为了油液的热能,严重影响整机能效,亟需提高液压挖掘机液压系统的效率。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三腔蓄能器的挖掘机液能回收再利用的节能装置方案,可以回收挖掘机动臂势能和回转制动动能,用于驱动动臂举升。首先,介绍了节能装置的工作原理。其次,设计并开发了节能装置的测控系统,采用CoDeSys编写了下位机控制器程序,直接控制节能装置的动作实现能量回收和再利用;运用C#语言开发了上位机程序进行节能装置电控系统和液压系统的模拟调试和数据监控,并实现了节能装置的远程无线通讯功能。试验结果表明:该测控系统实现了对插装阀开闭和比例节流阀开度的快速、精准控制;达到了对节能装置远程控制和数据实时采集的目标;节能装置的动臂势能回收效率为84.9%,动臂节能效率为52.8%,回转制动工况下的动能回收效率为4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装置 测控系统 能量回收再利用 三腔蓄能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椭圆扭曲管能量回收器性能数值模拟及其节能应用
6
作者 王雨婷 朱冬生 +1 位作者 叶周 吴子龙 《新能源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8-56,共9页
为解决目前传统新风系统常用的纸芯能量回收器存在新风、回风交叉污染及能量综合回收率低的问题,将椭圆扭曲管应用于空调新风系统,基于铝合金传热元件研发了一种新型高效的能量回收器。设计椭圆扭曲管和圆管两种不同结构的能量回收器,应... 为解决目前传统新风系统常用的纸芯能量回收器存在新风、回风交叉污染及能量综合回收率低的问题,将椭圆扭曲管应用于空调新风系统,基于铝合金传热元件研发了一种新型高效的能量回收器。设计椭圆扭曲管和圆管两种不同结构的能量回收器,应用Fluent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其换热和流动性能,并对其应用于空调新风系统的节能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圆管能量回收器,空气在通过椭圆扭曲管能量回收器时壳程温度下降得更快,管程温度提升也更快,换热系数更高,换热效果更好,尤其是处于夏季工况时换热效果较为明显。增设了能量回收器的新风机可以有效提升室内环境的舒适性,在夏热冬冷和寒冷地区节能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椭圆扭曲管 数值模拟 能量回收器 强化传热 低碳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驱旋转式能量回收装置的转速特性曲线
7
作者 杨大壮 袁丹青 李辉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8-293,318,共7页
为研究自驱旋转式能量回收装置的转速特性曲线,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构建一种新的转速预测模型,并应用Fluent 6DOF模型,通过UDF文件定义固体转子的质量与转动惯量等物理参数,构建了自驱旋转式能量回收装置转子的刚体被动旋转的数值模型,... 为研究自驱旋转式能量回收装置的转速特性曲线,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构建一种新的转速预测模型,并应用Fluent 6DOF模型,通过UDF文件定义固体转子的质量与转动惯量等物理参数,构建了自驱旋转式能量回收装置转子的刚体被动旋转的数值模型,得到了转子在装置进口流量Q为70.2 m^(3)/h,装置出口压力p为6.0 MPa工况下的速度分布,以及各工况下转子所受驱动扭矩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并总结出转子启动过程中的转速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各工况下转子的启动时间均低于2 s,且转子转速与流量成正比;理论模型与数值模型吻合度较高,Q为26.3 m^(3)/h工况下相对误差最高,达14.9%,Q为61.4 m^(3)/h工况下相对误差最小,为0.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驱旋转式能量回收装置 转速特性 被动旋转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能量回收组合工艺下海水淡化系统比能耗分析
8
作者 宋结民 汪程鹏 +4 位作者 王生辉 刘军 寇佳文 杨一帆 田修贵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2-217,共6页
能量回收装置能够降低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的比能耗与运营成本,是重要的核心节能装备。预设进水流量与回收率均相同的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提出无透平单级、单透平单级、双透平双段、单透平段间增压这4种组合工艺,对反渗透系统进行工艺路... 能量回收装置能够降低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的比能耗与运营成本,是重要的核心节能装备。预设进水流量与回收率均相同的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提出无透平单级、单透平单级、双透平双段、单透平段间增压这4种组合工艺,对反渗透系统进行工艺路线设计和设备选型研究。为验证组合工艺的性能,选取两种计算方式对系统比能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能量回收技术能够降低系统比能耗,通过对透平式能量回收装置进行优化组合,特别是双透平双段式和单透平段间增压式的组合工艺能够大幅降低系统比能耗和综合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淡化 反渗透 比能耗 能量回收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控自恢复消能装置的直流送端暂态过电压抑制方法 被引量:3
9
作者 刘杉 谭开东 +4 位作者 姜喆 宋胜利 杨鹏程 申笑林 黄永瑞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2-150,共9页
常规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受端换相失败或直流闭锁时输送功率受限,将导致送端换流站的无功消纳盈余进而诱发送端系统过电压。提出基于可控自恢复消能装置的过电压抑制方法,能够防止常规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送端电压上升过大。首先,分析了... 常规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受端换相失败或直流闭锁时输送功率受限,将导致送端换流站的无功消纳盈余进而诱发送端系统过电压。提出基于可控自恢复消能装置的过电压抑制方法,能够防止常规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送端电压上升过大。首先,分析了送端过电压产生机理;其次,介绍了可控自恢复消能装置的过电压抑制原理,并给出了装置参数整定方法;最后,结合PSCAD/EMTDC和试验平台验证了可控自恢复消能装置实现常规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暂态过电压抑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自恢复消能装置 特高压直流 换相失败 过电压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融合智能化高压变量活塞电机泵马达的能量回收特性分析
10
作者 袁云朋 高殿荣 +1 位作者 庄鑫 田自杰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4-79,共6页
为研究海水淡化的能量回收效率问题,采用AMESim软件对电机泵马达的液压系统进行整体仿真,研究在输入不同转速下的电机泵马达的流量特性及能量回收率。为验证仿真结果的准确性,建立电机泵马达测试试验台,将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进行对比。... 为研究海水淡化的能量回收效率问题,采用AMESim软件对电机泵马达的液压系统进行整体仿真,研究在输入不同转速下的电机泵马达的流量特性及能量回收率。为验证仿真结果的准确性,建立电机泵马达测试试验台,将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生产等量淡水的情况下,带有马达能量回收的装置相较于不带马达功率回收的装置节能效果更明显,且适当提高转速能够增加节能效果;由于试验过程产生泄漏,使得泵与马达侧的试验流量低于仿真流量,但随着电机转速的提升,泵侧流量的差值逐渐增大,而马达侧的流量差值逐渐降低;在额定转速1 500 r/min的工况下,马达能量回收装置的能效利用率达到了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机泵马达 海水淡化 能量回收装置 AMESIM 能效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增压式能量回收装置的开发与效能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越 高建朋 +2 位作者 任亚斐 吴家能 徐世昌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97-801,共5页
针对中小型海水/苦咸水淡化系统简化工艺、降低能耗的要求,在海水淡化阀控式能量回收装置的基础上,设计开发了一种自增压式能量回收装置.该装置利用差压式水压缸替代阀控式装置中原有的等径压力交换缸,实现能量回收功能和压力提升功能... 针对中小型海水/苦咸水淡化系统简化工艺、降低能耗的要求,在海水淡化阀控式能量回收装置的基础上,设计开发了一种自增压式能量回收装置.该装置利用差压式水压缸替代阀控式装置中原有的等径压力交换缸,实现能量回收功能和压力提升功能的有机结合.将自增压式能量回收装置与纳滤脱盐系统耦合,在进水水质为苦咸水(1.06%)、操作压力为2.0 MPa条件下研究分析了自增压式能量回收装置与纳滤脱盐系统的耦合运行特性及对系统节能降耗的贡献.结果表明,自增压式能量回收装置现场运行稳定性良好,能量回收效率为95.55%,与未配备自增压式能量回收装置的系统相比,节能降耗贡献率达27.61%,与配备阀控式能量回收装置的系统相比,不仅简化了工艺,而且降低了系统投资和产水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咸水淡化 纳滤 自增压式能量回收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渗透海水淡化能量回收装置的研制 被引量:22
12
作者 张建中 杜鹏飞 +4 位作者 张希建 刘雪梅 张小平 朱娜姗 周倪民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2-46,共5页
介绍了自主研制的反渗透海水淡化水压阀控式能量回收装置(HVCPX-1000)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并对其过程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HVCPX-1000能量回收装置的盐水处理量约65m.3h-1,工作压力约6.0MPa,能量回收效率达96.27%,系统压力、流量波... 介绍了自主研制的反渗透海水淡化水压阀控式能量回收装置(HVCPX-1000)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并对其过程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HVCPX-1000能量回收装置的盐水处理量约65m.3h-1,工作压力约6.0MPa,能量回收效率达96.27%,系统压力、流量波动均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渗透 海水淡化 能量回收装置 压力交换器 过程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的储能装置与辅助电源控制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李娜 杨俭 +2 位作者 方宇 宋瑞刚 谢克飞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4-67,共4页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动能量回收系统,设计了能量储存装置与辅助电源对用电器供电的切换系统。以实验室现有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动能量回收系统为基础,提出了一种由单片机控制的供电控制系统。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详细介绍了供电控...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动能量回收系统,设计了能量储存装置与辅助电源对用电器供电的切换系统。以实验室现有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动能量回收系统为基础,提出了一种由单片机控制的供电控制系统。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详细介绍了供电控制器的设计过程,通过试验验证了其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和较好的稳定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车辆制动 能量回收 储能装置 供电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渗透海水淡化阀控能量回收装置放大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越 张燕平 +3 位作者 王照成 乞炳蔚 徐世昌 王世昌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9-82,共4页
能量回收装置是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的关键设备之一,对降低系统运行能耗和造水成本至关重要.等压正位移式能量回收装置具有工程放大性好和高效率等优点,成为国内外研究和推广的重点.针对自主开发的反渗透海水淡化阀控能量回收装置进行了... 能量回收装置是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的关键设备之一,对降低系统运行能耗和造水成本至关重要.等压正位移式能量回收装置具有工程放大性好和高效率等优点,成为国内外研究和推广的重点.针对自主开发的反渗透海水淡化阀控能量回收装置进行了中试放大研究,结合能量回收装置在反渗透海水淡化工程中的应用工艺,建立了相应的装置运行试验平台.对装置在处理量为40m3/h、工作压力为6.4MPa条件下的流体力学特性和效率特性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阀控能量回收装置运行稳定性良好,装置能量回收效率达到95.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渗透 海水淡化 能量回收装置 等压正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收发动机余热的球内对称凝固过程参数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杨启容 杨娟 刘大维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7-30,共4页
利用适当的相变材料,贮存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低品位热能,能改善汽车低温环境下的冷启动。以球作为贮能单元,建立了球体内对称凝固过程的数学模型,并用Lighthill奇异摄动法给出了球体内对称凝固问题的近似分析解。以Ba(OH)2·8H2O... 利用适当的相变材料,贮存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低品位热能,能改善汽车低温环境下的冷启动。以球作为贮能单元,建立了球体内对称凝固过程的数学模型,并用Lighthill奇异摄动法给出了球体内对称凝固问题的近似分析解。以Ba(OH)2·8H2O为相变材料,得到了相变介质的温度分布规律,相变界面、冷却介质温度随凝固时间的变化规律,还讨论了球囊半径、外部冷却介质的对流换热系数对凝固过程的影响。从理论上证明了相变贮能装置用于回收发动机余热,改善车辆冷启动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 余热回收 冷启动 相变贮能装置 对称凝固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子式能量回收装置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6
作者 许恩乐 王光明 +1 位作者 范美丹 解乐福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44-151,共8页
转子式能量回收装置(RERD)是正位移式能量回收装置的典型代表,是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中的关键节能设备,对降低产水成本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详细论述了RERD的工作原理,并根据其工作原理详细分析了RERD的混合度、转子转速、能量回收效率和使... 转子式能量回收装置(RERD)是正位移式能量回收装置的典型代表,是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中的关键节能设备,对降低产水成本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详细论述了RERD的工作原理,并根据其工作原理详细分析了RERD的混合度、转子转速、能量回收效率和使用寿命、流体波动和噪音等4个技术难点的产生原因以及最新的解决方案;论述了关于RERD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RERD的大型化和集成化的发展趋势.本文对RERD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总结,为RERD的基础研究指引了方向,为实现RERD的国产化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式能量回收装置 反渗透海水淡化 混合度 转子转速 能量回收效率 流体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式能量回收装置内部泄漏规律的解析计算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越 何之颂 +2 位作者 周杰 李文杰 徐世昌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91-300,共10页
在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中,旋转式能量回收装置(RERD)由于转子与端盘等部件配合间隙中存在的内部泄漏问题,其能量回收效率这一关键指标受到严重影响.传统的减缓泄漏研究,主要采用穷举性试验,因而工作效率较低且普适性较差.针对这一问题,... 在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中,旋转式能量回收装置(RERD)由于转子与端盘等部件配合间隙中存在的内部泄漏问题,其能量回收效率这一关键指标受到严重影响.传统的减缓泄漏研究,主要采用穷举性试验,因而工作效率较低且普适性较差.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首先通过数值仿真确定了RERD泄漏流体的流动形式,以此为基础定义了各泄漏路径,分别为端面径向泄漏、端面周向泄漏和周面周向泄漏,然后用解析化数学表达式分别表述了这些路径.将解析式所计算的RERD总泄漏量与CFD模拟计算结果相比,两者的相近程度高达94.90%,这意味着解析式能对RERD泄漏流量准确表达.此外,研究证明相同配合间隙下端面径向泄漏路径是装置内部泄漏的主要路径,其泄漏量占装置总泄漏的75.505%,这为解决RERD内部泄漏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淡化 能量回收装置 泄漏特点 理论解析 计算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氮冷量回收装置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朱明燕 关欣 +1 位作者 王殿华 张凇源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482-485,共4页
目前电子行业中氮气的实用比较广泛,常被用作保护气体和氮基气氛,而大多数企业都使用汽化器对液氮进行气化,液氮气化的过程中,大量冷量直接排放到空气中,没有得到回收利用.本文设计了一种液氮能量回收装置,液氮和水在高效换热器内进行换... 目前电子行业中氮气的实用比较广泛,常被用作保护气体和氮基气氛,而大多数企业都使用汽化器对液氮进行气化,液氮气化的过程中,大量冷量直接排放到空气中,没有得到回收利用.本文设计了一种液氮能量回收装置,液氮和水在高效换热器内进行换热,液氮吸收水的热量汽化,得到的氮气以一定的流速和温度在常压下流出换热器送至生产线的用气点,低温水可送至空调设备制冷(空调箱)中产生冷风。此装置换热系数高,体积小,大约为汽化器的1/5,同时设计了控制回路可以防止装置的结冰现象。把液氮汽化时所产生的冷量回收起来,在只要有一定温度和湿度要求的,一年四季都需要制冷的场合,这些冷量都可以回收起来取代空调的部分负荷,节省部分空调用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化器 液氮冷量回收装置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挖掘机能量回收系统的仿真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培 韩雪 +1 位作者 吴文海 柯坚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141-143,126,共4页
普通液压挖掘机在典型工况下,动臂、斗杆和铲斗下降存在着巨大的势能浪费,并且由此而引起液压元件发热、失效等问题。针对这些情况,设计一种由换向阀、液压马达、发电机和蓄电池组成的能量回收系统。采用AMESim建立了挖掘机工作装置和... 普通液压挖掘机在典型工况下,动臂、斗杆和铲斗下降存在着巨大的势能浪费,并且由此而引起液压元件发热、失效等问题。针对这些情况,设计一种由换向阀、液压马达、发电机和蓄电池组成的能量回收系统。采用AMESim建立了挖掘机工作装置和液压系统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在一个工作周期中,动臂可回收能量最高,且其对应回收系统中蓄电池的荷电状态值(SOC)增加最多。所以在进行混合动力挖掘机设计时,优先对动臂的能量进行回收,可以在控制装机成本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地实现节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挖掘机 AMESIM软件 工作装置 荷电状态值 能量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盘式能量回收装置中滑阀的间隙液膜力学特性及结构优化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越 张衡 +2 位作者 周杰 孙政 徐世昌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4-32,共9页
转盘式能量回收装置(RERD)采用转盘旋转与滑阀协调响应的工作模式实现反渗透海水淡化中浓盐水压力能的连续回收.其中滑阀控制流体流动的方向和流量,它主要的性能要求是切换过程的可靠性.但滑阀中阀杆在偏心和倾斜时与阀套形成的配合间... 转盘式能量回收装置(RERD)采用转盘旋转与滑阀协调响应的工作模式实现反渗透海水淡化中浓盐水压力能的连续回收.其中滑阀控制流体流动的方向和流量,它主要的性能要求是切换过程的可靠性.但滑阀中阀杆在偏心和倾斜时与阀套形成的配合间隙不均匀变化会产生不平衡液压力,进而产生液压卡紧并影响滑阀切换的响应性能.针对这一问题,构建了阀杆与阀套的间隙液膜仿真模型,采用CFD方法模拟探究了间隙液膜的力学特性,并引入均压槽和通腔浅槽改善液压卡紧现象.结果表明:阀杆偏心时,间隙液膜形成的每个压力差区段的最大压力差位于高压液体侧,其形成的液压力使阀杆有自动对中的倾向;阀杆倾斜时,间隙液膜中压力差区段的最大压力差在各区段的中间位置,其液压力产生的倾覆力矩会加剧阀杆的倾斜.滑阀间隙液膜的液压力和倾覆力矩随高压流体压力、偏斜率的增大而增大.在阀杆上引入均压槽和通腔浅槽能减小间隙不均匀引起的压力差和液压力的范围,在操作压力6.0 MPa、配合间隙0.015 mm和倾斜率1/3的条件下,滑阀所受液压力和倾覆力矩分别较原结构降低73.4%和70.8%以上.上述结果对装置中滑阀结构优化和提高滑阀响应可靠性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淡化 转盘式能量回收装置 滑阀间隙模型 力学特性 优化设计 计算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