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盆地晚二叠世高Ti玄武岩成因:对峨眉山地幔柱深部活动规律的地质意义
1
作者 王尉 田雨露 +7 位作者 秦丽媛 孟凡超 陈骁 张玺华 刘冉 李亚 白晓亮 彭思桥 《地质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75-1097,共23页
峨眉山大火成岩省(ELIP)是二叠纪峨眉山地幔柱作用下的产物,分为内带、中带、外带3个区域,主要由高Ti(TiO_(2)>2.5%,且Ti/Y>500)和低Ti(TiO_(2)<2.5%,且Ti/Y<500)两类玄武岩组成。前人研究多集中在内带和中带,外带研究薄弱... 峨眉山大火成岩省(ELIP)是二叠纪峨眉山地幔柱作用下的产物,分为内带、中带、外带3个区域,主要由高Ti(TiO_(2)>2.5%,且Ti/Y>500)和低Ti(TiO_(2)<2.5%,且Ti/Y<500)两类玄武岩组成。前人研究多集中在内带和中带,外带研究薄弱,影响了对地幔柱活动规律的认识。四川盆地位于地幔柱外带区域,盆地内发育的二叠纪火山岩为指示地幔柱外带岩浆作用过程提供关键制约。本文对四川盆地周缘和钻孔取心的二叠纪火山岩开展岩石学、主微量元素、Sr-Nd-Pb同位素测试分析,揭示四川盆地玄武岩的岩浆起源和成因机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探讨ELIP全区高Ti玄武岩区域性变化规律,揭示峨眉山地幔柱岩浆作用模式。结果表明,四川盆地玄武岩TiO_(2)含量介于3.79%~4.42%,Ti/Y比值介于603.93~751.33之间,为高Ti碱性玄武岩,具有类EMII型OIB特征。高Ti玄武岩没有经历明显的地壳混染,部分熔融程度较高,分离结晶作用以单斜辉石为主,起源于被古特提斯洋俯冲物质改造后的峨眉山地幔柱。内带—中带—外带高Ti玄武岩为同期喷发产物。从内带到外带,高Ti玄武岩厚度减薄,源区熔融程度增大,熔融压力减小,熔融深度降低,石榴石相熔融比例减小。中-晚二叠世,峨眉山地幔柱底侵岩石圈,在温度较高的内带,大陆岩石圈地幔发生熔融并产生低Ti玄武岩。随后,峨眉山地幔柱发生减压熔融形成高Ti玄武岩,广泛分布于ELIP全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峨眉山大火成岩省 四川盆地 二叠纪高Ti玄武岩 地幔柱 玄武岩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阿尔金850 Ma大陆溢流玄武岩对地幔柱活动的启示
2
作者 冯迪 李艳广 宋述光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8-524,共17页
报道北阿尔金地区红柳泉一带形成于 843 Ma的层状基性火山岩.该套火成岩具有较高的 TiO_(2) 含量(1.18%~2.06%)以及较低的 Zr/Hf值(23.28~29.28)和 Nb/Ta值(4.20~12.99),表现出 E-MORB/OIB的微量元素特征,与大火成岩省内典型低 Ti玄武... 报道北阿尔金地区红柳泉一带形成于 843 Ma的层状基性火山岩.该套火成岩具有较高的 TiO_(2) 含量(1.18%~2.06%)以及较低的 Zr/Hf值(23.28~29.28)和 Nb/Ta值(4.20~12.99),表现出 E-MORB/OIB的微量元素特征,与大火成岩省内典型低 Ti玄武岩特征类似.全岩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基性岩岩浆经历贫石榴石(<2%)的软流圈地幔源低程度(<10%)部分熔融作用,在上升过程中受到不同程度的地壳混染.北阿尔金层状基性火山岩的产状、地球化学特征、年龄数据和高地幔潜在温度(T_(p)=1479℃)表明,该基性火山岩是起源于新元古代地幔柱的大陆溢流玄武岩(CFB).结合区域同期(850~750 Ma)发展的伸展背景岩浆作用,认为北阿尔金基性火山岩记录了超大陆裂解过程中最早期岩浆作用.在新元古代,发现阿尔金岩浆活动与祁连、柴北缘、东昆仑、华南和秦岭的岩浆活动均具有板内裂谷环境的成岩特征,表明与 850~800 Ma的地幔柱活动有关,进一步说明北阿尔金基性火山岩体的形成与约 850 Ma罗迪尼亚超大陆的开始裂解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溢流玄武岩 地幔柱 新元古代 北阿尔金 罗迪尼亚超大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中地区二叠系稀土富集层的发现及意义
3
作者 胡歆睿 何犇 +2 位作者 胡荣 唐佐其 谯常 《西北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28-338,共11页
在开展“贵州1∶5万息烽幅矿产地质调查”项目工作过程中,笔者在该幅西部旗山地区新填绘出峨眉山玄武岩组和稀土矿化点,并对其上覆地层龙潭组底部假整合面附近地层实施了大比例尺剖面测量和刻槽取样,并对采集样品进行稀土分量和稀土氧... 在开展“贵州1∶5万息烽幅矿产地质调查”项目工作过程中,笔者在该幅西部旗山地区新填绘出峨眉山玄武岩组和稀土矿化点,并对其上覆地层龙潭组底部假整合面附近地层实施了大比例尺剖面测量和刻槽取样,并对采集样品进行稀土分量和稀土氧化物总量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剖面下部可采厚度1m,加权平均为0.29%,矿化系数3.63;中部可采厚度1.4m,稀土氧化物总量0.09%,矿化系数1.125;上部可采厚度1m,加权平均为0.09%,矿化系数1.125。整体均具有进一步调查评价的价值,下部1m潜力最大。该发现扩大了玄武岩风化壳的找矿范围,为黔中地区对区域寻找同类型矿产资源提供了找矿方向,为峨眉山大火成岩省表生/次生成矿作用研究提供了示范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富集 二叠系 龙潭组 峨眉山玄武岩组 黔中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盐边二叠纪峨眉山玄武岩底部镓−铌−稀土矿化富集层的发现及对找矿勘查的启示
4
作者 程建康 孙宝伟 +3 位作者 霍加庆 朱凯宁 肖亮 王彬 《地质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9-76,共18页
【研究目的】重点对四川省盐边县东风村一带峨眉山玄武岩底部发现的火山沉积型镓-铌-稀土矿化富集层开展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分析成矿物源和成矿条件,探讨成矿机制,为找矿勘查提供新的启示。【研究方法】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采集具有... 【研究目的】重点对四川省盐边县东风村一带峨眉山玄武岩底部发现的火山沉积型镓-铌-稀土矿化富集层开展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分析成矿物源和成矿条件,探讨成矿机制,为找矿勘查提供新的启示。【研究方法】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采集具有代表性的岩矿石样品,通过镜下鉴定和主量、微量及稀土元素分析开展研究工作。【研究结果】镓−铌−稀土矿化富集层是基性火山碎屑岩强烈风化形成的富铝古风化壳,主要由蚀变凝灰质火山角砾岩、铝土质粘土岩、凝灰质粘土岩等岩石组成,受控于下伏阳新组顶部喀斯特地貌与上覆玄武岩的接触界面。矿化富集层延伸稳定,具有显著的Nb、Ta、Ga、Ti、REE等矿化富集特征且矿化均匀。矿化富集层稀土元素表现为轻稀土元素强烈富集而重稀土元素亏损,Nb、Ta、Ti元素的富集程度随岩石铝质含量增高而变大,Ga元素含量较均匀。成矿物源主要来自峨眉山地幔柱活动形成的玄武岩及基性火山碎屑岩,湿润炎热的古地理环境、平缓开阔的地貌及酸性含氧介质为Ga、Nb、REE等元素的活化、迁移和富集创造了有利条件,成矿元素经历多次溶失、络合、迁移、水解、沉淀和吸附等作用,最终形成矿化富集层。【结论】峨眉山玄武岩底部发现的火山沉积型镓−铌−稀土矿化富集层是一种新型的稀有稀土成矿类型,不但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和巨大的资源潜力,而且对研究成矿理论和拓展找矿思路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镓−铌−稀土矿化富集层 峨眉山玄武岩 火山沉积型 成矿机制 四川盐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yles and Extent of Volcanism Within the Afar Continental Rift(Ethiopia) and Implications for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Large Volcanic Eruptions
5
作者 Charlotte Vye Kay Smith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61-62,共2页
The Afar region in Ethiopia forms part of the East African Rift and represents the only volcanically and seismically active continental spreading centre on Earth.This unique natural laboratory is the subject of invest... The Afar region in Ethiopia forms part of the East African Rift and represents the only volcanically and seismically active continental spreading centre on Earth.This unique natural laboratory is the subject of investigation to understand the magmatism and geodynamics during the transition from continental rifting to the generation of new ocean floor.At the BGS we have applied an integr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tinental RIFTING flood basalts AF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南峨眉山玄武岩中蚀变绿泥石的成分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任杰 郗爱华 +5 位作者 郑江 武浩宇 李亚 成炼 葛玉辉 姜欢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77-889,共13页
在火山岩和碎屑岩储层中普遍发育大量绿泥石,影响着物性。为查明火山岩中蚀变绿泥石的成因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本次工作选取川西南峨眉山典型剖面、ZG1井、ZG2井以及YT1井等系列玄武岩样品进行岩相学研究和电子探针微区成分分析。结... 在火山岩和碎屑岩储层中普遍发育大量绿泥石,影响着物性。为查明火山岩中蚀变绿泥石的成因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本次工作选取川西南峨眉山典型剖面、ZG1井、ZG2井以及YT1井等系列玄武岩样品进行岩相学研究和电子探针微区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玄武岩中绿泥石大致可分为显晶质、隐晶质和微晶3种结晶类型,总体上属于富铁种属的铁斜绿泥石(辉绿泥石)和铁镁绿泥石,形成于富铁的还原环境;隐晶质与微晶和显晶质绿泥石分别受到岩浆期后热液和来自深部的多期次构造热液叠加蚀变的控制,形成主要表现为Fe^(2+)对Mg^(2+)的成分置换,反映流体具有从碱性向弱酸性-中酸性过渡的变化规律。绿泥石的形成过程对火山岩储集空间的影响具有双重作用:岩浆期后热液的充填结晶充填减少了火山岩原生孔隙并降低储层物性,对火山岩储层起到破坏性作用;多期次构造热液的溶蚀迁移沉淀则产生了新的微孔,对火山岩储层起到建设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泥石 微区成分分析 峨眉山玄武岩 火山岩储层 川西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大理峨眉山玄武岩风化壳中发现钪(Sc)异常富集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小蕊 杨瑞东 陈蓉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24-2030,共7页
钪(Sc)及其化合物性能优异,在我国科技军事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矿产。在云南大理峨眉山玄武岩风化壳中发现Sc异常富集,其平均含量为43.7μg/g,相当于钪氧化物(Sc_(2)O_(3))含量为67.01μg/g,其中玄武岩风化形成的红褐... 钪(Sc)及其化合物性能优异,在我国科技军事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矿产。在云南大理峨眉山玄武岩风化壳中发现Sc异常富集,其平均含量为43.7μg/g,相当于钪氧化物(Sc_(2)O_(3))含量为67.01μg/g,其中玄武岩风化形成的红褐色黏土层中Sc_(2)O_(3)含量更高,平均值为81.31μg/g,达到独立钪矿品位。对Sc富集机理初步分析发现,来自母岩的Sc在风化过程中因迁移能力较低,在风化产物中相对富集。峨眉山玄武岩在云、贵、川分布广泛,玄武岩风化壳是潜在的Sc矿找矿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化壳 峨眉山玄武岩 云南大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南地区晚二叠世铌—稀土—钛多金属富集层成因机制及对峨眉山地幔柱成矿系统的补充 被引量:1
8
作者 文俊 赵伟 +3 位作者 刘治成 张航飞 竹合林 赵凱莉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1-42,共2页
近年来,在川南沐川地区晚二叠世宣威组底部发现了厚度大、高度富集、层位稳定、分布面积广的新类型Nb—REE—Ti多金属富集层,该富集层中超常富集Nb、REE、Ti、Ga、Sc、Zr等多种关键金属元素,此6种战略性关键金属矿产是我国急缺重要的高... 近年来,在川南沐川地区晚二叠世宣威组底部发现了厚度大、高度富集、层位稳定、分布面积广的新类型Nb—REE—Ti多金属富集层,该富集层中超常富集Nb、REE、Ti、Ga、Sc、Zr等多种关键金属元素,此6种战略性关键金属矿产是我国急缺重要的高科技矿产,且找矿潜力较大。近30年来,地质工作者广泛关注了晚二叠世峨眉山玄武岩组与宣威组之间的平行不整合界面之上的黏土岩层中“三稀”富集特征与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铌—稀土—钛多金属富集层 宣威组 峨眉山玄武岩 晚二叠世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湾地区玄武岩对峨眉山地幔柱岩浆过程的响应
9
作者 成炼 郗爱华 +4 位作者 胡有山 葛玉辉 任杰 郑江 姜欢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2-197,共16页
四川省乐山市沙湾地区附近出露大面积的二叠纪玄武岩,是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区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其岩性主要为致密块状辉石玄武岩、斜斑玄武岩和粗面玄武岩;主量元素显示玄武岩具有高钛拉斑系列的成分特点,稀... 四川省乐山市沙湾地区附近出露大面积的二叠纪玄武岩,是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区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其岩性主要为致密块状辉石玄武岩、斜斑玄武岩和粗面玄武岩;主量元素显示玄武岩具有高钛拉斑系列的成分特点,稀土元素表现出玄武岩呈轻稀土元素富集的右倾模式,轻、重稀土元素分馏程度较高;微量元素相对富集Th、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及高场强元素,强烈亏损Sr和P等与流体相关的微量元素;与云南宾川上仓附近晚期喷发的高钛玄武岩及洋岛玄武岩(OIB)特征相似,暗示峨眉山周边的玄武岩形成于地幔柱诱发下的板内拉张环境,原始岩浆源于交代富集地幔源区的石榴石二辉橄榄岩的低程度部分熔融,具有与再循环洋壳有关的辉石岩相似的成分特点,且在上升过程中发生斜长石的分离结晶作用及微弱的地壳混染。本次玄武岩对比工作揭示,位于大火成岩省中带的沙湾地区玄武岩与内带的宾川上仓晚阶段喷发产物具有同源性和等时性的特点,暗示该玄武岩浆属于大火成岩省活动晚期地幔柱边缘部分熔融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峨眉山玄武岩 地球化学 大火成岩省 地幔柱 四川沙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盐源地区晚二叠纪双峰式火山岩的厘定及其地质意义
10
作者 程建康 孙宝伟 +3 位作者 霍加庆 肖亮 王彬 朱凯宁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41-1557,共17页
四川省盐源县柏林山一带广泛分布着一套基性岩、酸性岩的火山岩组合,两类火山岩在时空上紧密伴生,二者之间缺失中性火山岩,构成典型的双峰式火山岩组合。通过对区内双峰式火山岩的空间分布调查,基性岩主要为致密块状玄武岩、斑状玄武岩... 四川省盐源县柏林山一带广泛分布着一套基性岩、酸性岩的火山岩组合,两类火山岩在时空上紧密伴生,二者之间缺失中性火山岩,构成典型的双峰式火山岩组合。通过对区内双峰式火山岩的空间分布调查,基性岩主要为致密块状玄武岩、斑状玄武岩,酸性火山岩主要为碱流岩,碱流岩位于玄武岩顶部,为晚二叠纪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组成部分。在地质背景、岩石学、地球化学等方面研究的基础上,对区内双峰式火山岩的成因和形成环境进行了探讨,表明玄武岩的原始岩浆来自富集型地幔源区,为地幔橄榄岩小程度部分熔融的产物,形成于洋岛构造环境,碱流岩主要为玄武岩浆极度分离结晶后的酸性残余岩浆形成,形成于陆内拉张构造环境。柏林山地区晚二叠纪双峰式火山岩的发现和厘定为峨眉山玄武岩的演化提供了新的线索和依据,为区域成矿研究以及稀有稀土找矿提供了新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峰式火山岩 峨眉山玄武岩 碱流岩 地幔柱 盐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蒙山地区茅口组中上部火山物质的发现:峨眉地幔柱早期活动的证据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宏辉 杨朝 +9 位作者 李致伟 陈贵仁 余杨忠 袁永盛 李锁明 张耀堂 张沥元 赵见波 吴亮 潘江涛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07-1220,共14页
峨眉地幔柱活动是显生宙重要的地质事件,为了加深对滇东北乌蒙山地区峨眉地幔柱活动演化的认识,对该区茅口组中上部凝灰岩的同位素年龄、锆石微量元素、锆石Lu-Hf同位素、牙形石生物地层等进行了研究。研究区茅口组中上部的凝灰岩为滇... 峨眉地幔柱活动是显生宙重要的地质事件,为了加深对滇东北乌蒙山地区峨眉地幔柱活动演化的认识,对该区茅口组中上部凝灰岩的同位素年龄、锆石微量元素、锆石Lu-Hf同位素、牙形石生物地层等进行了研究。研究区茅口组中上部的凝灰岩为滇东北乌蒙山地区峨眉地幔柱活动演化增加了新的岩石学证据,其最底层凝灰岩的锆石U-Pb年龄为268.7±1.7 Ma(MSWD=0.89,n=8);发现的牙形石为Jinogondolella aserrata,是二叠系瓜德鲁普统沃德阶的典型分子,与锆石U-Pb年龄对应。茅口组凝灰岩锆石微量元素特征显示其为基性岩浆锆石,具有大陆弧型构造背景及较高的Th/Nb值,可能代表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大规模喷发之前的火山活动。茅口组凝灰岩锆石Hf同位素特征显示,εHf(t)值为-6.7~11.6,大部分为负值,少量正值,具不均一性,反映该时期的火山活动除地幔柱物质参与外还有较多地壳物质的加入。茅口组凝灰岩的发现表明,峨眉地幔柱在乌蒙山地区于瓜德鲁普统沃德期已经发生小规模的岩浆喷发活动,该时期地幔柱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对岩石圈热量的传导及部分地幔物质参与的熔融作用,为峨眉地幔柱模型的建立增加了新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幔柱 峨眉山玄武岩 火山活动 茅口组 牙形石 锆石U-Pb年龄 LU-HF同位素 地质调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峨眉山玄武岩研究中的一些问题的讨论 被引量:104
12
作者 张招崇 王福生 +4 位作者 范蔚茗 邓海琳 徐义刚 许继峰 王岳军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39-246,共8页
峨眉山玄武岩是当前研究的热点 ,本文从以下方面论述了峨眉山玄武岩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时空分布 ;岩石组合 ;高Ti和低Ti玄武岩 ;与其它典型大陆溢流玄武岩的异同点 ;与地幔柱的关系和地幔柱的起因。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和... 峨眉山玄武岩是当前研究的热点 ,本文从以下方面论述了峨眉山玄武岩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时空分布 ;岩石组合 ;高Ti和低Ti玄武岩 ;与其它典型大陆溢流玄武岩的异同点 ;与地幔柱的关系和地幔柱的起因。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和解释 ,或者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这些问题的解决 ,对研究峨眉山玄武岩本身以及地幔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峨眉山玄武岩 地幔柱 低钛玄武岩 大陆溢流玄武岩 岩石圈 时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峨眉大火成岩省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时限 被引量:103
13
作者 宋谢炎 侯增谦 +4 位作者 曹志敏 卢纪仁 汪云亮 张成江 李佑国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98-506,共9页
本文根据盐源-丽江岩区和攀西岩区峨眉山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组成,包括各种氧化物之间的关系、微量元素标准化曲线、Th/Yb与Ta/Yb、Ce/Nb与Th/Nb,以及^(87)Sr/^(86)Sr与^(143)Nd/^(144)Nd值的相互关系,重点对峨眉山玄武岩地幔源的地球化学... 本文根据盐源-丽江岩区和攀西岩区峨眉山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组成,包括各种氧化物之间的关系、微量元素标准化曲线、Th/Yb与Ta/Yb、Ce/Nb与Th/Nb,以及^(87)Sr/^(86)Sr与^(143)Nd/^(144)Nd值的相互关系,重点对峨眉山玄武岩地幔源的地球化学特点、上扬子地区岩石圈地幔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地幔热柱与岩石圈地幔的相互作用,以及峨眉山玄武岩的喷发时限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峨眉山 玄武岩 岩石圈地幔 微量元素 地球化学 富集型地幔 地幔热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幔柱大辩论及如何验证地幔柱假说 被引量:80
14
作者 徐义刚 何斌 +4 位作者 黄小龙 罗震宇 朱丹 马金龙 邵辉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共9页
目前关于地幔柱存在与否的争论主要集中在地幔柱学说的三个假设上:(1)起源于地球核幔边界缓慢上升的细长柱状热物质流;(2)热点下具有异常高温地幔;(3)地幔柱是相对静止的。这三个方面的验证需要今后深部地球物理探测、岩石学和古地磁等... 目前关于地幔柱存在与否的争论主要集中在地幔柱学说的三个假设上:(1)起源于地球核幔边界缓慢上升的细长柱状热物质流;(2)热点下具有异常高温地幔;(3)地幔柱是相对静止的。这三个方面的验证需要今后深部地球物理探测、岩石学和古地磁等学科的综合运用和进一步的工作。文中认为,地幔柱学说依然能合理地解释地球上一级地质现象,反对地幔柱的学者过分强调了一些小尺度的与地幔柱理论不符的细节,而小尺度地壳特征显然还受到其他许多因素的影响。可以从以下5个方面来鉴别老地幔柱:(1)大规模火山作用前的地壳抬升;(2)放射状岩墙群;(3)火山作用的物理特征;(4)火山链的年代学变化;(5)地幔柱产出岩浆的化学组成。研究表明,峨眉山大火成岩省满足其中的3到4个指标,因此地幔柱是形成峨眉山玄武岩的主要动力学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幔柱 大火成岩省 验证 鉴别古老地幔柱 峨眉山玄武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峨眉山玄武岩与铅锌矿床成矿关系初探——以云南会泽铅锌矿床为例 被引量:112
15
作者 黄智龙 陈进 +5 位作者 刘丛强 韩润生 李文博 赵德顺 高德荣 冯志宏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81-688,共8页
本文以云南会泽铅锌矿床为例 ,从成矿时代、成矿物来源、成矿流体来源和成矿热动力等方面初步讨论峨眉山玄武岩与铅锌矿床成矿的关系。结果表明 :矿床成矿时代可能与峨眉山玄武岩岩浆活动时代相近 ;峨眉山玄武岩在成矿过程中提供了部分... 本文以云南会泽铅锌矿床为例 ,从成矿时代、成矿物来源、成矿流体来源和成矿热动力等方面初步讨论峨眉山玄武岩与铅锌矿床成矿的关系。结果表明 :矿床成矿时代可能与峨眉山玄武岩岩浆活动时代相近 ;峨眉山玄武岩在成矿过程中提供了部分成矿物质 ;伴随峨眉山玄武岩岩浆活动过程去气作用 (包括地幔去气作用和岩浆去气作用 )形成的流体参与了会泽铅锌矿床成矿流体的形成 ;峨眉山玄武岩岩浆活动为成矿热动力的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峨眉山 玄武岩 铅锌矿床 成矿时代 成矿流体 去气作用 成矿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暗色岩铜镍硫化物矿化岩体与峨眉山玄武岩的关系——以云南金宝山岩体为例 被引量:33
16
作者 陶琰 罗泰义 +1 位作者 高振敏 朱丹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15,共7页
本文以金宝山为典型实例,根据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西南暗色岩铜镍硫化物矿化岩体与峨眉山玄武岩的关系。分析表明,金宝山超镁铁岩与低钛峨眉山玄武岩在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上具有一致的岩浆成因属性,两者在成岩机制上互补,低钛峨眉山玄... 本文以金宝山为典型实例,根据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西南暗色岩铜镍硫化物矿化岩体与峨眉山玄武岩的关系。分析表明,金宝山超镁铁岩与低钛峨眉山玄武岩在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上具有一致的岩浆成因属性,两者在成岩机制上互补,低钛峨眉山玄武岩普遍经历了橄榄石结晶分异和硫化物熔离亏损作用,金宝山成矿岩体则与低钛峨眉山玄武岩同源岩浆深部分异的堆晶相相对应,由堆晶橄榄石及熔离硫化物和部分残余熔体构成的“晶—糊”侵位形成,因此认为铜镍硫化物矿床成矿岩体与低钛峨眉山玄武岩为同源异相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峨眉山玄武岩 超镁铁岩 铜镍硫化物矿床 云南 西南暗色岩 矿化岩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洲3个大火成岩省(峨眉山、西伯利亚、德干)对比研究 被引量:18
17
作者 夏林圻 徐学义 +2 位作者 李向民 夏祖春 马中平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2年第2期1-26,共26页
峨眉山(~260Ma)、西伯利亚(~250Ma)和德干(~66Ma)大陆溢流玄武岩是世界上3个重要的大火成岩省。大火成岩省至少具有4个通常被用于识别古地幔柱的标志:(1)先于岩浆作用的地表隆升;(2)与大陆裂谷化和裂解事件相伴;(3)与生物灭绝事件联... 峨眉山(~260Ma)、西伯利亚(~250Ma)和德干(~66Ma)大陆溢流玄武岩是世界上3个重要的大火成岩省。大火成岩省至少具有4个通常被用于识别古地幔柱的标志:(1)先于岩浆作用的地表隆升;(2)与大陆裂谷化和裂解事件相伴;(3)与生物灭绝事件联系密切;(4)地幔柱源玄武岩的化学特征。虽然这3个大火成岩省都是来源于原始地幔柱,但是它们的地球化学特征有本质上的差异,反映其地幔柱曾与不同的上地幔库相互作用。(1)峨眉山和西伯利亚大陆溢流玄武岩的母岩浆,在上升过程中经受了与地球化学上和古老克拉通岩石圈地幔相同的上地幔库(EM1型幔源)的相互作用;(2)而德干大火成岩省没有受到地壳(或岩石圈)混染的原生玄武岩则显示地幔柱和EM2之间的Sr-Nd同位素变化。这种差异有可能制约了3个大火成岩省的成矿潜力。峨眉山和西伯利亚大火成岩省含有世界级岩浆矿床,而德干大火成岩省则不含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火成岩省 大陆溢流玄武岩 地幔柱 峨眉山大火成岩省 西伯利亚大火成岩省 德干大 火成岩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峨眉山大火成岩省中的苦橄岩:地幔柱活动证据 被引量:35
18
作者 张招崇 王福生 郝艳丽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5年第1期17-22,共6页
峨眉山大陆溢流玄武岩省中新发现的苦橄质熔岩中的橄榄石和铬尖晶石分别以富镁和富铬为特征。利用橄榄石-熔体平衡原理恢复得到原生岩浆的MgO含量约为22%,表明该地区既有代表原生岩浆成分的苦橄岩,也有代表演化和堆晶成因的苦橄岩,根... 峨眉山大陆溢流玄武岩省中新发现的苦橄质熔岩中的橄榄石和铬尖晶石分别以富镁和富铬为特征。利用橄榄石-熔体平衡原理恢复得到原生岩浆的MgO含量约为22%,表明该地区既有代表原生岩浆成分的苦橄岩,也有代表演化和堆晶成因的苦橄岩,根据有关实验估算其形成的T=1600℃,P=4.5GPa。如此高的温度指示了苦橄岩的形成与地幔柱作用有关。其稀土和微量元素配分模式以轻稀土富集和高场强元素(HFSE)相对亏损,不存在Nb、Ta负异常,而以P和K负异常为特征。其La/Ta、La/Sm、(La/Nb)PM、(Th/Ta)PM值变化范围小,均指示其地幔柱成因,且上升过程中很少或没有受到岩石圈地慢或地壳物质的混染,是石榴二辉橄揽岩经大约7%的部分熔融的产物。地慢柱的轴部位置可能位于现今云南丽江县城一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橄岩 地幔柱 峨眉山大火成岩省 橄榄石 部分熔融 大陆溢流玄武岩 熔岩 GP 部位 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陆板内玄武岩数据挖掘:成分多样性及在判别图中的表现 被引量:40
19
作者 王金荣 潘振杰 +4 位作者 张旗 陈万峰 杨婧 焦守涛 王淑华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919-1933,共15页
通常认为,大陆溢流玄武岩(CFB)、裂谷玄武岩(CRB)、板内玄武岩(WPB)均产于板内构造环境,其地球化学特征与OIB类似,源于富集的下地幔,与地幔柱的活动有关。本文利用GEOROC数据库对全球CFB、CRB和WPB数据进行挖掘,发现上述三类玄武岩判别... 通常认为,大陆溢流玄武岩(CFB)、裂谷玄武岩(CRB)、板内玄武岩(WPB)均产于板内构造环境,其地球化学特征与OIB类似,源于富集的下地幔,与地幔柱的活动有关。本文利用GEOROC数据库对全球CFB、CRB和WPB数据进行挖掘,发现上述三类玄武岩判别图投图几乎落入了全部的构造环境域,有些甚至主要落入MORB和IAB区,而不是落入WPB区。结果表明原先的玄武岩判别图的判别功能值得商榷,尤其对大陆玄武岩来说,许多判别图都存在问题。全体CFB、CRB和WPB的地球化学成分变化巨大,暗示其源区具有强烈的不均一性:部分CFB、CRB和WPB来自富集的地幔柱,仍然具有经典的OIB的特征;部分来自MORB的源区,与MORB的再循环作用有关;部分来自岛弧岩石圈之下的亏损地幔源区,以强烈亏损Nb-Ta为特征,类似岛弧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许多地区的大陆玄武岩可分为低钛和高钛两类,低钛玄武岩大多是亏损或强烈亏损的,而高钛玄武岩通常是富集型的。本文的研究表明,富集型大陆玄武岩可能来自富集的下地幔,而亏损的和强烈亏损的玄武岩可能来自具有MORB或岛弧特征的软流圈地幔。进一步指出,源区性质可能是大陆玄武岩多样性的主控因素,其次为部分熔融程度、熔融深度、结晶分离、陆壳混染以及AFC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溢流玄武岩 裂谷玄武岩 板内玄武岩 数据挖掘 亏损地幔 富集地幔 岛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峨眉山玄武岩喷发期的岩相古地理研究 被引量:84
20
作者 陈文一 刘家仁 +1 位作者 王中刚 郑启钤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7-28,共12页
贵州峨眉山玄武岩喷发 ,从动态的角度可以分为茅口期晚期和龙潭期 (吴家坪期 ) ,龙潭期又可分为三个喷发旋回 ,对应于四个不同的岩相古地理环境 ,体现了东吴运动在造成贵州地区地壳抬升、下沉和接受最大海侵之后 ,又上升、拉张、沉陷带... 贵州峨眉山玄武岩喷发 ,从动态的角度可以分为茅口期晚期和龙潭期 (吴家坪期 ) ,龙潭期又可分为三个喷发旋回 ,对应于四个不同的岩相古地理环境 ,体现了东吴运动在造成贵州地区地壳抬升、下沉和接受最大海侵之后 ,又上升、拉张、沉陷带发生地裂 (又称峨眉地裂 )以及地幔物质喷溢等地质活动 ,具间歇性和多旋回性的特点。本文从研究海陆变迁入手 ,揭示峨眉山玄武岩喷发与沉积作用的内在联系 ,进而探讨其与金、锑等矿产的成因联系 ,提出该期各相区与成矿区的形成模式。通过对贵州峨眉山玄武岩不同喷发期岩相古地理的研究可以看出 ,茅口期晚期和龙潭期早期海域的沉积韵律和相带展布格局与玄武岩喷发的间歇性和多旋回性特征完全一致。玄武岩的喷发为成矿提供了物质基础 ,玄武岩喷发的间歇期又为沉积矿产的富集提供了机遇。这种岩浆期后气液以富硅和二氧化碳为特征的玄武岩 ,本身富含铁、锰、铜、铅、锌、锑、砷、汞、金、银、氟、磷以及一些稀散和放射性元素等成矿组分。在喷发过程中 ,气液成分有一定变化 ,各阶段和离岩浆的远近距离不同以及喷发性质和环境差异 ,形成了火山气液矿床、火山沉积矿床和沉积矿床的不同成矿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相古地理 峨眉山 玄武岩 成矿规律 贵州 沉积矿床 喷发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