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波溶样ICP-AES法测定甘肃东紫苏中的无机元素 被引量:17
1
作者 胡浩斌 曹宏 +1 位作者 刘建新 郑旭东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130-2133,共4页
将正交试验和方差分析应用于微波溶样ICP-AES法测定东紫苏地上部分K,Na,Ca,Ba,Pb,Zn,Mn,Cu,Mg,Fe和Al等无机元素的分析中,此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准确性好,且多种元索可同时测定,该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3.2%~104.... 将正交试验和方差分析应用于微波溶样ICP-AES法测定东紫苏地上部分K,Na,Ca,Ba,Pb,Zn,Mn,Cu,Mg,Fe和Al等无机元素的分析中,此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准确性好,且多种元索可同时测定,该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3.2%~104.1%,RSD(n=5)〈3.20%。结果表明:东紫苏中含有丰富的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此结果可为探讨东紫苏中元素含量与其药效的相关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PLA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凤尾茶精油提取工艺及凉茶饮料配方的优化 被引量:3
2
作者 詹永 樊保敏 +1 位作者 廖霞 杨勇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196-201,共6页
以云南凤尾茶为主要原料研制凉茶饮料,确定原料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及凉茶饮料的最优配方。通过采用L9(34)正交设计试验,以精油提取率为指标确定精油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以凉茶饮料的感官评分值为指标考察饮料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云南... 以云南凤尾茶为主要原料研制凉茶饮料,确定原料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及凉茶饮料的最优配方。通过采用L9(34)正交设计试验,以精油提取率为指标确定精油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以凉茶饮料的感官评分值为指标考察饮料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云南凤尾茶精油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6 (g∶mL)、浸泡时间2 h、提取时间8 h、芳香水流速0.7 mL/min,精油提取率为0.60%;凉茶饮料的最优配方为:白砂糖55 g/L,凤尾茶浓缩液15 g/L,柠檬酸3 g/L,精油5 g/L。稳定剂用量为黄原胶0.4 g/L、羧甲基纤维素钠0.8 g/L时,稳定性最好,饮料沉淀率为6.3%。凉茶饮料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于5.6%,总酸(以柠檬酸计)0.28 g/kg,微生物指标合格。该结果为凤尾茶精油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也为开拓凤尾茶相关产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河州野山茶茶水中微量元素比较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张举成 刘卫 +2 位作者 严和平 李应 易中周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86-287,290,共3页
用泡茶的方式和恒温浸泡方式分别制备了红河州三个县市的野山茶茶水,并通过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了其中的Mn、Cd、Cr、Cu等微量元素,实验的RSD值为0.07%~1.69%,回收率在98.7%~116.4%之间,实验方法简单易操作,实验结果准确可靠。从实验... 用泡茶的方式和恒温浸泡方式分别制备了红河州三个县市的野山茶茶水,并通过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了其中的Mn、Cd、Cr、Cu等微量元素,实验的RSD值为0.07%~1.69%,回收率在98.7%~116.4%之间,实验方法简单易操作,实验结果准确可靠。从实验结果得出,三个县市野山茶茶水中均未检测出Pb、Cd、Cr、Se这四个元素;并且第一次浸泡茶水中微量元素含量明显高于第二、第三次;说明野山茶作为饮品使用是较为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河州不同地区野山茶中微量元素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张举成 刘卫 +3 位作者 易中周 邱成书 李应 严和平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699-2702,共4页
研究了火焰原子吸收法连续测定野山茶中微量元素的工作条件,并以相同方法制备了红河州蒙自、石屏、弥勒等4个县市的野山茶实验样品,分别测定了此4个县市的野山茶样品中Pb,Cr,Cd,Cu等九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实验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在0.07%~... 研究了火焰原子吸收法连续测定野山茶中微量元素的工作条件,并以相同方法制备了红河州蒙自、石屏、弥勒等4个县市的野山茶实验样品,分别测定了此4个县市的野山茶样品中Pb,Cr,Cd,Cu等九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实验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在0.07%~1.67%之间,回收率在98.7%~116.4%之间。结果表明,对人体有害的元素Pb,Cd,Hg含量最高的是建水县野山茶样品,分别为53.47和6.03,7.68μg.g-1。有益元素Mn在测定的元素中含量最高,平均含量高达913.48μg.g-1;Fe作为半微量元素,其平均含量低于锰,为688.46μg.g-1;Zn的平均含量为116.64μg.g-1。从实验样品中未能检测出Se。从实验结果得出,在红河州的野山茶中含有人体内必须的微量元素Mn,Fe,Zn等,野山茶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超临界流体二氧化碳萃取东紫苏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14
5
作者 胡浩斌 郑旭东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712-714,716,共4页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研究了超临界流体二氧化碳萃取东紫苏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在最佳分析条件下,共分离出43个峰,鉴定出41个化学成分。主成分为百里香酚、香荆芥酚、香薷醇、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β-香茅醇、香薷酮等,与...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研究了超临界流体二氧化碳萃取东紫苏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在最佳分析条件下,共分离出43个峰,鉴定出41个化学成分。主成分为百里香酚、香荆芥酚、香薷醇、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β-香茅醇、香薷酮等,与文献报道有一定的差别,并发现了一些新的成分。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适用于中草药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野山茶三维荧光特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举成 严和平 +4 位作者 陈瑞 张国伟 熊诚 何维红 刘卫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8-99,102,共3页
测定了红河州不同地区野山茶的吸收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吸收光谱表明,五个产地的野山茶茶汤均在400nm以下有强吸收,蒙自野山茶的吸收光谱峰主要为235、282、324nm,而其余四地野山茶吸收峰在242、290、350nm附近。荧光光谱表明,各地茶... 测定了红河州不同地区野山茶的吸收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吸收光谱表明,五个产地的野山茶茶汤均在400nm以下有强吸收,蒙自野山茶的吸收光谱峰主要为235、282、324nm,而其余四地野山茶吸收峰在242、290、350nm附近。荧光光谱表明,各地茶汤均在400~500nm之间出现3个荧光主峰,其1号荧光峰为365~400nm/440~485nm,为黄酮类化合物的荧光峰,且老回龙地区的最强。2号和3号荧光峰也具有明显差异。通过对红河州等地野山茶的研究,利用三维荧光建立了相应的荧光指纹图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山茶的热裂解及其对卷烟主流烟气中7种有害成分释放量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张文龙 容辉 +3 位作者 赵晓东 孙毅 段宾宾 刘鹤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05-1112,共8页
【目的】研究野山茶在不同温度下的裂解行为,初步探讨野山茶可能的裂解机理。【方法】采用离线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Py-GC/MS),并以GC/MS对其裂解产物进行定性分析。【结果】(1)裂解温度对野山茶产生的裂解产物种类和含量影响较... 【目的】研究野山茶在不同温度下的裂解行为,初步探讨野山茶可能的裂解机理。【方法】采用离线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Py-GC/MS),并以GC/MS对其裂解产物进行定性分析。【结果】(1)裂解温度对野山茶产生的裂解产物种类和含量影响较大,裂解机理不尽相同。在300、600和900℃下的热裂解产物中分别鉴定出14、64和95种裂解产物,致香物质主要有醛类、酮类、萜类、呋喃类等,这些产物可改善烟气质量,提高卷烟品质。(2)野山茶对卷烟主流烟气中7种有害成分的释放量有一定影响。【结论】野山茶作为造纸法再造烟叶原料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