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X射线衍射-电子探针研究冀北铁岭组古风化壳稀土元素赋存状态
1
作者 陈海燕 张运强 +1 位作者 毛香菊 李瑞红 《岩矿测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36-846,共11页
近年来发现的古风化壳型稀土矿具有稳定、易于开采等优点,由于对其元素赋存状态的研究程度较低,制约了矿床富集机理的研究。本文采用逐级化学提取、X射线粉晶衍射、重砂鉴定、电子探针等测试技术,对铁岭组古风化壳稀土元素的赋存状态进... 近年来发现的古风化壳型稀土矿具有稳定、易于开采等优点,由于对其元素赋存状态的研究程度较低,制约了矿床富集机理的研究。本文采用逐级化学提取、X射线粉晶衍射、重砂鉴定、电子探针等测试技术,对铁岭组古风化壳稀土元素的赋存状态进行了系统研究。逐级化学提取显示古风化壳中稀土元素主要以矿物相存在,约占总含量的99.38%。水溶相、离子相及胶态沉积相中的稀土元素分别占比0.01%、0.22%和0.39%;X射线衍射分析显示古风化壳样品中的伊利石、伊蒙混层等黏土矿物可能吸附了极少量稀土元素;电子探针测试结果显示古风化壳样品中的锐钛矿、白钛矿和重晶石中含有0.1%左右的Ce、Nd、Sm等轻稀土元素。初步认为:古风化壳中稀土元素主体以矿物相存在,一部分以类质同象赋存于锐钛矿、白钛矿和重晶石中,其余则可能以纳米级微细颗粒存在于锐钛矿表面以及大量的黏土矿物中。极少量的离子态稀土元素可能吸附于伊利石、伊蒙混层等黏土矿物表面;呈水溶相及胶态沉积相中的稀土元素含量极低。本文对古风化壳稀土元素赋存状态的研究有助于优化开发利用工艺,为稀土资源的选冶利用提供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岭组 古风化壳 稀土元素 赋存状态 x射线粉晶衍射 电子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探针和X射线衍射仪测定新疆祖母绿宝石 被引量:9
2
作者 任伟 汪立今 李甲平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9-181,共3页
新疆首次发现了质量上佳的祖母绿宝石(绿柱石),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文章对新疆祖母绿矿物晶体进行电子探针显微分析(EPMA)和X射线衍射(XRD)测试,获得EPMA成分分析结果及XRD测试晶胞参数、衍射图谱。结果表明,新疆祖... 新疆首次发现了质量上佳的祖母绿宝石(绿柱石),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文章对新疆祖母绿矿物晶体进行电子探针显微分析(EPMA)和X射线衍射(XRD)测试,获得EPMA成分分析结果及XRD测试晶胞参数、衍射图谱。结果表明,新疆祖母绿化学成分中Cr2O3含量较高,一般在0.21%~0.54%;典型样品晶胞参数测定结果为a0=0.9233nm,c0=0.9206nm,Z=2,主要粉晶谱线为2.871(100)、3.257(100)、7.996(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祖母绿 电子探针显微分析 x射线衍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电子探针X射线显微分析法研究肾上腺素激发的心房特殊颗粒分泌(英文) 被引量:1
3
作者 俞彰 高鸿建 +3 位作者 法京 齐玲 凌诒萍 钟慈声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2-168,共7页
本文研究心房特殊颗粒 (ASG)中的钙释放是否能促进颗粒内容的分泌。冷冻超薄切片技术和磷钨酸—乙醇 (EPTA)特殊染色技术制备大鼠心房切片。X射线显微定量分析采用Hall连续谱法 ,用以测量在肾上腺素处理后 15、30、6 0和 12 0min时ASG... 本文研究心房特殊颗粒 (ASG)中的钙释放是否能促进颗粒内容的分泌。冷冻超薄切片技术和磷钨酸—乙醇 (EPTA)特殊染色技术制备大鼠心房切片。X射线显微定量分析采用Hall连续谱法 ,用以测量在肾上腺素处理后 15、30、6 0和 12 0min时ASG中钙含量的变化。用形态计量法的数密度作为判断ASG分泌状态的指标。结果显示心房特殊颗粒在生理状态下钙浓度高达 80mmol 公斤·干重。在肾上腺素注射后ASG的数密度逐渐下降 ,并于注射后 6 0min时下降至最低 ;ASG中的钙含量亦逐渐减低 ,但于注射后 30min即达最低 ,由此可见ASG钙含量的下降出现早于颗粒数的下降。推想肾上腺素处理引起的钙释放可能成为一种信号 ,启动心房肽的分泌 ,因此ASG在心房心肌细胞中可能具有细胞内钙库机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素 分泌 电子探针x射线显微分析 连续谱法 心房特殊颗粒 冷冻超薄切片 磷钨酸乙醇染色 心房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对肝细胞及其质膜Na^+-K^+-ATP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凌诒萍 柳晓慧 +2 位作者 沈秀成 王炳生 钟慈声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3期333-338,共6页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xtracorperealshockwavelithotripsyESWL)对胆石症病人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对肝细胞的超微结构和功能有无不可逆的损伤是值得探讨的。用电镜酶细胞化学方法结合电镜X射线显微...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xtracorperealshockwavelithotripsyESWL)对胆石症病人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对肝细胞的超微结构和功能有无不可逆的损伤是值得探讨的。用电镜酶细胞化学方法结合电镜X射线显微分析法对冲击波作用后肝细胞质膜Na+-K+-ATP酶活性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施冲击波15分钟后,肝细胞质膜Na+-K+-ATP酶的活性已见下降,45分钟降至最低,随后逐渐恢复,2个月时已完全恢复接近正常对照,与相同时程肝细胞超微结构变化对比,酶活性受损较早,恢复亦较快。实验结果支持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在临床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冲击波 肝细胞 超微结构 ESWL --ATP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组份薄膜的特征X射线强度的蒙特卡罗模拟计算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胡幼华 潘荫荣 朱惠彪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50-55,共6页
作者提出了入射电子在多元组份薄膜中所激发出的薄膜中各种元素的包括初次X射线和二次荧光在内的特征X射线强度的蒙特卡罗模拟计算方法。用这一方法模拟计算了多个薄膜样品的特征X射线强度比 ,得到了与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器测定的实验... 作者提出了入射电子在多元组份薄膜中所激发出的薄膜中各种元素的包括初次X射线和二次荧光在内的特征X射线强度的蒙特卡罗模拟计算方法。用这一方法模拟计算了多个薄膜样品的特征X射线强度比 ,得到了与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器测定的实验数据相一致的模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特卡罗模拟 多元组份薄膜 特征x射线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对鲤损害的电镜X射线显微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利 汪开毓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7-70,共4页
用电镜X射线显微分析法,研究铜在鲤(Cyprinus carpio)肝细胞和肾细胞中的分布和相对含量,从细胞水平探讨鲤的铜中毒机理。结果表明,铜进入鲤体内后,在肝细胞、肾细胞的溶酶体中分布最多,溶酶体旁、细胞核次之,细胞质内最少,中毒组与正... 用电镜X射线显微分析法,研究铜在鲤(Cyprinus carpio)肝细胞和肾细胞中的分布和相对含量,从细胞水平探讨鲤的铜中毒机理。结果表明,铜进入鲤体内后,在肝细胞、肾细胞的溶酶体中分布最多,溶酶体旁、细胞核次之,细胞质内最少,中毒组与正常组差异显著。鲤中毒后肝细胞核膜扩张、线粒体呈空泡状,溶酶体数量增多、体积增大;肾小管上皮细胞核膜扩张,线粒体肿胀,嵴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镜x射线显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钨酸乙醇染色法在嗜铬颗粒电镜X射线显微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懿 沈强 +3 位作者 俞彰 法京 凌诒萍 钟慈声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929-932,共4页
通过比较常规透射电镜制样法、快速冷冻固定 冷冻超薄切片法及磷钨酸乙醇 (EPTA)染色法在嗜铬颗粒透射电镜X射线显微分析中的应用 ,发现磷钨酸乙醇染色法能使嗜铬颗粒电子着色 ,从而较好地显示嗜铬颗粒的超微结构。同时磷钨酸乙醇染色... 通过比较常规透射电镜制样法、快速冷冻固定 冷冻超薄切片法及磷钨酸乙醇 (EPTA)染色法在嗜铬颗粒透射电镜X射线显微分析中的应用 ,发现磷钨酸乙醇染色法能使嗜铬颗粒电子着色 ,从而较好地显示嗜铬颗粒的超微结构。同时磷钨酸乙醇染色法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原位保留生物样品中元素 ,可以应用于检测样品元素含量的变化或比较样品元素含量的组间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钨酸乙醇染色法 电镜x射线显微分析 嗜铬颗粒 样品制备 生物样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安庆江段存在溯河洄游型和淡水定居型刀鲚实证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许颖 姜涛 +2 位作者 杨健 刘洪波 陈修报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4,共14页
为了探究长江十年禁渔后安庆江段刀鲚的生境履历,利用X射线电子探针微区分析技术研究安庆江段不同类型长颌刀鲚(Coilia nasus)和短颌刀鲚的耳石Sr和Ca微化学特征。结果显示,根据耳石Sr/Ca值的变化值将安庆江段的短颌刀鲚分为2类,一类是... 为了探究长江十年禁渔后安庆江段刀鲚的生境履历,利用X射线电子探针微区分析技术研究安庆江段不同类型长颌刀鲚(Coilia nasus)和短颌刀鲚的耳石Sr和Ca微化学特征。结果显示,根据耳石Sr/Ca值的变化值将安庆江段的短颌刀鲚分为2类,一类是其比值为一直小于3.0的低值,表明其纯淡水的生境履历;另一类是其比值不仅有小于3.0的低值区,还有大于3.0的高值区(小于7.0),表明其不仅有淡水的生境履历,还有高盐度的河口半咸水生境履历。长颌刀鲚的耳石Sr/Ca值均具有小于3.0的低值区和大于3.0(甚至大于7.0)高值区的显著波动,表现为典型的淡水、河口半咸水及海水的溯河洄游型生境履历,Sr含量面分析图谱也可印证上述结果。本研究表明,长江安庆江段刀鲚群体组成较为复杂,同时存在溯河洄游型、淡水定居型短颌刀鲚和溯河洄游型长颌刀鲚3种生态表型个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 安庆江段 长颌刀鲚 短颌刀鲚 电子探针微区分析 生境履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在水稻籽粒中的富集及其与其它7种元素的关系 被引量:11
9
作者 陈刚 刘爱平 +3 位作者 周卫东 孙国荣 杜坤 张彪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5318-5324,共7页
通过环境扫描电镜结合X射线电子探针显微分析技术,对21种不同基因型的水稻籽粒颖壳内、外表面以及颖果表面、糊粉层、近糊粉层和米中部的Ca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Ca元素在水稻籽粒不同部位的含量有明显差异,颖壳内外表面和颖果表面Ca... 通过环境扫描电镜结合X射线电子探针显微分析技术,对21种不同基因型的水稻籽粒颖壳内、外表面以及颖果表面、糊粉层、近糊粉层和米中部的Ca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Ca元素在水稻籽粒不同部位的含量有明显差异,颖壳内外表面和颖果表面Ca含量较高,近糊粉层和颖果中部含量较低,在颖果中Ca主要富集在糊粉层中;而且不同基因型水稻籽粒同一部位或不同部位Ca的积累量也有较大差异,这可能是由遗传差异引起的。糊粉层中的Ca含量影响着颖壳外表面、颖果表面、近糊粉层和米中部的Ca含量。另外,籽粒不同部位Ca含量与P、Mg、K、Si、Al、Cd含量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非线性关系,与Pb含量之间不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系。说明Ca在水稻籽粒中富集的同时也影响着P、Mg、K、Si、Al、Cd等元素的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籽粒 CA x射线电子探针显微分析 富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冈石窟大气细颗粒物化学成分的单颗粒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赵磊 耿红 +6 位作者 张润平 朱继浩 赵云鹏 张世杰 刘玉斌 史旭荣 卢铁彦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38-143,182,共7页
定量电子探针X射线微区分析技术具有采样时间短、测量所需的样品量少、既能观察颗粒物的大小、形貌,又能获得元素定量组成的优点,是进行大气气溶胶单颗粒分析的有力工具。该文在详细介绍该技术操作步骤的基础上,将其应用于云冈石窟景区... 定量电子探针X射线微区分析技术具有采样时间短、测量所需的样品量少、既能观察颗粒物的大小、形貌,又能获得元素定量组成的优点,是进行大气气溶胶单颗粒分析的有力工具。该文在详细介绍该技术操作步骤的基础上,将其应用于云冈石窟景区大气细颗粒物化学成分的研究,通过对20110918-20110921不同粒径范围的颗粒物测定结果表明:粒径大于1μm的颗粒主要含铝硅酸盐、碳酸钙、石英等初级矿物尘,反应或老化的矿物尘很少,二次颗粒基本未检出;粒径小于1μm的颗粒以有机碳和元素碳为主,且元素碳的相对丰度大于有机碳。以上结果说明在采样时段内当地以土壤尘、沙尘、煤尘以及燃烧产生的颗粒为主,SO2、NO2、有机物质对当地空气质量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探针微区分析法 大气细颗粒物 单颗粒分析 云冈石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北极大气气溶胶单颗粒成分特点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耿红 李屹 +1 位作者 张志敏 卢铁彦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361-1367,共7页
运用定量电子探针微区分析技术(EPMA)分别测定了采自北极新奥尔松地区(78 55′N、11 56′E)和南极乔治王岛(62 13′S、58 47′W)极昼天气下PM10大气颗粒物样品.结果表明,北极和南极大气颗粒物化学成分存在很大差异,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 运用定量电子探针微区分析技术(EPMA)分别测定了采自北极新奥尔松地区(78 55′N、11 56′E)和南极乔治王岛(62 13′S、58 47′W)极昼天气下PM10大气颗粒物样品.结果表明,北极和南极大气颗粒物化学成分存在很大差异,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北极的颗粒类型中,"反应的海盐"和"矿物尘"分别占颗粒总数的44%和27%,"新鲜海盐"所占的比例不到10%,"反应的海盐"中以含硝酸盐的颗粒为主,反映了外来物质或人为污染对该地气溶胶影响较大;南极的颗粒类型中,"新鲜海盐"占总数的74%左右,"反应的海盐"占19%,反应的海盐全部含硫酸盐、未发现含硝酸盐的颗粒,推测与海盐反应的含硫物质来源于海洋浮游生物代谢过程产生的二甲硫醚(DMS)及其降解产物,而与人为污染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 北极 大气气溶胶 电子探针微区分析 单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_2CO_3胁迫下星星草(Puccinellia tenuiflora)幼苗叶表皮和叶肉细胞中K、Na的相对含量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刚 杨威 +5 位作者 孙国荣 彭永臻 周晓阳 周卫东 杜坤 张彪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5408-5413,共6页
对不同强度Na2CO3胁迫处理下星星草幼苗叶片表皮和叶肉细胞中K、Na的透射电镜X-射线电子探针显微分析和叶片表面扫描电镜X-射线电子探针显微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胁迫强度下,无论是表皮细胞还是叶肉细胞的细胞壁和液泡中的Na相对含量均... 对不同强度Na2CO3胁迫处理下星星草幼苗叶片表皮和叶肉细胞中K、Na的透射电镜X-射线电子探针显微分析和叶片表面扫描电镜X-射线电子探针显微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胁迫强度下,无论是表皮细胞还是叶肉细胞的细胞壁和液泡中的Na相对含量均明显高于细胞质中的Na相对含量,并且K的相对含量均明显比相应部位Na的相对含量高,细胞壁与液泡中的Na相对含量变化范围非常接近。在Na2CO3胁迫浓度低于0.1molL-1时,在相同胁迫强度下,K的相对含量高于Na的相对含量,使细胞质保持相对高的K/Na比。而尽管向细胞壁和液泡分流了大量的Na,但是细胞质中的Na相对含量仍然随着Na2CO3胁迫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一方面证明星星草在Na2CO3胁迫下维持相对高的K/Na比的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另一方面暗示星星草作为盐生植物在盐碱环境中一定程度上Na可以部分地代替K而行使部分K的生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星草(Puccinellia tenuiflora) 叶表皮和叶肉细胞 NA2CO3胁迫 K和Na相对含量 x-射线电子探针显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在燕麦籽粒中的富集及其与其它8种元素的关系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国良 樊明寿 +3 位作者 陈刚 刘娟 周卫东 孙国荣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6843-6849,共7页
通过环境扫描电镜结合X射线电子探针显微分析技术,对22个基因型的燕麦籽粒皮层、糊粉层、近糊粉层和颖果中部的Si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Si元素在燕麦籽粒不同部位的含量有明显差异,皮层和糊粉层Si含量较高,近糊粉层和颖果中部含量较低... 通过环境扫描电镜结合X射线电子探针显微分析技术,对22个基因型的燕麦籽粒皮层、糊粉层、近糊粉层和颖果中部的Si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Si元素在燕麦籽粒不同部位的含量有明显差异,皮层和糊粉层Si含量较高,近糊粉层和颖果中部含量较低,在颖果中Si主要富集在糊粉层中;而且不同基因型燕麦籽粒同一部位或不同部位Si的积累量也有较大差异,这可能是由遗传差异引起的。糊粉层中的Si含量影响着近糊粉层和颖果中部的Si含量。另外,籽粒不同部位Si含量与P、Ca、Mg、S、Al、Pb含量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非线性关系,颖果中部的Si含量与K、Cd含量之间不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系。说明Si在燕麦籽粒中富集的同时也影响着P、Ca、Mg、S、Al、Pb等元素的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籽粒 SI x射线电子探针显微分析 富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时含有稀土元素La、Ce、Pr、Nd的材料的电子探针定量分析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邱巨峰 颜玉新 秦凤启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2期131-136,共6页
研制了稀土六硼化物单晶LaB_6、CeB_6、PrB_6和NdB_6电子探针分析标样。根据X-射线峰位表和实测的特征X-射线谱,考察分析了La、Ce、Pr和Nd元素谱线之间的干扰情况,发现分析谱线PrLα_1受到L_αLβ_1线严重的干扰。以混合稀土金属为试样... 研制了稀土六硼化物单晶LaB_6、CeB_6、PrB_6和NdB_6电子探针分析标样。根据X-射线峰位表和实测的特征X-射线谱,考察分析了La、Ce、Pr和Nd元素谱线之间的干扰情况,发现分析谱线PrLα_1受到L_αLβ_1线严重的干扰。以混合稀土金属为试样,采用扣除谱线重叠强度的背底非对称测量等方法对L_n、Ce、Pr和Nd进行了电子探针定量分析,其结果与荧光X-射线光谱分析结果符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探针 显微分析 稀土硼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且末—若羌地区黄绿色和田玉分析测试及特性表征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晓晖 冯玉欢 +1 位作者 张勇 买托乎提·阿不都瓦衣提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86-597,共12页
新疆且末—若羌一带的和田玉,以带有黄绿色调为特征,针对该种和田玉的颜色成因和特性表征研究较少,影响了对这种和田玉的颜色和矿床成因的认识。本文利用电子探针(EPMA)、背散射电子图像(BSE)、X射线荧光光谱(XRF)、高分辨电感耦合等离... 新疆且末—若羌一带的和田玉,以带有黄绿色调为特征,针对该种和田玉的颜色成因和特性表征研究较少,影响了对这种和田玉的颜色和矿床成因的认识。本文利用电子探针(EPMA)、背散射电子图像(BSE)、X射线荧光光谱(XRF)、高分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HR-ICP-MS)分析技术对且末黄口料的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进行测试,采用滴定法测试FeO含量,探究其颜色成因和成矿类型,并采用锆石SHRIMP U-Pb同位素定年约束其成矿时代。结果表明:该地区和田玉主要由磷灰石、方解石、白云石、透辉石、绿帘石、榍石和锆石组成。其稀土总量低(∑REE=2.61~19.1μg/g),稀土配分模式呈现出明显Eu负异常(δEu<0.05)、LREE右倾、HREE平坦,根据稀土配分模式和Cr、Ni元素含量,推测是一种镁质矽卡岩型和田玉。且末黄口料和田玉Fe^(3+)/Fe^(2+)平均值(0.16)与其他地区和田玉有重叠,但该比值稍高(0.07~0.26),而Fe^(3+)、Fe^(2+)含量与其他地区和田玉之间差异并不明显。因此,推测且末—若羌和田玉的颜色成因与Fe^(3+)/Fe^(2+)比值有关,与Fe^(3+)、Fe^(2+)含量并无明显关系;该地区和田玉中锆石SHRIMP U-Pb同位素定年获得的两个加权平均年龄为461.7±6.1Ma(MSWD=1.6)和498.1±4.6Ma(MSWD=1.16),代表了该地区黄绿色和田玉的形成时代,并可以进一步约束西昆仑的构造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田玉 锆石U-PB定年 电子探针 x射线荧光光谱法 高分辨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且末—若羌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Pb对银杏根系离子微域分布影响研究
16
作者 朱宇林 曹福亮 +1 位作者 汪贵斌 谭萍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45-349,共5页
为阐明重金属在银杏(Ginkgo biloba L.)根尖微区中的富积特性及对其它选择性吸收离子的作用机理,采用X线电子探针技术研究Cd、Pb对银杏根系中离子微域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Cd、Pb处理后在表皮、皮层、韧皮部和木质部细胞中均可发现Cd2+... 为阐明重金属在银杏(Ginkgo biloba L.)根尖微区中的富积特性及对其它选择性吸收离子的作用机理,采用X线电子探针技术研究Cd、Pb对银杏根系中离子微域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Cd、Pb处理后在表皮、皮层、韧皮部和木质部细胞中均可发现Cd2+、Pb2+的积累。Cd、Pb胁迫显著地影响了根系微区的离子分布,使细胞中大多离子的稳态受到破坏,是Cd、Pb对植物产生毒害的机制之一。同时Ca2+和K+在根系微区不同组织中均呈现出较强的峰,Ca2+和K+稳态的维持显示银杏对Cd、Pb胁迫可能具有较强的耐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 CD PB x线电子探针 离子微域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鲤(Cyprinus carpio)仔鱼耳石锶(Sr)标记及其时滞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邱晨 姜涛 +2 位作者 陈修报 刘洪波 杨健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03-912,共10页
本研究以确认鱼类早期个体规模化耳石锶(Sr)标记的可行性及其时滞特征为目的,选择鲤(Cyprinus carpio)仔鱼为实验对象,开展了六水氯化锶(SrCl2·6H2O)溶液2d的活体浸泡标记研究。结果显示,该浸泡标记过程对鲤存活、生长无显著影响... 本研究以确认鱼类早期个体规模化耳石锶(Sr)标记的可行性及其时滞特征为目的,选择鲤(Cyprinus carpio)仔鱼为实验对象,开展了六水氯化锶(SrCl2·6H2O)溶液2d的活体浸泡标记研究。结果显示,该浸泡标记过程对鲤存活、生长无显著影响。利用X射线电子探针微区分析(EPMA)技术进行分析:定量线分析结果显示对照组Sr/Ca比值(3.0左右)趋于稳定,标记组却均出现了明显的标记峰值(远>3.0);面分布分析结果表明在标记组鲤耳石上均呈现出一圈明显、清晰可见的红色“高Sr标记环”。此外,对比对照组和标记组微化学结果发现,“高Sr标记环”在恢复续养250d后的鲤耳石仍然可见,说明Sr标记可长期存在。观察鲤仔鱼耳石微结构,发现Sr在耳石上存在明显的时滞效应。首次得出在开始浸泡后的第3天,耳石上才开始出现Sr标记,在浸泡结束后的第6天,耳石Sr标记区才会完全消失的结论。本研究首次揭示出,外源Sr标记的方法在鲤仔鱼种群大规模增殖放流标记和评价中将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可靠性、可行性和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石 锶标记 增殖放流 x射线电子探针微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籽粒不同部位P与Al、Cd、Pb含量的关系 被引量:10
18
作者 陈义芳 周卫东 +2 位作者 刘爱平 陈刚 孙国荣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3-97,共5页
利用环境扫描电镜结合X射线电子探针显微分析技术,研究了水稻籽粒不同部位P与Al、Cd、Pb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金属元素Al、Cd、Pb和其他矿质元素一样,也在糊粉层中积累最多;水稻籽粒中P的积累与Al、Cd、Pb的富集有密切关系;其中,籽粒... 利用环境扫描电镜结合X射线电子探针显微分析技术,研究了水稻籽粒不同部位P与Al、Cd、Pb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金属元素Al、Cd、Pb和其他矿质元素一样,也在糊粉层中积累最多;水稻籽粒中P的积累与Al、Cd、Pb的富集有密切关系;其中,籽粒不同部位P与Al的含量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Pb和Cd的含量并不随着P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其变化幅度较小。说明P对Al的富集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籽粒 重金属 x射线电子探针显微分析 富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石膏降温物质基础的假说 被引量:10
19
作者 宋晨 张志杰 边宝林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716-1721,共6页
中医临床常用生石膏(CaSO4·2H2O)治疗发热疾病,通过对石膏显微晶体特征和微量元素特征的研究,提出了微量元素锶(Sr)是石膏降温重要影响元素的假说。实验通过偏光显微镜(optical polarized light microscopy,OPLM)、 X射线衍射(X-ra... 中医临床常用生石膏(CaSO4·2H2O)治疗发热疾病,通过对石膏显微晶体特征和微量元素特征的研究,提出了微量元素锶(Sr)是石膏降温重要影响元素的假说。实验通过偏光显微镜(optical polarized light microscopy,OPLM)、 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 XRD)、电子探针微区分析(electron probe microanalysis, EPMA),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ICP-MS)等方法分析了来自五个产地33批石膏药材的显微晶体结构和微量元素组成。OPLM分析结果显示:石膏的显微晶体形态主要为长柱状和纤维状,且和石膏的产地密切相关。按传统要求认为品质好的样品,其显微颗粒较大。XRD分析结果显示:除1批样品含有石英杂质,其余样品在XRD下均未见其他矿物杂质。EPMA分析结果显示:石膏样品中主要矿物为石膏,次要矿物为硬石膏,两者呈现共生关系。微区图像中的硬石膏矿物没有确定的晶形,硬石膏和石膏的接触面都是不规则状曲线,推测样品中包含的硬石膏不是原生的硬石膏,而是石膏矿物在成矿后期转化而来。ICP-MS分析结果显示:微量元素锶(Sr)在石膏中含量较高,是所有微量元素中绝对含量最高的,与原始地幔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对比结果显示, Sr元素在石膏样品中是最为稳定富集的微量元素,它比原始地幔富集6倍以上,最高到176倍。石膏微区点位的CaO/SrO分析结果显示锶(Sr)元素在石膏中呈统计式均匀分布,在石膏中主要以类质同象混入物的形式存在。在随后进行的石膏水溶液中Sr元素含量测定的结果显示,锶(Sr)在石膏煎煮液及石膏混悬液中的溶出量达到了理论值的2~4倍。临床上大剂量使用石膏并先煎的方法,可以促进Sr^2+的溶出。因为Sr^2+具有抑制Na+的作用,据此提出石膏降温的假说:应用石膏降温时, Sr^2+和Ca^2+同时溶出, Sr^2+抑制机体对Na+的吸收,同时增加对机体Ca^2+的供给,共同调节发热的正调节介质Na+/Ca^2+的比值,石膏降温的物质基础是Sr元素和Ca元素共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膏 电子探针 x射线衍射 锶(Sr)元素 CaO/SrO Na+/Ca^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物药炉甘石煅制前后锌、铅元素的赋存形态及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宋广峰 张志杰 +1 位作者 李娆娆 宋晨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278-2282,共5页
采用X射线衍射(XRD)技术和电子探针微区分析(EPMA)技术针对中药炉甘石煅制前后锌、铅元素的赋存形态及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探明了煅制对炉甘石中锌、铅元素赋存状态及分布的改变,为后续水飞减除铅元素的机理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测试结... 采用X射线衍射(XRD)技术和电子探针微区分析(EPMA)技术针对中药炉甘石煅制前后锌、铅元素的赋存形态及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探明了煅制对炉甘石中锌、铅元素赋存状态及分布的改变,为后续水飞减除铅元素的机理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测试结果显示:21批次炉甘石(生品)中的锌元素以主矿物水锌矿[Zn5(CO3)2(OH)6]和杂质矿物异极矿[Zn4(OH)2(H2O)(Si2O7)]为主要赋存形态,偶见菱锌矿(ZnCO3);炉甘石(生品)的背散射电子图谱及元素分布数据显示:Zn和Pb元素同时分布的区域为水锌矿,Zn和Si元素同时分布的区域为异极矿,Ca和Mg元素同时分布的区域为白云石,Ca元素单独分布区域为方解石。在炉甘石(生品)中,Pb主要分布于水锌矿中且分布相对均匀,Pb元素的分布与水锌矿中的Zn元素密切相关。大量水锌矿的微区点位的电子探针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各不同点位中的ZnO/PbO含量的比值趋于定值,Pb在水锌矿中呈统计式均匀分布,说明Pb在水锌矿中主要以类质同象混入物的形式存在。但是炉甘石(生品)中的异极矿、方解石及白云石等杂质矿物中铅元素含量极低甚至检测不到。炉甘石煅烧后水锌矿晶格中的Zn和Pb分别生成了ZnO和PbO。Zn元素在炉甘石煅制品中主要以氧化锌(ZnO)形式存在,少部分以杂质矿物硅酸锌(Zn2SiO4)形式存在,呈较连续状态分布。Pb元素在炉甘石煅制品中主要以氧化铅(PbO)的形式存在,呈星点状分布,与Zn元素的分布未呈现相关性,说明Pb在炉甘石煅制品中是以独立矿物形式存在的。煅烧破坏了水锌矿的晶格结构,在改变锌、铅化合物形态的同时,更改变了锌、铅的分布特征,打破了炉甘石中锌、铅的共生状态,使水飞减除铅元素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炉甘石 煅制 x射线衍射 电子探针 赋存状态 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