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BPVD金属/陶瓷微层复合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史丽萍 赫晓东 +1 位作者 李垚 杜善义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7-20,共4页
介绍了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 (EBPVD)法制备微层复合材料的优点 ,详述了其四种不同材料体系的设计思想 。
关键词 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法 制备 金属/陶瓷微层复合材料 机体表面材料 飞行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PVD制备镍基高温合金中γ′相的粗化 被引量:3
2
作者 韩杰才 李晓海 +1 位作者 陈贵清 孟松鹤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6年第6期38-41,共4页
采用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技术制备一种新型镍基高温合金薄板。并通过显微硬度计和透射电镜研究该合金在不同时效温度下室温显微硬度的变化以及γ′相粗化行为和形貌演化。结果表明,随着时效温度升高,γ′相的形貌按“台阶机制”由最初的... 采用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技术制备一种新型镍基高温合金薄板。并通过显微硬度计和透射电镜研究该合金在不同时效温度下室温显微硬度的变化以及γ′相粗化行为和形貌演化。结果表明,随着时效温度升高,γ′相的形貌按“台阶机制”由最初的近似球形颗粒逐渐粗化成规则排列的立方体形貌,符合体扩散控制的“Ostwald”熟化规律,粗化激活能为266.18kJ.mol-1。同时由于合金中γ′相的粗化,室温显微硬度不断降低,合金被软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 镍基高温合金 γ′相 粗化 Ostwald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PVD法制备NiCrAlY/ZrO_2-8Y_2O_3微层复合板的拉伸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史丽萍 赫晓东 李壵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7-59,共3页
采用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 (EBPVD)工艺制备了NiCrAlY/ZrO2 - 8Y2 O3微层复合板 ,测试了该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拉伸力学性能 ,初步探讨了拉伸强度与延伸率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可能机理。结果表明 :该材料的屈服极限、强度极限和最大延伸率... 采用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 (EBPVD)工艺制备了NiCrAlY/ZrO2 - 8Y2 O3微层复合板 ,测试了该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拉伸力学性能 ,初步探讨了拉伸强度与延伸率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可能机理。结果表明 :该材料的屈服极限、强度极限和最大延伸率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在室温时它是一种脆性材料而在高温时则是延性良好的塑性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 BPVD法 制备 复合板 拉伸强度 延伸率 拉伸力学性能 NiCrAlY/ZrO2—8Y2O3 航空材料 航天材料 电子束加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PVD制备ODS Ni基高温合金抗氧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晓海 陈贵清 +1 位作者 孟松鹤 韩杰才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89-892,共4页
采用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技术制备了微晶氧化物弥散增强Ni基高温合金,并研究了该合金的高温氧化行为。通过最小二乘拟合得到的合金氧化动力学模型近似遵循4次方规律,并在高温氧化过程中,合金能够生成单一的Al2O3氧化膜,而且氧化膜的粘附... 采用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技术制备了微晶氧化物弥散增强Ni基高温合金,并研究了该合金的高温氧化行为。通过最小二乘拟合得到的合金氧化动力学模型近似遵循4次方规律,并在高温氧化过程中,合金能够生成单一的Al2O3氧化膜,而且氧化膜的粘附性好,不易脱落。稀土氧化物的添加可明显地改善合金的抗高温氧化性能,提高氧化膜的粘附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 氧化物弥散增强高温合金 高温氧化 氧化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薄膜制备工艺对高温阻挡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刘鹏瑞 鲍天骄 +2 位作者 张桐 张亚发 王浩森 《航空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7-44,共8页
随着探测技术的飞速发展,武器装备对于具有低红外辐射特性材料需求越来越高,尤其是高温部件的红外辐射信号抑制材料。Pt金属薄膜具有超低的红外发射率,但由于金属薄膜在高温下存在与基体元素的扩散,从而造成红外发射率大幅上升,因此需... 随着探测技术的飞速发展,武器装备对于具有低红外辐射特性材料需求越来越高,尤其是高温部件的红外辐射信号抑制材料。Pt金属薄膜具有超低的红外发射率,但由于金属薄膜在高温下存在与基体元素的扩散,从而造成红外发射率大幅上升,因此需要制备具有高温稳定性的阻挡层。采用磁控溅射和电子束气相沉积工艺制备Al_(2)O_(3)薄膜阻挡层,通过SEM、XRD研究不同工艺制备的Al_(2)O_(3)薄膜微观形貌、相组成,并研究不同工艺制备的Al_(2)O_(3)薄膜上磁控溅射镀Pt后红外发射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采用电子束气相沉积工艺制备的Al_(2)O_(3)薄膜,具有稳定的晶体结构。表面镀覆Pt金属薄膜后,薄膜初始红外发射率为0.16,经过900℃、20 h高温后,红外发射率为0.172,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有望应用于高温低红外发射率薄膜的阻挡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_(2)O_(3)薄膜 电子束气相沉积 磁控溅射 红外发射率 阻挡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aracterization of EBPVD micro-layer composites and simulation of its internal stress state 被引量:1
6
作者 史丽萍 赫晓东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5年第1期27-30,共4页
Based on the basic operating principal and the technology characteristic of electron beam 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EBPVD) technique, EBPVD was used to prepare the micro-layer composites. The effect on the substrate p... Based on the basic operating principal and the technology characteristic of electron beam 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EBPVD) technique, EBPVD was used to prepare the micro-layer composites. The effect on the substrate preheating temperature was taken into accounts and th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package ANSYS was used to simulate the internal stress field and the potential displacement changing tendency. The results show that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quality factors on the judgment of micro-layer composites is the adhesion between the substrate and the deposition layers as well as among the different deposition layers. Besides the existance of temperature gradient through the thickness of layers,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internal stress in micro-layer composites is the mismatch of various properties of the layer and the substrate of different thermal expansions and crystal lattice types. With the increase of substrate preheating temperature, the inter-laminar shear stress also takes on a tendency of increase but the axial residual stress decre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layer composites electron beam 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 residual stress field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gh temperature cyclic oxidation behavior of Y_2O_3-ZrO_2 thermal barrier coatings irradiated by high-intensity pulsed ion beam
7
作者 王一奇 雷明凯 +1 位作者 AFSAR A M SONG J 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9年第1期13-17,共5页
The high-temperature oxidation resistance behavior of 7% (mass fraction) Y203-ZrO2 thermal barrier coatings (TBCs) irradiated by high-intensity pulsed ion beam (HIPIB) was investigated under the cyclic oxidation... The high-temperature oxidation resistance behavior of 7% (mass fraction) Y203-ZrO2 thermal barrier coatings (TBCs) irradiated by high-intensity pulsed ion beam (HIPIB) was investigated under the cyclic oxidation condition of 1 050 ℃ and 1 h. The columnar grains in the TBCs disappear after the HIPIB irradiation at ion current densities of 100-200 A/cm^2 and the irradiated surface becomes smooth and densified after remelting and ablation due to the HIPIB irradiation. The thermally grown oxide (TGO) layer thickness of the irradiated TBCs is smaller than that of the original TBCs. After 15 cycles, the mass gains of the original TBCs and those irradiated by ion current densities of 100 and 200 A/cm^2 due to the oxidation are found to be 0.8-0.9, 0.6-0.7, and 0.3-0.4 mg/cm^2, respectively. The inward diffusion of oxygen through the irradiated TBCs is significantly impeded by the densified top layer formed due to irradiation, which is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improved overall oxidation resistance of the irradiated TB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2O3 ZRO2 thermal barrier coating high-intensity pulsed ion beam electron beam 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 oxidation resistance cyclic oxid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电子束流EB-PVD制备YSZ热障涂层的组织结构演变、热循环寿命与失效行为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牟仁德 丁宁 +2 位作者 刘冠熙 罗宇晴 戴建伟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4-52,共9页
采用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技术在不同电子束流下(1.2,1.8,2.4 A)制备YSZ热障涂层,分析表征不同电子束流下YSZ涂层的相结构和显微组织形貌变化,并对热障涂层进行了1150℃热循环寿命测试,同时通过微观组织结构演变对涂层失效行为进行分析。... 采用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技术在不同电子束流下(1.2,1.8,2.4 A)制备YSZ热障涂层,分析表征不同电子束流下YSZ涂层的相结构和显微组织形貌变化,并对热障涂层进行了1150℃热循环寿命测试,同时通过微观组织结构演变对涂层失效行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电子束流下YSZ涂层均具有非平衡四方相结构,随着电子束流的增加,涂层柱状晶尖端结构逐渐由三角状向金字塔状再向山脊状演变,柱状晶由纤细结构转变为粗大结构,枝晶减少,排列有序性增加,由于YSZ涂层柱状晶纳米孔结构的存在使得热导率略微降低。1.8 A制备的YSZ涂层具有895周次的最优异热循环寿命,约为1.2 A下制备YSZ涂层的2倍,2.4 A下制备YSZ涂层的1.3倍,获得了低电子束流制备的纤细柱状晶结构优先烧结失效、高电子束流制备的粗大柱状晶优先热生长氧化(TGO)层应力累积失效的不同组织结构失效行为,1.8 A制备的柱状晶结构可平衡两种失效行为,有效延长YSZ热障涂层热循环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障涂层 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 显微结构 热循环 失效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ZrCeO热障涂层EB-PVD制备及失效机理 被引量:1
9
作者 罗宇晴 李子楠 +3 位作者 朱石刚 何利民 宇波 王玉峰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3-60,共8页
热障涂层作为一种由金属黏结层、陶瓷面层和热生长氧化物组成的防护涂层,在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采用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技术在Ni基高温合金基体上制备LaZrCeO/YSZ双陶瓷热障涂层。通过调控靶材的沉积能量,研究热障... 热障涂层作为一种由金属黏结层、陶瓷面层和热生长氧化物组成的防护涂层,在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采用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技术在Ni基高温合金基体上制备LaZrCeO/YSZ双陶瓷热障涂层。通过调控靶材的沉积能量,研究热障涂层成分、相结构及热循环寿命。分析了1100℃热循环下热障涂层失效机理。结果表明,随着靶材沉积能量增大,LaZrCeO涂层中Zr元素含量不断增加,而La/Ce元素比与靶材基本保持一致。同时,随着靶材沉积能量增大,涂层相结构由单一萤石相转变为复合烧绿石和萤石相结构,再转变为单一烧绿石结构。1100℃热循环测试表明,具有复合烧绿石和萤石相结构的LaZrCeO/YSZ双陶瓷热障涂层平均热循环寿命为1518次,表现出较好的热物理性能。随着热循环的进行,金属黏结层中的Al元素向外扩散,形成热生长氧化物(TGO),Cr元素与LaZrCeO和O反应,形成了LaCrO_(3)和ZrO_(2)。Ni元素和Co元素在高温下扩散并与O反应,形成(Ni,Co)(Cr,Al)_(2)O_(4)化合物,使得TGO层或界面层产生裂纹,降低了金属黏结层和陶瓷层之间的韧性,最终导致热障涂层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障涂层 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 相结构 元素含量 热循环寿命 失效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强对HfO_(2)薄膜表面石墨烯合成的影响研究
10
作者 武海进 王伟 +1 位作者 杨玉帅 樊瑞祥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5-81,共7页
采用真空电子束蒸镀工艺制备HfO_(2)高K介质薄膜,并在HfO_(2)衬底表面使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工艺无转移制备石墨烯。通过GIXRD、AFM、阻抗分析仪和激光拉曼光谱仪等,研究了生长温度对HfO_(2)薄膜微观结构、表面形貌和介... 采用真空电子束蒸镀工艺制备HfO_(2)高K介质薄膜,并在HfO_(2)衬底表面使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工艺无转移制备石墨烯。通过GIXRD、AFM、阻抗分析仪和激光拉曼光谱仪等,研究了生长温度对HfO_(2)薄膜微观结构、表面形貌和介电性能的影响,以及反应总压强对HfO_(2)衬底表面石墨烯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生长温度为250℃时HfO_(2)薄膜具有最优的表面形貌(RMS=0.232nm),为非晶态且相对介电常数最高(22.34)。适当的反应总压强能够平衡碳物种的传输与石墨烯的生长速率,促进反应物的均匀分布,从而改善石墨烯薄膜的质量。随着反应总压强的升高,石墨烯薄膜的质量先提高后降低,在150Pa压强条件下可获得表面光滑、缺陷水平最低的少层石墨烯薄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fO_(2) 石墨烯 薄膜 高K介质 真空电子束蒸镀 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 生长温度 压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力耦合作用下热障涂层的失效机制 被引量:19
11
作者 徐惠彬 宫声凯 +1 位作者 陈立强 张春霞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919-924,共6页
针对热障涂层服役环境中热物理化学环境与机械载荷耦合作用的特点 ,采用交流阻抗谱法与声发射法对热障涂层在恒定外载荷 (高温蠕变 )以及交变载荷 (高温低周疲劳 )作用下的失效过程进行了考察分析 ,研究发现 ,交流阻抗谱中低频段阻抗值... 针对热障涂层服役环境中热物理化学环境与机械载荷耦合作用的特点 ,采用交流阻抗谱法与声发射法对热障涂层在恒定外载荷 (高温蠕变 )以及交变载荷 (高温低周疲劳 )作用下的失效过程进行了考察分析 ,研究发现 ,交流阻抗谱中低频段阻抗值的变化可以有效地反映热障涂层热氧化层内横向裂纹的萌生及扩展 ;有无外机械载荷作用下热障涂层的热循环失效的模式截然不同 ,在高温蠕变条件下 ,热障涂层的裂纹并不产生在热氧化层内 ,而是产生在热氧化层与柱状晶之间的等轴晶区 ;而在高温低周疲劳条件下裂纹是在粘结层与高温合金基体的扩散层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障涂层 失效分析 服役环境 交流阻抗 声发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PVD热障涂层的热循环失效机理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美姮 张重远 +4 位作者 孙晓峰 宫声凯 胡望宇 管恒荣 胡壮麒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20-23,共4页
采用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方法 (EB- PVD)在 Ni Cr Al Y粘结层上沉积 Y2 O3部分稳定的 Zr O2 陶瓷层。对样品进行了 10 5 0℃的热循环实验。结果表明 ,沉积态陶瓷层表面比较致密 ,其柱状晶粒簇拥成团 ,晶粒簇间存在间隙。随着热循环不断进... 采用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方法 (EB- PVD)在 Ni Cr Al Y粘结层上沉积 Y2 O3部分稳定的 Zr O2 陶瓷层。对样品进行了 10 5 0℃的热循环实验。结果表明 ,沉积态陶瓷层表面比较致密 ,其柱状晶粒簇拥成团 ,晶粒簇间存在间隙。随着热循环不断进行 ,陶瓷层表面变得疏松 ,晶粒簇间距增大 ,相邻较大的间隙互相连接成微裂纹 ,并逐渐横向及纵向扩展。 10 5 0℃循环 2 0 0次 ,粘结层氧化物是均匀连续的一薄层 ,主要由 Al2 O3组成 ;循环 30 0次后 ,出现了 Ni O、尖晶石等氧化物。根据显微结构观察和 EDS、 XRD分析结果 ,提出了 EB- PVD热障涂层热循环的失效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 热障涂层 热循环 失效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障涂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3
作者 李晓海 陈贵清 +1 位作者 孟松鹤 韩杰才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6,共6页
主要介绍了热障涂层在现阶段的研究和应用 ,以及它们的组成和性能。讨论了热障涂层现有的三种涂层制备工艺和寿命预测模型 ,并对等离子喷涂和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作了详细的对比 。
关键词 热障涂层 等离子喷涂 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 制备工艺 航空发动机 陶瓷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PVD热障涂层对高温合金基体断裂特征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张东博 郭洪波 +1 位作者 宫声凯 徐惠彬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73-276,共4页
采用EB -PVD方法在K3合金上 (包括铸态和经标准热处理两种状态 )沉积了由NiCoCrAlY金属粘结层和YSZ涂层顶层组成的双层结构的热障涂层 .对未涂层和涂层试样的拉伸性能进行了评估 ,并分析了涂层的制备和中间处理过程中基体的微观结构的变... 采用EB -PVD方法在K3合金上 (包括铸态和经标准热处理两种状态 )沉积了由NiCoCrAlY金属粘结层和YSZ涂层顶层组成的双层结构的热障涂层 .对未涂层和涂层试样的拉伸性能进行了评估 ,并分析了涂层的制备和中间处理过程中基体的微观结构的变化 .结果表明 ,在热障涂层的沉积以及中间处理过程中 (真空前处理及后处理 ) ,基体的铸态组织得到改善 ,产生了析出强化 ,使得在铸态K3合金基体上沉积热障涂层后基体的拉伸强度由 80 0MPa提高到 10 5 0MPa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 热障涂层 铸态合金 燃气涡轮机 叶片材料 高温合金 断裂特征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EB-PVD)技术研究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景顺 曾岗 +2 位作者 李明伟 杨森 郭洪飞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F11期246-248,255,共4页
概述了近几年来快速发展的新兴材料加工工艺技术——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EB-PVD)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现状,着重阐述了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EB-PVD)过程的主要工艺参数和制备高温合金板材显微组织的形成机理。
关键词 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EB-PVD) 应用 工艺参数 形成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叠层结构EB-PVD热障涂层 被引量:12
16
作者 牟仁德 贺世美 +1 位作者 何利民 许振华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5-60,共6页
采用EB-PVD非连续沉积工艺制备了微叠层结构热障涂层,对涂层结构和晶体形貌进行了SEM观察和分析,采用激光脉冲法测定了涂层的热扩散系数,并采用增重法研究了涂层的氧化动力学特征,分析了氧化后的元素扩散情况。结果表明,非连续EB-PVD沉... 采用EB-PVD非连续沉积工艺制备了微叠层结构热障涂层,对涂层结构和晶体形貌进行了SEM观察和分析,采用激光脉冲法测定了涂层的热扩散系数,并采用增重法研究了涂层的氧化动力学特征,分析了氧化后的元素扩散情况。结果表明,非连续EB-PVD沉积工艺制备的涂层具有明显的层状特征,常规EB-PVD热障涂层的柱状晶结构被周期性地打破;但在每一层中,柱状晶结构得以保留,且晶粒更加细化。微叠层热障涂层的热扩散系数比常规热障涂层降低20%-30%,涂层热扩散系数的降低主要与层间界面和晶粒的细化减小了声子的平均自由程有关。微叠层结构热障涂层的氧化增重速率明显低于常规试样,遵循典型的抛物线规律,垂直于元素扩散方向的层间界面和细晶更有效地降低或阻止了O、Al、Ni、Cr等元素的扩散,可能是氧化增重速率较低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障涂层 微叠层 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 热扩散系数 激光脉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ZF6基底的可见光宽谱带高性能增透膜 被引量:3
17
作者 曲锋 朱华新 +2 位作者 刘桂林 李帅 孙强 《中国光学》 EI CAS 2013年第4期551-556,共6页
以ZF6为基底,采用电子束蒸发物理气相沉积方法设计并制备了一种增透波长为0.4~0.8μm的宽谱带可见光区增透膜。薄膜材料仅含有TiO2和SiO2两种材料,分别作为高低折射率材料。利用Edinburgh光谱仪对双面镀制该膜系样品的透过率进行测量,... 以ZF6为基底,采用电子束蒸发物理气相沉积方法设计并制备了一种增透波长为0.4~0.8μm的宽谱带可见光区增透膜。薄膜材料仅含有TiO2和SiO2两种材料,分别作为高低折射率材料。利用Edinburgh光谱仪对双面镀制该膜系样品的透过率进行测量,测试结果表明:薄膜平均透过率达98.15%,实际样品的光学特性与设计结果基本相符,具有宽带的增透特性,减少了表面剩余反射。机械强度与环境测试表明:制备的薄膜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牢固度,可以应用于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光学系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薄膜 增透膜 电子束蒸发物理气相沉积 透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度热障涂层的发展和未来应用 被引量:14
18
作者 高阳 梁勇 师昌绪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2期3-7,共5页
综述了梯度热障涂层的发展历史及工艺方法演变,并对其基本设计原理和国内外应用现状与前景作了阐述。
关键词 热障涂层 涡轮叶片 航空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F1基底上可见光区宽带增透膜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朱华新 刘桂林 +5 位作者 高劲松 王彤彤 李帅 严慧敏 郭颖 李果华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04-1108,共5页
本文以QF1为基底设计了一种宽带可见光区增透膜,即:增透波长0.4~0.8μm,工艺实现采用了电子束蒸发物理气相沉积的方法,薄膜材料仅含有TiO2和SiO2,并分别作为高低折射率材料。利用Edinburgh光谱仪对双面镀制该膜系样品的透过率进行测量... 本文以QF1为基底设计了一种宽带可见光区增透膜,即:增透波长0.4~0.8μm,工艺实现采用了电子束蒸发物理气相沉积的方法,薄膜材料仅含有TiO2和SiO2,并分别作为高低折射率材料。利用Edinburgh光谱仪对双面镀制该膜系样品的透过率进行测量,测试结果表明平均透过率达98.43%,通过SEM的膜层截面证实膜层比设计略偏厚,导致测试透过率与设计相比略有红移,但实际样品的光学特性与设计结果基本相符,具有宽带的增透特性。环境测试表明:薄膜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牢固度。该增透膜可以应用于可靠性要求较高的环境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薄膜 电子束蒸发物理气相沉积 透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雾腐蚀对NiCoCrAlY涂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20
作者 项民 张琦 骆军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017-1020,共4页
利用中性盐雾试验对物理气相沉积制备的NiCoCrAlY防护涂层进行常温腐蚀 ,研究了常温盐雾腐蚀对NiCoCrAlY涂层的微观形貌以及高温性能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 :经过盐雾腐蚀的涂层表面的均匀性和完整性均被破坏 ,涂层表面产生了大量的腐蚀... 利用中性盐雾试验对物理气相沉积制备的NiCoCrAlY防护涂层进行常温腐蚀 ,研究了常温盐雾腐蚀对NiCoCrAlY涂层的微观形貌以及高温性能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 :经过盐雾腐蚀的涂层表面的均匀性和完整性均被破坏 ,涂层表面产生了大量的腐蚀坑 ;高温循环氧化以后 ,表面形成的Al2 O3 氧化膜变得粗糙、破碎且不连续 ,而且氧化膜容易剥落 ,降低了涂层的高温抗氧化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雾腐蚀 高温氧化试验 NICOCRALY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