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小波能量熵的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绕组故障检测 被引量:3
1
作者 古亮 蔡瑜 +3 位作者 陈新岗 胡晓倩 刘帮藩 冯波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9-106,共8页
电磁式电压互感器高压绕组层数多,绕组端部电场变化剧烈,长期运行极易导致绕组层间绝缘故障。为进一步提高绕组层间故障诊断的可靠性,提出一种基于冲击响应电压小波能量熵的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绕组绝缘检测方法。该方法采用高压脉冲波对... 电磁式电压互感器高压绕组层数多,绕组端部电场变化剧烈,长期运行极易导致绕组层间绝缘故障。为进一步提高绕组层间故障诊断的可靠性,提出一种基于冲击响应电压小波能量熵的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绕组绝缘检测方法。该方法采用高压脉冲波对正常电压互感器和故障电压互感器原边分别进行冲击实验,利用sym4小波对高压绕组冲击响应电压信号进行离散小波分解和重构以消除噪声信号的干扰,并用重构的信号计算小波能量熵,作为绕组层间故障诊断的特征参量。实验结果表明正常绕组与放电故障和短路故障绕组的小波能量熵区分度为86.5%和28.3%,可以有效判别绕组层间绝缘状态,根据故障绕组的小波能量熵值大小可以较好地区分故障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式电压互感器 绕组层间绝缘 冲击响应 小波能量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伪随机编码源电磁响应的精细辨识 被引量:23
2
作者 武欣 薛国强 +2 位作者 底青云 张一鸣 方广有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792-2802,共11页
与传统阶跃源激励方式相比,采用m序列伪随机编码对发射源波形进行编码,提高了电磁探测的深度和分辨能力.然而受这种编码源发射波形自相关旁瓣效应的影响,使得对大地冲激响应的精细辨识效果受到一定限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以往相关辨... 与传统阶跃源激励方式相比,采用m序列伪随机编码对发射源波形进行编码,提高了电磁探测的深度和分辨能力.然而受这种编码源发射波形自相关旁瓣效应的影响,使得对大地冲激响应的精细辨识效果受到一定限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以往相关辨识方法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发射自相关旁瓣的影响,首先提出一种由收发互相关中高精度提取大地冲激响应的数学方法;然后通过数值模拟给出了m序列编码源大地冲激响应的精细辨识结果;同时对以m序列为发射波形的勘探系统相关参数选择进行了分析;最后利用本文提出的方法对野外实测数据进行辨识处理,通过与其他EM方法结果进行对比,证明了本文提出方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序列 伪随机二进制序列 系统辨识 大地冲激响应 自相关旁瓣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多通道瞬变电磁法识别深部矿体——以内蒙兴安盟铅锌银矿为例 被引量:14
3
作者 欧阳涛 底青云 +1 位作者 薛国强 雷达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981-1990,共10页
多通道瞬变电磁法由于采用伪随机编码发射、最佳匹配相干解码技术,所以相比于传统时间域电磁方法勘探深度大且抗干扰能力强,是目前地面资源勘查领域的研究热点.针对内蒙兴安盟某铅锌银矿埋藏深度大等特点,首先根据矿区资料建立一维以及... 多通道瞬变电磁法由于采用伪随机编码发射、最佳匹配相干解码技术,所以相比于传统时间域电磁方法勘探深度大且抗干扰能力强,是目前地面资源勘查领域的研究热点.针对内蒙兴安盟某铅锌银矿埋藏深度大等特点,首先根据矿区资料建立一维以及二维模型,数值计算脉冲响应并分析其特征,说明多通道瞬变电磁对于大埋深低阻异常体有良好的反映,随后通过多通道瞬变电磁技术对矿区进行实例勘查,数据处理过程中利用了反卷积的方法提取大地脉冲响应,根据轴向大地脉冲响应的峰值时刻计算视电阻率,通过对视电阻率进行全波形反演得到解释剖面,与测区钻孔资料对比分析证明,多通道瞬变电磁法是反映深部低阻异常体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矿体 铅锌银矿 多通道瞬变电磁 大地脉冲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通道大功率电法勘探仪集成试验 被引量:17
4
作者 底青云 雷达 +5 位作者 王中兴 张一鸣 王顺 张启卯 张文伟 欧阳涛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4399-4407,共9页
采用自主研发的多通道大功率电法勘探仪进行了深部矿勘探测试.首先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进行了仪器整体的调试和波形测试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大偏移距情况下,尽管存在50 Hz电磁干扰,也能获得与发射波形相关的波形曲线,验证了仪器... 采用自主研发的多通道大功率电法勘探仪进行了深部矿勘探测试.首先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进行了仪器整体的调试和波形测试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大偏移距情况下,尽管存在50 Hz电磁干扰,也能获得与发射波形相关的波形曲线,验证了仪器系统的正确性和稳定性.然后在内蒙古曹四夭钼矿区采集了4.8km的剖面数据,并进行了相应的数据处理工作.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了大地脉冲响应计算、峰值时刻提取和视电阻率计算,以及电阻率二维反演工作,反演的的电阻率断面结构与已知地质资料相吻合,验证了数据流程和处理方法的正确性.此次多通道大功率电法勘探仪的成功集成,为进一步大规模比对试验和装备整装勘探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通道大功率电法勘探仪 集成试验 大地脉冲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编码电磁测深 被引量:31
5
作者 罗维斌 李庆春 汤井田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41-349,共9页
利用逆重复M序列伪随机信号良好的自相关特性,提出相关检测地电传输特性的编码电磁勘探法.分析了编码电磁测深原理及参数提取方法.同时记录发送电流信号和多收发距电磁场响应,对源信号和场信号进行相关运算,解卷积分离接收系统响应后可... 利用逆重复M序列伪随机信号良好的自相关特性,提出相关检测地电传输特性的编码电磁勘探法.分析了编码电磁测深原理及参数提取方法.同时记录发送电流信号和多收发距电磁场响应,对源信号和场信号进行相关运算,解卷积分离接收系统响应后可得到大地的频率特性或时间特性,以此实现地电断面的精细探测.在时间域,大地冲激响应和阶跃响应含有丰富的地电信息.通过冲激响应的峰值时间或阶跃响应的晚期渐近值可估计地电阻率分布.基于层状模型的大地冲激响应和阶跃响应正演计算结果表明,编码电磁测深法对大埋深薄层目标体有精细的分辨能力.可应用于能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环境地质及工程地质勘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重复M序列伪随机信号 电磁法勘探 互相关辨识 冲激响应 阶跃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域编码电磁勘探方法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张建国 武欣 +2 位作者 齐有政 黄玲 方广有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2014年第2期158-165,共8页
为了抑制空气波干扰,该文提出时间域编码电磁方法,采用伪随机编码信号作为激励信号,基于同步记录的编码信号和接收电压信号,通过时间域反卷积信号复原方法获得含有异常体信息的大地冲激响应,同时分析了时钟频率与编码长度的选择依据。... 为了抑制空气波干扰,该文提出时间域编码电磁方法,采用伪随机编码信号作为激励信号,基于同步记录的编码信号和接收电压信号,通过时间域反卷积信号复原方法获得含有异常体信息的大地冲激响应,同时分析了时钟频率与编码长度的选择依据。该方法进行了外场实验验证,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通过降低时钟频率与增大编码长度可显著提高电磁数据的信号质量,抑制空气波干扰,有效识别地下异常体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勘探 伪随机编码 反卷积信号复原 大地冲激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地层中三维薄板的瞬变电磁响应 被引量:24
7
作者 唐新功 胡文宝 严良俊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628-633,650,共7页
用基于张量格林函数的体积分方程对三维异常体进行瞬变电磁响应的正演模拟 ,首先在频率域内计算电磁场分量的频率域响应 ;然后利用快速数字滤波技术将计算结果转换到时间域。文中分别通过对五层地电模型表面的水平电偶极子和接收器下方... 用基于张量格林函数的体积分方程对三维异常体进行瞬变电磁响应的正演模拟 ,首先在频率域内计算电磁场分量的频率域响应 ;然后利用快速数字滤波技术将计算结果转换到时间域。文中分别通过对五层地电模型表面的水平电偶极子和接收器下方不同深度的水平导电薄板的瞬变电磁场响应进行计算 ,并作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 :当导电异常体位于场源下方时 ,其近源影响非常大 ;同时表明随着异常体与周围介质电导率对比度的增大 ,当异常体埋深增大时 ,瞬变电磁 (TEM)法对其探测能力反而有可能会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地层 三维模型 正演 瞬变电磁响应 近源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站房防雷接地的设计思考 被引量:4
8
作者 廖宇 唐平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7-70,92,共5页
研究目的:铁路站房有大量的旅客滞留,同时站房内设有供配电系统、建筑智能化以及客运服务、通信、信号等运输调度系统,为了保证人员、设备和运输生产的安全,必须做好站房的直击雷和雷击电磁脉冲防护,本文对站房的防雷接地进行系统研究,... 研究目的:铁路站房有大量的旅客滞留,同时站房内设有供配电系统、建筑智能化以及客运服务、通信、信号等运输调度系统,为了保证人员、设备和运输生产的安全,必须做好站房的直击雷和雷击电磁脉冲防护,本文对站房的防雷接地进行系统研究,指出设计中的关键点。研究结论:通过分析得出:(1)铁路综合站房的雷电防护应采用外部防雷和内部防雷相结合的手段;(2)等电位联结是所有防雷措施中最为关键的一条;(3)综合接地1Ω的要求并不是每座建筑物都应满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站房 防雷 接地 雷击电磁脉冲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通道瞬变电磁法频率域比值算法及视电阻率计算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张文伟 真齐辉 底青云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4171-4181,共11页
视电阻率在电磁法勘探中起重要作用,可以作为初步解释结果,多通道瞬变电磁法通过大地脉冲响应的峰值时刻定义视电阻率.鉴于传统方法计算峰值时刻视电阻率需要恢复完整大地脉冲响应,本文通过研究大地脉冲响应及其频谱特征,提出一种新的... 视电阻率在电磁法勘探中起重要作用,可以作为初步解释结果,多通道瞬变电磁法通过大地脉冲响应的峰值时刻定义视电阻率.鉴于传统方法计算峰值时刻视电阻率需要恢复完整大地脉冲响应,本文通过研究大地脉冲响应及其频谱特征,提出一种新的频率域比值法.利用参考谱及其与一般谱的伸缩因子计算一般谱的峰值时刻,进而得到视电阻率.该方法只需大地脉冲响应单个频点幅度谱,从而不用估计整个大地脉冲响应.实际计算时,可以用大地脉冲响应多个频点幅度谱得到平均视电阻率.模拟数据与实测数据结果表明,在一维介质中,频率域比值法可以得到合理的视电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通道瞬变电磁法 频率域比值法 大地脉冲响应 峰值时刻 视电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尼系数对瞬变电磁观测信号的影响特征 被引量:33
10
作者 王华军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28-434,共7页
通过对瞬变电磁接收线圈等效电路的深入分析,研究了接收系统分布参数与阻尼系数之间的关系,研究了不同阻尼系数瞬变电磁接收系统的性能特征:幅频特性、截止频率、冲激响应及阶跃响应,探讨了接收系统对地下地质体瞬变响应信号的影响特征... 通过对瞬变电磁接收线圈等效电路的深入分析,研究了接收系统分布参数与阻尼系数之间的关系,研究了不同阻尼系数瞬变电磁接收系统的性能特征:幅频特性、截止频率、冲激响应及阶跃响应,探讨了接收系统对地下地质体瞬变响应信号的影响特征,最后给出了实时计算临界阻尼电阻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变电磁法 阻尼电阻 幅频特性 冲激响应 超前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电流冲击力对电极间距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敏堂 王亮 +2 位作者 张大鹏 严萍 周媛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43-247,共5页
利用时变场理论和瞬态动力学方程建立了电极及其支撑结构的瞬态耦合模型,分析了瞬态电磁场各参数的分布特点,并求解了电极及其支撑结构的动态响应状态参数。计算结果表明:玻璃钢支撑结构对于脉冲电流形成的冲击力载荷具有很好的缓冲作用... 利用时变场理论和瞬态动力学方程建立了电极及其支撑结构的瞬态耦合模型,分析了瞬态电磁场各参数的分布特点,并求解了电极及其支撑结构的动态响应状态参数。计算结果表明:玻璃钢支撑结构对于脉冲电流形成的冲击力载荷具有很好的缓冲作用;低弹性模量支撑材料在脉冲上升沿和峰值阶段均会产生波动性形变,但该波动性形变对电极间距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电流 电极间距 瞬态电磁力 冲击力 动态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升机TEM系统关键技术指标与探测深度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卫平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3-97,共5页
直升机TEM系统在国际上正处于开发实验阶段,还需2~3年时间才可投入商业应用。该系统即灵活、又有一定的 勘探深度,在国外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勘查效果,因此,它是今后航空电磁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直升机TEM系统的灵活性符 合中国多山的勘... 直升机TEM系统在国际上正处于开发实验阶段,还需2~3年时间才可投入商业应用。该系统即灵活、又有一定的 勘探深度,在国外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勘查效果,因此,它是今后航空电磁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直升机TEM系统的灵活性符 合中国多山的勘查条件,而它的勘探深度有多大是急需弄清的另一个关键的问题。本文利用水平层状大地模型计算出的瞬 变响应,分析了装置类型、磁矩、噪声与探测深度的关系,并得出了直升机TEM系统,在中国几种典型水文地电模型条件下的 最大勘探深度,这对于论证我国是否发展直升机TEM系统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勘探深度 探测深度 地电 勘查 TEM 水文 层状 中国 系统 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电冲击作用下土体的变形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饶平平 项远兵 +2 位作者 崔纪飞 吴志林 欧阳昢晧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5-133,共9页
为研究雷电冲击作用下土体的变形特性,应用冲击波理论描述雷电冲击压力,基于麦克斯韦方程推导雷电在土中产生的电磁力表达式,采用Drucker-Prager弹塑性准则,建立雷电冲击压力和电磁力作用下的土体动态变形特性有限元模型,通过瞬态计算... 为研究雷电冲击作用下土体的变形特性,应用冲击波理论描述雷电冲击压力,基于麦克斯韦方程推导雷电在土中产生的电磁力表达式,采用Drucker-Prager弹塑性准则,建立雷电冲击压力和电磁力作用下的土体动态变形特性有限元模型,通过瞬态计算深入探究雷击过程中土体的变形特性,并结合土中应力分布特征对变形进行动力分析,采用正交分析法研究土体力学参数对模型结果的影响以及主次因素排序,分析主要因素和雷电流峰值对模型结果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一定雷电冲击作用下,土体变形呈先急剧增加而后变形速率逐渐减缓,经过部分回弹后再趋于稳定,在此过程中,土中应力变化动态规律与应力波传播规律类似;土体内摩擦角和弹性模量对土体变形的影响相对较为显著,参数较小时将造成明显的变形增加,且内摩擦角的改变将影响表面土体竖向变形曲线分布规律;此外,随着雷电流峰值的增大,电磁力对土体变形的影响程度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电冲击压力 电磁力 动力响应 变形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圆柱的瞬态电磁响应及宽带雷达截面的时域测量
14
作者 郭华民 罗发根 陈春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1996年第4期31-35,共5页
采用实验性冲激雷达在实际空间中对导体圆柱进行了瞬态电磁脉冲响应测量,然后利用瞬态响应法[1]由实测数据计算其宽带雷达截面和谐振频率。本文的特点之处在于测试方案经重新设计,获取的数据较以往稳定可靠,重复性好,不受时间因... 采用实验性冲激雷达在实际空间中对导体圆柱进行了瞬态电磁脉冲响应测量,然后利用瞬态响应法[1]由实测数据计算其宽带雷达截面和谐振频率。本文的特点之处在于测试方案经重新设计,获取的数据较以往稳定可靠,重复性好,不受时间因素影响,并且可降低对冲激雷达信号源脉冲功率的要求(在与以往同样测试距离时)。本文中对导体圆柱的测量、计算结果属首次发表。为了验证其可靠性,同时还测量、计算了导体球的瞬态电磁脉冲响应及雷达截面,所得测量、计算结果与严格解析结果[4]趋势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态 电磁脉冲响应 冲激响应 宽带雷达截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传播图理论的隧道场景无线信道模型构建与验证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嘉驰 陶成 +2 位作者 孙溶辰 谈振辉 刘留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46-54,共9页
针对非视距NLOS(Non Line of Sight)隧道环境的特殊性,基于传播图理论提出通过细化散射点间传递函数的方法提高隧道信道建模精度。构建隧道几何模型,并将模型划分为多个散射点集合,电磁波的传播路线可表述为点集合的排列,通过相邻点集... 针对非视距NLOS(Non Line of Sight)隧道环境的特殊性,基于传播图理论提出通过细化散射点间传递函数的方法提高隧道信道建模精度。构建隧道几何模型,并将模型划分为多个散射点集合,电磁波的传播路线可表述为点集合的排列,通过相邻点集合间子传递函数的级联可得到该路线的传递函数。引入点集合间转移概率的概念描述其可视情况,用传播路线上相邻点集合间转移概率之积调整该路线的传递函数。所有路线传递函数之和即为信道频域传递函数,进而得到信道冲激相应CIR(Channel Impulse Response),并与相同环境下实际信道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在此基础上分析多天线相关性、角度分布与信道容量,发现隧道中密集的反射会导致天线间相关性较高及信道矩阵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环境 无线信道建模 传播图信道建模理论 转移概率 信道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压电网通信信道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海涛 张保会 谭伦农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048-1051,共4页
研究了低压电网通信信道的时变脉冲响应,以线性系统理论为基础,从电力网络中电磁波的传播模式着手,根据信号多径传播的实际特点,推导出了低压电网信道的时变脉冲响应,然后从实际情况出发,利用实际通信系统分辨率有限的条件,得到了脉冲... 研究了低压电网通信信道的时变脉冲响应,以线性系统理论为基础,从电力网络中电磁波的传播模式着手,根据信号多径传播的实际特点,推导出了低压电网信道的时变脉冲响应,然后从实际情况出发,利用实际通信系统分辨率有限的条件,得到了脉冲响应的离散形式,有利于进行实验测量和计算机仿真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线通信 低压电网信道 脉冲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层状大地中任意方向偶极源激发的电磁场 被引量:4
17
作者 胡开颜 胡文宝 黄清华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290-3301,共12页
目前已存在多种物理模型用于解释地震前兆电磁异常,不同机制下产生电磁波场的源可等效为不同类型偶极源(磁型/电型)的组合.针对不同偶极源激发的电磁响应特征的研究对地震孕育过程中观测的电磁信号的提取与解释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 目前已存在多种物理模型用于解释地震前兆电磁异常,不同机制下产生电磁波场的源可等效为不同类型偶极源(磁型/电型)的组合.针对不同偶极源激发的电磁响应特征的研究对地震孕育过程中观测的电磁信号的提取与解释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推导了一套正演算法,可用于研究任意方向(方位角和倾角)、大小和位置的一个或多个偶极源在地壳或岩石圈-大气圈-电离层(Lithosphere-Atmosphere-Ionosphere,LAI)模型中产生的电磁波场的传播特征.基于多源组合,该算法可进一步拓展到线电流源和面电流源的电磁响应的计算.本文给出了水平、垂直和倾斜电偶极源响应计算的实例,并针对不同类型的偶极源激发下的地中、地面以及空间电磁场响应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模拟结果显示,相比于单纯水平或垂直的电偶极源,地中倾斜电偶极源激发的电磁响应在地表的各场量辐射花样虽然仍可反映偶极子的方位角和空间位置,但不再具有对称性,其模式更复杂.本文提出的正演算法可用于地中低频电磁辐射源的正演模拟和反演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层状地层 任意方向偶极源 电磁响应 递推算法 地震电磁异常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瞬态电磁场测量目标的冲激响应和宽带雷达截面 被引量:5
18
作者 潘仲英 江长荫 +2 位作者 林萍实 郭华民 杨弃疾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10,共10页
突破传统的时域散射区域技术的限制,采用基于瞬态电磁测试系统的实验性冲激雷达,在实际空间对导体球和导体长椭球进行了瞬态电磁脉冲响应测量,用修正最速下降法由实测瞬态电磁脉冲响应较好地反演了导体球和导体长椭球的冲激响应。提... 突破传统的时域散射区域技术的限制,采用基于瞬态电磁测试系统的实验性冲激雷达,在实际空间对导体球和导体长椭球进行了瞬态电磁脉冲响应测量,用修正最速下降法由实测瞬态电磁脉冲响应较好地反演了导体球和导体长椭球的冲激响应。提出了时域测量目标宽带雷达截面的瞬态响应法,并用此法测得了导体球、导体长椭球的雷达截面和谐振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测试 脉冲 雷达截面 谐振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杆塔雷电冲击全波电磁扩散响应数值模拟方法 被引量:6
19
作者 林志驰 曹娜 +2 位作者 李辉 彭艳萍 刘泽坤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04-109,共6页
输电杆塔遭雷电冲击会形成故障电流,容易在其附近形成跨步电压,造成严重危害,因此需要对输电杆塔雷电冲击全波的电磁扩散响应数值进行模拟,构建线路-杆塔-接地网的一体化模型,研究土壤电阻率、雷电幅值、波前时间对输电杆塔雷电冲击全... 输电杆塔遭雷电冲击会形成故障电流,容易在其附近形成跨步电压,造成严重危害,因此需要对输电杆塔雷电冲击全波的电磁扩散响应数值进行模拟,构建线路-杆塔-接地网的一体化模型,研究土壤电阻率、雷电幅值、波前时间对输电杆塔雷电冲击全波电磁扩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电磁扩散响应速度随土壤电阻率与波前时间的增加而降低;雷电幅值的增大会导致电流密度与电磁扩散速度的增加,其对电磁扩散响应有积极作用。实验时间内,在雷电幅值影响下,电磁密度与电磁扩散速度均未出现峰值;而在土壤电阻率与波前时间的影响下,电磁密度与电磁扩散速度均存在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杆塔 雷电冲击全波 电磁扩散响应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曲率对长周期大地电磁测深法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覃庆炎 罗威 张伟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56-466,共11页
基于电磁理论,导出了层状球体大地条件下长周期大地电磁响应的计算公式,编制了计算机程序,并对相应理论模型进行正演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分析了地球曲率对长周期大地电磁测深法视电阻率和阻抗相位的影响。理论模型的计算结果显示,随着... 基于电磁理论,导出了层状球体大地条件下长周期大地电磁响应的计算公式,编制了计算机程序,并对相应理论模型进行正演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分析了地球曲率对长周期大地电磁测深法视电阻率和阻抗相位的影响。理论模型的计算结果显示,随着探测周期的增大,地球曲率对长周期大地电磁响应的影响逐渐增大,视电阻率曲线会明显下降,阻抗相位曲线逐渐趋于90°;在一维情况下,对于目前的仪器测量范围可以忽略地球曲率带来的影响,但随着仪器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地球曲率对长周期大地电磁测深法的影响不可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周期大地电磁测深法 电磁响应 层状球体模型 地球曲率 视电阻率 阻抗相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