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2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rratum to:Formation mechanism of electroless plating nickel-based composite coating on highly active rare earth magnesium alloys and its corrosion resistance and adhesion performance
1
作者 WANG Bo LI Jia-wei +3 位作者 XIE Zhi-hui LIU Kang XU Tao YU Ga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25年第2期692-692,共1页
Because of an unfortunate mistake by authors,the Project(5227010679)of Foundation item was wrong.The corrected Project is shown as follows:Project(52271073).
关键词 adhesion performance electroless plating highly active rare earth magnesium alloys nickel based composite coating corrosion resista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ormation mechanism of electroless plating nickel-based composite coating on highly active rare earth magnesium alloys and its corrosion resistance and adhesion performance
2
作者 WANG Bo LI Jia-wei +3 位作者 XIE Zhi-hui LIU Kang XU Tao YU Ga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0期3517-3531,共15页
The process of preparing anodic oxide film containing active sites and electroless nickel plating on highly active rare earth magnesium alloy was developed.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electroless nickel plating on acti... The process of preparing anodic oxide film containing active sites and electroless nickel plating on highly active rare earth magnesium alloy was developed.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electroless nickel plating on active anodic oxide film and the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the composite coating were studied by several surface and electrochemical technique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g nanograins with an average size of 10 nm were embedded into the anodic oxide film with pores of 0.1−2μm.Ag nanoparticles provided a catalytic site for the deposition of Ni-B alloy,and the Ni crystal nucleus was first grown in horizontal mode and then in cylindrical mode.The corrosion potential of the composite coating increased by 1.37 V and the corrosion current reduced two orders of magnitude due to the subsequent deposition of Ni-P alloy.The high corrosion resistance was attributed to the misaligning of these micro defects in the three different layers and the amorphous structure of the Ni-P alloy in the outer layer.These findings provide a new idea for electroless nickel plating on anodic oxide fil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re earth magnesium alloy electroless nickel plating composite coating Ag+activation active anodic oxidation film growth mechanis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流脉冲频率对AZ31B镁合金MAO/Ni-P复合膜层的微观组织及耐蚀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卫嘉莉 刘飞 +2 位作者 袁德勇 刘晓鹤 董帅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20-133,共14页
目的探究不同电流脉冲频率对AZ31B镁合金MAO/Ni-P复合膜层的微观组织及其耐蚀性能的影响。方法使用0.5、10、20 kHz不同电流脉冲频率制备MAO膜层,随后在MAO膜层上直接进行化学镀镍处理,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能谱分析(EDS)... 目的探究不同电流脉冲频率对AZ31B镁合金MAO/Ni-P复合膜层的微观组织及其耐蚀性能的影响。方法使用0.5、10、20 kHz不同电流脉冲频率制备MAO膜层,随后在MAO膜层上直接进行化学镀镍处理,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能谱分析(EDS)及X射线衍射(XRD)等技术,表征了MAO及MAO/Ni-P膜层的表面/截面微观形貌和对应的元素组成分布,通过形貌特征分析镀镍层的形核机制,并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PD)和电化学阻抗谱(EIS)评估了膜层的耐蚀性能。结果随着频率的增加,MAO膜层上的微孔尺寸逐渐减小,致密度增加,当电流脉冲频率为20 kHz时MAO膜层耐蚀性最好,其腐蚀电流密度为3.51×10^(−7)A/cm^(2)。在不同电流脉冲频率的MAO膜层上进行化学镀镍后,0.5 kHz的MAO/Ni-P膜层的形态最好,其Ni-P膜层厚度为18.5μm。随着MAO电流脉冲频率的升高,后续镀镍层的厚度逐渐降低,20 kHz的镀层厚度仅为8.2μm。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0.5 kHz复合膜层的耐蚀性最好,腐蚀电流密度最低,比单一MAO膜层低1个数量级,为6.53×10^(−8)A/cm^(2)。结论MAO/Ni-P复合膜层的耐蚀性整体高于MAO膜层。提高电流脉冲频率增强了MAO膜层的耐腐蚀性能,但不利于化学镀镍层的形成。0.5 kHz的MAO膜层耐蚀性较差,但其MAO/Ni-P复合膜层的耐蚀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微弧氧化 电流脉冲频率 化学镀镍 MAO/ni-p复合膜层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镀Ni-P合金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13
4
作者 蒲艳丽 杜敏 +2 位作者 高荣杰 李恒 孙晓霞 《电镀与精饰》 CAS 2004年第3期25-29,共5页
用五种化学镀工艺制备了Ni-P合金镀层。用动电位极化曲线法比较镀层的耐均匀腐蚀性能,用溶液浇浸法测定了镀层的耐孔蚀性能,并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别研究镀层结构和表面形貌。结果表明:工艺2制备的镀层具有较高的耐均匀腐... 用五种化学镀工艺制备了Ni-P合金镀层。用动电位极化曲线法比较镀层的耐均匀腐蚀性能,用溶液浇浸法测定了镀层的耐孔蚀性能,并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别研究镀层结构和表面形貌。结果表明:工艺2制备的镀层具有较高的耐均匀腐蚀和耐孔蚀性能,属于非晶和微晶组成的混晶结构。并对该工艺进行了正交试验,得到了最优工艺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工艺 ni-p合金 镀层 非晶态 X-射线衍射仪 扫描电子显微镜 动电位极化曲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化学镀Ni-P合金层形貌、硬度及耐蚀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5
作者 金永中 杨奎 +2 位作者 曾宪光 倪涛 丁松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3-26,31,共5页
目的揭示在70-95℃施镀温度范围,Ni-P合金镀层显微形貌的变化规律,并探讨表面形貌结构、合金硬度及耐蚀性能的相关性。方法以施镀温度为变量,通过化学沉积的方法制备Ni-P合金镀层。对镀层表面形貌进行表征,测试镀层硬度,并采用盐酸为腐... 目的揭示在70-95℃施镀温度范围,Ni-P合金镀层显微形貌的变化规律,并探讨表面形貌结构、合金硬度及耐蚀性能的相关性。方法以施镀温度为变量,通过化学沉积的方法制备Ni-P合金镀层。对镀层表面形貌进行表征,测试镀层硬度,并采用盐酸为腐蚀介质进行浸泡,以相对腐蚀速率表征镀层的耐蚀性。结果在70-95℃的施镀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镀层形貌先趋于致密和平整,而后表面粗化,镀层的硬度和耐蚀性均呈现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最佳镀层形貌和硬度值出现在85℃,耐蚀性最好的施镀温度区间为85-90℃。结论当镀液p H值为4.5±0.1,施镀时间为3 h时,施镀的最佳温度为85℃。此条件下制备的镀层表面平整且均匀致密,硬度高,耐蚀性能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 ni-p合金 镀层形貌 耐蚀性 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铈对化学镀Co-Ni-P合金工艺的影响 被引量:33
6
作者 章磊 宣天鹏 +1 位作者 黄芹华 徐屹 《电镀与精饰》 CAS 2002年第1期1-4,共4页
研究了稀土元素铈对化学镀 Co- Ni- P合金工艺的影响。在正交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镀液组成对沉积速度的影响 ,综合考察了镀层表面质量及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力。结果表明在化学镀 Co- Ni- P合金的工艺中 ,当稀土元素铈加入时 ,镀液的稳定性... 研究了稀土元素铈对化学镀 Co- Ni- P合金工艺的影响。在正交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镀液组成对沉积速度的影响 ,综合考察了镀层表面质量及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力。结果表明在化学镀 Co- Ni- P合金的工艺中 ,当稀土元素铈加入时 ,镀液的稳定性、沉积速度和镀层质量能明显提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 钴镍磷合金 稀土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镀Ni-P合金中无机盐加速剂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安茂忠 杨哲龙 +2 位作者 徐雪峰 张景双 屠振密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55-158,共4页
研究了在化学镀NiP合金镀层时,采用无机盐复合加速剂降低镀液温度、提高沉积速度的方法。结果表明,在普通化学镀NiP合金镀液中添加无机盐复合加速剂HN3(3份(NH4)2SO4与2份K2CO3的混合物)30g/L... 研究了在化学镀NiP合金镀层时,采用无机盐复合加速剂降低镀液温度、提高沉积速度的方法。结果表明,在普通化学镀NiP合金镀液中添加无机盐复合加速剂HN3(3份(NH4)2SO4与2份K2CO3的混合物)30g/L,在80℃下施镀,其沉积速度可达15μm/h,比不含该加速剂时提高40%左右,镀液寿命可达5个周期以上,镀层外观光亮,结晶细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 镍磷合金 ni-p合金 加速剂 无机盐加速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心玻璃微珠表面化学镀Ni-P合金磁性涂层的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杨文彬 张冰杰 +5 位作者 沈丹 周元林 戴亚堂 胡小平 李鸿波 雷刚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856-1858,共3页
采用化学镀工艺在空心玻璃微珠表面包覆了一层磁性的Ni-P合金涂层,对其进行了表面金属化改性。分别用X射线衍射仪(XRD)、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化学镀前后空心玻璃微珠的形貌、组... 采用化学镀工艺在空心玻璃微珠表面包覆了一层磁性的Ni-P合金涂层,对其进行了表面金属化改性。分别用X射线衍射仪(XRD)、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化学镀前后空心玻璃微珠的形貌、组成、结构以及磁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通过化学镀工艺制备的Ni-P合金涂层由原子团簇组成;涂层为非晶结构并具有较好的磁性能;化学镀后空心玻璃微珠的X射线衍射强度和红外透射强度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玻璃微珠 化学镀 Ni—P合金 制备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处理工艺对铝基Ni-P化学镀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孙华 马洪芳 +1 位作者 刘科高 刘义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200-3204,共5页
针对铝合金易产生晶间腐蚀、表面硬度低、不耐磨损等缺点,利用金相显微观察、扫描电镜能谱测定、增重法、热震网格实验和失重法,以镀速、镀层结合强度、显微硬度以及耐蚀性为考核指标,研究了以硫酸镍为主盐、以次磷酸钠为还原剂、以焦... 针对铝合金易产生晶间腐蚀、表面硬度低、不耐磨损等缺点,利用金相显微观察、扫描电镜能谱测定、增重法、热震网格实验和失重法,以镀速、镀层结合强度、显微硬度以及耐蚀性为考核指标,研究了以硫酸镍为主盐、以次磷酸钠为还原剂、以焦磷酸钠为络合剂的预化学镀镍磷合金过程的工艺参数以及预化学镀和活化时间对镀层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所获得的活化-预化学镀镍磷合金前处理新工艺可显著提高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和沉积速率,同时得到的镀层组织结构致密均匀、硬度好、耐蚀性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ni-p合金 沉积速率 镀层性能 活化-预化学镀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锆合金表面Ni-P非晶化学镀工艺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超 张振忠 +2 位作者 陆春华 崔升 沈晓冬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2005年第6期48-50,53,共4页
镁锆合金是一种轻质、高阻尼的新型合金,但耐蚀性极差。采用化学镀方法,系统研究了Mg-0.57Zr合金表面N i-P非晶化学镀的预处理及施镀工艺。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复合酸洗,有利于提高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力、镀层的沉积均匀性和金属光泽度;2... 镁锆合金是一种轻质、高阻尼的新型合金,但耐蚀性极差。采用化学镀方法,系统研究了Mg-0.57Zr合金表面N i-P非晶化学镀的预处理及施镀工艺。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复合酸洗,有利于提高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力、镀层的沉积均匀性和金属光泽度;2)直接化学镀镍比预浸锌后再化学镀镍的工艺方案,更利于提高镀速、降低镀层孔隙率;3)采用所推荐的化学镀工艺,获得了与基体结合力高、孔隙率低、耐蚀性较好的N i-P非晶镀层,其平均镀速为11.44μm/h,镀层硬度比合金基体提高10.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化学镀 Ni—P非晶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复合络合剂的化学镀Ni-P合金工艺 被引量:13
11
作者 班春燕 张禄廷 +2 位作者 陈立佳 何玉林 张洪安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1999年第3期9-11,共3页
介绍了一种含有复合络合剂的高稳定性化学镀Ni-P合金工艺,并讨论了镀液中各组分作用及工艺条件对沉积速度的影响。
关键词 化学镀 络合剂 镀合金 镍磷合金 工艺 电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纳米氧化铝含量Ni-P-Al_2O_3化学镀层的高温磨损性能 被引量:11
12
作者 郑晓华 刘辉 +3 位作者 章荣 杨芳儿 陈琍 周军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804-1811,共8页
采用化学镀技术制备不同纳米氧化铝含量的Ni-P-Al2O3复合镀层,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仪(EDS)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镀层的表面形貌、化学成分及微观结构进行表征,考察镀层在600℃下的高温氧化性能,并采用高温摩擦磨损试... 采用化学镀技术制备不同纳米氧化铝含量的Ni-P-Al2O3复合镀层,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仪(EDS)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镀层的表面形貌、化学成分及微观结构进行表征,考察镀层在600℃下的高温氧化性能,并采用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对镀层在200℃和600℃下的摩擦磨损性能进行测试,分析其磨损机理。结果表明:纳米氧化铝的加入可有效提高镀层的高温耐磨性能和抗高温氧化性能。随着镀液中纳米Al2O3用量的增加,镀层的氧化质量增加,摩擦因数先减少后增加,镀层的磨损机理发生变化。镀液中纳米Al2O3用量为3 g/L时,镀层具有优异的抗高温氧化性能、较低的摩擦因数和较低的磨损率。复合镀层在较高温度磨损过程中呈现出较高的磨损率和较低的摩擦因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AL2O3 镍磷合金 化学镀 摩擦 磨损 高温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值对镁合金化学镀Ni-P合金的影响 被引量:18
13
作者 徐加有 吴连波 +1 位作者 张继红 赵明慧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2007年第1期65-67,共3页
为进一步确定pH值对镁合金化学镀Ni-P合金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SEM),能谱仪(XPS),显微硬度仪以及极化曲线等方法分析镀层的形貌和性能。结果表明:pH值对镀层的性能影响较大,pH值很低时难于施镀,形貌在pH值为8时最好,镀层的含磷量随着pH... 为进一步确定pH值对镁合金化学镀Ni-P合金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SEM),能谱仪(XPS),显微硬度仪以及极化曲线等方法分析镀层的形貌和性能。结果表明:pH值对镀层的性能影响较大,pH值很低时难于施镀,形貌在pH值为8时最好,镀层的含磷量随着pH值的升高而降低;在一定范围内,硬度随着pH值的升高而降低;在pH值为4时,其镀层的自腐蚀电位最高达到-0.92V,耐腐蚀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化学镀镍 PH值 镀镍磷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Z91D镁合金化学复合镀Ni-P-ZrO_2的工艺与性能 被引量:28
14
作者 宋影伟 单大勇 +1 位作者 陈荣石 韩恩厚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25-630,共6页
对镁合金传统化学镀工艺进行了改进,避免了使用氢氟酸和六价铬等有毒物质。采用化学镀与化学复合镀相结合方法,在AZ91D镁合金上获得了Ni-P-ZrO2纳米化学复合镀层,并研究了新工艺化学镀前处理和镍沉积机理及复合镀层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 对镁合金传统化学镀工艺进行了改进,避免了使用氢氟酸和六价铬等有毒物质。采用化学镀与化学复合镀相结合方法,在AZ91D镁合金上获得了Ni-P-ZrO2纳米化学复合镀层,并研究了新工艺化学镀前处理和镍沉积机理及复合镀层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新工艺方法获得的Ni-P镀层更均匀、致密,耐蚀性优于传统工艺化学镀层;Ni-P-ZrO2复合镀层与AZ91D合金基体在3.5%NaCl溶液中的动电位极化曲线对比表明,该复合镀层对镁合金可以起到明显的保护作用;从磨损实验结果可见,Ni-P镀层的磨损质量损失率几乎为Ni-P-ZrO2镀层的3倍,说明ZrO2纳米粉的加入能改善镀层的耐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291D镁合金 Ni—P-ZrO2镀层 化学复合镀 耐蚀性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镀Ni-P合金耐蚀性能优化的研究方向 被引量:13
15
作者 王霞 彭健锋 +1 位作者 陈玉祥 景步宏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2006年第4期9-12,共4页
阐明了化学镀N i-P合金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能,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耐蚀性能;综述了近年来化学镀N i-P合金的耐蚀性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化学镀N i-P合金的耐蚀性能;讨论了含磷量、热处理温度、前处理工艺等因素对镀层耐蚀性的影响;探讨了化学镀N... 阐明了化学镀N i-P合金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能,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耐蚀性能;综述了近年来化学镀N i-P合金的耐蚀性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化学镀N i-P合金的耐蚀性能;讨论了含磷量、热处理温度、前处理工艺等因素对镀层耐蚀性的影响;探讨了化学镀N i-P合金的基本原理、反应机理和耐蚀机理;提出了通过优化工艺、添加稀土元素、采用多元合金化学镀等方法可提高化学镀N i-P合金的耐蚀性能;并指出化学镀N i-P合金的可能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 ni-p合金 耐蚀性 影响因素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合金直接化学镀Ni-P合金工艺 被引量:11
16
作者 郭长春 成旦红 +3 位作者 李科军 郭国才 张庆 曹铁华 《电镀与精饰》 CAS 2007年第4期23-26,共4页
研究了镁合金经酸洗直接进行化学镀Ni-P合金工艺。用金相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镁合金表面经不同时间酸洗后的表面形貌及对镀层质量的影响。分析了镀液pH、温度对镀速的影响,并测试了镀层的表面形貌和耐蚀性。当酸洗时间为25 s时... 研究了镁合金经酸洗直接进行化学镀Ni-P合金工艺。用金相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镁合金表面经不同时间酸洗后的表面形貌及对镀层质量的影响。分析了镀液pH、温度对镀速的影响,并测试了镀层的表面形貌和耐蚀性。当酸洗时间为25 s时,所得到的镀层均匀致密,结合力好,耐蚀性能大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直接化学镀 ni-p合金 酸洗 镀速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4钛合金微弧氧化膜结构对化学镀Ni-P镀层结合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冯长杰 王琦 +2 位作者 周雅 赵晴 杜楠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0-46,共7页
在TC4钛合金上制备微弧氧化不同时间的氧化膜,然后进行化学镀N i-P镀层,利用SEM、涂层附着力自动划痕仪和热震试验,研究不同微弧氧化膜结构对钛合金化学镀N i-P镀层结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微弧氧化时间的增加,微弧氧化膜表面的... 在TC4钛合金上制备微弧氧化不同时间的氧化膜,然后进行化学镀N i-P镀层,利用SEM、涂层附着力自动划痕仪和热震试验,研究不同微弧氧化膜结构对钛合金化学镀N i-P镀层结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微弧氧化时间的增加,微弧氧化膜表面的粗糙度增大,表面微孔逐渐变大,孔口先变成敞开形式然后慢慢缩合,最后变成凹槽状。微弧氧化时间由3m in增加至15m in,化学镀N i-P镀层与微弧氧化膜的结合性能逐渐降低,临界载荷由21.5N减少至8.5N,且化学镀层表面划痕特征由裂纹向镀层剥落发展。微弧氧化时间由15m in增加至60m in,化学镀N i-P镀层与微弧氧化膜的结合性能逐渐增加,临界载荷由8.5N增加至大于40N。热震试验结果表明,微弧氧化3m in,7m in,15m in的试样热震1次时,化学镀N i-P镀层发生严重的剥落,且在冷却过程中化学镀镍层剥落的顺序为15m in,7m in,3m in的试样,30m in的试样热震2次剥落,60m in的试样热震28次才剥落,与划痕实验的结果一致。建立了不同微弧氧化时间,TC4钛合金微弧氧化膜的结构模型,讨论了不同微弧氧化膜结构与化学镀镍层的结合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弧氧化膜 微观结构 化学镀ni-p 钛合金 结合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心微珠表面化学镀Ni-P合金及其吸波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王海燕 张翠欣 +2 位作者 于升学 谌岩 张永生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3-65,74,共4页
采用化学镀法在平均粒径2μm的空心微珠表面包覆了均匀完整的Ni-P非晶合金镀层,并对该材料进行了电磁性能和吸波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空心微珠包覆Ni-P非晶合金镀层后矫顽力达到343.08Oe,属于电磁损耗型材料;以包覆后的空心微珠粉... 采用化学镀法在平均粒径2μm的空心微珠表面包覆了均匀完整的Ni-P非晶合金镀层,并对该材料进行了电磁性能和吸波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空心微珠包覆Ni-P非晶合金镀层后矫顽力达到343.08Oe,属于电磁损耗型材料;以包覆后的空心微珠粉体为吸收剂制备吸波涂层,当涂层厚度为3 mm时,在4.32GHz达到最强吸收-20.81 dB,当涂层厚度为1.5 mm时,在8.56~10.08 GHz内出现了小于-10 dB的较宽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微珠 化学镀镍 ni-p非晶 吸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Ni-P-Al_2O_3复合镀前处理工艺和耐蚀耐磨损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曲彦平 李德高 孙泰礼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5,共3页
探讨了铝合金 Ni- P- Al2 O3 复合镀的镀前处理液、预镀液组成以及工艺条件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测定了 Ni- P- Al2 O3复合镀层的耐蚀耐磨损性能。结果表明 :所研究配制的条件处理液和预镀液 ,在适当的工艺条件下 ,可在铝合金表面上获得... 探讨了铝合金 Ni- P- Al2 O3 复合镀的镀前处理液、预镀液组成以及工艺条件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测定了 Ni- P- Al2 O3复合镀层的耐蚀耐磨损性能。结果表明 :所研究配制的条件处理液和预镀液 ,在适当的工艺条件下 ,可在铝合金表面上获得质量良好的预镀层 ,能够确保 Ni- P- Al2 O3复合镀层的成功镀覆 ;Ni-P- Al2 O3复合镀层具有优良的耐蚀和耐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复合镀层 ni-p-Al2O3复合镀 预处理 氧化铝粒子 耐磨性 镀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P-纳米SiC化学复合镀层耐磨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孙勇 张兆国 +1 位作者 李佳民 徐东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05-108,共4页
在普通Ni-P-SiC化学镀工艺基础上,添加纳米SiC微粒,采用超声波分散工艺,基于单因素试验结果,进行三因素五水平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探索试验参数对复合镀层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镀液pH=6±0.5,施镀温度为(86±1)℃,镀液... 在普通Ni-P-SiC化学镀工艺基础上,添加纳米SiC微粒,采用超声波分散工艺,基于单因素试验结果,进行三因素五水平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探索试验参数对复合镀层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镀液pH=6±0.5,施镀温度为(86±1)℃,镀液中纳米SiC浓度为3 g/L时,所获得的复合镀层经480℃热处理后显微硬度达1700 HV,复合镀层耐磨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P合金 纳米材料 SIC 化学复合镀 超声渡 耐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