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43篇文章
< 1 2 20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吸附剂改性栗蓬的制备及其对Cr(Ⅵ)吸附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欣 孙昊雪 +1 位作者 宋子琪 吴冰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46,共7页
以农林废弃物栗蓬为原料,过氧化氢为改性剂,制备了对Cr(Ⅵ)具有良好吸附性能的生物吸附材料。以吸附率为优化目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得到最佳改性条件为温度80℃、过氧化氢浓度10.0%、盐酸浓度0.01 mol·L^(-1)、时... 以农林废弃物栗蓬为原料,过氧化氢为改性剂,制备了对Cr(Ⅵ)具有良好吸附性能的生物吸附材料。以吸附率为优化目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得到最佳改性条件为温度80℃、过氧化氢浓度10.0%、盐酸浓度0.01 mol·L^(-1)、时间0.5 h。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及扫描电镜(SEM)对改性栗蓬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改性栗蓬对Cr(Ⅵ)的吸附条件,在改性栗蓬投加量0.8 g、Cr(Ⅵ)初始浓度20 mg·L^(-1)、吸附时间60 min条件下,对Cr(Ⅵ)的吸附率为61.8%。通过动力学方程拟合得到改性栗蓬对Cr(Ⅵ)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热力学实验表明,改性栗蓬对Cr(Ⅵ)的吸附为放热、熵减小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栗蓬 过氧化氢 改性 生物吸附剂 铬(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聚吡咯/石墨烯气凝胶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2
作者 罗祖云 刘昕悦 +2 位作者 张嘉冰 蔡雨晴 吕燕根 《水处理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76,共7页
三维石墨烯气凝胶的分层多孔结构使其具有较高比表面积和极高孔隙率从而提升了其吸附效率及光催化降解污染物性能,对水质净化具有潜在的应用空间。本研究通过水热还原结合冷冻干燥技术制备不同吡咯添加量的聚吡咯/石墨烯气凝胶复合材料... 三维石墨烯气凝胶的分层多孔结构使其具有较高比表面积和极高孔隙率从而提升了其吸附效率及光催化降解污染物性能,对水质净化具有潜在的应用空间。本研究通过水热还原结合冷冻干燥技术制备不同吡咯添加量的聚吡咯/石墨烯气凝胶复合材料,探究了该气凝胶对水体中孔雀石绿、重金属六价铬离子的吸附性能及光催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聚吡咯/石墨烯气凝胶复合材料对孔雀石绿、六价铬的去除率都高达91%以上。本研究制备出的三维聚吡咯/石墨烯气凝胶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吸附和光催化性能,对于提高污染物及重金属离子去除效率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气凝胶 孔雀石绿 铬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氧化铬废渣烧结过程中六价铬的消除研究
3
作者 蔡元兴 戴雅璇 刘畅 《电镀与精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0-133,共4页
针对氢氧化铬粉末在烧结过程中会产生六价铬,直接填埋处理会对环境产生潜在的危害。采用在烧结过程中加入还原剂,以降低Cr2O3废渣中六价铬含量。研究结果表明,一次烧结前加入还原剂的处理方法,不能使烧结产品中的六价铬含量降到理想水... 针对氢氧化铬粉末在烧结过程中会产生六价铬,直接填埋处理会对环境产生潜在的危害。采用在烧结过程中加入还原剂,以降低Cr2O3废渣中六价铬含量。研究结果表明,一次烧结前加入还原剂的处理方法,不能使烧结产品中的六价铬含量降到理想水平。在一次烧结后,再加入还原剂进行二次烧结的处理方法,可将六价铬含量降到较低的水平,对氢氧化铬烧结的环保处理过程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铬废水 氢氧化铬沉淀 三氧化二铬 热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金属液复合锤头侧注式浇注工艺模拟及对其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缪燕平 张轩睿 +4 位作者 梁云昊 蔡冬根 吴孝泉 张伟强 王艳林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47-153,共7页
锤式破碎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被广泛应用于冶金、矿山等行业。锤头包括锤柄及锤端,在使用过程中要求锤柄具备一定韧性,锤端具有高耐磨性。为使锤头不同部位具备不同性能,采用侧注式浇注方式生产双液双金属复合锤头,利用Procast软件模... 锤式破碎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被广泛应用于冶金、矿山等行业。锤头包括锤柄及锤端,在使用过程中要求锤柄具备一定韧性,锤端具有高耐磨性。为使锤头不同部位具备不同性能,采用侧注式浇注方式生产双液双金属复合锤头,利用Procast软件模拟铸造双液双金属复合锤头的充型情况及凝固过程中的温度场情况,并对锤头进行热处理,运用XRD、SEM、TEM、显微硬度仪等对复合锤头显微组织、元素的扩散行为以及硬度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侧注式浇冒系统铸件在凝固过程中,温度变化均匀,充型平稳;合理匹配浇注工艺和热处理工艺参数,可有效改善铸造缺陷;锤端高铬合金为马氏体,分布着呈骨架状的渗碳体和(Fe,Mn)_(3)C合金渗碳体,锤柄碳钢组织主要为贝氏体和细小的回火屈氏体。锤端高铬部位的硬度达到57.65 HRC、碳钢锤柄的硬度为26.74 HR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金属复合锤头 双液铸造 侧注式浇注 高铬合金 Procast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电极微生物燃料电池对废水中Cr(Ⅵ)去除及产电性能研究
5
作者 吴卿 张颖 +2 位作者 刘睿怡 李倩男 彭森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987-2996,共10页
以生活中常见的生物质废弃物-花生壳为电极材料,通过热解和氮掺杂对其进行改性并负载至石墨板电极上以作为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MFC)阴极。通过材料电化学表征、铬含量、细菌多样性及功能基因分析,评价MFC处理含Cr(Ⅵ)... 以生活中常见的生物质废弃物-花生壳为电极材料,通过热解和氮掺杂对其进行改性并负载至石墨板电极上以作为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MFC)阴极。通过材料电化学表征、铬含量、细菌多样性及功能基因分析,评价MFC处理含Cr(Ⅵ)废水效果及产电性能,考察花生壳生物质热解材料在MFC性能提升中的作用。以氮掺杂花生壳生物质热解材料为MFC阴极适于Cr(Ⅵ)质量浓度在50~1000 mg/L Cr(Ⅵ)废水处理,在Cr(Ⅵ)质量浓度为200 mg/L时可达到最高的电压输出和最大功率密度。在不同Cr(Ⅵ)质量浓度条件下,MFC装置阳极液中优势物种多为典型的产电菌,并在阳极的底物降解和发电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不同Cr(Ⅵ)质量浓度对MFC装置阳极液功能基因的影响不显著,最具代表性的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功能类别多与阳极有机物降解及电子的产生和传递有关。氮掺杂花生壳生物炭热解材料电极MFC为高效、经济地还原水中Cr(Ⅵ)提供了一种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微生物燃料电池 花生壳生物炭 含铬废水 产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Mo、Nb_(2)O_(5)对等离子喷涂氧化铬基涂层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曹驰 李侃涛 +2 位作者 叶建中 郭飞胜 於启鹏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225-237,共13页
目的 旨在提高采用超音速等离子喷涂制备的Cr_(2)O_(3)-5%SiO_(2)-3%TiO_(2)涂层的耐磨等性能,探索其应用于锁渣阀工况中的可行性。方法 在Cr_(2)O_(3)-5%SiO_(2)-3%TiO_(2)复合材料中分别引入质量分数为4%的Mo和质量分数为4%的Nb_(2)O_... 目的 旨在提高采用超音速等离子喷涂制备的Cr_(2)O_(3)-5%SiO_(2)-3%TiO_(2)涂层的耐磨等性能,探索其应用于锁渣阀工况中的可行性。方法 在Cr_(2)O_(3)-5%SiO_(2)-3%TiO_(2)复合材料中分别引入质量分数为4%的Mo和质量分数为4%的Nb_(2)O_(5)等2种添加剂,通过超音速等离子喷涂技术将这2种粉末沉积到316L不锈钢表面,进而制备2种新型涂层。评估涂层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与316L不锈钢球,通过往复摩擦实验评估其耐磨性能,并在氯化物酸性环境下进行电化学测试,评价涂层的耐腐蚀性能。结果 在Cr_(2)O_(3)-5%SiO_(2)-3%TiO_(2)涂层中加入Mo、Nb_(2)O_(5)后,添加Mo的涂层的断裂韧性明显提升,添加Nb_(2)O_(5)的涂层的硬度有所提升,其平均摩擦因数由0.576 2分别降至0.525 6、0.431 1,对磨副的整体磨损情况得到有效改善,其比磨损率由原涂层的6.4×10^(-5)mm^(3)/(N·m)分别降至1.53×10^(-5)、1.35×10^(-5)mm^(3)/(N·m),涂层的耐磨性显著提高。此外,通过电化学腐蚀试验测试了涂层的耐腐蚀性,结果表明,Mo和Nb_(2)O_(5)的添加使得其自腐蚀电流密度从2.275×10^(-5)A/cm^(2)分别降至1.103×10^(-6)、5.937×10^(-7)A/cm^(2)。EIS分析结果表明,添加Nb_(2)O_(5)后,其容抗弧半径最大,低频区|Z|最高。结论 Mo和Nb_(2)O_(5)粉末的加入有效增强了涂层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改善了与316L不锈钢摩擦磨损时的性能。尤其是添加Nb_(2)O_(5)的涂层,其综合性能最佳,对其耐磨性提升尤为显著,涂层的磨损破坏机制主要表现为疲劳磨损与磨粒磨损共存,涂层的耐氯离子腐蚀性能得以提升,抵抗电荷转移能力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渣阀 超音速等离子喷涂 氧化铬基涂层 耐磨损性能 耐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中铬价态转化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陈俊茹 沈亚婷 刘菲 《岩矿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50,共16页
土壤中铬(Cr)污染是全球性环境问题,六价铬Cr(Ⅵ)因其高毒性及致癌性而成为关注焦点。土壤中的Cr主要以Cr(Ⅲ)和Cr(Ⅵ)的形式存在,两者之间的转化受到诸如土壤pH值、氧化还原电位(Eh)、天然氧化还原剂、有机质和微生物的影响。随着工农... 土壤中铬(Cr)污染是全球性环境问题,六价铬Cr(Ⅵ)因其高毒性及致癌性而成为关注焦点。土壤中的Cr主要以Cr(Ⅲ)和Cr(Ⅵ)的形式存在,两者之间的转化受到诸如土壤pH值、氧化还原电位(Eh)、天然氧化还原剂、有机质和微生物的影响。随着工农业活动的增多,土壤中的Cr浓度不断增加,并通过植物吸收进入食物链等多种途径,对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构成威胁。本文对Cr在全球范围内的污染现状及来源、土壤中Cr的不同价态及其毒性特征进行了评述,并分析了pH、Eh对土壤中Cr的具体存在形态与价态的影响,及天然氧化还原剂、有机质等因素利用自身化学性质充当电子供体或受体的角色对土壤中Cr价态进行转化的氧化还原机理,以及不同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从而可以全面理解土壤中Cr价态转化的行为机制。此外,在对Cr价态影响因素深入了解的基础上,总结了以生物炭和纳米材料为代表的先进修复技术方法,这些材料和方法由于能够将Cr(Ⅵ)有效地还原为毒性较小的Cr(Ⅲ),从而降低生态环境风险,因而是一类具有巨大潜在应用价值的修复材料和修复方法,但大规模应用的可行性及其修复效果仍需要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污染 Cr价态 天然氧化还原剂 有机质 修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钒渣富氧碱浸液除硅试验 被引量:1
8
作者 叶世雨 万骞 +4 位作者 刘涛 张一敏 郑秋实 何野 白志刚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5-101,共7页
针对高铬钒渣经亚熔盐法浸出后的碱浸液中硅浓度过高(4~8 g/L),而硅的存在会对后续钒铬分离造成较大影响的问题,对河北省某厂生产的钒渣富氧碱浸液进行了除硅试验,重点考察了沉淀剂种类和用量、浸出液碱度、反应时间、沉淀温度、静置时... 针对高铬钒渣经亚熔盐法浸出后的碱浸液中硅浓度过高(4~8 g/L),而硅的存在会对后续钒铬分离造成较大影响的问题,对河北省某厂生产的钒渣富氧碱浸液进行了除硅试验,重点考察了沉淀剂种类和用量、浸出液碱度、反应时间、沉淀温度、静置时间对除硅效果和钒铬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NaAlO_(2)作为除硅剂,在摩尔比n(Al)/n(Si)=1.8、浸出液氢氧根离子(OH^(-))浓度7.5 mol/L、反应温度85℃,反应时间1 h,静置时间2 h的条件下,碱浸液中硅的去除率可达93.33%,浓度降至0.29 g/L,钒与铬的损失均小于1%。该方法除硅效果较好,所需时间短,且钒铬损失少,除硅后的浸出液满足后续提钒铬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铬溶液 除硅 碱浸液 化学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钒铬泥的清洁浸出新技术
9
作者 刘志强 王少娜 +3 位作者 李兰杰 张振全 祁健 杜浩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57-2168,共12页
含钒铬泥是一种富含重金属的危险废物,但由于其钒和铬含量较高,也被视为具有回收价值的二次资源。本文提出一种微气泡耦合CuO催化氧化技术,用于在碱性介质中高效氧化浸出含钒铬泥。将该方法与H_(2)O_(2)氧化法进行对比,并深入探讨了微... 含钒铬泥是一种富含重金属的危险废物,但由于其钒和铬含量较高,也被视为具有回收价值的二次资源。本文提出一种微气泡耦合CuO催化氧化技术,用于在碱性介质中高效氧化浸出含钒铬泥。将该方法与H_(2)O_(2)氧化法进行对比,并深入探讨了微气泡与CuO协同作用的氧化机理。结果表明:该方法显著提高了含钒铬泥中钒和铬的氧化效率,在曝气头尺寸为3μm、NaOH浓度为50%(质量分数)、温度为100℃的条件下,钒、铬浸出率分别达到99.1%和95.7%。氧化效率的提升得益于微气泡与CuO共同作用下,微气泡生成的H_(2)O_(2)与CuO催化剂发生类芬顿反应,促进体系中超氧根自由基的高效生成,进而加速了含钒铬泥的浸出反应。该方法能够在常压温和条件下实现钒和铬的高效提取,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钒铬泥 氧化浸出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元素在眼部疾病中的应用指南(2024)
10
作者 《微量元素在眼部疾病中的应用指南(2024)》专家组 国际眼科协会 +63 位作者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眼科影像与智能医疗分会 国际智能医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 邵毅 宋秀胜 廖萱 庄文娟 王广玲 沈建良 李兰 王佰亮 谭钢 迟玮 蔡建奇 陶勇 李世迎 田磊 马健 计丹 刘光辉 秦牧 蒋贻平 张慧 邹文进 彭娟 胡守龙 杨瑞波 胡亮 刘红玲 邵婷婷 李正日 张冰 康刚劲 许琦彬 刘昳 葛倩敏 石文卿 李中文 陆成伟 刘洋 王烽 吴振凯 谢华桃 李海波 余瑶 计岩 陈新建 苏兆安 罗丽娟 王怡欣 林志荣 胡丽丹 戴琦 谭叶辉 凌玲 李贵刚 肖轶尘 曲利军 朱欣悦 申颖 阚菲菲 吴佳丽 令倩 姚牧笛 赫胜利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89-596,共8页
微量元素是存在于机体中含量极少的化学元素的总称,在人体内参与多种代谢活动,对于维持眼睛正常的生理生化功能有着重要作用,微量元素的缺乏或增多都可能会引起眼生理生化功能紊乱,导致各种眼科疾病,目前已知眼组织中含有锌、硒、铜、... 微量元素是存在于机体中含量极少的化学元素的总称,在人体内参与多种代谢活动,对于维持眼睛正常的生理生化功能有着重要作用,微量元素的缺乏或增多都可能会引起眼生理生化功能紊乱,导致各种眼科疾病,目前已知眼组织中含有锌、硒、铜、铬、碘、钴、钼、铁等多种微量元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不同的微量元素在治疗眼部疾病中的作用。因此,国际眼科协会、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眼科影像与智能医疗分会和国际智能医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总结目前微量元素在眼部疾病中的应用现状,旨在为临床医师提供识别、评估和治疗与微量元素缺乏相关的眼科疾病的实用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眼部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面喷施褪黑素对甘蓝幼苗铬胁迫的缓解作用
11
作者 任元龙 马蓉 +2 位作者 马强 王晓卓 张雪艳 《生态毒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4-553,共10页
探究外源褪黑素(MT)对铬(Cr)胁迫下甘蓝幼苗的影响。使用浓度为125 mmol·L^(-1)重铬酸钾溶液(K_(2)Cr_(2)O_(7))作为铬胁迫源,通过叶面喷施不同浓度MT(50μmol·L^(-1)、100μmol·L^(-1)、150μmol·L^(-1)、200μmol... 探究外源褪黑素(MT)对铬(Cr)胁迫下甘蓝幼苗的影响。使用浓度为125 mmol·L^(-1)重铬酸钾溶液(K_(2)Cr_(2)O_(7))作为铬胁迫源,通过叶面喷施不同浓度MT(50μmol·L^(-1)、100μmol·L^(-1)、150μmol·L^(-1)、200μmol·L^(-1)),研究MT对铬胁迫下甘蓝幼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Cr胁迫抑制甘蓝幼苗的生长,降低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影响光合作用参数,使幼苗叶片及根茎的抗氧化酶活性减弱。喷施不同浓度的MT能改善Cr胁迫下甘蓝幼苗的生长,恢复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强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蒸腾速率(T_(r))、胞间CO_(2)浓度(C_(i)),提升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_(v)/F_(m))和实际光合效率Y(Ⅱ)等参数,增强幼苗叶片和根茎的酶活性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增加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和叶片相对电导率,缓解膜脂过氧化对幼苗的损伤。叶面喷施100μmol·L^(-1)MT能够显著恢复“中甘21号”甘蓝幼苗生长,有效缓解铬胁迫造成的伤害,为甘蓝抗逆栽培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铬胁迫 甘蓝 抗氧化酶 褪黑素 光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铬暴露与糖尿病肝损伤指标关联研究:条件过程模型
12
作者 路筱 杨慧 +3 位作者 袁苗 杜斯丹 王青青 余红梅 《中国卫生统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4-208,213,共6页
目的 铬暴露对糖尿病患者血常规指标存在的中介效应探索有限,本研究旨在对可能存在的有调节的中介路径探究其对肝损伤指标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资料来源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提供的环境铬暴露与人群健康研究数据库中2018年的... 目的 铬暴露对糖尿病患者血常规指标存在的中介效应探索有限,本研究旨在对可能存在的有调节的中介路径探究其对肝损伤指标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资料来源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提供的环境铬暴露与人群健康研究数据库中2018年的横断面数据结果,根据纳排标准本研究共选入436名患者。以尿铬为自变量,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 LDL)为中介变量,总蛋白(total protein, TP)为因变量,总胆红素和血糖分别为调节变量构建条件过程模型。结果 在以总胆红素为调节变量的条件过程分析中,总胆红素在尿铬→TP和尿铬→LDL路径中均呈正向调节作用。在以血糖为调节变量的条件过程分析中,血糖在尿铬→TP和LDL→TP路径中呈正向调节作用。在以血糖和总胆红素同时作为调节变量的条件过程分析中,血糖和总胆红素在LDL→TP路径中呈正向调节作用。结论 有铬暴露史的糖尿病患者应重点关注LDL、总胆红素和血糖水平对TP的影响,有利于预防糖尿病患者出现肝损伤,提高其疾病预后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肝损伤 总蛋白 条件过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hromium的渲染进程轻量化隔离方法
13
作者 肖伟民 邓浩江 +1 位作者 胡琳琳 郭志川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5-100,共6页
为实现浏览器对Web应用的高效管理和安全隔离,提出一种新的渲染进程轻量化隔离方法。研究并分析Chromium多进程机制及管理策略与Docker容器虚拟化技术。设计Chromium与Docker相结合的Zygote Docker方案,将渲染进程模块从浏览器核心模块... 为实现浏览器对Web应用的高效管理和安全隔离,提出一种新的渲染进程轻量化隔离方法。研究并分析Chromium多进程机制及管理策略与Docker容器虚拟化技术。设计Chromium与Docker相结合的Zygote Docker方案,将渲染进程模块从浏览器核心模块中分离,同时精简浏览器功能实现浏览器的轻量化。实验结果表明,该渲染进程模块在容器内实现了隔离,轻量化结果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romium浏览器 Docker容器 虚拟化 渲染进程 轻量化 隔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行绘制系统Chromium中的3D模型数据压缩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欢 秦开怀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5-28,共4页
网络带宽不足严重限制了Chromium等并行图形绘制系统渲染巨型几何场景的速度。通过对网络传输中的几何数据进行无损压缩,提出了一种能有效缓解网络负荷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很容易地实现不同算法对特定几何数据的压缩。实现了ZLib和哈夫... 网络带宽不足严重限制了Chromium等并行图形绘制系统渲染巨型几何场景的速度。通过对网络传输中的几何数据进行无损压缩,提出了一种能有效缓解网络负荷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很容易地实现不同算法对特定几何数据的压缩。实现了ZLib和哈夫曼算法对Chromium系统的压缩,测试了系统对10类OpenGL应用程序的加速比和压缩比,以及在4种配置环境下的并行运行效果。使用ZLib算法时,测试程序的运行速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最高提升3倍;数据压缩比平均在5.0以上,最高为30;并行绘制加速比在单服务器数目下最高。ZLib算法整体表现良好,能有效减少网络通信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romium系统 ZLib算法 哈夫曼算法 几何数据压缩 分布式并行绘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铬铁尖晶石黑色哑光釉的呈色探析
15
作者 艾蝶 邓腾飞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02-1109,共8页
通过调控铬铁尖晶石中铁铬比,在1200℃条件下,烧制出了一系列铬铁尖晶石黑色哑光釉,并研究了不同铁铬比条件下制备的黑色色料对哑光釉呈色的影响规律及呈色机理。结果表明,当色料配方为m(Fe_(3)O_(4))∶m(Cr_(2)O_(3))=80∶20(质量比)时... 通过调控铬铁尖晶石中铁铬比,在1200℃条件下,烧制出了一系列铬铁尖晶石黑色哑光釉,并研究了不同铁铬比条件下制备的黑色色料对哑光釉呈色的影响规律及呈色机理。结果表明,当色料配方为m(Fe_(3)O_(4))∶m(Cr_(2)O_(3))=80∶20(质量比)时,烧制成的釉黑色最深,其L^(*)、a^(*)与b^(*)值分别为15.90、-0.75、0.94,釉中n(Fe^(3+))∶n(Fe^(2+))=60.38∶39.62(摩尔比),Fe^(2+)的含量最高,有利于黑色的加深。釉呈黑色是由Fe^(3+)、Fe^(2+)和Cr^(3+)三种离子在可见光下光学效果的叠加所导致的,其中四配位的Fe^(3+)呈棕红色,六配位的Cr^(3+)呈绿色,六配位的Fe^(2+)呈青绿色,三种颜色叠加,能吸收可见光的所有波长,使釉呈现出黑色。所制备的黑色哑光釉主要晶相为硅灰石相,硅灰石晶粒随机分布在釉中,晶粒尺寸在10μm以内,产生消光效果,使釉面具有柔和哑光质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铬铁尖晶石 黑色釉 哑光 铁铬比 硅灰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对称PNP配体的合成及其在乙烯选择性齐聚中的应用
16
作者 胡嵩霜 吴红飞 +2 位作者 胡超杰 赵兴 张军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9-233,共5页
设计、合成了一类磷原子上含间位和对位取代芳基的不对称PNP配体Ph_(2)PN(~iPr)Ar_(2),并将其用于铬催化的乙烯选择性聚合反应中。结果表明,在60℃和4 MPa乙烯压力下,经MMAO-3A助催化剂活化后,配体L~1(Ph_(2)PN(~iPr)PAr_(2),Ar=m-CH_(3... 设计、合成了一类磷原子上含间位和对位取代芳基的不对称PNP配体Ph_(2)PN(~iPr)Ar_(2),并将其用于铬催化的乙烯选择性聚合反应中。结果表明,在60℃和4 MPa乙烯压力下,经MMAO-3A助催化剂活化后,配体L~1(Ph_(2)PN(~iPr)PAr_(2),Ar=m-CH_(3)C_(6)H_(4))表现出较经典PNP配体[(Ph_(2)P)_(2)N-~iPr]更好的催化性能,催化活性较高为1370 kg/(gCr·h)、1-辛烯选择性为68.9%及1-己烯和1-辛烯综合选择性为85.0%。此外,还考察了磷原子上间位取代苯基的电子效应对这类配体催化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NP配体 铬系催化剂 乙烯 选择性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钒铬还原渣酸浸提钒铬及制备V_(2)O_(5)和Cr_(2)O_(3)试验研究
17
作者 瞿金为 覃桂芳 +3 位作者 王莹莹 黎嘉欣 马娜 豆志河 《有色金属(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79-989,共11页
钒铬还原渣为钒钛磁铁矿提钒过程中的固体废弃物,其中含有丰富的钒和铬,急需资源化利用技术。采用酸浸法从钒铬还原渣中提取钒铬,并用浸出液制备V_(2)O_(5)和Cr_(2)O_(3)。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仪(FT-IR)、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 钒铬还原渣为钒钛磁铁矿提钒过程中的固体废弃物,其中含有丰富的钒和铬,急需资源化利用技术。采用酸浸法从钒铬还原渣中提取钒铬,并用浸出液制备V_(2)O_(5)和Cr_(2)O_(3)。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仪(FT-IR)、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分析仪器对原料、浸出渣、沉钒产物和沉铬产物进行分析。钒铬还原渣的正交酸浸试验的结果表明:当浸出温度为90℃,浸出时间为3 h、液固比为5∶1时,酸浓度为60 g·L^(-1),钒和铬的浸出率可达到91.15%和98.23%。因为Mn^(4+)/Mn^(2+)的电极电位处于V^(5+)/V^(4+)和Cr^(4+)/Cr^(3+)的中间,所以向浸出液中加入MnO2后,只氧化V^(4+),不氧化Cr^(3+)。沉钒和沉铬试验结果表明:当pH为2时,沉钒产物煅烧后为V_(2)O_(5);当pH为7时,沉铬产物煅烧后为Cr_(2)O_(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铬还原渣 正交试验 五氧化二钒 三氧化二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铬渣-稻壳压片热解解毒新工艺研究
18
作者 蒋孟芝 蒋章豪 +3 位作者 全学军 李纲 韦应 闫春宇 《无机盐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3-99,共7页
铬渣是由铬铁矿生产铬盐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其中含有水溶性和不溶性六价铬,其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具有潜在的伤害作用,因此研究铬渣的高效低成本解毒工艺,对其实现资源化利用和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提出一种铬渣-稻壳压片热解... 铬渣是由铬铁矿生产铬盐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其中含有水溶性和不溶性六价铬,其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具有潜在的伤害作用,因此研究铬渣的高效低成本解毒工艺,对其实现资源化利用和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提出一种铬渣-稻壳压片热解高效解毒工艺,将铬渣与农业废弃物稻壳进行混合热解,利用稻壳热解产生的还原性气体及生物质炭将铬渣中的Cr(Ⅵ)还原为无毒的三价铬[Cr(Ⅲ)]。重点考察了稻壳/铬渣质量比、热解温度、热解时间和热解升温速率等工艺参数对铬渣解毒效果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铬渣-稻壳压片中稻壳用量为1.00 g/g、热解温度为500℃、热解时间为20 min,升温速率为10℃/min的条件下,铬渣中Cr(Ⅵ)含量从1058.85 mg/kg降低到52.54 mg/kg;铬渣-稻壳压片与粉料混合物热解工艺相比,解毒率提升到96.74%,解毒后的铬渣达到了GB 5085.3—200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中规定的Cr(Ⅵ)危险废弃物鉴别标准。并对解毒后的铬渣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分析,结果表明铬渣热解解毒前后物相一致。该研究结果可为无钙焙烧铬渣的无害化处理提供新的技术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铬渣 热解 稻壳 解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鸟粪石@稻壳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对六价铬的吸附性能
19
作者 要茹旋 毛磊 +1 位作者 刘泽 向慧子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97-302,共6页
以稻壳炭为原料,经镁改性并负载氮磷获得生物炭复合材料鸟粪石@稻壳炭复合材料(MARC),用于吸附废水中的Cr(Ⅵ)。表征结果发现,MARC表面生成鸟粪石,具有丰富的官能团—OH、—COOH、—NH、—PO_(4)^(3-)和Mg—O。在25℃、pH=4.5时,MARC对... 以稻壳炭为原料,经镁改性并负载氮磷获得生物炭复合材料鸟粪石@稻壳炭复合材料(MARC),用于吸附废水中的Cr(Ⅵ)。表征结果发现,MARC表面生成鸟粪石,具有丰富的官能团—OH、—COOH、—NH、—PO_(4)^(3-)和Mg—O。在25℃、pH=4.5时,MARC对Cr(Ⅵ)的吸附量达20.14mg/L,低温、低pH的条件有利于吸附的进行。MARC对Cr(Ⅵ)的吸附过程遵循Freundlich模型和伪二级动力学模型,为不均匀表面的多层化学吸附。实验中的生物炭原料源于农业废弃物,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氮磷源于含氮磷废水,可以缓解水体富营养化;生成的鸟粪石又可增强吸附Cr(Ⅵ)的能力,可谓“一石三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壳炭 鸟粪石 吸附 六价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老化温度对铝合金化学氧化膜耐蚀性影响研究
20
作者 吴轩璇 王宁涛 +2 位作者 王利华 刘慧丛 朱立群 《电镀与精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28,共7页
航空用铝合金化学氧化膜在制备和服役过程中经常出现热老化问题,为掌握热老化对化学氧化膜层的耐腐蚀性能的影响规律,设计了不同的热老化处理温度,研究了2024铝合金镧改性三价铬(WH-179)化学氧化膜和六价铬(阿洛丁-1500s)化学氧化膜经... 航空用铝合金化学氧化膜在制备和服役过程中经常出现热老化问题,为掌握热老化对化学氧化膜层的耐腐蚀性能的影响规律,设计了不同的热老化处理温度,研究了2024铝合金镧改性三价铬(WH-179)化学氧化膜和六价铬(阿洛丁-1500s)化学氧化膜经热老化处理后,在盐水和盐雾环境下的耐腐蚀性能,考察了热老化温度对WH-179和阿洛丁化学氧化膜耐腐蚀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WH-179化学氧化膜经过55~100℃热老化后的耐腐蚀性能有所提高,且在中性盐雾环境下的耐腐蚀性能优于阿洛丁化学氧化膜层。与阿洛丁化学氧化相比,WH-179化学氧化膜更加环保,具有更佳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三价铬化学氧化膜 镧改性 盐雾试验 热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