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吉林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钟爽
李国柱
张潞
机构
吉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出处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3期41-44,共4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城市化进程中家庭消费行为的时空差异与可持续消费模式构建研究"(编号:13CSH068)
文摘
本文本文根据《吉林省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通过能源弹性系数与能源消费强度的变化,分析吉林省的能源消费总量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探究能源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以期为促进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能源消费
能源弹性系数
灰色相关分析
吉林省
Keywords
energy consumption
elasticity coefficient of energy consumption
grey relational analysis
Jilin Province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F206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F224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题名 中国和其他国家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关联性指标的比较
被引量:4
2
作者
杨青
栾贵勤
盖伦
机构
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出处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51-255,共5页
基金
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建设资助项目(J50504)
上海市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JWCXSL1202)
文摘
将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绝对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及能源消费强度3种指标应用于美国、日本、印度及中国,根据这些指标对中国和这几个国家经济发展与一次能源消费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绝对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及能源消费强度这3种指标虽然各有不同,但都从某一角度反映了4个国家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关联性的现状.通过对比分析,发现中国经济发展和能源消费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可供政府决策和企业参考的建议.
关键词
能源消费
经济发展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
绝对能源消费弹性系数
能源消费强度
Keywords
energy consumption economic development elasticity coefficient of energy consumption absolute energy consumption coefficient energy consumption intensity
分类号
F206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题名 河北省能源需求的中长期预测
被引量:6
3
作者
曹代勇
张路锁
杨森丛
姬春旭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
河北省煤田地质局
出处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8-30,共3页
基金
"973计划"课题(2006CB202208)
文摘
河北省是能源生产和消费大省,能源的稳定充足供应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本文分别采用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法和单位GDP能耗法,对河北省中长期能源需求量进行了预测,"十一五"末年需能源总量为250Mt标准煤左右,能源需求年均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值。优化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降低单位能耗,将是河北省能源发展战略的核心任务。
关键词
河北省
能源需求
能源预测
弹性系数
单位能耗
Keywords
Hsebei province
energy demand
energy prediction
elasticity coefficient
unit energy consumption
分类号
F407.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题名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与国内替代能源预期
被引量:12
4
作者
邓江
吴剑波
机构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出处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6-69,99,共5页
基金
武汉大学985工程"‘两型社会’建设研究"创新平台研究成果
文摘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反映了一个国家能源消费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之间的比例关系,是衡量一个国家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准确把握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的变化规律,对于确保我国能源供给安全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在能源危机、资源短缺的今天,产出水平进一步提高将日益明显地表现出受制于自然资源稀缺性的特征。因此,经济理论在今后所关注的问题将是如何降低自然资源的消费。我国人口众多,是能源消耗大国,面临能源危机的现实考虑之一是选择替代能源,替代能源将大大缓解自然资源的消耗。文章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与国内替代能源预期。
关键词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
经济增长速度
节能率
国内替代能源
Keywords
the energy Resource consumption elasticity coefficient
economic increase rate
energy -saving rate
domestic substitution energy
分类号
F4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题名 世界能源与电力宏观指标分析——论4个“E”的关系
被引量:4
5
作者
孙嘉平
郭基伟
机构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能源与信息专委会
国电信息中心
出处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16,共5页
文摘
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能源。电力作为一种高效、清洁、方便的能源利用形式,正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电气化程度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经济社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根据1990—2000年世界能源、电力的统计数据,分析能源、电力消费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说明了电力在能源利用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我国与世界其它国家和地区之间宏观能源、电力指标的比较,分析我国能源、电力消费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能源消费
电力消费
弹性系数
能源强度
电力强度
Keywords
energy consumption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elasticity coefficient
energy intensity
electricity intensity
分类号
F407.6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题名 能源利用效率测度方法改进模型及实证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高广阔
韩晓萍
胡亚蓉
机构
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出处
《企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9-64,共6页
基金
201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气候变化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研究"(批准号:10BJY005)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低碳视野下上海产业结构调整思路研究"(批准号:2010XAC001)
+1 种基金
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2009国家公派访问项目"低碳经济运行机制及政策研究"(批准号:2009831451)
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经济运行与宏观调控"建设项目(批准号:J50504)阶段性成果
文摘
随着2009年末哥本哈根会议各国关于节能减排协议的达成,我国正向低碳经济社会转型: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新能源、发展可再生能源。同时,绿色国内生产总值评价指标也备受重视。这说明传统的能源利用效率核算方法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需要。本文基于传统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和能源强度作为度量能源利用效率的测度方法,科学地引入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绿色国内生产总值等评价指标,建立了能源利用效率测度方法改进模型,并对1997-2008年历年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结论:绿色国内生产总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在逐年增大;与传统能源强度和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相比,非绿色能源强度和非绿色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略小,这表明我国实际的能源利用效率在逐年增高。
关键词
能源利用效率
绿色能源消费弹性系数
绿色能源强度
Keywords
energy efficiency
elasticity coefficient of green energy consumption
green energy intensity
分类号
F206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题名 能源消耗、环保投资与生态足迹的灰色系统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惠敏
机构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出处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57-164,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生态阈值的人类行为影响和约束模型研究"(编号:71003074)
上海市重点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编号:B310)
同济大学英才计划--优秀青年教师培育计划
文摘
人类的行为时刻在影响着生态系统,或积极,或消极。选择人均能源生态足迹(包括煤、焦炭、燃料油和电力等)作为代表生态阈值的指标,以能源消耗弹性系数代表人类对生态系统的消极影响,构造环保投资弹性系数代表人类对生态系统的积极影响,运用灰色系统方法,研究生态系统与行为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分别测算上海市1978-2010年的能源消耗弹性系数、环保投资弹性系数与人均能源生态足迹的灰色关联系数,结果表明,电力是与能源消费关联最密切的因素,也是影响环保投入产出效率的最重要指标。研究发现,人类消极行为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大于积极行为,从环境治理政策的角度来说,"节能"的效果远大于"减排",在当前发展阶段,有序约束人类行为以减少对环境的消耗和破坏已迫在眉睫。
关键词
能源生态足迹
能源消耗弹性系数
环保投资弹性系数
灰色关联度
Keywords
energy ecological footprint
elasticity coefficient of energy consumption (ecec)
elasticity coefficient of Environmental Investment (ECEI)
grey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分类号
X2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题名 广东省能源现状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陈军才
机构
广东商学院
出处
《广东商学院学报》
2000年第4期58-62,共5页
文摘
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粮食和血液 ,了解能源现状是为了更好的利用能源 ,使有限的能源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本文从能源消费、能源供应、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等方面对广东能源现状进行了分析 ,并对能源的分配结构、能源与产业结构关系、结构调整与经济效益关系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广东
能源
供求关系
产业结构
Keywords
elasticity coefficient of energy consumption , elasticity coefficient of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coefficient of direct comprehensive energy consumption , coefficient of full comprehensive energy consumption
分类号
F206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F724.74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题名 能源消费与GDP增长关系研究
被引量:38
9
作者
彭志龙
吴优
武央
王海燕
出处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10,共5页
文摘
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会带动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本文对我国能源消耗与GDP在数量上存在怎样的关系进行了测算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能源消费
GDP
弹性系数
Keywords
energy consumption
Gross domestic product
elasticity coefficient
分类号
C812
[社会学—统计学]
题名 从CO_2减排看我国2020年能源及电力消费水平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安平
何琰
刘跃
陈磊
机构
西南电力设计院
出处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1-84,共4页
文摘
根据我国政府向国际社会作出的二氧化碳减排承诺,创建了1个可反映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变化对能源需求影响的计算公式。通过量化研究相关因素对能源需求产生的影响,得到2020年不同情景下满足二氧化碳减排要求的能源消费总量,并根据供给侧能源消费总量与电力消费水平的内在联系,测算了相应的全社会用电量。我国2020年较理想的目标是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不超过51亿t标准煤,全社会用电量为7.5×1012kW.h左右。研究成果可为有关部门合理确定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二氧化碳减排
非化石能源
能源消费总量
电力消费水平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
Keywords
CO2 emission reduction
non-fossil energy
total energy consumption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level
elast ic coefficient of energy consumption
分类号
F206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F426.6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题名 运输航空公司航油消耗规划目标预测方法研究(英文)
11
作者
陈静杰
朱玉娟
机构
中国民航大学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
中国民航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智库)
综合交通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出处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7,共7页
基金
supported by National Key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 ( Grant No. 2012BAC20B03)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undation of CAAC ( Grant No. MHRD201121)
Special Program for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of CAAC( Grant No. DPDSR0010)
文摘
为了推算出运输航空公司能耗是否能够满足国家下达的指标要求,同时为运输航空公司节能减排提供决策支持,需要对运输航空公司航油消耗规划指标进行准确预判和制定。首先,对运输航空公司历史油耗数据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针对其历史数据的非线性和非平稳性特点以及预测过程中存在不确定影响因素等问题,从宏观趋势和具体因素两个角度出发,提出了改进能源弹性系数法和支持向量回归两种预测方法对航油消耗进行预测。并对预测结果合理性进行了分析,两种方法预测结果相互检验,最后得到运输航空公司能源规划指标。
关键词
航油消耗
指标预测方法
改进能源弹性系数法
支持向量回归
交叉检验
Keywords
Fuel consumption
Index prediction method
Improving energy elasticity coefficient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Cross check
分类号
TP391.9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