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冻融期积雪覆盖下土壤水热交互效应 被引量:29
1
作者 付强 侯仁杰 +1 位作者 王子龙 李天霄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101-107,共7页
为了研究季节性冻土区土壤水热时空分异特征,揭示冻融过程中的水热相互作用机理及其复杂性。在松嫩平原黑土区,以野外实测试验数据为基础,分别建立裸地、自然降雪、积雪压实和积雪加厚覆盖处理条件下2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和温度的耦合模... 为了研究季节性冻土区土壤水热时空分异特征,揭示冻融过程中的水热相互作用机理及其复杂性。在松嫩平原黑土区,以野外实测试验数据为基础,分别建立裸地、自然降雪、积雪压实和积雪加厚覆盖处理条件下2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和温度的耦合模型,并通过对比模型的预测效果研究土壤水热变化的复杂程度,采用差异性分析和基于小波变换的分形理论方法定量研究含水率与温度序列的变异波动性和分维指标,进而验证不同覆盖处理条件对于土壤水热空间变异复杂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冻结期,积雪阻碍了环境因素对于土壤水热迁移过程的影响,土壤含水率和温度的耦合效果较好,并且预测值与实测值能够较好的吻合,裸地、自然降雪、积雪压实、积雪加厚处理条件下的相对误差分别为0.42%、0.31%、0.13%和0.06%,随着积雪厚度的增加和密度的增大,含水率和温度的差异性减弱,复杂程度逐渐降低;融化期,积雪覆盖区的融雪水入渗抑制了土壤温度稳定提升,含水率出现骤然升高的现象,自然降雪、积雪压实、积雪加厚条件下的含水率变化分别为14.31%、15.90%和16.91%,土壤温度变化范围分别为-5.9∽5.3、-3.6∽6.9和-3.1∽3.8℃,二者的互作效应减弱,并且随着积雪覆盖量的增加,土壤的水热时空迁移复杂程度逐渐增强。同时,采用基于小波变换的分形理论研究土壤含水率和温度的时间序列复杂性精度较高、结果可靠。该研究对于揭示冻土区土壤水热迁移动态规律,准确预测春播期土壤温度和墒情,合理高效地利用松嫩平原的土壤水资源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 积雪 土壤 冻融期 复杂性 土壤水热互作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粳稻(Oryza sativa L.subsp.japonica)光敏感雄性不育“温度效应”初析 被引量:9
2
作者 薛光行 申岳正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362-368,共7页
感光性不同的4个光敏感雄性不育粳稻经受14小时光周期下的31/27℃、31/22℃、31/17℃、27/22℃和27/17℃ 5种光期温度/暗期温度组合处理。考察其花粉育性的结果表明:1,在试验设计的光、温条件下,参试的不育品系都表现高度的光敏感雄性... 感光性不同的4个光敏感雄性不育粳稻经受14小时光周期下的31/27℃、31/22℃、31/17℃、27/22℃和27/17℃ 5种光期温度/暗期温度组合处理。考察其花粉育性的结果表明:1,在试验设计的光、温条件下,参试的不育品系都表现高度的光敏感雄性不育。但是,不同温度处理引起了败育水平的显著变化。2,光期温度下降4℃、暗期温度相同时,花粉育性极显著地增加;光期温度不变,暗期温度变动幅度为5℃时(31/27℃处理除外),不影响光敏感雄性不育的表现。3,不同品系光敏感雄性不育表现对温度处理的反应不同,而且有明显不同的“温度×品系”互作效应。本试验中未见感光性不同品系不育性表现对温度敏感性的显著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光期温度效应 三系配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桩结构非线性相互作用体系行波效应的并行计算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巍 陈清军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9-25,共7页
采用并行计算方法,分别选取长周期地震波和普通地震波作为输入,以某典型桥梁工程为背景建立土桩桥梁结构非线性相互作用分析模型,对在不同类型地震波作用下的土桩结构非线性相互作用体系进行了行波效应分析,探讨了桩土接触效应和并行计... 采用并行计算方法,分别选取长周期地震波和普通地震波作为输入,以某典型桥梁工程为背景建立土桩桥梁结构非线性相互作用分析模型,对在不同类型地震波作用下的土桩结构非线性相互作用体系进行了行波效应分析,探讨了桩土接触效应和并行计算加速比等问题.分析结果表明:接触面效应对群桩水平向地震反应的影响较小,在竖直向则会产生明显的不协调现象.考虑接触面效应时,行波输入下的结构水平向加速度反应略小于一致输入,竖向加速度反应则远大于一致输入,水平向和竖向的位移反应也较大.长周期地震动行波输入下的水平向加速度和位移反应结果均大于普通地震波.对于此类大计算量三维有限元分析,采用并行计算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相互作用体系 行波效应 长周期地震波 并行计算 桥梁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机操作界面中不同效应器(手或脚)对被交叠作业的干扰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永建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3期361-365,共5页
实验结果提示在高速复杂人机系统操作界面的优化设计中,采用不同的效应器(手或脚)未降低、更不能消除交叠作业的瓶颈干扰,被交叠作业的绩效未被提高.但是,降低反应选择复杂度可有效提高被交叠作业的绩效。
关键词 人机系统 操作界面 效应器 干扰 交叠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在一维周期量子阱中的有效质量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薛锐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584-1585,1590,共3页
当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处于一维周期量子阱中的时候,可以得到定态GP方程的一组精确解,利用这组精确解对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在一维周期量子阱中的有效质量进行了研究,经过研究发现原子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使得有效质量增大。
关键词 有效质量 非线性相互作用 周期量子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群桩效应的大刚度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
6
作者 黄靓 熊辉 施楚贤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86-94,共9页
基于改进的Gazetas均质土中桩-土-结构相互作用三步法计算模式,引入轴向力影响导出了一种计算层状介质中动力相互作用的新方法,扩展了群桩-土相互作用简化法的应用范围。在考虑群桩效应的基础上,对两种规范未要求进行共同作用计算的新... 基于改进的Gazetas均质土中桩-土-结构相互作用三步法计算模式,引入轴向力影响导出了一种计算层状介质中动力相互作用的新方法,扩展了群桩-土相互作用简化法的应用范围。在考虑群桩效应的基础上,对两种规范未要求进行共同作用计算的新型大刚度高层结构(带交叉斜撑的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和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结构)进行了群桩-土-上部结构体系的地震反应分析。分析表明,引入群桩运动相互作用后的一体化抗震设计,可以从量化和定性两方面来较为简捷、准确地预估体系的共同作用效应程度,而按一般概念上的单纯根据位移的增大或加速度的减少来判别共同作用的产生大小是不合理的。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结构在一定的桩土条件下反而会有更强的动力相互作用效应。上述两种新型结构都应纳入规范考虑上下部共同作用的结构体系的范畴。最后,提出了一个可以综合考虑多项影响参数的量化判别公式,可以快速判别群桩-土-上部结构是否需要开展相互作用的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基-结构动力相互作用 群桩效应 大刚度结构 体系周期 地震反应分析 量化判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浪作用产生沙波的动力机制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张永刚 李玉成 《海洋工程》 CSCD 2000年第1期33-37,共5页
界面波作用产生的周期沙波现象的动力机制一直没有得到合理圆满的解释。本文针对这种现象通过对浅水弱非线性Boussinesq方程 ,讨论界面波由于反射效应产生的反射波与入射波的非线性相互作用 ,得出了一个不受时间变量制约的不传播非线性... 界面波作用产生的周期沙波现象的动力机制一直没有得到合理圆满的解释。本文针对这种现象通过对浅水弱非线性Boussinesq方程 ,讨论界面波由于反射效应产生的反射波与入射波的非线性相互作用 ,得出了一个不受时间变量制约的不传播非线性二阶驻波解。从这个驻波解空间分布上可以看出 ,这种动力机制作用产生的周期沙波通常是其波形平行于反射壁 ,并且沙波波长为入射波垂直反射壁面分量的一半。数值模拟结果证明这个非线性二阶波是 Genus- 2波列的一个子集。水槽实验和海岸高空照片资料上清楚的分辨出这种由反射壁效应产生的沙波的客观存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效应 周期沙波 BOUSSINESQ方程 非线性相互作用 驻波解
全文增补中
基于短信发送模式的垃圾号码过滤算法 被引量:2
8
作者 竺吴辉 王美清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565-3568,共4页
在一个垃圾短信泛滥的时代,清除垃圾短信将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挖掘垃圾短信的发送特征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分析现有的短信过滤机制(算法)的基础上,根据中值滤波的思想,将短信发送者离散的交互单元合并成一个连续的交互单元,进... 在一个垃圾短信泛滥的时代,清除垃圾短信将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挖掘垃圾短信的发送特征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分析现有的短信过滤机制(算法)的基础上,根据中值滤波的思想,将短信发送者离散的交互单元合并成一个连续的交互单元,进而提出有效交互周期的概念,以入出比、有效交互周期等特征建立垃圾短信的综合过滤算法。通过对2000万条真实短信记录进行实验,统计得到过滤算法针对垃圾短信的查全率达到99.51%,查准率为49.90%。实验结果表明,算法提高了垃圾短信检测的效率和速度,可适用于垃圾短信实时拦截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短信 交互单元 有效交互周期 入出比 查准率 查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移动医疗的妊娠期盆底肌训练对产后尿失禁发生的影响:一项基于随机对照试验设计的探索性研究 被引量:20
9
作者 陈玲 李甜甜 蔡文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424-1428,1434,共6页
背景孕产妇尿失禁(UI)发病率高,严重影响了女性生活质量。研究表明,盆底肌训练是UI有效的防治手段,本研究前期进行了一项随机对照试验(RCT),结果发现相比于常规宣教,基于移动医疗APP的盆底肌训练并未显现出预防优势,其原因需要进一步深... 背景孕产妇尿失禁(UI)发病率高,严重影响了女性生活质量。研究表明,盆底肌训练是UI有效的防治手段,本研究前期进行了一项随机对照试验(RCT),结果发现相比于常规宣教,基于移动医疗APP的盆底肌训练并未显现出预防优势,其原因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目的本研究拟对一项基于APP的妊娠期盆底肌训练的干预研究的阴性结果进行探索性分析,旨在探讨产后UI预防效果的影响因素以及获益的亚组人群。方法本研究数据来源于前期开展的一项RCT,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20年6—10月在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产科门诊招募了126例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使用“有爱屋”APP进行尿失禁自我管理,干预周期为2个月。产后42 d随访时收集两组产后相关资料,包括产后42 d UI发生情况。以产后是否发生UI为结局指标,将研究对象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混杂因素及其与干预方式之间的交互作用对产后UI发生的影响。针对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进行分层分析,探讨是否存在能从APP干预中获益的亚组人群。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阴道分娩史、入组时存在UI、Broome盆底肌自我效能量表(BPMSES)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组时存在UI是产后发生UI的危险因素〔OR=15.897,95%CI(4.724,53.495),P<0.001〕;BPMSES得分与干预方式的交互作用可影响产后UI的发生〔OR=1.034,95%CI(1.017,1.051),P<0.001〕。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入组时存在UI症状的孕妇,干预组产后UI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18,P=0.041);入组时不存在UI症状的孕妇,两组产后UI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9,P=0.284)。结论推荐有UI症状的孕妇使用“有爱屋”APP或许可预防产后UI的发生。而对于妊娠期没有UI症状的人群使用“有爱屋”APP预防产后UI发生的证据尚不充分。另外,不管有无UI症状,盆底肌训练自我效能高的孕妇有望从APP干预中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失禁 围生期 远程医学 移动医疗 盆底肌训练 孕产妇健康 随机对照试验 交互作用 分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节性冻土区不同冻结状态下土壤水热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单明明 李慧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19期170-174,共5页
以南疆季节性冻土地区为研究背景,设置冻融期自然裸地土壤和温棚土壤2种处理,对比分析2个处理下土壤水热的监测数据。结果表明,温棚能减少热量散失,季节性影响不明显,土壤水热空间分布变化小,表层土受蒸发作用和土壤入渗影响,水热较低... 以南疆季节性冻土地区为研究背景,设置冻融期自然裸地土壤和温棚土壤2种处理,对比分析2个处理下土壤水热的监测数据。结果表明,温棚能减少热量散失,季节性影响不明显,土壤水热空间分布变化小,表层土受蒸发作用和土壤入渗影响,水热较低。自然裸地中土壤水热迁移规律受冻融条件(土壤冻结状态、气温等)影响较大,土壤水热存在影响与制约关系。冻结前浅层水热较小,随土深递增且变幅明显,深层土对太阳辐射影响明显滞后,水热波动小易保持温度且相对较高。冻结期水热均值为最低值,土壤水分高值区整体向下移动约15 cm,冻土层水分蒸发小,可积蓄水量,土壤冻结锋面随地表负温的降低向下迁移,同时水分带动下层土壤盐分向冻结层迁移。消融期土壤温度随土深减小,土壤表层水分下渗同时受蒸发作用大量散失,含水率仅为8.2%,水分高值区集中于30~70 cm且为冻融期最大。土壤含水率的增加抑制了土壤温度的提升,土壤冻结速率慢,时间长,融化速率快,融化时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温度 土壤水分 冻融期 土壤水热互作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