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study on deep structure using teleseismic receiver function in Western Yunnan 被引量:18
1
作者 贺传松 王椿镛 吴建平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38-246,共9页
s Western Yunnan is located at the boundary of collision or underthrusting zone of Eurasian plate and is influenced by many times tectonic movements. With very complex ge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tectonic background, i... s Western Yunnan is located at the boundary of collision or underthrusting zone of Eurasian plate and is influenced by many times tectonic movements. With very complex ge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tectonic background, it is one of the seismically active areas. In the paper, the teleseismic records were selected from 16 national, local and mo-bile stations, including 4 very-wide-band mobile stations of PASSCAL. And nearly 2 000 receiver functions were extracted. Two measuring lines are 650 km and 450 km, respectively and across some major tectonic units in Western Yunnan. It is indicated that Nujiang might be a seam characterized by underthrusting. The western and eastern boundaries of Sichuan-Yunnan rhombus block, i.e., Honghe and Xiaojiang faults, might be an erection seam or collision belt. Panxi tectonic zone still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ntinental rift valley, that is, the surface is hollow and the upper mantle is upwarping. The tectonic situation in Western Yunnan is of certain regulation with the interlacing distribution of orogenic zone and seam. The crustal thickness decreases gradually from the north to the south and the S wave velocity is globally lower he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收函数 反演 s波速度结构 构造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粘液乳杆菌信号分子AI-2合成蛋白S-核糖同型半胱氨酸酶的结构和功能特性分析
2
作者 魏光强 王藤 +4 位作者 徐紫琪 王玉珠 张文彬 李兴伦 黄艾祥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5-142,共8页
为了探究发酵粘液乳杆菌A51信号分子AI-2合成调控蛋白S-核糖同型半胱氨酸酶(S-ribosylhomocysteinase,LuxS)的结构和功能特性,本实验通过生物信息学技术研究LuxS的理化性质、亲疏水性、信号肽、跨膜结构、磷酸化位点、结构域以及空间结... 为了探究发酵粘液乳杆菌A51信号分子AI-2合成调控蛋白S-核糖同型半胱氨酸酶(S-ribosylhomocysteinase,LuxS)的结构和功能特性,本实验通过生物信息学技术研究LuxS的理化性质、亲疏水性、信号肽、跨膜结构、磷酸化位点、结构域以及空间结构,并结合蛋白互作网络,探究LuxS的结构和功能特性。结果表明,信号分子AI-2合成蛋白LuxS由158个氨基酸编码,分子质量为17 718.91 Da,理论等电点为5.29,不稳定指数为32.16,是一种酸性稳定亲水蛋白。LuxS无信号肽及跨膜结构域,推测为内分泌型蛋白,主要在细胞内发挥作用;存在16个磷酸化位点,属LuxS超级家族,含有1个PRK02260结构域。LuxS是一种主要由39.87%的无规卷曲和31.65%的α-螺旋组成二级结构相对稳定的蛋白,三维结构被折叠成棒球状结构;蛋白质互作网络结果显示,LuxS蛋白主要与pfs、metE、metC、metC-2、yhcE、mmuM、patB和cysK等蛋白相互作用,参与半胱氨酸、蛋氨酸以及含硫氨基酸的代谢及合成,表明LuxS参与活化甲基循环从而调控菌株的群体感应系统和功能物质的代谢和合成。本研究对发酵粘液乳杆菌A51的信号分子AI-2合成蛋白LuxS结构特征和功能特性进行分析,为深入研究该蛋白调控乳酸菌AI-2型群体感应系统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粘液乳杆菌 s-核糖同型半胱氨酸酶 结构特征 功能特性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型曲线积分函数的离散变量结构优化方法
3
作者 孙蓉 谭涛 李艳艳 《计算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3-361,共9页
离散变量结构优化设计的结果相较于连续优化设计更加符合工程实际的需求,然而设计变量的不连续性,导致许多有效的解析数学的优化算法和条件不再适用。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连续化处理离散变量结构优化设计问题的新函数,称为S型曲线积分函... 离散变量结构优化设计的结果相较于连续优化设计更加符合工程实际的需求,然而设计变量的不连续性,导致许多有效的解析数学的优化算法和条件不再适用。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连续化处理离散变量结构优化设计问题的新函数,称为S型曲线积分函数,该函数在自变量取0或1时,函数值为零且函数具有连续光滑的性质。通过引入新的0-1设计变量,离散变量优化设计问题可以转化成等价的0-1规划,令S型曲线积分函数值为零,取代新设计变量取0-1离散值的约束条件,以实现离散变量优化问题的连续化处理。建立起与原问题等价的非线性规划问题的数学模型,用数学规划的方法进行求解,并给出了相应的算法。最后,基于MATLAB数值分析软件计算数值算例和经典桁架结构截面尺寸优化问题,数值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是有效的且对问题规模不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变量 结构优化 0-1规划 连续化方法 s型曲线积分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unction S-Rough sets and its applications 被引量:25
4
作者 Cui Yuquan Shi Kaiqua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6年第2期331-338,共8页
Based on S-rough sets(singular rough sets), this paper presents function S-rough sets (function singular rough sets)and its mathematical structures and features. Function S-rough sets has two forms: function one ... Based on S-rough sets(singular rough sets), this paper presents function S-rough sets (function singular rough sets)and its mathematical structures and features. Function S-rough sets has two forms: function one direction S-rough sets (function one direction singular rough sets) and function two direction S-rough sets (function two direction singular rough sets). This paper advances the relationship theorem of function S-rough sets and S-rough sets. Function S-rough sets is the general form of S-rough sets, and S-rough sets is the special ease of function S-rough sets. In this paper, applications of function S-rough sets in rough law mining-discovery of system are given. Function S-rough sets is a new research direction of rough sets and rough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nction s-rough sets structure of function s-rough sets relationship theorem rough law mining-discovery applicatio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unction S-rough sets and mining-discovery of rough law in systems 被引量:25
5
作者 Shi Kaiquan Xia Jiaro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6年第4期919-926,共8页
Function S-rough sets (function singular rough sets) is defined on a -function equivalence class [u]. Function S-rough sets is the extension form of S-rough sets. By using the function S-rough sets, this paper gives... Function S-rough sets (function singular rough sets) is defined on a -function equivalence class [u]. Function S-rough sets is the extension form of S-rough sets. By using the function S-rough sets, this paper gives rough law generation model of a-function equivalence class, discussion on law mining and law discovery in systems, and application of law mining and law discovery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Function S-rough sets is a new theory and method in law mining resear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nction s-rough sets structure of function s-rough sets relationship theorem rough law mining-discovery applicatio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角GaM(M=S/Se/Te)的电子结构和力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6
作者 路羽茜 张鑫 李世娜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134-5140,共7页
依据密度泛函理论(DFT)对层状六角P63/mmc结构的GaM(M=S/Se/Te)进行电子结构与弹性力学特性的模拟研究。优化后的P63/mmc-GaM(M=S/Se/Te)的晶格,与实验结果相吻合。采用HSE06泛函得到的带隙值比PBE得到的与实验值更接近。应变能-应变(E... 依据密度泛函理论(DFT)对层状六角P63/mmc结构的GaM(M=S/Se/Te)进行电子结构与弹性力学特性的模拟研究。优化后的P63/mmc-GaM(M=S/Se/Te)的晶格,与实验结果相吻合。采用HSE06泛函得到的带隙值比PBE得到的与实验值更接近。应变能-应变(E-S)和应力-应变(S-S)两种方法得到的P63/mmc-GaM(M=S/Se/Te)的单晶弹性常数都符合弹性力学稳定性准则。在更接近文献值的应力-应变(S-S)法基础上,对3种材料的多晶弹性模量等力学特性进行了后续分析。泊松比和B/G值表明,P63/mmc-GaM(M=S/Se/Te)显现出脆性。各向异性因子、杨氏模量E、剪切模量G及线性压缩系数β的三维立体图分别展示了材料的弹性各向异性程度。在零温零压下,P63/mmc-GaM(M=S/Se/Te)在[100]方向上的第一横向声速最大,在[001]方向上两个横波TA1和TA2的速度最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六角P63/mmc-GaM(M=s/se/Te) 电子结构 力学性质 各向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缘—鄂尔多斯地块地壳上地幔S波速度结构 被引量:125
7
作者 陈九辉 刘启元 +2 位作者 李顺成 郭飙 赖院根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33-342,共10页
1999~2 0 0 0年从青海玛沁到陕西榆林,横跨青藏高原东北缘和鄂尔多斯布设了一条由4 7台宽频带数字地震仪组成的长约10 0 0km的流动地震台阵观测剖面.利用记录到的远震体波波形资料和接收函数方法获得了剖面下0~10 0km深度的地壳和上地... 1999~2 0 0 0年从青海玛沁到陕西榆林,横跨青藏高原东北缘和鄂尔多斯布设了一条由4 7台宽频带数字地震仪组成的长约10 0 0km的流动地震台阵观测剖面.利用记录到的远震体波波形资料和接收函数方法获得了剖面下0~10 0km深度的地壳和上地幔S波速度结构.结果表明,沿观测剖面地壳结构显示了明显的分块特征;地壳厚度自东向西由4 0km增加到6 4km左右;在海原地震带下方和西秦岭断裂以西到日月山断裂之间的区域Moho间断面结构复杂;在192 0年海原震区及其西侧,上地壳存在明显的低速层,在该地区的绝大部分地震分布在该低速层东边界偏向高速区一侧;祁连山东缘Moho面有约4km的深度间断,壳内向西逐渐减薄的低速层内有大量微震发生,沿祁连山的逆冲加走滑的构造运动在深度上已经穿透了Moho面;在玛沁断裂和日月山断裂之间,上地壳存在厚度很大的低速层,同时该区域下地壳也明显加厚.研究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东北缘与鄂尔多斯地块之间的过渡带地壳变形强烈,地壳结构较为破碎,这与该地区地震频发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波速度结构 接收函数 青藏高原 鄂尔多斯 活动地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甸M_S6.5地震震源区地壳结构及孕震环境研究 被引量:21
8
作者 王兴臣 丁志峰 +1 位作者 武岩 朱露培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4031-4040,共10页
本文利用由中国地震局在鲁甸地震震区附近架设的35个流动观测台站记录的远震事件记录,采用接收函数H-k扫描方法和CCP叠加成像方法获取了鲁甸地震震源区的地壳精细结构,结果显示鲁甸地震发生在地壳厚度和泊松比变化较剧烈的地区.昭通断... 本文利用由中国地震局在鲁甸地震震区附近架设的35个流动观测台站记录的远震事件记录,采用接收函数H-k扫描方法和CCP叠加成像方法获取了鲁甸地震震源区的地壳精细结构,结果显示鲁甸地震发生在地壳厚度和泊松比变化较剧烈的地区.昭通断裂西南段和东北段地壳物质组分差异明显,西南段断裂两侧地壳组分均显示为中泊松比分布,东北段断裂两侧泊松比从低泊松比快速变化为高泊松比,表明东北段西南侧壳内含有更多铁镁质组分,造成昭通断裂西南段和东北段对青藏高原下地壳物质向东南运移的阻挡有所差异,导致壳内应变积累,从而引起鲁甸地震的发生.在震源区地壳内部存在的低速层,可能为此次地震提供了可能的孕震环境.鲁甸地震与芦山地震虽然均没有产生明显的地表破裂带,但两者的震源机制以及孕震环境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本文也认为未来应关注青藏高原东缘断裂的历史地震空段发生大地震的可能性.本文研究结果对于理解青藏高原东缘区域的孕震背景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壳结构 鲁甸地震 接收函数 泊松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天山地区壳幔S波速度结构特征及变形分析 被引量:15
9
作者 蔡妍 吴建平 +5 位作者 明跃红 房立华 王未来 孔祥艳 杨婷 范莉苹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4214-4226,共13页
天山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地震活动频繁,其壳幔变形和深部结构一直受到学者们的高度关注.然而,由于天山地区地震台站资料较少,致使壳幔变形研究结果与解释存在诸多争议.本研究利用在天山地区(40°N—46°N,78°E—92°E)... 天山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地震活动频繁,其壳幔变形和深部结构一直受到学者们的高度关注.然而,由于天山地区地震台站资料较少,致使壳幔变形研究结果与解释存在诸多争议.本研究利用在天山地区(40°N—46°N,78°E—92°E)新布设的11个流动宽频带地震台站和该地区39个固定台站的观测资料,采用接收函数与面波联合反演方法,获得了研究区地壳厚度及壳幔S波速度结构.反演结果显示天山地区(41.5°N—44°N,78°E—88°E)平均地壳厚度为56km,塔里木盆地(40°N—41.5°N,79°E—90°E)、准噶尔盆地(44°N—46°N,82°E—90°E)和吐鲁番盆地(42°N—43°N,88°E—90°E)具有较厚的沉积层,地壳平均厚度为43.km、53.km和46km,整体表现为天山厚、盆地相对较薄的特征;在研究区南天山的最高峰(42°N,80.5°E)及北天山的最高峰(43.5°N,86°E)附近,中下地壳存在较厚的低速层,我们认为在强烈挤压作用下低速、低强度的中下地壳强烈变形可能是导致该区域快速隆升的主要原因.在研究区中部,位于塔里木盆地与准噶尔盆地之间的天山地区,中下地壳及上地幔均存在低速层,且盆地莫霍面向天山倾斜明显.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推测,在南北向构造挤压应力作用下,塔里木盆地与准噶尔盆地发生了向天山造山带方向的双向壳幔层间插入俯冲.在研究区东部,塔里木盆地东北缘与天山东部接触带的地壳内没有明显的低速层,推测应处在早期挤压变形状态,该区域的壳幔边界为缓变的速度梯度带,可能与上地幔热物质侵入或渗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天山地区 s波速度结构 地壳变形 联合反演 接收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据接收函数反演得到的首都圈地壳上地幔三维S波速度结构 被引量:20
10
作者 王峻 刘启元 +3 位作者 陈九辉 李顺成 郭飚 李昱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472-2482,共11页
利用2002-2003年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台阵实验室以唐山大震区为中心布设的40个流动宽频带地震台站和首都圈数字台网的33个宽频带台站的远震数据,采用接收函数非线性反演方法得到其中72个宽频带台站下方60 km深度范围内的S波速度结构.... 利用2002-2003年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台阵实验室以唐山大震区为中心布设的40个流动宽频带地震台站和首都圈数字台网的33个宽频带台站的远震数据,采用接收函数非线性反演方法得到其中72个宽频带台站下方60 km深度范围内的S波速度结构.根据得到的各台站下方地壳上地幔的S波速度结构,并综合刘启元等(1997)用接收函数非线性反演方法得到的延怀盆地15个宽频带流动台站下方的地壳上地幔S波速度结构模型,给出了39°N-41°N ,114°E-7.19. 5°E区域内沿不同走向、不同深度S波速度分布.由于综合了利用首都圈数字地震台网的宽频带台站以及流动地震台阵的观测数据,本文给出了较前人同类研究空间分辨率更好的结果.结果表明:(1)研究区的速度结构,特别是怀来以东的速度结构十分复杂.在10-20 km深度范围内,研究区地壳具有高速和低速异常块体的交错结构.研究区中上地壳速度结构主要被与张渤地震带大体重合的NW向高速条带和穿越唐山大震区的NE向高速条带所控制,而其中下地壳的速度结构主要为延怀一三河一唐山地区上地幔隆起所控制.(2)研究区内存在若干壳内S波低速体,它们主要分布在唐山,三河及延怀盆地等地区.在这些地区,壳内低速体伴随着壳幔界面的隆起和上地幔顶部速度结构的横向变化.(3)地表断层分布与地壳速度结构分区有较好的相关性,表明断层对不同块体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其中,宝坻断裂,香河断裂和唐山断裂均为超壳断裂.(4)首都圈内大地震的分布与壳内低速体及上地幔顶部的速度结构有密切关系.对于唐山大地震的成因,仅考虑板块作用引起的水平应力场是不够的,有必要充分重视由于上地幔变形引起的地壳垂直变形和上地幔物质侵人造成的热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都圈 接收函数反演 流动地震台阵 地壳上地慢s波速度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地区壳幔结构与汶川M_s8.0级地震的孕震背景 被引量:18
11
作者 杨海燕 胡家富 +1 位作者 赵宏 苏有锦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56-364,共9页
收集了四川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57个远震事件,并从宽频带数字化三分量地震记录中计算出了马尔康(MEK)、都江堰(YZP)、GP江(JJS)、江油(ZJG)、广元(YTS)、康定(GDS)、汉源(XJP)、雅安(MDS)、峨眉山(EMS)、沐川(WMP)、仁寿(YGD)、荣县(HMS)... 收集了四川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57个远震事件,并从宽频带数字化三分量地震记录中计算出了马尔康(MEK)、都江堰(YZP)、GP江(JJS)、江油(ZJG)、广元(YTS)、康定(GDS)、汉源(XJP)、雅安(MDS)、峨眉山(EMS)、沐川(WMP)、仁寿(YGD)、荣县(HMS)等12个台站下方的远震P波径向接收函数.另外,引入地震勘探中的动校正技术,将各台的接收函数校正到67°的参考震中距处,然后对接收函数进行叠加以增强信号,并把叠加接收函数作为台站下方的平均接收函数.最后,利用台站下的平均接收函数反演得到S波速度结构.反演结果表明:以锦屏山—龙门山断裂为界,其西侧地壳厚达70 km,而东侧仅为50 km左右Moho面在断裂下方形成了一个陡坎;川西地区的地壳速度结构与川中地区差异较大,主要表现在川西地区的中地壳存在厚度为8-22 km的低速层.在都江堰、雅安一带,低速层的厚度最大,其厚度在20-22 km之间,其上地壳为一个坚硬固体,在区域构造应力场作用下,形成了孕育大地震的构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收函数 动校正 s波速度结构 汶川Ms8.0级地震 孕震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球菌毒力因子溶血素S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虹 彭爽 陈德芳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87-292,共6页
链球菌溶血素S(Streptolysin S,SLS)是链球菌产生的重要毒力因子之一。化脓链球菌、海豚链球菌、咽峡炎链球菌等多种人和动物致病性链球菌均含有该毒力因子,化脓链球菌是人类主要的病原菌,其致病机制备受关注。SLS是一个由sagA-sagI 9... 链球菌溶血素S(Streptolysin S,SLS)是链球菌产生的重要毒力因子之一。化脓链球菌、海豚链球菌、咽峡炎链球菌等多种人和动物致病性链球菌均含有该毒力因子,化脓链球菌是人类主要的病原菌,其致病机制备受关注。SLS是一个由sagA-sagI 9个连续基因编码修饰的多肽性细胞溶素,具有帮助致病菌渗透上皮屏障、造成组织损伤、抵抗宿主免疫细胞吞噬、与其他毒力因子相互作用的功能;SLS可作为细胞群体感应的信号分子,参与调节其他毒力因子的表达。本文对SLS的结构和在致病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脓性链球菌 链球菌溶血素s 结构 致病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腾冲火山区S波速度结构接收函数反演 被引量:27
13
作者 贺传松 王椿镛 吴建平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18,共8页
腾冲火山区临近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俯冲的边界 ,火山活动与构造环境关系密切 .采用远震接收函数反演的方法揭示了该区域的深部结构特征 .结果显示 ,腾冲火山区S波低速结构明显受到NE向大盈江断裂的影响 ,断裂的南部存在明显的S波... 腾冲火山区临近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俯冲的边界 ,火山活动与构造环境关系密切 .采用远震接收函数反演的方法揭示了该区域的深部结构特征 .结果显示 ,腾冲火山区S波低速结构明显受到NE向大盈江断裂的影响 ,断裂的南部存在明显的S波低速结构 ,断裂的北部低速结构不十分明显 .火山区存在浅部的低速结构 ,低速结构与地震活动性存在对应关系 .证实了低速结构是火山区热活动的直接因素 ,并认为腾冲火山区存在再次活动的基本条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波速度结构 热活动 接收函数 腾冲火山区 深部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地区地壳上地幔S波速度结构与泊松比 被引量:32
14
作者 黄晖 米宁 +3 位作者 徐鸣洁 王良书 李华 于大勇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65-474,共10页
利用在福建地区布置的12个宽频带数字地震流动台站和8个固定台站记录的远震P波波形数据进行接收函数计算,运用H-k搜索叠加方法得到了研究区的平均地壳厚度H与波速比k(=VP/VS),并运用接收函数反演方法得到了0~80km范围内的地壳和上地幔... 利用在福建地区布置的12个宽频带数字地震流动台站和8个固定台站记录的远震P波波形数据进行接收函数计算,运用H-k搜索叠加方法得到了研究区的平均地壳厚度H与波速比k(=VP/VS),并运用接收函数反演方法得到了0~80km范围内的地壳和上地幔S波速度结构。H-k叠加结果表明,福建地区地壳厚度在28.4~32.8km范围内,从内陆到沿海变薄,从南到北变厚;沿着NW—SE方向,泊松比分布有分带特征,沿海地区泊松比高于内陆地区;同时表明,该地区地壳可分为上、中、下地壳,地壳结构横向差异较明显,多个台站下方可发现壳内低速层,沿海地区上地幔顶部平均速度相对低,可能暗示了深部存在热异常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收函数 地壳厚度 泊松比 s波速度结构 壳内低速层 福建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S共掺杂锐钛矿相TiO_2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吴国浩 郑树凯 刘磊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52-858,共7页
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超软赝势方法对未掺杂、Fe和S单掺杂及Fe-S共掺杂锐钛矿相TiO2的电子结构进行计算,分析Fe、S单掺杂及Fe-S共掺杂对锐钛矿相TiO2的晶体结构、能带、态密度和光吸收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杂后TiO... 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超软赝势方法对未掺杂、Fe和S单掺杂及Fe-S共掺杂锐钛矿相TiO2的电子结构进行计算,分析Fe、S单掺杂及Fe-S共掺杂对锐钛矿相TiO2的晶体结构、能带、态密度和光吸收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杂后TiO2的晶格发生畸变,原子间键长的变化使晶格发生膨胀;掺杂后TiO2的禁带宽度减小,并在禁带中引入杂质能级,导致TiO2的吸收带边红移;与Fe和S单掺杂相比,Fe-S共掺杂锐钛矿相TiO2的吸收带边红移程度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 Fe-s共掺杂 密度泛函理论 晶体结构 红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接收函数反演甘肃测震台网下方的S波速度结构 被引量:6
16
作者 安张辉 吴庆举 周民都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63-267,共5页
利用接收函数方法对甘肃测震台网下方的一维S波速度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甘肃测震台网各个台站下方地壳内部可分为两层:第一层深度为20~25km之间;第二层为Moho界面,其平均深度约为50km,界面上表面的速度约为3.8km/s,界面底部的... 利用接收函数方法对甘肃测震台网下方的一维S波速度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甘肃测震台网各个台站下方地壳内部可分为两层:第一层深度为20~25km之间;第二层为Moho界面,其平均深度约为50km,界面上表面的速度约为3.8km/s,界面底部的速度约为4.5k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测震台网 接收函数 s波速度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腾冲及其邻区地壳S波速度结构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佳 金明培 +3 位作者 叶泵 邓嘉美 高琼 王军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5-131,共7页
利用腾冲及其邻区架设的23个台站的远震波形资料,应用接收函数及时间域的线性反演方法反演了各台站下方的S波速度结构,分析该区域的地壳速度结构特征,结果表明:腾冲及其邻区莫霍面深度为39 km左右,整个研究区域地壳厚度从南(32 km)到北(... 利用腾冲及其邻区架设的23个台站的远震波形资料,应用接收函数及时间域的线性反演方法反演了各台站下方的S波速度结构,分析该区域的地壳速度结构特征,结果表明:腾冲及其邻区莫霍面深度为39 km左右,整个研究区域地壳厚度从南(32 km)到北(42 km)逐渐增加。不同深度的S波速度结构显示,腾冲附近的中下地壳(30 km附近)呈现为明显低速区,该低速区以腾冲为中心展布,范围约为30 km。低速异常区域与地壳内的岩浆活动和部分熔融物质有关,深部熔融物质为腾冲地区带来了丰富的地热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腾冲 接收函数 s波速度结构 地壳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接收函数方法研究瑞丽—龙陵断裂两侧S波速度结构 被引量:4
18
作者 傅竹武 王苏 +1 位作者 刘建华 胥颐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23-228,共6页
利用研究区(23.9°~25.1°N,97.8°~99.0°E)内瑞丽—龙陵断裂两侧4个流动数字地震台记录到的宽频带远震P波波形数据进行接收函数反演,得到了台站下方0~100km深度范围内地壳、上地幔的S波速度细结构。结果如下:(1)... 利用研究区(23.9°~25.1°N,97.8°~99.0°E)内瑞丽—龙陵断裂两侧4个流动数字地震台记录到的宽频带远震P波波形数据进行接收函数反演,得到了台站下方0~100km深度范围内地壳、上地幔的S波速度细结构。结果如下:(1)在研究区内,以瑞丽—龙陵断裂为界,其西北侧Moho面深度为38~40km,东南侧Moho面深度约为38km。(2)断裂两侧地壳、上地幔S波速度结构存在显著差异,西北侧台站下方地壳和上地幔均存在大范围低速区;东南侧台站下方上地幔中无明显低速层,地壳内存在低速层,但范围和速度差都较小。(3)断裂两侧台站下方地壳和上地幔S波速度结构的较大差异,证明它们分属不同的构造单元。(4)研究区内的S波速度结构存在明显的横向非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丽-龙陵断裂 接收函数 s波速度结构 地壳 上地幔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波和S波接收函数的贝叶斯联合反演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峻 刘启元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9-78,共10页
S波接收函数对于研究岩石圈速度结构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利用合成地震图技术研究了S波接收函数的动力学特征.在接收函数非线性复谱比反演方法的基础上,发展了基于贝叶斯理论的P波和S波接收函数的非线性联合反演方法.结果表明:(1)适用于S... S波接收函数对于研究岩石圈速度结构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利用合成地震图技术研究了S波接收函数的动力学特征.在接收函数非线性复谱比反演方法的基础上,发展了基于贝叶斯理论的P波和S波接收函数的非线性联合反演方法.结果表明:(1)适用于S波接收函数反演的震中距范围约为55°~80°,S波接收函数反演要求所用远震事件的震级大于5级;(2)与陡变的岩石圈底部界面(LAB)相比,梯度带类型LAB上生成的SLP转换波相对较弱,台站下方的沉积盖层有助于相对增强SLP震相;(3)由于S波接收函数径向分量不符合δ脉冲,不依赖于等效震源假定的三分量接收函数多道最大或然性反褶积方法更适合S波接收函数的估计;(4)数值检验的结果表明,在初始模型速度参数偏离真实模型20%的情况下,本文的方法能够预测300km深度范围内的P波和S波速度结构;(5)观测数据的反演结果表明,由于P波接收函数低频分量相对不足,本文的联合反演方法对于大于100km深度上地幔的S波速度结构约束相对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波和s波接收函数 联合反演 贝叶斯理论 岩石圈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函数双向S-粗集的信度特征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凌 黄顺亮 蔡成闻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6-68,共3页
利用函数双向S-粗集的结构,给出函数迁移的信度特征,函数集Q的下近似信度特征,函数集Q的上近似信度特征;利用这些结果,给出函数双向S-粗集的信度特征,提出函数双向S-粗集的随机结构与随机定理。函数双向S-粗集的结构是函数双向S-粗集的... 利用函数双向S-粗集的结构,给出函数迁移的信度特征,函数集Q的下近似信度特征,函数集Q的上近似信度特征;利用这些结果,给出函数双向S-粗集的信度特征,提出函数双向S-粗集的随机结构与随机定理。函数双向S-粗集的结构是函数双向S-粗集的随机结构的特例,函数双向S-粗集的随机结构是函数双向S-粗集结构的一般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函数双向s-粗集 函数迁移 信度函数 随机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