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抚河源生态功能区生态承载力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李艳红 刘雷 郑子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1期15359-15361,共3页
采用生态足迹计算方法,对抚河源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抚河源生态功能区的人类负荷超过了其生态容量,基于现状提出了实现抚河源生态功能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可持续发展 抚河源生态功能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导生态功能的抚河流域国土空间生态安全格局分析 被引量:21
2
作者 彭洁 蔡海生 +2 位作者 张学玲 张婷 吕大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7430-7444,共15页
从主导生态功能的角度分析探讨生态安全格局,是明晰流域内生态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途径。以抚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多源空间数据,根据研究区自然条件和生态状况,基于主导生态功能定量评估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3个生... 从主导生态功能的角度分析探讨生态安全格局,是明晰流域内生态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途径。以抚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多源空间数据,根据研究区自然条件和生态状况,基于主导生态功能定量评估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3个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结合粒度反推法和热点分析选取生态源地,综合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影响因素构建阻力面,运用电路理论构建生态廊道,识别生态修复关键区域,提出生态安全格局优化对策。研究结果表明:(1)抚河流域内有25块生态源地,主要为林草地,共5574.63km^(2),60条生态廊道,共1126.91km;(2)基于生态安全格局识别生态修复关键区域,包括生态夹点26处、总长度为182.99km,生态障碍点19处、总面积为167.09km^(2),生态断裂点146处,破碎生态空间3283.79km^(2);(3)结合生态安全格局和生态修复关键区域,构建“三轴六区”生态安全空间布局优化体系。研究对维护抚河流域的生态安全、实行国土空间生态系统修复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格局 主导生态功能 生态修复关键区域 抚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饶河源生态功能区生态承载力分析
3
作者 何光荣 刘雷 +2 位作者 曾慧卿 郑子英 刘香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9202-9204,9262,共4页
采用生态足迹计算方法,对江西省饶河源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饶河生态功能区(2007年)的人均生态足迹为3.59 hm2,生态盈余亏损0.27 hm2,扣除森林生态用地之后,其人均生态承载力为2.59 hm2,人均生态盈余... 采用生态足迹计算方法,对江西省饶河源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饶河生态功能区(2007年)的人均生态足迹为3.59 hm2,生态盈余亏损0.27 hm2,扣除森林生态用地之后,其人均生态承载力为2.59 hm2,人均生态盈余亏损1.00 hm2,表明当前饶河源生态功能区自然生态系统难以支持人类生产生活活动所带来的负荷,生态环境压力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饶河源 生态功能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