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Biolog-ECO技术分析杂交鳢和大口黑鲈高产池塘水体微生物碳代谢特征 被引量:22
1
作者 李志斐 谢骏 +6 位作者 郁二蒙 王广军 余德光 夏耘 王海英 龚望宝 魏南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85-192,共8页
为了研究华南地区高产池塘高峰养殖季节微生物群落碳代谢特征,运用Biolog-ECO技术,分析了华南地区杂交鳢(Channa maculata♀×Channa arguss♂)和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两种养殖池塘的水体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结果表明... 为了研究华南地区高产池塘高峰养殖季节微生物群落碳代谢特征,运用Biolog-ECO技术,分析了华南地区杂交鳢(Channa maculata♀×Channa arguss♂)和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两种养殖池塘的水体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结果表明:杂交鳢和大口黑鲈两种池塘不同水层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但在使用增氧机条件下,每种池塘的上、中、底3水层间水体微生物活性(AWCD)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两种池塘间的AWCD为杂交鳢池塘强于大口黑鲈池塘;两种池塘水体微生物对6类碳源利用率规律相似,碳源的代谢利用率由强到弱为碳水化合物类>聚合物类>氨基酸类>羧酸类>胺类>酚类。水体微生物代谢特征PCA分析表明,两种池塘间的样方分布在不同区域,但池塘间样点间离散程度较大,表明两种池塘水体微生物存在一定的代谢差异性。决定两种池塘间代谢差异的碳源有:D-半乳糖酸内脂(D-Galactonic Acid Lactone)>D-纤维二糖(D-Cellobiose)>肝糖(Glycogen)>D-木糖(D-Xylose)>L-丝氨酸(L-Serine)。Biolog-ECO技术可用于分析养殖水体微生物群落碳代谢差异,以及造成代谢差异的决定因素,同时可有效识别容易被养殖水体微生物利用的碳源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log-eco 碳源利用 池塘养殖 微生物群落代谢 杂交鳢 大口黑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池塘河蟹生态养殖对水体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31
2
作者 吴伟 范立民 +2 位作者 瞿建宏 何杰 吴婷婷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4期50-54,共5页
为了评判河蟹生态养殖对周围水环境的影响,2004年4—11月对河蟹生态养殖池塘的水环境进行了现状调查与监测。水源区的水质主要超标项目为总氮、总磷、氨氮和高锰酸盐指数,表明水源区水质主要是富营养化和轻微的有机污染。在池塘生态养... 为了评判河蟹生态养殖对周围水环境的影响,2004年4—11月对河蟹生态养殖池塘的水环境进行了现状调查与监测。水源区的水质主要超标项目为总氮、总磷、氨氮和高锰酸盐指数,表明水源区水质主要是富营养化和轻微的有机污染。在池塘生态养殖区中,水质主要超标项目为pH值和总磷。生态养殖区水质虽有超标,但超标幅度明显低于水源区。调查同时发现,河蟹生态养殖区因栽有大量的水草,对氮磷的吸收比较充分,故生态养殖区的氮磷在养殖周期中的变化较水源区要小得多,叶绿素A的动态变化也证明了水草的生态意义。总体而言,生态养殖区的水质要明显优于水源区,基本上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3级标准和渔业水质标准的要求。河蟹生态养殖不会对外界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养殖学 池塘 水产养殖 生态 河蟹 环境 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基对大口黑鲈池塘养殖系统水质及能量收支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凯 李志斐 +5 位作者 谢骏 余德光 王广军 龚望宝 郁二蒙 田晶晶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3-59,共7页
为摸清生态基养殖池塘系统的能量流动规律,以放置生态基的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池塘为研究对象,采用原位实验方法,研究了生态基对大口黑鲈池塘养殖系统的水质及能量收支的影响。实验期间,生态基可显著降低池塘水体中氨氮、... 为摸清生态基养殖池塘系统的能量流动规律,以放置生态基的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池塘为研究对象,采用原位实验方法,研究了生态基对大口黑鲈池塘养殖系统的水质及能量收支的影响。实验期间,生态基可显著降低池塘水体中氨氮、硝态氮、总氮及总磷含量(P<0.05),但对亚硝态氮、磷酸盐、底泥总氮和总磷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饵料投入是系统能量输入的主要来源,分别占对照组和实验组总输入能的53.26%和55.02%,其次为浮游生物生产,两组分别为45.92%和44.22%;浮游生物呼吸是能量输出的主要途径,分别占对照组和实验组总输出能的60.01%和56.68%,其次为养殖生物收获,两组分别为28.78%和31.99%;生态基实验组生物净产出能、光合能转化效率、饲料能转化效率及总能量转化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单位净产量耗饲料能和单位净产量耗总能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在大口黑鲈池塘放置生态基能改善池塘环境,有效提高系统产出量及能量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基 大口黑鲈 能量收支 池塘养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池塘河蟹生态养殖对水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吴凯 马旭洲 +2 位作者 王友成 王武 郎月林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16年第6期69-74,共6页
为了探究上海松江泖港地区河蟹生态养殖模式对水环境的影响,于2014年5—10月对河蟹生态养殖池塘和水源水进行了监测。结果显示:水源区和蟹塘区主要超标水质指标为TN和TP,水源区的最大超标幅度为232.7%和78.5%,蟹塘区为20.4%和129.5%,总... 为了探究上海松江泖港地区河蟹生态养殖模式对水环境的影响,于2014年5—10月对河蟹生态养殖池塘和水源水进行了监测。结果显示:水源区和蟹塘区主要超标水质指标为TN和TP,水源区的最大超标幅度为232.7%和78.5%,蟹塘区为20.4%和129.5%,总体上水源区的超标幅度高于蟹塘区,水源区有富营养化特征和轻微的有机污染。蟹塘区的DO、NH_4^+-N、NO_2^--N和NO_3^--N均达标且优于水源区,pH、COD_(Mn)和PO_4^(3+)-P虽有超标,但超标幅度较小;蟹塘区每天有大量的外源性氮、磷投入,但是氮、磷的变化幅度较小,表明水草对氮、磷的吸收较充分。总之,河蟹生态养殖池塘的水质要明显优于水源区,基本上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三级标准和渔业水质标准的要求。上海松江泖港地区河蟹生态养殖不会对外界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蟹 生态养殖 池塘 水质 水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蛤高效生态养殖池中浮游动物生态特征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吴成业 徐晓津 +4 位作者 阎希柱 孙先凯 林建瑞 陈银辉 林金泰 《福建水产》 2009年第2期38-43,共6页
于2007年11月~2008年3月,研究莆田花蛤生态养殖池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特征,并探讨了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藻类池及花蛤养殖池中所采集的样品,浮游动物有34种,其中原生动物25种,占74%,桡足类5种,占15%,端足类1种,占... 于2007年11月~2008年3月,研究莆田花蛤生态养殖池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特征,并探讨了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藻类池及花蛤养殖池中所采集的样品,浮游动物有34种,其中原生动物25种,占74%,桡足类5种,占15%,端足类1种,占2.9%,其它浮游动物3种,占8.8%,原生动物占比例最多。卡拉拟铃虫,丁丁急游虫、浮游幼虫和强额拟哲水蚤是主要优势种。不同月份浮游植物数量变化直接影响着浮游动物的数量,浮游动物的数量受海水温度、溶氧影响不大,不同月份浮游动物的分布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蛤 养殖池 浮游动物 优势种 数量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港后海湾池塘养殖业发展简况与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兆强 《渔业现代化》 2008年第1期58-62,共5页
自20世纪40年代,后海湾就成为香港的池塘养殖中心。虽然在过去数十年间池塘养殖业的管理效率及水产品质量得到了不断提高及改良,但仍然未达到现代化的生产水平。1990年代中期,由于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养殖业逐渐衰落。与此同时,香港政... 自20世纪40年代,后海湾就成为香港的池塘养殖中心。虽然在过去数十年间池塘养殖业的管理效率及水产品质量得到了不断提高及改良,但仍然未达到现代化的生产水平。1990年代中期,由于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养殖业逐渐衰落。与此同时,香港政府指定后海湾一带的商业鱼塘为"资源合理利用区",肯定了鱼塘对湿地物种养护及养殖户经济收益的重要性。有见及此,世界自然基金会香港分会通过共同管理模式与养殖户合作,借助"绿色养殖",在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实现高度协调,尝试把后海湾逐渐衰落的池塘养殖业发展成为可持续发展工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塘养殖业 塘鱼养殖户 资源合理利用区 管理协议 绿色养殖 可持续发展 湿地保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蟹池塘生态养殖对水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兰艳 俞锦辰 +3 位作者 刘怡琳 赵旭 储鸣 黄宏 《水产科技情报》 2021年第3期166-172,共7页
为了评价整个河蟹养殖周期对水环境的影响,于2019年5—11月在上海宝山某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对4个典型河蟹养殖池塘和引水水源进行了1个养殖周期内4个阶段的水质监测。结果表明:(1)水源水主要超标项目为总氮(TN),平均值高达2.79 mg/L,说... 为了评价整个河蟹养殖周期对水环境的影响,于2019年5—11月在上海宝山某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对4个典型河蟹养殖池塘和引水水源进行了1个养殖周期内4个阶段的水质监测。结果表明:(1)水源水主要超标项目为总氮(TN),平均值高达2.79 mg/L,说明引水水质氮超标较严重;池塘水主要表现为总氮(TN)、总磷(TP)和高锰酸钾指数(COD_(Mn))超标,平均值分别为2.29、0.24和8.71 mg/L,说明池塘水除了N、P超标,也存在有机污染;(2)池塘组养殖初期水质指标超标个数和超标倍数均较高,此阶段水质最差;养殖末期水体中N、P指标及COD_(Mn)均低于初期,TN从(5.93±0.03)mg/L降低到(1.53±0.01)mg/L,TP从(0.33±0.00)mg/L降低到(0.13±0.00)mg/L,已优于地表水Ⅲ类标准,因此河蟹生态养殖不会对周围水环境造成N、P污染;而COD_(Mn)虽从(9.54±0.11)mg/L降低到(8.28±0.09)mg/L,但仍远高于地表水Ⅲ类标准,因此,养殖尾水如不进行处理直接排放,可能会造成水体有机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蟹 池塘 生态养殖 水环境 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丰鲫池塘生态高效养殖技术
8
作者 司文辉 王丽仙 党瑞涛 《黑龙江水产》 2023年第5期397-398,共2页
长丰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是科研人员选育的水产新品种,具有生长快、抗逆性强、营养价值高等特点。文章从池塘选址、放养前准备、苗种放养、饲料投喂、水质调控、病害防治、日常管理等方面介绍了长丰鲫池塘生态高效养殖技术,... 长丰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是科研人员选育的水产新品种,具有生长快、抗逆性强、营养价值高等特点。文章从池塘选址、放养前准备、苗种放养、饲料投喂、水质调控、病害防治、日常管理等方面介绍了长丰鲫池塘生态高效养殖技术,供各地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丰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池塘 生态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