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2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TM^+(TM)蚀变遥感异常技术方法在东天山戈壁地区的应用 被引量:67
1
作者 杨建民 张玉君 +4 位作者 陈薇 王志良 姜立丰 姬厚贵 韩春明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8-286,共9页
文章将蚀变遥感异常作为矿产资源综合评价与定位预测的主要参数 ,对在东天山戈壁地区的石英滩至赤湖地区 3.3万余平方千米的范围内开展的ETM+ (TM )遥感勘察结果进行了蚀变异常提取 ,并依此进行了矿产资源快速评价与定位预测 ,还对部分... 文章将蚀变遥感异常作为矿产资源综合评价与定位预测的主要参数 ,对在东天山戈壁地区的石英滩至赤湖地区 3.3万余平方千米的范围内开展的ETM+ (TM )遥感勘察结果进行了蚀变异常提取 ,并依此进行了矿产资源快速评价与定位预测 ,还对部分异常点进行了实地查证。研究区内已知矿床、矿 (化 )点 12 2个 ,遥感异常与其中10 5个互洽 ,吻合率 86 % ,与已知矿床的吻合率为 10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TM^+(TM)蚀变遥感异常 地质学 矿产资源 评价 定位 预测 东天山戈壁地区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M/ETM^+和MODIS的漓江流域生态环境遥感动态监测 被引量:22
2
作者 吴虹 郭远飞 +3 位作者 郭建东 张银桥 贾志强 党宇宁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2007年第3期56-61,I0005,共7页
为调查漓江流域近30 a来的生态环境变化,开展了基于TM/ETM+和MOD IS遥感长、短周期结合的动态监测研究。通过对3期Landsat-5/7 TM/ETM+遥感影像的信息提取、模式识别和实际调查,发现造成漓江上游生态环境退化的主要原因与漓江水源林遭... 为调查漓江流域近30 a来的生态环境变化,开展了基于TM/ETM+和MOD IS遥感长、短周期结合的动态监测研究。通过对3期Landsat-5/7 TM/ETM+遥感影像的信息提取、模式识别和实际调查,发现造成漓江上游生态环境退化的主要原因与漓江水源林遭人为破坏、城市化扩展和水质污染等因素有关。通过对MOD IS-NDVI和水体反射波谱分析,初步探明了流域区植被总量的季节变化规律和漓江水体污染的遥感反射波谱特征,确定了水质遥感监测的最佳MOD IS波段,得到了研究区的植被覆盖、城市扩展变化及河流水质变化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漓江 生态环境 动态监测 TM ETM^+ MOD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朱拉扎嘎金矿ETM^+数据提取蚀变异常方法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丛丽娟 胡凤翔 +3 位作者 杨俊才 苏新旭 张丽莉 高秀花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25-732,共8页
中国西北部大部分地区属于荒漠景观区,自然条件恶劣,常规的地质、物探、化探找矿工作难度大,如何借助遥感技术进行矿产资源勘查,是地质工作者积极探索的方向之一。本次工作选择内蒙古阿拉善盟朱拉扎嘎金矿作为实验区,利用卫星遥感ETM+... 中国西北部大部分地区属于荒漠景观区,自然条件恶劣,常规的地质、物探、化探找矿工作难度大,如何借助遥感技术进行矿产资源勘查,是地质工作者积极探索的方向之一。本次工作选择内蒙古阿拉善盟朱拉扎嘎金矿作为实验区,利用卫星遥感ETM+数据进行蚀变异常提取方法研究。从蚀变矿物的波谱特征出发,对Crosta法则进行改造,建立了适合本区的异常提取模型:铁化蚀变异常提取以Band2、Band3、Band4、Band5/Band1主成分分析为核心技术;含羟基和碳酸盐化蚀变异常提取以Band2、Band4、Band5、Band7主成分分析为核心技术。运用该模型完成了矿区及其外围蚀变异常提取工作,经过地面光谱验证,检测到铁化、含羟基和碳酸盐化蚀变矿物,认为提取方法合理,提取结果可信。本次研究工作可以为矿区外围找矿提供新方法,为推广和应用遥感技术在荒漠景观区找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蚀变矿物 ETM^+ 主成分分析 朱拉扎嘎金矿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灾害调查中ETM^+与SPOT5 Pan影像融合与评价 被引量:7
4
作者 李宏杰 戴福初 +2 位作者 许领 李维朝 姚鑫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2008年第1期43-45,54,I0001,共5页
在对金沙江上游某库区地质灾害调查中,针对研究区范围广、高差大及交通不便等不利因素,选用ETM+与SPOT 5 Pan融合影像,对库区地质灾害进行遥感调查;分别采用B rovey变换、IHS变换和PCA变换融合方法对这2种影像进行了融合,并对融合方法... 在对金沙江上游某库区地质灾害调查中,针对研究区范围广、高差大及交通不便等不利因素,选用ETM+与SPOT 5 Pan融合影像,对库区地质灾害进行遥感调查;分别采用B rovey变换、IHS变换和PCA变换融合方法对这2种影像进行了融合,并对融合方法和地质灾害解译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PCA变换是一种适合于地质灾害调查的遥感影像融合方法,融合后的影像滑坡、泥石流及崩塌等地质灾害特征明显,能够满足地质灾害遥感解译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TM+ SPOT5 影像融合 遥感应用 地质灾害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TM^+的遥感蚀变信息提取方法对比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张楠楠 周可法 +1 位作者 陈曦 李宏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4-40,共7页
为从微观到宏观了解、掌握和运用围岩蚀变的特征与原岩特征,寻找大型矿床或大型矿集区,在总结常用遥感蚀变信息提取模型的基础上,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支持向量机(SVM)算法,建立了基于"掩模处理-主成分分析-支持向量机(MASK-PCA-S... 为从微观到宏观了解、掌握和运用围岩蚀变的特征与原岩特征,寻找大型矿床或大型矿集区,在总结常用遥感蚀变信息提取模型的基础上,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支持向量机(SVM)算法,建立了基于"掩模处理-主成分分析-支持向量机(MASK-PCA-SVM,MPS)"的遥感蚀变信息提取模型。在新疆哈图地区进行的基于ETM+的不同蚀变信息提取模型应用对比研究表明,使用常用模型提取出的蚀变信息和矿点吻合效果较差,而基于MPS模型提取出的蚀变信息与已知矿点的吻合率可达86.51%;结合地质专家知识、地质图和一个已知异常点的分析结果表明,基于MPS模型的蚀变信息提取精度较高,在研究区地质应用中效果较好,为今后该区的遥感蚀变信息提取工作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TM+ 蚀变 信息提取 SV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奇异值分解在ETM^+遥感蚀变信息提取中的应用——以青海省五龙沟金矿勘查区为例 被引量:7
6
作者 吴浩 徐元进 +1 位作者 范高晶 孟鹏燕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0-45,F0002,共7页
提出一种基于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VD)的ETM+遥感蚀变信息提取方法,有效地避免了PCA方法在数据正态标准化过程中造成信息丢失的问题,确保了矿物光谱的特征性;采用半自适应的异常后处理技术,计算初始蚀变信息与目... 提出一种基于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VD)的ETM+遥感蚀变信息提取方法,有效地避免了PCA方法在数据正态标准化过程中造成信息丢失的问题,确保了矿物光谱的特征性;采用半自适应的异常后处理技术,计算初始蚀变信息与目标矿物的相似度以确定最优异常分割阈值,使得提取的异常信息更具针对性。以青海省五龙沟金矿勘查区为研究区,提取与金矿化相关的铁染蚀变和羟基异常信息。结果表明,该方法提取的蚀变信息与地层、侵入岩和断裂构造吻合较好,比PCA方法提取精度更高,应用效果更好,为五龙沟地区蚀变信息提取和金矿勘查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异值分解 蚀变 ETM+ 信息提取 五龙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oogle Earth的ETM^+遥感图像自动分类方法 被引量:6
7
作者 李文庆 姜琦刚 +4 位作者 邢宇 吴淞 印影 刘舒 崔璨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2年第12期158-163,共6页
为了快速准确识别地物、设计野外路线并减少踏勘后对前期解译工作的修改,本文参考Google Earth软件提供的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利用ETM+解译生成训练样本,然后采用最大似然监督分类算法进行ETM+图像分类。结果表明:与非监督分类和非监督-... 为了快速准确识别地物、设计野外路线并减少踏勘后对前期解译工作的修改,本文参考Google Earth软件提供的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利用ETM+解译生成训练样本,然后采用最大似然监督分类算法进行ETM+图像分类。结果表明:与非监督分类和非监督-监督混合分类方法相比,基于Google Earth高分辨率遥感图像的ETM最大似然监督分类方法效果好、精度高,是一种经济、高效的技术手段,可用于初步识别地物分布情况、设计野外路线和勘查点等工作,对野外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不同融合方式、不同波段组合的图像分类结果明显不同,该区域ETM+图像R(5)G(4)B(3)波段组合、PCA融合图像的分类总精度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TM+ Google Earth高分辨率图像 遥感 非监督分类 监督分类 混淆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TM^+6–γ示矿信息反演的花山花岗岩铀矿预测 被引量:3
8
作者 关震 吴虹 +4 位作者 曹翠 黄晓娟 郭琳 柳艳 郝敏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2-98,共7页
构成铀矿的主要元素——235U核素因衰变释放成因热,使得花岗岩侵入成因的铀矿床(体)周围具有热红外遥感异常。广西桂东花山花岗岩体具有较好的铀矿成矿地质条件,但该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利用传统方法开展矿产勘查工作困难很大。为快速... 构成铀矿的主要元素——235U核素因衰变释放成因热,使得花岗岩侵入成因的铀矿床(体)周围具有热红外遥感异常。广西桂东花山花岗岩体具有较好的铀矿成矿地质条件,但该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利用传统方法开展矿产勘查工作困难很大。为快速圈定该区成矿有利部位,采用Landsat7 ETM+6热红外波段数据,通过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提取岩体遥感热异常,建立了ETM+6–γ能谱异常场反演模型;运用该模型反演得到了桂东花山花岗岩体的γ能谱异常场分布;在此基础上,根据断裂构造控矿条件及相关地质、矿产资料对γ能谱异常进行筛选,最后在花山花岗岩中圈定出一批铀矿找矿预测区。不仅为下一步实地铀矿勘查找矿工作提供了重要线索,而且再次证明了热红外遥感反演的地温异常信息在花岗岩型铀矿预测中的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TM+6 Γ能谱 热红外遥感 花岗岩 铀矿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ETM^+数据解译甘其毛道地区地层 被引量:4
9
作者 吴志春 刘林清 +1 位作者 郭福生 李满根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4期320-324,共5页
采用单波段灰度拉伸、彩色合成及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融合、波段比值、主成份分析等遥感数据处理方法,对原始ETM+影像数据进行处理。根据影像处理结果,运用目视解译方法,并遵循由已知到未知、由宏观到微观、由简单到复杂、取其长避... 采用单波段灰度拉伸、彩色合成及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融合、波段比值、主成份分析等遥感数据处理方法,对原始ETM+影像数据进行处理。根据影像处理结果,运用目视解译方法,并遵循由已知到未知、由宏观到微观、由简单到复杂、取其长避其短的解译原则,参考该地区1∶5万与1∶20万地质图,对甘其毛道地区出露的岩石地层进行了全面的解译。通过解译,划分岩石地层影像单位15个,对其建立遥感解译标志。经野外验证,所划分的岩石地层单位基本与实际相吻合。本文详细介绍甘其毛道地区ETM+卫片数字图像处理的地层影像解译方法、解译标志和解译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ETM+ 甘其毛道 地层解译 地层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沙群岛部分岛礁的Landsat7 ETM^+图像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潘艳丽 唐丹玲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7-88,共2页
关键词 南沙群岛 LANDSAT7 ETM^+ 遥感 图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Y-1 02C星图像与ETM^+图像融合方法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13
11
作者 胥兵 方臣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0-85,共6页
资源一号(ZY-1)02C卫星的发射成功填补了我国自主研发高分辨率遥感卫星的空白。根据该卫星的图像特点和数据质量,以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ZY-1 02C卫星P/MS传感器数据为例,通过解译该地区的地质矿产信息,对P/MS图像数据的处理和质量情况... 资源一号(ZY-1)02C卫星的发射成功填补了我国自主研发高分辨率遥感卫星的空白。根据该卫星的图像特点和数据质量,以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ZY-1 02C卫星P/MS传感器数据为例,通过解译该地区的地质矿产信息,对P/MS图像数据的处理和质量情况进行分析;同时结合该地区的美国Landsat卫星ETM+数据,将P/MS全色波段数据与ETM+多光谱数据融合,并采用HSV,Brovery,Gram-Schmidt和PCA等4种融合方法进行实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用Gram-Schmidt法融合后的图像,光谱信息丢失最少,融合效果最好,可有效提高融合图像的空间分辨率,进而提高该地区的遥感地质解译精度。该研究成果将为进一步推进我国国产高分辨率遥感卫星的应用发挥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一号02C卫星 ETM+ 数据融合 遥感解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TM^+铁矿化蚀变信息定量提取方法的应用——以西昆仑塔什库尔干—明铁盖一带为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利燕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68-1470,共3页
通过对ETM+不同波段光谱特征进行分析,采用波段比值和主成分分析综合法,确定研究区铁蚀变指数。利用遥感蚀变异常下限值的定量模型,提取区域内的铁化蚀变信息。结合地质背景下有关构造特征、含矿建造、岩浆活动、矿化蚀变等示矿要素,圈... 通过对ETM+不同波段光谱特征进行分析,采用波段比值和主成分分析综合法,确定研究区铁蚀变指数。利用遥感蚀变异常下限值的定量模型,提取区域内的铁化蚀变信息。结合地质背景下有关构造特征、含矿建造、岩浆活动、矿化蚀变等示矿要素,圈定出两个成矿靶区,为研究区的蚀变信息定量提取和成矿区的预测提取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TM+ 蚀变异常 定量提取 铁蚀变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TM^+遥感数据的昆明地区土地利用研究
13
作者 张术根 姚翠霞 王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9期14276-14278,14284,共4页
以美国Landsat-7陆地卫星ETM+遥感影像数据为信息源,利用遥感图像处理软件PCI V7.0进行波段4/3比值增强处理和波段1、3、4、5主成分分析,采用主组分加比值合成影像图的方法,即ETM+4/3(R)+PC3(G)+PC1(B),提取各类地物分类信息,研究昆明... 以美国Landsat-7陆地卫星ETM+遥感影像数据为信息源,利用遥感图像处理软件PCI V7.0进行波段4/3比值增强处理和波段1、3、4、5主成分分析,采用主组分加比值合成影像图的方法,即ETM+4/3(R)+PC3(G)+PC1(B),提取各类地物分类信息,研究昆明地区土地利用情况。结果表明,主组分+比值合成影像图的影像分类方法是一种可行的影像分类方法;研究区的土地利用类型组成结构和分布情况大致反映了昆明地区的现状,结果是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TM+遥感数据 土地利用 分类 昆明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准噶尔包古图Ⅴ号岩体围岩蚀变的特征及ETM^+蚀变信息的提取 被引量:4
14
作者 赵同阳 陈川 +2 位作者 杜晓畋 徐仕琪 韩婧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89-296,共8页
以新疆西准噶尔包古图Ⅴ号岩体为例,系统论述了包古图Ⅴ号含矿岩体的围岩蚀变分带和蚀变期次。结合ETM+数据的特征,选择多种遥感图像预处理方法组合,建立了基于典型蚀变矿物的特征光谱拟合技术的多光谱遥感蚀变信息提取模型,即遥感数据... 以新疆西准噶尔包古图Ⅴ号岩体为例,系统论述了包古图Ⅴ号含矿岩体的围岩蚀变分带和蚀变期次。结合ETM+数据的特征,选择多种遥感图像预处理方法组合,建立了基于典型蚀变矿物的特征光谱拟合技术的多光谱遥感蚀变信息提取模型,即遥感数据的归一化处理(Calibration)+掩膜(Mask)+混合像元分解(Endmember Unmixing)+波谱拟合(Spectral Feature Fitting)+SAM+分类(分割)的CES模型。据此模型对岩体进行信息提取,并与化探资料叠加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岩蚀变 光谱拟合 ETM+ 信息提取 西准噶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à trous小波变换的Landsat 7 ETM^+图像融合研究
15
作者 刘佳佳 管磊 李乐乐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2007年第2期50-52,共3页
以胶州湾及周边海岸带为研究区,采用Landsat 7 ETM+数据,提出一种基于àtrous小波变换的全色图像和多光谱图像融合改进算法。对全色图像和多光谱图像进行适当层数的小波分解,多光谱图像的低频部分采用全色图像和其低频分量的比来调... 以胶州湾及周边海岸带为研究区,采用Landsat 7 ETM+数据,提出一种基于àtrous小波变换的全色图像和多光谱图像融合改进算法。对全色图像和多光谱图像进行适当层数的小波分解,多光谱图像的低频部分采用全色图像和其低频分量的比来调制;最高分解层外的其余分解层采用多光谱图像和全色图像在该层分解系数的加权和,加权系数由局部区域能量比来确定;最高分解层则采用绝对值最大准则。实验表明,该方法得到的图像可提高空间分辨率,对多光谱图像的光谱信息扭曲也较小,为提高海岸带地物分类和信息提取精度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SAT 7 ETM^+ 图像融合 图像金字塔 à TROUS小波变换 局部能量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TM^+数据在甘肃省肃北县黑刺沟一带蚀变遥感异常信息提取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国荣 芦青山 费一清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86-390,共5页
遥感卫星的多光谱数据应用于找矿已取得显著的成效,ETM+数据因涵盖波长范围宽、波段多、价格合理等因素,而逐渐广泛应用。笔者利用ETM+数据到黑刺沟一带进行蚀变遥感异常提取,提取的蚀变异常与野外地质情况吻合性好,分别提取了铁染和黏... 遥感卫星的多光谱数据应用于找矿已取得显著的成效,ETM+数据因涵盖波长范围宽、波段多、价格合理等因素,而逐渐广泛应用。笔者利用ETM+数据到黑刺沟一带进行蚀变遥感异常提取,提取的蚀变异常与野外地质情况吻合性好,分别提取了铁染和黏土化蚀变遥感异常,并采用了掩膜技术消除了云、冰雪、盐碱地、盐碱滩和植被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TM+数据 蚀变遥感异常 掩膜技术 黑刺沟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事件触发机制的多自主水下航行器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浩亮 柴亚星 +3 位作者 王丹 刘陆 王安青 彭周华 《自动化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24-1034,共11页
针对考虑外部海洋环境扰动和内部模型不确定性的多自主水下航行器(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AUV),研究其在通信资源受限和机载能量受限下的协同路径跟踪控制问题.首先,针对水声通信信道窄造成的通信资源受限问题,设计一种基于事... 针对考虑外部海洋环境扰动和内部模型不确定性的多自主水下航行器(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AUV),研究其在通信资源受限和机载能量受限下的协同路径跟踪控制问题.首先,针对水声通信信道窄造成的通信资源受限问题,设计一种基于事件触发机制(Event-triggered mechanism,ETM)的协同通信策略;然后,针对模型不确定性和海洋环境扰动问题,设计一种基于事件触发机制的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Extended state observer,ESO)来逼近水下航行器的未知动力学,并降低了系统采样次数;最后,针对机载能量受限问题,设计一种基于事件触发机制的动力学控制律,在保证控制精度的前提下,降低了执行机构的动作频次,从而节省了能量消耗.应用级联系统稳定性分析方法,分别验证了闭环系统是输入状态稳定的且系统不存在Zeno行为.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基于事件触发机制的多自主水下航行器协同路径跟踪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水下航行器 事件触发机制 协同路径跟踪 扩张状态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技术在阿根廷西北部米纳皮基塔斯地区斑岩型铜金矿找矿调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汉武 赵宇浩 +2 位作者 方针 郑璐 朱意萍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2-593,共12页
阿根廷西北部的铜金多金属成矿带是南美安第斯成矿带的主要组成部分。该成矿带主要发育斑岩型铜金矿,是阿根廷最主要的铜金多金属矿产资源分布区,但该区交通差、地形地质构造复杂、岩性多样,极大地影响了地质找矿的进展。以阿根廷西北... 阿根廷西北部的铜金多金属成矿带是南美安第斯成矿带的主要组成部分。该成矿带主要发育斑岩型铜金矿,是阿根廷最主要的铜金多金属矿产资源分布区,但该区交通差、地形地质构造复杂、岩性多样,极大地影响了地质找矿的进展。以阿根廷西北部胡胡伊省的米纳皮基塔斯地区为研究区,以ETM+卫星影像为数据源,进行环形构造、菱形构造、深大断裂和破碎带的遥感解译;基于Aster遥感影像数据开展了成像光谱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矿化蚀变异常信息提取分析。结果显示,铝羟基类蚀变矿物组合和铁染蚀变矿物异常区与主要控矿构造较一致,通过分析认为该区域成矿条件优越。在此基础上,结合斑岩型矿床成矿地质条件等资料,建立该地区遥感地质找矿模型,划分出了重要找矿远景区。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找矿效果,对阿根廷西北部地区的找矿调查工作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根廷 ETM+ ASTER 蚀变异常信息提取 斑岩型铜金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热场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地利用/覆被关系研究 被引量:81
19
作者 苏伟忠 杨英宝 杨桂山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97-703,共7页
文章采用Landsat ETM+热红外波段反演LST,分析南京市热场分布规律,构建了土地覆被指数LC I定量表示热场分布特征与土地利用/覆被的关系。结果表明:南京市存在三个连续分布且范围较广的热岛中心,主要分布在工业区;建成区平均温度比郊区高... 文章采用Landsat ETM+热红外波段反演LST,分析南京市热场分布规律,构建了土地覆被指数LC I定量表示热场分布特征与土地利用/覆被的关系。结果表明:南京市存在三个连续分布且范围较广的热岛中心,主要分布在工业区;建成区平均温度比郊区高0.972℃;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格局总体上决定了城市热场的空间分布,下垫面介质的热特征和生物学特征差异是地表温度不同的根本原因,工业热源是南京市热岛形成的重要因素;LC I可以和城市气候模型、水文模型结合起来运用,为城市热岛提供一种新分析方法。对某一特定区域而言,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单位面积内LC I值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热场分布 土地利用/覆被 土地覆被指数 LaJldsat ETM^+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73-2013年红碱淖水域水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22
20
作者 赵宁 马超 杨亚莉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82-993,共12页
对1973-2013年8期Landsat MSS、TM、ETM^+、OLI影像进行了辐射定标、大气校正、辐射归一化和波段运算等处理;利用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分期提取了红碱淖水域面积,分析了湖水水质及红碱淖周围植被变化.研究表明:40 a间红碱淖水域面... 对1973-2013年8期Landsat MSS、TM、ETM^+、OLI影像进行了辐射定标、大气校正、辐射归一化和波段运算等处理;利用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分期提取了红碱淖水域面积,分析了湖水水质及红碱淖周围植被变化.研究表明:40 a间红碱淖水域面积呈阶段性萎缩趋势,1990s后萎缩速率加剧,水域面积总体缩小45.7%;湖区周边NDVI波动性增加显示了水退草进的变化趋势;湖面NDVI值的骤增,暗示叶绿素a或悬浮物浓度增加,间接表明湖区水质变差.根据40 a来水域面积变化,红碱淖的演变进程可依据湖泊面积动态度划分为稳定期(1973-1994年)和萎缩期(1994-2013年)两个阶段,气候暖干化是影响稳定期(1973 1994年)湖泊变化的主要因素,在萎缩期(1994-2013年)气候暖干化叠加人类活动是湖泊水量减少和水质变差的诱因,高强度的人为干扰如人工筑坝、灌溉耗水和煤炭开采是红碱淖水域面积锐减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碱淖 湖泊变化 NDVI 驱动力 遥感监测 MSS/TM/ETM^+/OL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