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OP预报误差对自主定轨结果影响分析 被引量:20
1
作者 张卫星 刘万科 龚晓颖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6-110,共5页
对地球定向参数的预报误差变化趋势和地球定向参数预报误差对自主定轨生成星历影响及由此给定位产生的影响的分析结果表明:地球定向参数预报误差对长期(110天)自主定轨轨道的径向误差和卫星钟差几乎没有影响,主要影响水平方向(切向和法... 对地球定向参数的预报误差变化趋势和地球定向参数预报误差对自主定轨生成星历影响及由此给定位产生的影响的分析结果表明:地球定向参数预报误差对长期(110天)自主定轨轨道的径向误差和卫星钟差几乎没有影响,主要影响水平方向(切向和法向)误差,并且这种影响呈现一定的周期性,由此给定位带来的误差影响主要在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航卫星 地球定向参数 自主定轨 预报误差 星历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VS分析中心EOP产品及精度评估 被引量:2
2
作者 马卓希 秦文振 +1 位作者 于亮 李军 《天文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7-56,共10页
介绍了国际测地/天体测量学甚长基线干涉测量服务(International 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VLBI)Service for Geodesy and Astrometry,IVS)组织机构及下属分析中心概况.系统归纳了目前IVS发布的地球定向参数(Earth Orientatio... 介绍了国际测地/天体测量学甚长基线干涉测量服务(International 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VLBI)Service for Geodesy and Astrometry,IVS)组织机构及下属分析中心概况.系统归纳了目前IVS发布的地球定向参数(Earth Orientation Parameters,EOP)产品类型及不同观测类型的用途.利用2010—2019年公开发布的观测资料,对IVS不同分析中心的EOP日常监测和服务能力进行了评估.通过构造观测台站所构成的几何体积,分析了EOP精度与测站数量、测站网分布的关系,统计了IVS不同观测类型的EOP解算精度.此外,综合公开发布的美国、欧洲等区域网观测数据,分析了不同地区区域网的常规及加强观测结果与IVS结果的差异.结果表明:EOP的解算精度与观测台站的分布密切相关,IVS常规观测确定的极移分量的外符合精度优于0.2 mas,世界时(Universal Time,UT1)与协调世界时(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UTC)之差(UT1-UTC)的精度在0.015 ms左右,加强观测的UT1-UTC值与国际自转服务组织(International Earth Rotation Service,IERS)的C04之间存在0.02–0.03 ms的差异.区域观测网的精度受观测网形和基线长度制约,总体劣于IVS观测精度,其中,美国甚长基线干涉阵列(Very Long Baseline Array,VLBA)的常规及加强观测结果与IVS全球观测结果最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 国际测地/天体测量学VLBI服务(IVS) 地球定向参数(eop) 测量精度 方法: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中国卫星激光测距资料解算地球定向参数 被引量:6
3
作者 朱元兰 冯初刚 张飞鹏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41-449,共9页
利用我国SLR网卫星Lageosl的激光测距资料独立测定地球定向参数EOP的可能性和可达到的精度,选取了2001年4月19日—5月30日,2001年9月1日—10月30日这两时段国内SLR网对Lageosl卫星激光测距资料,用SHORDE软件估算地球定向参数,并在同样... 利用我国SLR网卫星Lageosl的激光测距资料独立测定地球定向参数EOP的可能性和可达到的精度,选取了2001年4月19日—5月30日,2001年9月1日—10月30日这两时段国内SLR网对Lageosl卫星激光测距资料,用SHORDE软件估算地球定向参数,并在同样的时间段内用全球的Lageosl卫星的激光测距资料也测定地球定向参数,分别将两序列的地球定向参数与IERS的EOPc04序列进行比较,其外符精度分别为:X_p、Y_p4—5mas、D_r-0.32ms(用目内资料解算的),X_p、Y_p1—0.35mas、D_(r1)-0.03ms(用全球的激光资料解算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体测量学 激光测卫 地球定向参数 IE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球自转和地壳运动监测的研究工作 被引量:5
4
作者 朱文耀 张强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9-16,共8页
主要介绍了1995年至1998年期间有关中国地球自转和地壳运动监测的研究工作及取 得的进展。
关键词 地球自转参数 地壳运动监测 VLBI SLR G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天球参考极 被引量:3
5
作者 夏一飞 金文敬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7-33,共7页
章动序列计算和地球定向参数测定需要一个中间的天球参考极作参照。1984年起,采用 IAU 1980章动理论,选取天球历书极作为参考极。利用改善的岁差章动模型和由天文测地新技术确定地球定向参数实现的天球历书极,其精度可达... 章动序列计算和地球定向参数测定需要一个中间的天球参考极作参照。1984年起,采用 IAU 1980章动理论,选取天球历书极作为参考极。利用改善的岁差章动模型和由天文测地新技术确定地球定向参数实现的天球历书极,其精度可达0.1mas。随着理论和观测精度的提高,在微角秒量级下,章动和极移模型中周日和半周日成分应被考虑,地球定向参数的高频成分已能被测定,因此天球历书极的原先定义不再适用,需要更改。叙述了不同天球参考极的概念、天球历书极的定义,评述了天球历书极的目前实现及其缺陷,介绍了新的天球参考极─—天球中间极的定义及其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动 天球参考极 地球定向参数 岁差章动模型 坐标变换 天球历书极 天体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K5-FK4星表系统差对全球经典技术地球定向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廖德春 金文敬 +1 位作者 须同祺 陆佩珍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65-175,共11页
用R.Bien等人的分析法计算了J_2000.0历元FK5-FK4恒星位置和自行系统差;给出了这些系统差对经典仪器的时间、纬度测定值的影响的计算公式;计算了这些系统差对1987—1988年全球经典技术确定的地球定向参数的影响.
关键词 恒星 FK5-FK4星表 地球定向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航卫星自主定轨中地球定向参数误差的修正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征航 龚晓颖 +1 位作者 刘万科 吕海霞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1-75,80,共6页
研究导航卫星自主定轨中地球定向参数误差的修正方法,建立了由于地球定向参数误差所引起的卫星坐标误差的改正公式,提出了两种地球定向参数误差的地面修正方法。试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好的精度,足以满足广播星历的要求。
关键词 地球定向参数 地心天球参考系 协议地球坐标系 广播星历 导航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照NRO的CRS和TRS的转换 被引量:2
8
作者 夏一飞 施娟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2期230-235,共6页
讨论了参照非旋转原点的天球参考系和地球参考系的转换方法,并和经典方法进行了比较。两种转换方法在数值上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新的转换方法显示出较好的优越性,它在概念上和实用上更简单,同时指出用甚长基线干涉观测确定地球定向参... 讨论了参照非旋转原点的天球参考系和地球参考系的转换方法,并和经典方法进行了比较。两种转换方法在数值上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新的转换方法显示出较好的优越性,它在概念上和实用上更简单,同时指出用甚长基线干涉观测确定地球定向参数的归算中,使用新的转换方法将更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旋转原点 坐标转换 CRS TRS 地球自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空间大地测量技术内综合方法研究及精度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何冰 王小亚 王家松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9-204,共16页
详细地叙述了国际空间大地测量技术服务组织ILRS(International Laser Ranging Service),IVS(International VLBI Service),IGS(International GNSS Service)和IDS(International DORIS Service)分别采用SLR(satellite laser ranging),V... 详细地叙述了国际空间大地测量技术服务组织ILRS(International Laser Ranging Service),IVS(International VLBI Service),IGS(International GNSS Service)和IDS(International DORIS Service)分别采用SLR(satellite laser ranging),VLBI(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和DORIS(Doppler orbitography and radio-positioning intergrated by satellite)四种技术,并由多家分析中心的站坐标和地球定向参数的SINEX(solution in independent exchange format)周解(或24 h观测解)进行技术内综合解算的方法,包括技术内综合模型的建立、参考架基准约束问题和不同分析中心解的定权方法等主要内容,并对ILRS,IVS,IGS和IDS提供的技术内综合周(日)解的长期序列进行了站坐标和地球定向参数(earth orientation parameters,EOP)的精度评估,分析了地球参考架基准参数的长期特性。由地球参考架基准定义可知,SLR技术内SINEX综合解相对于ITRF2014的平移参数时间跨度最长,且没有明显的偏差或漂移;GPS技术的三个方向平移参数虽然弥散度最低,但是在X方向和Y方向存在长期的线性变化,在Z方向存在跳变;DORIS技术也有类似GPS技术的现象。这些结果说明ITRF2014选择SLR定义的地心作为参考架原点是有道理的。通过分析台站坐标精度可知,利用各种技术对核心站和非核心站进行区分非常重要,所分别得到的精度有明显的不同。由于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台站多且分布广,因此地球定向参数的确定精度要高于其他三种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大地测量技术 地球参考架 地球定向参数 技术内综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UT1-UTC差分预报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略 唐歌实 +3 位作者 胡松杰 平劲松 许雪晴 夏金超 《深空探测学报》 2014年第3期230-235,共6页
针对卫星导航所需的高精度地球定向参数(EOP)中的UT1-UTC预报问题,提出了基于双差分LS+AR的UT1-UTC参数预报方法。对UT1-UTC观测数据进行跳秒检测、固体地球带谐潮汐项改正,然后对改正后的UT1-UTC数据进行双差分处理,增强数据平稳性;采... 针对卫星导航所需的高精度地球定向参数(EOP)中的UT1-UTC预报问题,提出了基于双差分LS+AR的UT1-UTC参数预报方法。对UT1-UTC观测数据进行跳秒检测、固体地球带谐潮汐项改正,然后对改正后的UT1-UTC数据进行双差分处理,增强数据平稳性;采用最小二乘拟合(LS)与自回归(AR)分析方法对差分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分析与预报;对预报结果进行逆差分处理与潮汐项改正外推、跳秒恢复,获取高精度的UT1-UTC预报值。通过与国际EOP_PCC预报结果对比表明,UT1-UTC短期预报精度与EOP_PCC较优的预报精度相当,其中1天UT1-UTC预报精度优于0.03ms,优于EOP_PCC预报结果。介绍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UT1-UTC每日例行预报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定向参数 UT1-UTC预报 差分处理 AR模型 潮汐项改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定向参数预报误差及其对北斗三号卫星定轨精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项宇 蒋孝卿 +7 位作者 杨建华 胥灿灿 杨祚 吕昊 唐成盼 王文斌 罗秋阳 许雪晴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69-278,共10页
地球定向参数(Earth orientation parameters,EOP)是地球参考系到地心天球参考系之间转换的桥梁,是卫星精密定轨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参数。以国际地球自转服务(International Earth Rotation Service,IERS)和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Shan... 地球定向参数(Earth orientation parameters,EOP)是地球参考系到地心天球参考系之间转换的桥梁,是卫星精密定轨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参数。以国际地球自转服务(International Earth Rotation Service,IERS)和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Shanghai Astronomical Observatory,SHAO)提供的EOP参数为例,分析了北斗三号仅区域网观测模式和星地星间联合观测模式下的定轨精度与EOP预报误差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对于IERS提供的产品,其预报误差对仅区域站定轨模式的定轨精度影响较小,但是其10 d内的预报误差对星地星间联合定轨模式定轨精度的影响可达到分米级。对于SHAO提供的产品,两种定轨模式的定轨精度均随着EOP预报天数的增大而逐渐衰减。除此之外,不同产品的星地星间联合定轨模式下定轨精度均小于仅区域网监测下的定轨模式下的定轨精度,表明星间链路的加入可以降低卫星定轨对EOP预报误差的依赖。该研究对区域观测条件下的卫星精密定轨工程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定向参数 卫星精密定轨 北斗三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S模糊神经网络模型的极移预报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熊峰 李宗春 +2 位作者 郭迎钢 付永健 汪文琪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205-209,共5页
为提高极移的预报精度,本文建立了基于T-S模糊神经网络的极移预报模型。首先利用最小二乘对极移序列中的趋势项进行拟合外推,然后建立TSFNN预报模型对最小二乘拟合残差部分进行训练和预报,最后合并最小二乘外推值和TSFNN模型预报值得到... 为提高极移的预报精度,本文建立了基于T-S模糊神经网络的极移预报模型。首先利用最小二乘对极移序列中的趋势项进行拟合外推,然后建立TSFNN预报模型对最小二乘拟合残差部分进行训练和预报,最后合并最小二乘外推值和TSFNN模型预报值得到最终的极移预报值。在试验中,本文基于T-S模糊神经网络模型对不同跨度的极移预报进行研究,并与BP神经网络的预报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预报模型能很好地克服神经网络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极值、预报精度较低的缺点,可以有效地用于极移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定向参数 极移 预报 T-S模糊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