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6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MF和电导率法对SDS胶束体系热力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吕建晓 王栋 +1 位作者 周集体 郑攀峰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61-666,共6页
为深入了解表面活性剂溶液的性质,对其在使用和处理过程中的行为加以控制,在298K恒温下,用Na^+选择性电极法测量了不同浓度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溶液的电动势(EMF),求出了其临界胶束浓度(Cmc)及反离子结合... 为深入了解表面活性剂溶液的性质,对其在使用和处理过程中的行为加以控制,在298K恒温下,用Na^+选择性电极法测量了不同浓度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溶液的电动势(EMF),求出了其临界胶束浓度(Cmc)及反离子结合度,进而获得了反离子与胶束结合的经验平衡常数Kass,实验数据表明,随表面活性剂浓度增大,Kass降低,反离子与胶束表面的结合逐渐弱化,在289~328K测量了SDS溶液的电导率随浓度的变化,求出了不同温度下的Cmc值,发现随温度的变化Cmc曲线存在一个最低点.由Cmc与温度T的关系,计算了胶束化热力学参数△micG^0、△micH^0和△micS^0.结果表明,△micG^0在整个实验范围内均为负值,胶束化过程可以自发进行;△micH^0的值相对于T△micS^0小很多,胶束化过程为熵驱动过程.以上特征参数的确定,可为研究表面活性剂溶液的各种应用以及处理技术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S emf 临界胶束浓度 反离子结合度 电导率 胶束化热力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MF和OCL的MDA软件工程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常浩浩 覃征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68-271,共4页
随着基于模型的软件工程方法的兴起,模型逐渐地变为软件工程中的重要元素,介绍了OMG规范MOF、XMI和OCL及在Eclipse软件工程环境下的相关实现EMF,说明了统一建模语言UML的使用方式和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如何用EMF和OCL来设计建模语言,比较... 随着基于模型的软件工程方法的兴起,模型逐渐地变为软件工程中的重要元素,介绍了OMG规范MOF、XMI和OCL及在Eclipse软件工程环境下的相关实现EMF,说明了统一建模语言UML的使用方式和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如何用EMF和OCL来设计建模语言,比较了基于EMF的建模语言和基于EBNF的计算机语言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给出了结合模板和OCL的模型转换方法,通过把UML类模型转换到O/R映射框架说明了此方法的有效性,分析了MDA软件工程方法的重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对象设施 对象约束语言 emf 模型驱动体系结构 UML类模型 模型转换 O/R映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EF和EMF的JavaEE快速开发工具设计 被引量:2
3
作者 万东 《现代电子技术》 2010年第10期66-68,共3页
讨论了基于GEF和EMF技术的JavaEE应用快速开发工具,即jStudio。该工具是一个桌面程序,采用MDA模型驱动开发。通过可视化、图形化的编辑器建立业务模型对象,生成增、删、改、查等所有代码,并能够自动编译、自动发布和部署及同步更新数据... 讨论了基于GEF和EMF技术的JavaEE应用快速开发工具,即jStudio。该工具是一个桌面程序,采用MDA模型驱动开发。通过可视化、图形化的编辑器建立业务模型对象,生成增、删、改、查等所有代码,并能够自动编译、自动发布和部署及同步更新数据库,能够快速高效地自动生成基于Struts+Spring+Hibernate框架的JavaEE应用系统和构件。实践检验表明,jStudio能极大地提高软件开发效率和生产力,加快软件价值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VAEE GEF emf MDA模型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EMF2基因的全长cDNA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邬萌萌 谭晓风 +2 位作者 周荣 詹文勇 胡孝义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12,共6页
EMF2基因是植物营养组织中的主要开花抑制基因,在植物花器官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为给油茶性状表观遗传学调控研究提供参考依据,以"华鑫"油茶的组培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3′RACE和5′RACE技术对油茶EMF2基因进行克隆及... EMF2基因是植物营养组织中的主要开花抑制基因,在植物花器官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为给油茶性状表观遗传学调控研究提供参考依据,以"华鑫"油茶的组培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3′RACE和5′RACE技术对油茶EMF2基因进行克隆及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全长2 210 bp,其中开放阅读框为1 866 bp,编码621个氨基酸,该基因被命名为Co-EMF2。多序列比对后发现,Co-EMF2具有EMF2基因特有的保守序列和相关特征,且与其它植物的EMF2基因具有较高的相似性。文中进而对其蛋白质序列和理化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其蛋白质属不稳定蛋白,等电点为6.17,是疏水性蛋白,亚细胞定位预测结果表明其位于细胞核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emf2基因 基因克隆 全长CDNA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WM和EMF的数据库元数据处理 被引量:3
5
作者 陈兴建 郝文宁 +1 位作者 靳大尉 王冠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40-41,44,共3页
针对各种数据库元数据的异构问题,以及封装元数据的领域模型和存储元数据所需的表结构需要手工建立且工作量较大的问题,提出基于公共仓库元模型(CWM)和Eclipse模型化框架(EMF)的数据库元数据处理,其中包括数据库元数据的获取、封装、扩... 针对各种数据库元数据的异构问题,以及封装元数据的领域模型和存储元数据所需的表结构需要手工建立且工作量较大的问题,提出基于公共仓库元模型(CWM)和Eclipse模型化框架(EMF)的数据库元数据处理,其中包括数据库元数据的获取、封装、扩展、持久化等操作,以及领域模型的实现和表结构的生成。结果证明,基于CWM和EMF的数据库元数据处理能够解决数据库元数据的异构问题,免去手工构建领域模型和表结构的工作,减少了工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数据 公共仓库元模型 Eclipse模型化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MF与GEF的信息可视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6
作者 蔡维佳 顾明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801-806,共6页
首先介绍了什么是信息可视化,并简要说明了其出现的原因,接着介绍了一个运行于Eclipse平台之上,基于EMF与GEF的信息可视化系统.重点介绍了此系统的特点与设计,突现出系统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可定制性与扩展性,最后展示了系统的一个应用实例.
关键词 信息可视化 系统 设计 GEF em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型EMF谐波自适应补偿的PMSG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方法 被引量:3
7
作者 柴秀慧 张纯江 +1 位作者 肖宏伟 赵晓君 《电源学报》 CSCD 2017年第1期55-61,共7页
提出一种改进型反电动势谐波自适应补偿的PMSG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方法,该方法在滑模观测器SMO(sliding model observer)的基础上引入自适应广义二阶积分器SOGI(second order generalized integrator),减小了反电动势观测中谐波对转子位置... 提出一种改进型反电动势谐波自适应补偿的PMSG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方法,该方法在滑模观测器SMO(sliding model observer)的基础上引入自适应广义二阶积分器SOGI(second order generalized integrator),减小了反电动势观测中谐波对转子位置的影响,提高了转子位置估计的准确性。由于电机参数的变化和变换器的非线性,在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算法中含有大量的5、7、11次等低次谐波。使用自适应SOGI取代低通滤波器,对基频信号进行提取,一方面减小了低频谐波含量,从而减小了由低频谐波引起的转子位置估计偏差,同时消除了由滤波延时引起的相位偏差;另一方面提高了系统的跟踪性能,使得相位误差收敛于0。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位置传感器 反电动势 滑模观测器 广义二阶积分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MF方法分析波导中二极管栅格的等效阻抗 被引量:1
8
作者 温浩 侯新宇 +2 位作者 韦高 吕爱龙 许家栋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7期198-200,共3页
二极管栅格阵列属于波束控制阵列,通过外加控制来改变波束的幅值和相位,可以应用于波束开关、移相器、倍频器及功率合成器等多种微波电路和器件中。文中采用感应电动势(EMF)方法,给出了二极管栅格阵列的单元等效电路,计算出等效阻抗。... 二极管栅格阵列属于波束控制阵列,通过外加控制来改变波束的幅值和相位,可以应用于波束开关、移相器、倍频器及功率合成器等多种微波电路和器件中。文中采用感应电动势(EMF)方法,给出了二极管栅格阵列的单元等效电路,计算出等效阻抗。结果与实测情况较为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极管栅格 称相器 感应电动势方法 等效波导 等效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MF的第二个Citescore 4.7
9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I0007-I0007,共1页
2023年6月,EMF获得第2个CiteScore4.7,即时CiteScore 5.5。Industrial and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子学科Q2区。特别感谢编委、审稿人、作者以及相关学者的大力支持!感谢出版集团的大力支持!关于CiteScore:CiteScore^(TM)引用分指标... 2023年6月,EMF获得第2个CiteScore4.7,即时CiteScore 5.5。Industrial and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子学科Q2区。特别感谢编委、审稿人、作者以及相关学者的大力支持!感谢出版集团的大力支持!关于CiteScore:CiteScore^(TM)引用分指标基于Scopus可信赖的数据源中,来自7000多家出版商的28,100多本活跃出版物,覆盖333个学科,能够协助科研工作者分析、评估期刊、丛书、会议论文集和行业杂志等系列出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OPUS 审稿人 会议论文集 emf 行业杂志 出版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替极永磁电机转矩脉动抑制控制策略 被引量:1
10
作者 聂杰 王凯 +4 位作者 郭玲玲 李烽 朱姝姝 刘闯 陈万庆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8-1126,I0026,共10页
交替极永磁(consequent pole permanent magnet,CPPM)电机每对极下的气隙磁密不对称,在特定极槽配合下其反电动势(electromotive force,EMF)中存在2、4次等偶次谐波分量,引起额外的转矩脉动,降低转矩输出品质。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 交替极永磁(consequent pole permanent magnet,CPPM)电机每对极下的气隙磁密不对称,在特定极槽配合下其反电动势(electromotive force,EMF)中存在2、4次等偶次谐波分量,引起额外的转矩脉动,降低转矩输出品质。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注入多谐波电流产生的转矩补偿原有转矩脉动的控制策略。推导适用于任意次谐波磁链产生的转矩脉动通用解析模型;并基于此模型,给出利用谐波电流抑制转矩脉动的理论依据;提出在同步旋转坐标系下注入多次谐波电流的方法,抑制由2、4、5、7、11、13次谐波反电势引起的3、6、12次转矩脉动;并利用准-比例谐振控制器实现谐波电流的精确跟踪。最后,以一台三相9槽10极交替极永磁电机为例,通过不同工况下的转矩脉动抑制实验,验证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替极转子 永磁同步电机(PMSM) 反电动势(emf)谐波 谐波电流注入 转矩脉动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成形过程中能量动态转换机制 被引量:1
11
作者 熊奇 金柯威 +3 位作者 阎诺 李哲 邱爽 李彦昕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94-1204,I0033,共12页
电磁成形(electromagnetic forming,EMF)技术因其较低的能量转换效率饱受诟病,目前针对其能量转换过程的研究也不充分。传统研究往往重点关注成形精度的改善,缺乏从能量的角度对成形效率进行优化。为此,针对管件电磁胀形过程,采用理论... 电磁成形(electromagnetic forming,EMF)技术因其较低的能量转换效率饱受诟病,目前针对其能量转换过程的研究也不充分。传统研究往往重点关注成形精度的改善,缺乏从能量的角度对成形效率进行优化。为此,针对管件电磁胀形过程,采用理论分析与仿真计算相结合的方式,揭示整个成形过程中各种能量相互转换的动态过程;得到电源参数、线圈参数以及耦合关系变化对能量转换效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管件电磁胀形中,能量转换效率随着电源电容值、线圈匝数、层数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成形过程的能量转换效率存在最优设置,优化后的效率约为优化前的1.5倍。而相较于电源参数以及线圈结构参数的改进,通过添加集磁器来改进成形系统间耦合关系的方式对能量利用效率的提升更为明显,可进一步将效率提升至1.7倍。研究成果可以加深对EMF能量动态转换机制的理解,并为EMF能量转换效率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成形 电磁能 能量转换效率 集磁器 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Z源逆变器容错重构拓扑的无刷直流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12
作者 周璐 史婷娜 +1 位作者 陈炜 李新旻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5308-5318,I0031,共12页
对于Z源逆变器的传统容错重构拓扑,故障相难以提供反电势信息。为了实现容错运行下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阐明直流电容钳位作用对故障相端电压的影响,提出改进的重构拓扑。在Z源逆变器特有的直通矢量作用下,提出的拓扑可在故障相和健康相... 对于Z源逆变器的传统容错重构拓扑,故障相难以提供反电势信息。为了实现容错运行下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阐明直流电容钳位作用对故障相端电压的影响,提出改进的重构拓扑。在Z源逆变器特有的直通矢量作用下,提出的拓扑可在故障相和健康相检测到反电势过零点信息,使每个换相周期均能更新一次电机转子位置。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可在功率器件故障条件下实现电机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并在较宽转速范围内具有良好的动、稳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源逆变器 容错重构 无刷直流电机 反电势 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WM的电磁流量计谐振式励磁系统研制 被引量:1
13
作者 梁利平 周晶宇 +2 位作者 杨双龙 黄云志 许伟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3-59,共7页
为了使电磁流量计长期可靠运行,需要降低励磁系统功耗并减少发热。因此,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SPWM控制的谐振式电磁流量计励磁控制方案,改变以往的恒流源驱动方式,采用高频开关电压源驱动,同时在励磁回路中串联电容来减少回路阻抗,并研制... 为了使电磁流量计长期可靠运行,需要降低励磁系统功耗并减少发热。因此,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SPWM控制的谐振式电磁流量计励磁控制方案,改变以往的恒流源驱动方式,采用高频开关电压源驱动,同时在励磁回路中串联电容来减少回路阻抗,并研制样机、开展实验验证。功耗测试结果表明:在相同励磁电流的条件下,所研制励磁系统功耗为原系统的58.3%,励磁电源功率为原系统的69.2%。水流量标定结果表明:当励磁频率为109.5 Hz时,所研制系统在水流速为0.5~5 m/s时标定精度满足0.5级要求。可见,所研制的励磁系统具有功耗低、测量精度高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流量计 高频正弦波励磁 正弦脉宽调制 串联谐振 励磁系统功耗 标定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相移角度绕组对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电磁性能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花为 吴铎 +1 位作者 杜晋文 吴政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72-980,共9页
由于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两套三相绕组之间可采用不同相移角度,以一台24槽22极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为例,分析了相移角度对电机性能的影响规律.首先,基于各槽绕组磁动势间的相位关系,推导了在采用单层绕组和双层绕组时,两套三相绕组之间可... 由于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两套三相绕组之间可采用不同相移角度,以一台24槽22极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为例,分析了相移角度对电机性能的影响规律.首先,基于各槽绕组磁动势间的相位关系,推导了在采用单层绕组和双层绕组时,两套三相绕组之间可行的空间相移角度,即0°、15°和30°,并对比分析了不同空间相移角度绕组产生的电枢磁动势频谱;然后,结合电枢磁动势谐波和电机电磁性能之间的关系,通过有限元仿真,验证了0°、15°和30°相移角度的绕组拓扑对不平衡磁拉力、反电势、平均转矩和转矩脉动等电磁性能的影响规律;最后,制作了2台单层和双层空间相移30°绕组的样机,并通过实验验证了理论和有限元仿真分析的正确性.结果表明:空间相移0°存在明显的不平衡磁拉力;空间相移30°电机平均转矩最大,转矩脉动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 绕组结构 不平衡磁拉力 反电势 转矩 转矩脉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壁构件渐进式电磁成形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程啸 李瑞 +2 位作者 邹贵生 林俊峰 于海平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092-2105,共14页
随着我国高端制造业的发展,航空航天等众多工业领域对薄壁构件的需求急剧增加。传统的电磁成形凭借其高速率成形特性,已成功应用于某些关键轻质材料薄壁构件的生产制造中,但受到成形线圈和放电设备的限制,难以加工大尺寸、结构复杂的零... 随着我国高端制造业的发展,航空航天等众多工业领域对薄壁构件的需求急剧增加。传统的电磁成形凭借其高速率成形特性,已成功应用于某些关键轻质材料薄壁构件的生产制造中,但受到成形线圈和放电设备的限制,难以加工大尺寸、结构复杂的零件。近十几年来,渐进式电磁成形技术逐渐被开发,并应用于大型薄壁构件的加工中,在此期间大量研究成果也随之涌现。在简述电磁成形技术原理及特点的基础上,按照工艺形式将现有渐进式电磁成形技术划分为两大类:渐进式电磁复合成形和渐进式电磁直接成形;针对每类工艺从基本原理、技术方案以及应用成果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现状阐述;分析了渐进式电磁成形技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渐进式电磁成形技术的未来发展前景和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壁构件 渐进式 电磁成形 渐进式电磁复合成形 渐进式电磁直接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分型非奇异终端滑模PMSM无传感器控制系统 被引量:2
16
作者 郑诗程 刘志鹏 +2 位作者 赵卫 王宇 郎佳红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9-178,共10页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中高速情况下传统的滑模观测器估算精度低且存在较强抖振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型滑模观测器的PMSM矢量控制方法。基于非线性滑模面理论分析,构建一种积分型非奇异终端滑模面,有效降低了抖振现象,提高了系统的观测精...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中高速情况下传统的滑模观测器估算精度低且存在较强抖振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型滑模观测器的PMSM矢量控制方法。基于非线性滑模面理论分析,构建一种积分型非奇异终端滑模面,有效降低了抖振现象,提高了系统的观测精确度;并设计了一种自适应反电动势滤波器,使反电动势能随观测器自适应调节,且谐波含量低,进一步提升动态精度;最后,利用正交锁相环原理调制出电机转子位置信息,将提出的新型控制方法应用到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与传统滑模控制进行对比。仿真和实验表明,提出的基于新型滑模观测器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跟踪精度高、鲁棒性强,动、静态响应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电动势滤波器 永磁同步电机 无传感器控制 滑模观测器 调速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互耦补偿方法及其在DOA估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7
作者 伍裕江 聂在平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41-545,共5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互耦补偿方法并应用到偶极子天线阵,该方法采用特征基函数作为各阵元在阵列环境中的电流分布,应用感应电动势法计算互阻抗矩阵;与已有的方法比较,它具有显式的计算公式,不仅计算量小,而且有效考虑了传统开路模型中开路阵... 提出了一种新的互耦补偿方法并应用到偶极子天线阵,该方法采用特征基函数作为各阵元在阵列环境中的电流分布,应用感应电动势法计算互阻抗矩阵;与已有的方法比较,它具有显式的计算公式,不仅计算量小,而且有效考虑了传统开路模型中开路阵元的散射作用;通过在空间谱估计中的应用,证明了该方法具有明显高于传统方法的补偿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耦补偿 特征基函数 emf MUSIC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n层导电半空间中运动时谐垂直电偶极子的电磁场 被引量:4
18
作者 嵇斗 朱武兵 王向军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1-74,共4页
对于n层线性、均匀、各向同性水平成层导电媒质半空间,根据时谐电磁场的麦克斯韦方程和电磁场相对性原理,利用多层介质边界条件,给出了匀速运动垂直时谐电偶极子的矢量磁位表达式以及有源层中偶极子产生的电磁场表达通式。利用所得到的... 对于n层线性、均匀、各向同性水平成层导电媒质半空间,根据时谐电磁场的麦克斯韦方程和电磁场相对性原理,利用多层介质边界条件,给出了匀速运动垂直时谐电偶极子的矢量磁位表达式以及有源层中偶极子产生的电磁场表达通式。利用所得到的表达通式,分别求解两层(空气-海水)模型和三层(空气-海水-海床)模型的电磁场,并与有关文献进行了比较分析,验证了所得表达式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场(emf) 时谐 垂直电偶极子(VED) 洛伦兹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殖场环境下基于MSP430单片机的CO_2检测仪的设计 被引量:3
19
作者 唐文涛 申庆祥 刘占伟 《现代电子技术》 2014年第4期125-128,共4页
设计一种基于MSP430系列单片机的低功耗泵吸式CO2气体检测装置。研究设计中根据CO2传感器EMF(输出电势)和浓度曲线图,考虑养殖场的实际需求状况,通过Matlab仿真拟合出EMF和浓度曲线的关系式,将EMF值放大后送入单片机处理,通过12864液晶... 设计一种基于MSP430系列单片机的低功耗泵吸式CO2气体检测装置。研究设计中根据CO2传感器EMF(输出电势)和浓度曲线图,考虑养殖场的实际需求状况,通过Matlab仿真拟合出EMF和浓度曲线的关系式,将EMF值放大后送入单片机处理,通过12864液晶实时显示出当前的浓度,同时实现声光报警功能。研究中利用MSP430F249单片机低功耗、功能完善的特点,通过对CO2传感器EMF(输出电势)和浓度曲线图拟合,实现了一套功能丰富,结果精确稳定的CO2检测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检测 MSP430 气体浓度仿真 emf曲线拟合 MSP43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BS胶束体系热力学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琼 王栋 卜芳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7-80,共4页
文章选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研究对象,在(25±0.02)℃下,用Na+选择性电极法测量不同浓度的电动势(EMF),求出其临界胶束浓度(cmc)及反离子结合度,得出反离子与胶束结合的经验平衡常数Kass。在25~50℃范围内,每隔5℃电导率随温度的变... 文章选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研究对象,在(25±0.02)℃下,用Na+选择性电极法测量不同浓度的电动势(EMF),求出其临界胶束浓度(cmc)及反离子结合度,得出反离子与胶束结合的经验平衡常数Kass。在25~50℃范围内,每隔5℃电导率随温度的变化,求出对应温度下的cmc及其相应的一系列热力学参数。在实验温度范围内,吉布斯自由能均为负值,胶束化可以自发进行;焓变为正值,胶束化过程吸热,且属于熵驱动过程,有18.67%的T△micS0增加对胶束稳定性增加有贡献,以上特征参数的确定,可为研究表面活性剂溶液的各种应用以及处理技术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BS emf 临界胶束浓度 反离子结合度 电导率 胶束化热力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